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读后感_伦理学读书笔记2000(推荐阅读)

时间:2020-09-27 12:1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伦理学》读后感_伦理学读书笔记200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伦理学》读后感_伦理学读书笔记2000》。

第一篇:《伦理学》读后感_伦理学读书笔记2000

黑格尔曾说,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实际上斯宾诺莎一生中甚至没有建立一个学派,其最艰深的著作《伦理学》也只有二百多页篇幅。但是之后的所有哲学都不同程度地受着他的影响。以至于在为纪念斯宾诺莎逝世二百周年的塑像募集资费时,收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捐款,史无前例的人数之众,范围之广,令这座纪念碑真正地凝合着无比宽广的爱和尊敬。

巴鲁克-德-斯宾诺莎于1632年11月24日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在青年时期对《圣经》和犹太教教义的体验和研究中,斯宾诺莎水星冲冥王相位的特质开始初步体现:他精细敏锐的观察总能察觉出疑点并付诸思考。而水星天蝎的旺盛好奇心也驱使他涉足前人屡屡怯步的未知精神领域--他读的经典之作越多,发现的无法回答的问题也越多,于是对宗教的单纯信仰变成理性发出的疑问和迷惑。在这个阶段,早期接触的神学中给斯宾诺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摩西的“上帝与宇宙同一”的观点。

为了阅读更多的基督教思想家们关于命运和上帝这类问题的著作,斯宾诺莎开始学习拉丁文。其中艰辛自不必说,不过斯宾诺莎意志顽强,最终掌握了拉丁文并接触大批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其中对他的思想结构产生最终决定性影响的是笛卡尔,不过斯宾诺莎对这位近代主观唯心主义之父的兴趣并不在于引发大论争的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认识论漩涡,而就像海王空位的近似遁世的玄妙沉思一样,斯宾诺莎的这个空相位能够让他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分析一切知性。所以他关注的是笛卡尔体系中当时略微“冷门”的构想,即一切物质形式和一切精神形势之下,皆有均质的“实体”,斯宾诺莎从来喜欢迎接来自精神世界的挑战,这次更不例外,实际上,笛卡尔在此停下脚步,而斯宾诺莎从此走得更远。

年轻的斯宾诺莎获取的渊博知识令犹太教会长老认定这个晚辈有着异端思想,1656年7月中,犹太教会对斯宾诺莎残酷的处罚--终身革除教籍。1660年,斯宾诺莎迁到莱茵斯堡,他的第一部著作也在此处降生。

在《知性改进论》这部早期的作品中,斯宾诺莎深刻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人们要从物质当中获取长久幸福是不可能的,永恒的幸福只能从对知识的不断渴求和掌握中获得。那么关于如何知道我们追求的知识是正确、可靠的,斯宾诺莎的解答是,在做一切事情之前我们应该先想办法改进和澄清我们的知性。他又将知识的形式按优越程度区分为三种:

1.靠传闻或纯粹经验得来的知识

2.直接演绎,通过推理得到的知识

3.最上乘的,也就是来自推理和感觉两方面共同的知识

下一部著作《伦理学》中,斯宾诺莎将直觉知识称为对事物的“永恒状态和关系”的认识,直白一些讲,就是找出具体事物是否和这个事件本身背后的规律,通晓它们共性的永恒关系。

有关于《伦理学》,这样具有几何学形式的被极端压缩的著作的思想,在短短几百字的篇幅里是不可能被完全阐述的,更不必说分析。以至于不少人将这种自成一体的哲学几何斥为人造的棋局。

不过,斯宾诺莎令这部艰深的著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形而上学或者伦理学命题,这样包罗万象的学术珍品自然不是可以浏览以作消遣,而是供后世所有热爱哲学的人们仔细研究之用。毕竟,如果想要粗浅地了解一些“装点门面的知识”,只消在大百科全书里将有关斯宾诺莎一栏的文字读上两遍便已足够。

1677年2月20日,斯宾诺莎早逝,斯宾诺莎正像他自己在论永生时谈到的“人类的心灵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它的某一部分仍将永存”,这就是用永恒的形式看待瞬间事物那一部分得出的令人安宁的结论,斯宾诺莎的一生有着犹太民族漂泊的投影,人类智慧纯度极高的结晶。他也无愧是在精神上最接近永恒的人。

“我所说的永恒的心灵不是想象和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是永恒规律的一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我们都是永生。”至于天国的幸福,《伦理学》的最后一个命题写道:“幸福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在今天这个令人耳鸣目眩的纷杂物质社会,有多少人会不时令自己面对斯宾诺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终极的规律”、“永恒的上帝”?

第二篇:伦理学读书笔记

伦理学读书笔记

Oliver Lee

一.道德相对主义

1.标准的相对主义: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普遍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进行

跨文化的评价,而只能按照行为方式、社会习俗所处的文化自身的标准来评价。否则,产生投射错误。

2.认识的相对主义:它不仅承认文化是多样的,人的社会和心理特征是由文化决定的,而

且激进地认为,不存在人类思维和人性,反对人类心理统一性的概念。

3.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它一方面把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将相对主义观

点绝对化;

4.反对盲崇权威的价值观,强调用事实说话,以展示不同的人、民族怎样用自己的标准来

评价自己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这就要求准确地描述事实,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框架,而是要用对方文化内部的语言、标准来理解这种文化中的社会行为。

二.利己主义

1.心理学利己主义:任何人自愿的行动最终都是由他对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望所引起的。格

劳孔讲故事: 吕底亚牧羊人得到隐身戒指——正义并不是人心甘情愿的。

2.快乐最大化论。欲望满足论:吸毒成瘾的人,最想吸毒,但并不符合其利益。欲望并非

总是自利的,可能是利他的,更可能是损己的,甚至根本无实现的可能性的。

3.在许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并非总是最合乎理性的,而且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导

致不合理的结果。例如“囚徒困境”。

4.伦理学利己主义: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最大限度地符合行动者的个人利益。

5.伦理学利己主义自相矛盾。(需要理解)。

三.功利主义

1.“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

事者的幸福;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而且也包括政府的每一种设施。”——边沁

2.经典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中,它能最大限度地

增加“大众幸福”。

3.幸福:内在主义(伊壁鸠鲁Epicurus:灵魂无纷扰living in serene happiness);外在主义

(aristotle:幸福取决于外在客观而非内在主观)。

4.优点: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循环论证;解决了道德与义务的关系。缺点:忽略个人;

快乐成为唯一的欲求。

5.行为功利主义:行为的道德价值必须根据其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价,道德判断应该以具

体境况下的个人行为的经验效果为标准,而不应以它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为标准。

6.准则功利主义:道德判断不应以某一特殊行为的功利结果为标准,而应以相关准则的功

利效果为标准。规则不能因为特殊情况的需要而被放弃。

四.康德主义

1.善良意志:按照普遍的规范性原则(道德律/义务)行动的能力。被称作“无条件的善”。

2.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行动是体现或表达了善良意志的行动,即行动的动机必须是出自并

仅出自善良意志;善良意志除了让行动服从普遍法则本身以外,别无其它选择,这个法则必须是绝对命令。

3.绝对命令Ⅰ 的表述:我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行动,按照这一方式,我也能够要求我的准

则成为一个普遍的法则。

4.我们判断行动者能否始终如一地要求普遍原则成为一个普遍法则。如果能,则上述行动

道德上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5.绝对命令Ⅱ的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行动者在行动中从不将任何人仅仅

作为手段。

6.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一个理性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理由行动的权利。违背他的意志,就

是冒犯了他的尊严,没有将他作为目的自身对待。

五.关怀伦理

1.弗洛伊德:男孩子对道德规范的内化比女孩子更为严格。皮亚杰:法制观念一般在小女

孩心里远比男孩子的心里发展得少些。

2.男性的道德是公正伦理,女性的道德是关怀伦理。公正伦理拉开了人际距离,关怀伦理

缩小和消除距离。

3.如果他注意到某人的想法和利益,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逻辑形式:A:W关怀X;B:

X承认W关怀X。

4.关怀必须与公正合作,既需要关注“饥饿”,更需要反思导致“饥饿”的制度原因。在中国差序的仁爱模式中,过分强调关怀,助长了私德兴盛。

5.道德教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

六.德性伦理(virtue)

1.古希腊伦理学相信理性是实践智慧的源泉,有德性的生活与理性生活分不开。(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孟子: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加信。)

2.基督教开始后:神学的德性(爱与服从)是最重要的德性。

3.文艺复兴后,人们不再讨论品质,而讨论何为正确的行为。于是,规范伦理学中的功利

主义和康德主义成为主流。

4.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使人生更美好,是成功人生所必备的特质,幸福就是灵魂合德性的实现活动;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获得内在善的手段;儒家认为,德性是成人的标志。

5.伦理生活的四个维度:伦理生活的品质赖于一个人是否能够发现及重视伦理问题,在理

论及具体的情况中他都能做成熟及正确的伦理判断,他也有足够的动机去实践所做的判断。他还培养了行善的习惯。

七.自然主义Natural law theory

1.Morality is based on human’s nature.2.Natural Rights.Thomas Jefferson.Comments: 我们要读书。不读,单凭听和想,难以得到新的、多的、完整的、基本正确的智慧,创新也无从谈起;但读书太多,毫不批判,等于事倍功半了。2012/10/5

第三篇:《伦理学》读后感

黑格尔曾说,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实际上斯宾诺莎一生中甚至没有建立一个学派,其最艰深的著作《伦理学》也只有二百多页篇幅。但是之后的所有哲学都不同程度地受着他的影响。以至于在为纪念斯宾诺莎逝世二百周年的塑像募集资费时,收到从世界各地寄来的捐款,史无前例的人数之众,范围之广,令这座纪念碑真正地凝

合着无比宽广的爱和尊敬。巴鲁克-德-斯宾诺莎于1632年11月24日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在青年时期对《圣经》和犹太教教义的体验和研究中,斯宾诺莎水星冲冥王相位的特质开始初步体现:他精细敏锐的观察总能察觉出疑点并付诸思考。而水星天蝎的旺盛好奇心也驱使他涉足前人屡屡怯步的未知精神领域--他读的经典之作越多,发现的无法回答的问题也越多,于是对宗教的单纯信仰变成理性发出的疑问和迷惑。在这个阶段,早期接触的神学中给斯宾诺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摩西的“上帝与宇宙同一”的观点。

为了阅读更多的基督教思想家们关于命运和上帝这类问题的著作,斯宾诺莎开始学习拉丁文。其中艰辛自不必说,不过斯宾诺莎意志顽强,最终掌握了拉丁文并接触大批欧洲古代和中世纪的文化遗产。

其中对他的思想结构产生最终决定性影响的是笛卡尔,不过斯宾诺莎对这位近代主观唯心主义之父的兴趣并不在于引发大论争的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认识论漩涡,而就像海王空位的近似遁世的玄妙沉思一样,斯宾诺莎的这个空相位能够让他总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分析一切知性。所以他关注的是笛卡尔体系中当时略微“冷门”的构想,即一切物质形式和一切精神形势之下,皆有均质的“实体”,斯宾诺莎从来喜欢迎接来自精神世界的挑战,这次更不例外,实际上,笛卡尔在此停下脚步,而斯宾诺莎从此走得更远。

年轻的斯宾诺莎获取的渊博知识令犹太教会长老认定这个晚辈有着异端思想,1656年7月中,犹太教会对斯宾诺莎残酷的处罚--终身革除教籍。1660年,斯宾诺莎迁到莱茵斯堡,他的第一部著作也在此处降生。

在《知性改进论》这部早期的作品中,斯宾诺莎深刻思考得出的结论是:人们要从物质当中获取长久幸福是不可能的,永恒的幸福只能从对知识的不断渴求和掌握中获得。那么关于如何知道我们追求的知识是正确、可靠的,斯宾诺莎的解答是,在做一切事情之前我们应该先想办法改进和澄清我们的知性。他又将知识的形式按优越程度区分为三种:

1.靠传闻或纯粹经验得来的知识

2.直接演绎,通过推理得到的知识

3.最上乘的,也就是来自推理和感觉两方面共同的知识

下一部著作《伦理学》中,斯宾诺莎将直觉知识称为对事物的“永恒状态和关系”的认识,直白一些讲,就是找出具体事物是否和这个事件本身背后的规律,通晓它们共性的永恒关系。

有关于《伦理学》,这样具有几何学形式的被极端压缩的著作的思想,在短短几百字的篇幅里是不可能被完全阐述的,更不必说分析。以至于不少人将这种自成一体的哲学几何斥为人造的棋局。

不过,斯宾诺莎令这部艰深的著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形而上学或者伦理学命题,这样包罗万象的学术珍品自然不是可以浏览以作消遣,而是供后世所有热爱哲学的人们仔细研究之用。毕竟,如果想要粗浅地了解一些“装点门面的知识”,只消在大百科全书里将有关斯宾诺莎一栏的文字读上两遍便已足够。

1677年2月20日,斯宾诺莎早逝,斯宾诺莎正像他自己在论永生时谈到的“人类的心灵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它的某一部分仍将永存”,这就是用永恒的形式看待瞬间事物那一部分得出的令人安宁的结论,斯宾诺莎的一生有着犹太民族漂泊的投影,人类智慧纯度极高的结晶。他也无愧是在精神上最接近永恒的人。

“我所说的永恒的心灵不是想象和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是永恒规律的一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我们都是永生。”至于天国的幸福,《伦理学》的最后一个命题写道:“幸福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在今天这个令人耳鸣目眩的纷杂物质社会,有多少人会不时令自己面对斯宾诺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终极的规律”、“永恒的上帝”?

第四篇:公共管理伦理学读后感

公共管理中德治的现实思考

——《公共管理伦理学》书评 刚刚拜读完张康之教授的巨著《公共管理伦理学》,自己起初对伦理学茫然无知,渐渐被张老师严密的思维、宏大的视角和深刻的阐述所深深吸引,尤其是公共管理中的德制的部分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现在国家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但是自己对什么是法治,什么是德治始终缺乏准确和深刻的认识。拜读了张老师的著作后感到深受启发,茅塞顿开。

张老师将社会治理行为模式分为三种:权治、法治和德治。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以权治为主,法治和德治只是辅助手段;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是以法治为主,在法制的规范下,也有着权治的内容,而德治是受到排斥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德治的治理体系,它把法治与德治统一起来。公共管理是一种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张老师分别就这三种治理行为模式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今天人类社会对德制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恰恰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最后,张老师谈到了德制建设问题,主要是从制度层面上提及,将作为治理手段的德治提升为德制。

总的来说,张老师从历史的演化来论述德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张老师的理论与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治国方略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张老师论述的法治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德治和我们国家的以德治国基本方略,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与服务型政府。但我以前只是望文生义,缺乏理论思考。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就德治的内涵做深刻的思辨性理解与阐述,只能就张老师的观点与现实联系起来做一些思考,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感悟,希望不会太过幼稚。

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张老师在论及法治时谈到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依然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是这种权力是公共权力,需要制约,而法制正是出于权力制约的需要。而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它主要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接着张老师又论述到公共管理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属于以德治为主的社会治理。

这一点恰恰与我们国家提倡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的治国方略。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 月10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制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

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主要是从二者的统一方面来论及二者的关系,但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孰轻孰重则需要我们继续探究。

可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的治国方略与张老师德治与法治统一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关于法律与道德两者何者应成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学者有过讨论。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德治国为基础。例如郝铁川在《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撰文认为,(1)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这首先是因为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先进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良好的道德规范是评价法律规范善恶的主要标准之一。其次是因为道德是执法的基础,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确地把握立法宗旨,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证据采信方面的自由心证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再次是因为道德是守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权利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将法定权利兑现成为现实权利取决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应的义务意识也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相关联。(2)以德治国需以依法治国为补充与保障。以德治国着力于通过提高人的内心觉悟和建设人的动机文明,来端正人的文明行为;依法治国则着力于通过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和建设人的行为文明,来开掘人的内心文明。以德治国着力于建设个体文明,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群体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则着力于建设群体文明,通过群体文明的提高,防范、震慑个体的越轨行为。以德治国着力于强调人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治国着力于维护人的权利,强调人的权利意识,两者相得益彰。

当然,这里所说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与张老师的法治和德治的概念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它们当中应该有某些内涵是相通的。德治高于法治,德治能够使整个社会治理处于一种治者与被治者的互动之中,联系到现实中和扩大基层民主、扩大民主监督以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恰好有异曲同工之妙。治者与被治者的治与被治的关系会逐渐淡化,道德不再是服从权威。正如张老师说的:他在接受那种体现着、凝聚着法律和道德的管理的时候,其实是在实现着自我治理;他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服务型社会与服务型政府

张老师还论述到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属于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模式。只有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德治与法治才获得了统一的基础。

张老师的见解不但在理论上很成熟,而且恰与时代特征吻合。目前我们国家正在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国家日渐重视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致力于公共服务,符合德治的要求,这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和国家做出的正确抉择。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该也必须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框架下来进行。可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国家根据基本治国方略的要求而在操作层面对政府提出的要求。

当然,张老师指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不光包括服务型政府,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合作体系,主要包括制度和个体两个层面,以制度为起点,扩展到个体,当然主要还是一种道德化的制度安排。我们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显然属于制度层面的建设,是一种按照道德要求建设的治理体系的一部分。

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是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和负责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法治和有效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实现了合理分权的政府。

可见服务型政府的某些内涵如公民本位思想,政府是服务者、公共服务等思想体现了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德制和公共管理的要求。

当德治被作为一种制度来加以建设,才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社会治理方式。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国家提倡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但是效果总是不理想的原因。因为要想德治制度化,必须要在制度层面上建设德治,而不能单单从个体上也就是从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上来建设。

总之,拜读完张老师的著作,使我对德治这种治理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意识的觉醒,张老师所倡导的以德治为主的公共管理必将能够成为现实,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治理模式。

第五篇:伦理学体系与方法—读书笔记

程炼 《伦理学导论》的读书笔记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大公无私。大公无私要求我们在思考和行动时要将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放首位,不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而利己主义却认为,一个人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努力和牺牲,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日常生活中,利己主义者的形象常与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冷酷无情、贪婪吝啬等联系在一起,但是在伦理学的讨论中,利己主义却是一种受尊敬的理论。

利己主义分为两类:心理的利己主义和伦理的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认为,人性的事实就是:人类每一个个体在行为的动机上必然是自私自利的,他们总是并且不可改变地被自我利益所驱动。伦理利己主义则是关于生活和行动的原则的理论,给人们提供实践上的指导。这两类利己主义都对日常道德构成了挑战。

首先我们来探讨下什么是“自我利益”?这是理解和评价利己主义的关键。

“自我”是范围上的界定,是相对他者而言的。狭义的“自我”就是思考着或者行动者自己本人,利己主义者所说的自我利益在本原上指的就是狭义的自我利益,这样,某个人的亲属、朋友、集体等的利益不能算在自我利益的范围之内。当然,对于“利益”,很多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利己主义者信奉心理享乐主义,认为普遍人性使得每个人只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当面临多个行为选项时,选择能带来最大快乐的选项;有些利己主义者在寻求快乐之外,还看重权利、名誉和财富;更有利己主义者论证说,知识、美德或者优良的品格以及自我完善都是内在的价值或者善。在伦理学中,“自我利益”常常是概称性的、统合性的,大致而言,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幸福或福祉。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利己主义者的主要观点,即认为人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他先天被构造成自私的,并且这个事实是不可避免且无法改变的。

心理利己主义者是这样描述利他的自私动机的,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仁爱之举都是伪善,友谊是欺骗,公益心是闹剧,忠诚是取得信任的圈套,虽然我们所有人归根结底只追求我们的私利,但为了让他人不警惕、让他们更多地中我们的计谋,我们都穿上了这些美丽的外衣”。即休谟认为,美德就是恶品的面具。类似的解释,也可以运用到苏格拉底的壮举,苏格拉底宁死也不做违反公义的事情,大概是因为他相信死后他的灵魂可以与神同在,而这是一种让他极为满足的快乐状态。

不过,即使有大量的事例表明人们经常把道德当做自我利益的手段,但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诚然,我们一开始可以怀疑一个人做好事,或许为了取得好名声,或许为了政治前途

等,但当我们发现他非常低调,他无意仕途等,这些事实让我们排除这种推测。

心理利己主义作为一种关于人性的理论,有冷静、简洁和直观的特点。冷静,是因为它没有把人性看成浪漫和乐观,它要揭露人性中的冷酷和孤独。简洁,是因为在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时它只需要一条原理—人都是自私的。直观,是因为在这条原理在人们看来非常习惯和自然。但是前面的分析表明,捍卫心理利己主义的策略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利己主义。

下载《伦理学》读后感_伦理学读书笔记2000(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伦理学》读后感_伦理学读书笔记2000(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伦理学作业

    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发展 教育科学系11级人文教育三班张亚芳1115403034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

    新闻伦理学

    新闻传播和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 随着社会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的转变,人的需求、人的权利被强烈关注,媒体把这种变化予以集中、强化和放大,新闻传媒在报 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

    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题目: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基地班专业姓名:江铖 学号:对施救无王而又忍受病痛煎熬的病人施予安乐死,对病人本身就是一种解脱,也是对病人家属的一......

    护理伦理学

    1. 2. 3. 4. 5. 道德的功能:导向、激励、约束、调节、安全。 护理伦理学研究对象:道德、现象、关系、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原则、规范和范畴、修养教育与......

    护理伦理学

    护理伦理学 名解(4个): 1、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士与他人、护士之间、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

    伦理学提纲

    伦理学提纲 1、公共管理伦理学与行政伦理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公共管理伦理学的前身是行政伦理学,是在行政伦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公共管理伦理学又不同于行政伦理......

    教师伦理学

    《教师伦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2.教师道德良心:是指教师对社会和他人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

    警察伦理学

    第一章 警察论理学: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它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并从揭示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警察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