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1 23:4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

第一篇: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

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

外感发热时指小儿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在高热状况下,病人所产生及表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心理变化,常常会影响到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而影响小儿疾病的痊愈。中药灌肠法属于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其方法是将煎煮好的中药液灌注于肠道内,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儿科多种疾病。随机选取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外感发热住院患儿60例,用自制中药高热洗剂灌肠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均在1-13岁,平均年龄6.5±0.5岁,体温在38℃-39℃,病程6h-3天。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与病情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2.1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辨证:表寒里热证:(1)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或身痛;(2)咽红、口渴欲饮;(3)鼻塞、流清涕或黄稠涕,小便黄或大便干;(4)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5)脉浮或滑数,指纹红或紫。上述(1)、(2)、(4)、(5)项必备,结合(3)项,即可诊断。

1.2.2 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轻、中、重患者。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处方为黄芩10g、连翘10g、板蓝根10g、陈皮10g、石膏15g、芦根10g,由本院制剂室煎成100ml药液。用量为3-5ml/kg。操作方法:患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药液温度为25-28℃,用50ml注射器抽吸所需灌肠液,连接一次性使用肛门管,缓慢插入肛门内,婴儿2.5-4cm、儿童5-7.5cm,灌肠速度10ml/min,灌注后嘱家长捏紧肛周臀部皮肤,尽量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以加强药液在肠道保留效果,每日两次。1.3.2对照组:予以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剂量为10-15kg 4ml/次;16-21kg 5ml/次,22-27kg 8ml/次 28-32kg 10ml/次,若发热不缓解,可每隔4-6h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1.4 护理

1.4.1 注入药液时速度要缓慢,并观察患儿情况,若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嘱患儿张口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并放慢注入速度;如患儿哭闹明显或出现脉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肠,给予处理。

1.4.2用药时注意患儿腹部保暖,插入肛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粘膜。

1.4.3用药后严密观察患儿有无汗出、发热等情况,观察患儿有无恶寒、流涕、咳嗽、精神、食欲等情况,注意观察舌苔、脉象、指纹情况、及时监测体温及生命体征,做好肛周护理及心理护理。1.5疗效评定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

痊愈:用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小时;显效:用药24-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小时;有效:用药48-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用药72小时内体温未将或上升,不符合以上标准。2 结果

表1 两组退热时间比较 <24h 24h-48h-组别 例数 观察组 对照组 30 30 12 9 6

>72h 1 3 观察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快,维持时间长。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30,X²)

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观察组 对照组 30 30 11 10 6

无效 3

总有效率 96.7% 90.0% 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疗效显著。

结论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外感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高热可引起惊厥,对小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伤。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壁较薄,具有通透性高,肠壁孔隙大,蛋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趋势的优点。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可通过下列两条途径发挥全身疗效:一条是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另一条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中药灌肠是将药液从肛门灌注入肠道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方中石膏、芦根清热泻火,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水分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上达于肺,而肺朝百脉,可将药物输布全身。而小儿发热若单纯给予西药退热,易致大汗淋漓,津液受损,且体温易于回升。本观察以西药口服与中药灌肠作对照,得出中药灌肠患儿起效迅速,退热时间长,疗效显著。此法给药方便,解决了口服给药患儿不配合,药物口感不好拒服的现象,通过直肠吸收快,避免首过效应,起效迅速,使用安全,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退热方法。

第二篇: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一、背景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服务。目前,循证护理正成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随着循证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随着循证护理教 育的普及与提高,对儿科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儿科护理工作产生新的飞跃。小儿静脉采血是儿科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 也是小儿静脉采血对儿科护士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小儿静脉采血的常见部位有股静脉、颈静脉、大隐静脉、头皮静脉、颞浅静脉、肘静脉及其他其他静脉。选择合适的静脉和进针角度可以增加采血成功率和减轻护患负担,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二、临床问题

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疼痛和采血成功率。

其中影响采血成功率的原因有:① 对儿科护士来说, 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操作,护士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而影响穿刺。② 值班护士如不能准确选择静脉部位及相应操作方法, 一次性地完成患儿的静脉采血量,而且将会因多次穿刺而给患儿造成痛苦, 且检验项目得不到及时送检, 影响疾病的治疗与诊断, 不仅增加成本, 由此还引发医患纠纷。③小儿不能配合,挣扎,扭动、哭闹;④家长对穿刺成功期望高;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也是患儿最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 因此, 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

三、循证考究

张群英, 王冉, 张 彦.循证护理在减轻患儿静脉输注时疼痛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6,20﹙2﹚:503-504 艾素梅 , 刘秀芝 , 潘海燕.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9):911 何小芳.循证护理在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18﹚,315 韩月献.运用循征护理指导小儿颈外静脉采血【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639-640

四、解决方案

1、减轻患儿疼痛

1.1心理护理①鼓励父母陪伴儿童 在父母的身边时减轻对穿刺的疼痛反应会明显, 这可能与个人的安全感、勇气及依赖性有关。操作者同时要给予家长心理支持, 告诉操作的简要程序, 并向其保证会尽力一次成功, 不会很疼, 取得家长的信任, 从而充分发挥父母对患儿的正性移情作用。②给予患儿心理支持

操作者面带微笑, 用热情肯定的语言向患儿保证会轻轻地穿刺,如“不会很疼, 就像蚂蚁咬了一下。”要注意使患儿的眼光与自己的眼光直接接触, 把慈爱和信心有效地传给患儿, 使患儿产生亲切、信任和安全感。当患儿不合作时, 把针放远, 并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和微笑艺术使患儿安静下来, 以取得配合。③转移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可以使快反应神经纤维兴奋, 从而抑制慢反应纤维的传导(即疼痛的传导)如进针时可采用咳嗽法即针头快要接近穿刺皮肤时, 让患儿集中精力咳嗽, 这种咳嗽可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并增加其瞬间血压, 让患儿处于一种瞬间高血压状态, 进一步减轻患儿对疼痛的感觉。拔针时先揭开一条胶布请患儿用另一只手拿着(很多患儿都对胶布、止血带感兴趣)以转移注意力, 胶布全揭开准备拔针时亦让患儿咳嗽。对胆小的患儿, 穿刺和拔针可给予遮挡, 不让其看到针头进出皮肤及可能的回血, 以减少和避免刺激。

1.2改进穿刺技术①血管的准备 对于手背静脉穿刺的患儿, 尽量选择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 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因此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 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 是减轻穿刺疼痛的良好部位。另外, 扎止血带时宜紧一些, 以阻断动脉血流, 同时用拇指稍用力对穿刺血管进行横向、反复地压拨, 并适当延长扎止血带的时间至2 min~ 3 min, 这样既可以使血管更加充盈, 也可因动脉血流的阻断使止血带结扎部位以下的手背皮肤麻木, 此时进针可明显降低患儿对疼痛的感觉。②穿刺方法 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约60度), 这样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穿刺。进针时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 穿刺时针尖斜面略向左, 以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采用直接刺入血管法, 以缩短针尖斜面在皮内的刺激, 减少进针长度, 同时减少皮肤机械性损伤面积。④拔针方法 胶布揭开后, 左手将棉球轻放与针眼上段2.5 cm~ 3.0 cm 血管处, 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紧近针头处的软硅胶管, 与皮肤平行、与穿刺血管走向一致快速拔出, 再用竖压法速将棉球纵向按压血管穿刺处4 min , 以同时将内外针眼压住, 避免血肿及淤斑的产生, 减少疼痛。

2、提高采血成功率

2.1提高护士护理水平组织护士学习静脉采血的知识, 规范操作行为, 特别要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管理, 使其能尽快掌握操作技能。加强学习,不断积累各方面素养和经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的训练。提高护士自身质,注意培养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科学地调节、完善、平衡自己, 增强自信心。同时科室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关心、爱护她们,营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之间、医护之问、上下级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可以帮助护士形成稳定的心理环境而不易受外界影响,引起情绪波动。

2.2 根据患儿年龄的大小,确定不同年龄患儿的采血量、采血部位选择及固定人数 年龄 采血量 采血部位 固定人数

〈3个月 〈3ml 大隐静脉、头皮静脉、颞浅静脉及其他小静脉 ≧2 ≧3ml 股静脉,(尤其是新生儿)

3个月~ < 3ml 大隐静脉、头皮静脉、股静脉(消瘦型)≧2 ≧3ml 颈静脉、股静脉(肥胖型)

1岁~ < 3ml 大隐静脉、头皮静脉 1~2 ≧3ml 以颈静脉为主

3岁~ 所需血量 肘静脉、颈静脉、其他静脉 1~2

10~14 所需血量 肘静脉、其他静脉 1 颈静脉采血

①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 起始于面总静脉的后方, 沿胸锁乳突肌的表面向后下斜行, 至该肌后缘距锁骨中点上方2.5 cm 处, 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 穿刺时注意穿刺点不宜过低, 因颈外静脉有两对静脉瓣。分别位于静脉末端和锁骨中点上方2.5~5 cm 处的静脉腔内。一般认为这些瓣膜对阻止血液逆流无实际意义, 但两瓣膜之间血管腔扩大成窦, 而且管壁与深筋膜相粘连, 静脉损伤后不能自行闭合, 有空气栓塞的危险。因此, 穿刺点不宜过低, 可在静脉上中1/ 3 交界处进针。②小儿颈静脉采血时机, 最好是禁食4 h 以上,如果禁食时间过短, 采血时小儿哭闹躁动厉害, 吸入过量空气致奶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内, 造成窒息。据文献报道, 糖类由胃排空时间最快[ 2] , 其次是蛋白质, 约2~ 3 h, 脂肪类及混合食物则需4~ 6 h, 因此, 禁食时间的长短是造成采血时引起小儿窒息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 我们认为小儿颈静脉采血禁食应严格掌握在4 h 以上较为安全。③ 选择合适的采血体位, 正确压迫穿刺点。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后面的动脉壁内有米粒大的增厚结 构[ 2] , 称为颈动脉体, 是化学感受器, 能感受血液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液酸碱度等变化的刺激, 称为颈动脉窦。颈动脉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 能感受血压的变化, 对调节血压有重要的作用, 直接压迫颈动脉窦反射性引起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加强,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减弱, 其效应为心律减慢, 心输出量减少, 外周阻力降低, 血压下降;直接压迫化学感受器或患儿头部下垂时间过长, 会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造成缺血、缺氧、呼吸发生改变, 造成呼吸骤停。采血时可在患儿肩下垫一小枕, 肩向下斜, 头偏向一侧, 头颈部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 头下垂角度不要过大, 防止脑部缺血。采血时可有二位以上护士协助操作, 不得叫其陪人或家长协助, 因陪人或家长缺乏医学常识, 在压穿刺点时, 按压范围大, 用力过猛或用力过小, 都易造成意外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颈部的解剖部位, 可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④正确掌握进针的角度, 进针要准确, 不宜过深。副神经由延髓下段和脊髓上五颈段发出[ 1] , 经颈静脉孔出颅, 出颅后由乳突和下锁角连线的中点斜向下方, 穿过胸锁乳突肌深面, 进入斜方肌, 支配上述二肌运动。如果穿刺部位掌握不准确或刺入过深, 损伤副神经会造成斜颈。选择抽血的针头不宜过长、过大, 针头过长不易操作, 针头过大一方面加重患儿局部疼痛, 另一方面加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造成血管栓塞或因针孔过大而按压部位不准确时易导致颈部皮下血肿。我们一般选择6~ 7 号的小儿头皮针连接在注射器上, 进针角度与皮肤保持在10°即可, 如果穿刺一针不成功时, 不要在皮下来回寻找血管, 应拔出针, 重新选择血管进行穿刺, 防止对副神经的损伤。股静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最佳体位和定位。①用软枕将患儿臀部抬高15-25。角,髋部外展,外旋30一45。角,膝关节微屈,膝关节的下面垫一薄枕,以利于固定。②将左手中指和食指并齐放置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中点处,可触及股动脉的搏动,在搏动的内侧0.5cm处,即可定为股静脉的穿刺点。③用常规方法消毒,将中指及食指放于定点上,仔细体会血管搏动的强弱及部位,将搏动最强烈的部位移至中指及食指间,两指间隙为最佳进针点。④蝶翼针斜角穿刺法的一针成功率与注射器垂直穿刺法无明显差别,但血肿或瘀血的发生率,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且蝶翼针斜角穿刺法发生率低于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蝶翼针斜角穿刺采血方法,是沿着股静脉方向由浅入深进针,进入皮下及其在血管的长度较长,易固定,穿刺技术类似于外周静脉穿刺方法,技术好掌握,安全可靠,对患儿造成的痛苦也小,而且还为下一次股静脉穿刺保留下部位。

肘静脉采血 适用于年长患儿。在肘窝上5 e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显露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食指在肘前轻压再抬起,如触到有弹性感,即为肘前静脉。可在此处用食指指甲轻压一痕迹再进行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与皮肤呈15。~30。刺人静脉,待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解下止血带,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处拔针。

大隐静脉采血 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处位置表浅,且不易滑动,利于进行穿刺。患儿脚自然下垂,在穿刺点上方5 cm处扎上止血带,如血管不清楚,可用右手食指轻压再抬起,触到有弹性感即为大隐静脉,可用食指指甲轻压一痕迹,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见回血后如血液不易抽出,可将止血带轻轻松开后再抽动注射器活塞,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针。

头皮静脉

治疗盘内备齐消毒用药,5mI注射器,止血带,备皮刀,6~7号一次性头皮针及试管。小儿血管包括额正中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手、足静脉及大隐静脉,选择充盈度较好的粗、直、不滑动的血管。头部静脉需剃去局部头发。判断血管的走行及深浅,嘱家属或护士协助固定患儿,将5mI注射器接一次性头皮针,常规消毒局部。进针角度及方法同静脉输液穿刺,当确定针头刺入血管后,轻轻向后抽动注射器活塞,见回血后,根据血管情况决定是否向前探针,若血管粗、直,尚可向前探针少许;若血管较细、短,则不能再向前探针,以防刺破血管,穿刺失败。用右手或护士协助慢慢

手背静脉 ① 松拳束指法改进传统的握拳法穿刺前, 嘱患儿手自然放松[1], 护士用左手稍用力握住患儿被穿刺手的5个手指于手心[2], 稍向下压, 使手背稍隆起[3]。此时可见患儿手背浅表静脉充盈、隆起, 暴露充分, 血管深浅、走向一目了然, 且手背皮肤滑隆, 利于穿刺与传统的握拳相比, 此手势的优点是:(1)握住了患儿的五个手指, 既避免了患儿手的回缩, 又固定了静脉。(2)手背面积比握拳手势相对宽, 而且避免了握拳时手背低与掌指关节, 妨碍进针角度。(3)穿刺后无松拳过程, 避免了握拳后松拳时, 由于皮肤及血管的弹性回缩, 导致针尖穿破血管或者部分脱出血管外[4], 造成穿刺失败, 液体外渗。(4)避免了握拳用力过大将静脉压扁或者使静脉嵌入掌骨之间, 不但血管暴露不明显, 增加了寻找血管的时间, 而且穿刺时极易穿透对侧血管壁, 导致穿刺失败。②加大进针角度, 采取直刺法35~40°角进针[5], 在血管上方直接刺入静脉[6]。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是20°角进针, 沿静脉潜行一段后, 再在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静脉。针尖斜面与皮肤接触面大, 牵涉的皮肤组织及神经末梢多, 疼痛比较明显。进针角度的加大使针尖与皮肤接触面积缩小, 减轻了进针时的疼痛或达到无痛穿刺。传统的进针点到达血管刺入点的距离相对长, 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大而且侧进针时, 血管易滑动, 不易穿刺成功。而直刺法血管受压固定, 不滑动, 穿刺成功率高, 且进针点到血管刺入点距离短, 对神经末梢刺激少, 疼痛自然减轻。

新生儿足跟采血 ①采血的时间 新生儿采血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一7 d之内,并且充分哺乳,最少哺乳6次,若蛋白质负荷不足,血中苯丙氨酸含量不足,易出现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假阴性。另外出生后72 h可避开新生儿生理性的促甲状腺索的上升高峰期,减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的假阳性。使用抗生素的母亲停药l d,新生儿用药需停药3 d后,有的新生儿不能按时采到血样的,如新生儿出生后出院过早,因特殊病情需要转院诊治,因出生体质量过低、病苇等未符合采血条件者,应在条件满足后尽早采血,最迟不能超过20 d。同时,采血问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5℃。②采血时机 在自然状态下,新生儿末梢血运受血容量的影响较大,而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因此选择在哺乳后l—1.5 h为新生儿采血,如果当时条件不允许,1.5~2 h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2 h以上不宜采血,可嘱产妇再次哺喂②新生儿沐浴后l min采血,如果没有条件沐浴的,用温热的毛巾敷足跟5 min。因新生儿沐浴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末梢血管扩张,四肢温暖,采集时轻轻挤压血量即可满足临床需要③采血部位从新生儿足底第4—5跖骨问划一直线与足后跟外缘相交上l cm再向外侧0.1 cm处采血。因大隐静脉是在足背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网,经外踝后方沿小腿的后面上升,所以足的外侧缘较内侧缘血运丰富,④采血的体位因抬高躯干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流入下肢的动脉血流量增加,而回心血流量(静脉血)减少,下肢静脉血短时间内充盈。因此将新生儿头部及躯干部用特制的软垫抬高45。,形成头高脚低位,使局部血容量充足,易于采集。⑤ 采血手法采血者将新生儿踝部夹在右手食、中指间,拇指于足底,用拇指将足底前、中部的血液推至足跟部。将针头与皮肤呈400一45。斜刺进针,深度为0.5~1.5mm。因常规直刺法易入皮过深,针头易到达皮下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

2.3 患儿哭闹,增加穿刺难度 操作时,由助手站在患儿头端,用双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双手分别固定患儿双腿;对能听懂话的孩子,在稍加约束的同时,给予亲切的态度,如年龄较大的患儿可用鼓励性语言表扬其“ 勇敢” 行为, 最大限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如松弛法、注意力分散法、积极强化法,同情安慰法、意象法、榜样法等bI,降低息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穿刺时疼痛行为反应,顺利完成静脉穿刺过程。

2.4 家长对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期望值过高 孩子是家长的重要成员,孩子生病是牵连几代人的大事。一个孩子往往有多个大人看护,家属情绪异常紧张、焦虑、担心,即想迫切治疗,又担心孩子受苦,甚至有些家长情绪失控。护士应以爱心、耐心、同情心理解家长心理,使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和委婉的方式进行沟通,并对患儿家属说明采血的目的,特别是对新生儿家属, 在说明采血部位及方法同时, 进行心理疏导, 使之能以良好的情绪配合护士完成采血工作。

五、结论

实施EBN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级疼痛进针时比较a=4.38,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级疼痛拔针时比较a=5.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EBN 前后静脉穿刺采血一针率的比较实施EBN 前后静脉采血一针率分别为69.73%、87.6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0,)

六、体会

在静脉输注中, 实施循证护理可使护理工作者以患儿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出发, 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 寻找现有的、最佳的护理行为并加以利用, 从而极大地减轻患儿的痛苦。循证护理能减轻静脉输注时患儿的疼痛,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护理实践表明:实施EBN后, 静脉采血更加规范, 一针率明显提高, 既节约了患儿的经济支出, 又减少了护患纠纷。对小儿静脉采血法进行规范化管理, 并通过效果评价反馈结果, 形成良性动态循环。EBN 是从传统的经验主义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转变, 既重视规范化的职业行为, 又不忽视个体的护理。运用循证护理实施步骤, 在小儿静脉采血中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采用人文关怀, 可以增强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为患儿赢得最佳治疗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寻找科研证据的实践, 规范了操作行为, 促进了专业知识的更新, 提高了自身素质, 有利于节约人力资源, 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第三篇: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浅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浅析

摘要:笔者结合实际,从本院神经内容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并对过程进行观察和对照,得出了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和住院天数,提高病人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神经内科;医护人员

前言: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护理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护理操作,更应注意以人为本。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模式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整体护理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完善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也为护理要工作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本科对10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分析

对于神经内容患者来说,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他们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包括从坐立到起立,再到站立行走的一个过程,在此阶段的恢复治疗中患者的病情一般处于较稳定阶段,但是肢体功能有明显障碍,要想完全恢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患者要想真正恢复就必须要保证大量的康复锻炼,但是由于病人本来就有心理压力,再康复训练往往成效较慢,长时间的重复锻炼会是病人心理压力加大,产生厌烦或者是自暴自弃的行为,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科室通过采取加大护理措施来解决应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用随机抽取的办法在我们科室中选择10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56例男性,44例女性,年龄都在35岁到80岁之间,其中有60例属于脑梗塞患者,40例属于脑出血患者,他们的病程都在1年到7年间不等,平均病程为3年。这些患者虽然病情各不相同,但是经过我们科室提供的舒适护理最终都在较短时间内康复出院。

1.2具体方法

将随机抽出的10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其中观察组中脑梗塞患者34例,脑出血患者16例,男性患者为32,女性患者18.对照组中脑梗塞患者26例,脑血管患者24例,男性患者为24,女性患者26。两组患者在病情状况、年龄、病程等方面均不相同,采取这样的方法有很好的可比性。

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之后,再分别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从提供环境、体位护理、生活舒适护理、心理方面护理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比较和观察,详细记录在不同环境下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对患者在不同条件下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然后总结得出结论。

2.护理

2.1生活方面护理

(1)提供舒适病房环境

舒适、幽雅的病房环境可以使患者产生赏心悦目的的心情。对病房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要达到清洁、整齐、美观、空气清新的标准,还要做到轻重患者分离,避免相互之间打扰,在恢复初期的患者病房内还可以安装电视,这样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体验到优美环境带来的舒适之感,从而增强和病魔作斗争的信心,热爱生活、乐观面对疾病,也要避免嘈杂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早日康复。

(2)患者体位护理

要对患者身体以及各体位进行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个人清洁卫生包括口腔卫生、皮肤清洁等给予严格护理,保持病房内床单以及患者衣服要定期清洗,保证整洁和卫生,对于患者不变移动的要及时变更卧位,保证身体各部位的整洁以及各部位的放松,如果发现患者什么部位出现不适,要进行及时处理,必要时还要对患者进行按摩康复治疗,一面由于身体局部部位的问题影响病情的恢复。

(3)病情护理

因为病痛往往导致患者难受或是不舒服,作为医护人员首先要有足够的同情心和责任心,拥有良好地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是要有足够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例如进行无痛注射或者是通过并请询问分散患者注意力等,减少病痛或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患者尽量少的感觉到病痛的折磨,保持好一颗乐观的心情面对疾病。

(4)饮食调节

因为患者的活动量很少和长期处于治疗状态,对于患者的饮食要进行必要的调节,一般患者应该摄入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较少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量。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之类的东西,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之类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还要控制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所以,通常对于患者采取定量进食,少吃多餐的饮食方法,避免不良饮食规律。

(5)康复训练

因为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障碍,所以要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对于身体偏瘫的患者,一定要进行规定时间的身体活动,减少肿胀现象的发生,也要保持身体部位保持在合适的部位,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各部位的位置,还要采取必要的按摩保证患者身体各部位的功能不受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严重障碍的患者,要定时进行床上的恢复和锻炼。总之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一对一的制定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

2、心理方面护理

(1)满足患者自尊

医护人员要跟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满足患者对自尊的要求。例如,在对患者某些隐私部位进行治疗时要采取一定的遮护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要求,使患者身心感到舒服,也尊重患者其他方面的要求。而且患者也可以通过亲切、尊敬的称呼来和患者进一步接近,只有真正接近的时候患者才可以敞开心扉的护理人员交流和沟通,也提出心理方面的一些要求。只有通过这些才能满足患者自尊的要求。

(2)满足患者安全需要

因为这些患者都存在许多行为障碍,所以他们总会感觉安全没有保证,所以对于病房内的各种措施都要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让患者更有安全感。例如,对于病床要设置床档和护栏,放着患者坠床或是侧翻等现象,还要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全程跟随,保证患者移动过程中的安全,还要逐渐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可以自己进行一些必要的锻炼或是自理生活。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安全障碍,病人在康复中才能完全放开、大胆训练。

3、社会环境的舒适保证

(1)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

现在社会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矛盾来自双方没有足够的尊重。所以,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足够尊重,赢得患者足够的信任,也能够满足患者的大部分需求,在心理上同情患者、关心患者,真正为患者着想,理解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让患者感觉到关心,才能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让患者乐观应对病情,增加信心。

(2)建立良好地病友关系

由于同类患者之间由于社会背景、思想观念的不同,虽然同住一个病房,患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全是十分融洽,这时候就需要医护人员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因为有共同患病的特点而能够互相关心、互相鼓励,这样整天生活在一块的病友才能够更有信心,在互相帮助之下共同应对疾病。

(3)争取家人的最大支持

因为这类患者的患病时间较长而且也需要固定的人员来进行照顾,所以长时间的治疗往往也是的患者家属产生疲倦或是失去信心和耐心的情绪,这时候也需要医护人员去做家人的思想工作。因为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是患者抗争病魔的最好鼓励和支持,如果没有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那么病人就不可能有信心去面对疾病,甚至还会做出许多不理智的行为。家人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不断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家人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

3.结果

通过对选取的100例患者进行舒适的护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方案和治疗措施,从患者生活、心理、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着手,进行全方面的护理,也赢得了所有患者的一致好评,也帮助了患者尽早恢复。最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好评率为100%。而且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过此类舒适护理的患者比未经舒适护理的患者都能尽早恢复,所以可以认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和治疗中有很大的作用。

结语:对病人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社会理念,也对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的一种措施,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病人护理这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舒适护理的运用满足了病人和家属的需要,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所以这种方法要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杰,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体会与分析,柳州医学,2010

[2]李云,临床护理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全科护理,2009

第四篇:PICC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PICC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根据导管质量的不同可以在体内留置3个月~1年,操作快捷,无严重并发症。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能迅速稀释药物浓度,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该项护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的临床应用

1.1危重患者的抢救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点,并且PICC操作简单,可由护士单独执行操作,当医生进行其他抢救时,为病情重的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1]。

1.2用于烧伤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受损面积大,体液丢失多,休克期需补充大量液体,加之感染、修复期用药时间长,故静脉输液是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PICC为患者短时快速补液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的通路,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2]。

1.3胃肠外营养治疗及肿瘤患者化疗胃肠外营养对于危重患者的治疗具有的重要意义,是肠瘘,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的其中一种。而建立起一条有效的静脉通道是临床开展肠外营养的必要条件。PICC输注肠外营养是一种并发症少、有效、成功率高、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和外周静脉穿刺[3]。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化疗药物特殊的不良反应及对血管的破坏。由于PICC直达上腔静脉,药物注入后迅速被稀释,从而解除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害,保护了上肢血管网,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无痛性的治疗通路[4]。

1.4 用于胸腹腔积液引流与化学治疗胸腹腔穿刺属于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措施,适用于胸腔里面有大量的积液、大量腹水的患者,若一次性放水量过多、过快,会因胸、腹腔内压突然的降低,使血管扩张了,以及回心血量的减少,从而导致血压的下降,患者会发现有明显的不适,因此需要多次的进行胸腹腔穿刺放液才可以达到疗效。进行PICC置管引流胸腹腔积液,其优势就在于穿刺得危险性较小而且并发症少、并可多次的进行放液。刘杰等[5]在62例的恶性胸腔积液治疗过程中,应用PICC管进行胸腔留置引流化疗,除了其中1例出现了穿刺点红肿,胸腔内积液沿PICC管外渗外,其余的患者都没有发生并发症。廖少萍等[6]对其中43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行PICC管长期留置引流,平均置管的时间达到20~30 d,没有1例出现过腹腔感染、低血压等的不良反应。PICC管在引流的过程中若有患者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可随时的调节速度或关闭其引流系统,不需要进行拔管,还可以随时的行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控制胸、腹腔积液的目的[7]。选择应用PICC管做胸腹腔引流,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进行反复穿刺的痛苦,从而还避免了有发生交叉感染的症状[8]。

2PICC的置管方法

2.1静脉选择首选贵要静脉,因它管径粗,静脉瓣少,且在置管体位下为导管头端到中心静脉最短、最直的途径。其次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与头静脉相比较,贵要静脉置管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9]。

2.2置管要领送管中动作轻柔,送管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可向后撤导管,轻微旋转或调整方向。穿刺了以后从回血帽观察回血状况,保持住穿刺针的位置,隔无菌巾松止血带,轻压穿刺点上方止血,撤出穿刺针、固定,用肝素盐水抽吸至见到有回血,然后连接好肝素帽以及密闭输液器。穿刺部位放小方纱,将覆盖无菌的透气膜固定好,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h,穿刺第2d再换膜1次,以后每2~3d换膜1次。导管的护理

3.1 封管液的选择封管液的选择是保证PICC管道通畅比较关键的一环,除使用正压封管方法外,高浓度肝素封管液(25u/ml)较低浓度(12.5u/ml)堵管率低。对于不能使用肝素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以及化疗的患者,都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在封管之前需要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管,然后再进行生理盐水的正压封管[10]。

3.2 带管回家的护理 PICC留管的时间长,许多化疗的患者在化疗期间歇期需要带管回家。患者带管出院后要注意①穿刺侧肢体后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不可提重物品。②衣袖要穿宽松的。②每次洗澡之前用清洁塑料薄膜包裹好穿刺部位上下至少到10cm,以防止浸湿了局部。不能进行盆浴。洗完澡后要尽快用干毛巾把局部擦干。③平时的时候要每星期去医院进行封管两次。④如果发现敷料有污染或者是局部有红、肿、痛、渗出等异常的情况及时到医院去处理。

3.3 拔管的护理拔出导管时的动作要轻,帮助患者摆好体位,仔细的清掉敷料,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在插管的地方抓住导管,与之皮肤至平行慢慢的拔出。拔完后把无菌纱布放置于针孔处,轻轻按压直到不出血为止,然后固定好胶布。观察拔出来的导管尖端是不是完整的、测量管长、并且比较插管时的长度。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4.1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常出现在穿刺后48~72 h。主要因选择的导管型号和血管的内径大小不适宜、导管材料过硬、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等所致,还包括患者缺乏维护导管的基本知识[11]。女性患者常见。对已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应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肿胀部位给以隔湿热敷或使用如意金黄散加绿茶茶水调制糊状外敷并配合紫苏叶代茶饮效果较好。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红外线)照射患处也可以预防性使用[12]。

4.2导管阻塞导管堵塞原因分血凝性导管堵塞和非血凝性导管堵塞。前者是由于血管壁受损或炎症、封管时机、方法不正确导致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凝块或血栓所致;后者是导管管径选择不当,导管扭曲、打折、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粘度异常者、药物沉淀所致。

为预防导管阻塞,根据血管粗细选择合适规格的导管尤为必要。穿刺过程中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选择20ml注射器正压脉冲式封管、输注粘稠度较高的液体时必须每6h用生理盐水冲管一次、对易于发生血栓的患者应用抗凝剂、置入后行胸片检查确认导管有无打折、盘绕或其他受损迹象亦是常采取的措施。如发生液体输入不畅,考虑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此时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如血栓堵塞时,注入溶栓药物(尿激酶浓度5000IU/m1)保留20min[13]。

4.3感染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技术、不及时换药或免疫力低下有关。临床操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及时更换无菌贴膜,第一个24h内更换贴膜1次,以后更换贴膜1次/w。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抵抗力[14]。

4.4 导管脱出其常见原因有:护士未能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导管留置中的注意事项,患者随意活动过度造成脱管,护理巡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贴膜松动或有汗液、血液渗出使贴膜脱落而导致导管脱出。因此,置管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导管留置中的注意事项,活动时采取保护性措施。及时观察贴膜情况,如有松动或有汗液、血液渗出需及时更换。导管一旦脱出不可再用。

4.5穿刺点渗血渗液发生原因常见于:渗血凝血机制异常、导管固定不当自由出入穿刺点频繁、穿刺位置选择不当、渗液纤维蛋白鞘生成、患者低蛋白血症期、输液管路不畅等。对前者应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者给予紫外线治疗仪照射,在15cm的距离使用,第1d5s,第2d 10s,第3d 15s,症状未完全缓解可重复照射,合并使用抗生素[15]。

第五篇: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 刘莉

摘要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每天要迎接全院所有手术科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工作。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环节多而复杂,护理风险较其他临床科室更大。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我院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了标识形象直观、色彩醒目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安全度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关键词 护理标识 应用 手术护理 1.手术患者系列标识 1.1腕带识别标识

病区护士于手术前在患者手腕带上填好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过敏史、血型和术前诊断,原则上佩戴于患者的手腕上,特殊情况佩戴于患者下肢,无药物过敏的患者用蓝色腕带,有药物过敏的患者一律用红色腕带。从患者进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便于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查。1.2管道识别标记

①输液管道

在手术中,患者安置的输液管道在透明敷贴的上方(便于观察注射部位)标明置管的日期、时间、置管人签全名。静脉管道用红色表贴。②引流管道某些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时身体带有多根引流导管,每个导管在导管与引流袋连接处贴有专门的一次性标识,注明日期、名称、操作者及备注,如胸腔引流管用浅绿色色,腹腔引流管用绿色,导尿管用黄色,T管引流用紫色。1.3手术部位标识 择期手术由主刀医生术前一天在手术部位划标识,急诊手术由手术医生在确立手术方案后在手术室进行标识,标识要求是在手术消毒铺巾后仍清晰可见。方便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2.环境标识 2.1手术区域标识

在手术室不同的区域都有明确的标识,如清洁区、缓冲区、洁净区、污染区。每个区域都在醒目处悬挂标识牌,提醒参加手术人员检查自己的着装及操作是否符合要求。2.2手术间标识

每个手术间门上有醒目的号码,以提醒参加手术的医生在第几手术间 进行手术。3手术室药品标识

3.1药品放置标识

将外用、内用药物及毒、剧、麻药物分开放置。每种药物都注明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有效期,毒、剧、麻药物由专人专柜保管,每班检查。3.2药品使用标识

配制不同药物时,在注射器上粘贴不同颜色的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剂量、时间、用法。4.手术室其他物品标识 4.1 无菌物品的标识 手术室无菌间内的无菌包外都有标识,注明包的名称和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并根据无菌架上的标识归类放置,这样既方便取用,也便于检查保管,减少过期物品的回炉率。4.2一次性物品的标识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种类也不断增加。标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各类一次性物品都按照标识分别放置在塑料筐内,不仅方便取用,更有效防止一次性物品的挤压和过期。4.3贵重仪器标识

手术室的各种贵重仪器如电刀、电动止血带、超声刀、显微镜及显示器都粘贴标识,注明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及使用流程,重点标明安全值范围,如腹腔镜气腹压力设置为12-15mmHg,宫腔镜膨宫仪的压力范围为25-30mmHg,防止错误使用。各种贵重仪器定点放置、专人管理。4.4卫生处置的标识

每个手术间的拖把抹布都是专物专用,并用红色标识注明房间号,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4.5其他物品标识

手术室的其他物品如各种体位垫、搁手板、推车等都粘贴标识,便于使用、管理。讨论

手术患者腕带标识、手术部位标识,特殊仪器的安全指数标识等为规范医疗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查对辅助工具,形成了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确保患者安全,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管理工作效能。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所有的物品药品定点存放保管,标识明确,使手术室护士使用方便、迅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手术工作顺利完成。醒目的标识能起到警示、提醒、敦促的作用。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和操作,让她们迅速熟悉手术室环境,早日融入手术室工作中

总之,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护理识别可以将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为规范医疗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查对辅助工具,形成了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极大地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孙元美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06年第9C期

郑芝芬;蔡学联;陈爱初;唐晓英;;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3期

下载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言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

    语言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 江芹 大家知道,语言是交流感情的工具,语言是我们生活中人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武器。 那么,作为护士我们少不了要拿语言去交流,时刻都少不了随时随......

    护理程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

    护 理 程 序 在 手 术 室 护 理中 应 用 的 发 展 方 向 黑 龙 江 省 电 力 医 院 手 术 室李 季 护理程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电力医院手术室李季 [摘......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 社区; 居家护理 随着 经济 的高速 发展 ,居家养老模式的逐步建立、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社区护理......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应用可行性 现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逐步建立、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大全)

    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儿科接受的患儿中抽取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

    人文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人文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王颖2011A110821 【摘要】人文护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

    计算机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本文由保定白癜风医院http://搜集整理,感谢您的阅读 计算机技术是本世纪的卓越科技成就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报遭不断增多,有力地促......

    探析在中药药品管理中应用库存管理措施[五篇范文]

    探析在中药药品管理中应用库存管理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当前的商业医药企业在医药供应和库存管理是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