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 ”心得体会
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突破管理瓶颈的六种方法”,自己收获颇多,知道了提高管理者的效率不仅仅是管理者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效率。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到了提高管理者效率的几个方法。
首先,我们要科学的安排事物。因为我们每天的事情挺多,需要我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将事情合理有效的做完,已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所有的事情不分轻重缓急同时开展,可能会一件也做不完,而且忙的不可开交,从而耽误工作的进度。
其次,要合理授权。懂得授权,放权不是放纵,给下属一定的操作空间和决定事情的权利,授权还能激发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当然授权还要看员工的能力大小决定授权多少,授权之后还要进行时时监督和控制,防止权力滥用,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员工但是不能放任不管,有些权不能放,有些事是员工解决不了的。
工作中要懂得创造“整块”时间,自己在工作中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还要拒绝那些依赖性的请示,让来请示的员工带着问题回去想,想好解决的办法再来汇报,这样既能节约领导的时间又能有利于员工的成长,从而让他们能承担更多的工作。特别是我们技术中心这个部门,想在新员工特别的多,如何做好对他们新员工的传帮带,是我们每个组长应该做好的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
因此我们每个管理者都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带好自己的团队,做好事情,因为管理者做不成的事,很多时候也是自己的团队做不成的事,管理者的瓶颈也就变成团队的瓶颈。因此,管理者需要不断突破自己,有事业心和责任心,不论下属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是主动性强的还是主动性差的,你都得用。人无完人,玉无足玉,谁都会有缺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不同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管理风格,以达到团队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考研心得体会如何突破复习瓶颈
当我们遇到了瓶颈期时,简单的题都能搞错。而且我们会发现做得越多错的越多,仿佛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实现任何提高。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寻找办法突破瓶颈。
1.集中分析错误,找出原因
针对复习瓶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分析自己的错题。对于数学备考的瓶颈,我们可以应用以下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找出自己做过的几套真题,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答案。逐题分析,尤其是错误或者不会的题目。其次,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思维过程在哪里出现了错误?挑出几道同类型的题目,按照思维中的步骤,一步一步不带跳跃性的节奏写下来,对照自己之前的错题,仔细分析自己思维上的错误在哪几步。最后,基本上再次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首先扫一眼大概用什么方法解决,其次快速用潜意识把不容易出错的部分搞定,再次,到了容易出错的部分,节奏放缓,用事先训练好的书写结构、思考步骤一步一步写出来。
2.忽略结果,继续前进
我们感知自己是否进步的最直观方式就是我们的做题的正确率。当有些同学发现自己经过一个暑假的强化练习后,正确率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便开始了自我否定和怀疑。尤其是类似英语阅读、完型这类题目,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明明很自信的选项却不是正确答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答案会那么选,正是这种情况最容易摧毁
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针对这类情况,给大家的建议只有一个,即稳定心态,加大练习力度。
首先,在练习过程中,切忌一定要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也就是我们要有一段时间看轻自己的正确率,做到心态平和地去做题。其次,我们做题时要目的地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不断积累,相信最后量变一定会导致质变。
3.微调计划,寻求帮助
由于备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我们不断完成分阶段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再用整体的眼光审视一下自己的复习,以免偏离复习的大方向。所以我们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自己的下一个目标。不要偏执于自己之前制定的小目标,当它对我们的全局复习产生阻碍作用的时候,一定要果断舍弃。
另外,我们可以就自己在复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向老师或者是学长学姐请教,以获得他们的帮助。然后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在别人好的方法上针对自己情况做一些改进。
其实对于所有的科目,最重要的是遇到错误如何进行反馈。所以上面的方法只是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用适用于自己的方法。
第三篇:学习浙江经验突破思维瓶颈
学好浙江经验,推进率先发展,最紧迫、最根本的是让思想来一次飞跃。诚如李源潮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学习浙江经验,要按照市场化的思路、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和建设,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没有深刻的重新审视,就没有深刻的思想解放。对照浙江,我们最大的差距在思想解放;学习浙江,我们首要的任务也是思想解放。对于镇江而言,我们要实现“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目标,解放思想更具迫切性、现实性。尤其需要我们在这样几个问题上,进一步突破思维瓶颈。
要重新认识富民优先的内涵。浙江经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富民优先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模式;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以富民优先的思路抓发展,就是要以富民的成果来检验发展的成果。要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成果的享受者,首先要成为率先发展的参与者,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率先发展的第一线。从领导工作的角度,要把以民为本、富民优先的原则,充分体现到抓全局、定决策、办实事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富民工程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去年以来,我们通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以今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意见》,不仅向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富民优先的鲜明工作导向,而且明确了一些突破性的政策举措和工作举措,力求在富民优先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加速提升镇江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水平。
要重新认识民营经济的活力。在浙江,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不是习惯认识上的小打小敲,而成为搏击商海的主导者;不是起步阶段的家族管理,而成为机制创新的先发者。经济学家分析: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有四大奥秘:一是小题大做,温州都是小商品,但是却形成了大产业;二是举轻若重,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却成为重量级经济;三是“无中生有”,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零资源现象”;四是内外并举,是“走出去”的经济。可以讲,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浙江经济的今天,民营经济表现出了特别强的动力机制、特别高的市场化程度、特别明显的富民效应。现在,民营经济在我省已经成为继乡镇企业、开放型经济之后的第三次经济大潮,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扑面而来。在这样的机遇面前,我们要切实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要求,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要求,大力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和歧视,彻底改变那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真正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优先的主体工程、龙头工程、一把手工程。
要重新认识全民创业的潜能。浙江的民富水平令人惊叹,全民创业的精神更让人钦佩。全民创业,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积累了极大的个人财富。在浙江,人人想当老板、人人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那种“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的开拓精神,那种“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拼搏精神,那种“敢冒天下人不敢冒的险、敢吃天下人不愿吃的苦、敢赚天下人看不起眼的钱”的创新精神,那种穷时能吃苦、富了也能吃苦,打工能吃苦、当老板也能吃苦的奋斗精神,使浙江人办成了不少别人办不成的企业,开创了别人无法开创的事业,培育了外地无法长大的产业,创造了大家难以想象的经济奇迹。这种全民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就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动力;这种蕴藏在民间的创业激情和创造力,从来就不能低估,只要党委、政府倾心引导、倾力扶持,创业热潮就能一浪高过一浪。对镇江而言,激励全民创业,一要靠~引导,在全市上下确立“创业者光荣、创业者有功”的价值导向和~导向,让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成为镇江精神的内核;二要靠政策推动,民营经济有着不可遏止的内在动力,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党委、政府可以袖手旁观,对于我们镇江这样民营经济发展很不充分的地区而言,必须把民资的内力和政策的外力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三要靠能人带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能人经济。镇江乡镇企业、国有企业中不乏“能人”,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让“能人”走向自主创业的前台,成为带动全民创业的“领头羊”。
要重新认识营造环境的重要。浙江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政府所起的作用就是一个字:“放”,放手发展,放胆实干。一个“放”字,放出了活力、放出了财富、放出了一片新天地。在浙江,一切遵守法律的投资、创业和创新活动都受到鼓励,一切有益于富民强市的劳动都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所有制经济类型都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都得到保护。正是这种自由、宽松、平等的环境,催生了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腾飞。镇江要创造投资创业环境的新优势,必须要在软环境上“放”得更彻底,进一步放宽领域,放低门槛,务实诚信、优质服务,突破关键性制约因素;在硬环境上突出差别竞争、提升品位,充分利用镇江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和各类工业园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力争通过几年时间努力,形成外来投资与本土创业齐上、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进的局面,把镇江打造成为资本活跃集聚、人才竞相涌入、创业氛围浓厚的热土。
第四篇:检察院工作突破发展瓶颈工作心得体会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甫一结束,高检院党组随即召开会议予以贯彻落实,并就检察机关人才工作制定下发了《-2020年人才强检工作规划》。近三年来,高检院围绕检察人才、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首先是颁布了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实施纲要,紧接着又在召开全国检察长会议的同时套开全国教育培训工作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其后又率先组织了全国基层检察长
培训班,在两年时间内,把全国3000多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全部轮训一遍,同时大规模推进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分级分类全员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培训检察人员10.8万余人次,高检院直接培训4541人。
回望检察事业发展的历程,人才短缺,法律监督能力薄弱依然是发展瓶颈,既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极不相称,也严重制约了法律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基层检察业务在法律适用的标准上一定程度存在着依赖其他部门的现象。一方面对执法部门的会议纪要、内部文件主导实践时有批评,另一方面又苦无良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检察机关在具体的法律适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形成不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能力不足自然声音不大。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中,也再次关注了检察机关“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到位、乱监督”的现象。
缺乏一定数量的领军人物。检察业务主要是涉及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但放眼全国,在“两法”理论和实务研究方面,检察系统的领军人物相对稀缺,证据法、程序法、实体法拔尖的专家型、专门型人才相对较少,导致检察工作发展缺乏充足的发力点和智力支持。而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则更为薄弱。检察制度研究视野不够开阔,比较不够充分,论证不够扎实,对一些法学前沿的理论问题研究不够,创新不足。无论是检察理论还是实务研究,原地打转、“炒冷饭”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十多年前的工作经验往往会成为莫名其妙的创新成果。
缺乏善于监督的过硬本领。不敢监督,归根到底还是不善监督;不善监督,归根到底还是能力不足。因自身业务不精,重大问题缺乏一锤定音的功底,对问题和错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致使诉讼监督机制不畅、效果不佳,仍停留在就事论事、为监督而监督的层面上。诚如曹建明检察长所言,“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不敢监督、不善监督、监督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
检察事业发展的瓶颈在人才,突破也在人才。“检察官要精研法律,精通法律”,只有狠抓人才建设、促进人才成长,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
充分重视人才在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工作理念,营造“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在检察机关形成“尊重人才、知贤善任、任人唯贤”的良好氛围,对人才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培养,多一份包容。
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强度,加快人才养成机制的培育。教育培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既要像抓主题实践活动那样大规模开展,集中抓、全面推,又要持之以恒,坚决防止一阵风。抓好教育培训,一是靠“教”,必须立足本职,加大岗位培训力度,让人才在实践中得到培养;要善于发现人才特点、潜质、发展方向,稳其心态、用其所长。二要靠“学”,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检察院、争当学习型检察官”等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积极动员全员参与,相互竞争,比学赶超。
深化“检校共建”机制,推动高层次人才的互动和养成。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检察人才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推行双向挂职,实现检校高层次人才的深入沟通,实现法学理论和检察实践的良性互动。高校教师进入检察机关,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理论研究的前瞻性、深入性、系统性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指导和提升检察实践,同时也厚实自身的实践积累;检察机关的高层次人才进入高校,可以充分汲取法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实务需要,促进理论指导实践。
法律监督的对象是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相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侦查制度、审判制度和行政制度,检察制度历史短暂,先天不足。要缩小差距,唯有加快发展,紧赶快追。发展靠什么?归根到底靠的还是人才。靠人才突破瓶颈,靠人才缩小差距,靠人才发力,推进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试论当前审判管理的瓶颈和突破
试论当前审判管理的瓶颈和突破
试论当前审判管理的瓶颈和突破
摘要:法院的管理包括审判管理、人事管理和政务管理三大部分,而审判管理是关键与核心。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保证审判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升司法水平的有效途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改革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思维支持。当前人民法院审判管理的制度模式,欠缺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等,可谓“摸着石头过河”,需要理论支撑、智力指引与实践探索相互结合。笔者从三维角度分析审判管理的定义、性质和价值目标,以基层法院审判管理的现状为切入点,找出当前人民法院审判管理机制实际运行的瓶颈,尝试探索构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为审判管理的突破创新抛砖引玉。
关键词:审判管理 定位 运行机制 建议
引 言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复杂,诉讼观念不停转变,大量纠纷涌入各级法院,其中还不乏一些新类型案件,审判工作任务和压力呈几何倍数增长,人民法院从内部深入挖潜,优化配置,加强审判管理制度建设,创新法院审判管理模式,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审判管理制度的运行和改革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尚有很大的不足,这将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高效、权威”目标的实现。如何才能使审判管理工作的突破限制,有效的整合、优化审判资源,在现有司法制度和法律框架内进行审判职权的科学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的质量、效率,将是当前所有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正 文
一、审判管理的发展概况
1999 年,最高人民法院制订第一个《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首次提及“审判管理”的概念,在第二个“五年改革”期间,围绕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制度不断细化措施。2009 年,在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健全全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把审判管理组织的建立与健全摆在首要位置。[谢林晓:《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现状、问题与对策》.《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1期.]2010年8月,王胜俊发表题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审判管理理念,并将审判管理确定为法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同年 11 月,最高院成立审判管理办公室,初步确立了以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为主体的现代审判管理机制。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和自身状况,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紧随其后,相继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由本院内部审判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对本院的审判工作进行协调、规范、监督和指导,保证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能够有序运行。以笔者所在县基层法院为例,于2011年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采用审管办与审监庭合署办公的模式,主要负责流程管理、审判监督、质量评查、绩效考核、庭审观摩、收结案信息统计和报送等工作。
二、从三维角度看审判管理
第一维度,审判管理的定义。审判管理是法院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为了使审判工作合法、有序、高效地开展,运用计划、组织、协调和制约等方式,由法院内部围绕立案、审判、执行、统计、归档、评查等环节,对审判程序和辅助工作制约和监督的系统性管理活动,是监督审判工作流程,规范审判组织行为,提高审判案件质效,实现司法公正、廉洁、为民目标的重要措施。其包括流程、主体、效率、质量、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内容。流程管理以案件信息为主,从立案审查、到审判中的送达、财产保全、调查取证、开庭审理、结案方式、案卷归档等;主体管理主要针对审判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职责范围的明确,以及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效率管理包括实行审限提示与预警,监督法官在法定审限内结案,明确案件的分类标准,实现案件难、易分流,提高审判效率;质量管理表现为案件质量和裁判文书评查活动,以及案件归档等相关内容;绩效管理是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从案件质量和效率、廉洁文明司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评,规范法官的审判过程和行为。由此看出,审判管理就像一个庞杂的“质检系统”,对法院审判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第二维度,审判管理的性质。
首先,审判管理具有双重功能,包括监督和服务两方面。其监督功能包括:一是从案件的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归档前的评查;二是对各类发回重审、改判以及涉信访案件进行重点评查,并把评查情况通过质量评析和通报,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其服务功能主要体现为对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总结审判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法院的工作和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其次,审判管理具有类行政性,应辩证的看待。一方面,审判管理依照诉讼法和审判程序进行运作,是对案件流程、质量、案件信息的管理和监督,以程序性为主要内容,不涉及案件实体判断。另一方面,审判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如审判质效考核、案件质量评查等,具有行政考核监督的性质,如果滥用审判权,将承担纪律责任等行政性惩罚。
最后,审判管理具有附属性,是审判工作衍生的,不能超越审判工作而独立存在。其是基于对审判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审判权及审判行为的监督,保障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法院管理的核心,既要按照科学的管理模式设计,又须符合审判工作的特点。
第三维度,审判管理的价值。审判管理的根本价值是公正与效率。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法院审判领域已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法院自身也随之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通过创新和改革审判管理模式,运用组织、指导、监督、制约、评价等方法,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依据、以质效考评指标体系为导向、以信息化数据为基础,内容涉及审判流程、主体、效率、质量、绩效考核等方面,对审判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司法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对案件质效进行科学考评,保证诉讼活动能够合法、有序、高效地进行,达到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的最终目标。因此,审判管理关系到司法审判权的良性运作,是规范法院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国家法制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当前审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主体方面:
一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法院设立审判管理办公室,是从院内各部门抽调审判人员拼凑到一起,人员数量不足,并且对于管理工作并非具有专业能力,很难保证分析、协调、监督、评查等审判管理功能的实际发挥。
二是管理机制运行不顺畅。一方面,基层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庭长等,既有审判职能又有管理权限,虽设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但在制度上隶属于院长,在对审判工作的实际管理中并未脱离被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审管办主任和院内其他庭室负责人处于同一级,甚至低一级,加之各部门分属不同的院领导负责管理,使得工作需要沟通、衔接与配合的时候,管理人员不得不消耗大量时间进行协调。
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在实践中,法院内部向领导请示的氛围依然浓厚,这就造成在案件审判和管理中如果出现问题,需要逆向究责的时候,纵然各项规定细致,但仍然无法界定案件承办人、庭长、院长以及审判辅助人员之间的责任大小,遇到事情互相推诿,以求自保的现状依然存在,最终责任追究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管理制度方面:目前,审判管理虽然形成了以审判流程、案件质量和绩效考核三大项目为主的制度,但三者并未形成系统化,其科学性和合理化未达到很高的水平,实践操作性尚有欠缺。同时,大多数一线法官仅仅停留在专心办好案件的层面,并未真正去研究和理解各种考核指标指向的内容、设定该指标的目的及意义。某些基层人民法院在遇到疑难复杂案件时,往往会采取口头、书面或电话询问等方式,向上一级法院请示,并把上一级法院的答复作为裁判的依据,甚至出现“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怪异现象,严重影响审判功能和管理制度的发挥。
管理内容方面:其一,某些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只针对案件审判的程序性问题、卷宗和信息等常规事项,对于案件的实体质量涉及不深。管理实践较好的法院,也没有合理运用管理反向服务审判工作,整改制约机制不明确,未能形成管理和审判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其二,大部分基层法院过分的上级法院制定的考核指标和案件评查等活动进行管理,注重案件审判结果的监督,忽视审判流程和质量的积极管理,未能真正实现对审判工作的全程动态监督,事后监督多,事前、事中管理少,对审判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缺乏控制。
管理效果方面:绝大多数基层法院,因编制名额限制,无法配备专业管理人才,现行普遍的做法是“就地取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书面评查及数据通报,进而对全院审判工作的整体状态做到一定的监控,但很少对个案进行分析,准确挖掘案件内部深藏的问题。此外,办案法官的工作实绩在考核中主要靠领导的主观进行评价,评奖、评优和职级晋升或多或少的看个人好恶,审判管理各项指标在考核过程中更多时候仅仅只作为参考,有时甚至不参考,直接影响审判管理的目标和效果。
四、审判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正与高效是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体制应然的价值,基于此,审判管理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规范管理原则。在审判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严格依照法律、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法院的规定,规范管理的程序、方法及相关活动,同时,正确界定审判职能与管理职能的范围,处理好管理与审判的关系,既要加强对审判活动的监督与制约,又要防止对审判业务部门、审判人员依法办案的不当干预。
2、全面管理原则。审判管理要改变以前事后监督的不良模式,从诉前、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申诉、申请再审、评查、归档等各个环节,强化审判管理的事先预防、过程监控和改进机制,形成事前、事中与事后管理为一体的格局,确保审判过程严谨规范、公开透明,审判结果公正高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层级管理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院内部,要明确院长、庭长以及审判人员等主体的权利和职责,院长对审判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准确把握审判运行态势,庭长在监督指导法官办案的同时,及时总结审判经验,发现并处理审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审判人员把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实到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二是上下级法院之间,上级法院通过审理案件、召开业务指导会议、研讨典型案件等形式,及时总结审判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辖区内审判工作的整体态势,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宏观指导,提高审判工作的整体效能。
4、统筹管理原则。审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一是要求审判管理的最终目标,有助于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崔宏:《更新理念理解审判管理的内涵》.2011年11月4日.http:///article/201310/21/140009.shtml ]确立合议庭、承办法官对案件享有的独立裁判权,院、庭长则着重加强在审判工作宏观把握和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力度,针对辖区内常见的案件类型,如婚姻家庭类纠纷、交通事故类纠纷、合同纠纷类纠纷,尝试由有相关审判经验的法官组成专门合议庭,调动一线法官办案积极性,提高审判效率。
第四、完善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审判管理规范化
强化信息网络和信息收集能力,正确加工和处理信息,迅速传递和分享信息,并有效利用到审判活动和审判管理工作中。[廖丽华、李富文:《基层法院审判管理运行模式研究》.2012年3月14日.http://cqfy.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2/03/id/656649.shtml]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信息管理、加工、转换、传递、分析和决策功能,以信息化推进审判管理的规范化。一是有效整合审判、信访和执行三个流程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审判动态分析、质量效率分析、审判绩效考评方面的信息化,为审判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二是在现有审判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规范审判管理运行过程,逐步建立案件信息科学管理、审判活动全程监督、审判事务快捷审批的工作模式,加大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三是为审判管理人员建立信息化互动平台,准确提取审判数据、迅速反应流程动态,为审判管理提供及时信息支持,并与其他管理人员进行多项交流、资源共享,提高审判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审判管理规范化。
第五、强化考核和奖惩机制,落实审判管理效果
审判管理要实现正义、效率价值目标,必须依赖合理的体制、科学的运作和严格的落实。从实际出发,科学设定各项考核指标,建立以办案数量、效果、结案方式等为内容的评价体系,从审判公正、效率、效果等方面,考核法官的政治思想、廉政建设、工作业绩、理论素养等情况,正确评价法官明辨是非、适用法律、化解矛盾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把审判管理、岗位目标考核及与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黄建平、欧阳辉:《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4年6月10日.提高绩效考评的客观性、透明性,最大限度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法官全面业绩档案,定期统计,将法官办案情况细化、量化,并纳入个人与庭室考核工作中。对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等审判行为,客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准确界定范围,区分案件性质、过错程度,落实责任追究。
结 语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都把“管理型司法”确定为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试点阶段,其改革内容涉及审判权及审判管理的各个方面。通过构建审判管理新体系,促进法院审判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审判管理有效运行和监督制约,是改革的应有之义。然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着眼于现状,考虑着未来,人民法院的工作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审判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