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战书在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的讲好话

时间:2019-05-11 23:5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栗战书在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的讲好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栗战书在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的讲好话》。

第一篇:栗战书在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的讲好话

站在新起点 迈向新征程 推动新跨越

——栗战书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

会上的讲话

(2011年5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毕节试验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会前,《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已印发大家。这个意见,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毕节试验区的形势,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调研后,集体讨论做出的,希望大家特别是毕节试验区和省直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好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和这次会议精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准确把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形势

由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并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毕节试验区,已走过了23年的光辉历程。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胡锦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着眼长远、服务全局、创新思路,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胡锦涛同志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亲民情怀,放眼未来、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突破难点、推动全局的战略眼光,海纳百川、合力攻坚的宏伟气魄,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3年来,毕节试验区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翻了5番,增长32.7倍,地方财政收入名列全省前茅,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末位到稳居第三的飞跃;贫困人口(老口径)从312万人减少到31.84万人,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森林覆盖率从14.9%上升到40.03%,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可喜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5‰下降到6.55‰,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明显下降的转变。同时,毕节试验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畅通民意收集渠道的“三级视频联动接访”模式全国首创,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的壮举感动神州,全国模范检察官彭文忠的事迹感人至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彰显。

毕节试验区23年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贵州省和毕节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中央统战部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智慧和心血。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胡锦涛同志当年的战略构想,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发展,为贫困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崭新道路;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项重点任务整体推进,符合贵州实际,切中发展要害,可以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场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它所代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引领贵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瞻性、关键性、根本性重大战略举措;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面对贵州贫穷和落后的状况,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一点一点改变面貌,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终究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3年的改革试验,23年的发展探索,毕节不仅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创造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着眼改善提高人民生活,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立足毕节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敢闯敢试;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弘扬奋斗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仍然要鼓励和坚持这样做。

在充分肯定毕节试验区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毕节地区经济结构单

一、人均财政收入在全省挂末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基本区情依然没有根本改变,走向生态良性循环的任务仍很繁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人口控制“双降”的目标仍很艰巨,与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改革方面看,真正探索创新的东西还不够深,总结推广的经验还不够多,改革引路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好,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推进改革试验的力度还不够明显,在落实“三大主题”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试验区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我们应当准确判断、客观评价。比如毕节试验区23年来的改革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取得了什么成果?探索出了什么经验?有哪些最基本的经验?这些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作为一个很好的改革试验平台,改革、探索、创新、引路方面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如何确定试验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系统总结,并进行理论概括,用于指导我们新一轮的改革实践。

2009年4月14日,贾庆林主席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毕节试验区已经站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立足这个新起点,谋划试验区的未来发展,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三大主题,明确新思路、把握新定位、找准新目标;迈向这个新征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试验区发展新路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把毕节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试验区。

当前,就全国而言,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对我们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不看到正在日益扩大的差距,不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不采取特殊的对策和强有力的措施,我们就会更加落后,就难以完成胡锦涛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任,我们将更加对不起4000万各族人民。所以,我们提出毕节试验区要力争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我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在前20多年实现重大上升拐点的基础上,到2018年,也就是试验区成立30周年时,再实现几个新的突破、新的飞跃:实现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向稳定解决温饱并迈向全面小康的转变,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利用良性循环的转变,从主要控制人口增长向继续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并重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生保障同步、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与提高人的素质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上述目标,任重而道远。

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以指导试验区的改革发展 1985年,胡锦涛同志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后,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走遍了全省所有的86个县(市、区、特区),他多次深入贵州西北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调研,足迹遍及毕节地区的山山水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1988年6月8日,锦涛同志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结束时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贯穿了作为真理尺度的实践标准、作为唯物史观最终尺度的生产力标准、作为价值尺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了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拉开了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序幕。在今天看来,锦涛同志当年提出的重要思想,时隔23年之久,仍然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仍然是今天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始终贯穿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贯穿着求实的思维、求实的态度、求实的方法,始终贯穿着科学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试验区建立之初,锦涛同志就要求首先要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解决好,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试验的全过程。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贵州贫困问题十分突出,生态总体十分脆弱,人口压力很大。1988年,毕节地区经济总量仅17.8亿元,人均322元,产业结构比例为55:19:26,一产占较大比重,经济极不发达,基础十分薄弱。因土地人口负荷超载,人为毁林毁草、陡坡垦殖,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68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6%,年土壤侵蚀模数达4927吨/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有2厘米活土层被流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长期处于人口、粮食、生态的恶性循环。全区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8个县中有6个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时,国家批准成立了一些特区、试验区,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在贫困地区如何进行改革试验却没有现成的路子和可资借鉴的先例。1985年,锦涛同志在赫章县海雀村、杨家寨村考察时说,要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这个问题,看来非走退耕还林还牧这条路不可,现在的关键是要抓落实。对于极贫村寨如何解决的问题,地、县都要有专门的机构和班子管,要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地去会诊,看他那里的问题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去解决?有什么优势可以发挥?1986年,锦涛同志在大方县与长石、瓢井、达溪一带的基层干部进行交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当看到有的村凡是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的现象后说,要学会思考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生产;要想办法加快山头治理,让山头绿起来,河水清起来;要思考如何解决交通闭塞的问题,突破交通制约。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济水平低的省情,为破除观念上的屏障,走出“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循环怪圈,探索一条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新路,锦涛同志立足毕节,着眼全省,决定选择毕节这个典型地区,有步骤、分类型地进行改革试验,提出了把毕节地区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的战略构想,于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所涉及的问题都是关系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实质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雏形和萌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义,是科学发展观的贵州版。归根结底,说的都是人的问题。开发扶贫最终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实质是贫困地区要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和志气问题。生态建设既强调生态保护更重视生态建设,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人口控制体现了人口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人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要求,包含了既控制人口数量、更提高质量的要义。“三大主题”不仅对全省各地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地处边远、偏僻的西部贫困地区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引导作用。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锦涛同志指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区,首先必须是加快和深化改革的试验区”。“要以改革总揽全局,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灭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新途径。”“改革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动力。”“只要我们敢于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逐步摸索出一条贫困山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新路子。”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毕节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的实际,1986年,锦涛同志在纳雍县调研时,要求干部群众不要被落后所吓倒,要充分利用好党的好政策,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能总是“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在赫章县调研时,强调要抓好扶贫,扶贫的根本问题是发展,特别对极贫户,要“造血”,找项目上项目解决资金问题,发展生产;要搞好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疏通河道,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在听取毕节地委、行署的情况汇报后说,总的印象是毕节地区形势很好,毕节的资源优势正在开发过程中,大家已经开始找到符合自己实际的路子,只要沿着这条路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毕节大有希望。能否迈出更快的步伐,要害的问题是做好因地制宜这篇大文章。过去几十年有发展有成绩,但不如人意,总的说来是没有完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这篇大文章怎么做?地委要把握形势,统一干部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做得很好不容易,要在指导方针上认真研究,找出办法来。1988年,锦涛同志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上指出:“就省内而言,一个贫困,一个生态恶化,仍然是严重困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政策条件下,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效益上的差距,其结果将是地区间差距的扩大,如果不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相应采取有力措施的话,贫困地区将会更加落后。”针对当时推进改革中出现的犹豫、迟疑情况,锦涛同志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方位开放的意识。坚决抛弃满足现状、夜郎自大、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坚决克服„怕吃亏‟、„怕当殖民地‟、„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生产狭隘观念;从思想上解决好让利于外、让利在先的问题,形成有利于扩大开放的舆论环境。”锦涛同志指出:“实行全方位扩大开放,当然包括向国外开放。从目前毕节的实际出发,要着重抓好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时对已确定的援助项目和外商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要加快科学论证,搞好协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力求搞一个,成一个,以树立良好的信誉,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实行全方位开放,当前主要还是向国内、省内开放,要充分利用已经制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资金作导向,大力发展多层次的横向经济联合,特别是发展和沿海地区大跨度的横向经济联合。”锦涛同志当年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突破“从众思维”、“经验思维”、“自我思维”定势,在劣势中看到优势、于危机中看到机遇、从落后中看到潜力指明了前进方向,至今仍然应该成为我们解放思想的指针。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胡锦涛同志指出:“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境界,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贯穿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早在试验区创建之初,锦涛同志就强调“我们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是在进行开发扶贫的试验,绝不能期望像沿海发达地区那样,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就能使大家都富裕起来。”沿海“特区、开发区是解决经济起飞、先富起来的问题,而我们则是改变贫困面貌,继续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必须对毕节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这个主题。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抄照搬沿海开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这不仅仅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锦涛同志在贵州工作期间,曾三次深入威宁自治县调研。1985年7月,锦涛同志到威宁考察观风海镇沙子坡林场、灼圃草场等地时,谈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感到威宁是个好地方,发展潜力很大。在威宁工作的同志不能有任何无所作为的思想,要把自己与威宁78万人民拧在一起,为78万威宁人造福。二是感觉到大家都有一个改变威宁面貌的迫切心情和愿望,这是十分可贵和值得赞许的。问题在于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这就要我们认真总结过去3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教训是什么?就是没有量力而行,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展快一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威宁的实际出发,现在的实际是什么?一方面是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是缺乏人才、缺乏财力。我们今后的路子就是要从这里着手。三是要发展经济,就要深入研究影响威宁经济的支柱是什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四是在一些具体的经济建设项目上,要坚持一条,就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从一些最容易上的项目搞起,从夹缝里求发展。然后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再逐步扩大。五是要抓教育,采取多渠道的办学方式,多层次培养人才。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云雾见规律。锦涛同志当年所要求的这些,正是我们党所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锦涛同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率先垂范,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的要求,把自己与毕节人民、与贵州人民拧在一起,为毕节人民、为贵州人民造福,要抓住主要矛盾,学会“牵牛鼻子”,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定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锲而不舍地抓好落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要坚持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怀着深厚感情真正沉到基层去,串百家门,问百家情,解百家愁,暖百家心,既要到工作形势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大的地方、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怨、所盼,不断修正我们的政策,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智力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针对当时毕节地区220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仅占1.6%,青壮年文盲半文盲高达48.2%的实际,1985年,锦涛同志在当时的毕节县五里坪熊家寨进行考察时强调:要正视我们当前出现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只要我们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工作做扎实了,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去考虑,关心群众的疾苦,有这样几条,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1986年,锦涛同志在金沙县看望承包治理荒山6000亩的农技干部杨明生时说,要搞科学种田,全都由大学生来做不行,要培养乡土人才、实用人才。1988年,锦涛同志指出:“从毕节的实际情况看,技术落后,管理落后,劳动者素质较低是导致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说,进行智力开发,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在试验区工作逐步展开后,能否有效地解决人才短缺的矛盾,将从根本上决定试验区工作的进程。因此,加强智力开发,注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了。”“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来,从毕节的实际出发,要在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的初级技术人才,以适应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强调要“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些卓有远见的思想和指示,是毕节乃至全省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按照锦涛同志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动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动摇,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坚持同心同行,凝聚发展活力,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前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23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各有关方面把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推动毕节试验区实现跨越发展,为试验区的改革发展谋大计、献良策,为建设毕节试验区倾注了大量心血,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促成了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帮助引进项目160多个、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各类干部近3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19所,为推动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试验区和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以激活内在动力促进人文发展、智能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凝聚各方力量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特征,有效整合智力、资源、政策和项目,合力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呈现多重优势叠加为显著特点的“毕节模式”,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生命力,这是在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和具体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与多党派合作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新时期多党合作同心同行的典范,将会丰富中国特色的政党理论,我们要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提高。

今天,我们重温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毕节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同时,也希望毕节的同志要认真地想一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发展才能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希望毕节试验区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大家再次认真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加速发展,努力创先争优,实现赶超进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三、坚定不移地把毕节试验区办好

“十二五”时期,是贵州人均GDP向3000美元重要关口攀升的关键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提升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决胜期。毕节试验区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要求在九个方面闯出新路,并印发了配套扶持政策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把这份文件落实好,实现改革目标,完成发展任务,我们要着重把握和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大胆探索、推动跨越。毕节试验区要真正发挥好试验区的作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有所创新。既然是试验试点,就允许探索,允许突破,就得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大胆地干、大胆地闯。要用足用活各种优势,在政策、做法、体制、机制以及不同领域、不同战线列出改革试验的题目,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作上加大力度,有所作为,努力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总而言之,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地做,凡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享受的政策都可结合区情执行,凡是省里支持其他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可联系实际享受。希望省直部门按照“先行先试、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将国家、省需要试行的新政策新机制安排在试验区先行先试。毕节试验区要多思、多想、多调查研究,考虑到毕节试验区新的历史阶段,考虑到毕节的现实问题,考虑到每一个试验选题对今后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这样,我们的试验才是真正超前的。要善于经常进行总结,找出方向,找出路子,找出指导面上工作的经验。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试验的具体操作上,不能及时把一些好的做法和成熟的经验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就难以发挥试验区“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作用。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跨越之路,以改革的精神推进试验,以良好的环境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重点搞好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建设。要切实加强与周边省市、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力争使毕节试验区成为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投资者的热土和创业者的乐园。

第二,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培育具有毕节特色的主导产业。毕节试验区要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第三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重点培育具有毕节特色的产业体系。从毕节的实际出发,农业农村方面,要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种植业结构要进行规模调整,起码要把茶、烟、药、菜、瓜、果、花、生态畜牧业、山野土特产等做成规模,形成批量,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业。一定要鼓励和引导农民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什么赚钱就连片集中发展什么。工业方面,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电化及矿产资源深加工类的产业、载能产业、建材业等,同时又不单纯依赖资源,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类产业和食品、烟酒、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要科学谋划大项目,大力引进大企业,把工业园区规划好、建设好,积极探索出一条山区新型工业化之路,绝不能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三产方面,要做强旅游产业,积极发展物流、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产业,一定要紧抓不放,争取每个县至少有一个立县支柱产业,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特色产业和一个以上龙头企业,每个村至少有一个规模化的产业基地,有一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旅游业基地。

第三,始终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以民生带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毕节试验区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要更加突出各项民生指标,坚持以民生带发展,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作为全国解决民生问题难度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当前,最核心的民生是增加收入,最突出的民生是实现脱贫,最急迫的民生是农村危房改造,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最普遍的民生是社会保障,最根本的民生是就业。毕节试验区要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和机制,用倒逼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使发展充分惠及民生。要紧紧抓住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这个核心,制定和大力实施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缩小城乡、区域、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要统筹兼顾推进扶贫开发,为贵州乃至西部贫困地区努力探索出一条开发扶贫、合力脱贫、脱贫后较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要着力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要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争取每个县都有几所职业教育学校,配好师资、教材,着力建设好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工、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解决好低保、医保、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关键问题,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安全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群众身上,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力实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科学统筹,才能协调发展。目前,毕节地区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乡村落后于城市、人口增长加大了环境压力、经济发展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管理不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自然生态脆弱仍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威胁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全区绝大部分人口是农民,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所以我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毕节地区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统筹城乡发展,我们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希望毕节试验区着眼二元结构特点,探索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着眼生态环境特点,探索石漠化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

要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划之中,贯穿于环境保护治理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保护好草海、织金洞、百里杜鹃等生态资源。要建立多渠道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机制,实行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的产业和龙头企业。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生态移民、退耕还林的后续补偿措施。组织实施好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建设的新模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

第五,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毕节试验区作为我省改革试验的前沿阵地,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而且要在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上走在前列,要把社会管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组织领导方面,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寓管理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延伸管理。把重视民生,倾听民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源头活水”,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实施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必经程序和前置条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注重源头治理,构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充分运用好“调解”这个被誉为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的“东方经验”,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整合政法专业力量和社会资源,构建大调解平台,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在社会治安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以综治组织为龙头、以基层政法队伍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补充的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网络,着力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组织和技术网络,实现基层“有地方干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在加强基层基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组织群众自主参与到社会管理中。要抓好乡镇一级的建设和管理,借鉴整合乡镇现有机构和人员的成功经验,建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把乡镇工作纳入为农民服务的轨道。要建好乡镇食堂、澡堂、健身房、文化室、职工宿舍,探索鼓励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的激励机制。要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发村一级公益性岗位,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鼓励外出打工农村青年回乡创业。要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真情留人,以良好环境留人,为毕节新一轮改革发展储备必要的人才。

第六,始终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新鲜的经验植根于基层,生动的实践孕育于群众。要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毕节试验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与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试验区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各民族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在群众实践基础上形成政策,推动改革。在经济上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我们的改革试验,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切实贯彻执行。必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增强其领导改革试验的能力。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第七,继续探索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进一步深化对统一战线、对“同心”品牌、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并结合我省特别是毕节试验区的实际,进行积极的探索、总结和提高。要继续在中央统战部的指导和组织下,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以“毕节模式”为创新,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理论内涵。要搭建“同心同行”工作平台,大力推进试验区与东部十省市的合作新模式,为推进试验区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人民的试验区,也是贵州人民的试验区。毕节地区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改革、创新、探路、发展的责任,全省其他市州地、省直各部门也要借助试验区的影响有所作为。毕节闯出的经验要在全省首先推广,其他各地各部门也要学习、运用毕节改革试验的经验和成果,参照毕节试验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大胆创新、主动前闯,形成互动互促、共同发展的局面。

同志们,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帮助下,经过毕节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一定能够做到,毕节试验区对全省的示范带动作用一定能够起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第二篇: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

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隆重举行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新跨越

栗战书作重要讲话赵克志主持并讲话王正福王富玉等出席

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

●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人民的试验区,也是贵州人民的试验区,更是全国人民的试验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毕节试验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

●毕节试验区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实现全覆盖的民生保障机制,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进多党合作、共促发展9个方面闯出新路子

●力争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我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

金黔在线讯 5月21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地区隆重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作出重要示范。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王正福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讲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及省武警总队、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栗战书指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胡锦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着眼长远、服务全局、创新思路,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胡锦涛同志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亲民情怀,放眼未来、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突破难点、推动全局的战略眼光,海纳百川、合力攻坚的宏伟气魄,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3年来,毕节试验区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毕节试验区23年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贵州省和毕节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中央统战部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智慧和心血。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胡锦涛同志当年的战略构想,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发展,为贫困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崭新道路;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项重点任务整体推进,符合贵州实际,切中发展的要害,可以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场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它所代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引领贵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瞻性、关键性、根本性重大战略举措;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面对贵州贫穷和落后的现状,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一点一点改变面貌,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终究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栗战书指出,要准确把握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23年的改革试验、发展探索,毕节不仅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创造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着眼改善提高人民生活,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立足毕节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敢闯敢试;弘扬奋斗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仍然要鼓励和坚持这样做。在充分肯定毕节试验区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现状,与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真正探索创新的东西还不够深,总结推广的经验还不够多,改革引路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好,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推进改革试验的力度还不够明显,在落实“三大主题”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看到正在日益扩大的差距,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采取特殊的对策和强有力的措施,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一份满意答卷,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任,不辜负贵州4000万各族人民的期望。毕节试验区要力争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我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到2018年,也就是试验区成立30周年时,再实现几个新的突破、新的飞跃:实现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向稳定解决温饱并迈向全面小康的转变,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利用良性循环的转变,从主要控制人口增长向继续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并重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生保障同步、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与提高人的素质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全省、全国同步。

栗战书强调,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以指导试验区的改革发展。1985年,胡锦涛同志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后,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走遍了全省所有县(市、区、特区),他多次深入贵州西北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调研,足迹遍及毕节地区的山山水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1988年6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结束时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贯穿了作为真理尺度的实践标准、作为唯物史观最终尺度的生产力标准、作为价值尺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了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拉开了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序幕。在今天看来,胡锦涛同志当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时隔23年之久,仍然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仍然是今天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尊重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智力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坚持同心同行,凝聚发展活力,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证。重温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毕节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毕节试验区要再次认真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加速发展,努力创优争先,实现赶超进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作出重要示范。

栗战书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毕节试验区办好。推动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要着重把握和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大胆探索、推动跨越。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大胆地干、大胆地闯,用足用活各种优势,在政策、做法、体制、机制以及不同领域、不同战线列出改革试验的题目,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作上加大力度,有所作为,努力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地做,凡是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享受的政策都可结合区情执行,凡是省里支持其他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可联系实际享受。二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培育具有毕节特色的主导产业。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第三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重点培育具有毕节特色的产业体系。三要始终坚持把民生放在第一位,以民生带发展,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更加突出各项民生指标,坚持以民生带发展,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和机制,用倒逼机制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使发展充分惠及民生。四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力实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着眼二元结构特点,探索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着眼生态环境特点,探索石漠化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规划之中,贯穿于环境保护治理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五要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上走在前列,把社会管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六要始终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在群众实践基础上形成政策,推动改革。必须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无穷的力量和智慧,让我们的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推动各项工作得以切实贯彻执行。必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增强其领导改革试验的能力。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七要继续探索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继续在中央统战部的指导和组织下,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以“毕节模式”为创新,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理论内涵。搭建“同心同行”工作平台,大力推进试验区与东部十省市的合作新模式,为推进试验区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栗战书强调,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人民的试验区,也是贵州人民的试验区,更是全国人民的试验区。毕节地区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改革、创新、探路、发展的责任,多思、多想、多调查研究,考虑到毕节试验区新的历史阶段,考虑到毕节的现实问题,考虑到每一个试验选题对今后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善于经常进行总结,找出方向,找出路子,找出指导面上工作的经验,真正发挥试验区“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作用。省直部门要按照“先行先试、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将国家、省需要试行的新政策新机制安排在试验区先行先试。毕节闯出的经验要在全省首先推广,全省其他市(州、地)、省直各部门也要借助试验区的影响有所作为,学习、运用毕节改革试验的经验和成果,参照毕节试验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大胆创新、主动前闯,形成互动互促、共同发展的局面。

栗战书说,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统战部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帮助下,经过毕节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在十八大以前向党中央、国务院和总书记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奋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一定能够做到,毕节试验区对全省的示范带动作用一定能够起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赵克志说,这次大会,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毕节试验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推动全省用毕节试验区的精神来和改革试验的成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一次解放思想、鼓励改革、推动发展的会议。栗战书同志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高度作了重要讲话,和大家一起共温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深刻总结了总书记讲话带给我们的5条新的启示,分析了毕节试验区改革的经验和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对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措施。这些要求不仅对毕节试验区、对全省改革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克志要求,毕节试验区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深化对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重大意义、目标任务的认识,发扬新时期毕节试验区精神,着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先行先试、敢闯敢干,尽快打开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新局面。省直各部门要切实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帮助毕节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大力支持毕节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旅游目的地建设。全省各市(州、地)要对照省委、省政府对毕节试验区的要求,努力推动本地区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三年大变样”,把全省加快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王富玉说,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制定的《意见》,在改革创新、支持力度、方式方法、推动落实等方面都有不少亮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中央精神,符合贵州和毕节实际,也体现了试验区特点。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引领试验区不断开辟改革发展新境界,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三化同步”的示范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示范区,贵州经济“金三角”的示范区。

会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毕节试验区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努力争取“十二五”期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明显突破,重点闯出9条新路子: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加快民营经济跨越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三化同步”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实现全覆盖的民生保障机制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在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进多党合作、共促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会上,中央统战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及毕节地委负责人作了发言。

参加会议的还有:省毕节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在黔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市(州、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毕节地区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参加“全省项目建设年现场观摩会”的同志。

第三篇: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隆重举行

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隆重举行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推动新跨越 栗战书作重要讲话赵克志主持并讲话王正福王富玉等出席

●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人民的试验区,也是贵州人民的试验区,更是全国人民的试验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毕节试验区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

●毕节试验区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实现全覆盖的民生保障机制,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推进多党合作、共促发展9个方面闯出新路子

●力争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我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

5月21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地区隆重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作出重要示范。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王正福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讲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及省武警总队、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栗战书指出,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胡锦涛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着眼长远、服务全局、创新思路,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胡锦涛同志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亲民情怀,放眼未来、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突破难点、推动全局的战略眼光,海纳百川、合力攻坚的宏伟气魄,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23年来,毕节试验区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改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毕节试验区23年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贵州省和毕节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也凝聚着中央统战部及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智慧和心血。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胡锦涛同志当年的战略构想,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使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和发展,为贫困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崭新道路;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项重点任务整体推进,符合贵州实际,切中发展的要害,可以推动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场改革试验是成功的,它所代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引领贵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瞻性、关键性、根本性重大战略举措;23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面对贵州贫穷和落后的现状,必须坚持改革 开放,协调各方,统筹推进,一点一点改变面貌,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终究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栗战书指出,要准确把握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23年的改革试验、发展探索,毕节不仅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创造了推动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概括起来就是:着眼改善提高人民生活,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立足毕节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敢闯敢试;弘扬奋斗精神,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新的形势下,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仍然要鼓励和坚持这样做。在充分肯定毕节试验区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毕节试验区的发展现状,与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真正探索创新的东西还不够深,总结推广的经验还不够多,改革引路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好,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推进改革试验的力度还不够明显,在落实“三大主题”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看到正在日益扩大的差距,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采取特殊的对策和强有力的措施,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一份满意答卷,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交给我们的重任,不辜负贵州4000万各族人民的期望。毕节试验区要力争两年明显变化、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年大见成效、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我省崛起的“金三角”;十年实现跨越、建成全面小康。到2018年,也就是试验区成立30周年时,再实现几个新的突破、新的飞跃:实现从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向稳定解决温饱并迈向全面小康的转变,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利用良性循环的转变,从主要控制人口增长向继续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并重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生保障同步、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与提高人的素质同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全省、全国同步。

栗战书强调,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毕节试验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以指导试验区的改革发展。1985年,胡锦涛同志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后,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走遍了全省所有县(市、区、特区),他多次深入贵州西北乌蒙山区的毕节地区调研,足迹遍及毕节地区的山山水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1988年6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工作会议结束时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贯穿了作为真理尺度的实践标准、作为唯物史观最终尺度的生产力标准、作为价值尺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了以人为本这条主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拉开了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的序幕。在今天看来,胡锦涛同志当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时隔23年之久,仍然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仍然是今天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启示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环节;尊重客观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智力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坚持同心同行,凝聚发展活力,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证。重温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毕节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毕节试验区要再次认真地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加速发展,努力创优争先,实现赶超进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经验,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和多党合作作出重要示范。

第四篇: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加快贵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贵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8日)

栗战书

日期:2011-04-01

来源:贵州日报

http://www.xiexiebang.com/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106368053173&contentID=***05

同志们:

刚才,克志省长作了重要讲话。克志同志的讲话,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成绩、差距、问题、原因总结分析得很透彻,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重要性阐述得很深刻,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讲得很全面、很具体。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准备,并经省政府常务会和省委常委会认真讨论的。克志省长的讲话和省里的文件是指导我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文件,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会议要重点解决政府创造环境问题

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次大会?大家知道,去年以来,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围绕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总体要求,规划了 未来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并经过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成为了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愿景和行动。

围绕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在战略主基调上,我们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明确赶进程、转方式、全面赶、全面转、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思路;在战略重点上,提出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先后召开了两次大会,作出具体部署;在空间布局上,提出加快黔中经济区发展,召开了支持贵阳加快发展的大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在实现手段上,提出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定把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在保障措施上,决定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以作风的转变、环境的改善和项目的大建设来保障发展,以年轻化、企业家、实干型为导向,坚决使用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治庸治懒治散。同时,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贵州加快转型的方案,正在研究调整干部考核及任用办法,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支持贵州加快改革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文件,等等。

总之,我们希望,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节奏,还是发展的步伐,以及取得的发展实效,都能快一些,大一些,再快一些,再大一些,通过全省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把贵州经济社会导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让贵州人民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一切的想法、努力,都离不开企业,离不开市场经济 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离不开社会财富和税收的创造者。当然,实现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但是,推动宏观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主要还是要依靠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还是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必须明确的是,在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完成以后,政府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我们未来发展的战略意图相一致,并朝着这一目标去奋斗、去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所确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恰恰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缺失,必须加以改革、改进、改善。这就是我们开这次大会的首要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大会,一方面是组织、动员和号召民营企业家们大干起来,但更重要的是解决政府缺失问题,是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搬掉“障碍物”、出台政策、强化服务功能、整治投资环境等等,都是为了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扫平道路,给我们的市场主体、给搞民营经济的企业和人士传递信号、传递信心、传递力量,实现微观和宏观相一致,政府和企业相结合,携手并肩,共谋发展。这些想法和目的,在克志省长的讲话中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文件中,都有强烈的表现,大家要认真学习、体会和实施、落实。

我这里说到的政府,是从市场和政府角度讲的。而发展民营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党委都是有重要责任的。党委要为政府改善市场环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起主导、保障作用,换句话说,党委、政府要一起来创造环境、推动发展。

二、贵州民营经济发展慢的实质是改革开放不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贵州民营经济发展慢,既有民营经济自身的问题,又不单纯是民营经济自身的问题。表象在民营经济身上,实质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思想观念落后的综合反映。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及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路径。突出表现在:经济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市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和不断完善,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与我国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水平相比较,我省的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大大滞后,资源配臵效 率低下,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足。市场经济建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经济资源分配方式的转变,从主要由政府计划方式分配资源,逐步转向主要由市场来分配资源。一般而言,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资源配臵效率也较高,实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速度也就越快。

2010年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为35%,据有关方面推算,全国这一比重已过半。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命脉的非竞争性领域,大量的竞争性领域要由非公有制经济来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常说,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但这“三力”的增强,主要不是靠垄断,其控制力也并非是量比上的绝对大。非公有制经济仅35%这一数据,并不证明我省国有经济就强大,而恰恰证明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还很弱,说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完善起来,催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土壤、气候、环境还没有很好形成,民营经济自身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

我们可以作一幅简单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生态画像:国有经济依然是老大,资源垄断、政企联姻导致自身改革创新不足;行政管理“越位”、“错位”、“缺位”,权利交叉制衡,既得利益盘根错节,行政效能低下;民营经济夹缝中生存,地位不高门槛高,空间不大风险大,创业艰难;传 统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深深影响着每一个行为主体,官本位思想,“长官”经济,封闭保守,法治不完善,信用不足,对新生事物新生力量排斥。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加快贵州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要增强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从整体上对贵州经济改革发展进行系统思考、理性决断: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发展的总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得出的宝贵经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缩小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上的差距与鸿沟。

第二,必须坚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从结构系统入手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把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紧密衔接配合起来,把宏观战略与产业规划、企业规划、产品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力、开路。开放是外生动力,改革是内生动力。越是落后的地方,改革的阻力越大;越是阻力大的地方,改革的潜力也越大;越是困难,改革越是要破冰前行,加强调控、下放权力、激发活力。在贵州,在一定意义上讲,开放带来的活力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要大。要把扩大开放、增强外生动力作为 突破口,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外生动力推动内生动力,释放改革、开放“双活力”。

第四,必须优化干部队伍、提高行政效能。国内外无数经验表明,实现经济增长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助推经济活动,简言之,政府要当好经济发展的“清道夫”和“守夜人”,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服务保障,使资本来投资,使劳动者能就业,最终政府收税、投资者获利、劳动者领工资。没有行政管理水平、行政信用、行政服务方面强烈的改观,干部队伍建设没有突破性成效,跨越就没有可能。

三、以时不我待之紧迫感使命感,拿出坚定的勇气和行动除旧布新

实现历史性跨越,我们的差距很大,难度很大,任务很艰巨。经济总量实现5年翻一番的目标,民营经济是要扛大梁的,这是贵州经济发展历史进程决定的,也是民营经济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这次会议我们提出民营经济能不能在三年内实现倍增,这是一个很具有历史挑战性的任务。

经过前期的调研讨论,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有许多创新和突破,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但这个文件只是一个纲,要贯彻落实,还必须有一系列的系 统支撑文件和操作手册。要在短期内对《意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由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细则。比如,“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领域外,一律对民营经济开放”,这一条非常重要,但哪些是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很多人是没有研究的。要列出清单,让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和民营经济企业、人士都知道,就像交警和车辆驾驶员一样,都知道什么是违规什么不是违规,这样就使管理者不会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我们要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方面把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逐条列出来,让所有想创业的人知道除了这些是不能闯的“红„灯”外,其它的我们都能做。又比如,“严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提高行业准入、市场准入门槛”,也很需要相应的方便查阅的配套手册把各级政府部门审批的权限明确清楚,好让民营经济的从业者和各级职能部门的公务员都知道政府部门的权限在哪里,哪条线是他们不可逾越的,不要让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觉得他们是万能的,可以随意地扩大行政许可范围。再比如,“全面清理整顿现行与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有关的规定”也非常重要,可谁来清理?什么时候清理完?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总之,我们的文件编制、贯彻落实完全可以借鉴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要有一系列的支撑文件和操作手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文件,然后通过对系统性文件的宣讲、执行、纠偏、再执行、再纠偏,最后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件 事情,会后请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继续研究和制定具体方案。

政策规定出台了,我们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一件一件地去做,去落实。在省直机关作风建设交流推进大会上,我提出“简”、“优”、“限”的要求,“简”就是简化事项,“优”就是优化流程,“限”就是限时办理”。前一段时间,围绕“简、优、限”我做了些调研,听到了一些实际情况,震惊不小,也引发我思考了很久。目前我省一个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审批工作快则要一年,慢则要两三年才能完成,开工之前的各种审批程序之复杂、管理部门之多、个人好恶左右审批之严重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各种审批和会签部门多达几十家,土地、环保、发改、规划、建设、园林、林业、交通、人防、消防、城管、招投标、财政、监察、审计、纪检、行业主管、施工图审查,甚至防疫、防雷、供水、供电等等,在项目建设中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很多项目业主苦不堪言。对这些审批、登记,都取消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些审批项目是必需的,但这么繁杂的程序和这么漫长的审批过程,必须加以改革、改进,办法集中起来说,就是“简”、“优”、“限”。这是我们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做好的一件事情。

关于“简”:

1、首先要完整收集关于我省项目建设的所有政策。不仅仅要通过常规渠道收集,还要通过一定的实际调研收集,这样才能收集到比较全面的相关政策特别是各地、各级、各单位制定的“土政策”。收集后,一一审核,下决心把该砍的统统砍掉。

2、尽量放权给地方政府和项目业主。给地方政府放权已经开始实施一段时间,总体效果还是好的,但是只给地方政府放权还不够,还应该给项目业主放权,现在我们的很多政策和程序是建立在业主都是想把事情做坏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政府各级部门的政策管得很严,审批权集中,业主的自主性非常小,往往是极少数几个人为广大的业主出主意、定方案,导致审批部门的工作繁忙,效率低下,而业主又事事不能做主,事事要层层上报,要等待各级部门批准,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放权给地方、给企业,让业主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承担更多的责任,让人家“我的青春我做主”。

3、取消擅自扩大行政许可的所有规定。虽然行政许可法颁布快十年了,但是有些部门擅自扩大行政许可的情况还是依然很严重,因此很有必要对擅自扩大行政许可的规定一一进行排查,并坚决取缔。

4、把地方政府层层加码的各种政策统统去掉。为了加快贵州的项目建设,省政府废除了68号令,颁布了116号令,可是各地方政府依然有很多土政策,甚至有的地方规定5万、10万都要求招标,这种层层加码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地 方的项目建设速度,而且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清理类似层层加码的规定对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都是很有积极作用的。

5、避免同一个事项多个部门重复审查的情况。简化审批程序是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各级干部对简化审批的重要性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意增加审批程序,增加企业和项目业主的负担。比如最近某市政府发布了一个文件,在建筑外装修之前要业主单位把外墙材料和涂料色卡提交规划部门“审批”后才能施工,本来建筑的外墙材料和颜色已经在规划方案审批的时候审批过了,又要在施工阶段增加一次对材料的审批,况且颜色的选择没有绝对标准,对色卡都要审查,我们政府部门“审批”的随意性也太大了,我们不能让企业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环境中战战兢兢的做事。

关于“优”:

1、重组“简”后的政策,形成新的流程。仅仅“简”是不够的,还必须将“简”后的政策进行优化设计,重新科学的进行混合式流程设计,能并联审批的绝不串联审批,需要串联审批的必须明确谁是谁的前臵条件,要坚决杜绝部门之间的审批互为前臵条件的现象。

2、把可以不在开工前审批的改成竣工前、甚至开业前控制。我们现行的很多政策制定都是基于限制投资过热为出 发点的,所以很多审批事项都要求在开工前完成,而在更好更快的新形势下,这种所有事项都在开工前审批的方法显然需要改变,把可以不在开工前审批的全部改成竣工前、甚至开业前控制,这样可以为项目建设赢得时间。

3、凡是能事前提出控制条件的绝不采取事后评审的方法。比如现在的交通影响分析,目的是为了控制项目建设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如果像规划的“规划条件”一样,事先对项目提出“交通条件”,明确项目可以开口的位臵、大小和停车要求等,凡是符合“交通条件”的规划项目,就可以不再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这样会缩短很多项目开工前的审批时间。目前一个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和评估最快要两个月才能完成。

关于“限”:

1、首先要“限权”,设立审批规矩。凡是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都必须事先制定审批能否通过的预设条款,凡是符合可以通过的预设条款的项目就必须通过,这样才能避免审批人因自己的好恶和认知水平而影响项目审批速度和审批质量。在现行的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审批人员今天告诉你要做成圆的,等你按照审批人员的意见改成圆的时候他又告诉你要做成方的,因此要做到“限”就必须先立规矩、定规范,让审批人员和所有业主都知道红灯在哪里,绿灯在哪里,不能给一个黄灯,让你去问交警能过还是不能过。

2、要“限时”。限时就必须做到一次性告知,可是现实工作中能享受到“一次性告知”的业主很少,这还需要专门机构去研究如何做到“一次性告知”的问题,要有一些硬性规定确保审批部门不得不一次性告知;比如海关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的方式就很值得学习,如果用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应该能起到一次性告知和最短时限审批的作用。

3、要限制项目审批过程中技术审查的行政垄断。凡是能通过咨询公司去做的工作要放权让咨询公司去做,不能由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独家垄断,这种垄断小则影响项目的推进速度,大则造成新的腐败土壤。比如我国大多数省份都成立了审图公司,业主单位可以自由选择审图公司,而我省不仅没有成立审图公司,而且还在行政垄断的前提下又加了一个地域垄断,不允许跨地区审查。在项目建设不多的年代这样的审查模式对建设速度影响不大,但是随着我省建设项目的增加和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我们现行的审查模式明显拖了建设的后腿,很多设计审查站人手不够,施工图审查需要排队,甚至有的项目施工图审查的时间比设计时间还长,而施工图审查又是项目施工招标的前臵条件,审查速度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工时间,审查速度之慢和要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的矛盾日益突出。类似的行政垄断在消防、人防、交通等部门都有存在,这些部门的技术审批都是要排队找熟人的,因此要限制类似的行政垄断,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 审查交由市场化的咨询公司去完成,有利于加快我省的工程建设速度。

4、要限制地方政府设臵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做法。行政性进入壁垒的设臵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建设成本增加、落后得到保护,不利于我们开放发展,更不利于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2008年省建设厅〔2008〕519号文就明确规定了“对于省内勘察、设计企业在省内跨地区承接项目不实行项目登记备案”,但是某地区的一个县却制定了“县外设计单位入县备案规定”,类似的地方政府设臵政策性进入壁垒的做法应逐一得到纠正。

5、要在各种规范性文件中删除模棱两可的用语。规范性文件中的所有用语必须准确、清晰,对会引起歧义的用语必须增加解释。比如我们在各种申报条件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叫做还需提供“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什么叫“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资料”?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很可能会告诉你不同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不明确的概念,经办人的行政自由裁量就非常大;再如有一条规定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变更必须要送审图站审查后才能施工,那么什么是“重大变更” 没有明确定义,所以导致了有些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重大变更”频频等审图,如果不对“重大变更”做出比较科学合理清晰明白的定义,那么这种频频等待将继续影响我们的项目建设。

以上列举了存在于审批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工作中我还收到不少企业的投诉件,明确告诉我不要批转,只向我反映问题,希望单独面谈,担心害怕遭受更为不公、非法的打击报复。这算什么社会秩序,企业连正常的申诉都不敢不能进行,起码的法治保障都没有,还谈什么优化环境、提供高效服务呢?

在调研座谈中,不少民营经济从业者还给我们倒苦水,反映我们整个社会从政府公务员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处处都存在对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歧视;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从办理结婚证、准生证,到贷款买房、职称申报,都要比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从业人员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办银行贷款会被怀疑是“萝卜章”,去办准生证会被怀疑是否躲着生孩子等等。

凡此种种,我们还有大量阻碍民营经济发展、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公平公正法治要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规章,我们民营企业也因此受到许多不公不良待遇、企业发展也因此蒙受损失。对这些问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要一件一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调整改革解决,真正当好经济发展的“清道夫”和“守夜人”。否则,民营经济就是有浑身解数,也挣不脱这么多束缚和羁绊,加快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全省开展的“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就是要求大家在这些具体的问 题上、在自己服务行政的领域中动真格的,大胆的去破,大胆的去立,这绝不是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各个部门、各行各业、全社会都要参与其中的问题,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建功立业。

总的要求就是:必须以时不我待之紧迫感使命感,拿出坚定的勇气和行动除旧布新,坚决查处不在状态、不作为、设臵障碍、破坏发展的人和事,大力宣传和弘扬创业光荣、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观念,消除对私营经济和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歧视,在全社会全方位形成大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使各级领导增强压力感,推动民营经济飞速发展、成倍增长。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为贵州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经营环境,让能长成大树的成大树,能成小草的成小草,即便不能成树、成草的也可以成青苔,无论大树小树、藤蔓青苔、花花草草都能够健康成长。

我们要让这次大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以此为界,对各地各级各部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实绩进行考核,以前慢了就慢了,之后再快不了的,就是要抽鞭子、调干部。

四、贵州民营经济、企业家当自强

在省委常委会讨论研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家比较集中的都谈到政策上降低门槛、创建公平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市场环境等问题,更多的是从优化治理、政府 善治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一问题的。除此以外,我在想,还有什么问题影响到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这时候,我省医药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我的脑海。

我省医药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可以说都是民营经济的天下,基本不存在煤炭、铝业、磷业发展中私营企业遭遇待遇不公、准入困难的问题。但到2010年全省医药生产企业才175家,总产值只有180亿元,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30多家,剩下的140多家规模小而散;较大一些的企业都是上世纪成长起来的,近几年里没有新生成有规模成长性好的企业。而与我省医药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省份的一些医药企业在面临同样发展机遇和困境情况下,迅速扩张实现了跨越,2010年营业收入排名全国第一的上海医药实现374亿、哈药180亿、云南白药80亿、重庆太极60亿、四川科伦40亿,而我省益佰15亿、百灵9亿、信邦3亿,相差很大。2010年中国医药企业利润最新100强排名中,没有一家贵州企业。说明了什么呢?

业内一位老总认为,问题主要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这些年来外地医药企业,一是通过资本运作,实施低成本扩张,大量兼并、收购、重组医药企业,丰富了产品种类,扩大了经营领域,做大了产业规模,比如四川科伦15年产业急行,主要靠在外地收购新建企业,目前旗下已有23个企业,涉足14个省区;二是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 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比如哈药过去5年投入13.5亿实施技改,共获新产品批文60个,另外有55个品种在研,其中6个为国家一类新药;三是大力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等都已完成,一些企业正在通过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谋求与国内外强势企业强强联合,提升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我们的药企止步不前,面对变化了的市场,错失发展良机,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认为现在这样就很好,自我满足;产品竞争低端混战,高端失守,技术创新不足,企业转型不够,依然是地缘式经济、家族式企业、作坊式经营;懂经营、会管理,特别是懂现代企业管理经营、资本运作的人才匮乏。归根结底,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战略企业家、战略投资家,企业管理投资者缺乏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修养、战略创新所致。一句话我们很缺乏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精神?这次会前我找来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认真翻看。在德鲁克看来,“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通过创新改变资源的产出,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和满意度。所以,仅仅创办企业是不够的。一个人开了一家餐馆,虽然他冒了一点风险,也不能算是企业家,因为他既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满足,也 没有创造出新的消费诉求。但同样在餐饮业,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却是杰出的企业家,因为他让汉堡包这一在西方很普遍的产品通过连锁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产出,增加了新的消费需求,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德鲁克同时也告诉我们“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与什么无关:①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无关。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无论是高科技企业还是非科技企业都可以有企业家,也可以具备企业家精神。②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与所有权无关。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还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一个普通职员,都可以成为企业家,并具备企业家精神。③企业家与人格特性无关,他们不是“专注于冒险”,而是“专注于机遇”。德鲁克认为,1965—1985年间,美国经济创造了近4000万个就业机会,而同期的欧洲却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即使是日本,它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仅为美国的一半。在全球经济都在遭遇“康德拉耶夫经济停滞”现象的痛苦时,为什么唯独美国可以幸免?答案并非高科技,唯一可以解释的原因就是:企业家管理。企业家管理可以使我们的经济走出滞胀所带来的困境,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走出经济危机,以及由它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

德鲁克区分了管理人员和企业家的不同,认为如果你不懂管理,那么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反过来,如果你只懂得管理而不具备企业家精神,那么你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官僚主义者。”“管理者”和“企业家”并非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管理者是拘泥于现状的奴隶,而企业家是新事物的创造者。在德鲁克看来,“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应该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部分”,无论是新企业、公共服务机构还是一个企业巨头,只要实施“企业家的管理”,就可以将二者融合。

德鲁克还把创新从企业的层面扩大到非营利机构和政府,指出企业家社会不但是企业家的社会,而且是任何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的社会。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自我更新的特殊工具:所有人类思想、理论、机构、制度以及技术的产物都会陈腐、僵化和过时,因此,它们在实现目标或是不能完成目标之后,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就好比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这样生物体才能得以自我更新和进化。德鲁克的话语发人深省,大家都应该来看看这本书。在我们贵州当前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正处于变化之中,迅速改变的外部环境带来新的挑战,旧有平衡被不断打破带来新的风险,历史发展赋予我们新的使命。面对这些,无论是党委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公司企业、社会公民,我们都应该大力推进创新、树立企业家精神,建设一个企业家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组织都将学习、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视为一种平常、稳定和持续的活动,渴望新事物,渴望新变化,渴望新价值,能够在困境中、突变中、不平衡中,自我制造困境、制造挑战、制造不平衡,以寻求机遇、创新突破,能够源源不断地把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创新理论,转化为创新实践、创新行动、创新成果,最终,公民因此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管理者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领袖,社会因此得以发展进步。

如果我们仅仅靠为名、为利、为权、为自己这些欲望来激发创业,在达到一定目标后往往会停滞不前,转为“守业”,最终成长为“侏儒企业”;但是如果你有一个超越个人需求的伟大目标,你就会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这种动力会推动你不断去创新、去努力。曾有人问德鲁克:“如果要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下企业家的特征,你会说什么?”德鲁克答道:“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过不舒服的日子,或者说不愿意过舒服日子的人。”我想,他不会反对我们为他补充一句:“为了一个值得他们那样去做的目标。”

为了贵州、为了贵州人民、为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就让我们创新不断、奋斗不止、自强不息吧!

第五篇:栗战书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旅游业是真正的全局性产业

栗战书在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旅游业是真正的全局性产业

第一旅游网·中国旅游报讯(徐万佳)9月26日,第6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世界旅游组织原秘书长、世界旅游扶贫基金会主席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等出席大会并讲话。

栗战书说,旅游是贵州经济发展的一支奇兵,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完全可以脱颖而出,远远走在全省产业发展的前列,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要将贵州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使贵州成为旅游大省、旅游强省。旅游业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全局性产业,必须加强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领导,整合“政府的意志、资本的意图、民众的意愿、专家的意识”,做好利益协调。

祝善忠说,贵州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吸引力强,具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优势。

国家旅游局将继续按照2010年与贵州省政府签署的旅游合作备忘录,密切领导联系制度和协调工作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推进贵州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弗朗加利说,过去10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贵州省作为中国的旅游大省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扶贫基金会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贵州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

出席会议的还有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省政协主席王正福,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副省长谢庆生,省政协副主席陈敏等。会议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主持。

本次会议以“打造旅游名片,加速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旅游强省建设”为主题。大会宣读了《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黔西南自治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黔西南州实现旅游业提速发展、开放发展、转型发展,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黔西南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形成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下载栗战书在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的讲好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栗战书在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上的讲好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