专题:中考语文虚词
-
语文文言文虚词(大全)
语文文言文虚词.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1、但但欲求死,不复顾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上海初中高中家长交流QQ群112321740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中考常用文言虚词复习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
-
2020中考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梳理(常用的15个)教师:一、复习“之”(一)代词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河北中考14个文言虚词最新整理
中考文言虚词 一、 “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 。可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⑤是
-
2014武汉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汇总
2014年九年级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见虚词总结
胡志峰编撰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 -
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2014北京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复习
1.之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 -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一)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二)而1、连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精选版
恭喜发财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次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
-
新课标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初中文言文150个重要实词(一词多义)汇总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
《中考文言文复习——虚词》教案 4
文言文复习(虚词)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重点】 通过层层深入的训练,帮助学生有效温习巩
-
中考十二个文言虚词用法举例
中考十二个文言虚词用法举例 一.【之 zhī】 ㈠动词“到” 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 ⒈“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虽有千
-
史老师阅读作文中考常见虚词
中考常见虚词
1. 而(ãr)
连词。
① 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
② 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a. 中峨冠而多鬓者为东坡(《核舟记》)b. 与之 -
山东省曲阜市中考语文虚词“之”“而”的用法学案讲义
虚词“之”“而”的用法 2016山东曲阜中考语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
虚词语气词范文合集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
-
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 -
虚词教案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
-
常用虚词专题(含五篇)
中考文言文复习——常用虚词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孙永健学生姓名: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