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多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
【内容摘要】
【关键词】问题 生活 解决问题 兴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挖掘教材中所能呈现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让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思,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拉开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看似有趣的“数学世界”里,而排斥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之外,那么学生只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数学只有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使用电脑制作了课件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
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商店里购物好不好?
生:好!(电脑显示情景)
师: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文具,这是什么?
生:皮球。
师:看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一道应用题吗?谁来编一编?(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编题高手,现在老师来变魔术(把一部分的红色皮球变成了花皮球)。你能根据图的意思编成另外一道应用题吗?(电脑显示情景,学生编,教师整理板书)
生:商店里有6个红皮球和18个花皮球。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师:同学们越编越精彩。
通过电脑演示情景使生活悄悄的走进了数学课堂。
又如,在例题教学完后的对应练习中,我选择了一道和购物有关的题目,这时就可以继续利用例题出现的情景来强化新知。例如:
师:商店里除了皮球外还有许多文具供大家购买,看看我们还可以买些什么?(电脑显示题目)
生:我们还可以买书包。商店里有蓝书包 40 个,绿书包 30 个。卖出 37 个,还剩多少个?
生:我们还可以卖书包。… …
虽然情景是虚构出来的,但是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就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上下车问题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孩子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道乘车问题练习。师:今天我们买了很多东西,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生:好!(课件显示坐车、上车、下车的情景)师: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生:车上原有 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5人。师:那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算这道题吗?按照小孩子的思维顺序和日常活习惯都会按照条件给出的顺序解答。生 1:会。6-4=2(人)2+5=7(人)答:这时车上有7人。师:6-4=2(人)表示什么意思?生1:6-4=2(人)表示下车后 还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后又上来的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生2:有,6+5=11(人)11-4=7(人);生3:还有,5-4=1(人)6+1=7(人)。
又如,教学“小鬼当家”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帮妈妈完成购买任务!课件出示了牛奶大包装5元500克,小包装5元4杯,舒肤佳香皂一块装3.80 元,三块装9元,牙刷2支装3元,3支装3.80元等商品信息。学生在和同伴的交流学习中发现原来当家除了完成任务外,还能花比较少的钱买同样好和更多的物品。这是为什么呢?看,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了。
牛奶引起的思考:“500克牛奶的价钱是一样的,只不过一种是大包装,一种是小包装。”学生甲自言自语道。
“买大的,因为想喝多少倒多少。”学生乙说。“买小的,因为拿起来方便。”“买大的,因为它的包装是纸盒,喝完可以回收。小包装的包装是塑料的,会污染环境。”学生丙说。答案各不相同,却都有自己的理由。
舒肤佳引起的思考:学生丁说,三块装9元的舒肤佳,能算出其中的一块就是3元,因为9÷3=3元。又因为3.80元>3.00元,所以,我愿意选择三包装的,它便宜。显然,这是用同样的商品比单价。
牙刷引起的思考:2支牙刷3元,1支就是1.5元,买同样的3支只要4.5元,而3支装的要3.8元,说明3支装的牙刷便宜。呦,还能以同样的数量比价钱!
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有各种比较价钱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寻找生活中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三、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夜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返回生活天地,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爸爸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在学生的讨论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或 “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当一节课结束时,全体学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高高兴兴地、不带一点遗憾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这节课确实解决了问题,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但这是理想中的教育吗?对于当今的创新教育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每节课结束时,应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创新学习提供一点素材,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课前、课后,至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师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可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墙面的面积和地板的面积是多少;学习了统计图表知识后可让学生自己到校外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
当代的数学学习已不仅仅是课堂里的事,它应该具有开放性、大众性和社会性。数学教学也应该从单一的课堂探究学习走向多维度的社会化数学探究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的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
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 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盛群力、全伟民主编:《个性教育的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王红宇:《合作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3)、皮连生:《学与教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张汉昌:赵菡主编《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2000年版。
(5)、崔相录主编:《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1999版。
(6)、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7)、潘如芹、赵世平主编:《教育学》1991年版。
(8)、《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
我们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的终身教育的起始站。尤其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习数学不再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我们的教学更为关注的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方式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数学是否有趣、它能解决什么实际生活问题等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在思考,我也在摸索,我也在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认识,我也在不断地改进着自己的教学。通过学习实践,我认为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有趣的东西,它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有用的东西,才是学生真正想学的。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并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的许多教师一直在不断努力。这次我县开展的优质课、展示交流课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蒋晓燕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程黎梅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认识”、章平老师执教的“生肖里的数学”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立足教材,开发了教材的趣味性。在知识的形成中,注重了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
再如,从美丽的西子湖畔来我们常山送教的陶敏青老师,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更优秀了。由陶老师执教的“找规律”,充分地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整节课由“幸运串串烧”引入,以让学生猜猜第2串“幸运串串烧”下一朵花的颜色来引出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然后用一句话:“同学们喜欢规律吗?”组织学生进入了挂满灯笼、彩旗飘扬、小朋友在开心地做游戏的活动场面。那么美的地方,那么好玩的游戏,哪个小朋友不觉得有趣那真叫怪了!学生们找啊找,找得很开心,学得很投入。在陶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创造了有规律的掌声,摆出了有规律的学具,展示了有规律的动作,最后师生一同观看欣赏了生活中时时处处可见的规律:不同颜色的五角星,不同形状的图形,街道两道的绿化带,精心编织的手镯,小朋友衣服的条纹„„真是太棒太精彩了!可以说,陶老师这节课不仅是在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规律、创造规律,更是在教会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要从小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不仅感叹:人生能遇一位好老师,足矣!通过向别人学习,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没有源源流动的活水的危机。
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教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记得我在执教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六册应用题——“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时,就比较注重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我是这样设计得:
1、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内需。
师:谢洋(班里学生)过生日那天,在饭店里请了两桌酒席。当时一张桌子坐了12个客人,另一张桌子坐了8个客人。(听到这儿,同学们有的惊奇、有的怀疑、有的笑起来、有的已经在思考)
2、针对生活情境,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师:怎么啦?这样坐有什么不对吗?
生1:坐12个客人的那张桌子太挤了。
生2:为什么不从人多的那一桌请几个坐到人少的那一桌呢?
3、运用已有经验,主动解决问题。
师:是啊,谁有好办法呢?
生:请2个客人坐到人少的那一桌。(全体学生一致同意)
师:你是怎么知道要请2位客人坐到人少的那一桌呢?
生1:请2个客人坐到人少的那一张桌,刚好两桌人数同样多。
4、发挥学生潜能,探究数学方法。
(1)明确要求。
师:刚才那位同学提到“两桌人数同样多”提得真好!同学们也都学得挺棒。不过老师想知道你们是采用什么办法使两桌人数同样多的?请你们独立思考或找你要好的同学商量一下,看看有哪些方法。
(2)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
(3)方法交流。
①
一样多
1次请1位客人,连续请2次两桌人数同样多。
②
1次请2位客人,只要请1次两桌人数同样多。
③
12+8=20(人)
20÷2=10(人)
12-10=2(人)
④
12+8=20(人)
20÷2=10(人)
10―8=2(人)
⑤
12―8=4(人)
4÷2=2(人)
⑥
12―8=4(人)
4―2=2(人)
5、合理设计练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①一种游戏卡片,明明有20张,扬扬有12张,明明借给扬扬几张,两人的张数同样多?
②三(1)班有48人,三(2)班有54人,要使两个班的人数相等,三(2)班有几个同学要转到三(1)班?
③妈妈有2包糖果,一包有88颗,一包有24颗,妈妈每次从多的那包拿4颗放到少的那包,拿几次后两包的糖果颗数相等?
如今,教改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何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如何使师生互动动态生成一个美妙的数学课堂呢?加强数学的趣味教学、应用教学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各位同仁,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奥妙
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奥秒
问题背景: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有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对数学不感兴趣。因而在学习了比例尺这一单元后,我想借助比例尺与分数应用题、比之间的联系,编一道一题多解的应用题,以此为契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与奥妙无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决问题过程: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比例尺是1:3000000,求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请同学们先自己做,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看哪个小组用的解题方法多?学生先是自己冥思苦想,继而小组成员热烈讨论,最后小组代表积极发的言,最终经过全班同学通过的有以下5种方法: 第一种:根据比例尺的定义用方程解。解: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4:x=1:3000000 x=4X3000000 x=12000000 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种方法是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的方程,同学们都能列出。第二种方法:把1:3000000写作:1/3000000,这样单位“1"就是实际距离,根据分数应用题的意义列式为: 4÷1/3000000=4x3000000=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种方法是把比例尺这个比转化为分数,进行及计算。成绩较好的学生能想出来,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下游的学生能够理解这种算法。第三种:根据比例的分配,列式为: 4÷1X3000000=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是六年级上册学习的内容,有部分学生想不到,只要小组交流时有学生提出这一方法,大部分学生立刻能理解的。
第四种: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也就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与除法是有联系的),根据除数(实际距离)=被除数(图上距离)÷商(比例尺),列式为: 4÷1/30000000=4x3000000=12000000厘米=120千米 这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列式一样,但式子意义讲解不同。这一方法想出来的学生比较少,衔接有点复杂,但不难理解。第五种:把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
3000000厘米=30千米(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30X4=120千米。
这一方法是发散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想出来的方法。
这节课不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交流都十分热烈,不时迸发出来的方法,让学生感到惊奇,同学的讲解又让他们产生了恍然大悟的感觉。于是学生在一次次的惊奇与恍然大悟中体悟到了数学的无穷奥妙。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我听到他们又开始讨论那种方法容易理解,那种方法计算简洁。
课下反思:我真没想到“一题多解”学生们分析的这么深刻,我觉得这道题的设计有以下意义:
1、复习了旧的知识(分数应用题、比、比例分配、除法),巩固了新知识(比例尺)。
2、学生们搭建起了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比例尺就是比,比可以转化成分数,也可以转化成除法)
3、锻炼了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5、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探究的意义,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想出这么多解题方法,合作探究,使每个小组的同学群策群力,达到了事办功倍的效果。
6、最大的意义是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奥妙,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觉得我这节课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之处是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自觉地学习。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得益于我平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做学习的主人。今后我将继续在教学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学习、探索。尤其是教学反思我将坚持不懈地写下去,把教学中的灵感、好的教字方法以及不足都记录下来,做为今后教学的经验。
第四篇: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定稿)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自课改以来,为了让数学课堂落到实处,我们每个数学老师都作了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我们教数学是教会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鼓励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到底真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了吗?老师们又能着实引导孩子们解决问题吗?这仍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
数学课程标准说过“数学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因此,我们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地设计教学,充分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然后又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 的问题,逐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
我认为数学教学离开生活就不会精彩,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就失去了生命,应尽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真正的主人,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快乐。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灵活的应用新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用生活中的数学去贴近学生,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见解,谈谈我对这方面的体会:
一、在生活经验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其实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蕴藏着生动的元素。只要我们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学生就能学得轻松、积极、主动。
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新世纪商场图片,我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超市)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过)老师想买一瓶橙汁、笔记本应分别到哪个柜台去买?接下来我们就到文具柜台去瞧瞧,售货员阿姨正在摆柜台,阿姨发现漏掉了一支铅笔,应该放到哪一层?说说你的理由?(把同样的东西分在一起)像阿姨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干净整齐)这样的设计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直观形象,他们会初步感受到超市摆放物品、整理书包等这些生活中的事都用到数学知识了,而且学生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我以超市摆放物品作为引入,同时强调从寻找分类的好处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搭配”时,我从同学们平时感兴趣的动物园入手引入,今天小红要去动物园玩,你能帮她搭配一套漂亮的衣服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找出各种搭配的方法,这样安排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借机让学生讨论讨论搭配不遗漏的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方法,这节课的难点很轻松的就突破了。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景中引发问题的过程,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的时,我给学生出示一幅布置得乱糟糟的教室挂图.让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试着帮他重新布置一下.学生用已有经验干净整洁地布置着.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作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认为不仅仅是要认识和会数100以内的数,也应该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例如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得数,十个十个得数等或者其他一些实际生活中引发的数数问题.我在本节课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我们学校这么多老师,你能帮忙很快的数出来吗?生:等老师开会的时候,我一排一排的数.每排10人,有几排就是几个十.生:我想去每个办公室统计,再合起来.生:我可以去问每科的组长,有多少人,再加起来, „„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数数的方法.在教”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三八妇女节到了,小红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存的1角硬币和纸币都拿出来,数了数有20个,外婆看见了说,这样拿着不方便,便收了他的钱,又给了他2张1元纸币.,小红很不高兴,觉得自己吃了亏.你们觉得小红亏不亏?为什么呢?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将30个一角一个个的数,每10个放在一起,然后告诉大家这10个一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一角和3远是相等的.第二,让学生观察并从中找规律”元和角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10角.三、运用数学知识,切实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如在学习了长写写帮文秘助手、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家后测量自己的或者妈妈、爸爸的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冰箱、洗衣机、饭桌等的高度,测量床、衣柜桌子、铅笔、文具盒、数学书、一步等的长度、测量教室门、讲台、教室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在用。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巧花10元钱的活动,第二天学生给我做了汇报.生:我买了我买了一瓶水花了2元,一袋饼干3元,买了2袋,一盒跳跳糖2元,10-2-2-2×3=0(元)我一共花了10元,没有剩的了。生:我买了10本作业本,每本5角,一盒彩色笔5元,一共用了10元.师:10元钱这么不经花呀!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真应该珍惜!生: 我以后不乱花钱了.当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走向成功!
第五篇:数学课堂让学生做主
从初一起"数学课堂让学生做主"
学校教育应多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的当代教学工作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其在创造中学会学习很是重要,数学课堂如果让学生做主,相信繁杂的数学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数学知识将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让学生做主”?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育而成了吗?对此,我作了一些摸索,在此与同行们作一些探讨。
一、乐于尊重和赞赏
在初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首先提示学生:如果你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请你敢于想象,大胆尝试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不论成败,成了是喜悦,败了则再来。因此,我注意在教学中对于课堂上所遇的数学难题不是教师先入为主首先给学生讲解,而是给学生创造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讨论、去发挥,对回答问题答错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提示,对于新颖的探究方式给予大大的赞赏。有了尊重,学生就有了自信。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且,一个精彩而有趣的开始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让数学课一开始就“动”起来。如在初一教学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内容时,引导学生联系体育课的排队列的情景,于是我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询问平时的体育课是怎样排队的,让台上的同学们按平时的站法排好了之后,向全班同学提出:为什么这样排?还有没有其它的排法?让学生思考、讨论,通过思考与讨论,能使学生们从身边的实例中感受两种不同的有序性;再拿出一个简单的二次三项式,让学生去寻找合适的排列方式,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在充分活动后找出了六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样从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自己发现如何把多项式进行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再如初一的《有理数的计算》中,学生往往不注意在计算时要先确定符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理数的运算,先问一问你的得数,有没有姓?若有,它是姓负?还是姓正?”这样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幽默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其主动多思考、多观察、多讨论。观察是灵感的母亲,只有多动
脑多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这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好的多,而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同学们也觉得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非常形象,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赞许。有了赞赏,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激发和调动,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逐步让学生面对如何困难的问题都敢于或愿意去面对。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观察是灵感的母亲,只有多动脑多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与收获。欧几里得通过动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造了欧几里得几何;陈景润通过不断地思考登上了数学之巅。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注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超越自已。
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是培养有行为能力、思想能力、创新能力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关注实践活动,从活动中掌握真知、培养情感、发展能力。比如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讲“两条直线平行”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相关的事例,有的同学说火车的铁轨、有的同学说教室的门框不相邻的两条边沿所在的两条直线、课桌不相邻的两条边沿所在的两条直线„„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例举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它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其实仔细分析这些生活中的事例都不满足两直线平行的真正含义,生活中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不存在的,这只不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当然,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本身的摹本,它是对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提炼。对此在教学中是应该给学生交待清楚的。并告知学生:数学高于生活、概括生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的精妙和完美也在于它能把生活中理想的事物剖析透彻。从生活中引出数学,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将来还要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三、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 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探索动机,活跃课堂气氛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回答问题次之。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学者,都非常重视“问题”的意义。如古代名家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需要拆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万卷书,只是一条钝汉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没有什么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到
底的追究问题罢了。”所以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发现,可以说,是数学创新教育的前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认知过程的主体,应享有这种思维活动的权利和机会。比如,我在初一数学“线段”一课的教学中,在处理习题“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先多画几个图形,具体数一数,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去思考,去讨论,去总结出规律。对于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的结论,我也并不急于指出错的结论错在何处,而是引导他们回顾画图过程,分析其相关意义, 鼓励他们提出有关问题,然后讨论错的结论错在何处,最后再加以纠正。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探索动机,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精彩的反思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从而通过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例如:在学生学会一个内容、一个知识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数学象一杯美酒,是需要回味的。倡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反思,只有做到仔细品尝、反复推敲,才能体会数学中的精彩。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在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总之,课堂教学“让学生做主”,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活动中掌握真知、培养情感、发展能力。这是当前课改中的一种新理念,也是我的一些新尝试,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摸索,一点不成熟的体验。当否,提出来与同行探讨,望同行们多多指正,以利指导今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