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

时间:2019-05-11 22:5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

第一篇:[初中历史]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

《苏联的崛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过程与方法: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培养学生运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和评价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关系原理,阐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重点、难点: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教学设备:

投影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斯大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图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请同学们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有什么影响?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归纳)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到1925年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但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试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苏联的崛起。

讲授新课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一、理想与成就

1.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集体化”。同学们阅读第8页黑体字,分析工业化建设的主要方针是什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依据黑体字中斯大林的讲话内容思考: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有具体明确的任务。

请同学们读图,结合教材回答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概括)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2.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因此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组织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苏联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1936年苏联宪法

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答: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为什么说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新宪法规定,国家性质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所赋予的这些新内容表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成。同时,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斯大林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又称为“斯大林模式”,它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什么是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我们应当怎样来评价它?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过程中,允许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要点如下。)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四个字: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斯大林以此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为有效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起过积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强大的国防为基础,二战期间苏联要打退法西斯的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不敢想象的。

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也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样样管,统统包,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这是造成后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也不无打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烙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斯大林模式对党的政治生活还发生了什么影响?(学生答:导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3.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

到30年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其危害是严重破坏了党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得不到纠正,对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1935年-

1938年间的肃反运动是其突出的表现。当时有不少党、政、军干部和知识分子被逮捕或处决,有的普通党员和公民也受到牵连。肃反运动的后果非常严重,影响十分深远,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本课小结

在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政治包围下,二三十年代苏联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等问题。

练习巩固

书后自我测评、材料阅读

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试结合史实,评价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二篇:初中历史专题复习:大国崛起(精选)

大国崛起

一、西班牙、葡萄牙

⑴、崛起原因:最早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为其带来巨额财富。⑵丧失原因:掠夺而来的财富多用于向了;后来被英国打败。

二、英国

⑴、崛起原因: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②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③18世纪英国成为最强大殖民帝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⑵、丧失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安于现状,不愿革新技术和机器;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超过英国。

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主战国,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二战后,其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

三、美国

崛起原因:

①1775年—1783年,通过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器,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凭借有利地理位置大发战争横财,实力剧增;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④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利用政府的力量适时调节经济,经济稳定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第三篇:大国崛起之苏联观后感(推荐)

《大国崛起》观后感:苏联

曾经庞大的苏联,其主要的民族是由斯拉夫人构成的,就如同中国主要是由汉族构成的类似,这个主体民族,在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同时,也是一个散发着勇敢坚强气息和以坚韧不拔著称民族。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沙俄在十月革命中遭受到了农民的起义,转变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当时的苏联是一个不被别国认同的一个领土大,力量小的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国家让农民无偿地供给粮食,所以 农民非常不满。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把自由市场经济开放后,在“社会主义”上面,再加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苏联的国家经济完全搞上去了。这个国家也渐渐得到了部分国家的认同。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首先在苏联这块富饶的国土上建立了汽车工厂,并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T型车”。在一战后不久,这种车的产量就上了万。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在苏联的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二战期间,苏联一开始就因德国的袭击而损失了几万的兵力。但苏联的工业发展是不可小看的,苏联每天制造的武器、飞机、坦克,都比德军的日产量多一倍!苏联在这些压倒性的因素上,德军不得不投降,苏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地位。二战成就了苏联,让这个国土面积为世界之最的国家登上了世界强国的宝座。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苏联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虽然斯大林后期执政策略和苏联当时的状态使他们最终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但是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和思考。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第四篇:《大国崛起—苏联篇》观后感

《大国崛起—苏联篇》观后感

1917年对于世界来说,是普通的一年。在此之前,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充斥着因新旧殖民主义、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原因造成的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终于自1914年开始,爆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1917年正处于这场战争的尾声。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同盟国的失败已是大势所趋。

1917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的11月7号,随着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处于协约国一方的沙皇俄国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了。这个在战火和变动中诞生的共和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在随后的数十年中久经挫折磨难的考验和始终遭受到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不平等对待,并在几乎整个20世纪占领了人类社会的制高点。它是苏俄,也是苏联。

周五,我们一起在教室里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的苏联部分,除了记录片中对这一社会主义巨头的前世今生盛衰兴亡的解析,对于作为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的我们来说,我们也应该从苏联的历史中得到和吸取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共产主义社会是至高理想的社会,追求共产主义和走建设共产主义的道路无疑是人类做出的最气魄雄浑的决定和最坎坷的选择。苏联作为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在其短暂的数十年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建设共产主义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前后经历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这几个主要的时期。每个时期充满着自己所独特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充斥着当届领导人个性和人格魅力的政经决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挺过了特殊时期,却因为过度集中和侵害了农民利益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机制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却始终没有解决新经济政策的市场经济本质和布尔什维克党反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斯大林模式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单一公有制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使苏联仅用两个五年计划就很快成为了一个基础的工业化的国家,但是也埋下了工农不平衡活力低下的长期僵化的经济畸形的祸根。赫鲁晓夫的改革全面否定斯大林时期的方针政策,但他也严重脱离了实际,特别是强行推行种植个人喜好的玉米,给人留下了拍脑袋决策的笑话。勃列日涅夫重走和加强了斯大林的老路,虽稍有改善但无济于事且没有抓住根本问题。最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推倒了苏联这一奄奄一息的病人。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策方针该如何去制定,这无疑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牵扯到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和现有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还牵扯到人文社会、阶级利益等因素,各因素相互纠葛,互相影响,造就了一个国家一个时期道路选择的困难重重。社会主义是什么,该如何去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每一位共产主义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所哀的是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走,所幸的是,站在苏联这一共产主义巨人的废墟之上,我们必然能比前人走的更远更快。

第五篇:大国崛起苏联篇观后感

《大国崛起苏联篇》观后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大国崛起苏联篇——风云新途》,看了以后,我个人感觉这段苏联兴衰的历史对许多国家特别是同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而言,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20世纪初,尽管农奴制改革为俄国引进了资本主义经济,但是长期落后的封建统治积重难返,和当时的中国一样,沙皇俄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俄罗斯大地和人民急需一支力量结束这乱世。1917年11月7日,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俄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诞生了。然而对列宁等苏维埃俄国的领导人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因为即使是马克思,也只预测“社会主义只会率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贫穷落后的俄国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

建国之初,前白俄势力不甘心失败,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国家,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了反扑。苏维埃政权面对这严酷的形势,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功击退了白俄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进攻。然而,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人民特别是农民也作出了巨大牺牲,农民甚至当年十月革命的先锋水兵们纷纷不满发起了暴动。在成功平息了暴动以后,列宁等人深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再实施下去了,便大胆恢复了市场经济,并邀请一些西方资本家前来投资,实行新经济政策,成功恢复了苏联的经济。

1924年列宁与世长辞,钢铁巨人斯大林接过了建设苏维埃的重担。斯大林深知苏联和西方国家比国力尤其是工业还很落后,便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在苏联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西方国家的帮助下,苏联成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1941年,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悍然入侵苏联,尽管在战争初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凭借先前打下的工业基础和计划经济的动员能力,苏联能够生产出数量超出德国几倍的武器,迅速从失败中恢复过来并对德国法西斯发起了反击,最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然而,随着战争的胜利,苏联转向和平建设,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农业和轻工业遭到打压、文化压制、大饥荒、官僚主义、个人崇拜……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了苏联领导人们的注意,他们不断进行改革,试图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但是始终没有改到点子上,僵化的体制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健康发展,终于,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曾经盛极一时的红色帝国就这样陨落了。

邓小平同志曾一针见血地评价过苏联的体制——“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在建国初期,我国也曾套用苏联模式,迅速建设起一套工业体系,避免了中国像旧社会那样成为列强争相蹂躏的对象。然而,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同样也走了不少弯路,但与苏联相比,我们是幸运的。邓小平同志及时发现了问题,大胆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创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主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避免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悲剧在我国发生。因此,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该审时度势,及时发现制度中的缺陷并加以改革,才能保障国家的健康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则是国家发展不能机械地套用别国的模式,那样只能使体制越来越僵化最终走向灭亡。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我国和苏东国家的历史,多次提出不能机械套用苏联模式,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国的发展道路及时做出了调整,才使得我国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而那些东欧国家没有充分意识到国情的不同,对苏联模式机械套用,改革又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也无怪乎和苏联一起走向灭亡。目前,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我国应该继续深化改革,逐步告别出卖资源、出卖廉价劳动力、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依靠创新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苏联解体也不过才20多年,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个教训,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下载[初中历史]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苏联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联的崛起》教学设计

    《苏联的崛起》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启......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模版)

    备课时间:9月1日 教案序号:1 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

    [初中历史]昔日的辉煌教案 北师大版

    第24课昔日的辉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24课《昔日的辉煌》,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2004年11月第三版),第五单元,第24课。 第......

    [初中历史]干戈不息教案1 北师大版

    《干戈不息》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东战......

    浅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

    浅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 插图的选用及其价值 东莞市可园中学韦红[摘 要]本文主要对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的使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插图的运用价值作一个简单的......

    苏联解体16年,俄罗斯为什么能快速崛起大全

    苏联解体16年,俄罗斯为什么能快速崛起 俄罗斯从前苏联手中接过百废待兴的国家后,目前外汇储备达8000亿美圆(人口不到2亿),他们的崛起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能否从以下提供的与前......

    初中历史九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古代埃及与金字塔2、古代巴比伦与汉谟拉比法典3、古代印度与种姓制度【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对金字塔建筑历史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得......

    [初中历史]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教案 北师大版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教案 主备课人:许晨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课程标准 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