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关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凤台城关镇:实行“网格化”创新综治管理
[提要] 日前,凤台县城关镇在全镇内实行镇、社区、责任片三级综治“网格化”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落实维稳综治各项措施,强化社区综治工作职责,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日前,凤台县城关镇在全镇内实行镇、社区、责任片三级综治“网格化”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落实维稳综治各项措施,强化社区综治工作职责,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模式。
为了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镇里成立了群众工作部,社区成立群众工作站、各网点成立群众工作点。将社区内计生、维稳综治工作、民政等一揽子工作全部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化具体做法是;一是各社区根据社区自身实际,按楼栋或区域划分成若干片区,形成网格,每个网格指定社区专人专门负责该网格的综治维稳工作。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将社区内的楼长、社区调解员和“五老”人员动员组织起来,为每个网格的负责人配备力量,共同参与各网格的治安防范工作,充实治安力量。三是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每个网格负责人要带领本网格的楼长、在每天的不同时段,对所属片区开展巡查。或走访居民,收集信息;或重点排查,发现问题;或巡视片区,消除隐患。如果发现突发事件,能制止、解决的要及时制止、解决,不能制止的要立即报告。四是做好记录,迅速通报情况。各网格负责人每天要做好巡查记录,并将发现的不稳定因素上报到社区,由社区研究上报到镇里及时解决。
通过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这个镇力争使社区治安防线更牢固、维稳工作制度更健全、综治基层基础更扎实、不稳定因素排查更彻底、矛盾纠纷化解更及时、信访秩序更规范、服务群众更满意。
湟源县城关镇积极探索和引领全县社会管理创新
工作走向深入
城关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确处理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综治维稳工作责任,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有效引领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走向深入。具体做法:一是健全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益。依托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形成了党政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工作效益得到极大提高。二是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措施。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狠抓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推行矛盾多元调节模式,优化调处机制;积极开展信访代理工作;通过整合基层各类组织资源,实行“一格多员”(管理员、信息员、协管员、宣传员)责任捆绑模式;扎实有效开展了综合防控工作;加强了社区矫正工作。三是大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法律七进”活动深入有效全面推进,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四是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二会、三合、四联”工作机制。“两会”: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安排工作;每季度由镇综治维稳中心牵头,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治安形势分析协调会,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三合”:一般信息每月报送,重点信息及时报送,做到信息报送集合;中心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人员参与有关矛盾纠纷的处臵,保证工作力量整合;镇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重大问题处臵做到组织指挥统一,措施方法有效,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协调和职能优势融合。“四联”:镇上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归档,切实实现矛盾联调;村、社区分别建立巡防队伍,切实做好治安联防;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力求实现问题联治;职能部门、综治维稳中心(站)、基层单位有机对接、协作,整体推进平安联创。新野城关镇:创新综治理念
延伸管理触角
面对城区建设加快、流动人口增加、社会成员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新形势,新野县城关镇党委、政府以变应变创新综治理念,因地制宜优化管理模式,在全镇创建了134个“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把治安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社会细胞。这种单元化综合管理与网络化联防巡逻、专业化严打整治三位—体,相得益彰,组合成—张覆盖新野城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密网、强化了社会面的纵深控制能力,深化了打击“两抢—盗”犯罪的专项斗争,提升了基层社区的整体防范水平,有效地净化了社会环境,大幅度提高了城区居民的安全感,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元至4月份,城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了17.3%,其中“两抢一盗”案件下降20.5%。2007年,全镇财政收入1126万元,比上年净增296万元;今年可望净增300万元。镇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三年在全市乡镇挂了头牌。
审时度势理出新思路
新野县城关镇辖7个居民委员会,41个居民小组(段),辖区12平方公里,管理人口12万人,其中本管2.3万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I万人。近年来,随着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该镇治安防范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警力联防力量和内保力量进一步增强,城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日愈增强。在层面日趋安定的情况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却难以解决:一是“小社区,大治安”,全镇49名居委会干部、82名居民小组成员要管好12万常住和流动暂住人口,光日常接待就应接不暇,腾不出太多精力抓社会治安。二是城区框架拉大,流动暂住人口、特行特业、小街背巷 的出租房屋、小商店、小旅社、小餐饮、小网吧等场所不断增多,给治安管理工作带头了细度和难度。三是城区人口密度大,人员成份复杂,重要经济部位多,居民相对富裕,“财富效应”引发起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使民宅成为盗抢作案的重要目标。四是街道联防巡逻网格大,有空间,犯罪分子易于藏匿其中,很难被巡逻时发现。这些都给城区社会治安造成了隐患。在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前,城关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清醒地认识到: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县城治安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安全和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全县治安大局。为了打造平安、宜居县城,增强城市的集合力、吸引力和幅射带动力,为招商引资营造平安“绿洲”,对治安管理必须实行三个延伸:一是让治安防范网络由街面巡防、社区联防向小街背巷,楼房庭院延伸;二是治安力量由专业人员向社会力量延伸;三是管理职责由专项打击“两抢—盗”向治安防范、民事调解、服务群众延伸。为此,他们打破了居委与居委,居民小组与小组之间分 割管理的界限,以“集中相邻、就近、方便”为前提,把 百户左右的邻里划分为一个综合管理小区。这种“不分工干 群,不分农市民,小区为一家,平安靠大家”的管理模式,被命名为“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
积极实践探索新方法
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完善,新野县城关镇对“百户 综合管理服务小区”狠抓了四个环节,使小区逐步走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
全面摸底排查,采集人口信息。镇政府、居委会和公安部门组成7个联合调查队,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深入全镇7个居委会开展“拉网式”入户排查澄底活动,一户一 户地标明方位、户主、家庭成员、房屋产权及用途,一人一人地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政治面貌,对涉及治安管理的18大类、35项信息逐一登记造册,其中共排查登记 出租房屋4580间,流动人口5930人,网吧28个,宾馆旅社45个,废品收购站18个,寄卖行6个,牲畜屠案点7个,歌厅13家,洗浴中心4个,尽可能做到了不漏一个,不漏一人,不漏一间出租屋,不漏一个行业,使其全部纳入治安管理视野。
划分“百户小区”,实行单元化管理。该镇按照“集中、相邻、就近、方便”的原则,打破居民小组(段)之间的格局,把集中相邻的百户居民划分为一个小区,共建立起134个“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每一小区按照“群众推荐、居委会考核、镇党委、政府审查批准”的程序推选一名管理服务员,主要人选是常住在本小区的无职党员、退居二线的国家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下岗职工、热心为群众办事的积极分子等。在把好管理员推选入口的基础上,小区管理中心实行标志显示,挂牌服务,一般都设在管理服务员的家里,建立了一图(综合管理服务方位图)、一柜(档案资料柜)、—表(百户家庭情况明细表)、一机(报警电话机)和两块版面(分别书定综合管理服务员工作职责、房屋出租管理制度)。中心以方便、就近、整洁、热情的氛围增强了小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建立明细台帐,实行信息化管理。该镇将普查采集到的各类信息全部输入公安内部网,建立专门网页,实行电脑化管理。城区综治办、派出所、居委会、“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层层建立了四级明细台帐,使城关人口的治安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方位准确、重点突出,只需“鼠标”一点,就能一目了然。
随时了解社情,实行动态化管理。在每个“百户综合管理服 务小区”的“综合管理服务方位图”上,每个户主姓名、每个单位名称及门牌都标示得清清楚楚,其中党员家庭用红色党徽标明,计划生育对象用橙黄色标示,其它住户用不同颜色标示出网吧、洗浴中心、寄卖行、金银首饰加工点、牲畜屠宰点、废品收购站、歌厅、旅店宾馆、洗浴中心、出租屋、工厂企业等重点管理部位、行业和居住人员。与此同时,管理服务员及时掌握特殊行业的开业停业、出租房屋的承租退租情况,随时调整并标明在方位图上,保证管理对象及时准确,不失控、漏管、错管。
加强领导完善新机制
为加强“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的领导和管理,新野县城关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王凯为组长、镇长于进红和人大主席李建亭为副组长、综治办主任、城关派出所所长以及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区治安管理网络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包片民警、小区管理员、居委会治保主任例会,互通情报,交流经验,查摆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城关镇、社区居委会两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个措施一起下,两项任务一起抓,两项工作一起督查,年底按照目标责任书考核打分,奖优罚劣,坚决兑现。他们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两项措施严格考核,如果社会治安管理目标落空,对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主要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黄牌警告或降级撤职,决不搞“人情考核”、“下不为例”。
该镇党委、政府认为:小区管理服务员是“百户小区”社情民意的“晴雨”和社会治安的“稳压器”,其整体素质如何,关系着基层基础的社会稳定。因此,他们出台了三项制度,为管好这支队伍提供保障机制:
明确职责,签订责任书。该镇依据相关规定,明确了小区管 理服务员的八项职责:宣传法律知识;管理明细台帐;加强对出租屋变更情况了解,及时向民警通报;经常走访群众:调解民事纠纷;了解社情民意;指导居民落实物防技防措施;完成城区综治办和居委会交办的工作任务。并依照职责,由城区综治办与每位服务员签订了责任书,将工作完成情况与他们的报酬挂钩。
确定管理方法,落实工作报酬。这支队伍接受城区综治办和居委会双重领导,由社区负责日常管理,公安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由镇财政解决工作报酬。为加强管理,镇出台了小区管理服务员学习培训制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及考核管理办法。城关镇每月给每个管理服务员发放工作报酬400元,并按政策为他们办理医疗保险和人身保险,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镇党委对社会治安舍得投入财力物力,全年为小区管理服务员解决报酬64万多元,筹资渠道为“镇里拨一点、居委会筹一点、企业出一点”。由于镇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财政收入突破1100万元,加上民营企业家十分关注社会治安工作,所以,经费来源可靠稳定,工作报酬落实到位。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城区综治办对小区管理服务员定期进行了思想道德、工作纪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知识、民事调解知识培训,使他们基本上达到会开展谈心活动,会调解邻里纠纷,会收集社情民意,会指导居民落实物防技防措施的“四会”标准。—些有心计的管理服务员们随身携带笔记本、将群众反映的社情、出入小区的可疑人员、停留在小区的陌生车辆号码认真记录下来,切实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务实求真初见新成效
经过深入细致、踏实认真的工作,新野县“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日趋规范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城区治安管理网络化建 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主要有五项成效:
创新了治安管理体制,延伸了治安管理触角,促进了平安建设在基层的落实,使城区治安网络化管理实现了由 表面向深层、由点线向系统,由疏漏向密集管理的“三个飞跃”。尤其是这批管理服务员弥补了城区警力、干部的不足,一岗多责、一职多能、一人多用,产生了社会稳定的综合效能,起到了“打防并举、以防保打、以管促打”的良好作用。
强化了属地管理意识,使镇和居委会理直气壮地管理所辖的县镇直单位和干部职工,群众称之为“宛平县也可以管朝庭”。尤其是居委会把属地内所有的自然人、社会组 织、特行特业、出租房屋、公共娱乐场所全部纳入治安管理的网络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县、镇都管都不管,门头高了不能管的失控漏管问题,使防、凋、监、控、管形成了整体联动的有机统—体,减少了城区稳定“灯下黑”的空白和盲点。许多居委会干部说: “现在只要打开方位平面图,翻着居民登记表,不管是干工群还是农市民情况都很清楚,管理起来真方便”。
强化了人口治安管理,清除了基层社会治安隐患。由于各小区管理服务员对出租房屋、特行特业、流动暂住人口、公共娱乐场所了如指掌。所以,—旦发现问题就及时上报居委会和公安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坚守严防。自小区建立以来,全镇共取缔卖淫嫖娼、聚众赌博窝点5个,发现和提供有价值的违法犯罪线索78条。通过这些线索顺藤摸瓜侦破城区各类案事件15起,其中侦破盗抢案件4起,打击现行犯罪分子3起,摧毁收赃、销赃等窝点7个,小区内流动、暂住人口犯案率下降了47%,有力地助推了打击“两抢一盗”的专项斗争,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通过走访座谈及时向镇、街反映社情民意和社会治安信息,为小区居民提供了优质服务,实现了镇党委、政府与居民的“零距离”对接和面对面服务。“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对广大居民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开辟了高效快捷的新途径,大到调解纠纷,解危救病,小到水管滴漏、垃圾清理,管理服务员都要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每一个小区都传唱着“普法教育聚民心,热情服务解民忧,治安防范稳民心”的爱民颂歌。
收到了“一石三鸟”的综合效应,带动了全镇其它重要工作。“百户综合管理服务小区”使城关镇党委、政府掌握了基层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动权,收到了“一石三鸟”的综合效应。一是加强了计:划生育管理,使本镇计划外怀孕和外地超计划生育对象浮出水面,受到应有处理。二是进一步澄清了地方税源,全面采集了对小街背巷出租房屋的房产管理税、特行特业和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源信息和纳税人基本情况。使税务部门做到了应征必征,应收必收,堵塞了偷税减税的漏洞。三是净化了民营企业周边环境,他们生产无干扰,职工上下班平安。以安定的“磁场”效应吸引了众多客商。目前,全镇四大工业园区入驻百万元以上企业131家,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力1.3万人,带动了商业、服务、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新野县委书记方显中这样评价说:“城关镇的百户综合管理小区不仅促进了全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还为今后城乡社区的建立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小河街道娑婆桥社区成立全市首个“和事佬”党支部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我区小河街道党工委在娑婆桥社区成立全市首个“和事佬”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一、依托“和事佬”良好群众口碑,成立“和事佬”党支部。“和事佬”是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的热心人。小河街道派出所娑婆桥社区民警陈凯凯是杭州市十大金牌“和事佬”候选人,多年来尽心尽力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发挥“和事佬”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带动社区更多的党员参与到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队伍,派出所联同娑婆桥社区、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警界41》栏目共建了彩虹娑婆“和事佬”党支部,由社区、派出所、司法所、居民党员共36人组成,通过“群众说事、干部理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督查访事”,倾听民意,解决民忧,凝聚民心,形成“五位一体,联动说事”制度,构建起畅通民意、解决民忧的新平台。
二、发挥“和事佬”党支部和谐先锋作用,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依托“和事佬”党支部政治优势,让共产党员在直接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增强荣誉感、自豪感,发挥好党员在引领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事佬”党支部公开做好邻里纠纷调解的承诺,制订矛盾纠纷民主评议制度,规范调解流程,专设接访热线,每月召开居民议事会,加强社区治安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和事佬”党支部队伍建设,吸纳热心党员群众参与,实现“人民矛盾人民解、社区纠纷齐关心”,共建和谐文明社区。如娑婆桥社区正兴堂弄11幢2单元204室住户反映楼下在自家天井搭建简易房,并将晾衣架直接装在2楼阳台前,影响正常晾衣。两家住户因此争执不休,影响周围邻居生活。“和事佬”党支部的同志多次上门,现场了解情况,与当事双方沟通协调。最后,一楼住户自行拆除了简易房,同时和事佬”党支部的同志也积极帮助联系店家,帮助一楼住户在不影响二楼的情况下安装晾衣架,这样的解决方案得到了住户们的认同。
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凝聚基层社会管理新合力。在发挥好党组织社会管理核心作用的基础上,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社区热心党员群众是“和事佬”党支部的重要支持力量,在推动舆论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协调各方力量推动社区和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娑婆桥社区一家住二楼的居民反映卫生间外墙发霉、屋顶渗漏问题。“和事佬”党支部的同志接到居民反映后立即到现场查看情况,联系房屋急修中心,而急修中心认为渗漏可能为三楼污水总管引起,需要三楼住户自行将污水管包住部分拆除。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和事佬”及时联系辖区施工单位帮助解决,热心党员群众又联系庭院改善施工单位对外墙重新粉刷,在各方的努力下,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第三篇:城关镇创新社会管理
以“三个三”为抓手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创先争优
中共XX县城关镇委员会 XX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镇党委、政府把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来抓,紧紧围绕打造“卫生、实力、平安、幸福”城关工作目标,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全镇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创先争优。
一、实施三大工程,创新党员管理新模式
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大量的“单位人”回归社区,造成许多党员“无家”可归,组织生活出现断档现象,成了“口袋党员”。为此,我镇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凝聚人心、激励人心,使他们重新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焕发出新的政治生命力。一是实施“安家工程”。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以“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为主题的党员“安家工程”,出台了《城关镇流动党员管理(试行)办法》,通过登门查找、信函访找、电话追找、告示巡找等形式,畅通联系渠道,让党员回“家”;接转党员组织关系,让党员有“家”;解决党员实际问题,让党员想“家”。广泛接转流入城关地区的流动党员、居民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
XXX名,并把外出务工流出的XXX名流动党员联系转入深圳、广州、东莞等流动支部,建起了流动党员数据库。使广大流动党员安家落户,保证了我镇一个支部不落、一位党员不漏。二是实施“温暖工程”。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创业就业培训和以“六带六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贫困党员、下岗党员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因人而异为他们送致富经、献小康策、传脱贫技,XXXX年,共开展创业就业培训X期,培训XX人次,帮助XX名贫困党员走上致富之路,安排XX多名下岗党员到社区担任清洁员。镇党委在“七一”期间,为XX多户困难党员和80岁以上的老党员送去慰问金、物资XX万余元。同时,为所有困难党员办理了低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实施“有为工程”。针对流动党员、居民党员、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无岗、无职的特点,积极推行志愿者服务制,对照优秀共产党员的“五个带头”,广泛开展“为民服务争当六员”的实践活动。“六员”是指在群众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政策法律宣传员;积极排查不稳定因素,处理社区家庭、邻里纠纷的矛盾纠纷调处员;协助做好治安巡逻工作,维护社会平安的治安义务巡逻员;参与卫生整改和清理,制止乱倒、乱扔、乱堆等不良行为的小区卫生保洁员;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传达上级政策精神,做社区热点、难点问题的上传下达工作的政务信息联络员;对镇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作风进行监
督的干部作风监督员。今年,他们共进行创先争优宣传XX多次,排查矛盾纠纷XX余起,上报民情民意XX多条,协助做好了重大活动期间的维稳工作,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再次发挥。
二、开展三项创建,树立文明和谐新形象
针对当前居民群众人生观、价值观呈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城关镇通过开展“平安社区、和谐家庭、文明市民”三项创建为突破口,全力提升城关品位与市民文明素质,塑造“XX窗口”形象。一是开展“平安社区”的创建。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思想,采取百分制对各社区进行考核,每月通报考核情况,每个季度末进行汇总兑现。对每个季度汇总排位前一、二名的社区分别给予10000元、8000元的奖励,对排在倒数第一、二名的社区分别给予5000元、4000元的处罚,社区书记、主任、分管领导也分别给予相应奖罚,对连续两次排名倒数一、二名的社区书记、主任、分管领导由创建领导小组进行诫免谈话。通过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六无”(无重特大治安、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无到市赴省进京上访事件、无矛盾纠纷上交、无民转刑案件)社区工作目标,营造“治安好、环境优、邻里和、群众安、社会稳”的良好氛围,确保大局稳定,加速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二是开展“和谐家庭”的创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共同期盼,是社会平安
稳定和谐的基石。我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宣传媒体,深入开展“十个一”宣传活动(召开一次全县动员会、在犀城广场搞一个启动仪式、发送一条短信、设立一个电视专栏、每户居民发一份倡议书、签一份和谐家庭居民承诺书、开展一次千人游行活动、每个小区开辟一个宣传专栏、每个社区成立一个宣传队,开展走街串巷入户宣传),广泛宣传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和内容,为创建活动扩大影响,形成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居民知晓率达到95%。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十个一”活动(召开一个专题学习讨论会、举办一次征文比赛或知识竞赛、派送一个纸杯、编写一本书籍、办一次书法展、创作传唱一首歌、开办一个论坛、举办“家庭文化才艺展示”竞赛、评选XX“十佳和谐家庭”、开展一次“家庭结对帮扶促合谐”),营造深厚氛围,增强居民参与意识。通过开展“双十”活动,教育广大家庭成员“讲学习、讲道德、讲文明、讲诚信、讲团结”,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力争三年内城区70%的居民户达到和谐家庭标准。三是开展“文明市民”的创建。引导和教育广大市民树立全县“样板”意识,培育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养成现代文明行为,努力形成与城关相适应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市民公共意识,破除顽症陋习。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在践行公共道德中发挥模范作用,带动市民广泛
参与,共同营造。真正做到顽症陋习首先在城关纠正,文明礼仪首先在城关倡导,公共道德首先在城关践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继续发挥老年学校、关工委等“五老”组织作用,为他们创造环境、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树立城关良好的形象中再立新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城关光荣我光荣”的意识,站在讲大局、树形象的高度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县干部队伍状况和政法队伍形象的评估调查,共同维护提升城关乃至XX对外的形象。
三、抓好三大建设,增强科学发展新活力
镇党委、政府注重民生导向,以综合实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等三大建设为重点,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一是抓好综合实力建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财政经常性收入呈跨跃式发展,由2006年的XXXX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XXXX万元,增幅达XX%,一跃成为全县的财税龙头;完成企业总产值XX亿元,工业总产值XX亿元,农业总产值XX万元,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XXXX元增加到XXXX元,增幅达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XXXXX元。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行路、饮水、医疗、教育等热点问题,积极为民办好事、实事。2010以来,全镇共投资XXXX多万元硬化背街小巷的水泥路面XXXXX米,整治卫生死角的环境卫生,安装路灯XXX 5
盏,拓宽加固曲江防洪堤XXX米,新修前进、农林无公害蔬菜基地水利设施XXXX米;建好了X个农家书屋,建设农贸市场示范点X个,新建农村沼气池XX处、农村安居房X处;筹资XXX万元兴建占地面积260㎡,建筑面积900㎡的洣水社区居民综合服务大楼,现已投入使用,目前,X个社区均已建成集工作、学习、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X个行政村和X个社区均实现网络办公。三是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0年,我镇共发放惠农补贴资金XXX万元,发放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补助资金XXX万元,筹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资金XXX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X人,新增城镇就业XXX人,失业人员再就业XXX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XXX,城镇居民医保参保XXX人;新增低保对象XX户XXX人,全年共有XXX 户XXX人享受低保,共发放低保金XXX万元;民政救济共筹措发放困难慰问金XX万余元;60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工程全面启动,并率先对镇内9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并发放慰问金XXX元;小区卫生保洁员月工资由XX元增至XX元。
第四篇: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1
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城管实效
社会管理创新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同样,我们城管工作也要以创新社会管理来提高我们城管实效。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服务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们城管执法任务艰巨繁重,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也呈上升趋势。作为执法人员,要深刻体现这一主题,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以共建和谐的城市管理体系为抓手,走一条依法管理与亲民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加快建设“法治城管、服务城管、和谐城管”。加强城管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树立城管秉公执法、规范执法的良好社会形象。加强城管服务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是我们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高城管执法的社会公众满意度。
二、结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工作自觉性。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关键是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才能快速提高城管执法水平、执法效率,才能树立执法形象。为此我们在队伍建设上,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要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二要抓好城管队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只要有了铁的纪律,过硬的本领,才能完成上级和市民交办的任务;三是要加强监督与检查,监督队员的政风行风行为情况,检查队伍的纪律执行情况,检查分队日常工作情况,使我们队员保持良好的正气、旺盛的士气,使有限的人力发挥出最大的工作实效。
三、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关系。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是辨证的统一。严格执法不是野蛮管理、粗暴执法;文明执法不是放任不管、弹性执法。当前,针对乱设摊、跨门营业、偷乱倒渣土、违法搭建等难点热点问题,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要继续深入推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教育实践活动。为城市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行政执法保障,最大程度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四、努力改善城管执法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充分依托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深入开展基层分队“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工地”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法制意识和文明程度,营造“城市有序,人人受益,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城管执法的综合实力,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共建和谐城市管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协调、配合和努力的工作。作为城管人员,在推进城市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全面促进城市管理又好又快。
第五篇:创新管理模式[范文]
敬业奉献,探索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未来世纪的勾画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发展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资源也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人必须要会创造。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模范履行教育职责,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
我校加大办学投入,突出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改进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设施,努力提升全体师生的思想及业务素质,大力推广“永威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成立了书法、美术、音乐、电子琴等兴趣小组。在教学工作中,学校、教师、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质量近几年来一直名列我镇第一名,我校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
制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业务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良好,学生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体汇报如
下: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子队伍,走管理树校之路。
学校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要使之科学有序运转,关键
在于管理。我校成立以魏中顺校长为组长的班子领导组,各成员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本校的发展,献计献策,高效发挥其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按照“目标导向,分层
管理,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管理模式,以分层管理、分层考核、分层包干为主要形式,保障学校管理上下畅通,落到实处。坚持值日
巡查制度,加大检查反馈和问题整改力度,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建立
奖惩机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切实提高学 校管理实效。使学
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得人服其制,人尽其才,财尽其
用,物尽其效,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三是要不
断更新管理理念。要经常分析问题,针对实际问题采取应变措施。在坚持抓好常规管理和创建良好校风的同时,搞好服务,依法管理,情
感育人,从而出质量,创效益、树形象。
三、强化素质教育,走特色强校之风。
我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建立了多种的课外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近几年
来我校曾多次代表镇中心校到县参加小学乒乓球比赛并获取奖项,其
中取得了男生组团体第三名,女子组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有多名学生
在县书画比赛中获奖,在读书活动中获奖。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
性得到彰显。
(一)德育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在师生的德育教育,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以
法执教,以德立教”专项教育活动,及“强化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行
为”的专项教育活动,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组,制定德育工作
制度。
2、每期进行一次师德考评会,具体方法是召开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参加的对教师评议活动。
3、经常抓学生的思想工作,以班主任为主,把学生的问题
处理在萌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法制教育。
近年来,由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我校先后获得“镇红旗少先
队”、“县文明学校”、“县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县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五、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
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
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
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二、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坚持以“教改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以“德
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定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领导班子,内练硬功,外树形象,练就了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
队伍。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团队活动和综合实
践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学生作息时间符合上级规定要求,双休
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没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上新课现象。
学校实行对作业总量干预制度,有效减轻学生装过重课业负担,学生课业总量符合上级规定标准。
学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备、讲、批、辅”等做出具体要求,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学校十分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在学校内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读书
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各班内开辟了作品展示栏,及时展示师生的读书心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2009——2010学年,连续10年获我镇中心校教育质量评估先进单位,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六、安全管理
我校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做好“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上好每节安全课,做好突发事件的演练,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力度,突出安全工作重点,抓住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切实抓好“交通安全、毒品预防、消防安全、路队安全、疾病防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间午间活动安全”等宣传教育,让“安全”两字真正扎根在师生的心田。
近年来,由于我校制度具体措施到位,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件,从而保证了我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因此,在2009——2010学年获县“平安校园先进集体”的荣誉。
七、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规范教师行为。
认真做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制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历提高率达90%以上。
严禁教师搞有偿家教,严禁举办各类辅导班,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强化对教职工的考核力度,科学构建“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构建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人、事、物的管理效益。公正、公平、科学地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七、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大量经费,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来,学校投入绿化的资金五万余元,美化、亮化资金三万余元,营造出“校园即花园乐园”的良好氛围。校园绿树成荫,四季如春。楼前绿地植物造景,体现“阳光、雨露、理想、追求”的绿化主题。因此我校在2011——2012学年中心校组织的“学校整体形象”量化考评中,我校一举拿下全镇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第一。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几年来我校取得的各项荣誉,离不开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我们决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戒骄戒躁,乘胜前进,力争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