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再造读后感(精选合集)

时间:2020-12-13 00:4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再造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再造读后感》。

第一篇:企业再造读后感

企业再造读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再造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世纪后半期,科技技术的进步推动各国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基于分工和科层的传统组织管理理论影响下,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型企业陷入长时间的困境。企业再造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提出了通过改革作业流程、重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改革模式实现企业适应新环境下的竞争。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默和钱皮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并于1993年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众,联名出版了《企业再造》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就收到读者的追捧,被《时代》杂志连续8周评为全美最畅销书。管理大师德鲁克也这样评价该书——“《企业再造》是一本关于组织和管理的重要著作,它系统阐述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无论是企业最高领导层、职能部门主管,还是专业人员、决策者,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之所以该书能获得如此斐然的认可,可以从其实践中带来的巨大效益中体现出来。通过流程再造,“蓝色巨人”ibm公司每年节约经费开支80亿美元,波音公司飞机生产周期从13个月缩减至6个月。一般认为,企业再造理论不是对传统基于分工与科层的组织理论的改良,而是一次从根本上的改革!据此,美国企业为应对欧洲和日本企业的竞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企业再造运动。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再造(简称bpr),其基本内涵是,以作业流程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以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钱皮和哈默给企业再造这样定义:针对企业业务流程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进展。

其中,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核心,企业再造理论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第一、对原有的思维模式发出挑战,从思想上跳出原有的边框,即省去不必要的业务流程而不拘泥于原有的管理思想下过细的组织体系。同时,将金字塔形的管理层次改为扁平式的管理。

第二、对原有事务进行彻底改造。这需要企业从头做起,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包括对管理理念、思维模式、组织战略、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相互关联的变革。

第三、以取得经营业绩的改进为目标,即要取得“戏剧性飞跃”,而不是以前的渐进提高和边际进步。

其次,“企业再造”提出了三条基本的指导思想:

一、以顾客为中心。

传统的分工理论将完整的流程分解为若干任务,并把每个任务交给专门的人员去完成,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工作的重点往往会落在任务上,从而忽视了最终的目标——满足顾客的需要。恢复了流程的整个面貌,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好处就是使每位负责流程的人员充分意识到,流程的出口就是向顾客提供较高的价值。

二、以员工为中心。

“企业再造”将直接导致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扁平化结构成为替代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的新模式,变革后的企业中主要以流程小组为主,小组中的成员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知识、综合观念和敬业精神,这一客观要求推动员工不断学习,实现挑战性的目标。

三、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另外,钱皮和哈默还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再造”的程序——经营管理合理化。企业“再造”就是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使之合理化。通过对企业原来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对其中不合理、不必要的环节进行彻底的变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

第一,对原有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根据企业现行的作业程序,绘制细致、明了的作业流程图。一般地说,原来的作业程序是与过去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并由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业规范作为其保证的。当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使现有作业程序难以适应时,作业效率或组织结构的效能就会降低。

第二,设计新的流程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估。为了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鼓励创新。对于提出的多个流程改进方案,还要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选取可行性强的方案。

第三,制定与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规范等方面的改进规划,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企业业务流程的实施,是以相应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业务规范、沟通渠道甚至企业文化作为保证的,所以,只有以流程改进为核心,形成系统的企业再造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企业再造理论在指导美国企业变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人们认识到了企业再造理论的巨大威力。同样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各国政府组织,也极力地试图通过政府变革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美国率先将流程再造引入政府管理,实施“政府再造”,再次引发了公共管理的巨大变革。各国政府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大力建设各种政府官网,发展电子政务系统。这些举措逐步实现了政府转型,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民众满意度,另一方面大大节约了行政开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流程再造对于政府的改革同样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但在较长实践的实践之后,企业再造理论也面临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企业再造理论试图通过流程再造来突破分工的束缚,但这并不能消除分工。对企业而言,企业是一个由不同部分组合起来的整体,彼此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与任务,分工合作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能避免的。实际上的流程再造更多的是将纵向分工变成横向分工、缩小了纵向分工的层级而已。同时,企业再造是一个整体性的改造,需要对企业的宏观及微观环节都进行系统性地再造,对于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的勇气和魄力及专业要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以上原因,虽然企业再造在波音、ibm等大型企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许多中小型公司的成功率却并不高。

但不管怎样,哈默和钱皮创造的企业再造理论对于新时期企业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如同泰勒等人所提出的一系列曾经被奉为真理的管理理论都在后面的实践中被证明存在许多不足,企业再造理论尽管存在一些其本身不能完全克服的问题,但这也是促进管理理论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不能因此就否定其科学性与重要性。

第二篇:《再造招商局》读后感

《再造招商局》读后感

创立于1872年的招商局,在近代国人的记忆里,是一个自豪的名词。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挽回了当时丧失殆尽的民族航权,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家现代开采冶炼企业,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等,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作为清末“洋务运动”唯一遗存至今的血脉,招商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从1872年李鸿章一手创立至今,它已经走过了13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过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也经历过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而在最近的10年时间里,通过对庞大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体系的创新,一个拥有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新的招商局得以完成艰难蜕变。

面对招商局这几年来令人惊异地快速发展,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魔术般的变化到底是怎样取得的?其中有什么样可以借鉴的秘诀?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将这一切归纳为一句话: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的核心是“重组、整合”。

一、内部整合,四大重组并行

2001年刚到招商局的时候,秦晓强调整合的意义:“一个系统运行时间久了后,肯定会有老化和故障,存在着如何

使之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效率的问题,这就是整合,整合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当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整合、优化、发展的内涵不同、重点不同、要求也不同。”在整合上,七年间招商局做了百亿资产的加减法。招商局的整合从管理开始,最后逐步过渡到股权整合。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从控股型公司向经营型公司的转换。在公司内部整合上,招商局提出了产业重组、架构重组、财务重组和资产重组并行的策略。

二、产业重组,聚焦三大主业

最初的招商局集团涉足了大大小小17个行业的业务,最终,招商局集团确定了三大核心产业:交通运输及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集团资源主要集中于做强、做大这几个产业,其它业务则维持运营或伺机退出。

三、架构重组,明晰层级关系

之前招商局的组织构架和内部管理主要问题表现为:纵向上的多级法人化,形成了扭曲的利益关系,且管理链条过长,总部虚弱。招商局集团的架构重组,也就主要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

其一是重新界定总部和下属公司的关系,重新划分权力和职责,取消原来的多级法人制,并加强了总部的建设;其二是结合产业重组,对组织架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减少中间层,解决管理链条过长的问题。

四、财务重组,消化不良资产

招商局的资产整合、内部管理体系的改革等都是围绕着降低负债比(主要是总部的负债比)、提高盈利能力、增大现金流量、消化不良资产来进行的。一是严格控制新的投资,以减少新增负债。二是通过资本和资产经营,获取大量的资本性盈利和现金流入,以降低负债总额和消化不良资产。三是在中央的支持下,有效地调整了债务的币种结构。四是通过采用市场上各种有利的融资工具,进行了大量的再融资,对公司债务的期限、成本等作出了有效的调整。

《再造招商局》这本书让我掩卷沉思的有两方面:一是企业的发展要专注于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如何确定,要考量企业自身的资源,行业空间等。只有在该行业取得优势,才能有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这一点,许多企业可能有所认识,但是能果断地砍掉若干亏损的子公司,却是不容易,更不容易的事是把失去控制权的盈利良好的平安保险卖掉。

二是企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超强地执行无疑是最重要的。战略是方向,是旗帜,没有战略就不能快步前进,或者快步前进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执行同样重要,执行是战略的落实与实现,战略只有实行才能显现出效果。如果没有执行,战略只能说是纸上谈兵了。战略和执行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能比较二者的重要性。同时,在战略和执行中间需要加入学习力,使得公司的战略正确的、有效的、及时的完成实施。

第三篇:再造卓越读后感

阅读了吉姆·柯林斯的著作《再造卓越》后,我的思维视野开阔了,以前都是看一些企业如何走向成功的书籍。而《再造卓越》一书,却把企业的衰落概括了五个阶段,企业无论大小要想发展必须有个好的管理者、决策者,这个人要具有远见的眼光和洞察力,人才的使用、管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注重人才内部培养使用,造就企业发展的认同感!

中国有句古语“富不过三代”,听上去蛮残酷,其实它蕴涵了一个道理,创业难守业更难。吉姆.柯林斯先生的《再造卓越》为我们所总结的:企业如何走上衰落和失败,并把衰落的过程解析为五个阶段:狂妄自大、盲目扩张、漠视危机、寻找救命稻草、被人遗忘或频临消亡。第一阶段,狂妄自大。每个企业的狂妄自大的时候,往往是在业绩最优秀的时间,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过度吹嘘自己的成功之道,反面的意见是听不进去的,因为历史都是成功者谱写,慢慢走向狂妄自大的深渊。第二阶段,盲目扩张。有着第一阶段的成功,自然接下来就是狂大规模或者扩大经营范围,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来盲目的扩张,成功的时刻已经成为历史,在那一刻 你成功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和环境,不一定能再现成功,时间在变,环境在变,复制成功是不行的,我认为要经营好目前的成功之时,还要面对新的挑战,管 理,调研,策略,创新。第三阶段,漠视危机。在成功喜悦或扩张之时,也伴随着危机悄然降临!这个时间段的危机往往在意识中不被引起重视,在日常管理有所体现,业绩不佳现象,但被认为是暂时的,可以忽略不计。第四阶段,寻找救命稻草。在第三阶段中因为危机悄悄的降临,而没有引起管理者或决策者的重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是人不行了呢?还是管理不行?有病乱投医,到处寻找灵丹妙药,而不是

寻找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第五阶段,被人遗忘或濒临灭亡。在第四阶段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后,就会慢慢的走向被人遗忘或灭亡的方向。这本书值得我们去多阅读、多思考,因为许多相似的状况在我们平常工作中常常发生,吉姆.柯林斯先生的衰落五步曲,可以说放之四海皆准。他的管理理念值得我们人们所推崇和借鉴,市场风云变幻,永远充满了变数,我们无法去控制它,我们只能时时刻刻保持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的心态,不断创新、正视缺点、永不放弃,因为失败不是一种表象,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再造卓越》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很实用!

第四篇:《再造政府》读后感

《再造政府》读后感

邹轶君

《再造政府》是一部公共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作者戴维·奥斯本被称为政府再造的大师,他在本书中系统全面阐述了再造政府的战略路线图和实践中的运用。虽然案例多来自于西方国家,但很多仍值得我们借鉴参考。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均开始推行政府体制改革和行政革新,成为时代风潮,改革创新措施层出不穷,政府体制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丰富。本书的“再造政府”便是新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企业化政府”的精神。历史总在重演,重读经典著作,每一次都有新的启示。

什么是政府再造世纪80 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新发明,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对全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科层制政府显得迟钝和不适应,导致政府开支大、经济停滞、财政危机、福利困境、政府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严重等种种问题。

而此时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和成功经验与政府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企业的高效率和发展速度让政府望尘莫及,有了参考群众便有了期待。各国政府在困境和压力下采取了措施,探索建立公共事务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和行政效能,满足公众的期待。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是“政府再造”.奥斯本认为政府再造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和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从书中可以明显感到,作者说的这种再造,就是要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创建企业化政府,使政府具备创新能力和应付各种挑战的能力,适应当前和未来环境的变化,提高政府的绩效。倒不是说让政府像企业那般去追求利润,而是要求政府抛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注入政府的部门中,像企业那样以顾客为导向为中心,以创新和竞争的态度使用资源,向社会提供服务。

各国的政府再造实践

政府再造一词揭示出政府改革的本质,改革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序的调整,更涉及政府外部关系的变革。确实在那个年代,各国遇到了共性的困难,美国、英国、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政府再造”去重塑社会,以引导、管制及控制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美国,克林顿政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重塑政府运动,指定时任副总统戈尔主持改革,以企业化政府理论为指导,提出创建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其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一是强调顾客导向,重视市场机制,减少政府直接管辖;二是简化政府规制和程序,实现“去官僚化”;三是明确职责明确目标,充分的授权赋能,增强政府的适应性;四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英国向来是比较激进的与众不同的,从脱欧一事便可见一斑。当年在撒切尔和梅杰任首相期间,英国政府做了激进的政府改革,他们的主要措施是问题导向的,以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一是大幅度精简人员,二是将公共事业转移给私营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三是成立“效率小组”对各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改革建议,四是实行分权式财务管理改革,强调管理者的资源作用能力,五是把服务提供和执行职能从决策部门中分离出来,并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和管理自主性,六是定期检查执行机构的职能和绩效,以确定是否将整个执行机构和某些部门予以撤销或出售,七是以公民顾客为导向,公开公共服务的服务标准,接受全民监督,将人民纳入顾问机制。

新西兰虽远离欧美,但其行政改革在西方国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其改革也带有系统、全面、深刻和激进的特征,被许多国家公认为公共部门改革的典范。他们的原则是国家或政府不介入社会和私营企业能够有效经营和运作的任何领域;保留在公共部门内的商业性组织按照私营公司的形式建构和运作;政府部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明确;政府部门的职权和责任不能冲突和交叉;政府活动的成本由市场因素来决定,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应由购买者的需求来决定。

我国的“政府再造”

在西方诸国用改革大潮摧毁了旧的结构和体制,实现了政府机构的分权化、小型化、扁平化,强调了灵活性、效率、责任和结果时,我国从90年代开始也进行了一些尝试,走了相似的路,从政府中脱开了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不断改革,各级政府不断精简、放权,转变职能。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顶层设计,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要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

报告明确“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解决了要不要改的问题。报告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解决了改什么的问题。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解决了怎么改的问题。

《再造政府》一书,虽是用了西方国家的案例,但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有借鉴意义,有些也已经付诸了实践。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始终是坚定不移的,但在具体实施和补充完善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于经济体制改革更难。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的是人们的经济利益,政治体制改革调整的却是权力,而我们是一个对“权力”有着悠久传统的国度。调整权力无疑是一件非常复杂和敏感的事情,报告明确要求政府要“简政放权”,“推进大部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相当于要政府进行一次自我革命。但同样应该意识到,政治体制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人民群众。这一意义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向前推进。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存在的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

高校的“政府再造”

书中的理论,他国的实践,我国的改革方向,归纳用在高校治理中,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高校是个小社会,与“政府”改革有着同样的逻辑。高校在治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相似,也可以说是一个小范围的缩影。反之,以小见大,在全社会亦可推广。

同政府再造一样,高校治理的头等大事就是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目标要植根在所有管理人员的意识中,哪怕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一旦组织有了明确的目的和目标,组织再造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凡是有着明确目标的组织往往会成为再造引路人的原因。

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深度,必然催生政治体制的改革。目前高校的问题客观来说比较多。高校与市场接触实际越来越紧密,但与市场的交换能力实际又有很大的差距。暴露出在治理机制上的种种不适应,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监督管理的一连串问题。说企业是价值导向也好,利润导向也好,都有个在组织内公认的目标。这方面高校也可以注入企业管理的思维。目标未必是利润,但可以是价值增值,也可以如企业那样以顾客为导向为中心,以创新和竞争的态度使用资源,发挥高校的功能。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高校,把经济管理引入是发展趋势。

危机意识催生改革,创新动力促进再造,看追求有多大。

第五篇:《企业再造》的读书笔记

工管080823200402

骆崇俊

《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的读后感 首先感谢梁老师推荐我们阅读此著作,让我有幸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拾得此书。因为之前既没有听说过此书,更没有了解过此书。作为管理类的学生,我确实对管理类的著作不是很了解,也几乎没看过有关管理类的著作。以下是我的一点浅薄的读书体会。

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两位大师提出“企业再造”的思想的背景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经济出现了一次机构性的衰退。尤其是美国企业更是显得死气沉沉,起=其管理理论已经陷入僵化,无法配合时代不断转变的步伐,面对管理文化自成一派,思想开放而有有实际经验的日本企业竞争对手,优劣明显。美国企业必须马上着手进行改革整顿,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于是新思维的管理思想不断推出,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哈默和钱皮的“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的“改革”的含义确切地说,乃是针劝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职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着的进展。这个定义包含了四个关键词:

①关键词:基本的。企业人员在着手改革前,必须先就自己所在的公司及其如何运作提出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干这项工作?为什么我们要这徉干?提出这些基本问题会,会促使人们去注意在从事他们的业务工作时所因袭的那些规则和前提。其结果,人们往往会发现这些规则已经是过时的、错误的或不适当的②关键词:彻底的。根本、彻底的重新设计意指要从事物的根本着于,不是对现有的事物作表面的变动,而是把旧的一套抛掉。在改革中彻底地重新设计意味着要不顾现有的种种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而是要开辟完成工作的崭新和蹊径。改革不是指对企业现有的业务工作进行改良、提高或修修补补,而是要

③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

关健词:显著的。改革不是要在业绩上取得点滴的改善或逐渐的提高,而是要在经营业绩上取得显著的改进。企业只有当遭到严重打击而又需要继续生存下去时,它才感到必须进行改革。点点滴滴的改进只需要微调,而显著的改进则需要破旧立新。

④关键词:流程。尽管这个词在书中所下的定义中是最重要的,但它是大多数公司的经理最难办列的。绝大多数的企业人员并不是“以流程为导向”。他们忙于任务,忙干本位工作,重视人事,重视结钩,但不是流程。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系列业务活动,其中包括将某种或多种东西投入并创造出对顾客有价俏的产品。

作者在著作的前部分就通过国际商业机器信用公司、福特公司和柯达公司的案例阐述了他们希望“企业再造”后公司办成这样的企业:它的灵恬性足以对下断变化的市场条件迅速作出调彼,它的让利力足以对付任何对手在价格上的竞争,它的创新能力足以使自己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在技术上保恃领先,它的奉献精神足以保证供给客户的产品质童和服务尽善尽美。

亚当斯密的观点是把工作分解成若干极其简单的任务,把每一种任务交给专门的人员去做。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当代的公司及其管理层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工作流程中的各种任务,如:接受货物订单,从仓库提货等等,而往往忽视比较大的目标,也就是忽视想方设法把货物送到订货的顾容手中。整个流很中的各项任务团然是重要的.但如呆整个流程不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它未能把货物发送到顾客的手中,那么对顾客来说,上述任何一项任务部是白搭。

“企业再造”的管理思想

1、“企业再造”的对象

“企业再造”的思想是针对大型跨国公司提出的,但并不是只有大企业才适合改造,事实上,小公司比较容易改造,因为它的层级简单,易于克服员工的抗拒心态,公司内部问题的实际状况也极易完整地呈现出来,所以,各种规模的企业都能够进行“企业再造”。

2、“企业再造”的内涵

原先的组织体系不能令人满意,很重要的原因是官僚机构的膨胀和企业的扩大,职能部门的机制不灵治,无人负责,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极高的间接管理和不以顾客作的目标不明确等。“企业再造”要求企业把注意力集中于客户的需要,一切都以顾客为导向。“企业再造”的核心工作方式的重大改变与管理策略的 极大灵活。再造就是实际动手做事,不是空谈组织,结构和体系,工作方式变了,员工的评价标准也必须不同,他们的工作前景自然改变,整个组织的结构也会重新思考。在新的组织中,大家彼此的关联日益紧密,一个改变会触发一连串的改变,由此也必然促使竟争策略得到创新。企业改革其业务流程必然要如下变化:

1.工作单位发生变化—从职浇部门变为沈程执行小组

2.工作变换——从简单的任务转变为多方面的工作

3.人的作用发生变化——从受控制转变为授权

4.职业准备发生变化——从职业培训变为学校教育

5.衡量业绩和不报酬的重点发生变化——从按照活动转变为按照成果

6.晋升的标准发生变化——从看工作成绩转变为看工作能力

7.价值观发生变化——从维护型转变为开拓型

8.管理人员发生变化——从监工变为教练

9.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等级制转变为减少层次

10.主管人员发生变化——从记分员转变到领导人

“企业再造”的途径

一、以流程改造为管理的中心。“企业再造”,认为传统的管理理论今天已无用处,尤其是按营销、制造、财务等职能分工的结构。““企业再造””不再按职能分工来管理,而要以流程为管理的标的。每一个组织都要找出核心的流程,还必须设计出恰当的计算机网络流程来管理这个核心流程。美国企业今天““企业再造””的成功,与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密切的关系。90年代的个人电脑通过信息网络,公司每个员土都可以连成一线,使企业流程趋于简单和直接。全体员工可以在“线上”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任何时刻,主管可以直接从电脑得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系统、有方向地掌握工作任务,知道应该怎么做、何时完成,并且很快就能在“线上n得到主管的指示,从而迅速作出反应或改进。这样减省了传统的冗粉江作会议和层层转达意见的津碍,提高了企业营运的效率。

二、抓住时机。事实上,改造企业是不会受大家欢迎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遇到旧事物的阻碍,因为它会改变组织的权力平衡,把权力从一部分经理手中夺走,损害已得利益者的利益,特别是某一官僚集团的利益。所以,必须尽快让大家了解:企业已别无选择,就是非做改造不可。经济日益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如果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就会被淘汰。等到紧要关头再来改革就太迟了。那些欲创造优势以使对手日子更难过的企业,也必须尽快实施改革,才能达到目标。

三、改变领导方式。“企业再造””的过程中,领导者的角色特别重要。最高层领导是否亲合参加,往往是成功与否的关健。唯有领导者充分承诺,才能克服一般员工的抗拒与怀疑。从另一角度来看,““企业再造””也必须给员工工作上极大的独立自主。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但对下属的控制却应放松,用激励来诱使部下好好表现,视其成绩进行奖励。即使在““企业再造””完成后,管理者的作风也仍然要继续保持激励多,监控少。

“企业再造”思想一经提出,就在管理学术界和企业界掀起轩然大波,许多欧美知名的大公司纷纷采取实施,并取得了重大成绩。企业的眼光不再是竟争者,而是顾客。为有效率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企业纷纷以水平网络代替垂直整合,和协作厂商、顾客、甚至竞争者结成竞争联盟。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为其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理装备计算机网络,以新的流程控制唤起竞争优势。从这一趋势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再造”的威力

“企业再造”明确指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①关键做到以流程为导向。书中案例的国际商用机器信用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柯达公司所取得的进展,并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既定部门范围内的、狭义的操作和上作上。反之,这些进展的取得部是由于不同部门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的业务办理流程、信用审核流程、物资采购流程或产品开发流程。

②雄心壮志。在书中任何一个例子中点点滴滴的企业细小的改良是不够的,不足以解决间筋。践行“企业再造”的公司都旨在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改革其应付帐砍的流程中越过难点—20%的帐单,致力于80%的帐单的解决办法。

③敢于打破常观。三家公司在改革自己的工作流提时.都打破了旧的传统,如专业分工、依次进行、定时澡作等等规定都被有意识地地弃了。

④创造性地运用信息伎术。三家公司之所以有可能打破常规,建文起新模式的流程,是由于倍助了现代信息技术。它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各种组织能以跟以往根本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工作。当代最新的信息枝术是任何改革努力的一部分。

⑤拟定适当的管理计划。主管必须明确制定目标,再将计划细分成可执行的部分。恐惧与保护既得利益的心态是改造企业的两大障碍,每个人都害怕在变革中丧失既有的权力和地位。所以,““企业再造””中软性的一面——员工信赖,要比它硬性的一面——装配硬件设备,来得更为重。

⑥高层领导全力支持极为重要。流程改造绝对不能只靠技术部门。许多进行改造的企业主管以为只要架设好电脑系统,奇迹自然会发生;但实际上,技术改造并不足以改善组织的体系,领导是否亲自调整组织、塑造远景反而是关键。

⑦冒险也是成功的要件之一。如果““企业再造””是值得的,那就应大胆地赌赌运气。企业很可能因些大获丰收。即是失败了,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案。

对于正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我国企业来说,我们不仅有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企业体制的任务,而且还有怎样使管理制度发挥作用,产出效益的问题。“企业再造””思想是针对后一个问题提出的,它不是由行政命令推动,而是企亚自觉地在市场竞争中实施的自我革新。“企业再造”的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中心的改革,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此次读书时,我再次了解到了“3C”就是:客户、竞争和变化及其内涵等。好像某节课上有为同学把“3C”中的“变化”说成是“成本”。有幸在此次阅读中纠正过来。

此次阅读《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受益匪浅,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水平有限、之前也没对这本著作有过了解和时间的限制,未能细细品味和深入理解书中的精髓。希望以后能在阅读几遍,领悟作者对当代“企业再造”的思想精髓。同时感觉这本PDF格式的《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中的大多数文字太模糊了,阅读非常吃力,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吧。在此向老师提个不情之请,希望下次推荐我们阅读著作的,能推荐本文字比较清晰的著作。

下载企业再造读后感(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再造读后感(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5篇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摘要: 随着电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 在各个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管理......

    新时期企业再造研究1

    新时期企业再造研究摘要2O世纪6O,7O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今天的经理们来说,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顾客(Cu......

    清华大学企业领导力再造专题研讨班

    清华大学企业领导力再造专题研讨班课程是主要针对不同职能的中高层的企业管理人员设计,注重操作性及实战性。力争使经理人通过专题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较大的提高,起到领......

    企业流程再造(写写帮整理)

    企业流程再造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企业再造也译为“公司再造”、“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它是1993年开始在美国出现......

    常见的企业流程再造模式

    常见的企业流程再造模式 迈克尔·哈默的四阶段模式 尽管迈克尔·哈默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归纳流程再造的方法步骤问题,但是有学者通过对他著作的研读,基于对迈克尔·哈默观念的深......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再造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再造 王立圣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与支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企业形象就如他的外表或行为......

    《再造卓越》读后感(样例5)

    《再造卓越》读后感 读了《再造卓越》一书后,感受颇多。吉姆.柯林斯先生通过对摩托罗拉公司、大西洋-太平洋茶叶公司、信件和文件复印机公司、埃姆斯百货公司、美国银行、电......

    再造卓越读后感终极版2011.11.8[大全]

    浅谈领导人的四个“必须” ——读《再造卓越》有感 仇 锐 《再造卓越》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说它与众不同,是因为跟那些专门研究企业如何做大做强、如何基业长青的书比较,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