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报告心得体会任晓华
听师德报告心得体会
任晓华
听了綦老师的讲述我十分感动。他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读出了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爱就是奉献”的真谛。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我。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通过这次学习,我体会到要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一个好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后我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第二,要热爱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朱小曼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 则是另一个层面。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更有必要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复他们的自信。
第三,学无止境。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之过矣。”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有真才实学。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第四,为人师表。孔子书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作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从小养成了事事占先,以自己为中心的坏习惯。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我们教师在热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让每个孩子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比如: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家长来说情,学校的纪律是严肃的,学生是平等的,可面对家长,我们得尊重,得给面子,我们需要他们支持,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好学生。因此,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为了工作,我们教师可以退一退,让家长释怀,有面子,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老师胸怀宽广的一面,赢得家长的尊重和学生的尊敬。家长是学生家庭的中心,尊重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对我们的教育和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走投无路。因此,教师处处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五,乐于合作,善于合作。
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教师的劳动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因此,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是当代师德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之一。
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 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党史教学教案任晓华
中国共产党党史教学教案
土庄小学 赵忠芳 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党史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一些重要时间;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初步了解,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成立、建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教育党员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解释课题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0多年里,我们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时期,涉及了成千上万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党史,是一部曲折的历史,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真学习党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二、进行党史教育
(一)共同学习党的历史:
1、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子组成的图案。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
4、一名党员只能参加组织关系所在支部的活动并接受监督。
5、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陈独秀等发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
6、随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日益紧密,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在共产国际代表的促进下,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7、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正式章程,是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9、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党的三大,正式决定用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
10、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2、1927年8月,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3、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4、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1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6、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7、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一部以迅速行动包围临潼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这便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8、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大举侵华而蓄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19、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国民党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部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坚持四昼夜,打退日军数十次进攻。
20、从近代到建国前我国第一次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是抗日战争。
21、1939 年10 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22、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历时43天的谈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重庆谈判。
23、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4、《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
25、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6、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做报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7、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28、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淮海、平津战役。2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30、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权不同。
31、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
32、1956年9月15至27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经济文化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3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
3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
3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切实搞好党风建设,并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6、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意义是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37、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
38、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39、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开发上海浦东。
40、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定位。
41、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党章。
42、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考察学习时, 提出“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对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作了深刻的阐释。
4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4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4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46、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48、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活动将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
第三篇:听李晓凡心得体会
爱是教育的灵魂
放不下紧张的六年级教学工作,舍不得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矛盾着培训值不值,就这样受命来到东山宾馆。入门查阅代表证,透过门缝看到整齐摆放的椅子,一下子感觉这个交流会很有品质,窃喜自己能来参加是幸运的!
李校长的声音干脆而不失悦耳,语言实在而不失深刻,内容亲民而不失典型,肢体活跃而不失大气,就是这样的展示让整个会场时不时迸发出酣畅淋漓的笑声,同时也感染者与会的每一个“心灵”,让我们每一个人没有感到会议带给人通常的疲倦,而是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暗示李校长多说点再多说点„
讲座围绕着爱展开了师德的挖掘和感悟,也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体会着如何去爱,什么养的才是有效的爱。她的情绪带动我们体验,每一个实例都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这我们才恍然大悟平时的点滴做法是多么禁不起推敲。印象最深的是李校长传授的“赏识和批评艺术三部曲”,对照自己或许只关注了其中的一步或两部,往往只差那一步,却输了整个“教育”!就想李校长说的,我们的教育不是成才教育而是成长教育!成长就是这样的——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改正错误,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关键是学生犯错后我们怎样做!是的,每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并乐在其中,这就是做教师的小爱!但是把小爱坚持下来,天天去做,就是大爱!我要做一个心中有爱的老师,做一个可以用眼发现,用嘴暗示,用心倾听的心灵启迪者!教师的坚持和努力就是铸就大爱的伟大历程!
一天的会议接近尾声,轩妈(刚刚毕业学生的家长朋友)短信:郭老师,方便时回个电话!一担心,二好奇,三兴奋!会议结束立马回电,原来是孩子初中以后进步越来越好,而且两次大考成绩非常好,做老妈的实在是想找人分享!听到这我放心了,但是更兴奋了!我为孩子们可以饱有这个上进心和自信心而欣慰,为孩子能抱着为青小争光的责任在努力而敬佩!轩儿,我知道你会越来越好,我和妈妈都看好你的呦!
挂断电话,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也在秉承着教育的灵魂。但是我甚至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要慢慢消化今天所得,结合自己的工作反思,并设定将其融入以后工作的方向!
爱不仅是教育的灵魂,更是人性的灵魂!心中有爱的人,才会更加幸福快乐!让我们都做生活的幸福分享者!
第四篇:观摩课心得体会宋晓华
汶上县“高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心得体会
寅寺镇中心小学宋晓华
2014年3月20日,我们在领导的带领下,到县圣泽中学参加了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教研活动。我们语文组听取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高一课程《琵琶行》第二课时和高二课程《六国论》。
圣泽中学的这三位老师,都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拟和训练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从片面注意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位老师使用了导学案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索,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逐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导学案促进了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的教育观转变。课堂教学中关注到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遇到困难时能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潜力,及时以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扬长避短,肯定
自己的价值。可以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良好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使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这种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第五篇:听李晓凡报告
听李晓凡报告—内化师德有感
发布者:李玉彬 发布时间: 2011-12-10 8:44:
32内化师德,从我做起
师德是教师从业的最基本要求,今天有幸倾听了李晓凡的师德报告会,使我更深入理解了师德的内涵,体会到过去的师德只是追求的一种外化,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而现今的师德追求的是一种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她包涵教师的思想境界、理念、行为、业务水平等内涵,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备内在有张力,潜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正如李晓凡老师所说教师无小事,事事是楷模,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教师最光荣的事。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师的言传身教主要意义上说实际上是教师良好心态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拥有自信、乐观、坚强的心态、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勇于认错的心态、尊重理解学生、与人为善、充满爱心、真诚交流的心态、纯洁、公正的心态、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心态,要不断的内化自己的师德修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人民教师。
努力践行内化师德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教育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任课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师德素养,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担任班主任的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同时拥有广博知识和精湛技能的教师才能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相反的,老师无法发挥传道解惑功能,就谈不上教育感化学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生的信任。作为教师的我们,始终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用爱教育感化学生的过程中,同时教育感化的也是我们自己,与学生一起发展,才能不断的内化师德。听了李晓凡的讲座之后,我感触很深,并下定决心以此激励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在上课过程中,有学生不认真,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眼神或是多数同学所不能觉察到的一个细节举动来提醒学生,用来代替在课堂上直接点名批评,课后多与学生谈心,达到沟通、共同进步的目的;面对后进生,不一味的指责其拖了大家的后腿,试着先多表扬他的优点和特长,让其建立信心。课后找其谈心,指出优势和不足,提出下一步的要求,效果总比在课堂上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