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4字”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认同力和凝聚力
:“24字”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认同力和凝聚力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11-15 来源:新华网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十八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载着13亿民众对未来福祉的期望。从11月6日起,新华网《新华网评》栏目推出“新华网评?关注十八大”系列评论,以网友视角说感受、议热点、话期盼、聚共识,凝聚中国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天推出第六篇。
关注十八大系列评论之六
杨玉华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动遵循的准则。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拥有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共识”产生“合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最大可能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始终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是一个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宏伟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更是对人民平等发展权利的维护,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价值和个人道德的普
适要求,与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仁爱德义不谋而合。可以说,“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和追求。
实现“三个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如何保证自由、平等,尊重群众的创造力,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的基本权利,都需要相关的法规制度更加完善和执行有力。
实现“三个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化为点点滴滴爱岗奉献的行动,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中,在“春风化雨”中弘扬真善美,呼唤中国进步发展之“魂”。
今天,前人期待了百年的现代化之梦正在实现,对精神家园、共同理想的呼唤更加强烈。简短的24字如同一面旗帜,鲜明亮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价值观引领下,必将凝聚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
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
摘要: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这一片热土,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
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全社会公民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
正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
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
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
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
社会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
职毕业考试范围,并以制度形式将试题的分值比固定下来,此乃顺应时势之举,务实创新之举,稳定和谐之举,更是长治久安之举。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较强、易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加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各族青少年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是关系
到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后继有人和兴衰成败的大事。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和必考课,是服
从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战略高度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长期的战
略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强化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
到育人教育全过程中。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网络、媒体等舆
论阵地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民族团结,真正使广大青少年成为旗帜鲜、立场坚
定;增进友谊、增进团结,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生力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
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引导各族青少年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
族分裂的责任感,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青少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更是我们时代发
展的需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一小撮民族分裂主
义分子企图颠覆祖国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
义教育尤为必要。
那我们该如何利用当今社会原有的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内容的教育,使
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祖国的和平和发展做贡献。
第一,让青少年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友好团结,历史由来已久。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载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册。例如:青藏地区的布达拉宫内的《文成公主进藏》壁画,它反映了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第二,让青少年懂得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有些青少年认为,民族团结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事,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学
生无关。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
大(8%),但分布地区很广。就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杂
居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个特点说明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团结,互相帮助,互相融洽,谁也离不开谁。可以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要靠各民族人民其中包括我们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可见,维护民族大团结,谁也
不能置身事外。第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青少年增强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有些新疆的青少年会问:我们新疆汉族人越来越多,会不会影响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显然他们对加强民族团结持怀疑态度。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不但不能说服这些青少年,反而会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
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力求做到使青少年心服口服。例如: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长期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兴建了许多大工程。像乌鲁木齐—库尔勒铁路的铺通,吐—哈油田的开发,独山
子乙烯工程的兴建等,无不体现了国家对我区所作的巨大努力。使我区大部分人
开始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邓小平说“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看那个地区能不能
发展起来。如果在那里的汉人多点,有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这不是坏事,看待这样的问题要着重于实质,而不在于形式”。
第四,用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例,来点燃青少年的思想火花。
对校的青少年,学校可以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民族节日期间举行的“茶话
会”,以及“我能为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做些什么?”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青
少年学生加强民族团结内容的教育。
对于那些已经出社会的青少年,就要需要利用社会中的一些有利因素对其进行教
育。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那么学校该如何配合社会
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呢?
中小学要按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框
架内,在小学三四年级进行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在小学五六年级进行民族常识教
育,在初中一二年级进行民族政策常识教育,在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进行民族理论
常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
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
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要搞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堂教学。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按规定课时安排教学。将各阶段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小
学阶段考查,中考、高考和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师队伍建
设,选拔优秀教师承担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工作。加大对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培
训力度,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等,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使民族团结教育真正做到进教材、进
课堂、进学生头脑。
社区和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负有重要责任。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
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作出具体规划安排,依托
社区的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家庭是培养青
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
育方法,以自身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给孩子作出表率。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要着重体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农村、企业、机关、部队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各界青年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使民族团
结教育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广泛组织各族青少
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寒暑假和各种契机,以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
裂为主题,开展国情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事业。
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主题团队活动、夏令营、红色旅游、各族师生互访、民族知识讲座、民族歌舞表演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体验活动。
面向青少年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邀请民族宗教领域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
者、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作报告,聘请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
模范的代表担任课外辅导员,不断增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全社会积极营造培养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良好环境。大众传媒要通过制作以青
少年为特定受众的栏目和节目,营造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重点新闻网站和教育
网站要开设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网页和专栏,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活动。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等,要坚持面向青少
年、服务青少年,加大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社会免费开放的力度,开展专题教
育和实践活动,吸引各族青少年参与进来。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接受特点,精心
创作生产一批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影视剧、动漫作品和游戏软件产品,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团结的深刻教育。胡锦涛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
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面向各族青少年开展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长远大计。当今中国,广大青少年具备优良的素质和崭新的风貌,是值得信任的一代。我们相信,只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就一定能够结出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果实。民族团结高如天。在这片
神奇的土地上,各民族同胞共同建设家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期待民族团结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当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唱响“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之时,包括各民族青少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将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破坏势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力量。
(引自《邓小平文逊第三卷第247页)
第三篇:中华民族为什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华民族为什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华民族为什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http://
流在心中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2010-02-11 17:25:16 来源: 北京日报网络版
主持人:王君琦
特邀嘉宾
张岂之(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旅美学者)
赵馥洁(西北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尤广建(旅美学者)
段建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的发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为什么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有中华文明传承五六千年而不断?如何破译“中华文化的长寿密码”?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的?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主持人: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哪些特殊的深意?
张岂之(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我认为这个提法提得深刻,为什么呢?首先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看,新时期对文化应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达到一定的程度,人民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除了经济国力、军事国力、政治国力之外,还必须要有文化国力。文化国力所表现的是13亿现代公民的精神面貌,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凝聚力、一种深厚的文化素养。没有强大的文化国力,中华民族要在世界上发挥作用是很困难的。
中华文化的实质是什么?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将中华文化与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强调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复兴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复兴,缺一不可。人民生活如果没有持续的提高,没有普遍的富裕,就无力支撑民族的发展。而单纯经济上的提升,没有政治和文化与之协调发展,也无力塑造一个伟大的民族。政治上的民主与法治,为民族复兴提供制度与规范的保证,而文化复兴又为民族提供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可见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何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持人:如何结合中国历史的特点来看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必要性?
张岂之:要了解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能离开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这两个重要的视角。中国历史尽管有战乱和纷争,但统一始终是大势所趋。在国家统一的背景下,产生了有典型意义的汉、唐文明。这告诉我们: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由于这种历史传统,今天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维护国家统一;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体现了56个民族的共同愿望,反映出我国历史文化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是要有“精神”
主持人: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近几年,学术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取得了很多共识,但对一些问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您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张岂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应特别注意“精神”二字。如果离开精神文明这个主轴,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精神”,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文化中渗透着的精神是什么;二是我们今天以怎样的精神来对待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主要指从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中吸取不竭的精神动力。而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活动中,虽然不能缺少应有的物质内容,但更加重要的是,文化设施要有精神内涵,具有净化社会环境的积极作用,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文化认同使各族人民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
主持人:鲁迅先生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看待“民魂”及民族文化在民族认同中的作用?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一是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要素;二是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受到空前关注;三是民族的振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精神依托和团结纽带,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人们能够不断从其中吸取营养、智慧和力量。一个民族如果只是现代经济发达而民族文化不显,甚至处处模仿他人,便算不上真正的强国,得不到世人由衷的尊重,所以建设现代文化大国就成了中国人应当奋斗的目标。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的格局是多元一体,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参见相关链接)。中华民族是复合型民族,即民族之中有民族,由许多单元型民族组成,本身又成为一个大的民族共同体。民族有三要素:祖源认同、文化特色、自我意识。祖源认同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始祖信仰,文化特色是识别民族的根本尺度,自我意识是自觉到民族是命运的共同体。
战国时期流行的五方帝信仰,以黄帝为中心,代表中华民族以中原华夏族为主体、四方少数民族环绕而居、多民族共生一体的地理空间格局。以黄帝为首的五帝信仰,共同点是:圣明、仁德、益民、和平、功业盛大。先民在塑造五帝形象的同时,其实就是在铸造中华民族的品格,其核心是民本、贵和、创新。这种文化基因后来经由孔子、老子加以弘扬,奠定了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精神方向,使得中华民族既能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又能厚德载物、包容宽厚,千回百折而不衰。
而黄帝信仰是将祖源认同与文化认同合为一体,既是血统的探源,同时也是文化的寻根。黄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统绪,使中华民族之中各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归属,起到了巩固中华共同体的作用,发挥凝聚着众多民族、海峡两岸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文化功能。它的人文精神和神圣追求,不仅使我们的文化和心灵重新落实在自己民族的本根上,也能激励我们去开拓创造。
爱国主义凝聚着中华民族
主持人:我们知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民族精神与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赵馥洁(西北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为什么中华民族具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我们认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客观上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从社会意义上看,爱国主义以其生命力、吸引力、感召力整合、团结、凝聚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形成了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使单个人的意志交互作用而升华成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历史合力,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段建海(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互动互进的体用关系,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历史之源和价值之本,而民族精神则只能在推动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寻找到自己的真正用武之地。中华民族只有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来占有对象,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发挥民族精神的功效作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之中以其独有的吸引力、感召力聚合了中华民族各社会阶层的力量,促进了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唤醒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为推进爱国主义向前发展创造了具有指向性的历史合力。不仅如此,民族精神也以文化的力量调节控制爱国主义的形成发展机制,感染、激励、引导中华民族形成实现维护发展祖国利益的合乎理性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思维观,自觉地调节调控爱国主体的历史实践活动,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发展进步,铸就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华民族在创造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以族类共同体的生存发展为需要,使各种文化流派、文化思想在文化创造活动中,在长期的历史磨合和主体自觉的价值选择、整合的循环往复中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文化价值体系,较全面地规定了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和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对个人和祖国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价值定位,从而使中华文化以其强烈的民主性、超越的理性力量和精神感召力,形成了凝聚社会力量的动力,成为最后整合家、国关系和利益的统帅,并合成了一种维护发展祖国利益的整体力量(历史合力),奠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跳跃于海外的中国心是一种“软实力”
主持人:一首歌曲唱得好:“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中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作为生活或工作、学习在海外的中国学者,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不是有一种更为特别的感受?
尤广建(旅美学者):我们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真是所谓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每天最关心仍然是中国的事情。四川发生大地震我们异常沉痛,奥运会胜利召开我们非常高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我们很是揪心,中国首先突破经济困难走上复苏之路我们大为开心。我们的心是随着中国国情的起伏而起伏,我们的情感随着中国事业的好坏而震荡。
当然,海外侨胞数以千万计,情况很复杂,不可能都是一种心态。就以我本人居住的美国纽约来说,有老侨,有新侨;有人从事商业活动,也有留学生和做研究工作的学者;有的功成名就进入上流社会,有的还在为生存而奋斗;至于政治倾向那更是千差万别,单以左中右来划分,远不能概括实际的复杂情况。海外侨胞的情况尽管不同,但是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是关心中国,与中国的命运共同跳动的心。
中国劳动人民来到美国,人地生疏,语言不通,许多人没有分文,甚至负有债务。他们来美国打拼,依靠的是什么,唯有乡亲。是老乡安排住处,帮助找到第一份工作。接下来就要依靠自己的刻苦勤劳,节俭度日,一点一滴的积攒金钱。然后就要请律师办理居留权。有了绿卡才能接来妻子和儿女,全家来到美国共同艰苦创业。中国劳动人民来美国创业,都有数不尽的艰辛和流不尽的血汗。他们在美国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也凝聚着对家乡父老的深厚感情。因此,以同乡为基础的社团越来越多,以华人商业点为中心华人聚居的地方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大小不一的Chinatown(各地习惯不同,分别译为华埠、中国城、唐人街)。纽约大的Chinatown 就有曼哈顿华埠、皇后区法拉盛和布碌仑的八大道。
生活在华埠,看到的招牌是大字中文,通用的语言是中国话,遍地都是中国人开的商店,既经营人们共同需要的衣服用品,也有中国的特色食物和用具,这里有许多中餐馆和中国地方特色的小吃店,可以读到多种中文报纸,所在地区的图书馆还有中文图书和音像制品。这里的人们保留着中国人的习俗,最盛大的节日是中国年,有各种形式的游行庆祝活动,舞狮则是最为普遍的节目。所以生活在华埠就像生活在中国南方的集镇一样。在这样浓厚的中国氛围之下,人们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华埠是以同乡为基础,与中国家乡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亲情建立起来的,乡情不断,这里侨胞的中国心就永远存在。
海外侨胞的另一大人群,就是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他们在中国受到长期的教育,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都具有根深的中国情结。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分散在不同的大学、研究所和公司,还有个体自由职业。他们工作分散,居住分散,和美国的主流社会融合在一起,平常难以形成一股力量,似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响。但是国内一旦有大事出现时,中国留学生和部分学者很快就会聚集起来,发出他们的声音,起到人们意想不到的好作用。他们生活在主流社会,与主流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语言障碍,此时的影响要比华埠的人们大得多。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打击很大,至今失业率居高不下。与美国不同,中国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恢复较快,正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中国留学生看到这种形势,许多人都在深思回国工作和创业的问题,他们的中国心在剧烈激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越来越宽松,也有一批从事中美贸易的企业家,活跃于中美之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侨胞。因为中美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实际利益,因此他们必然是中美友好的促进派。他们有经济实力,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的支持公开而有力,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后起之势。
海外侨胞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是血缘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产物,凝聚着亲情、乡情、理念和切身利益。中国发展越好,开放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来到国外,侨胞的队伍日益壮大,跳跃的中国心就越来越多,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必然增大。这是真正的软实力,是和平的力量,而且对中国、对世界都是有益的,因为这是一支促进中外友好的力量,是中外交流的稳固桥梁。
中国应该有文化自信
田辰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旅美学者):目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国际激烈的经济、政治、文化竞争环境,是中华文化自觉、自信并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的大好机遇。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造成各个民族文化不能不接触的局面。不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没有自信的表现。我们现在要避免一些简单逻辑思维,对中华文化传统认识趋于适度,实现对文化传统合理、准确的估计,才有可能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所在,从而更加自信。文化交流首先需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正常心态,而不是那种扭曲自我的心态。
有一个英国历史学家叫约翰·霍布森,他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如什么“西方是先进的,东方是落后的”等这套话语。他说,这个以欧洲为中心的话语结构,实际上是西方有意识地编造出来的。他到北外做演讲,讲他反驳“欧洲中心主义”,我当时问他,说你是不是看到了在中国欧洲中心主义这种话语很强。他说他看到了,说他到这里来觉得是个“shame”(没有脸面)。为什么是个“shame”?意思是说你们中国人需要我一个西方人来告诉你们:你们要有自信。其实你们对西方的文明有很大影响,没有你们,就没有现代西方文明。他的话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很有启发。
中国文化当中从根本上值得我们坚持和自信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由此发源的价值观念体系。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它,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维系所在、自信所在,是中华民族无形的凝聚力所在。我们不能扼杀自己的灵魂。从长远观点看,真正的力量在于文化本身,在于文化上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特质是追求和谐、追求平衡。它把命运背负在自己身上,它是个开放体系,最少保守、最能与时俱进。中华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走出了国门。世界需要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必然在与世界的交流中更显现中华性和民族性,也因此更具有世界性。中华文化一定会通过交流,在全球的广阔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精华,为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环境有所贡献。
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地吐故纳新,适应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要求。在当代,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我们相信,坚持这一方向并付诸实践,中华民族凝聚力一定能够不断增强。
相关链接主题词诠释
民族凝聚力
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是指一种观念的形态(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它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起着核心的作用。
相关链接主题延伸
费孝通论“多元一体”
1980年,费孝通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命题。所谓“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56个兄弟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所谓“一体”,是指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生息、繁衍,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角色,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目前,这一命题已为民族学界、考古界、文化学界广泛接受。
张岱年论民族精神
张岱年先生指出民族精神与民族命运的相关性、耦合性:“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消有长、有进有退。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盛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之时,文化也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这也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1994年底,他在《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一文中更为透辟地点出了民族精神对民族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在历史上,民族精神得到发扬的时代就是治世或盛世;民族精神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发扬的时代就是乱世或衰世。现在我们奋发努力、齐心协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精神必然达到高度的昂扬。随着时代的前进,民族精神必然会更有新的发展。”(柏科辑)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从哲学意义上讲,价值体现的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能否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核心观点,理论上属于社会主义的客观属性与人民群众的主观需要之间满足关系的范畴。价值观一旦形成并得到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而认同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认”是指对自我、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同”即求同、自我归类,寻求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态。因此“认同”是指个体对群体和国家的心理归属感以及由此生发的强烈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认知,其强调的是自我价值与社会共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熟知和认可。从本质上来讲,是“要求形成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标在于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强大的国家和民族凝聚力”。
基本原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实践路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实现途径主要从以下五个路径展开。
1.倡导先行,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共识。首先,建章立制倡导。政府机关在制定政策法规、法律制度时,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和社会成员的利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其次,干部带头倡导。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发挥正面导向作用,争优创先、积极示范,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倡导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管理中,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让政策方针发挥实效,为人民办实事,才能取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再次,政府服务倡导。各级政府发挥表率作用,积极打造服务品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精干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切实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以政府的公信力和健全的利益机制回应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2.宣传推动,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首要工作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和正确认知。首先,大众文化宣传推动。第一,充分利用大众文化被社会成员充分接纳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大众文化相结合,从心理上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广大群众的距离。第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孝老爱亲精神、诚信品质等融入到大众文化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赋予当代价值,以文育人。第三,尊重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发掘“草根”文化的正能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让人们在娱乐活动和文化熏陶与自主创造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发自内心地认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现代传媒宣传推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代传媒宣传的重点和主线,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和公益广告等现代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引领人们自觉,加深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正确的认知。在对社会成员进行宣传教育时,应注意培养社会责任感。促使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监督、关注民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社会成员的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使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在自觉接受的前提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教育促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首先,在理论教育下促进。在全社会范围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积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与资本主义自由、平等、民主观念的本质区别,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民主观和平等观。其次,在教育实践中促进。从娃娃抓起,分层推进,在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坚持和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等各种方式进行教育,正确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4.实践养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做到“日用而不知,体认而不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现实生活,才会真正被广大社会成员所认可,在内转化为内心信念,在外转化为自觉行为,并最终走向日常化和常态化,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其次,在制度守则下养成。“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强化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四德”,转化为政府机关相关准则、企业规章制度、社区居民公约、学校制度和学生守则等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执行制度中,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第三,在文化娱乐中养成。以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体验,逐步达到家喻户晓,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最终变成信仰。在这方面,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实现现代转换:如,将积淀深厚的校训、家训、乡贤族规等渗透到文化建设、娱乐活动中,大力继承弘扬,把以文化人渗透到社会生活全部领域。只有结合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体现其本土化的特点,落地生根,焕发持久生命力。第四,在环境熏陶中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路径的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借助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等形式,建设和传播先进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镇文化、社区文化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
5.制度保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长效机制。价值的认同,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益的认同。所以制度要体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以规范约束干部群众的行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首先,基本权利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其主人翁地位的重要体现。其次,利益分配保障。推进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防止利益冲突。然后,社会福利保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救助和补贴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最后,推进道德规范法律化、制度化,加强制度调节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制度、法律的融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能够在制度设计、政策规范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第五篇: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调研
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调研
一、调研的原因和方法
(一)调查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道德缺失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该问题日益成为一种阻碍人际交往、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障碍,价值观发展的不完善是导致该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面对该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一支崭新的力量。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国民在社会价值观上迷失方向,当代大学生受影响尤其严重,因此在大学生当中屡次发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行为。
本次调查对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进行调查,以此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可程度以及其落实情况、存在的原因及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及践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根据参考调查结果中所得出的数据结果,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做出一定的引导。
本次调查的意义在于:其一,本次调查使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其二,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程度,同时揭示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三,本次调查为解决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问题提供了参考数据,对于学校或者国家针对该现象缺乏认识或者认识不足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四,本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教育工作的开展确立方向,提供指导方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
(二)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研法和访谈法。
二、调研的结果
根据回收来的调查问卷,我们小组的成员进行了精确地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一)绝大部分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存在差异
1.不同的年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同。根据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有67%的大一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73%的大二的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78%的大三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四学生认同率最高,达到85%。相比较而言,年级越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程度越高,说明高年级的学生掌握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多一点。
2.不同专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同。根据调查结果的数据得出,文史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率占82%,理工类同学认同的占理工类人数的74%,艺术类同学认同的占学生总数的71%。总体来看,文科类学生同学认同的要比理工类和艺术类的学生要高一点。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同态度的学生践行率不同。通过调查结果的数据得出,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当中,有89%的学生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其余11%的学生尽管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具体行动时却没有做到,知与行不一致。
(二)少部分大学生不认同,没有践行
由调查数据的内容表明,在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17%的大学生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这部分学生只是占很少一部分,但我们仍然应当重视。
三、关于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不平衡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不同。文史类学生的认同情况较好,因其接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较深入。同时,文史类学生对于时事政治新闻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记忆及兴趣优势,在日常生活中,文史类学生会经常主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发展动向。但对于理工类和艺术类的学生来说,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同,较少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接触也较少。因此理工类和艺术类的学生相对于文史类的学生而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较差,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情况也不同。大
一、大
二、大三及大四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有所区别。因为随着学生学龄的增长,学校里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的课程内容不同,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度也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深度不一样。使得不同年级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及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也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不断深入。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不一致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得知,大多数的大学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
此同时也树立了较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有部分同学并不切身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在我们大学生身边的行为有:与人交往不讲诚信、旷课迟到现象、不尊敬师长和考试作弊行为等。尽管他们也意识到这种行为不正确,但是却依然去做。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开展相应的教育,使大学生们重视知行合一。
(三)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的因素 经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不深刻、实践不深入的情况。是什么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部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侵蚀着大学生,使他们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不良诱惑。
2.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腐蚀了部分一直不坚定地大学生的头脑,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部分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学校对于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不够深入。一些高校对部分学生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加以纠正、处罚,导致这些大学生漠视校规,不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不按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事。.虽然政府一直宣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培养,但是却乏具体的措施支撑。在某种程度上,现有的具体措施落实不够彻底。且部分措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同时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少数部分学生意志不坚定,没有主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上进心,不自省自律。同时被外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思想、现象所诱惑,使得腐朽思想侵蚀了他们的观念。
四、结论 大学生面对社会上不同价值观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产生的价值冲突,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深入分析不同价值观的共性和个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实际出发,找准思想的共鸣点,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从而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2]王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J].《理论导报》,2008(8).[3]韩振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层次[N].光明日报,2012-12-08.附件: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长沙理工大学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的社会调查。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下面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主要想了解一下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看法,您的意见对我们的研究十分重要,真诚期待您的合作。本次调查中您所提供的一切资料我们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如实填写。非常感谢您的热心帮助和配合!
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 大三 D大四 2.你的专业属于哪一类? A文科类 B理工类 C艺术类
3.你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A认同 B不认同
4.你在生活中会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吗? A完全按照 B不按照 C有些行为按照有些行为不按照
5.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活中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与朋友交往 B个人学业 C个人生活 D热爱国家
6.你认为大学生活中是否存在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的行为? A普遍存在 B存在很少 C几乎没有
7.你认为大学生活中存在哪些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与人交往不讲诚信 B旷课迟到现象 C不尊敬师长 D考试作弊行为 E其他
8.你认为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A对其内容不认同 B政府宣传力度小 C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 D学校教育力度不够 E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
9.你认为学校、社会、自身是否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A是 B否
10.你认为如何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校措施,社会宣传,政府决策,个人自觉等方面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