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
浅谈武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
摘要:像武汉这样的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也相应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武汉市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做法是加强领导,建立“四共两联合”(信息共享、秩序共管、教育共抓、服务共担、联合执法、联合调研)工作预警机制,提升服务和管理效能;开展“适应城市法制化管理、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坚持联系点制度,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建立健全与民族地区流出地政府互助合作制度,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树立服务理念,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构建民族关系和谐的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①关键词:武汉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生存状况
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日益增加。五湖四海的各位同胞都积极地融入新社会繁荣气象。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少数民族人员到内地经商、学习、工作的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的不同以及文化水平的差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都市生活有着各种不同的状况。有的人蜗居城市的一角,默默为求得安稳的日子奋斗;有的人在繁华城市汲取经验,回归故土,大展拳脚。可以说,从不同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出发,背着重重的囊来到都市,有着许多北漂一族的迷茫,也是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合。对于少数民族人员在武汉的生活状况做了相关调查,并以武汉市新洲县株城街为例,进行访问,以期得到真实的实际情况,为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与我们融洽相处以及共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武汉的人际情况
1.少数民族人员与本地居民的相处情况
作为外来人员,与当地原住民之间总是有一些冲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族人民之间的相处越发密切,也有许多少数民族人民完全融入异地生活,并且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同化在新的生活环境中。也有新的少数民族人员因为生活习俗、个人信仰等差异,以至与当地人员发生口角冲突。曾访问一名维族阿叔,他年纪三四十岁左右,以卖羊肉串为生。他坦言,在这里的生活并不如意,来吃食的客人有时颇为挑剔,又因语言障碍与人交流也成问题,以 ① 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5期
作者简介:黄凤珍
11142008 药学院
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至孤身一人,连个谈话的人也没有,很是孤寂。后来走访得知,像阿叔这样的外居民大有人在,大家也都是交流渠道太少,生活冲突不断,与当地的关系也愈来愈差,最后有的人不得不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
不得不说,不同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也有不同的本事。适者生存,原本顺天而为。但是,作为一个和谐社会,人与人的相处,不应只为强者存在,而不顾及弱者。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双方的包容,才是正理。在此,各地方的小区居委人员也应当做好本职工作,从中调解,避免无谓的伤亡事件。
2.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在武汉的教育状况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教育都是一个家庭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崛起繁荣的根本所在。我国一直秉承科技教国的根本大计,对于教育投入极大的财政与各类政策,以保障求学的学子能够完成学业。武汉,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城,对于来自各地的莘莘学子敞开热情的怀抱。同时一些大学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不仅按照国家政策对其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也贴心地关怀这些同胞。据数据显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院校均为少数民族学生设置预科教育,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衔接高中与大学的知识,以及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本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众多,虽然大多来自他们的原居地,也有部分学生随着父母来到武汉居住,并在此求学成长。高考是一道坎,相对于大学里的人文关怀,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正是成长阶段的他们,不仅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结交新的朋友,在新模式的课堂上学习不同于以往的知识模块。这些适应,不仅需要家长的开导,学生自我的调节,本地校方也尚需在情感上多多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情绪。以新洲一中为例,虽然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学生,也有少数的外来的借读生。经采访得知,这些少数民族学生面向新的环境,有诸多不适应,其中绝大多数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面对这样的学生,他们以情感教育为主,平日里会经常询问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帮助其解答生活中的疑惑,以力求促进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环境。
3.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在汉的婚姻状况
汉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姻自古有之。尚不论多少朝代前的公主下嫁,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是西汉元帝时的宫女。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她因出塞远嫁至漠北的匈奴,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之阏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而名垂史册,留芳千古。继而,清朝时期,满汉结亲也不是难以见到的。如今,社会发展更为稳固,血缘与身份地位也不及从前那般要紧,自由恋爱的旗帜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风飘扬。越来越多涌入都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与当地的姑娘小伙相知相爱,最后成就秦晋之好。在武汉,这个省会城市,聚集九州的人才俊杰,其中也不乏一些回族、壮族、苗族等的漂亮姑娘帅气小伙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扎根。据新洲某一婚姻注册所得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此注册一年大约十几对,其中有他们自身本土结合,也有和当地人结为连理。有的相处和睦,也有的处不了几个月就来开离婚证明。其中有一特别的例子,两口子才领证三天就来闹离婚,为得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工作人员的劝和之下,这两口子才和解的。不得不说,这个速食爱情的时代,结婚九块钱,离婚十六块钱,不值钱。无论是与何人结婚,事前都得掂量轻重,不要屡屡闹笑话。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武汉的管理状况
2010上海世博会的标语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霓灯流转,五光十色,的确作者简介:黄凤珍
11142008 药学院
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令人向往。但是,一个城市需要一个管理机构才能使这个城市正常地运转。对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湖南省已有先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株洲市委员会第2074046号提案对该省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补充。像武汉这样的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也相应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武汉市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做法是加强领导,建立“四共两联合”(信息共享、秩序共管、教育共抓、服务共担、联合执法、联合调研)工作预警机制,提升服务和管理效能;开展“适应城市法制化管理、融入武汉民族大家庭”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坚持联系点制度,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建立健全与民族地区流出地政府互助合作制度,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树立服务理念,保护少数民族权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这些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构建民族关系和谐的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汉生存状况的评价与建议
1.对于已知少数民族的生存状况评价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武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一些特点,表现为少数民族进城经商务工和流动人口的数量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民族成分多,但以回族、维吾尔族和土家族为主;来源地以西北各省以及鄂西为主,来自农牧区的占绝大多数;在分布上由城市中心区向远郊扩散;自发流动与有组织的流动相结合;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与民族地区交往密切,对家乡感情深厚;对城市的不适应性强。
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如今武汉正努力构建中部地区的支点城市,这里的人们以一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姿态快速建设城市。在这种生活节奏较快的生活环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本来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信仰都发生了一些冲突,难以适应。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生活窘迫,这里的某些市场呈现一定的饱和状态,而一些高端前沿科技人才稀缺,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有限,另外武汉的消费相对于西北而言,又是不同的。对此,希望政府给予一定帮助,也需要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提高自我的文化,以期跻身更好的行业。
2.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汉生存状况的建议
(1)当地居民充分包容流动的少数民族
对于一个突然进入自己视野的新事物,我们都有一种好奇的心态。如果这种事物只在书本中略有了解,那么误解就可能存在了。当地居民如果带着有色眼镜看人,那么两者间的相处很容易出现摩擦。这个社会是文明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对于外来的打工人员,我们要有一个包容的心,即使生活习性可能不同。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一种升华。多一点包容、多一点爱、这个世界会更芬芳。
(2)流动人员内部及与周围人之间互帮互助
三个好汉一个桩。互帮互助,相互守望,方是相处之道。大学内部还有诸多的同乡会呢!同是外来打工人员,相互帮助,既是解决燃眉之急,也为长远的未来做打算。再者,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同样,汉族人民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都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大家共同生活在武汉,为自己的生活和理想而奋斗,你帮我,我帮你,所谓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要提高自己意识,中国人民一家亲。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当然,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合该五十六民族是一家!)
作者简介:黄凤珍
11142008 药学院
11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作者简介:黄凤珍11142008 药学院级药物制剂
指导老师 王丹
第二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一是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少数民族人员基本情况信息平台。各村民宗联络员深入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流动少数民族人数、民族成分、学历、住址等信息,通过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实行动态服务与管理。是党员的及时介绍到村党组织,参加正常组织生活;是信教群众的,就近介绍引导到宗教场所过正常宗教生活。
二是提供服务,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排忧解难。各村成立了“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安排专人接待、登记,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子女上学、证件办理、法律援助、就业咨询等发面的需求,积极为前来咨询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各村安排专人负责村民宗工作的同时,利用村服务窗口加强与外来少数民族人员的沟通,提供相关帮助。
三是把握政策,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切实加强与信访、综治、安全等有关科室和村民宗联络员的协调沟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信息,及时掌握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并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民族方面的突发事件,认真把握政策,小心处理,防止一般问题特殊化,特殊问题一般化。
第三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及生活现状,加快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的建设步伐,促进社区和谐。全面了解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对进一步提高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了调研。
一、我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类型。我社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根据其流向可分为流向城市者与流向农村者,以及流向国外者与流向国内其他省区市者。第二,根据其流动的动因可分为劳务型、经营服务型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改善自身生活,他们以务工、经商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城市中。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除了依托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实现在民族特色经营行业集中就业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民族特色缺乏的大众行业从事某些文化。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分析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到陌生的城市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以及语言、文化迥异等因素的影响,其在适应城市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碰到很多问题。具体来说,我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工作、生活期间所遭遇到的相关问题是就业困难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目前的就业形式主要有务工和经商两种类型。加之少数
民族流动人口自身具有的民族性和在宗教生活方面的特殊需求,使得其就业面更窄,就业机会更少。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比较艰难。
三、对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路建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特殊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的管理和服务必须兼顾民族和宗教因素,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城市民族工作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提高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对象,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成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是广泛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本城市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工作,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二是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充分保障他们的各项平等权益,帮助他们增强城市适应能力;三是做好与城市功能相应的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工作。
因此,必须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放到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高度来认识,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抓实。具体来说,当前应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开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重点摸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构成、文化素质、性别年龄、生活居住、子女教育、经济收入、就
业状况等关键问题,为管理和服务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对居住在本辖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登记,形成一个网络,实时报告本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和相关情况,实现动态管理;三是要采取灵活措施,尽可能的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间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城市管理的基本规定,提高其自身素质,引导其自觉增强现代文明的、遵纪守法、按章办事、守法经营的意识;四是要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与帮助,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法律援助、解决子女入学难题等措施,帮他们排忧解难,摆脱生活困境。五是要建立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系点制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布较多的地方,及时了解他们流动的态势,及时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六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建立快捷的舆情信息监测、上报制度,提前排查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篇: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与社会网络的调查分析
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与社会网络的调查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为例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多。一方面,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城市中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增多。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和谐、各民族的亲密团结是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的和平和安全,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就应对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状况及其社会网络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调适和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关系找到既积极又稳妥的新对策。
首先,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的多民族化以及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往往带来复杂的城市民族关系。与城市世居少数民族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更少,同时居住也更为分散,因而流动人口问题研究很少聚焦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问题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状况及其社会网络研究既是城市少数民族研究的深入,也是城市流动人口研究的补充。
其次,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和流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势必需要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来适应和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和文化的变迁。因此,研究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网络关系,推进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平等,是都市人类是社会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对中国都市人类学必要的补充。
再次,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民族政策和法规对保障少数民族的权益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城市民族工作的实际运用中却常常出现执行难和失效的问题。这是由于城市少数民族问题的特殊性以及政策、法规通常不够灵活甚至与现实脱节造成的。因此,要真正做到事实上的有效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应当以多维的视角来考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及其社会网络,是民族研究的必然。再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状况及其社会网络研究,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民族发展的趋势,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民族关系、特点;有助于制定更为实用的城市民族政策和更好的解决城市民族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最后,城市化的推进,只有民族特色得到充分体现,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来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网络研究有利于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更好的保留和发展。故本研究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
社会网络分析是当今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既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观点,也是一套分析方法和技术。自帕森斯以来,人们在从事社会结构的研究时,总是从地位结构观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社会行为如何受社会结构的制
约,人们具有某些属性,人按属性而分类,人的社会行为用所属的类别来解释。而网络分析则是把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进而分析这些纽带关系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社会网络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些研究者开始应用社会网的理论视角、方法、概念来研究社会问题。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1973 年在“The Strength of Weak Tie”一文中提出了弱关系强度的假设,他证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能通过不经常互动或不太熟悉的弱关系网络获得关于职位空缺的非过剩信息,其主要原因是弱关系所承载的信息异质性高,能担当信息桥的作用。日本学者渡边(Watanab,S)1985 年在日本东京地区主持了一项大型调查,调查的内容是重复格兰诺维特在《谋职》一书中的研究。渡边深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普遍性意义的怀疑。以边燕杰等人为代表的研究者根据对中国大陆、新加坡的研究提出了强关系力量假设。边燕杰在《找出强关系》、《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等文中提出了强关系的假设,论证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天津使用社会网中的强关系可以直接或间接取得分配者的协助,获得一份较理想的工作。之后,边燕杰等人在新加坡进一步验证了强关系假设。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的体制背景、劳动力供求比例以及市场化程度是决定强弱关系在谋职过程中的作用的环境因素。渠敬东在《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一文中试图通过新经济社会学所提出的网络分析范式,从关系强度的角度来考察农民工生活的世界。农民工流动特别是初次外出所依靠的社会资源最主要的不是来自政府和市场,而是乡土网络。在农民生活和交往的整个过程中,这种社会网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民工在流动中社会生活场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纽带。他在文章中指出,在农民工进入和融入城市、构建自身生活世界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在社会行动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建立了目的和动机相统一的完全的行动架构。曹子玮在《职业获得与关系结构——关于农民工社会网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主要论证了以下几个假设:农民工主要是通过社会网中的强关系来寻找工作的;农民工社会网中的支持网主要是初级关系;农民工的社会关系大于社会组织。这几个假设的被证明表明,农民工在城市再构建的关系网络首先以初级关系为主,再以初级关系为基础不断构建次级关系。在这一网络中,农民工既获得物资资源,也获得精神资源。李汉林、王琦《关系强度作为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一文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文章试图说明那些具有血缘和地缘联系的农民工并不一定居住在一起,而是更多地是通过一种看不见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支持网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
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网络所做的研究不多。以往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中,人们一般从地缘、业缘、血缘或民族意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化礼仪等同质性因素或按地位、身份、角色等的地位结构,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界定为一个社会群体,来考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整合问题。从研究范式来说,以往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上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民族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影响以及对现有城市民族制度的调整及民族工作的发展等问题。在这些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杨荆楚的《族际大交流在当今中国》(《民族团结》1995 年第12 期),马建钊和杨超的《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适应问题》(《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8 辑),李苏幸的《中国大都市面对族际交流》(《民族团结》
1995 年第12 期),沈林的《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 期),马建钊的《关于回族社区的形成与变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 期),陈长平的《北京牛街异族通婚研究——以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所作的分析》(《吴文澡纪念文章》,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年10 月出版),周尚意的《现代大都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何保护繁荣:从北京牛街回族聚居区空间特点引出的布局思考》(《北京社会科学》1997 年第1 期),赵杰的《京味文化中的满族风俗》(《北京社会科学》1997 年第1 期)。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也逐年递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人类学、社会学者的关注。如郑信哲在《略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影响》一文中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为主题,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少数民族流动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及其趋势,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给城市民族关系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带来的多种影响。杨健吾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以成都为例》一文概述了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指出其主要问题是盲流及其导致的犯罪,并总结了成都市有关部门处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各种措施和经验。还有在最近的几年当中,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提高。如生存体验与社会网络的研究(2005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研究(2007年),关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研究(2009年),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2009年)等等。然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是繁杂的,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可以转入日常生活的层面,返回到他们自身构建并生活其中的生活世界,通过追踪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以及连带出来的行为方式来勾画他们的城市生活轨迹及其社会关系网。
学术界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成果以及以社会网络的角度切入研究主题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探讨对于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一支具有特殊性的进城队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五篇: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丽水市莲都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摘要:目前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在于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不高;农村流动人口本身特点造成的管理难度、以及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三方面的主观障碍;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强化政府责任,首先建立大病保障制度。
关键词:流动人口 医疗保障 政策
流动人口主要指地理上离开户籍地一段时间(通常按半年计算)以上的外出人口或外来人口。由丽水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得知:丽水市流动人口总量88.27万人中,外出人口为60.74万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55.3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2.32%,外出不满半年5.3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16%);外来人口为27.53万人。莲都区流动人口14.71万人(其中:外出7.22万人,外来7.49万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成熟,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土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从农业分离出来的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农村流动人口对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进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流动人口所带来的大量劳动力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和社会治安等。本文主要讲的是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一.人口现状
第一,农村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率高。流动人口大多数属于青壮年群体,长期在农村使他们对艰苦生活的适应性较强,因此,不管是客观平均身体状况还是主观健康评价都较好。由于体质较好,流动人口的健康问题多是普通的感冒、肠胃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等,而较少受到慢性病的困扰。但是众多调查发现,除去这些一般性疾病外,传染病在农村流动人口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他们的生存和正常生活构成较大威胁。农村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条件和卫生服务条件都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前少有接种疫苗,因此他们当中一些人在进入城市之前就已经潜伏了一些疾病,而农村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之后通常聚居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且流动性大,无疑会加速疾病的传播。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不足。在儿童方面,首先,流动人口儿童的健康情况明显差于常住人口。农村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某些传染病患病率远高于同城市的常住人口,婴儿和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亦显示明显偏高,此外流动人口儿童的营养摄入情况较全国平均情况差,导致流动人口儿童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儿童。
第二,农村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经济因素是阻碍其卫生服务利用的最主要原因。各地的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在患病后的处理方式、就诊机构选择、不就诊原因等方面具有共性。一方面,农村流动人口在患病的情况下会采取一定措施,不会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自己采取治疗措施的比例较大。选择的主要理由是费用合理和距离近,这一选择是优先考虑就医成本的结果。
第三,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妇幼群体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有较大的预防保健需求。虽然青壮年构成了农村流动人口的主体,但是却不可忽视其中的妇女(尤其是孕产妇)和儿童群体,这两个群体相对而言比较脆弱,易受健康问题冲击,因此很多卫生领域的学者特别对这两个群体的健康和保健进行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显示,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和儿童在健康方面明显不如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常住人口。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医疗服务需求,但远远无法满足。除了收入较低外,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地区仅限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少数城市,而大部分拥有大量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在这一方面仍无所作为;其次,即使在已经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城市,其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亦较低,远无法和同地区的城市人口相比。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显得尤其突出,受到日益重视, 国务院在2006年初即以此作为主题发布了一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的公布可以说为解决农民工的若干问题带来了契机。在农民工医疗保障方面,《意见》认为,应“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流动性大的特点,保险关系和待遇能够转移接续,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要兼顾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缴费率,主要由用人单位缴费。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为患大病后自愿回原籍治疗的参保农民工提供医疗结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农民工的医疗服务方面,《意见》亦明确指出: “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要加强农民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强化对农民工健康教育和聚居地的疾病监测,落实国家关于特定传染病的免费治疗政策。要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相关部门为贯彻落实《意见》亦出台了各自的计划: 卫生部制定了《2006年农民工医疗卫生工作五大计划》,决定在2006年对农民工进行疾病预测,开展农民工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给农民工的适龄子女提供儿童免疫,配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工作,以及对农民工开展健康教育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活动的通知》,决定“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同时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的计划。就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而言,《意见》以及根据《意见》出台的各项部门方案可以说是建立在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整体特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 首先,农村流动人口大多数属于青壮年群体,长期在农村使他们对艰苦生活的适应性较强,因此,不管是客观平均身体状况还是主观健康评价都较好,大病保障是他们最需要的医疗保障。其次,农村流动人口大多来自经济条件和卫生服务条件都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以前少有接受卫生免疫,再加上在城市聚居的生活环境,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再次,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较大差距,对预防保健有较大需求。因此,目前的制度设计能够满足流动人口群体的大部分医疗保障需求。
二.目前的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流动人口以非正规就业者为主。所谓非正规就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相对于正规部门而言的,在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这种部门通常规模较小、无组织、无结构,尤以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多见,比如个体商贩;另一种是在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这是二元社会结构的中国特有的现象,系指在正规部门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与正规部门正式员工待遇不同的“临时工”。由于目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小,从在农民工用人单位中普及劳动合同,到为签合同的农民工购买医疗保险,将是一个较为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因此可以预见,在较长时期内大部分农民工将依旧处于无医疗保障状态。
二是农村流动人口收人低,贫困率高。农村流动人口收人偏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城市中存在我国特有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并不是平等竞争,由于户籍制度,以及自身条件限制等种种原因,农民工普遍从事收人低、工作环境差、待遇差、福利差的工作,在各方面都不能与同城市的户籍人口同日而语。收人低和缺乏保障,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相较城市人口更容易陷人贫困。有学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的流动人口中,贫困范围三倍于当地人口,有25%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在无锡和珠海的调查同样反映了农村流动人口贫困率较高的特点。在现有的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中,只设计了以大病保障
为主的医疗保险,并未设计医疗救助。保险强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说可以保障的范围和水平有限。可以想象,尤其是在低水平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下,对于农民工中的贫困人口。即使享受了农民工医疗保险。恐怕也无法满足其医疗需求。三是农村流动人口中妇幼群体的比例在日益加大。在21世纪以前,提到农村流动人口群体,往往指狭义的农民工群体,因为那时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以青壮年为主,寻求经济改善是流动的最大动因,往往采取家庭分居的模式,只有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外出。然而这种状况日益改变,近几年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出现新趋热由于城市与农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倾向于举家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不再是暂时性的,而倾向于在城市永久居留。
三.政府工作
1.提高流动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
针对流动人口参保意识不强的现状,医务工作者要加大医疗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使他们了解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意义、原则、实施办法,不断提高风险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形成参保方和保险提供方的良胜互动。依据公平、共享、渐进的原则,分层分 类地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以维护流动人口基本医疗权益和推进社会公平为出发点,统筹考虑满足需要与承受能力,确定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的统一目标,再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对于在城镇单位就业并有稳定劳动关系的流动人口应参加就业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长期在城市或农村并取得流人地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应参加流人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人的流动人员或季节性出来务工的流动人口应参加原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鉴于户籍所在地新农合仍是目前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的最主要形式这一现状,医务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方便流动人口就医、审核报销的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零距离、一站式的新农合服务,及时解决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吸引力。
2.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跨城乡、跨区域、跨制度的医保关系衔接问题,一直是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突出问题。医务工作者应按照人社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流动就业时,能够连续参保,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能渊顷畅接续,同时避免重复参保和重复享受医保待遇。
3.建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体系
对于未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流动人口群体患有重大疾病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或在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前提下仍不能满足其医疗保障需求的困难人群,医务工作者应将其纳人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范围之内,为其提供医疗救助。要加强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研究制订针对贫困流动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的服务平台,设立流动人口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降低救助门槛,扩大救助面,适度提高救助标准,重点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医疗帮扶力度,使贫困外来务工人员及时获得医疗救助补助资金,为流动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编织安全网。
参考文献:
[1]龚文海.农民工医疗保险: 模式比较与制度创新基11个城市的政策考察[J].人口研究,2009,33(4):92-98
[2]李孜,杨洁敏.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成都北京深圳为例[J].人口研究,2009,33(3): 99-106.
[3]赵斌,王永才.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困境及其破解[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1): 41-46
[4]常传领 浙江省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调查与制度设计 法治研究2010年第10期
[5]肖贤武1 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卫生保健需求初探[ J ].卫生软科学, 2001(15)1
[6]林良明等1 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健康及卫生保健状况[ 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5(16)[7]华迎放1 农民工社会保障: 思考与政策选择[ J].中国劳动,2004(10)1
[8]赵立航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五大矛盾探析[ 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3)1 [9]何云 浅析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消费导刊 2008.12 河北工业大学
[10]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医疗服务的使用与医疗消费分析 —— 基于北京市丰台区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 侯慧丽(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