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课第四框 善用合同办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合同的形式、内容,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原则与违约责任,掌握合同的订立规则。
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合同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契约意识,形成践约、守约的观念。
运用:学会正确订立合同、辨别合同是否有效,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合同的内容、效力与履行。难点:合同的订立方式。
三、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33~138;《教师教学用书》P142~173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62~81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查阅合同法相关内容。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
六、板书设计 善用合同办事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学内容
观看视频,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
(1)播放视频“签订合同后,卖家携款人间蒸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设问:你知道什么是合同吗?视频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导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对各组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入合同的概念,告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合同无处不在,它为当事人确立的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受到法律的保障,故意违约、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等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3)板书:善用合同办事。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
(1)观看视频,各学习小组就设置的问题展开讨论。
(2)各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就视频所设置的问题陈述观点。(3)认真聆听,记录重要的知识点。
(二)研习新课(34分钟)第一模块:合同的订立。(16分钟)1.教学内容
(1)合同的形式。(2)合同的内容。(3)合同的订立方式。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3活动框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图片内容。设问:图示活动中存在哪些合同关系?这些合同采取什么方式订立的?
(2)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这些活动分别是买卖合同、客运合同、医疗合同、旅游合同,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合同无需采用书面形式就能成立。
(3)用PPT出示:合同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内容。设问:法律对合同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有何规定?
(4)指导各学习小组就法律条款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告诉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中常见的书面形式又有哪些。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
(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合同条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6“链接”的内容。设问:合同的内容是如何确定的?合同条款一般如何分类?
(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让学生认识到合同法采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合同的内容一般由双方当事人自己约定,合同的条款分为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订立合同时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
(3)用PPT出示: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7案例和“点评”的内容。设问:法律为什么要对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作出如此规定?案例中,小余能要求酒店赔偿吗?
(4)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PPT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合同法之所以对格式条款作出特别规定,是考虑到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可能给接收方带来不利,也是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关系。由法律规定
可知,案例中酒店的行李寄存须知和寄存通告,属于免除和限制其责任的格式条款,酒店在小余将行李寄存后才把载有该格式条款的行李吊牌交给他,没有以合理方式提请其注意,法院可以认定该条款无效,小余有权要求酒店给与赔偿。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
(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要约与承诺”。指导学生看教材P132活动框四个镜头的内容。设问:合同的订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活动框四个镜头的展示的内容是要约吗?
(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和活动框的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订立是一个要约与承诺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回合的书面文件往返修改,当事人以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形成合同关系。镜头一和镜头二涉及商业广告的法律效力。通常,商业广告只是一种要约邀请,镜头二即属于此种情形。但是,如果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的规定,即内容具体确定,并且只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则其视为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镜头一中的减价广告属于要约。镜头三是在商业活动中作出的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对等,具有法律约束力。镜头四是在日常生活中作出的约定,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关系。
(3)用PPT出示:买卖情景──春熙路上。安排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顾客和老板娘,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要约、要约邀请、反要约与承诺的知识。板书: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形式;书面;口头;合同的内容;主要条款;普通条款;格式条款;合同的订立方式;要约;承诺。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
(1)认真看课本探究活动图片,观看PPT,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2)认真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3)掌握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
(1)观看视频,阅读教材“链接”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2)看PPT和教材案例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3)认真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
(1)观看视频,看教材活动框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2)看PPT,欣赏同学的表演,理解买卖情景的内容,思考问题,了解合同订立的过程。
(3)理解老师点评、归纳的教学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第二模块:合同的效力。(9分钟)1.教学内容
(1)合同效力的分类。(2)合同的生效条件。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五: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讨论。
(1)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 — 合同的效力”。用PPT出示: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设问:法律将合同的效力作了哪些分类?怎样才能使一份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2)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和PPT内容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
评与归纳:合同法将合同的效力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必须做到合同主体资格合法、合同内容合法、合同订立的过程合法。
(3)用PPT出示表格: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之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当事人如何注意合同的有效性。(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6陈力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案例内容,思考案例后的问题。
(5)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陈力购买手机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由于法定监护人的反对而不具有法律效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法律上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陈力如参加工作,应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此时购买手机的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板书:合同的效力;合同效力的分类;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合同的生效条件。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五:关于合同有效性的讨论。
(1)观看视频,看PPT,理解其内容,各小组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2)看PPT,理解表格内容,增强对合同有效性的认识。
(3)阅读教材P136陈力的案例,理解案例内容,思考案例后的问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并陈述观点。
(4)理解老师点评、归纳的教学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第三模块:合同的履行。(9分钟)1.教学内容
(1)合同的履行原则。(2)合同的违约责任。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六:合同该怎么履行。
(1)课堂小调查:对履行合同的认识。用PPT出示:合同法第六十条。设问:调查对你有什么启示?合同的履行应遵循什么原则?怎样落实?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调查,指导各小组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引导学生树立合同重在履行的意识,告知其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遵循全面履行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约定之外的随附义务,应积极作为,防止因违约所致的损失扩大。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8大进拍卖的案例,理解案例的内容。设问:你是怎么看待大进的所作所为的?和平拍卖公司应该如何追究大进的责任?
(4)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展开讨论,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大进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是一种违约行为。拍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买卖,一旦拍定,即具有法律效力。拍得人应当支付货款和手续费,拍卖公司应当交付拍卖品。本案的违约方拍得人大进未按照约定付款和领取拍卖品。拍卖公司在此情况下,应当按照双方约定,要求大进支付违约金,若还有更大损失的,还可要求偿付更多的损害赔偿金。
板书:合同的履行原则;全面履行、诚实信用;合同的违约责任;继续履行、采
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约定违约金。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六:合同该怎么履行。
(1)积极参与课堂调查,观看PPT,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2)认真阅读教材大进拍卖的案例,结合教材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3)聆听老师的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1.5分钟)1.教学内容 总结归纳。2.教师活动
出示PPT:本节课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合同的内容、效力与履行、合同的订立方式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契约意识,增强依照合同办事的能力。3.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思考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4分钟)1.教学内容 学习评价。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64第19~21题。(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67第16、18、20、21题。3.学生活动
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中感悟合同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0.5分钟)1.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1)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67第13、14题。(2)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72第3题;《学习指导》P73第4题。教材P133活动框案例。3.学生活动
记录作业,课后认真完成。进一步理解合同的订立、效力与履行规则等内容。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文字素材
(1)合同法第十、十一、三十九、四十、四十四、六十条。(见课件)
(2)买卖情景──春熙路上(见课件)
(3)表格: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之比较(见课
件)
(4)课堂小调查(见课件)
2.视频素材
(1)签订合同后,卖家携款人间蒸发
(2)合同法讲座──合同条款
(3)合同法讲座──要约与承诺
(4)合同法讲座──合同的效力
作者简介:许本洲,男,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处主任,德育学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南京市职业教育德育中心组兼职教研员,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参与过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参编了国家规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先后主编、参编《就业与创业指导》、《职场导航》等教材、专著10多本,有10多篇论文先后获奖或发表。
陈福东,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教师,校办公室副主任。先后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六合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参编《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素养基础教程》、《职业生涯实用教程?职场导航》等多部教材。多篇论文分别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完成的课题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第二篇:第十一课第二框 珍惜人身权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人身权的种类和各种人身权的内容,掌握人身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情感态度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严。
运用:采取合法手段同各种侵害人身权的行为作斗争,学会在维护自己人身权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身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
难点:维护自己人身权与尊重他人人身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情境导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22~126;《教师教学用书》P142~173相关内容;《学习指导》P62~81相关内容;PPT课件。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印发《教师教学用书》P163~16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指导学生排演小品。
学生:预习教材并进行思考;带上节课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三位学生排练小品。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1.教学内容
看图片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工人排队被迫接受搜身。
(1)用PPT出示“工人排队被迫接受搜身”的图片和问题:图片中的现象侵害了工人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违反了我
国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过渡设问:那么,作为公民来说应该享有哪些人身权利?如何珍惜、维护这些权利,使之不受侵害?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4)板书:珍惜人身权利。3.学生活动
(1)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2)聆听老师的讲解,理解该案例的含义,自然过渡到对新课的学习。
(二)研习新课(33分钟)第一目:与生俱来的权利。(7分钟)1.教学内容
(1)人身权的内涵。(2)如何维护人身权。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套中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22活动框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假如别里科夫生活在现代社会,他的人身权受到侵犯了吗?他可以追究谁的责任?
(2)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如果这一情形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就可能构成侵犯名誉权。侵犯他人名誉,可以有多种方式,包括采用小说、漫画等方式恶意歪曲事实,损害他人形象,导致公众降低对该人的社会评价。
(3)讲授,引出人身权的含义: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它们是作为民事主体的我们与生俱来的。我国民法规定了一系列的人身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等。知识运用:遇到搜身,你会如何处理?
(1)用PPT出示两个案例,要求学生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中第四节有关人身权的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如果当事人是你,你会如何处理?我国民法对此有哪些规定?违反了将受到哪些处罚?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如果我们是当事人,应坚决拒绝搜身,其根据是我国民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如果被强行搜身,侵害人格尊严,那就要按照民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3)强调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甚至侵害他人人身权的事例,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必须提高权利意识,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4)板书:与生俱来的权利;人身权。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二:套中人。
(1)阅读教材案例,小组进行讨论,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2)聆听老师讲解,认真记录,理解人身权的内涵,掌握维护人身权的方法。知识运用:遇到搜身,你会如何处理?
阅读案例,学习民法,小组内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推荐一位代表回答。
第二目:生命健康俱可贵。(10分钟)1.教学内容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和意义。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三:谢某。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23第二个活动框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该公司是否应当对谢某的死亡承当法律责任?结合这一案例,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在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该公司经营的游泳池存在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使谢某的生命健康权受到了侵害,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第二问,教师设定具体的情形,让学生回答,以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引出生命健康权的含义:生命权是指公民生命不被非法剥夺的权利,健康权是指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强调指出生命健康权的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基础权利,是一个人进行一切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知识运用:“父亲砍死逆子”。
(1)用PPT出示案例“父亲砍死逆子”,思考、讨论:丁某死有余辜,但他的父亲为什么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有什么意义?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因为丁某拥有的生命健康权利受到了侵害。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是一个人进行一切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儿女虽为父母所养,但生命的尊严,不能以无理、无义之行给予戕害。父母是不能随便剥夺子女生存的权利的,作为与生俱来的人身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即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要受到法律制裁。各抒己见:观看小品,分析案例。
(1)由三名同学表演小品“玩笑引发的侵害”,思考、回答问题:吴由的这个玩笑动作,侵害了安定的什么权利?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给我们什么启示?(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这个玩笑动作侵害了安定的生命健康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
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启示(略)。
板书:生命健康权。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三:谢某。
(1)阅读教材案例,小组进行讨论,推荐代表回答问题。
(2)聆听老师讲解,做好笔记,理解生命健康权的意义,既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又要学会自我保护。知识运用:“父亲砍死逆子”。阅读案例,学习民法,小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推荐一位代表回答,进一步理解民法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含义与意义。
各抒己见:观看小品,分析案例。
观看小品,学习民法,分析案例,结合班级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进一步加深法律对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规定的理解和践行。第三目:姓名肖像受保护。(8分钟)1.教学内容
(1)公民姓名权受法律保护。(2)公民肖像权受法律保护。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四:张冠李戴。
(1)请一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教材P124页活动框的案例,听后讨论、回答问题:本案中张玉的姓名权是否受到了侵害?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姓名权?(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指出,本案当事人李其是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权利人张玉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李其既涉及对张玉姓名权的侵犯,也构成对张玉受教育权的侵犯,不仅要承担赔礼道歉的法律责任,还应当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法律责任。
(3)引出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姓名权的具体内容及其保护:姓名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有权依法使用别名;遵守国家有关姓名户籍管理的规定。
探究活动五:广告。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4页第二个活动框的案例,结合PPT出示的图片,讨论、回答问题:张薇的肖像权是否受到侵犯?谁是侵权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张薇的肖像权受到了侵犯,虽然她是未成年人,但肖像权是与生俱来的;侵权人是照相馆和广告公司;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3)引出肖像权的含义:即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民法通则第一百条的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板书:姓名肖像权。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四:张冠李戴。
(1)听对“张冠李戴”案例的叙述,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回答问题。(2)倾听老师讲授,懂得法律对姓名权的保护及其重要性。探究活动五:广告。
(1)阅读教材,观看图片,组内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2)倾听老师讲授,理解法律对肖像权的保护,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也要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否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第四目:名誉隐私不可侵。(8分钟)1.教学内容
(1)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2)公民的隐私不容侵犯。(3)人身权利是多方面的。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六:匿名信。
(1)阅读教材P125活动框的案例,分析、回答问题:顾墨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吗?案件中这些人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顾墨的名誉权受到了侵害,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案件中涉及的多方当事人的行为都构成了侵权:林律师调查程序不当、未经当事人同意取走私人物品,造成损害事实的发生;周老师擅自许可他人取走当事人的物品,造成损害事实的发生;班级同学传播不实言论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
教材中特地写出了顾墨16岁,是告诉我们顾墨虽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已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做出的与其智力、认知水平相当的行为是有效的,林律师、周老师在做出相关行为时应告知并征得其同意,未成年人的名誉权也不容侵犯。
(3)引出名誉的含义:对人格的社会评价,在法律上被称为名誉;人们对社会评价的希望──正面的、好的。探究活动七:“一米线”。
(1)观看两幅画,回答问题:谈谈你对 “一米线”实际遵守状况的看法;未成年人是否有隐私?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此类问题?(2)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归纳,强调指出要真切理解有关尊重他人、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3)引出法律对隐私保护的意义:保障人们私人生活的安宁,使其不受干扰;我国宪法对公民隐私保护的内容:通讯自由、住宅不受侵犯;我国民法对公民的隐私,是与名誉权一并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中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也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4)强调公民享有的人身权是多方面的:除了生命健康权、名誉隐私权、肖像姓名权外,还有荣誉权、人身自由权以及身份权等。
(5)板书:名誉隐私权;荣誉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配偶权;亲子权;身份权;法人;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六:匿名信。
(1)阅读案例,分析、回答问题。
(2)聆听老师的讲解、归纳,做好笔记,掌握知识,懂得并学会维护自己的名誉、防止侵害他人的名誉。探究活动七:“一米线”。
(1)观看两幅画,结合生活中和身边的实例展开讨论,回答问题。
(2)聆听老师的讲解、归纳,做好笔记,懂得尊重他人、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三)课堂小结(2分钟)1.教学内容 总结归纳。2.教师活动
(1)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强调要求学生珍惜与生俱来的人身权利,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用PPT出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与教育点。
(2)板书:珍惜;维护自己人身权与尊重他其他公民、法人的人身权。3.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板书思考、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6分钟)1.教学内容 学习评价。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63第12~15题。(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66第4~8题。
(3)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并说明理由。(4)辨析:王某是否侵犯了林某家波斯猫的肖像权? 3.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中感悟人身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分钟)1.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1)案例分析(2)养成训练
《学习指导》P76第1题、P77第2题。3.学生活动
记录作业,课后认真完成。进一步理解人身权的意义和种类,各种人身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父亲砍死逆子
丁某,二十五岁,吃喝嫖赌,在村里为非作歹,在家里打骂父母,经常把年迈的父母打得头破血流,一次还把他父亲的腿打断了。一提到他,全村的人都深恶痛绝。一天晚上,他喝了酒,回家敲门时,母亲动作慢了点,他进门后抡起一个板
凳砸向母亲,然后就倒在了床上骂骂咧咧地睡下。看着躺在地上的老伴,丁某的父亲拿了一把斧子朝逆子的头上砍去。丁某的父亲被逮捕后,虽然全村的乡亲认为他为村里除了一害,纷纷签名向法院为其求情,但他还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2.玩笑引发的侵害
小品主要情节:课间,安定从椅子上站起来给前排的同学递书,在他后面的吴由突然把他的椅子抽掉,他坐下时,臀部重重地落在了水泥地上。经医院检查,安定的股骨骨折。3.课堂练习题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并说明理由。①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将其照片作为店铺陈列品。
②某减肥药厂家未经同意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的照片用做产品广告。
③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④媒体对公众人物、特殊事件的当事人,如彩票中奖者,事故当事人进行采访、拍照。
⑤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
答案:①②题反映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均属侵权行为。
③④⑤题反映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为维护公共利益或公民本人合法权益的需要而使用他人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也不构成侵权。
(2)辨析:王某是否侵犯了林某家波斯猫的肖像权?
王某是摄影师,拿相机为邻居林某家里的波斯猫照了一套相片,洗了照片以后,送了一套给林某。后林某在某商场的宣传海报上看到一只波斯猫,并认出是自家养的那只猫。林某认为王某侵犯了他家波斯猫的肖像权。
答案:王某没有侵犯林某家波斯猫的肖像权。肖像权是民法中的一个概念。动物不是民事主体,所以不享有肖像权。4.课后练习题(1)案例分析
甲是一摄影爱好者,某日甲请朋友乙为其做腿的模特,以乙的腿为主题拍了一组作品(作品中仅出现乙的腿,乙的其他身体部位均未在作品中出现)。由于甲乙双方为朋友关系,甲当时仅赠送了一套作品给乙收藏,而未支付报酬给乙。后来丙看上了甲的作品,与甲商量以其中一张相片作为某一品牌袜子的宣传广告,甲同意,并获得了丙给付的报酬。请问乙在此案中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第三篇:第十一课 第一框教案
第十一课
第一框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理解
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3)运用
①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③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④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难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四;教学方法; 五环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话题。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十一课就是学习历史观。授新;
㈠出示自学提纲;
1、看教材P86页小虚框的内容,回答小虚框内的两个问题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3、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
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贯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如何?
6、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何实现的?
7、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㈡、自学探究;
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上述问题 ㈢展示点评;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并打分,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完整。
㈣、带领学生回顾教材,作出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六、当堂训练;
1.(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2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第34题,多选)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3.(2010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Ⅱ第38题第3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授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人士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巍然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设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药“尊重劳动”。(1 0分)
参考答案: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3分)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2分)④ 尊重劳动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2分)⑤ 劳动者的价值通过劳动实现,尊重劳动是尊重实践、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3分)
第四篇:word第十一课教学设计
WORD教学大纲
第十一课
一、如何把表格生成图表?
1、选定整个表格或一部分
2、插入——图片——图表。
二、使用过图表命令后,从文档区到了图表区,这时会产生
图表的默认数据,通过对图表区当中的数据表进行修改,从而改变图表,因为图表是与数据表链接的。修改过后,在图表区的空白处单击,会从图表区切换到文档区,在文档区中,我们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图表,此时是看不到数据表的;若想再修改图表,在图表上双击会进入图表区,即可修改。
三、一个图表由以下项目组成:标题、系列、数据轴、分类
轴、图例、图表区、绘图区、背景墙。
四、如何对图表进行修饰?
在图表区域按右键选择相应的命令。
五、要求掌握的三大图表类型:柱形图、饼图、圆环图;柱
形图可以与圆环图相互转换,但柱形图不宜转换为饼图,因为饼图只能反映一个系列的数据。
六、如果想对某一项目进行修饰,可以在该项目上按右键选
择相应的命令。
合肥市腾飞电脑培训学校制
第五篇:必修1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必修1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第一节。具体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从实践上讲,高中生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因此,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②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理解: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②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培养提取有效信息、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学会资源共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三、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
四、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应对。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出发,借助时代感强、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合作的学习中得到结论,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六、教学资源(文本内容)
视频资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市场化和网络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它意味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信息跨国界的传播、生产资料配置的优化以及社会生产力的高效化。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与此同时,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资本超越国界加速流动。今天,许多国家的金融市场已同国外连成电脑网络。24小时全球营运系统的金融市场也对外国敞开了大门。这大大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加速了全球范围的资金流动,扩大了国际市场,从而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走向国际化。全球性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技术革命,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想到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
视频资料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金融资本加速流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日益增大的风险。国际产业分工逐步朝水平方向发展,使企业兼并合并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加速进行,使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转变,而一般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发达国家继续保持着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的优势,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又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社会福利难以维系、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财政巨额赤字等问题。发展中国家有着市场、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不少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现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不少国家,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已经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在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方面也开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经济全球化的进行,造成的结果是贫富差距加大。发达国家占有世界3/4的财富,他们投资的80%集中于十几个国家,只有1%投资在48个最不发达的国家。
视频资料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美国在9·11悲剧发生后,为了避免经济受到影响,政府出台了许多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美联储连续十几次降低贷款利息,刺激了房地产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嗅觉敏感的华尔街也发明了次级抵押贷款。使许多信用不够和没有能力购买房子的人贷到了款,从而卷入了购房的热潮。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房价飞涨,房地产光洁也遍布全美,为促使房地产市场降温,美国联储又开始提高贷款利息,导致次级贷款的购房者,无法承受越来载沉重的房贷,房子只好被银行收回拍卖。
2008年夏天,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全面爆发,并引起信贷紧缩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著名金融机构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由于巨额损失,两位首席执行官先后引咎辞职。更严重的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还波及全球,总部设在巴黎的经合组织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可能达到的损失达到4 220亿美元,美国各银行的损失是900亿美元。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购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探究一:1.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的商品? 2.你知道哪些中国商品在国际上畅销?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洋货”随处可见,“中国制造”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表明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预设)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对世界的发展会起到哪些作用呢?
[新课探究]
第十二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板书)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板书)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板书)
视频资料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探究二:结合视频资料和教材P106—108,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板书)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板书)
①生产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戴尔电脑
戴尔笔记本在全球有6个工厂,分别位于爱尔兰的利默里克、中国厦门、巴西洛索州的埃尔多拉杜、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和马来西亚的槟城。顾客的订单被电子邮件送到最近的工厂后,那里的工厂立即从附近的供应商后勤中心(由不同的供应商联合组建)订购电脑的相关部件。这台笔记本的每个零部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首先笔记本电脑是由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工作人员、中国台湾省的一个戴尔工程师队伍、一个由中国台湾设计师组成的笔记本设计队伍联合设计的。美国英特尔公司设在菲律宾和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工厂生产CPU;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德国生产内存;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生产显卡;中国台湾生产风扇;主板由韩国、日本或中国台湾制造;无线网卡是由中国、美国或者马来西亚制造„„如果你是戴尔的零部件供应商,不管你在世界哪个角落,你的工作只是保证存放在后勤中心的特定零件储备充足,这样戴尔工厂就可以随时订购零件实现即时生产。
探究三:1.戴尔电脑的生产过程说明了什么?2.戴尔公司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产方式?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戴尔电脑的生产过程说明了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许多产品其实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种选择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②贸易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1950年,世界贸易额为61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达到12.5%,2002年,世界贸易出口额达到62 400亿美元。2007年,全
球商品出口达13.8万亿美元,服务出口达3.3万亿美元。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的产品有1/5纳入国际贸易渠道。世界贸易额占世界GDP总额的1/4左右,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材料二:
探究四: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各国为什么开展对外贸易,应如何开展对外贸易
3.思考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哪些产品具有优势?哪些产品不具有优势?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材料一说明了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材料二表明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生产工艺肉类的比较落优势。因此,甲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国之间进行交换。这样贸易有利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除个别领域外,一般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在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比较优势。
③资本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图示:资本的跨国运动
探究五:结合图示分析资本为什么要跨国运动?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教师预设)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着,那么,经济全球化是通过什么而实现的呢?
(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79 000跨国公司及其790 000国外分支机构仍在继续进行海外扩张,其FDI(国际直接投资)股本2007年达15万亿美元。据估计,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额为31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1%。其全球分支机构2007年产值占全球GDP的11%,雇员达8 200万人。
材料二: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
探究六: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分析什么是跨国公司,它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板书)
①跨国公司的含义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②跨国公司的作用
一方面,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师预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那么经济全球化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板书)
视频资料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探究七:结合视频资料和教材P109—110,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利有弊。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板书)
(教师点拨)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①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有利于提高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②它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③它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经济全球化还有利于传播知识与技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教师点拨)但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
(多媒体)
材料一:1983年,高收入发达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个比例扩大到60倍以上。目前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的贫困线下。2003年,世界年GDP总额高达36万亿美元。但是,财富的分配呈现两极分化。“七国集团”(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人口占世界的11%,GDP却占世界的6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人口也占世界人口的11%,GDP只占有1%„„
材料二:在1997—1998年的全球金融动荡中,东亚、拉美、非洲都受到沉重打击。世界银行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说,“在发展中世界,世界至少有36个国家1998年人均产出将出现负增长„„1998年—1999年发展中国家的总产出将是八十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最低的”。
探究八: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这两则材料表明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板书)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教师点拨)材料一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这种状况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整个世界的和平。
②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教师点拨)材料二则表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要承受更大的经济安全压力。
(教师预设)请大家思考:现阶段,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弊端,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严重影响?──这主要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的。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板书)
①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探究九:为什么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呢?
(学生探究、解析)略
(教师点拨)这是由发达国家自身的优势地位决定的。
②理由: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教师点拨)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教师预设)那么,发展中国家将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规避风险,更好地发展呢?
探究十:当前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学生探究、解析)略
(4)发展中国家的对策(板书)
(教师点拨)我们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一方面,因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要善于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因为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更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又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以此来更好地推进本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新课小结]
海外有学者评说,21世纪是中国崛起的世纪。作为中国人,我们当为之鼓舞,但更应感到任重道远。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我们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抓住时机,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课演练]
视频资料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
探究十一:1.为什么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到全球?
2.结合中国国情谈谈,我国应如何面对这次金融危机?
(教师点拨)
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到全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国际化、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等方面,它使各国经济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必然影响到其他国家,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2)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蔓延及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市场自发运作的必然结果。
我国应采取如下措施:
(1)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2)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减免税收;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
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出口产业结构。(3)国际:坚持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原则;
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
积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