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水务建设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XX县水务建设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县水务建设投资行为,建立科学的政府投资体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XX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水务建设投资项目,是指XX县行政区域内使用下列资金建设的水务工程项目:
(一)本级财政预算资金。
(二)上级专项资金。
(三)其他纳入财政管理的资金。
第三条
凡使用上述资金投资新建、扩建、改建、维护改造等实行审批的水务建设类项目,适用本细则。
国家和省、市、县对使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政府贷款等政府主权外债资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政府购买服务付费、补贴、资本金等各项财政资金、其他以财政性资金为还款来源的借贷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及中央和省、市财政专项资金的项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按《XX县“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实施。
水务工程运行维修养护项目按《XX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实施办法》实施。
第四条
水务投资主要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河道堤防泵站、水库水闸河坝等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农田水利与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农村安全饮水设施,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治理等水务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支持经营性项目。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依据《XX县“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适当采取投资补助方式进行引导,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第五条
落实以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的运行机制,统筹推进水务投资项目建设。
(一)依据县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县发改局,下同)下发的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办理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接受投资规模调整审批、稽察、代建、招标方式、组织形式和招标范围核准,投资后评价以及重大项目调度考核等综合管理。
(二)依据县财政局下达的政府投资年度预算,办理资金拨付审核、政府采购管理、财务活动监督、资产划拨批复,以及建设项目预算评审、重大和较大工程变更造价审查、结算评审、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批复。
(三)接受县审计局对建设项目全程审计监督。
(四)接受县法制办对建设项目合同的统一监督管理。
(五)接受县规划建设局、县国土局、县农林局、县环保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等其他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
(一)立项审批,可同时核准代建、勘察、设计招标事项;
(二)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时进行节能审查和核准招标事项;
(四)用地审批、用地规划许可、勘察、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等;
(五)招标控制价评审、依法招标采购、施工(采购)合同审查、签订和备案;
(六)项目开工前,需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环评、水保等相关审批手续。
(七)开工建设,开工备案;
(八)合同(单位)工程完工验收;
(九)结算、资金支付和决算审查;
(十)竣工验收,产权办理、资产移交。
第七条
各审批环节有关审批事项,一律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理。
第八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应当遵循以下规定:
(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投资理念,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定。
(二)年度水务投资计划的安排应遵循“量入为出、综合平衡”的原则。
(三)投资决策和项目实施强化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四)审批报建、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得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五)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重大项目跟踪审计制。合理推行代建制。
(六)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专家评议制度。
第九条项目论证、计划调整及项目稽察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呈报XX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第二章
投资决策
第十条
强化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和项目储备,完善提前谋划、分级统筹、分类指导、归口管理的工作机制。各项目业主负责项目的策划和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县水务局进行科学指导,加强与县国土局、县规划建设局的规划布局对接,加强全县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年度计划编制的统筹协调。
第十一条
建立全县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库。各镇(街道)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内涉水事务需要,编制短期水务建设计划和组织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可研批复,在此基础上由县水务局牵头建立全县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库,作为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决策和编制政府投资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
县水务局根据《XX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编制年度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年度水务建设项目计划的决策程序:
(一)各镇(街道)根据上级政策文件或县级政府工作报告或会议纪要或审批件,在每年9月份以前编制下年度投资计划上报县水务局,并提供建设依据,确保前期论证到位、开工条件充分。
(二)县水务局统筹年度计划编制,经局党委会议审议后上报县人民政府,并落实与发改、财政的计划对接。
第十三条
年度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计划的安排,应优先重点工程和保障社会民生项目,优先已竣工和续建项目,优先中央和省、市投资项目的配套。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年度政府投资总规模。
(二)工程建设类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单位、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周期、项目总投资和年度投资规模、资金来源、续建项目已完成投资情况等内容。
(三)待安排的预备项目和前期研究项目。
(四)其他应当说明的情况。
第十四条
由上级补助、县级配套及打捆申报的项目纳入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后,需另行下达子项目的,由县水务局会商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部门提出具体方案,经分管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同意后,由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和县水务局联合行文下达。
第十五条
水务投资年度计划确定后必须严格执行。
(一)未进入政府投资年度计划的,原则上不办理立项,不安排资金和用地指标。确需计划外新增的建设项目,按《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XX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外联审审批程序的通知》执行。
(二)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内需要调整的,由县水务局每年9月份向县发改局申报,县发改局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集体审议,并经县人大常委会议批准后实施。除国家或省市政策性调整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项目主管单位可依据上级文件或会议纪要到县发改局审批立项外,未纳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又未按规定调整的项目,原则上不得立项,不安排资金和用地指标。
第三章
流程管理
第十六条
县发改局负责对全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相关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整理并录入项目管理信息,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项目统计、档案管理及信息报送制度。
第十七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各相关部门实行的文件资料及办理流程落实程序手续。具体流程如下:
(一)立项审批:县发改局负责项目立项、可研审批、核准招标方式、组织形式和招标范围。各相关部门负责相应的前置审批。
(二)初步设计审批及概算审查: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初步设计审批,县发改局负责初步设计概算审查。
(三)施工图审查、预算评审:项目业主组织技施设计审查并报县水务局备案;县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负责对项目建设单位编制的项目预算进行评审。
(四)招标投标:县招标采购局负责集中监管招标投标活动。
(五)工程变更管理:按《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执行,涉及造价变化的按照XX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增补相关管理办法执行。
(六)合同(单位)工程完工验收: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应科学确定工期且必须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并依法实行完工验收制度。建设单位组织各相关责任主体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建设单位将验收资料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七)工程结算评审: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按相关规定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项目竣工结算评审,出具工程结算评审报告。
(八)结算审计:县审计局负责对建设单位申报的工程结算进行审计,出具审计结论性文书。
(九)决算评审: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建设项目的总投资进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出具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评审报告。
(十)竣工验收,资产移交:项目法人应及时办理竣工结算,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项目主管单位根据投资评审中心的财务竣工决算评审报告组织竣工验收,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向运行管理单位进行固定资产入账及资产移交;项目验收合格后60个工作日内,建设单位应及时向维护管理部门办理管理移交手续,相关部门应进行严格规范管理。
第四章
审批管理
第十八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向县发改局申报立项批复,作为办理项目后续手续的依据。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立项批复文件,组织开展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按国家相关规定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审批手续,并依规进行环保、防洪、通航、消防、地震、人防、节能、气象等专项审查或评估。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法选择具有相应资信的中介机构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县发改局审批。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格式、内容和深度除应当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外,还应包括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节能评价等内容。县发改局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方案评审,应进行科学论证和多方案综合比选。其中,方案设计按权限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审。
(三)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之前,其方案设计须由县水务局初审后上报县人民政府县长审定。
(四)需要报上级投资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由县发改局组织初审后提出意见上报。
第二十一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主要包括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其中征地拆迁补偿费、管线迁改费分别单列)、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费用。征地拆迁费(含办理用地红线向有关部门缴纳的相关税费)由属地区县人民政府征地拆迁管理部门出具征地拆迁估算明细表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用地税费以实际缴纳的为准,其余征地拆迁费用以征地拆迁管理部门审定的为准。
管线迁改应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初步迁改方案(应包括管线种类、相应工程量和造价指标),并据此编制估算明细表纳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总投资估算。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依法选择勘察、设计单位,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设计方案等文件资料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程序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未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项目不得批复初步设计。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同步编制设计概算并向发改局报批。设计概算主要包括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其中征地拆迁补偿费、管线迁改费分别单列)、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等。
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管线权属单位编制管线迁改初步设计,并据此编制概算明细表纳入项目初步设计概算。
第二十四条
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概算,依法选择设计单位进行技施设计。项目建设单位按规定组织编制项目预算(招标控制价),并组织技施设计审查,报水务局备案。
第二十五条
简化小额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
(一)本办法所称小额水务投资建设项目是指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下且不新征建设用地的水务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及以下水务信息化项目。
(二)立项可研阶段,总投资200万元及以下的小额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只审批立项申请报告(含投资构成表);总投资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项目,只审批立项申请报告、方案设计和估算(或初步设计和概算)。立项申请报告重点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依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资金来源等。方案设计和估算(或初步设计和概算)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部门关于设计文件和造价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
(三)小额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可以不报批初步设计和概算,按相关规定完成实施方案设计审批(备案)。
第二十六条
规范抢险救灾工程审批管理。
(一)本细则所称抢险救灾工程是指因突发事件,必须迅速采取紧急措施的工程。主要包括:因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防洪、排涝、抗旱、供水等的抢险排险、修复加固工程。
(二)抢险救灾工程的认定及其建设主体、资金来源由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商分管副县长研究确定。
(三)立项、规划、设计、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行政审批(许可)及时按简化程序办理。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抢险救灾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将设计方案、投资规模报县人民政府县长批准。
(四)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将发生严重危害或者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需要立即开工的抢险救灾工程,可立即处险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事后按要求完善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并提供影像等佐证资料。其中属于临时使用土地的,灾后应当恢复原状并交还原土地使用者,不再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属于永久性建筑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灾情结束后6个月内完成用地审批手续补办工作。
(五)项目建设单位应在县水务局监督下采取直接委托或邀请招标等方式选取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签订框架合同后组织实施,确因情况紧急未签订框架合同的,应当自工程实施之日起15日内补签合同,明确施工单位、工程量、工程费用、验收标准及质量保证责任等内容。
(六)抢险救灾费用支付
1、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抢险救灾建安工程费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对需支付预付款的,经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合同额支付30%预付款。
2、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按程序将勘察、设计、监理、抢险措施及过渡费用、工程费报财政部门审定后支付余额。
3、抢险救灾建设项目除险后,按照县人民政府认定的责任划分,由责任方按比例承担相应费用。
第五章
投资控制
第二十七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原则控制投资成本,规范概算审批和调整,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提高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二十八条
县水务局应加强水务投资建设项目概算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总投资控制在批复的概算以内。
(一)水务投资建设项目概算由县发改局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委托评审后审批。
(二)县水务局和县发改局对项目概算管理负监督责任,按照批复的概算严格控制,在施工图设计、招标、项目施工、重要设备及原材料采购等重要环节开展概算控制检查,制止和纠正违规超概算行为。
(三)项目建设单位对概算控制负直接责任,按照批复概算严格执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勘察、设计、监理、评估、施工等参建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履行相应的概算控制责任。
(五)未批复初步设计概算的小额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其建设投资按立项申请报告批复的投资规模进行控制。
第二十九条
项目应遵循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的原则进行初步设计。
(一)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估算10%以内的(不含征地拆迁补偿费和管线迁改费),由县发改局核定额度并批复。
(二)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估算10%的(不含征地拆迁补偿费和管线迁改费),或建设地点发生变化以及建设规模、方案设计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县发改局可以要求项目建设单位重新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修改初步设计及概算,重新报批。
第三十条
技施设计预算(招标控制价)不得超过批复的设计概算中对应的建安工程费用及其基本预备费之和。不进行概算审查的小额水务投资建设项目不得超过批复的立项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总投资的10%(不含征地拆迁补偿费和管线迁改费)。
第三十一条
规范概算调整:
(一)初步设计概算获批复后,应当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调整。
(二)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期价格大幅上涨、政策调整、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原批复概算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或者经批准的工程变更导致超原批复概算需调整投资规模的,项目建设单位向县水务局提交调整申请,经县水务局局党委会审定同意后向县人民政府提交调整申请(应包含调整概算与原核定概算对比表,并说明调整原由及依据),经分管副县长批示后,由县发改局对投资规模调整提出意见报常务副县长批准。县发改局据此下达概算调整批复。
(三)概算调整批复前对超概部分资金不予追加安排。
第三十二条
结算与决算评审。
(一)项目完工验收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完善项目结算资料并送审,财政部门按规定及时完成审核并出具结算审核报告,作为结算项目款项的依据。对于有多个施工合同的项目,可按分批次办理结算。
(二)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要求及时完成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报财政部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审批。财政部门出具的竣工财务决算评审报告作为政府确定投资回报、财政资金拨付和固定资产移交的依据。
(三)竣工(财务)决算评审报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批复的概算;小额水务投资建设项目不得超过批复的立项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总投资的10%(征地拆迁补偿费和管线迁改费分别单列)。
第六章 项目建设管理
第三十三条
水务工程建设实行县、镇分级管理,项目法人负责的管理体系。水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或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备案后,应当及时组建项目法人;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可以委托具备条件的项目法人承担水务工程的建设管理。
县水务局(含直属单位)组织实施的及由中央财政投资有具体要求的水务工程项目,由县水务工程建设中心或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组建工程项目法人,报县人民政府或县水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镇街为主组织实施的水务工程项目,由项目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建项目法人,报县人民政府或县水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批准。
第三十四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代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应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一)依法需要招标的水务投资建设项目,招标采购活动必须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
(二)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费(以初步设计概算批复为准)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单位须将项目施工招标方案(含标段划分、评标委员会的组建、评标办法、投标人基本资格条件、招标时间安排等)经水务局初审、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批示后,由县人民政府招投标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意见报常务副县长批准;工程建设费1亿元及以上重大项目的招标方案还须报县人民政府县长批准同意。
(三)对于未达到县政府统一简易招标和法定招标规模100万元以下的工程、50万元以下与工程相关的服务费,由项目实施单位通过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自行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签订合同,其合同价款依据相关计价标准、计价依据、市场行情确定,其项目结算由财政部门依据合同约定及有关文件政策进行办理。
(四)县发改局会同招标采购局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第三十五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
(一)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代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等事项都要依法签订合同。
(二)政府合同管理按《XX县政府合同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三)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超概(预)算签订建设合同或未经有原批准权部门批准变更、补签合同。经批准变更、补签合同时,应当由原签署单位签署,或者由原签署单位书面授权签署。
第三十六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监理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工程设计文件和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理。
第三十七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相关行政领导、项目法人代表和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监理单位的相关责任人,按各自的职责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第三十八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应科学确定建设工期并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并依法实行竣工验收和交接制度。
(一)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的设计应达到正常维护管理标准,维护管理部门应参与项目的技术审查。项目完工后,由项目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进行验收。
(二)工程验收合格或者正式投入使用后,各维护管理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及时接管工程设施,并纳入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
(三)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办理接管手续的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或正式投入使用2个月以后的基本运营维护费由维护管理部门承担。项目建设单位和维护管理部门原则上须在6个月内共同办结移交接管手续。
第三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自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后30个工作日内,依法办理公共资产登记,纳入公共资产监督管理。其中,项目建设单位与产权单位不一致的,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将符合建设基本程序的资料移交给产权单位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条
项目在验收合格后2个月内,项目建设单位须向资产接收部门移交资产和账务。需要办理产权登记的项目,产权单位应当事先办理产权登记。项目经财政部门对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核批复后,资产接收部门应在批复当月调整资产价值。
第四十一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应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统计、档案管理及信息报送制度。项目审批、施工、验收、决算等各环节的实施情况及时报县发改局,录入项目库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十二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推行后评价制度。在项目交付试用期满后,县发改局会同财政、监察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项目后评价。
第四十三条
具备条件的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转让产权或股权,以回收的资金滚动投资。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四十四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资金拨付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县发改局下达年度项目投资计划,县水务局依据项目投资计划批复文件和工程进度拨付建设资金。
(二)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实行直接拨付资金制度。使用财政预算资金的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凭年度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文件和项目有关批复文件,以及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合同和建设单位负责人签署的拨款申请(代建项目应有代建单位的专业审核意见),到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办理拨款手续;政府采购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需同时在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进行政府采购备案,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按程序审核后直接向设计、施工、监理或设备供应等单位拨付建设资金。
(三)使用本细则第二条(二)(三)项规定的建设资金,也必须按水务投资年度计划、项目年度资金安排计划和资金拨付程序进行管理。
第四十五条
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按下列程序管理:
(一)本办法所称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研究经费,项目审批中评估评审费用,以及项目开工前的咨询论证和报批报建所发生的费用。其中,项目前期研究经费是指职能部门所承担的项目谋划储备、规划论证、专项课题研究、相关标准体系制定等。项目开工前的咨询论证和报批报建费用是指具体项目的建设方案研究、专项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测量测绘、勘察、设计等咨询论证工作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办理用地手续等报批报建需向有关部门缴纳的相关税费。
(二)项目前期研究经费由县财政局统筹安排,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四十六条
对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资金必须按照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并严格按项目年度计划文件的要求实行专款专用。安排了财政预算资金的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形成的结余结转资金,原则上收回财政统筹使用。
第四十七条
县财政局或建设单位应按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计划及工程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完工验收前的工程款严格按合同支付;剩余项目建设资金在完工验收后按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结果或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和财政部门审核的竣工财务决算进行结算。财政局出具项目评审报告时,应同时报审计部门抽审,审计部门抽审的项目在审计期间应暂停支付,待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后再予办理。项目建设资金应当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缺陷责任期内,建设单位认真履行合同约定责任的,到期后予以支付。
第四十八条
经批准的工程变更费用按照变更管理办法办理支付。项目因政策性原因调价引起的费用变更,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予调价和支付,项目竣工验收并办理工程结算后,按审核结果和合同办理支付。若政策性调价涉及到项目超概的情况,将其列入超概原因一并纳入投资规模调整批复范畴,对于项目因政策性原因调价引起的变更费用,在结算报告中单独列示。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九条
实行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行业管理负责制,县水务局依法对项目实施进行行业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第五十条
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能分工,对水务投资建设项目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实行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稽察制度。建立由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单位参加的联合稽察制度。制订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并依规对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稽察。
第五十二条
凡不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秘密、法律法规未禁止公开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将项目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所指项目建设单位,是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和建设管理的法人或政府部门。项目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向县人民政府作出检讨并限时整改;已造成既定事实,无法整改的,由检查单位作为问题线索移交县监察委员会依法依纪处置;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违反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擅自开工建设,未经批准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改变设计方案,管理不善、故意漏项、报小建大等造成超概算的。
(二)不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履行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程序的。
(三)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骗取项目审批和政府投资的,转移、侵占或挪用建设资金的。
(四)已经批准的项目,因建设单位自身原因未按时实施或者完成的,未按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
(五)其他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十四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具体情况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一)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批复(许可)。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超规模、超标准、超概算的。
(三)违法干预招标投标活动的。
(四)违反本办法规定拨付资金的。
(五)审查或监督结论严重失实或弄虚作假的。
(六)其他违反本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五十五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玩忽职守、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以及行政过失等失职渎职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单位主管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六条
承担水务投资建设项目相关业务的参建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进行串通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出具的成果报告或审查结论严重失实的,或造成项目质量低劣的,根据情节轻重,将其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或列入黑名单予以公布;因主观过错造成超概算的,项目建设单位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向有关参建单位追偿;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七条
水务投资建设项目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生产事故的,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八条
国家、省、市投资项目有特殊规定的,按其规定办法。
第五十九条 本细则由XX县水务局具体解释。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试行期一年。
第二篇:投资项目实施流程
投资项目实施流程
投资项目的实施流程分作立项调研、董事会成员审议、董事长签署实施意见、责任认定、组织实施等五个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一、按照附件一“投资项目调研立项申请书”的格式,按照总经理签署
意见,由项目经办人和主办人进行项目调研。
二、针对调研项目,由项目经办人和主办人向总经理出具尽职调查报告。
三、由总经理对项目尽职调查报告进行完善和补充。
四、将由项目经办人、主办人及总经理共同签署的项目尽职调查报告提
交董 事(会)审议。
五、由董事(会)签署“投资项目审议意见表”(见附件二)。
六、由董事长依据董事(会)审议意见、公司章程相关规定及股东(会)
相关授权签署“投资项目实施意见书”(见附件三)。
七、由相关责任人签署“投资项目责任人确认书”(见附件四),作为
界定投资项目风险责任的依据。
八、由总经理在授权范围内负责组织投资项目的实施。
第三篇: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实施细
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博士后工作,根据《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
(一)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相应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培养出一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指导教师;
3.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博士后研究项目具有理论或技术创新性;
4.具有必需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并能为博士后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可优先设立流动站。
(二)设立流动站的工作由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负责,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
(三)流动站的设立,实行集中申请和审批。由拟设立流动站的院、系(所)提出申请,校博管办审核汇总后报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二、院、系(所)及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一)院、系(所)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学校已设立的流动站(一级学科)均可招收博士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非设站学科,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招收项目博士后。
(二)合作导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具备招收博士后研究条件(研究课题落实、经费充足)的在职在岗教授或研究员。学术水平高、有重大或前沿项目、研究经费充足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员招收博士后,须经本单位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
三、博士后的类型
(一)一般博士后:经学校和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部门批准招收的博士后。具体包括:
1.留学回国博士后:指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企业博士后:学校流动站与已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企业开展。
3.在职博士后:指人事关系不转入学校并能够全时脱产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4.除以上三种类型以外学校自筹经费招收的一般博士后。
学校鼓励招收世界著名大学毕业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外籍博士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校内博士后:学校博士毕业生申请到学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学校批准招收的博士后。
四、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条件和需要递交的材料
(一)申请博士后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的人员;
2.申请者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能超过两年;
3.申请者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职人员必须全时脱产到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我校博士毕业生一般不能申请进入我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作一般博士后(可申请作校内博士后)。
(二)申请者应向设立流动站的院、系(所)提供如下书面材料:
1.《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后简况表》(网上申请报送);
2.两位本领域专家推荐信(留学回国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学位论文等材料。
五、招收博士后的程序
(一)各院、系(所)公布招收博士后的信息,申请者网上申请。
(二)各院、系(所)将所收到的申请材料转送相关教研室或申请者选择的合作导师审阅,并提出意见。
(三)院、系(所)组织面试考核小组,统一对已确定的面试人员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可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申请人考核办法》),择优招收。
(四)院、系(所)为面试通过的待进站人员发放《给待进站人员的信》,院、系(所)根据待进站人员确认的进站时间,通知其准备进站审批材料。京外人员应到清华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
(五)院、系(所)向校博管办报送申请材料如下:
1.《拟录用博士后登记表》
2.《申请清华大学博士后简况表》(网上申请和报送)
(六)院、系(所)招收不同身份申请人员的补充说明:
1.企业联合人员:与企业联合招收的人员主要由企业选拔,合作导师与院、系(所)有责任对其人选进行考查,并将商定的《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报校博管办审核。
2.在职人员:人事关系未转入学校的人员不能办理户口迁移。3.外籍及港澳台人员:院、系(所)必须到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的入境等手续,并应为外籍博士后缴纳医疗保险。
六、博士后进站审批程序
(一)学校每月集中办理博士后进站报批手续(寒暑假除外),各院、系(所)应在每月最后1个星期一将进站审批材料交博管办,进站报到时间一般在次月上旬。留学回国、企业联合、二站、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办理进站不受时间的限制。
(二)拟进站人员应提供的书面材料如下(详见《进站需递交申请材料一览表》):
1.《博士后申请表》 2.《专家推荐信》 3.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4.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复印件
5.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学位办公室证明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
6.来校前单位对其本人的《全面鉴定意见》 7.《流动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8.《流动站审批意见表》
9.《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
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员,必须提交其委托单位、定向培养单位、工作单位人事部门或者所在部队政治部开具的《同意全时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函》。与企业联合招收人员的材料详见《企业联合人员进站需递交申请材料一览表》,外籍人员的材料详见《外籍及港澳台人员进站需递交的申请材料一览表》。
(三)各院、系(所)须认真审核进站审批材料,填写《博士后进站材料审核表》并与进站审批材料一起交到博管办。
(四)经博士后管理相关部门批准后,博管办为拟进站人员发放录用通知,拟进站人员按照通知要求及时来校办理进站手续。
七、博士后在站管理
(一)博士后的工作期限
1.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即来校报到日期当月算起满24个月。特别需要可以申请提前、延期出站或作二期博士后。
2.申请提前出站:若确因博士后提前完成了研究工作,经本人申请,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博士后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可以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期限不应少于21个月。博士后须提前一个月将《提前出站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对于批准提前出站的博士后,则从批准出站日期次月起,不能继续享受在站博士后待遇。博士后提前或延期限申请一次。
3.申请延期出站:若确因学校科研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共同申请,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至多三个月。博士后须提前两个月将《延期出站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延期期间博士后子女上学问题按照清华附属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延长期间博士后不能继续享受学校的工资、医疗等博士后待遇,博士后的工资、住房等待遇依据延期报告审批意见解决。
4.申请二期博士后:若确实因为学校研究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共同申请,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审核,博管办批准,博士后可以在本流动站作二期博士后,博士后与合作导师须提前两个月将《二期博士后申请报告》交博管办,并重新签订《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书》,二期博士后工作期限为一年至两年。合作导师须按照学校招收博士后需交经费标准交纳日常经费,博士后待遇不变。
(二)博士后中期考核
1、各院、系(所)每年对进站一年左右博士后的工作进度、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办法(试行)》),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考核结束后,各院、系(所)将《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表》交博管办,并入个人档案,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评价告之博士后本人。
2、各院、系(所)考核结果为“优”的博士后人数不超过当次中期考核总人数的10%;对于中期考核结果为“中”的博士后各院、系(所)要与其谈话,了解情况和分析原因,以促使其进一步提高等;对考核结果为“差”者予以退站。
3、中期考核结果为“差”等次的则为考核不合格;中期考核结果为“中”及以上等次的则为考核合格。对考核合格者将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次年的1月起执行。
(四)其它
1、博士后进站两个月之内应进行开题并签订科研合同(一式四份),院、系(所)保留一份用于博士后出站评审,交博管办一份备案,合作导师和博士后各一份。
2.进站前未发放博士学位证书的博士后,进站半年之内必须向博管办补交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否则以未获得博士学位按退站处理,在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博士后应补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八、博士后的待遇
(一)工资待遇 博士后的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执行专业技术岗位第九级岗位工资标准,薪级工资在第一站进站起薪执行16级薪级工资。具体详见《清华大学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清校发[2006]64号)。
(二)住房
博士后住房配备基本家具、电器、电话等设备,具体事务由校房地产管理处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租借周转房管理办法》执行。
(三)医疗待遇
在站博士后的医疗待遇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职工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配偶、子女的随流
1.在站期间博士后落短期常住户口。随博士后一起流动的博士后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可办理暂住证,博士后持院、系(所)介绍信到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换取介绍信,去中关村派出所办理。
2.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可到博管办开具配偶随流证明,必要时可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估与服务处开具《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流动证明》,博士后配偶与其所在单位协商办理借调、停薪留职、调动等手续。学校人才交流中心可协助博士后配偶在校内寻找临时性工作。
3.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配偶如以借调或停薪留职方式随博士后流动,在此期间其医疗、调资、职称等由其人事关系隶属单位按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执行。
4.博士后子女入学、入园按照学校事业编制教工子女入学、入园的规定以及附属学校、幼儿园的其它有关规定执行。博士后持博管办介绍信等材料办理入学、入园手续。博士后子女为北京市户口,附属学校不再接收其入学。
5.博士后办理出站时,可凭国家人事部介绍信等有效证明材料办理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移手续。
(五)在职博士后待遇
在职博士后不享受学校的住房补贴待遇,其医疗待遇由其人事关系隶属单位负责。对于工资关系不转入我校并且不提供工资停发证明的,学校将不为其发放工资。对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在北京市的在职博士后,学校不负责解决其子女入学或入园问题。
(六)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和深圳研究生院招收的博士后的工资、住房、医疗以及子女入学、入园等待遇由企业和深圳研究生院负责。
九、博士后出国
博士后在站期间,若确因博士后研究工作需要出国,须按如下规定办理:
(一)办理短期出国(进站后两个月和出站前两个月内一般不能申请办理出国):
1.根据研究工作需要,经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批准,博士后可以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2.若确因合作研究项目需要,出国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博士后,经合作导师同意,院、系(所)批准,需要签订《博士后在站短期出国合作研究协议》,并报博管办备案。
上述两种情况出国的相关手续同学校教职工,由院、系(所)审批后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对于出国逾期30天以上不归并未办理延期手续者,由院、系(所)报博管办,按自动退站处理。博士后出国期间起、停薪由院、系(所)报人事处劳资科。
3.博士后在站期间出国探望配偶或旅游应尽量利用假期,相关手续办理与教职工相同。
(二)出站后出国:博士后出站后出国,必须将本人的人事关系和户口转出学校,到当地办理出国手续。博士后本人的人事关系应转到家庭所在地人才流动中心,户口迁至家庭所在地派出所。
十、科研资助
(一)国家设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为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博士后科学基金设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两种方式。面上资助是对博士后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特别资助是为鼓励博士后增强创新能力,对在站期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突出的博士后的资助。
博管办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通知确定递交申请表时间(一般为每年3月和8月),博士后须按博管办通知的时间及时进行网上申请,并将书面申请表交院、系(所)。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和配套办法执行。
(二)清华—中大博士后科学基金是江苏省中大集团资助的博士后科学基金,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的博士后从事科学研究,具体办法见《清华-中大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例》。按博管办通知时间申请。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适合申请其中的小额度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适合留学回国博士后)、其它校内外基金均在院、系(所)和科研院办理。
(四)财务处对博士后所申请到的各种基金的使用,均应单独立帐,专款专用,但经费使用时应有博士后本人及其合作导师两人的签字,具体办法见《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管理办法》。
十一、博士后出站
(一)自博士后在人事处报到当月计起满24个月即为应出站时间。经申请并获批准提前出站、延期出站或作二期博士后的人员,其应出站时间为被批准出站时间。博士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办理出站手续。
(二)博管办在博士后应出站时间前两个月将《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通知单》发给院、系(所),由博士后合作导师转交博士后,以便博士后及其合作导师做好出站准备工作。
(三)博士后工作期满,须提交博士后研究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等书面材料,院、系(所)负责组织博士后期满科研工作的评审,评审须聘请3~5名校内外专家,一般有一名校外专家,一名院、系(所)博士后领导小组成员,评审专家对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及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参考《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科研工作评审试行办法》),并做出考评意见,考核结果记入其个人档案。
(四)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除有协议的以外,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合作导师和院、系(所)应做好出站博士后的就业引荐等服务工作。
(五)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博士后,应出具接收单位(有独立人事权的单位)的接收函或者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审批表》中签署接收意见,分配到军队系统的,应出具师级以上干部管理部门的接收函或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调令。人事关系隶属单位不同意双向选择的博士后, 如出站前博士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了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证明,可自主择业。
(六)博士后完成出站报告后,按照《清华大学博士后办理出站程序》和《博士后办理出站需递交材料一览表》要求,办理出站手续。
(七)与人事关系隶属单位有“不同意出站后双向选择”协议的博士后,办理完期满出站手续后应及时回单位报到。
(八)博士后工作期满出站时,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为可以双向选择工作的博士后开具分配工作介绍信,并为博士后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开具迁落户口介绍信。
(九)博士后出站手续办理完毕,应将本人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离校通知单》交到博管办,对评审合格的博士后,由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颁发博士后证书,校内博士后由学校颁发博士后证书。档案馆将博士后的档案材料转到博士后出站后的单位。
(十)对于无故拖延不及时办理出站手续超过规定时间三个月的博士后,按自动退站处理;对于批准提前或延期出站的博士后,`超过批准时间一个月,按自动退站处理。退站博士后不享受国家对期满出站博士后规定的相关政策,博管办将其人事档案转出学校。
十二、校内博士后
经学校批准,我校博士毕业生到我校相同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称为校内博士后,校内博士后不到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注册。其本人及家属的户口按教工办理,在站期间按照一般博士后进行管理,但不享受国家关于博士后的相关政策,包括不能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出站时按教工调动办理出站手续。
十三、学校相关职能单位的职责
(一)人事处相关科室负责博士后的工作证、工资待遇等。
(二)档案馆人事档案部负责博士后档案的保管和转出。
(三)房管处负责博士后住房、配套家具、电器及电话的管理。
(四)财务处负责博士后经费的管理。
(五)校医院负责博士后的医疗。
(六)国际处负责外籍博士后有关涉外的工作,并负责在站博士后有关出国的事宜。
(七)科研院协调各院、系(所)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包括科研基金的申请、专利和成果奖的申报等。
(八)幼儿园、附小和附中负责在站博士后子女的入园和入学相关事宜,包括政策咨询、接收和转出手续的办理。
(九)保卫处户籍科负责办理博士后的落户和户口迁出等手续。
(十)图书馆负责接收博士论文、出站研究报告等事宜。
(十一)博士后其它有关事宜同事业编制教职工由相关部门按规定办理。
十四、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采购管理实施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下简称“总局”)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政府采购”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称“采购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和预算外资金)和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采购国务院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单位自行采购。
政府集中采购,是指将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的政府采购项目委托集中采购代理机构代理的采购活动。
部门集中采购,是指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单位自行采购,也称分散采购,是指采购单位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范围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
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由国务院颁布。
第四条 规划与财务司归口管理总局政府采购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制定总局和各直属单位、派出机构(简称“本系统”)政府采购管理具体规章制度;
(二)汇总编制本系统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三)协助政府集中采购部门实施政府集中采购;
(四)统一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项目;
(五)对本系统的政府采购活动实施管理;
(六)汇总编报本系统政府采购统计信息;
(七)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事项。
第五条 采购单位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是:
(一)编制本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表(部门预算组成部分);
(二)根据部门预算批复情况,编制政府采购的实施计划;
(三)依据批复的实施计划,协助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
(四)组织实施单位自行采购工作;
(五)依法验收采购货物并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
(六)编报本单位政府采购统计信息;
(七)办理其他有关政府采购的事项。
第六条 监察局全过程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
监察局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供货商、专家依法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 采购单位达到公开招投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取公开招标以外的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和单一来源等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前报规划与财务司批准。
第八条 采购单位政府采购信息,包括招标公告、中标和成交结果都应当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九条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确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从财政部建立的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
第二章 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
第十条 采购单位编制下一财政部门预算时,将该财政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预算在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单列,按预算管理关系逐级上报。
政府采购项目按国务院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执行。
第十一条 按照财政部批复的部门预算,规划与财务司汇总编制本系统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各单位按要求编制本单位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第十二条 各采购单位应当自下达部门预算20个工作日内,将本单位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和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报规划与财务司。
第十三条 按照预算管理程序调整或补报政府采购预算的,应当及时调整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或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未列入政府采购预算、未办理预算调整或补报手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得实施采购。
第三章 政府采购管理
第十四条 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项目,委托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编制计划。规划与财务司在部门预算批复后,依据政府采购预算表,组织各采购单位编制政府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二)签订委托协议。各采购单位与集中采购机构签订委托代理采购协议,确定委托代理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制定实施方案。
(四)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单位共同组织采购,确定中标、成交结果。
(五)采购单位自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30日内,签订采购合同。
第十五条 属于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范围的,实行部门集中采购。
部门集中采购由规划与财务司根据项目特点自行组织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
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一)细化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规划与财务司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部门预算,进一步明确本实行集中采购的项目,并下达各采购单位。
(二)编制计划。各采购单位根据要求,及时提交本单位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
(三)制定方案。规划与财务司根据各采购单位上报的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制定具体操作方案。
(四)实施采购,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向其发出中标或成交通知书,同时发布中标、成交公告。
(五)规划与财务司及有关采购单位要在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内,完成合同签订工作,并组织采购项目验收工作。
第十六条 单位分散采购可以由项目使用单位自行组织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其他采购代理机构代理采购。
单位分散采购,要做到决策公开、程序规范、有效竞争、采购合同等文件档案保存完整。其中,符合公开招标条件的采购活动,均应当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方式。
第十七条 采购单位要加强政府采购基础管理工作,对日常开展的工作资料及情况及时纪录,并妥善保管好下列报告(含附件)和批准文件:
(一)因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四)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第四章 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十八条 规划与财务司按照政府采购备案和审批管理权限,对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实施备案和审批管理。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备案事项包括:
(一)政府采购项目的合同副本;
(二)经批准后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执行情况;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备案的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备案事项不需要回复意见。
第二十条 政府采购审批事项包括:
(一)因特殊情况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
(二)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非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需要审批的事项;
(四)补报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实施计划。
审批事项应当经规划与财务司依法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
第五章 招标投标管理
第二十一条 采购单位提出的招标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经规划与财务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采购单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不具备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须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招标文件及招标代理机构情况,报规划与财务司备案。
第二十三条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开标地点应当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
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
开标过程应当纪录,并存档备查。
第二十四条 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委员会由采购单位的代表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中标结果经规划与财务司批准后公布。
第二十五条 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第二十六条 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废标:
(一)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
(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
(三)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
(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废标后,采购人应当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
第六章 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政府采购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实施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备案或审批事项的落实情况;
(四)政府采购有关法规、制度和政策的执行情况;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八条 国家环保总局监察、审计部门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涉及有关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各自职责依法依纪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采购单位、招标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等违反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行为的,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及时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使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安排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的管理,可参考本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仓储精细化管理实施细1
仓储精细化管理
为了贯彻粮库提出的开展仓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为了
进一步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并有效控制储存成本。结合我库实际
情况,制定如下细则。
一业务流程的管理
1收购入库环节
(1)搞好新粮调查。每年秋粮收购前,我库都要派经营部对辖
区内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填写《新粮自然质量情况调查记
录》,准确掌握收购范围内各乡镇的粮食产量、等级、水分等情
况,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提供依据。
(2)做好粮食接收准备工作。空仓进行清仓消毒,地上衡进行
检测,各种检验设备作好校验和鉴定,输送、清理等设备做好检
修,铺设好通风地笼,布置好粮情检测设备,落实好收购资金,对参与收购的人员做好收购政策的宣传。
(3)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严格执行门检制度,检斤室每台秤要
2人进行操作,一名检斤员,一名复核员,对入库的每一车粮食
进行认真的检斤。保管员要认真坚守收购现场,对每一车粮进行
数量的核对,同时和复检员密切配合,保证入库粮食的质量。
2装仓环节
(1)粮食装仓要做到“五分开”即不同品种、不同性质、不同
等级、不同水分、不同的粮食分开储存。
(2)粮食入仓前,要做好仓房的检查工作,对仓房的质量、气密性、防潮、仓顶隔热层都要做好检查。同时对与仓房配套的通风设备、电子检温设备、照明设备等进行检测,做到一切完好无损。
(3)对入仓的粮食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按照中央临储粮的有关政策的要求,确保入库的粮食在中等品以上。
(4)粮食入仓前要进行清杂处理。对入仓的粮食要过筛处理,减少杂质含量,同时在仓内派专人清扫粮堆表面的大型杂质。
(5)保管员要对当天装仓的粮食进行汇总。每天装仓结束后,保管员要根据收购数量或内部移库证的数量进行汇总,形成装仓日结报单,与仓储统计、检斤员核对无误后记载保管帐,并将原始凭证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6)粮食装仓结束后,化验室要对入仓的粮食质量情况进行复检,同时做好品质分析。保管员根据检测结果,填写中央储备粮油专卡、中央储备粮实物台帐、粮情检查分析记录等。
(7)粮食装仓结束后,要对粮面表层30公分拌入保粮粉,铺设检温电缆,配备手动检温探子。平整粮面,铺上踏粮板,最后关闭门窗,进入常年保管阶段。
3日常保管环节
1粮食入仓后,保管员每天要对仓库实行电子检温,分析粮温变化规律,绘制储粮三温曲线图,详细记载《临储粮粮情检查分
析记录》,如发现粮温变化异常,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另外保管员每三天进仓检查一次粮情,进行手动检温,与电子检温相对照,避免出现意外,同时填写《临储备粮检查记录簿》。粮办仓储成员每七天进行一次小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小组检查记录》。每十五天进行一次有仓储主任参加的大组检查,认真填写《联合检查记录》。上级领导检查时,认真填写《领导检查工作记录》。如遇风雨天气,要进仓检查门窗是否密闭,仓壁、仓顶是否渗水漏雨,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随着季节的变化,适时做好机械通风。进入11月份后,选择有利天气进行降温通风,通风前化验室要对通风仓库的水分进行测定。通风时必须监控粮温、外温、外湿变化情况,安排专人每隔4小时对粮情检查一次,作好记录,通风结束后,化验室要对仓库的水分进行测定,保管员要根据通风中记录的各种数据填写《中央储备粮机械通风记录》。夏季尤其是进入7月中旬以后,仓内积温普遍较高,这时可利用有利天气打开窗户或开启轴流风机降低仓温,延缓粮食表层粮温变化。如果粮食局部发热或通风时出现死角,可利用多管通风机,进行局部通风降温。
3发现虫粮,及时处理。如发现虫粮,首先要确定害虫的密度、种类、抗药性和在粮堆中的部位,再根据粮食品种、数量、水分、粮堆高度、粮温、气温、仓湿和大气湿度等到情况,制定完整的熏蒸方案进行熏蒸。
4出库环节
1临储粮出库时,必须凭华粮吉林分公司下达的轮换计划或中央储备粮油出库单才能出库。
2临储粮出库前,要做好设备、器材、检验、检斤等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临储粮能顺利的出库。
3粮油出库时要认真填写《临储粮内部移库》,做到数量真实。化验室要对出库的粮油进行检验,做到质量良好。粮油出库后,及时进行帐实对照,核算粮食溢余或损耗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统计员、保管员、会计员核对出库无误后,核减库存粮油数量,调整帐卡。
二安全管理
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对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场所,如锅炉房、烘干车间、检验室、药品库,要配备2只以上灭火器,配电室要配备4只以上专用灭火器。
储粮仓房周边50米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和污染源,储粮区要有消防设施、设备。
储粮区、资材区、仓内不准吸烟。
保管员、检验员及特殊工种的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粮食出入库等生产作业现场要设立安全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停机,由技术人员排除,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三、仓储费用定额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控制费用
仓储管理的收购、烘干、装仓、日常保管、出仓环节的费用支出进行测算和预算。对各业务环节的每个细节,综合各种因素,制定出科学、先进、合理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编制仓储费用开支计划,纳入本企业财务预算,通过加大仓储费用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费用开支。
2、实行定额管理,减少费用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环节的费用指标,要根据作业量、作业时间、强度,量化到用工、耗能、耗材、小修费,制定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和费用定额,促使仓储作业过程中厉行节约,减少费用。
3、加强核算管理,节约费用
要加强仓储业务环节的费用核算管理,在仓储保管费用形成过程中,依据核定的费用定额,对每一个仓储业务环节都应该分项进行单项、单人、单车核算或定额核算。通过严格的保管费用核算和管理,使每一项费用支出都控制在核定的范围之内。奖勤罚懒,节约费用。
4、加强环节管理,降低费用
收购费用(不包括仪器鉴定费)
收购检验费用。包括检验票证费用(新粮自然情况调查表、水分测定原始记录、原始检验结果单、粮油入库复查检验记录、粮油检验票证、其它用纸)、临时人员工资、耗电
检斤室费用(不包括衡器鉴定费)。包括收购进货凭证、结报单用纸、耗电、收购软件、其它办公费。
收购现场费用。包括收购期间每天卸粮用工工资、场地照明、输送机用电、其它零活用工工资、场地机械修理、零星工具和保管员、统计员办公用品等。
5、在工人作业用工上加强管理
保管员现场监督工人作业,做到活净底清,减少零活日工的用工量。
烘干上料时,尽可能把收购车辆直接卸到烘干塔里,以减少重复作业,减少攉粮入机的费用。
如大量用日工时,仓储部长和工人队长一起对所干工作分时分量进行预估用工量,并和工人直接包干,以防拖工,延工等现象发生。
6、加强和其它部门配合。
粮食水分的情况是储粮变化的必要条件,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总是水分高的粮食先发热霉变,而在同一粮堆内,又总是水分高的部位先霉变。因此入库的粮食水分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设想粮食入库水分高,粮食自然发热,仓储必然对发热粮食进行处理,进行攉库,机械通风,势必费工费电。所以仓储必须和化验人员配合把好入库粮食水分关。确保储粮安全。
仓储部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