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祛除心中的杂念从佛道中感悟人生
祛除心中的杂念——从佛道中感悟人生
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当下的生活。如果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会祛除心中的杂念,享受一种超然的人生。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想要祛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让杂念没有滋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放下”的境界。
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就会摆脱世俗的困扰,清除心灵的尘埃。所以,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不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能够保持一份安静平和。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喜爱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失去它时要伤心。人生中的很多东西既已经失去,不妨就让它失去吧。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春光灿烂、鸟语花香,或者寒风凛冽、花凋叶落,在禅者的眼里这都是我们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是我们的内心感受向外界事物的一种投射。因此,保持一颗平常之心,真正地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可很少有人能做到,因为这世上有太多的诱惑和烦琐。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间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尽力做到的,那就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禅心是专心致志,是心无杂念。凡事都应带有几分禅心,即使再小的事也应如此。带着几分禅心去做事,终会有大悟有大得。
人生中本就有许多忧烦苦恼,如果自己再给自己加上一些额外的精神负担,就会累得一生直不起腰来。只有把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负担卸下来,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心灵的家园。
每个人都有一颗平常心,但很少有人能体会到真正的平常心,所以平常心是很难得的。一个人只有心无杂念,把功名利禄看破,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幸福本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于你怎么看待。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转载 蜗牛新浪博客)
第二篇:人生学佛感悟
人生学佛感悟
导语: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佛说:皮囊好恶,原是无常。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佛学是一门哲学,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人生学佛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人生学佛感悟【1】
我本身对佛教并不陌生,因为在我家乡潮汕地区,拜神佛风气盛行,从小开始就会被父母拉着去各个寺庙供灯拜神。每天去寺庙烧香拜佛的人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去祈求平安,祈求富贵,祈求姻缘之类,佛教负责安慰他们脆弱和惶恐的心灵,给予人以希望和勇气,还有心灵的安定。后来,自己慢慢接触了一些佛教的教义,佛教的视频,对佛教这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宗教有了新的了解。
佛教的核心在于“自觉”和“解脱”;通过自我觉悟,达到自我解脱的道路。思想精髓在于“自觉”,核心概念在于“解脱”。佛认为,人世间的所有苦恼,悲伤,只能通过自我觉悟,自我修持,最后自我解脱。佛教自身分为大乘,小乘佛教。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所谓菩萨心肠,普度众生;小乘着重自己解脱,能够脱离轮回之苦。人的一生极为短暂,只有寻找出生命的真正意义,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世间的一切物质享乐邪淫,只会蒙蔽了自己探寻真正意义的双眼。如果不能自我解脱,都要经受轮回之苦,都要经历人生的苦难,烦恼;但是如果自我解脱,就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用烦恼,六根清净。
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尊卑大小,只有真正的平等民主,任何一个人,不管是个怎么样的人,好人也好,坏人也罢,都可以平等的学习佛法,都有平等的机会解脱自己。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有机会成为佛。‘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而且,佛教也不承认有主宰世间万物的决定的神。
我记得在东北有一间大悲寺,寺庙里的僧人都是靠出去乞食维持生计,从方丈到小和尚,个个潜心修炼,令人感动不已。大悲寺不设功德箱,不接客僧礼,恪守戒律,尽心尽力普度众生。反观国内的寺庙,大设功德箱,铸造更高更大的佛雕像供众生跪拜。更有甚者,搞起了什么商业化,理由是紧追市场经济大潮,我只能说,只是极大的玷污了佛法!佛并不鼓励铸造高大的佛像,设立功德箱等等行为,它更注重的是人们的内心是否真正诚心信佛,真正受持戒律,真正拥有慈悲之心,真正潜心学习佛法。但是现今,社会太浮躁,人人都想不劳而获,急功近利,以为求神拜佛就能求来荣华富贵。佛教里有一样东西很重要,是为“福报”。福报,有多大的福报不是你决定的,是你前前世世的所作所为累积的,每个人的福报都不同,福报不同决定你今生的命运,但是你可以生多做善事,慈悲为怀,来增加你下世的福报。一些人以为拜拜神佛,添添油灯,就可以心想事成,自己不去付出,简直是妄想。也是世间对佛教的一个误解。
佛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我觉得佛就是一门哲学;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哲学;我个人觉得,用马克思主义里的辩证唯物思想来解读佛教,是对佛教的一种不公平。要能够真正融入了解佛教,只能用佛教的思维方式,佛教对事物的观点,来了解学习佛教,这样才是对佛教,佛法真正的理解。
人生学佛感悟【2】
自己是那种迟钝但尚有点善根的人,看过一些宗教方面的书,对佛教的也了解一点。感觉那与吃饭关系不大,没深入地看,对与和尚只能分得清的就是与我们生活中的人不一样,比如小说中的唐僧,会阿弥詑佛,还会念紧箍咒,行路还着意地不去伤蝼蚁的性命,然后一门心事取他的经,且注意到他也同庙里的和尚一样光个头,念念经也化个缘,我感觉少林寺的僧人还算有能耐,会武功,比较牛!
虽然知道佛教的和尚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着,只是没深想,为什么念念经也能混到现在。不然,单从吃饭的角度上来讲,这样也能解决温饱,自己也该出家当个和尚;也许潜意识中认为和尚的生活单调,也许自己生活方式从小就由家长或社会定好了,从没去有想当和尚的这种好事。
什么事情都应该深入地想一下的。作为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就与我们就不同,对人生,对宇宙,他一下想了个究竟,成为一个觉悟了的人,看到万物存在的本质,一切存在的本源都让佛看透了。
现在接触佛法,知道众生都是佛,自己也是没有觉悟的佛。
其时,自己对佛书同看其它书一样,看过就算,无信亦无愿更没有行。对佛法也不取或淡漠,可有一句应无所住,一切生其心却留意,也许是因六祖大师慧能是由这句话开悟的,我想一个不识字的人,因开悟便得了智慧。生活中愚笨之人缺什么就想什么,我对这样就能生出智慧的情况就有一种向往,仅向往而已,尔后记住了这一句话。
应无所住,一切生其心。记住了这句话,让我潜意识中知道,心自己也能生智慧的。就像我码字,平时人家作家写文字的时候,天马行空,无中生有,而我写的就像这正码着的字,心有所想,日常积累的感受,完全是有迹可寻,字字能控制且能把握自己要写的,不用想象,自然流露的就是。
走多远的路,就说多远的话。就像我对智慧的认识一样。你这人只识字,能看懂我写的这样文字。可佛开悟得到的智慧,与此并不一样。无智亦无得。心经上这样讲的,就像我们认为的佛明明说法39年却讲自己并没说法一样。这种觉悟,由这种智慧生出的认识,自然不是我们所能明了的。
佛教是什么?这点是我现在要认识清楚的事。
我知道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为一种使命坐下了,且坐的时间还很长。从书上知道,那种不吃不喝打坐很久的和尚有很多,平常人七天不吃不喝可能就永远不用吃喝了。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远不只七天,就这本身来讲,出现任何奇迹,佛明了任何事情,对我们从不修行的人来都应该是正常的。
悉达多王子是人,至少是个真诚的人。当我们还为吃饭发愁哪,悉达多作为一个必定能成为国王的王子。当你为权,你为利忙的时候,作为没觉悟之前的王子,全是他所拥有的。也就是说凡夫渴望的事,对悉达多而言不过正在领受而已。但悉达多放弃了,放弃了他作为王子所拥有的一切。
没觉悟之前的王子,看到人有生老病死,就想帮人也帮自己解决这种问题,这也许就是缘起。这多大的志向,说做就做,唐僧就是这样,不到西天取回真经,就不去做其它的事了。正是如此,悉达多了悟了一切,他解脱了,了却了心愿从容地从菩提树下站了起来。
释迦牟尼佛看到一个我们平常人看不到的世界,他了然了一切。
井底之蛙看到的与佛祖看到的究竟有多大的差别。这就是境界的事,作为没有证得的,谁也别去说,也别去猜。
佛找到了,获得了他所获得的,这是令众生脱离苦海的法门。这是众生需要的吗?这是基于悉达多才有的成就。人也许都太自以为是了。对没有明了的世界有多少人能直接领受,传法也太难了。但有人需要,这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唯有如此,才是他存在的最大的价值。不然,我们真无法了解和尚这一个行当了。
于是佛祖大开方便之门,说法三十九年,遇到瞎子就说瞎话,遇到哑巴就打手语,管你什么器根,怎么能让你进入佛的境界就怎么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进了罗马城就成。知道目的地吗?我想佛最恼的是凡夫根本就不想去那个地方。
梨子是甜的。甜的自己也要吃后才领略到这份甜。佛的智慧与慈悲在于修路筑桥,不能代替凡夫行走。佛从山上下来,又把上山的路给修好,爱玩不玩,生老病死反正在你不觉悟之前一直就存在着。
我没有觉悟,我对佛法有了一点认识,我在医院照看我母亲那段时间,我看到医院走廊上呼嚎的病人,苦的意识很强烈,病不在我身上,我可以没有思想,只身感同受,那一刻,正如金刚经上说讲: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就是佛要让我们明了的。我们无法明了,佛又在我们无法达到的那一刻,继续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通。这时候,我明了佛证的智慧与我认为的智慧的不同,这时候,我明了佛固有的这种大的悲悯。
我可以通过知道的一点佛理,解决一点我遇事所产生的困惑,佛理在我当下的生活就像一剂药,吃一点就可化解我一点烦恼,不用先上山,上山也许是一种侈望,但如果你生气的时候,如果你对一些常识的问题思谋不透,他人的开导,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让你阴霾的天空,晴空万里。你能不说,他人是佛,是点化你的仙人。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你相信的就是一种很受用利器。
佛法的妙用不仅在于使用,不仅是解决眼前这点滴的迷障,是不是可以这么想,佛千辛万苦证悟到的,以至于他致力的是解决我们的终极的问题,就是让我们看到佛在山上看到的真实的风景。
从这一点上来讲,佛看重的不是他说的法,正如他说讲的,我们是过河,过了河,还用再背条船上岸?
这证悟佛所证悟的,这就是我们学佛的根本。
人生学佛感悟【3】
一、根源
细细想来,我对佛教有很深的机缘,在我最亲近的人中,有不少是虔诚学佛的。
岳母就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家人反对下坚持修行数十年。我不知道她皈依了没有,但她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敬佩,她的很多作为我难以企及。比如经常徒步几十里去化缘修庙,不论风雨每天坚持早起烧香供佛,每逢重大日子总会在寺庙里洒扫帮忙。去年冬季岳母去世的时候,面色红润,神态安详,宛若熟睡,令人赞叹。
二哥是个皈依了十余年的居士,研读了大量大部头的佛教经典,学了许多学佛体会和感想;经常请佛书四处送人,广结佛缘;积极开展各类义诊,从旦至暮,无暇休息;处世积极认真,从不抱怨懈怠。在二哥的带动下,年逾七十的父母也学会念佛。
大哥也是个佛弟子,跟随在前店子千佛洞里的师傅学习三个多月,那位师傅据说是佛学院学生,精通佛教义理和经典咒语,大哥能把大悲咒倒背如流,曾经一年多时间坚持吃素,一生不沾烟酒、不玩麻将。
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我所生活的县城里有个罗汉洞,住着一位德高望重、道行高深的宽福法师。我时常爱到罗汉洞闲转,能亲耳聆听法师的教诲,是我累生累世修来的福分。
二、机缘
虽然我身边有这么的信佛居士,也经常和法师亲近,由于我业障深重和愚昧执着,一直没有发心学佛,甚至在心里对佛菩萨有排斥心理,有过不少毁佛谤佛的言论,造了不少口业,现在想来后悔不已。
忘记了去年什么时候,我到罗汉洞闲转,顺手拿了地藏经回家。本想仔细读读,就像读小说杂志一样,可是我读不进去,一个是晦涩难懂,一个是读经时总要瞌睡,一个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打岔干扰,于是随手放在一边去了。今年正月,也许学佛的机缘成熟了,加了我很多年却一直没说多少话的听松,突然冒出来和我答话,介绍我加了李飞骏为好友。因为听松把李飞骏吹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和李说几句话,向他提起了我读地藏经读不进去的情况,李说这是我孽障太重的缘故,要消除孽障才行。问怎么消除孽障,回答说,读地藏经最有效。就这样,我发心到年里读地藏经200遍,慢慢和佛菩萨走得近了。
还忘了一件事,大概是前年吧,我空间了转载了一位国学大师讲课视频,大师讲课时神采飞扬,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随手拈来,倒背如流,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其中就听到背诵心经“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一段。停大师的口才真好,滔滔不绝,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于是发心背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心经讲解视频。背会后,心头涌起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就像找人倾诉,于是就经常来罗汉洞,找宽福法师,说自己的粗浅的理解和想法。很感谢宽福耐心听我说,听我谈感受,不嫌弃,不耐烦,不躲避,给我很大的鼓舞。当时法师给我将了很多关于佛菩萨的境界,可是我一直是很实心木头,不开窍,没有听进去多少。但就是那一段时间,为我后来学佛种下了根源。
三、学佛
说实话,我学佛从来都是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从没想达到什么成就,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消除孽障,反正是累生累世做了很多坏事,造了很多孽,欠了很多帐,我学佛是来还账的,是来赎罪的,而不是成佛成菩萨的。在我的理解,造孽是欠账,是负数;功德是盈余,是正数。正数不敢想,负数争取消除干净。
随着学佛的深入,我逐渐理解到,消除孽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年累月循序渐进的结果。因为在今生之前,不知经过了千万世千万劫,所造的罪孽可以说是汪洋无极,没有尽头的。要想完全消除干净,把欠的陈年旧账完全还完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千万生以来欠下的帐也许需要千万生去还。感恩佛菩萨的慈悲,为我们指明了正确道路,让我们认识了自己的过失,教给我们忏悔孽障、悔过向善的方法。不管以后还要走多远的路,毕竟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就是个良好的开始,说明我们开始由负数向正数在转变了。
再后来,我又逐渐体会到,消除孽障的过程,就是成菩萨成佛的过程。当把所有的孽障完全消除干净的时候,也就是成菩萨成佛的时候。其实孽障和佛菩萨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都说佛菩萨是个福德最圆满最究竟的人,也就是消除孽障最彻底最究竟的人。从最底层的地狱恶鬼、到人道阿修罗道天道,到阿罗汉菩萨佛,就是一个纯恶无善、半恶半善、无恶纯善的递进升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学佛道路上每走一步,罪孽每消除一点点,就是向佛靠近一点点。因此所有学佛的居士,出家在家的师傅,只要皈依了,向善了,就是在一点点地进步。因此不要怕前路遥遥无期,不要怕困难重重,只要我们努力,坚持,不灰心,不退转,总有一天会到达彼岸,成就圆满佛果的。
关于学佛的方法,开始我主要是诵读地藏王菩萨本愿经,间杂着在上下班的路上小声念佛;有时候在礼拜天跟着法师居士们念佛绕佛,再后来就是每早上拜一炷香的佛,最近我加入了圆满菩提的群,每天早上5点40分起来,跟着群里的佛友念20多分钟的佛声,感觉很不错,受益很大。当然学佛的法门很多,有八万四千法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相适应的一种法门,但从前贤大德的经验来看,念佛是第一位的,诵经拜佛是第二位的。学佛不需要高深的知识,不要聪颖的理解力,但需要恭敬心,虔诚心,这是学佛的前提。只有对佛菩萨恭敬,你才能一心不二,才能专心深信。恭敬,坚持,善为,是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善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要求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布施忍辱发心等。
四、解悟
在我对佛菩萨境界的理解来看,所有的佛菩萨,所有的众生都是一体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人,不存在你我他,不存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更不存在佛菩萨和众生万物。所有这些区别都是业力作用的结果,都是幻觉。随着修行的深入,境界的提高,就会慢慢消除你我分别,逐渐归入到清澄一体的境界中,在这个境界中你意识不到有个我字,也意识不到周围环境,所有的意识不是有意的,而是自然流露的,是从真心里面流出来。一旦你想干什么,有意干什么,加入了自己的意愿,你就从境界中被剥离出来,堕入凡尘了。
佛是最高最彻底最究竟的境界,是最原本的真我,是所有一切生灵、一切菩萨众生的本源。净空法师说,佛是性德,菩萨是相德,其实除了佛是性相外,菩萨、天、人、地狱其他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应划归到相德的范畴中来,只不过菩萨的业力浅,离佛最近,地狱业力重,离佛最远。不管那一个阶层的,都是佛性德的外在表现,和佛是一体的,是佛不同侧面、不同层面的显相。比如说,一个男人对妻子来说是丈夫,对父母来说是儿子,对儿女来说是父亲,对单位来说是员工,对国家来说是公民。所有这些角色其实就是这个男人在不同状况下的体现,是相德,而这个人是性德。性德亘古不变,相德随境而变、随业力而变。这样来说,我们学佛就更有信心和动力了。
其实,就佛来说,有无量无数的佛。阿弥陀经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有十万亿佛土就有十万亿尊佛。在我理解,这么多无量的佛其实就是一尊,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无二,和其他诸佛无二。佛本一尊,佛号各别,佛是性德,佛号是相德。不同佛号表现的是佛的不同相德,原本上没有区别的。因此我们拜佛,拜一尊佛等于拜万亿尊佛,诵一声佛号,等于诵万亿尊佛的佛号,要在学佛拜佛上没有区别才是。只所以各个寺庙里供奉不同的佛像,是因为我们凡夫区别心太重,用不同的佛来代表凡夫心中不同的欲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随机随缘而已。
第三篇:佛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佛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第四篇:从太极中感悟人生
从太极中感悟人生
太极图长期被人作了神秘的解释,成为宗教和迷信活动的标志物。实际上太极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它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首先它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太极图所表示的,就是阴阳两方面(黑鱼和白鱼)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统一于一个事物(圆圈)的内部。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他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
其次它又表明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有一条S形的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界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辨证的运动变化。
还有,它还表明阴阳双方都不是纯而又纯的,而是相互包含的。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太极图对我们的人生有着诸多的启示。
人生不一定是圆满的,但一定是完整的。所谓完整,就是人生一定要尝遍酸甜苦辣,一定要经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好,喜怒哀乐也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无一例外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像太极图所表示的,一个事物内部必有阴阳两方面。万事如意作为心愿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比如在下,在高档的酒店里品尝过山珍海味,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饥饿难忍也曾吞咽过苦涩的干番薯叶;有过坐着高级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也有在部队野营拉练时身负几十斤装备、顶着烈日,在崎岖山路吭哧吭哧地艰难跋涉的那种挥之不去的记忆„„许多的经历尽管非我所愿,但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他有不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表现形态,但生命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会少。
既然人生必然有阴有阳,也就是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那么不论耀眼还是黯淡,尊贵还是卑微,一个生命应该保持良好的弹力,这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夏天躲在空调房里,冬天缩在暖气房里的富裕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受的生物学温度跨度很小;但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而且还要在烈日和冰雪中劳作,他要经受的气象温度跨度肯定要大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富裕孩子和穷苦孩子相比,谁更坚强,谁更有生命的柔韧性?那不是一目了然吗?所以,人要经风雨见世面,敢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强生命的弹力。当生命有了强大的弹力,不管是遭受厄运的打击,还是得到意外的帮衬和抬爱,能享乐也能吃苦,能接受成功也能承受失败,能轰轰烈烈也能静守寂寞,他生存的疆域要宽广得多,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要强得多。我们不是不向往平坦顺畅,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艰险,你必须拔剑前行;我们不是刻意回避风平浪静,但追求成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你必须横刀闯关。许多成大事者都是吃过大苦,受过大难的,怪不得孟老夫子会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阴阳是可以转化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发展到顶点,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今天一路顺风,明天可能逆水行舟;今天山穷水尽,明天或许又柳暗花明。天意忌满,人情知止。人固然应随万物兴起而动,更应随天道无为而止。富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富贵可以让人丧志,不思进取;富贵也可以使人丧心病狂,把人推进黑暗的深渊。权势的急剧膨胀的过程也许就是加快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灭亡的过程。贫困是人人所要摆脱的,但贫困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振作起来,发愤图强。遭遇困境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困境并不是绝境,困境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机遇,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开始。重要的是你面对困境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要勇敢地接受严酷现实的挑战,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所以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贫者当自强,梅花香自苦寒来;富者当自重,仁义传家春常在。
由于阴阳是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所以我们应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在“阳”的处境中看到“阴”,在“阴’的处境中看到“阳”。冬的寒冷让我们意识到春的温馨,夏的炎热使人们更感到轻风的惬意;身体的缺陷与小恙让我们愈加体味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生活的磨难与坎坷让我们多些幸福的追求与体味,多增添些生活的底蕴„„得与失从来不是绝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晓人生冷暖。我们这代人经常抱怨生不逢时,长身体的时候没有饭吃,长知识的时候没有书读,长职位、长级别的时候没有文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想多赚点钱的时候,又遭遇减员下岗。但比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也有幸运的地方,因为我们看到了社会由贫到富的丰富变化,没有经历过苦难怎么能体会幸福?不管成功与否,即使遭遇诸多挫折,也不要怨天尤人。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但路没有白走,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挫折收获经验,艰难收获成熟,哭泣也是一种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成功时的欢乐、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
第五篇:从经典文学中感悟人生
从经典文学中感悟人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河北望都,历史悠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尧母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尧母的后人,弘扬传统文化义不容辞。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在诵读经典、学习先进师德活动中,我对照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实践,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
师者,解惑传道授业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又是“语文”的话我都回答不来,试问我们还如何为别人解惑传道授业,当老师当到这份上不仅仅是惭愧。应感到可耻。就拿这个“教”来说他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个孝字,右边一个反文,告诉我们先做到了孝也就是做到了《弟子规》上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做不到这些,空学一些知识与能力并不代表这个人多有文化。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教给孩子们一定的技能和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如何做一个人一个真正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有用的人。翟鸿燊教授讲到: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修养、人的胸怀、人的格局、人的德行是修出来的。
我以前对工作更多的就是抱怨,对同事领导更多的就是看不惯与满腹的唠叨,学了《弟子规》以后才知道自己要泛爱众,要亲人、要兄道友、弟道恭。才明白大家聚到一起不容易,自己的成长是离不开集体中的每个人,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他人的不足之处正是自己存在的价值所在。才懂得要感恩每一个人。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古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凡事能谨慎与日后的忧患,教育孩子更是如此。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重担是很艰巨的,如果因为我们的一句不好的言语或行为甚至一个眼神,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我们为孩子渗透的思想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就会成为千古罪人。所以教师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自己的言行而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当我们默默发自真诚的去身体力行时,我们的孩子也会比我们做得更好、更自然、更用心。
教育中最省力的一种方法就是身教。当我们弯下腰捡起地上一张纸时,你会发现你的身后会有一队孩子弯下腰去,当你节约粮食、水时,你会发现孩子们也跟着你学会节约。当你用尊重的眼神看待周围的人时,你的孩子们也会有你般一样的眼神。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朋友的规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我们。最先的接触一定是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表情非常的严肃,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或者这种态度,肯定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所以,我在和同事说话议事时就一定做到和颜悦色,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现代家庭中大都是独生子,往往缺乏学习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良好环境,再加上父母都是上班族,小孩很小幼儿园,更减少了亲自教导子女的时间,一旦过团体生活,如何在团体中自处,都容易发生适应困难,行为偏差的问题,中,出则悌,这段经典文字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人,自然也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而兄弟姐妹之间要如何相处才能和睦,应注重哪些要点呢,经文说,当哥哥姐姐的要能有爱弟妹,作弟妹的应该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这和睦当中就存着孝道了,把身处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所以,作为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视同事为自己的亲兄弟姐妹,有困难一起分担,有活我们都抢着干,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在感染着孩子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我们能够聚到一起就是缘分,那些孩子能成为我们的学生更是我们今生的缘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惜缘。《弟子规》中说:我们都知道,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在团队里,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还大,如果我们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此地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纪像父执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也像兄弟姊妹,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是在我们的兄长当中,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珍惜这样的因缘,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缘,或者相聚在一起学习的这种因缘,我们都要珍惜。怎么相处?『事诸兄,如事兄』,对待这样年纪的人,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年纪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他一定会提携你,教导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也不会提携你。所以人与人相处,也贵在能谦虚。尤其对长者,长辈。他们的经验丰富,或许他们的学识没有做晚辈的来得高,但是他们经验的累积,往往不是做晚辈的所能体会了解的。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要视学生为自己的弟妹,对他们要友爱,要尊重他们,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愉快的生活学习。
如果人人从小都有这一份心,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一定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安定,相当的幸福。深深体悟我们祖先的智慧,朋友如果您能够这样去要求自己,对身边的人做到,那您一定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笔砚正”,就是把我们所用的笔、橡皮等文具,要把它摆好,排得非常整齐。排列图书,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立刻归还原处。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你爱书,书爱你,自有一份恭敬在其中,一份恭敬就有一份收获,十分恭敬就有十分收获。
通过这句话的学习,我感悟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于是在学习的同时,我们身体力行,让活动室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营造学习氛围,共同打扮活动室。每日定时清理。不仅如此,为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我们每日检查他们的书桌书包,让他们从小做到几案洁 笔砚正。
再有小时候长辈们常用“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这样的话来告诫我们小孩子。现在想想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长大才能受益终生。有一段时间,班里的丢东西的人特别多,由于孩子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差,看到别人有稀罕之物就想拿过来自己尝试。有的干脆带回家,针对上述情况,我结合《弟子规》,联系生活实际,给他们渗透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孩子懂得对人要宽和,待人要慈爱,要以理服人而不能强加于人,更不可自私自利、妄自尊大,解决了孩子思想上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渐渐自觉养成,他们有了评判对错的标准。一些细节之处就可以看到他们的改变。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渐渐都养成了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
这句话是说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俗话说,病从口入。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是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生病的前提。同时,勤洗漱,服饰整洁,也是仪表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这不仅仅是个卫生习惯问题,也能反映出个人修养的水平。我们应该从小时候起,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做一个讲卫生有修养的文明人。
早晨起来要漱洗整齐,自己很整洁,对自己身体很有好处,不仅是对自己的爱护,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敬。假如我们蓬头垢面,对别人也是不恭敬。“谨”虽然是对自我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漱口”也是爱护牙齿,据牙科专家介绍:每天早、晚必须用牙膏各刷一次牙,在一天中,无论吃完什么食物都必须漱口,否则如果牙齿不好,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来护理牙齿。通过讲解,结合幼儿园盥洗室门前的宣传栏让孩子明白自己健康了,家人才快乐,使他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因为“身有伤,贻亲忧”,所以我们能保持身体健康,也是在力行孝道啊!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兴,师德为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呼吁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们、老师们,让我们都来学习传统文化,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