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
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经历了千百年历史变迁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技法规律,今天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喜爱,历代画家流派纷呈,各自呈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技法,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悠久,萌生于原始时期,成型于先秦,至魏晋时呈现出新的面貌,唐代是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高峰鼎盛时期,众所周知的阎立本、张萱、周昉、吴道子的经典之作更是艳丽高雅、造型雍容华贵,准确的再现了盛唐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情景与内心世界,体现了中国古典工笔人物画高超的水平。宋代工笔人物画风格写实,人物造型生动。明清时期的工笔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如:陈洪绶在他的人物作品之中也透露出写意之风。此时的工笔人物画以柔弱为美,失去了隋唐时期的恢弘博大的气势。清末民初,人物画衰败,工笔人物画亦近乎已萎缩。而当代的工笔人物画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式样、题材。现在工笔人物画坛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年轻一代画家们的作品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从绘画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构图等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时代性”的元素。工笔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兴繁荣,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文化价值;创作风格;艺术个性;艺术风格
中国工笔画是以精致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工笔画一般先要画好稿本,一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定稿,然后复上有胶矾的宣纸或绢,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与西方绘画一样,中国画最先成熟的是人物画,而工笔人物又是人物画的原始形态。工笔人物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统治阶级文化取向、政治需求的变化而几经沉浮。在今天看来,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所具有的文化品格是独特而又成熟的,虽然每个时代工笔人物画表现出来的具体风格面貌各有不同且不可重复,但几千年来的民族传统及世代相传的老庄哲学、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历代工笔画家的作品标签。纵览历代工笔人物画作品,其表现出的文化内涵的统一性在世界艺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借古而鉴今,分析历代工笔人物画的消长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对我们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多元与融合促进了早期的工笔人物画的发展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多元融合是隋唐以前中国文化的主要表征。在此期间,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得到丰富与提高。同时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中,也获得了有益的补充。这在工笔人物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一)艺术的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多元文化空前融合的时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绘画题材在原有的基础上日益扩大,宗教壁画、历史故事画、肖像画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绘画题材。
(二)博大的隋唐盛世
随着近四百年封建割据的结束,中国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史诗般壮丽的隋唐时代。唐朝本就是胡汉文化结合的产物,既具有北方雄健阔朗的粗豪气魄,和具有南方清秀机敏的儒雅性格,在本地文化为主的基础上又融收来自西域的绚丽多彩的文明。在这样一个版图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封建帝国确立使初次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文人们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统治者在文化政策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方面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姿态。中国的绘画艺术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绘画题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都较之前代有了显著提高,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工笔人物画,尤其是在重彩画领域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吴道子、阎立本、张萱等都是隋唐具有代表性的工笔人物画家,他们在佛释壁画、肖像画、仕女画方
面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二、南宋之后工笔人物画逐步走向衰落
(一)内省、秀雅的两宋文化 魏晋始兴的多元并举的文化格局在两宋时期被彻底打破,相对保守、色调淡雅是两宋文化的主要特点。由于宋代经济的繁荣,人们更加重视现实利益和精神享受,人们向往自然、介入自然、溶于自然成为心理上强烈的愿望,山水画和花鸟画渐受欢迎,而更具有现实意味,以工整细致、色彩绚丽为艺术特点,善于直抒胸臆的工笔人物画失去了从前的地位,唐代的绚烂被宋代的素雅所取代。士大夫文化也表现出内趋、精致的文化品格。“雅”是两宋艺术的主要风格,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强调将诗歌书法融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而与此相适应的山水、花鸟画得到了文人们的青睐,追求笔墨趣味的风气日见盛行,“文人画”从此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市民文化的兴起是两宋文化的又一特点。市民生活的社会风俗画被广大的市民阶层所接受,一部分工笔人物画家如张择端、苏汉臣、李嵩等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艺术土壤。他们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描绘对象,生动记录了市民阶层的生活,田家婴戏、村童闹学、山樵村牧、耕织货郎都是他们表现的题材,这就打破了过去被释道豪贵所垄断的人物画领域。世俗题材的创作达到很高的成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开辟了新的途径。张择端的鸿篇巨制《清明上河图》就是诞生在这一文化背景之下。他以“全景式构图和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风光及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既是一幅杰出的绘画作品,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史料。
(二)专制的明清文化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在明清两代步入暮年,同时老年的迟钝又为中国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
文化专制是明清两代统治者奉行的主要文化政策。具有重大认识意义的工笔人物画迅速走向没落,远离政治的肖像画、仕女画成为当时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题材。曾鲸在肖像画中使用的没骨画法以及陈洪绶“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风格成为那个时代工笔人物画少有的几个亮点。统治阶级的文化专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压制文化自由的同时又引起市民阶层反叛意识的觉醒,市民阶层逐渐扩大。他们的文化需求反映在文化领域内,就是两宋始兴的市民文化日益壮大。符合老百姓审美趣味的版画、插图画、年画、民间肖像画等艺术形式给郁闷的工笔人物画家找到了发挥才能的舞台,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开始走向与通俗艺术相结合的变异发展的道路。总之,大众文化的滋养为后世工笔人物画的复兴积蓄了力量。
三、近现代迎来了工笔人物画复兴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传统文化的影响
由于西方国家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正是这种危机使中国文化寻找到了从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契机,中国工笔人物画也在这一契机中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发展道路。一些较为开放的中国画家开始吸收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技法,对中国画进行变革,这在人物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西方素描教学方法的深入贯彻,使得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在造型原则上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意向造型观转而追求科学写实的造型观,要求对所描写的客观形象进行真实的、唯妙唯肖的描绘,其结果是带来一系列中国画在审美态度、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上的变革。传统的单线平涂式的表现手法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达到教学和创作上的要求。传统的色彩观中对色彩冷暖变化的认识,也由大的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冷暖对比关系进而要求局部色彩的丰富性,单纯的固有色意识逐渐融入了光源色、环境色等西方色彩观中的因素,从而以细腻的色彩来满足这种造型手法的需要中国画改革势在必行,人物画是西洋画的主要门类,“写实性”主要是针对人物画而言的。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工整细致的画风与西方古典主义油画颇为相似,但它们在造型能力上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工笔人物画第一次在造型方面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从此,中国工笔人物画开始了由传统的封建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
(二)新中国现实主义美术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工笔人物画的大众化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工笔人物画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但杰出的人史之作并不很多。改革开放以来,工笔人物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雨后春笋,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人投入到工笔画的创作当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风格各样,非常活跃。既有用传统的方法、古典的绘画语言来画当今时代的作品,同时,也有借鉴了日本画的矿物颜色“颜彩”来画带有当代绘画理念的东西,十分新颖。同时工笔画的绘画语言也得到了非常丰富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笔人物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在创作观念和语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继承传统中实现着对传统的超越,使中国工笔人物画终于走出了低谷。
四、当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化趋势
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工笔人物画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宽松的艺术范围使工笔人物画创作有了更广阔的空间。画家们以开放的心态吸取古今中外的精华,无论在油画、壁画、版画、连环画、装饰画,只要有益于表现创作风格的就加以吸收和借鉴,这使得现在的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呈现出各种可能性,甚至有些工笔画的创作风格已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当代工笔人物画已经走向了多元的趋势,多种角度、多层面的发展格局,无论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创作理念、艺术式样、审美趣味与艺术本体的追求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勇于探索创新的新局面,显示出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
(一)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理念和艺术精神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中西文化并存,各种美术思潮纷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应具有本民族的绘画风格和特色;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现状,以同时代的工笔画家、绘画作品及风格流派为评述对象,论述工笔画传统理法的伸延与借鉴,阐述工笔画的继承要有选择性,中华文化历有重视伸延和借鉴的传统,继承传统是对传统技法进行分析和认识,在充分理解工笔人物画的内涵和特征后,使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不断延续和完善,达到在传统理法上的创新;拓展和创新是当代工笔人物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工笔画的创新是观念、意识和技巧等多方面的领悟和提高;从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步骤和方法程序上展开谈创作心得体会。例如:当代画家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他的作品与其说是现实主义的,毋宁说是理想主义的。他的画作充满幻想、浪漫和抒情、笔触细腻,线条勾勒纯熟自然,而且设色谐调淡雅。
(二)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多元化的原因
由于地域及文化选择的不同,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格局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并置的时代,寻求突破成为必然。不同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促成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风格。当代广大工笔人物画家们自觉尊重自己的地域、民族文化的个性价值,努力顺应自己思维模式,积极构建拓展其独特的个性化艺术表现形势,探索艺术的发展方向而向现代蜕变。
结 论
如今,中国工笔人物画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下,在继承当前所有的新的语言形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同时,我们要深入挖掘工笔画人物画创作风格的表现深度, 注重通过形式深入到绘画的精神层面, 在新的知识视野与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艺术精品。全新的语言样式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但也有部分艺术作品有模仿、抄袭、重复与雷同的缺点。因为缺乏充足的精神张力和必要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学的诗意扩张和灵魂归宿的哲学追寻,所以要创作出鲜明独特的作品很不容易,我们新一代学子对艺术的传承和学习及创作是时代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的将当今时代作品推向极至,展现明显的个性精神境界;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具有美感与诗意;创作传神。总之,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作品具有高品味、高格调,内涵深厚、功底精湛、文化含量强的艺术作品,都是我们新一代学艺者在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创新上奋斗的终生追求目标。我们应在艺术的天地里不辱使命、辛勤耕耘、努力实践、不断创新,这也是关注我们的人们所期待的。
第二篇:国画工笔人物画的绘制方法
工笔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有不少同学是喜欢工笔人物画的,今天就为工笔人物画的初学者来介绍一下关于工笔人物画的一般绘制方法。
工笔人物画起稿:
首先用铅笔在图画纸上起稿,反复修改,定稿后用重墨勾出肯定的线,如果是临摹可用复印机放大,节省时间。
工笔人物画勾线:
把熟宣纸或绢蒙在底稿上开始过稿(勾线)。过稿一般先用铅笔淡淡描出,再用毛笔勾线,先用铅笔描可以修改完善底稿。我是直接用毛笔勾,不用铅笔,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觉得直接用毛笔勾更流畅自如。勾线的方法和书法一样,其关键在“起笔”“行笔”“收笔”,起笔逆入(有逆的意识即可)中锋运行(笔尖在线条的中间),收笔有回势,力量要均匀,不能虎头蛇尾。用笔中锋侧锋并用,侧锋不是偏锋,偏锋是笔病,侧锋是笔法。侧锋一般在转折时出现,随着转折的结束,侧锋又回到中锋。能转回到中锋的是侧锋,不能转回到中锋,一侧到底的是偏锋。侧锋可体现性情和韵致,全是中锋则缺少神韵变化,全是侧锋则扁软淡薄,要中侧锋并用。一般厚重的衣服用墨重,线条也粗,薄软的衣服用线淡些细些,面部最淡,用笔也要柔和。树石粗糙,可用枯笔。线的墨色变化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乱。最好从始至终用一支笔,频繁换笔会影响气韵贯通。
工笔人物画染墨:
在上色前先用不同的墨渲染,比如:头发,桌椅,地面,树石等。墨染很重要,颜色要靠墨来生发,是国画的特点。但不能染够更不能染过。染墨强调层次感和韵味,韵味无法用语言说清,只有慢慢感悟。
工笔人物画着色:
在染过墨的地方继续用颜色渲染。这时就要提到国画颜色中最重要的两种颜色:花青,赭石。画山水的朋友常说:颜色嘛,花青赭石足矣!我们画工笔重彩当然不能只用这两种,只是说明花青赭石的重要。用赭石染桌椅树木,花青染绿色植物,花青墨染假山。还可用花青,赭石和墨进行一些烘染,比如在浅色白色旁进行烘染会使浅色白色更加突出。花青,赭石和墨的叠加会产生一种深沉高雅的色彩,是其他颜色无法取代的。
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再分别使用:朱,黄,白,石青石绿等。选用那些,怎样搭配就看你了。
工笔用色强调反复叠加,淡淡的反复染最终达到浑厚沉稳华滋的效果。石色一般先要用水色打底,朱砂:胭脂或曙红打底,罩染朱砂,最后用曙红分染。石青石绿:花青或草绿打底。也可用赭石渲染打底再罩染石绿,不同色相的叠加使色彩的纯度降低,更深沉丰富,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衣服画好后开始勾花纹,花纹不光是为了华丽装饰,也是调整色调的关键,不能忽视。
工笔人物画复勾: 用较深的同类色沿着原来的墨线复勾一遍。可以使被覆盖的墨线清晰,也让色和线更协调。复勾后会改变原来的色彩感觉,所以要慎重。
勾金沥粉:金银黑白属于中性色,既不偏暖,也不偏冷,在哪里都适用。现在画店有现成的金色,加了胶,买回来就能使用。沥粉也称立粉,画仕女的环佩宝珠。用粉要饱满,画成后粉要凸出,用手能触摸到。
工笔人物画面部:
曙红染脸颊,再用朱红(我一般用水粉朱红来代替朱膘,朱红比朱膘细腻纯净)染,朱红加赭石染暗部,朱红赭石加白统染面部,白提三白,土红加赭石复勾面部,中墨画眉眼,赭石加墨点瞳孔,墨加花青刻画眉眼,胭脂染嘴唇,朱红罩染,胭脂复勾。花青加墨罩染头发。
凡是较浓重的颜色在染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用清水笔洗掉,再染再洗,直到满意为止。整幅画在画到一个阶段后也要用清水笔整个刷一遍,让颜色之间衔接自然,也降低火气。反复多次后颜色吃进纸里,就沉着了。着色就像做豆腐脑洗面筋,一块面反复用水洗,把淀粉全部洗掉,只剩下精华。
其实在绘制过程中以上这些步骤是要多次重复的,也不一定按这个顺序,勾了染,染了勾,染完洗。洗了染,完成后不满意就洗掉重来。只要纸没烂就接着画下去。不要怕失败,即便画烂了彻底失败了,你也从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好多新的方法就是这样产生的。你只有深入到别人没深入到的地方,才会得到别人没有的东西。不凌绝顶,怎能一览众山小?初学者不敢深入,只在浅层游离,画的过于“文雅”不够狠!这样的作品漂浮甜腻肤浅。不要急于出成品,要深入“研究”,“研究”不是高手的专利,初学者同样可以研究,记得我小时候学画画总爱在人物的面部染些绿,觉得这样好,但没有人接受,自己也没有理论作注脚,说不出道理,只好作罢。现在画人物在肤色中加草绿或石绿已成时尚,被广泛使用。看来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做法,不要轻易放弃。其实我们初学时都很大胆,敢于尝试,但随着掌握的技巧和理论越来越多,我们的胆子却越来越小,束缚也多了,裹足不前。其实,技巧都是实践得来的,然后再归纳为理论。
第三篇:中国人物画剖析
探究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名画百篇赏析》第一章第一节
一、教学设计思路
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名画百篇赏析》教材的着眼点是提高人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从地位作用看,本课是课本的第一章,是整本书是否吸引学生的关键。因此教学上要重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审美经验,为培养创意思维的素养打下基础。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材共分2节,分别介绍了人物画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和特点。从学情分析看,职业学校学生总体对反传统作品在审美上难认同。因此要创设有趣的情景,通过问题、讨论、赏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人物画的发展及其特征。
2.能力目标:感受中国人物画与表达内心的体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习惯,拓展视觉感受的范围,增强探索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点,因为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重要意义。
2.难点:对于不同时期人物画发展阶段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的掌握。如果不能理解,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幅画的用意与情感,导致无法正确欣赏作品。便会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情景教学法(2)引导探究法 2.学法
(1)自主体验法(2)合作讨论法
五、课时分配和教具准备
1.课时分配:2课时。
2.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较式导入
屏幕出示《龙凤人物画》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问题一:这两作品绘画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中国人物画。
问题二:两件作品的服务对象上看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龙凤人物图》的目的是祭奠亡灵,它不是给人看的,是为灵魂服务的。而《洛神赋图》的作者顾恺之是东晋的画家。从魏晋时期起人物画不再是给亡灵服务了,而是为现实生活的活人服务了。
图1:《龙凤人物图》VS《洛神赋图》
设计意图:用直观画图导入,简洁明了,使学生进入人物画前有了清晰的引导图,揭示人物画的开端。
(二)探究人物画的发展历程,沿着人物画发展的“七大阶段”中的前“三阶段”发展脉络,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1.“第一大阶段”巫术人物画阶段
(1)观赏:《人面鱼纹彩陶盆》作品与《山东嘉祥出土的画像石》作品比较。(2)赏识: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都是我们中国人物画的第一阶段作品。《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史前社会作品。其中鱼纹有着深刻的寓意。《山东嘉祥出土的画像石》是画像石的优秀作品。如果把这些画像 石、画像砖系统的收集起来,那就会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第一阶段人物画主要是给灵魂服务的。
图2:《人面鱼纹彩陶盆》V S《山东嘉祥出土的画像石》 2.“第二大阶段”道释人物画阶段
(1)比较: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作品与敦煌壁画《萨埵太子以身饲虎》作品比较。
(2)赏识: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都是我们中国人物画的第二阶段作品。它是为宗教服务的。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的绘画中把释迦牟尼、净饭王以及大自在天神都画的不像印度人而像中国人。这是佛教绘画艺术的进步。敦煌壁画《萨埵太子以身饲虎》。这幅画和以往看到的国画很不相同。佛教画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国画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的目的不同、作用不同、评价标准不同。作用:主要是为宗教服务的。
图3:《八十七神仙图》VS《萨埵太子以身饲虎》
3.“第三大阶段”宫廷人物画阶段
(1)比较:周昉《簪花仕女图》作品与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作品比较。(2)赏识: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都是我们中国人物画的第三阶段 作品。他是宫廷的颂歌。周昉《簪花仕女图》的人物特征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所绘制的。当时唐代推崇以胖为美,因此画出的人物也是带有当时的时代气息。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个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
图4:《簪花仕女图》VS《韩熙载夜宴图》
4.对重点作品吴道子《天王送子图》的深入欣赏
说明:《天王送子图》作品
作者: 吴道子(680—759),玄宗赐名道,河南阳翟(今禹州市)人,唐代第一大画家。童年的吴道子极为不幸,双亲早故,生活孤苦,迫于生计,自幼便学书习画。清苦的生活,辛勤的学习,使他过早地成才,20岁左右时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了。唐宣宗时吴道子被推崇为“画圣”,民间画塑匠人称他为“祖师”,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背景: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也揭开了新的一页,很多卓有成就的画师创作了大量世俗化了的宗教壁画,即所谓“菩萨如宫娃”,或用贵族家姬妾形象画释梵天女等。吴道子就是此时宗教人物画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吴道子喜欢与文人名流交往,游历各地,在绘画上远师张僧繇,近法张孝师。据传在长安、洛阳两地的寺院道观中他画的宗教壁画就有300多幅。由于他性格豪爽,好酒使气,想象力丰富,所以所绘壁画人物,“奇踪异状”,有吞云吐雾之气势,有崩石摧山之峻美。
据说吴道子画丈余的人像,无论是从手臂或脚部开始,都能画出完整生动的艺术形象,画佛头部的圆光,转臂运笔,一笔而就。而且他所刻画的都是一些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形象,这些结合形象的创造,大大提高了绘画的表现力。吴道子的绘画无真迹传世,这幅《天王送子图》可能是宋代摹本,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也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吴道子有几幅佳作都是根据裴旻舞剑得来的,东都洛阳画壁有7处,其中天宫寺的壁画就是吴道子看裴旻舞剑之后所画的。张彦远记:“天宫寺三门吴画《除灾患变》”壁画的名字就是《除灾患变》。其中的故事还被引为佳话。
赏析:《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其母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卷末有宋代李公麟的题跋。此画本是一部外来的宗教题材,但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中国化、道教化了:净饭王与王后、侍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子威仪和君臣之道;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这也充分表明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仅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而且深受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作者想象奇特,以释迦降生为中心,使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令人神驰目眩。画中一个情节是这样的:端坐的天王,双手按膝,怒视着奔来的神兽,一个卫士拼命牵住神兽的缰索,另一卫士则拔剑相向,意欲将其制服。
设计意图:人物画众多,理清每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利于学生在发展中寻找规律,然后在下一环节中拓展,认识人物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拓展人物画的多样性
有了以上的欣赏方法,学生理解人物画的前阶段的风格,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自己有个性的观点,在人物画发展的历程中自由地鉴赏作品。
阎立本
阎立本(约601—673),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其父阎毗北周时为驸马,因为阎擅长工艺,多 5 巧思,工篆隶书,对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作品欣赏:《步辇图》
《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右边以唐太宗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拥的仕女形象,以及装饰物“两把屏风扇”、“一展旌旗”、“步辇”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而且仕女衣带飘飘和晁盖的迎风招展都有意刻画一种充满了柔情、安详、和善的情调。左右这种对比,尤其是译官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和仕女们神情自若、仪态万方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张一弛、一柔一刚,让人的视觉得到了充分地享受。就像我们弹琴时的左手伴奏,稳健而低沉;右手高音区炫音技巧的展示,华丽而不俗脱;一唱一和,和谐有序。
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根据我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这幅图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一上来夺人眼目地突出红色,又不会太突兀得难以接受。因为按照习俗,禄东赞来自西域,服饰多以网状彩绘织成,很少有一整块同样颜色的衣服。再者,由于红色代表正气,代表恢宏的气势,理应当由中原大唐朝独享,而非喧宾夺主地给吐蕃穿戴上。其次,唐太宗也不合适着红装,一者皇上为至尊天子,然而能够与尊贵相配的颜色只有黄色;二者红色由皇上穿戴,不免显得皇帝过于轻浮,不够稳健睿智。如果我们在考虑仅由于年代久远,风蚀和破坏,原本皇帝身着的镀金装束成了现在的土黄色,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在颜色安排上的独到之处。
另外,只有典礼官一个人是红袍在身,未免显得孤零零的,仍然显不出喜庆的气氛。于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映衬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以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使大家对 6 此有了大致的了解。人物画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给我们开创了广阔的追寻空间。社会的发展需要历史的积累与沉淀。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及其重要的。中国古代绘画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有兴趣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上继续研究。
图6: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比较式导入
屏幕出示李唐《采薇图》与郎世宁的《乾隆后妃图》。问题一:这两作品绘画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中国人物画。
问题二:两件作品的风格上看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采薇图》的风格是中国传统的水墨风格。而《乾隆后妃图》的绘画技法是“中西合璧”的绘画技法。
图1:《采薇图》vs《乾隆后妃图》 设计意图:用直观画图导入,简洁明了,使学生进入人物画前有了清晰的引导图,揭示人物画的开端。
(二)探究人物画的发展历程,沿着人物画发展的“七大阶段”中的前“四阶段”发展脉络,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
1.“第四阶段”风俗人物画阶段、“第五阶段”简笔画阶段
(1)比较:王居正《纺车图》作品与梁楷《泼墨仙人图》作品比较。(2)赏识: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
图2:《纺车图》vs《泼墨仙人图》
2.“第六阶段、第七阶段”文人人物画和中西合璧的人物画阶段
(1)比较:徐渭《驴背吟诗图》郎世宁《乾隆后妃图》。
(2)赏识: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徐渭《驴背吟诗图》,文人人物画的代表人物图中人、驴、树、藤的画法隐有真、行、草、隶之笔意,令人感觉其间有一股勃勃不息的活力,这正是徐渭之画能脱俗免尘、卓尔不群之处。《乾隆后妃图》郎世宁的最大影响是创造了“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所谓“中西合璧”就是西方艺术的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内容的结合。表现在:第一,光线明暗的影响;第二,焦点透视法的影响。
图3:《驴背吟诗图》vs《乾隆后妃图》
3.对重点作品张泽瑞《清明上河图》的深入欣赏
说明:《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图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背景: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图4:《清明上河图》
设计意图:人物画众多,理清每个阶段的发展脉络,利于学生在发展中寻找规律,然后在下一环节中拓展,认识人物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拓展人物画的多样性
有了以上的欣赏方法,学生理解了人物画的前阶段的风格,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表达自己有个性的观点,在人物画发展的历程中自由地鉴赏作品。
梁楷
梁楷,活动于十三世纪初期,生卒年不详,南宋人,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这是最高级的宫廷画师,皇帝曾特别赐给金带,这是种画院最高的荣誉,但梁楷却不接受,把金带挂在院中,飘然而去,完全不想受制于他人。他是一个行径相当特异的画家,善画山水、佛道、鬼神,师法贾师古,而且青出于蓝。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但以《泼墨仙人图》最为有名。
作品欣赏:《布袋和尚》
此画绘布袋和尚半身像,构图简明而有力,用笔简练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为突出,寥寥数笔,神态活现,犹如画山石一样雄浑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随意,笔意十足,重墨渲染。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构图仿佛是一座雄健的远山,稳健而广阔,而绘布袋和尚的圆颅硕躯时,转而用工细流畅的笔法,以工笔绘眉眼唇齿,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于世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有一股玩世的态度,却又显示出其宽厚、仁慈、悲天悯人的另一面,这也正是梁楷处世态度的一种写照。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以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分四个阶段进行分析,使大家对此有了大致的了解。人物画风格各异,各有千秋,给我们开创了广阔的追寻空间。社会的发展需要历史的积累与沉淀。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中国古代绘画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有兴趣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上继续研究。
图5:板书设计
第四篇:——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教学设计
榆阳区小壕兔乡初级中学
李慧娟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探讨的重点是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的独特艺术传统。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画家在将人物形象逼真表现的同时,也将人物的个性或画家个人的情感通过画中环境、人物的动态、画面的气氛传递出来,从而表达传神的艺术效果。本课精选的十幅作品,均为中国历代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分别以“以形写神、再现场景、表达感受、隐喻现实、见证历史”为标题,从写实、写意等角度予以介绍。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了解人物画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课时建议
本课建议为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以“七步诗”故事导入,在诗人曹植的《洛神赋》的梦境中感受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的绘画功底;再走进南唐大臣韩熙载的家,引导学生在韩熙载的夜宴中感受南唐末期宫廷官员的生活,同时学生学会赏析历代帝王图;最后将梁楷《泼墨仙人图》与前两幅作比较,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两种表现形式(写实与写意),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理解。第二课时:重点介绍中国近现代人物画作品。从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开始说起,感受画家在绘画中的真情寄寓。再通过油画《开国大典》的赏析,回顾那段令中国人民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历史。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历代人物画佳作的欣赏,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古现代人物画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绘画特征和传神写照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名画的欣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分析作品的笔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发表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感受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对中国人物画做分析与评述。
教师准备:中国人物画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用于课堂展示交流。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述七步诗的背景故事,学生说出此故事发生的时期及人物——三国时期“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醒来之后又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作《洛神赋图》即取材于此。
二、新授课程
(一)欣赏感悟
多媒体课件放映《洛神赋图》。
1.看(画面内容):画作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中内容。画面中,紫色伞下站立的就是曹植,他表情肃穆,双眼凝望着水面,仿佛见到了思念已久、变成洛水女神的甄氏。远处凌波而来的洛水女神,衣带飘逸,婉约动人。
2.析(绘画特色):全图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绘画艺术与历史的美学融为一体,向我们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那个真挚纯洁而又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该画开创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早期范例。画家顾恺之将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将山水、花鸟、人物画技巧荟萃一炉,诗情画意,相映生辉。整幅画面清晰地体现出东晋时期的绘画特色。
构图:顾恺之在这幅长卷的构图上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景。画中以人物为中心,安排了各个场景,有分、有连、有起、有伏,洛神多次反复地以不同姿态出现,给人以飘浮、游离不定之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空间和时间上给人一种不断的“运动感”。
用线:顾恺之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用线紧动、连绵,如春蚕吐丝,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设色:简雅、清丽。
(二)发展探究
走出三国曹植的梦境,现在让我们走进南唐韩熙载的家中,欣赏正在他家举行的“夜宴”。多媒体课件放映《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全卷分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
1.看(画面内容):分段欣赏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告别。2.看(构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器、床榻等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3..析:《泼墨仙人图》用笔用墨的技巧及绘画效果。用笔:与传统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每一段以一扇屏风为自然隔界。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在场景之间,画家非常巧妙地运用屏风、几案、管弦乐器、床榻等器物,使之既有相互连接性,又有彼此分离感。的工笔描绘不同,该画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用墨:大片泼墨,浑重而清秀、粗犷而含蓄。4.学生自主赏析《历代帝王图》
(三)、课堂拓展
《韩熙载夜宴图》既有绘画价值,又有文物价值。查找相关资料,对《韩熙载夜宴图》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做一些探究,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中国古代人物画,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相似,更着重于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即传神。中国古代画家,由于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所以不同于西方画家用油画表现人物的体积与明暗。而现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深入研究传统的同时,也广泛吸收着外来的绘画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
二、发展探究
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曾经画过千姿百态的马,他的有关马的作品同样享有盛名。
1.课件放映徐悲鸿《马》的系列作品若干幅。看:作品图例。
想:徐悲鸿为什么喜爱画马?借马以言志。抗日战争期间,他画马以抒发其杀敌救国的热情。建国后他笔下的马矫健英武,豪气逼人,意在激发人民建设祖国、勇往直前。他画的奔马,昂首扬尾,气宇轩昂,所向无敌。有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是新中国形象的写照。徐悲鸿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正因如此,纸上笔端,那些自由的马,才能扬起千里飞沙、万里风尘,从思想深处呼啸而出。2.课件放映作品《九方皋》。
想:徐悲鸿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只有《九方皋》这幅画中的黑色雌马,例外地戴上缰辔,这是为什么?“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析:画家借作品想表现怎样的情感?借古喻今,对旧社会埋没人才给予针砭,对昏庸误国的国民党统治者进行鞭挞。看:该画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朴实、智慧的劳动者──九方皋的形象。他微举着头,腰板硬实,目光炯炯,全神贯注地查看眼前这匹不同凡响的骏马„„那匹黑色雌马因为遇见知己而发出快乐的嘶鸣,扬起蹄子跃跃欲试。九方皋身后的两个无赖,不懂马的好坏却盛气凌人,他们可卑的气势反衬出九方皋的沉着、镇定与豁达。《九方皋》代表了20 世纪初期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可以与蒋兆和的《流民图》相媲美。首先是意境真实,气息高古;其次是构图布局主次、虚实相得益彰;再者,人与马造型严谨而生动,概括而传神,且衣冠器物“合乎古制”,设色古雅质朴。
三、深入研究
1.课件播放视频《开国大典》片段,再现开国大典历史。
2.课件放映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欣赏思考:学生参看教材, 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讨论交流: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3.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值金秋丰收季节。
4.师生讨论总结: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绘画构图技巧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四、拓展思考
中国人物画如何继承和发展?写一篇研究性的小文章,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相关链接
◆画家档案
1.顾恺之(346~407),原名长康,字虎头,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博学多才,擅文学,工诗赋,喜书法,尤工绘画。时人称他“才绝、画绝、痴绝”,和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三杰”。他精通画论,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著名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绘画的基本理论。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2.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今杭州)。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待诏。这是最高级别的宫廷画师,皇帝曾特别赐给金带,是画院最高的荣誉,但他却不想受制于他人,把金带挂在院中,飘然而去。梁楷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梁楷传世的作品有《六祖伐竹图》《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等。3.徐悲鸿(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跟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徐悲鸿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他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了不少优秀人才。1953 年卒于北京,年仅59岁。
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作者:李慧娟
职务:美术教师
地址:榆阳区小壕兔乡初级中学 电话:***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
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
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
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
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
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