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学生初中生物学联赛
-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的通知 各省辖市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将继续按期举行,江苏赛区竞赛仍分为初赛和联赛两个阶段,现将有关事项 -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2007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注意事项: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2.认真审题,按题意和要求作答。 一、选择题(四选一,每题一分,共84分。
-
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章程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联赛),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HSBO;全国 -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监考员职责[精选]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监 考 员 职 责一、在考点主考领导下,主持本考场的考试,维护考场秩序,严格执行考试实施程序,如实记录考试情况,保证考试正常进行。
二、对考生进行考 -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北京赛区初赛通知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北京赛区初赛通知区(县)生物教研室转各高中学校生物教研组:
根据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的要求及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2014年北京市继续举办全国 -
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北斗学友版)
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注意事项: 1.所有试题使用 2B 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单选题每题 1 分,多选题每题 1.5 分,多选题答案完全正
-
2018 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高质量word版)
2018 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注意事项:1.所有试题使用 2B铅笔在机读卡上作答; 2.试题按学科分类,单选和多选题混排。单选题每题 1 分,多选题每题 1.5分,多选题答案完全正确
-
2000~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第一部分《细胞生物学》专题归类训练
2000~2007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归类训练 ---第一部分《细胞生物学》 一、细胞的化学成分、亚显微结构及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2000年 5、造成动植物营养类型不同的主要原因
-
2014年江西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初赛答案[样例5]
…………………………………… :…分…得… ……装…………… :…号…证…考…准订 ……………… :…名…姓… …线………:…校…学………………… :…市…区…设… ……
………2 -
2010全国中学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
2010全国中学生物学联赛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 29道题 1、 A 本题比较简单,胆固醇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另与胆汁,性激素等合成有关。绝大多数植物中不含胆
-
初中生物学实验探讨[精选合集]
题 目初中生物学实验探讨 学 院专 业年 级学 号 姓 名指 导 教 师成 绩2012年9月12日 初中生物学实验探讨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深入实施,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
-
初中生物学教案
生物科学杨艳梅 200907010076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内容多
-
2011年冲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辅导每周学习安排3
2011年冲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辅导每周学习安排第六周(2011年3月28日—2011年4月2日) 本周任务:1.完成2011年高中生物竞赛辅导专题1-遗传学2.完成2011年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
初中生物学教学建议
初中生物学教学建议 2005年始,我县八年级地理、生物开始正式成为2006届初中毕业生的中考学科,此举给长期处于弱势的生物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也就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经过几年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对生物学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
-
初中数学联赛模拟试题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模拟试题(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已知t>0,则的最大值是2.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的值为(A)10(B)7(C)9(D)83.在凸四
-
初中生物学教学法教材试题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考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 在思想情感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教学大纲提出,应增强学生的_____________ 情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 __
-
初中生物学优质课听课心得
以人为镜,明己得失 2016河南省初中生物优质课竞赛学习心得 王学语 张华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平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