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
11级文教系汉本班 张灿松 51103010017
内容摘要:杜十娘与茶花女,是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两个著名的妓女形象.美貌绝伦且都红极一时,而最后两人却都香消玉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悲惨的结局,她们之间又有哪些异同?本文将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并就产生这些悲剧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
杜十娘
茶花女
人物形象
悲剧原因
杜十娘是我国明代作家冯梦龙(1574-1646)编纂的<<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茶花女则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杜十娘和茶花女虽然在时间上相隔两百多年(杜十娘1624年,茶花女1848年),在空间上东西方相隔万里,沐浴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性格,但她们的生活遭遇却非常相似:同是红极一时的都市名妓,貌美出众,但却饱尝了人间的屈辱痛苦,她们敢于为了争取幸福生活而斗争:两者的命运结局也很悲惨:一个在如花似玉的年龄,怀报莫能定其价之多少的满箱珠宝,纵身跳入波涛翻滚的江心:一个在留下五万法郎遗产的房间里被自己执意加重的绝症—肺结核吞噬了.她们天生丽质,才艺超群,虽然身处污浊之中,仍保持着纯洁的心灵,有着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渴望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如果把她们两个放在一块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呢?我们分析下“同”的一方面。
一.美丽的外貌,不幸的出身
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有着倾国倾城的相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这样写道:那名姬姓杜名十娘,排行第十,院中都称为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至于茶花女,小仲马对她进行了这样的描绘: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般.这双眼睛罩上了浓密的睫毛,当睫毛低垂的时候,仿佛在艳红的脸颊上投下了阴影;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鼻翼有点向外张开;嘴巴匀称,柔唇优雅的微启时,便露出一口乳白的皓齿,皮肤上有一层绒毛显出颜色,犹如未经人的手触摸过的桃子上的绒衣一样.”由以上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是貌美出众,国色天香.可是,无论在哪个社会,生存总是第一位的,对穷苦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她们不幸而又自然地落入红楼绿馆中,成了糟人蹂躏、受人践踏的风尘女子.二.美好的理想,勇敢的奋斗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都生活在纸醉金迷的风流场,处在公子王孙、公爵伯爵的纠缠中,长期过着荒淫腐化的生活,但她们纯洁的心灵没有被肮脏的环境所污染,虽然她们身处青楼,从事着为人所唾弃的低贱职业,但她们没有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纵情声色并不是她们所向往的生活,她们渴望逃离青楼,跳出火坑,追求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角、命运的主人,过上快乐、平等、自由的新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她们灵活机智,重情舍财,忍辱负重,同阻碍自己实现美好愿望的恶势力作了勇敢的斗争.三.生命的终止,思想的永恒
杜十娘和茶花女的命运结局都是悲惨的,她们都选择了为爱情而牺牲自己.杜十娘虽然逃出了京城教坊,摆脱了妓女生涯.但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李甲抵挡不住萍水相逢的盐商孙富的一番挑唆和一千两银子的诱惑,而将她卖与孙富.面对这刚刚脱离又遭唾弃的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她虽然伤心绝望,但没有痛苦流涕、呼天抢地,她没有心存任何侥幸心理,没有丝毫委曲求全之态,更没有用箱中的百宝去换取李甲的回心转意.她深知,乞求讨不来做人的尊严,金钱买不来真正的爱情.在痛恨自己的痴迷,仇恨造物主的捉弄,诅咒礼法的虚伪之悲愤难当之时,她只是冷笑一声,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复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俗话说,悲莫大于伤心,哀莫大于心死.杜十娘在爱情失败,人生理想破灭,生存希望无存三重打击下,怀抱莫能定其价之多少的百宝箱纵身跳入波涛滚滚的阴曹水府,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杜十娘和茶花女为了爱情而不惜放弃一切,甚至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真情难觅的现代社会,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她们的生命虽已终止,但她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
第二篇: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比较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比较
【摘要】杜十娘与茶花女,是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两个著名的妓女形象,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剧上演在19世纪的法国巴黎,而杜十娘的悲剧发生在明代中国京城的“教坊司”。《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作者冯梦龙与《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却在创作中选择了相同的题材和表现内容,塑造出两个遭遇相似的青楼女子形象。她们美貌绝伦而且都红极一时,最后却都香消玉殒,一个悲壮,一个凄美,一个是绝望掀起的震撼,一个却是宽恕带来的感动。
【关键词】杜十娘
茶花女
悲剧
比较
19世纪的法国巴黎、明代中国的京城,这两个无疑是当时最具有诱惑力的地方,风流云集,车马喧嚣,一切的罪恶和虚伪在背地里泛滥成灾,繁华掩盖过处依然是歌舞升平,一派富贵景象。我们的主人公杜十娘与玛格丽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粉墨登场,悲剧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杜十娘和茶花女虽然在时间上相隔两百多年(杜十娘1624年,茶花女1848年),在空间上东西方相隔万里,她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性格,但遭遇却惊人的相似:她们的身份都是社会底层的妓女,她们貌美出众,她们是富人贵公子猎艳的对象,她们都过着与下等身份极不相称的奢侈而又如众星捧月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们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在她们内心深处,有强烈的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两者的命运结局也很悲惨:一个如花似玉的年龄,怀抱无法估价的满箱珠宝,纵身跳入波涛翻滚的江心,一个在房间里被自己执意加重的绝症——肺结核吞噬。她们天生丽质,虽身处污浊,却仍保持纯洁的心灵,她们对幸福生活强烈向往,渴望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本源形象
杜十娘是16世纪明朝作家冯梦龙笔下的人物,冯梦龙出生于一个封建文人家庭,科场屡试不中,心里极度郁闷,便流连烟花酒楼之间。他不仅了解妓女生活,而且比较熟悉她们的性情和爱憎,特别是冯梦龙曾经热恋过一个妓女,他对这些风尘女子有着非比常人的感情,而杜十娘,就成了借以反映这些下层妓女辛酸血泪史的代表。杜十娘从小在妓院中长大,十三岁就被迫开始接客,她美丽善良,也很聪明,不甘于过这样屈辱的生活,当李甲这个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时,因为他的老实,又稍有文采,十娘就决定把他当成自己从良的对象,可是,李甲是一个胆小怕事,毫无主见之人。在与杜十娘回家的路上,经不起盐商孙富的诱惑,把十娘卖给了孙富。十娘在失望之余,痛骂孙富,痛说她对李甲的失望后,抱着装有百宝的箱子跳江自尽,她那满腔的爱情也随着她的生命消失在滚滚的江水中。在同阻碍自己追求幸福生活的封建势力做斗争的过程中,杜十娘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她那敢于同一切破坏自己幸福生活的封建势力做斗争的精神得到集中体现。她那尊重爱情、重义轻财的高尚品格得到了极大弘扬。她那在人生理想破灭之后的毅然决然的投江之举则显示了她如火的个性和刚毅的性格。
两百年后的法国,小仲马写出了轰动世界文坛的爱情小说《茶花女》,由于小仲马出身特殊,童年时期的他,饱尝了人间的心酸,同冯梦龙一样,他接触过妓女,在巴黎剧院看戏时,与生活中的“茶花女”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一见钟情。热恋一个月后,小仲马为她负债累累,只好忍痛割爱。后来当小仲马得知“茶花女”因病而死时,异常痛苦的跑到“茶花女”的墓前痛苦了一场,并以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为原型,写下了不朽名著《茶花女》。茶花女玛格丽特是一个从农村来到巴黎的少女,她身无长技,可漂亮非凡。为了生存,15岁的她开始了她的卖笑生涯。在一次舞会上,伯爵的儿子阿芒被她的美艳吸引,对其念念不忘。在玛格丽特患上肺病的日子里,阿芒一直在她身边,照顾她,关爱她,也向她表露出爱意。玛格丽特被他的真情感动,就与他归隐到巴黎郊外去生活。可阿芒的父亲杜瓦先生反对自己的儿子与一个妓女在一起,就用计谋让玛格丽特离开自己的儿子。玛格丽特在痛苦之余,只好又回到了巴黎,可她还爱着阿芒。可阿芒不理解她,还报复了她。最后,玛格丽特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当阿芒知道这一切后,只有一生的悔恨缠绕着他。作者在文中用“茶花女”指代玛格丽特,不仅仅是因为玛格丽特对茶花的喜爱——房间里布置茶花,出门带着茶花,更是以“茶花”来比喻玛格丽特的不幸命运——她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却遭到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而过早凋零,茶花象征了玛格丽特品格的高尚,心灵的纯洁。玛格丽特,圣洁的茶花女,温柔美丽,恬静脱俗。
对爱情的向往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爱情对于女性来说,要比男性更重要,女性把爱情等同于生命,爱情往往是女性生活的重要支柱,玛格丽特和杜十娘都生活在纸醉金迷的风月场所,但纵情声色并不是她们真正所向往的生活。妓女以出卖肉体和感情为职业,但她们也有自己不愿出卖的爱情,或者是因为她们看够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也更加渴望真正的爱情。
玛格丽特本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为谋生来到巴黎,不幸落入风尘,做了妓女,染上了挥霍钱财的恶习。她以疯狂的寻欢作乐来麻痹自己,但内心却厌恶这种空虚的生活,是一个依旧保持天真性情的沦落女子。她对阿芒说:“您可能会感到奇怪吧,我的朋友,这种看来似乎使我十分幸福的巴黎生活,一旦不能激起我的热情,就会使我感到厌烦,因此我突然向往起能使我想起童年时代的那种安静生活„„”她向往真正的爱情生活,所以当玛格丽特把阿芒对她的爱慕当成真正的爱情后,就毫不犹豫的不顾一切的献出了她的一切,彼此相爱,在远离巴黎的乡间过了一段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杜十娘也是“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她并非情愿做妓女,她一直立志从良,找一个与之“情好的郎君”,过正常人的生活。后来她发现“李公子忠厚老实,甚有心向他”,与李公子“朝欢暮乐,终日相守”。
爱情赋予了这两个女子无穷的勇气和力量,玛格丽特决心彻底告别过去,永远和阿芒在一起,享受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而杜十娘则不惜自拿一半银子赎身,并与鸨母周旋,可以说,她为了未来,费尽了苦心,也历尽了艰难。对于爱情,这两个女子是绝对忠诚而坚决的,所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始终在声色中沉醉,直到爱情复苏了她的心灵,爱情是把她从昏睡中唤醒的一剂良药,因此她对这段爱情充满了感恩。为了阿芒她愿意牺牲一切,甚至愿意去死。而杜十娘从一开始就有着从良的愿望,有着追求纯洁、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要求。爱情对于她来说,是努力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虽然那么容易折断。爱情一旦折翼,她会坚强的承受,用死来抗争。她们对自己所挑选的男性进行过多次的考验,以确信他们的爱情,可最终她们还是受到她们深爱的男人最深重也是最致命的伤害。
所遇之人的比较
遇人不淑是女人最大的不幸,而识人不明更是主动犯下的错。无论时代怎么进步,女人依然会看错人,选错郎,因为,恋爱中的女人是瞎子。
李甲对待杜十娘的“爱”是一种猎艳式的,“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喜出望外,把花柳情怀一担儿挑在他身上。”李甲风流少年,殷勤温存,所谓“忠厚志诚”,于是杜十娘有心向他,可是李甲只是贪慕十娘美貌而流连花街柳巷,他的心里有的只是十娘的美色与温情,他并没有把十娘当成一个妻子,一个人看待,只不过把十娘看成自己的尤物,一件商品。李甲对十娘的追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始自终对十娘的人品都不曾有过真正的信任与敬重。他的朋友柳遇春认定十娘让他筹措赎身之费乃烟花逐客之计,“公子听说,半晌无话,心中疑惑不定”。遇到孙富,李甲更是把十娘作为炫耀的资本“此乃北京名妓杜十娘也”。为了自己能够体面的回家,他听从了孙富的唆使,用一千两把十娘给卖了,重新把十娘扔回了火坑。杜十娘的遇人不淑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早已注定,想想,风尘女子有几人能幸运的遇到真正有情人?
与李甲相似,面对玛格丽特的一片真情,阿芒始终不肯相信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就让猜疑占据了他的心头,第三天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了他而发出了一封羞辱和谴责她的绝交信。然而,当他听到朋友祝贺他得到了“可以替他争面子的不容易到手的漂亮情妇” 玛格丽特后,在虚荣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来,并给玛格丽特发出了请求宽恕的信。所以,有理由相信,在阿芒心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的分量要比对玛格丽特的爱情的分量重的多。也就是说,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拥有名妓的虚荣而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人们常常说“真正的爱情往往能使人变的崇高”,然而阿芒在得到玛格丽特之后不但没有变得丝毫崇高起来,反而变得更加堕落了。他整天除了享受拥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和快乐外,就是去地下赌场赌博来增加一点用于挥霍的金钱,全然不顾玛格丽特维持巴黎名妓排场的费用是来自其他几个男人的供养这一事实,也丝毫没有考虑应该怎样尽快让玛格丽特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阿芒对玛格丽特的所谓爱情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悲剧原因
造成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性格、所遇之人等都会左右最后的结局,然而,社会原因却是她们死亡的助推器。
杜十娘生活在封建社会,明代万历年间的中国,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三从四德观念根深蒂固,妇女处于被忽视受压迫的地位,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妇女更是无人格可言。她们只能任别人践踏,随人侮辱。妓女最让人看不起,违背了伦理道德,是出卖灵魂的。社会环境是不容许这样的人进入正统的家庭的。李甲的父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要维护他的地位,维护他的名声,就不可能让十娘与李甲走到一起。而李甲,相对于杜十娘来说,他爱的是他自己的阶级门第的家庭和他自己的名誉地位。李甲真正尊重的是他“表性方严”的父亲和以他父亲为代表的具有封建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的旧势力。而社会上的其他人呢。还不是一样,处处不把十娘这类人当人看,把她们排斥在人外来对待。杜十娘的美好追求化为一个悲壮的破碎的梦,这是一个封建专制社会的悲剧。
玛格丽特虽然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然而19世纪的法国巴黎,虽然没有中国浓厚的封建思想意识,但门第等级观念依然存在。妓女身份仍是不能被人们认同的肮脏物。她们只能是富人的玩物,整天被达官贵人、老爷少爷追捧玩弄。阿芒的父亲,资本家的代表——杜瓦先生,一个伯爵,在社会上是有头有脸的人,他能允许他的儿媳是一个妓女出身的人么?如果他允许了,社会会怎么评价他,他的脸面又该放到哪里?在这样的情况下,玛格丽特的结局不言而喻。正是杜瓦先生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原则和等级观念扼杀了茶花女过正常人生活的梦想,也扼杀了茶花女和阿芒的爱情,这是一个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法】小仲马,茶花女【M】。黄甲年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冯梦龙,古今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张玉强,《杜十娘与茶花女之悲剧命运浅析》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报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教出版社
第三篇:浅谈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比较
浅谈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比较
摘 要:小仲马以一部《茶花女》将十九世纪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永恒的搁在世界文学的长廊中,而早他二百多年的中国明代冯梦龙编撰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同样塑造了一个千古传颂的名妓杜十娘。尽管在不同的中西方,随着时间的跨越,但同属京都名妓的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同是在风月场上走红的人物,都是陷入泥沼而又灵魂高洁。他们渴望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最终都在命运捉弄下落了个凄惨结局,一个怀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葬身江中,一个在表面华贵而实际一文不名中肺痨而死。共同的身份,相似的命运。本文将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命运做初步的比较。关键词:杜十娘;茶花女;背景;性格;比较
杜十娘是我国古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三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而茶花女则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怒为文眼,怒斥封建社会礼教的罪恶,《茶花女》以悲为主线,痛斥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杜十娘与茶花女同为风尘女子,都是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形象。他们虽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他们却经历几经相同的悲剧命运。杜十娘幼时为生活所迫,被卖入妓院,受尽凌辱饱尝辛酸,茶花女本是贫穷纯朴的农村姑娘到巴黎红楼绿馆中,他们都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却都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可怜一片无瑕玉,误入风尘花柳中。共同的身份,相似的命运。本文将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命运做初步的比较。
一、悲剧性的具体表现
从古到今,都有悲剧,都有悲剧性的存在与结局。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悲惨的遭遇,但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诉说悲剧性的命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万历年间,富家子弟李甲游教坊司院的时候,结识了杜十娘,俩人情投意合,倾心相爱。杜十娘自己出钱帮助李甲、求得从良,寄希望于李甲,经过波折后,十娘终于让李甲赎出了自己,二人相携离开京城,因李甲惧怕父亲,他们来到苏杭胜地,谁知,途中遇到不速之客富商子弟孙富,他见十娘生得国色天香,美艳无比,顿生歹意,便巧言相劝,诱使李甲以千金之价将杜十娘卖给自己,那李甲本是个没主见的人,听了孙富的话,背叛了十娘,十娘万念俱灰,她悲愤地把多年辛苦积攒的百宝箱投入江中,后投江自尽。李甲悔
恨,郁成狂疾,二人的爱情以喜剧开场,以悲剧落下帷幕。
杜十娘是一个美丽聪慧,却不幸堕入青楼的她执着于真正的爱情,不只是一时的欢爱,一般的婚姻,她要追求一种人间真情,所以,杜十娘才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用“百宝箱”来换取真正的爱情,在选择李甲托付终身之时,杜十娘又一直不肯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也正由于这个原因,证明杜十娘太天真了,在充满铜臭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哪有什么真情可言,她的希望是注定要破灭的,她的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
《茶花女》真实生动的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至死的故事。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农村姑娘,长得漂亮。她来到巴黎谋生,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真诚的爱她,引起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但是阿尔芒的父亲反对这门婚事,迫使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真相,寻机羞辱她,终于使她在贫病交加中含恨而死。《茶花女》中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的艺术魅力。
马格丽特无疑是一位天资出众、聪颖过人的姑娘她不仅具有艳丽的姿容和轻盈的体态,而且风度大方,谈吐高雅。如果命运为她提供某机遇的话,她是完全可能走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一个有出息有成就的新女性。
玛格丽特由于童年时代艰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后纵情声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昼夜地饮酒、跳舞、看戏和男欢女爱的娱乐中,她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残害。她染上了肺结核,经常发烧、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也常常咯血不止。按照马格丽特当时的经济条件,如果她对自己能够稍加节制,安心调养,她的健康也许会很快地恢复,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适当的控制。但是她却没有这样做,也许她认为来日无多,应该抓紧时间寻欢作乐,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男人,对待人生;也许她想尽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种手段损害自己的健康。总之,她的健康迅速恶化,终于在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不治而亡。一代佳丽,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二、悲剧命运的产生
杜十娘和茶花女是东西方两个不同的妓女形象,从妓女生涯走向死亡上具有共同的悲剧命运,她们的命运之所以以悲剧结束,是因为他们的不幸和死亡表现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体现了一种必然性,她们的人性要求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实际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说明不管是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还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国,都有同样悲惨的命运。他们都是选择牺牲自己为结局。
(一)生活背景
我国明代,正是商品经济兴起和繁荣的时期,专门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手工工场已初具规模。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金钱和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在金钱和利益面前开始动摇。这种背景从《杜十娘》这篇小说中说道:“说着钱,便无缘”。在这样的社会中,鸨儿与杜十娘,三亲四友与李布政,李布政与杜十娘,孙富与李甲,甚至李甲与杜十娘,都是建立在金钱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正是杜十娘积攒百宝箱的原因,她幻想利用百宝箱来换取李甲的爱情。
百宝箱是杜十娘价值的象征,希望的寄托。但命运不幸,落到妓院,经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折磨,过着人间地狱般的生活。她渴望摆脱这种非人处境,做一个真的有价值的人。但是一个女人,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又谈何容易,更何况,杜十娘的命运是由浓重的封建道德和等级观念决定的杜十娘是妓院鸨儿的活的商品,摇钱树,她完全是封建式的人身隶属关系,她的希望注定要破灭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可能有生长真情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里,真情就像柔弱的嫩芽,缺乏养料和水分,只有枯萎和死亡,吃人的封建礼教,自私自利的人际关系,使杜十娘彻底失望了。一个自己真心爱的人,只为“一千两”为个人私利就不惜背信弃义,断然出卖自己。杜十娘只有用骂来表示内心的极大愤慨,只有用死来反抗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来保存自己的尊严和清白。杜十娘始终成为一个金钱和利益的牺牲品。她的悲剧是注定要发生的。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是法国资本主义用卑鄙无耻的手段和途径,取得社会财富,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人民却食不温饱,随着资产阶级淫乱的生活方式,整个社会风气败坏了。因此存在上等人、下等人的等级观念,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是被轻视的,但是妓女的人身还是自由的,她们不像杜十娘那样属于某一个老板,不会在某个老板的棍棒逼迫下去接客卖淫。而在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是贫穷饥饿趋使他们接受贵族的玩弄。
(二)性格悲剧
玛格丽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热情,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一位人们不知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一提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高尚的女性。她不同于杜十娘,她狂欢纵乐,没有积蓄,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即使当茶花女遇见了阿尔芒,愿意成为阿尔芒的情人后为了应付每年十万法郎的巨额花费,茶花女她仍然不得不强装笑接待其他客人。因此,杜十娘与茶花女比较,茶花女的内心更痛苦。茶花女忍辱负重。她能摆脱公爵、伯爵的控制和威胁,坚决卖去一切奢侈品而和阿尔芒隐居乡下,这是她反抗精神的一种表现。但是茶花女心肠太软,过于舍己 3
为人,对于门第等级观念又太忍让屈从,在跳出火坑之后又重蹈覆辙,最后用慢性自杀的方法含恨而死,这种软弱性格只能够引人怜悯,却缺乏杜十娘那种刚烈坚强的性格来鼓舞人们起来反抗的精神今人悲叹惋惜。
杜十娘聪明能干,有心计,会安排。她虽然误落风尘多年,但对未来,对人生仍抱有希望很早就有跳出火坑从良嫁人的打算。因此,她瞒着鸨儿把自己出卖肉体得到的金银首饰和珍宝古玩私藏起来。在百宝箱里藏金银珠宝,又在被褥花絮中藏有碎银,以便日后遇到意中人作为终身相托的物质基础。当她发现李甲忠厚至诚,有心向他时,并没有马上许以终身,而是设法考验李甲对她的爱情里是否忠贞,因此,她要李甲到外面去想办法凑足三百两身价,在她的帮助下李甲终于凑足了银两,为杜十娘挣脱了妓院的束缚。杜十娘老早把财宝寄存到知己的姐妹家,她们在十娘离去前把珠宝装在箱匣中送来,当她刚要离开妓院大门,便考虑到此后的生活问题。在李甲“辗转寻思,尚未有完全之策”的情况下她打算冲破重重困难,深谋远虑地设计,于苏、杭胜地,权作浮居计划叫李甲回去求亲友向父亲劝说,争取得到父亲的谅解,总之,她用尽心机,要实现过自由人的生活的理想,但是在美好理想即将实现的时候,李甲听信了商人孙富的话,卑鄙地把她卖给了孙富。当十娘像晴天霹雳一样听到意外消息的时候,便猛醒悟到自己选错了人,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自己仍然是个商品,可以被人买来卖去。她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能摆脱被侮辱的地位。她这时痛苦失望,但刚强而又冷静地对待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她故意装扮得那样整齐,催促公子快去兑过银子,然后当着孙富、李甲及商船打开百宝箱。先后将其中的各种珍宝投入江中,痛骂孙富,破人姻缘,指骂李甲有眼无珠,见利忘义,更痛心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幻灭,于是抱着百宝箱向江中跳去,不惜以一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反抗,这种宁死不屈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强坚定的烈女形象。
杜十娘与茶花女她们俩最终都选择牺牲自己作为结局。但是,杜十娘是被负心汉离弃后在轰轰烈烈中香消玉残,显示了如火的个性,而茶花女是在遭心上人误解后痛不欲生,抑郁而终,表现了她情柔似水的品性。
三、悲剧命运的启示
杜十娘与茶花女生活在同样肮脏的环境中遭受到同样非人的待遇。可是他们始终保持着纯洁的灵魂。在他们被玩弄的躯体里,始终深藏着“不教泥淖陷渠沟”的灵魂。杜十娘幼时为生活所迫,被卖入妓院,受尽凌辱,饱尝心酸。而茶花女本是贫穷纯朴的农村姑娘,到巴黎谋生不幸坠入红楼中。茶花女虽出自卑贱但却能与诸多男人纠缠,显示了她高尚的自尊。当杜十娘得知自己刚跳出火坑又将陷入虎口李甲,绝望于尘世,毅然怒沉百宝箱,纵身跳入江中,死成了她最后的自 4
尊。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不同的是,杜十娘是在毁灭中一直守候着爱情,茶花女只是邂逅爱情。爱情一旦来临,她们就开始了新的人生。杜十娘与茶花女两位都是纯朴善良的女性都对爱情专一执着。杜十娘与李甲,茶花女与阿尔芒、也确有过一段短暂的浪漫爱情生活。然而,她们所钟爱的男子,最终,一个背叛了,一个误解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他们因情而生,因情而死。只是,杜十娘死于怒,怒的是负心汉;茶花女死于怨,怨的是恶势力。李甲是不是真的有眼无珠,最终还是为一个“钱”字,阿尔芒是不是后悔了呢?他悔的是她始终爱她的证据外还给她什么? 应该是一个情字。
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或许因为他们的灵魂太高洁的缘故,她们不能也不愿与浑浊势力同流合污,最终都以他们年轻美丽的生命为代价,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留给人们无尽的遗憾和惆怅,杜十娘带着百宝箱愤然投江,其勇气固然可称为女中豪杰,有很多人却不能理解其行为。像杜十娘这样极深沉的女子,为何会偏执到为李甲这种懦弱自私的负心人自杀?她的死实际上有深层的含义,从杜十娘的社会地位和她的处境看,当时的她也别无选择的余地,总的说古代社会留给妇女的“正当”职业也就有一种:娼,就是这唯一的职业也叫人难以忍受。
总之,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命运是他们本性善良,不向命运低头,还有对美好的爱情追求。他们的悲剧也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她们的命运值得同情,更值得让我去认真的思考。他们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们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种反抗,她们在社会面前是弱小的,自身的思想也有脆弱的一面,难以逃出世俗的观念,她们在社会面前无法逃脱。但是,无论是失身时很少设防小人之心,还是传统观念对他们的束缚,都不能否定她们优良的本性,这就决定了她们的悲剧是美丽的,这种美更衬托出社会和世俗的黑暗与邪恶,她们对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以及为谋求个性解放而敢于牺牲的精神,杜十娘与茶花女多么的相似,但他们都是被悔辱受损害的善女性,想跳出火坑,终于没有能够逃脱毁灭的命运。这说明不管是在封建统治下的中国还是在资本主义的法国,下层妇女的命运都是同样悲惨的。
今天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那种自怨自艾、柔弱无助的女人已日渐失去市场。男人不再是女人的主宰,女人也早已不是男人的附庸。“男人追求的极致是成功,女人追求的极致是幸福”的名言也日渐黯淡使色。女人学会自我拯救和自我完善,永远是最重要的。渴盼男人赐予你幸福,永远是被动而不安全的。现代女性要做到不媚俗、不盲从、不虚华,自然少不了要有这种让男人倍加欣赏的高贵气质。
参考文献: [1]小仲马,著《茶花女》,广州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2]冯梦龙,编著《三言二拍》,北京出版社集团,2006年7月第1版。
[3]李修生,编著《中国古代文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2版,2002年1月第1次印刷。
[4]罗宗强,陈洪,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5]赵欣,《试论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3 月。
[6]王珊,《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之比较》,《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6 期。
[7] 张汉文,《杜十娘的“美”》,《教材文析与研究》,2003年第3 期。[8]苏屹峰,论《茶花女》悲剧的成因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9月9期。
第四篇:茶花女与杜十娘的爱情悲剧比较文献综述
茶花女与杜十娘的爱情悲剧比较“文献综述”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08级2班
作者:陈艳
指导老师:吴童
在信息开放、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运用大众网络媒体广泛参与到对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评论中,这既是扮演着受传者又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爱情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复杂多变,人们更渴望得到纯真与完美的爱情,但是并非那么简单容易,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着诱惑与罪恶。茶花女与杜十娘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们的爱情悲剧结合当时的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全面地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从国外到国内,从过去到现在,实现横纵对比研究,启发我们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爱情价值观,同时,深刻剖析中法两个国家在对待妓女这一社会角色上有什么异同,感悟中法两个社会价值取向带给我们对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思考,从而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得与失。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对资料地收集,主要借助CNKI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利用学校的团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一方面在图书馆查阅小说研究方面的书籍,一方面打开CNKI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搜索引擎,输入“茶花女与杜十娘的悲剧比较”“茶花女的悲剧之因”“杜十娘的悲剧命运”等主题词进行搜索,得到相关期刊论文数十篇,对本课题研究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期刊论文也不少,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一、研究课题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不断研究不断获得新的体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又有着相似性,就具有了可供比较的参考意义。在比较作品的同时,结合当代的社会现状,引起人们的深思。
1、人物形象比较
江苏省如东县栟茶中学的徐杰老师的写的题为“哀其不幸叹其争——杜十娘和茶花女形象之比较”的论文对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形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作者用的是平行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个人物。作者认为比较人物,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可比性。这两个人物有很大的可比性。研究这个课题可以进一步比较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作者认为这两个人物在性格上有相似的地方,但还是有一些内在的、本质的差异。小仲马的《茶花女》和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对各自的女主人公的形象的塑造上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她们同为妓女,都以悲剧结束生命。两部作品都借助故事来体 现她们的善良。但是,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
辽宁绥化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夏宛琦写的题为“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之比较”的论文,对茶花女与杜十娘的形象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她们悲剧的异同,以及形成悲剧的原因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她们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两个都是貌美如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但是同样具有美好的心灵。她们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坚韧和执着,在追求爱情的路上,勇敢前进。这种精神让人敬佩。她们生活的国度不同,时间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因此她们的形象也具有不同点。作者用了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女性的异同。
除了她们形象的不同外,作者还对她们悲剧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她们的悲剧有相同,她们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名妓,都为了追求爱情付出了生命,以悲剧结束。再看她们悲剧的不同,她们悲剧的表现形式不同,杜十娘是在得知自己被卖了愤怒地投江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茶花女则是放弃求生的意志,让病魔折磨致死。一个是为爱牺牲,尽管我们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感到惋惜与心痛;一个是刚烈地报复,让人为此精神振奋,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也就完全不同。
最后作者还分析了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作者认为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时代,她们终究只是女子逃不过时代的洪流,逃不过世俗的偏见,逃不过礼教的束缚,逃不过大家对金钱的崇拜与依赖。杜十娘生活的明代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刚刚萌芽,传统的价值观念被金钱和利益所动摇,人们开始追求金钱和利益,不惜一切手段。封建道德交织着金钱利益关系,杜十娘的爱情最终被扼杀。而玛格丽特生活的法国,正是资本主义由上升而转向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金融资产阶级占据着统治地位,他们不择手段的追求财富过着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决定了茶花女的爱情是不能成功的,最终只能失败。
2、文学的价值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界》编辑李本红写的题为“悲怜、痛惜、疾恶”的论文中写到文学应该同情弱者,赞扬美好和揭露腐恶。出身卑微的普通人的不幸命运应该成为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小仲马的《茶花女》与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两部以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优秀的悲剧作品。作者通过对杜十娘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生活遭遇、处世态度、抗争精神和悲剧结局等方面的分析比较,探析了中西文化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女性在物欲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女性在男权格局下的尊严等方面的差异。作者指出,她们两个都是处在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极其严重。当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人都被当做男子的附庸。杜十娘和茶花女都用她们的血与泪写就这种命运的不公平待遇。同时,她们虽深处泥沼,内心却保留着难得可贵的品质。杜十娘聪明、能干,有远见有胆识,最后在得知自己的命运时不甘就此被命运玩弄,她刚烈地同命运抗争,用生命反抗封建礼教与资本主义的丑恶。茶花女心地善良,为了爱人甘愿付出,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李本红认为,她们身上那些美好的品质应该赞扬。并且作者也认为文学应该揭露丑恶的东西。《茶花女》是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愤怒反抗,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阶级见利忘义、寻欢作乐后的始乱终弃进行直白的揭露。不同的社会性质下,不同的阶级却有着相同的令人发指的卑劣行为,应验了现今社会的一句话:上流社会喜欢做下流的事。
二、研究课题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纵观茶花女与杜十娘的悲剧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关于茶花女与杜十娘的悲剧研究的各个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随着各种形式与分类地提出和划分,各类研究在广度与深度都有所发展和深化,以茶花女与杜十娘的爱情为切入点,对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研究重心也在广度和宽度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深入透彻。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地资源,使我从中获得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应该“认命”而应该积极争取的启发。,虽然,前人研究成果在今天已经更加完整完善,但毕竟关于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研究的各类题材参差有别,内容各异,其结论并不一定会每方面都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因为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对于研究要求和研究方式的标准无法统一,且相互之间独立性较强,相对沟通交流较少。在某些方面也还少有独特的视角涉及,关于茶花女与杜十娘的悲剧研究,理应结合当今的社会现象,分析二人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根源和从中得到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M]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 小仲马.茶花女.[M]王振孙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0.[3] 周榕.浅论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9):31-32.[4] 李本红.悲怜、痛惜、疾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43-46.[5] 李宁.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125-126,136.[6] 夏宛琦.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之比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4):12,29.[7] 赵欣.试论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34.[8] 唐定芝.论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成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04-105.[9] 周榕.无法逃脱悲剧命运的玛格丽特——茶花女的悲剧色彩浅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83-84.[10] 崔显艳.荆棘路上的不屈灵魂——杜十娘悲剧解读.[J]名作欣赏,2011(2):88-90.[11] 薛新萍.论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成因.[J]文学教育,2011(5):78-79.[12] 杨慧.盛装的尊严:浅谈刘兰芝和杜十娘.[M]中学语文,下旬,2011(3):86-87.[13] 徐杰.哀其不幸叹其争——杜十娘和茶花女形象之比较.[J]语文教学研究.2005(7):27-38.2011年12月20日
第五篇:美狄亚、杜十娘、女性形象分析 论文
女人悲
摘要:自古女性的爱情常有悲剧是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是个人因素所致。分析中外文化背景会发现不止是中国女子如此,外国的婚姻爱情也会遭受背叛。而背叛的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美狄亚、杜十娘、女性、爱情、悲剧。
在中外文学中,被抛弃的女性形象有很多,美狄亚与杜十娘就是其中的代表,一个为爱疯狂,弑子复仇,一个被爱所伤,投江自尽。两位女性的不幸遭遇,让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们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也能够理解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哀与无助。
两位为了爱情而复仇的女性,她们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女性的报复特点是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引发世人思考,引发社会舆论,从而使受讨伐的男人得到应有的报复。而西方女性的报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以别人的痛苦来结束自己遭受的痛苦。
美狄亚为了报复自己的丈夫选择更为悲烈的手段弑子复仇,尽管现在社会对她的做法褒贬不一,但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女人遭受的背叛后的疯狂,是可以接受的。古希腊一般观念认为,父亲是真正的生育者,儿女的出生完全与母亲无关,美狄亚只有亲手杀死伊阿宋的子女,才算是完全的报复。所以,对于失去孩子来说,理所当然男性的悲痛更震撼。美狄亚在杀死自己的孩子有一段心理对白“我怎么办呢?朋
友们,我如今看到他们这样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就软了!我决不能够!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计划,我得把我的儿子带出去。为什么要叫他们的父亲受罪,弄得我自己反受到这双倍的痛苦呢?这一定不行,我得打消我的计划。--我到底是怎么的?难道我想饶了我的仇人,反遭受他们的嘲笑吗?我得勇敢一些!我竟这样的脆弱,使我心里发生了这样软弱的想法。”美狄亚其实内心也是矛盾的,在西方社会的那种环境熏陶下,她选择的只是她认为更能抚平内心愤恨的方式罢了。而杜十娘生活在封建社会男权为上的社会,深受儒家对女性束缚思想的禁锢,她与李甲相爱却遭受背叛,最后落得个怒沉百宝箱,投水而亡的下场。
她们两个虽然是一中一西的形象,但都富有者悲剧色彩。两个女人都生活在男权为尊的社会,她们把男人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即使她们都有傲人的资本,却依旧为了那个让自己倾心的男人付出了一切。美狄亚选择的是最直接也是最激烈的方式,这种做法是以牺牲他人来达到复仇的目的,而杜十娘却是自我死亡来告诉李甲,她的愤恨与忧郁。这两种方式都让人为之扼腕。
美狄亚与杜十娘的爱情观比较在男权社会中,无论古今中外,女性都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没有所谓的地位、人格、尊严,她们所扮演的角色皆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男性发泄欲望的载体,爱情对女性而言更是不可企盼的奢侈品。因而拥有爱情对女性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
女性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全部。正因如此,对美狄亚与杜十娘这样的性情中人来说,爱情是造成她们悲剧的“罪魁祸首”。
所以,即使中西文化不同,思想不同,但在爱情上的人们决绝的方式却有着相同。不管当今的世人如何看待这两位女性,我觉得她们都是值得尊重的。如若没有男人的背叛,她们的一生也应该幸福美满。不要什么都是女人的错,什么“红颜祸水”之类的都是男子为自己的无能而找的借口。为爱而疯狂的女性形象还有很多,只是美狄亚和杜十娘的更加激进、更加的疯狂。这种至情至性的女子即使最后是悲剧草草了结她们的一生,却留下了一缕芳香供后人警享。
参考文献:《美狄亚》
《行院物语》
《希腊神话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