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
学习插花与茶道有感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也是茶的发源地!很早以前茶就已经在中国非常流行了,并且一直被我们视为珍品!在古代茶被国外的传教士带回他们的国家,并因为味道独特品质优秀被视为珍品,并且只有贵族才能享用。随着历史的发展,茶叶已经越来越流行于世界各地。
茶有很多种类,像是绿茶,红茶,茉莉花茶,普洱茶,铁观音茶,毛尖茶等等。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喝法有不同的品茶方式。茶在千百年来能被视为珍品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味独特还因为它有修身养性健体的功效。
关于茶的认识,我的想法还很肤浅,以下是我在课堂上和在张立坤老师的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品茶有三个境界:
(一)信:真实,是物质方面的需求;
(二)雅:高雅,是精神方面的感受;
(三)达:通达,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茶道是一茶为载体,以道德为原则,通过品茶而参悟人生的一种修行。绿茶是中国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多的一种茶叶。习茶的方法是:采青,杀青(蒸青,炒青),揉捻,干燥(炒青,烘青,晒青)。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不过四五家,不过一二株。’白茶主要分为两类1.白芽茶:用大白茶肥壮的芽头制成的白茶;2.白叶茶: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单片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白茶,有白牡丹,汞眉,寿眉等品种。
黄茶是一种很独特的茶叶。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加工工序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黄茶的汤色,香气,味道要比绿茶,白茶更浓郁。黄茶依原料茶叶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青茶是介于不发酵的绿茶和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属于半发酵茶类,因干茶色泽多半青褐故称青茶茶界俗称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之一。青茶按加工工艺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由于全发酵所以形成红茶“红叶红面”的品质特点。根据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品质风格差别可分为:小钟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红茶茶性温和醇厚,像一位慈祥通达的老人家,让人觉得平和。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这种茶叶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长久保存并且越陈越香。
花茶和紧压茶都是再加工茶类,比如:普洱沱茶,普洱方茶,普洱砖茶,普洱圆茶,普洱紧茶,竹筒香茶。
品茶技法:触觉感其质,视觉观其色,嗅觉闻其香,味觉尝其味。” 以上选自张立坤老师所编写的《插花品茶之道》。
每个人都有美的追求,花往往都是美的代表。插花就是充分地将花的美表现出来时观赏的人能有美的享受。
“西方古典插花的历史久远,从古埃及时代就已经开始。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西方插花的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注重几何构图,较多讲究对称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
日本的花道起源于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以寺庙祭坛插花为主导,仅在僧侣之间流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花型严谨面对称。最主要的流派是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卸室流,未生流,嵯峨流,松风流,古流等等。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造型是量少固定,最多例外,量少常规,最多变化的艺术形式。中国的插花要建立一种三维的立体思维意识,掌握黄金分割率掌握形态和质地,掌握不对称造型规律,处理好动势与均衡的关系。掌握线条造型。”
以上选自张立坤老师所编写的《插花品茶之道》。
通过课堂的学习及对书籍的学习很好的培养了我平静的心态及处世的态度,所以以后要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品质修养。
第二篇:学习插花、茶道、日本料理制作活动策划方案
学习插花、茶道、日本料理制作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介绍 1.活动名称:“日式风情,开心午后”——学习插花、茶道及日本料理制作 2.活动对象:厦门理工学院全体学生 3.活动时间:4月22号 4.地点:实验楼圆盘
5.活动形式:图片展,视频介绍,现场教授及学习6.组织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学生会社团部日语协会
外语系日语专业策划组 二.活动目的
插花、茶道及寿司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堪称日本文化的三大标志。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这三大艺术,进一步培养起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的热情,日语协会特此举办此次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加深同学们对日本文化的感性认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三.活动准备 1.宣传
(1)活动海报:联系宣传部制作活动宣传海报(三张,喷绘),分别置于教学楼大厅、一期和二期三期公寓
(2)广播:与校广播站联系宣传活动(3)报纸:与院学通社联系,跟踪报道 2.图文展
(1)收集有关日本插花、茶道及料理文化的图片文字资料,整理制作电子文档,设计成海报形式;收集视频资料,活动当天用笔记本电脑现场展示日本文化。(2)联系制作喷绘海报,并粘贴在展板上(3)海报装饰,如彩带等 2.插花学习
(1)邀请日语老师现场教授插花艺术,并指导同学们学习自主插花(2)根据老师当日教授的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鲜花(3)准备插花所需工具,如剪刀等
(4)与教学楼保安联系借桌椅,搬到图文信息广场 3.茶道学习
(1)邀请日语老师现场教授茶道(2)准备茶具、垫子等用具 4.寿司制作学习
(1)购买制作寿司原料及工具
(2)组织零七级理事(多人)现场教授同学们做寿司 5.关注天气变化,考虑时间和场地的变更 6.准备投票箱和奖品 四.活动流程1.4月15日邀请大和的老师来教授插花常识。播放插花演示视频
在播放视频之时,请老师先传授一些茶道知识。教授负责人
2.时间内容 道具 工作人员
12:30—14:50 插花部分:①将用到的花以及道具准备好。将花运到实验楼圆盘的阴凉处放置准备好。
②布置场地。比赛及展示要用到的花。插花用具。及桌子和椅子 ① 4人
② 6人 茶道部分:①接待老师 ②现场布置:在地上铺一个席子及垫子 ③将茶道用具摆放好 抹茶粉。茶道器具。四卷席子 六个垫子 ① 2人 ② ③6人 音乐部分:①接古筝演奏者,搬运古筝
②准备音响设备及音乐 一台古筝 一组音响及选好的音乐 ① 2人 ② 3人 料理部分:①购买材料(提前购买)②样品制作 ③试吃品 ④洗好活动要用的菜,准备好材料 食堂 菜 调料 ① 2人 ② 4~5人
③ 4~5人
④ 2人 15:00-15:05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活动内容 1-2人 15:00-15:15 插花老师现场表演,古筝伴奏 2人 主持人要说明现场投票及抽奖内容 15:15-15:40 插花比赛正式开始。各选手开始插花 我们要对每一个选手进行编号,在所放作品的桌子上标号 各2人(除上场的人)茶道演示开始:①老师以及六位示范生(两位表演茶道,三位演示喝茶的方法)②经过表演后主持人宣布让现场的观众参与进来 ③老师现场指导,现场多做一些茶让大家品尝
塑料杯,茶具 15:40-16:00 对插花成果进行投票,茶道继续不变(※在活动快结束之前有抽奖,从投票的选手当中选三个人有惊喜等待)设一个投票箱
2人 16:00-17:30 ① 介绍今天要教授的料理内容
② 开始教授料理
③ 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环节 4人 3.唱票方式:学生投票一票一分,每一个学生能选三个作品。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以投三票。老师所选的那一个作品加5票的份量。六.资金预算
用 途 金额(单位:元)喷绘海报 120 鲜花 200-250 插花制作工具、水瓶 150 茶具(租借)200 茶道所需垫子(租借,购买)60 料理材料 200 奖品 150 抹茶粉 70 弹性预算 100 宣传传单 90 投票 10 总预算: 1300元人民币 七.应急控制
(1)天气变化应急方案:插花及制作寿司转移到图书馆门口,茶道转移到教学楼或改期(2)老师临时有事,不能来教授技艺:茶道改为电脑视频欣赏,插花改为现场插花大赛,同学们可凭自己的灵感随手插花,投票与颁奖不变。
附: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由负责人处理。
第三篇:学习插花、茶道、日本料理制作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介绍
1.活动名称:“日式风情,开心午后”——学习插花、茶道及日本料理制作
2.活动对象:厦门理工学院全体学生
3.活动时间:4月22号
4.地点:实验楼圆盘
5.活动形式:图片展,视频介绍,现场教授及学习
6.组织单位:厦门理工学院学生会社团部日语协会
外语系日语专业策划组
二.活动目的插花、茶道及寿司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堪称日本文化的三大标志。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这三大艺术,进一步培养起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的热情,日语协会特此举办此次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加深同学们对日本文化的感性认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三.活动准备
1.宣传
(1)活动海报:联系宣传部制作活动宣传海报(三张,喷绘),分别置于教学楼大厅、一期和二期三期公寓
(2)广播:与校广播站联系宣传活动
(3)报纸:与院学通社联系,跟踪报道
2.图文展
(1)收集有关日本插花、茶道及料理文化的图片文字资料,整理制作电子文档,设计成海报形式;收集视频资料,活动当天用笔记本电脑现场展示日本文化。
(2)联系制作喷绘海报,并粘贴在展板上
(3)海报装饰,如彩带等
2.插花学习
(1)邀请日语老师现场教授插花艺术,并指导同学们学习自主插花
(2)根据老师当日教授的需要购买一定数量的鲜花
(3)准备插花所需工具,如剪刀等
(4)与教学楼保安联系借桌椅,搬到图文信息广场
3.茶道学习
(1)邀请日语老师现场教授茶道
(2)准备茶具、垫子等用具
4.寿司制作学习
(1)购买制作寿司原料及工具
(2)组织零七级理事(多人)现场教授同学们做寿司
5.关注天气变化,考虑时间和场地的变更
6.准备投票箱和奖品
7.网络:计划建立qq空间,在空间里介绍此次活动及日语协会、日本文化等,鼓励大家写下对此次活动的心得感受。由理事负责管理空间,及 时删除一些过激的留言,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活动流程
1.4月15日
邀请大和的老师来教授插花常识。播放插花演示视频在播放视频之时,请老师先传授一些茶道知识。教授负责人2.时间
内容道具工作人员12:30—14:50插花部分:①将用到的花以及道具准备好。将花运到实验楼圆盘的阴凉处放置准备好。②布置场地。比赛及展示要用到的花。插花用具。及桌子和椅子① 4人② 6人茶道部分:①接待老师②现场布置:在地上铺一个席子及垫子③将茶道用具摆放好抹茶粉。茶道器具。四卷席子六个垫子① 2人② ③6人音乐部分:①接古筝演奏者,搬运古筝②准备音响设备及音乐一台古筝一组音响及选好的音乐① 2人② 3人料理部分:①购买材料(提前购买)②样品制作③试吃品④洗好活动要用的菜,准备好材料食堂菜调料① 2人② 4~5人③ 4~5人④ 2人15:00-15:05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活动内容1-2人15:00-15:15插花老师现场表演,古筝伴奏2人主持人要说明现场投票及抽奖内容15:15-15:40插花比赛正式开始。各选手开始插花我们要对每一个选手进行编号,在所放作品的桌子上标号各2人(除上场的人)茶道演示开始:①老师以及六位示范生(两位表演茶道,三位演示喝茶的方法)②经过表演后主持人宣布让现场的观众参与进来③老师现场指导,现场多做一些茶让大家品尝塑料杯,茶具15:40-16:00对插花成果进行投票,茶道继续不变(※在活动快结束之前有抽奖,从投票的选手当中选三个人有惊喜等待)设一个投票箱2人16:00-17:30① 介绍今天要教授的料理内容② 开始教授料理③ 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环节4人3.唱票方式:学生投票一票一分,每一个学生能选三个作品。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以投三票。老师所选的那一个作品加5票的份量。六.资金预算
用 途 金额(单位:元)
喷绘海报 120
鲜花 200-250
插花制作工具、水瓶 150
茶具(租借)200
茶道所需垫子(租借,购买)60
料理材料 200
奖品 150
抹茶粉 70
弹性预算 100
宣传传单 90
投票 10
总预算: 1300元人民币
七.应急控制
(1)天气变化应急方案:插花及制作寿司转移到图书馆门口,茶道转移到教学楼或改期
(2)老师临时有事,不能来教授技艺:茶道改为电脑视频欣赏,插花改为现场插花大赛,同学们可凭自己的灵感随手插花,投票与颁奖不变。
附: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由负责人处理。
第四篇: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茶艺与茶道学习心得体会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第五篇:茶道与茶文化
大学生与茶文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从我们身边一点点的消逝,这些从老祖宗那里积淀下来的东西在慢慢的被我们遗忘。如果这些东西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中断了,那么我们能留给未来什么呢?是无数的高楼,是机器的轰鸣,是网络文化,是······
我想这些都不是,留下的应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从前。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应当得到传承。而不是一味的推崇西方的咖啡、可乐。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文化之茶的历史。
茶的起源,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
茶的发展,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饮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慢慢发展。
饮茶风尚兴起,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饮茶风俗在中唐慢慢形成,但是饮茶此时还是只是一种贵族们生活的一部分,并未走入寻常百信家。茶的普及,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饮茶从宋代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百信家里,饮茶也变的大众化、普及化。
茶文化之茶与宗教。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与道教,唐代时,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由于茶能“轻身延年”,故茶成了想得道成仙的道家修炼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将茶作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道教在祭祀时祈祷作法等场合的献茶也成为“做道场”的程式之一。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之地。道士们都于山谷岭坡处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以饮茶为乐,提倡以茶待客,以茶为祈祷、祭献、斋戒、甚而“驱鬼妖”的供品之一。
茶与佛教,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自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茶文化之茶与文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历史上记载的茶书失散较多,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剩《茶经》,《茶经》也成为茶文化的一部圣经。下面介绍基本与茶有关的专著:《茶经》-唐、陆羽撰,成书于公元758年前后,内容分3卷10节。《煎茶水记》-唐、张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后问世,1卷。《采茶录》-唐、温庭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约失传于北宋,仅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十六汤品》-唐、苏 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原文佚,引自《清异录》第四卷茗 部。《茶录》-宋、蔡襄著。蔡襄自序:因陆羽《茶经》没有记载福建建安之茶,丁谓《茶图》独采制之事。《东溪试茶录》-宋、宋子撰。如今,茶已经深入到了大多寻常百姓的家中,其中沉淀的文化也在慢慢的走入寻常百信的家中。而这中间大多数为“饮茶”的文化,并不是“茶”文化的全部。
一种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扬光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我们来传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这个责任去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深入的看到茶文化的博大。
一张躺椅,一壶三花,冲泡出几千年的茶文化与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