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感想
读《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有感
翻开金冲及先生写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种历史的泛着古香的气氛瞬间浸透了我。那些仁人义士的壮举,那些激动人心的境况,那些跌宕坎坷的遭际,清楚、自然、真实的展现在我眼前,引导我读进去,体会那抗战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民族情怀,体会那时共产党人的睿智眼光、宏伟心胸。
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从国际方面来说,是美国主导的金融市场经济危机,加重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内部矛盾,而在德国、日本、意大利,法西斯势力趁势占领了对政府的控制权力,加紧国家的军国主义化,积极准备对外侵略,转移国内矛盾。从国内方面说,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和国内几大军阀的混战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时机,另外国民党反动派也对共产党加紧了攻势,导致中国国民难以团结一致抵抗外敌。另外,苏联、英美对中国的援助和干预也影响了国内的局势和对外的形势。趁此机会,日军在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后,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对全中国的全面侵略。“双十二事变”后,蒋介石终于决定对日抵抗,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初期,日军从华北将重心转移到淞沪,利用先进的军事器械、专业的官兵素质和膨胀的侵略野心对中国发动攻势,但遇到了国民党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但是由于蒋介石的失败指导,淞沪战役的后果是中国军队大举溃败,南京失守,日军对南京居民进行了长时期的惨烈屠杀。淞沪战役点燃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
抗战中期,国民党军队主力在中国中部和南部与日军进行正面相
持,而共产党则深入日军占区,发动群众,主要对日军进行消耗和破坏。中国抗战的形势已经转变为持久战,中国军民必须团结一致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抵抗和消耗,并努力寻求和借助国际支持。这一段时期内,国民党军队损失严重,而国际援助甚微,蒋介石的抗战决心反复动摇。而共产党在群众中不断获得支持和补充,很快壮大为装备劣、力量强、影响广的抗战中坚力量。中国人民在日军的侵略下饱受流离饥寒之苦,渴望着独立、统一的到来。
在抗战中期,意志动摇的蒋介石居然在消极抵抗的状态下,积极同共产党摩擦,分裂了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发动了几次有预谋的军事制裁,甚至发动“皖南事变”,杀害共同对敌的共产党战士。在这样紧迫的关头,中共领导人睿智的决定“政治斗争为主,军事斗争为辅”,通过坚决的克制的军事反制和广泛的、有理据的辩争,既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停止军事摩擦,也防止了抗日统一战线的破裂,团结了国内力量。使得日军难以趁虚而入,更严重的侵犯中国。
日军由于自身资源薄弱,而中国人民的反抗顽强,终于难以维持持久战形势,逐渐在战略上采取收缩姿态。中国军民对日军进行了坚决的反击。1941年中共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百团大战,对日军进行了有力的反攻,之后,在持久战和反击战的形势下,中国军民终于转败为胜,创造了民族团结一致抵抗法西斯的壮举。
在日军侵略被击退后,中国共产党和蒋介石曾愿意协商一致组件联合政府,实现多党执政的理想。但由于国共两党长期的矛盾、共产党反对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国民党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和
官僚的利益不和,以及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国共两党《联合声明》最终被蒋介石撕毁,国共第二次合作被打破,中国再一次陷入了全面内战的泥潭。
读完中国抗战的历史,我看到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深深为那时中国人民为了和平、独立、自由、发展的无限热忱而感动,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至少三千五百万中国军民献出了生命,国共两党的战士们不顾前嫌,团结在一起,而他们为了中国的未来付出如此超乎寻常的奋斗后,却不能享受和平、独立、自由、发展带来的欢愉,但他们依然坚毅,无怨无悔。今天已是抗日战争胜利过后的七十年,我们现代人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保障,享受着安全自由的成长空间,接受着高等的学术教育,使用着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外也有越来越有力的独立主权,岂能不为当年牺牲的人们怀以感激!而我们又岂能不尽力担负起国家建设的责任,为未来更加和平、发展的理想做出毕生的努力!
今天我们大学生,要通过广泛的学习,了解抗战的历史,通过谦虚的听取,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在自己的专业里有所建树。自觉同污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的牺牲的言行作斗争,自觉同破坏祖国团结统一的言行作斗争,如此才能不愧对祖辈们艰苦卓绝的努力。请振作起来!
第二篇: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读书笔记
我们告别20世纪还不足10年。当代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曾有过在那个世纪或长或短的生活经历,都是从那个世纪走过来的。但是,百年岁月是如此漫长,历史内容是如此丰富,社会变革是如此急剧,以致仅凭个人的切身体验,要深刻了解20世纪历史发展的全貌,实在是难乎其难。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金冲及同志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写成《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纲》)一书,把20世纪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告诉我们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怎样从深重苦难中重新站立起来、又怎样大步走向复兴的基本历程。这就为我们对离现实最近的这一个世纪的历史作出深入理解和科学认识提供了重要帮助。如果要我用最简明的语言来形容这部书的长处和优点,就是两个字:真实。这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国百年巨变的信史。
历史场景的鲜活复原
要保证历史的真实性,首先必须依据可靠的历史资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既不能主观臆造,也不能随意曲解。在这方面,《史纲》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该书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以经过仔细辨析、严格考证的资料为根据。书中引用的资料极为丰富,特别是大量引用了过去尚未公开发表过的珍贵资料。这不仅大大提高了该书的可信度,也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社会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如果只是胡乱抽出个别事实、罗列一般例子,不仅不能反映历史真相,有时还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所以,列宁强调,必须“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史纲》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努力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社会原因,这就大大提高了在揭示历史真相方面的深度。
客观历史又是丰富多彩的。史学著作在描述历史时,如果不是从历史实际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仅仅依靠一些范畴和定义来编织历史,抽去了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具体情节,历史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史纲》在纠正这种弊端方面,作了可贵的努力和尝试。对于譬如中国共产党怎样从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等一些重大问题,《史纲》不依靠繁琐的概念堆砌、简单的逻辑推演,作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对一件件历史事实的描绘,为读者勾画出一条清晰的演变线索。
历史现象的理性评析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谈到什么样的史学著作可以称得上是“实录”即真实的记录时,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是叙事要质朴、确切,即所谓“其文直,其事核”;其二是评论要客观、公允,即所谓“不虚美,不隐恶”。如果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褒贬失当、好恶任意,即使讲的确有其事,也会远离历史的真实。《史纲》在这个方面做得怎样呢?
简单化是史学研究的大敌,因为历史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历史事件的成败得失,往往存在多重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表现和影响,在两种对立的不同质的事物之间也常常有着多种中间的层次。任何简单化的做法都不能充分反映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史纲》对此给予了足够的注意。比如,在谈到孙中山思想的发展时,指出:“一个人的思想常常不是直线发展的,需要经过某些迂回和曲折,一种新的社会思想的产生,尤其是这样。”这样一种对待历史的辩证态度,贯穿在全书的各个方面。
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才能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受某些假象的欺骗。比如,对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人认为国会有了,约法有了,“责任内阁”也有了,西方国家那一套政治体制已经移植了过来,中国已经向民主政治跨进了一大步。其实,那些被称作民意代表的国会议员们,只不过是被军阀们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工具,同民主政治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正如《史纲》所说:“那些说起来很动听的东西,在西方国家也许取得过一些成效,如果不顾中国国情,硬搬到中国社会中来,却全然变样。”
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
回顾既往,不是为了怀旧,不是由于伤逝,更不是迷恋于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从历史中获取智慧、汲取力量,以便深刻地了解现在,正确地走向未来。因此,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不但要真实地描述历史、客观地评析历史,而且要努力去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所谓规律,实际是指历史现象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主导趋势。《史纲》的最后一章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几个特别引人注目、特别发人深省的问题,这就抓住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人们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逐步掌握其规律。
比如,《史纲》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力量,是20世纪中国历史客观进程的结果。”事实证明,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的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正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就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当我们在新的世纪,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踏上新的伟大征程时,重温刚刚过去不久的20世纪的峥嵘岁月,将会得到许多深刻而有益的历史启示。这也是《史纲》在今天出版的意义所在。
第三篇:《中国史纲》读后感
读《中国史纲》有感
张荫麟先生,笔名素痴,他的《中国史纲》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正如许多人评价的,这是一部别具一格的通史。因其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本书在形式上较为生动,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
本书文笔流畅优美,如“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然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且语言平实,虽其学识渊博但并不炫耀摆弄以致文章晦涩难懂。时而引入史据而证其实,而非莫名叙出结论。通俗之处夹杂古言,二者相互映衬,慢慢引导读者进入历史的气氛。正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张荫麟先生为编纂书籍而所做的准备,真是难以小量,值得我们敬佩。并且,作者总会在事件的尾处添一句自己的精到总结。本书的着眼点在于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多以笔墨述写重大事件,虽少于细节,但作为一本教材却是恰到好处地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见闻。有人形容这部历史课本是“好莱坞大片”,“看起来一点也不费脑子”。他甚至开始后悔,如果他的高中教材就是这本书的话,他也许就选择读文科了。我对于东汉之初比较有兴趣,所以仔细地阅读了王莽之“新朝的覆灭”。据我个人所知,王莽所行之事乃属外戚干政,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篡位奸臣。书中,“王莽之过绝世人有三焉:其智足以饰非夺是,辨能穷诘说士,威则震惧群下,又数阴中不快己者。”然,治国非答辩,狡于口舌强于词理者,莫能胜任也。且非一人可导全国,王莽的破亡,在于其不知大体。其“自以通明贤呈,而谓群下才智莫能出其上,是故举措兴事,辄欲自信任,不肯与明习者通……稀获其功效焉。”虽“嘉慕前圣诏”却“欲事事效而不知”,王莽只知道生搬硬套,不注重方法与时代环境的相适宜性,致使他的新朝覆灭。
没有什么方法是普适性的,正如书中王朝的更迭预示着一种思想于时代的不适宜性。王朝的背后总有一种强有力的思想流派在支撑着,二者正如相互支持的铁轨两边,有交连却一直往前延伸,直至一同断开。像王莽一般只知效仿前圣,而不考虑实际情况,不知变通适宜,最终只会毁灭了自己之前辛苦而得的成果。
第四篇:《中国史纲》书评
《中国史纲》书评
“融哲史两方面,而独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著名学者熊十力曾这样评价张荫麟《中国史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可见本书的独到之处:哲学与历史并重,融对历史全局的因果理解和哲学的思辨于深入浅出之中。著名学者张其昀认为《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呕心沥血的著作,字字珠玑。本书使作者短暂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但却是与《国史大纲》(钱穆)、《中国通史》(吕思勉)并肩的史学经典。
在开篇自序中,作者就已自我定位“着眼于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秉着“文章要有‘作家的尊严’”,作为当时历史教材的《中国史纲》(第一部),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了中国社会的大事记,体现了作者的独特个性和见解。
本书以商朝为出发点,前推有传说记载的尧舜禹时期,后至东汉王莽改制与社会革命。书中叙述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历代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郊;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艺术的概观或细节,并尽可能以照片和地图辅助表达。
业界认为全书最富有学术价值的是第二章到第七章,正好关系到我国历史走向最早的两次大转折。张荫麟把读史比于登山,处于中国转折点的历史时期,抱残守缺,回顾过去。《中国史纲》不仅是他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整理与发扬,更体现着他对社会现状和世界潮流的深刻观察和研究。在第一章中,对于商代文化的速写已可见作者深邃敏锐的识见和渊博厚实的学养。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文字虽简短但涵盖的信息量很大。生动有趣、别具一格,史实与图文表格相结合,材料丰富,清晰明了,易于读者理解。第二章《周代的封建社会》是作者对先秦历史文献多年潜心研究心得的结晶,他通过九个角度的组合,绘声绘色地揭示出了周代社会的整体面貌。对奴隶社会的分析,没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而是真正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正是是中国史学“求真”原则的体现。作者并不是呆板地叙述历史而是用生活化的语言,以说故事的方式从容道来,正反例互照,如古代“男女礼防之乱”与“男女风纪之乱”,前后史例内在的贯通一致性,使读者仿佛身处大师的课堂,领略大师的风采。身在书外,而意在书中。思想跟着大师的叙事脉络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探寻,采撷知识珍贝。《中国史纲》虽仅部分完成,但已显现出了作者严谨求证的精神、淹博专精的学问及观点的前瞻与全局性。书中不少的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相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中国史纲》不如它的流传之广、受众之多。但在思维的缜密度以及史实的客观性,特别是在制度考订梳理方面最具优势,精细而富独见,没有任何浅薄、空疏和浮夸,也正体现了先生一生恪守的格言“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
遗憾的是《中国史纲》只写到东汉止,但他的史学价值仍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通史的中国通史。书中所展现的博大精深的史学见地,绝非一般通史著作所能相比,因此,这本真实、生动的《中国史纲》是值得一读的。
第五篇:中国史纲读后感
刚刚翻开这本书,便感受到这本书与其他历史书的不同,在我的印象里,历史书都是呆板而无聊的,但这本书却像在讲述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但从这些故事中,却能折射出历史的光彩。
凡是高中学生愿意读到一本最好的而有兴趣的中国史,请先读此书,凡是已经度过了中国史,希望对中国史得一新而正确的鸟瞰者,也应先读此书。
1.吕不韦与嬴政,故事从吕不韦奇货可居,救子楚于赵国之中,帮助子楚成为邯郸的王太孙开始写起,讲述了嬴政的诞生,和逐客令的来源。嬴政出身的家庭是子楚与吕不韦的爱妾构成的家庭,嬴政即王位以后,吕不韦的权势可想而知。那么从历史上嬴政独霸王权的本性来看,显然嬴政不能容忍吕不韦与他争夺皇位,让它成为皇家傀儡,所以嬴政夺其权,削其族,以至于后来秦人一直对这种非我族人的种族充满歧视,最后导致秦国赶走了全部的外籍游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个是秦王的霸权,这个不必多言,历史上许多事情皆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焚书坑儒等等,秦王因为一个争夺皇位的势力的出现,否定了全部的外籍游士,生怕自己的皇权遭到威胁,这凸显了嬴政即位伊始就有的强烈的皇权意识,也可以说为其后所做的暴行有了一个铺垫。第二个这个事情让我想起了清朝我们闭关锁国的事情,不是批判我们的民族文化,但是从这两件事情中能够明显的看出我们存在的不足,秦王嬴政因为吕不韦夺政和郑国渠两件事情断交了所有与外籍的往来。清朝因为物满天下而闭关锁国,我认为这都是统治者狭隘心态的一种表现。他们意识不到互通有无是一件互利共享的事情。不可否认,他们的决定也有一些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方面的因素,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我仍然认为这两个决定并不是明智的。
2.从荆轲刺秦王与陈胜之起义,这两篇都是对秦王朝的攻击,但是着眼点却不尽相同,而这两篇都作为文言文被选入中学教材,我想其中一定有他的意义。首先是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有人曾批评太子的鲁莽,也有人曾赞扬荆轲的勇猛。我最欣赏的,还是荆轲对于民族的强烈热爱。我想,这个课程之所以让我们读这本书的一个原因也应该是感受那些历史中英雄人物所具有的民族情怀吧。最令人难忘的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景象。燕国是唯一一个曾反抗过秦国的国家,虽然荆轲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却永远被记录在史册中。陈胜起义,与荆轲刺秦不同,这是民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一次反抗。我们曾说,每一次历史的大进步都是由下而上的改革。秦王朝的暴政,百姓无法忍受就必将引起一场起义。从中,我认为可以映射出民族文化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统治阶级的,秦王的勤于政务我们有目共睹,但是他的暴政更加令人担忧,我们知道秦王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些都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这是作为统治阶级有生而来的民族荣誉感,也是他们的民族使命感,我十分庆幸中国可以开创这样一个时代,但是同时,秦王的许多主张也是不合情理的,比如焚书坑儒阻断了文化的传承,比如兴建长城动用壮丁,孟姜女哭长城的事情至今流传,所以,在那个年代,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关注人道主义呢...所以秦王朝迎来了起义,以陈胜吴广为代表队的农民阶级,打响了反抗秦王朝的斗争。我们不能说因为他们起义所以他们不爱国,不具有民族精神,相反,我认为正是他们爱国的精神促进他们不能对国家的**视之不顾,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反抗精神的存在,也正是像陈胜吴广这样的引领者号召着历史一步步向前。
这种反抗精神不屈从的精神也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民族血脉之中,引领者历史的变革,引领者时代的进步,引领者我们的国家文化一步步丰满。我们的人民,永远是国家最有力的后盾,只要我们的人民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我们的人民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具有强烈认同感的,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