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初中数学教案[定稿]

时间:2019-05-12 16:3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初中数学教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初中数学教案[定稿]》。

第一篇: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初中数学教案[定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发现问题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图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

2、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发现(教师引导)

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怎样判定?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不方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观察,那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时,直线也是圆的切线呢?

如图,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oa等于圆o的半径,直线l是⊙o的切线.这时我们来观察直线l与⊙o的位置.

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c的外端点c;(2)直线l垂直于半径0c.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

(二)切线的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对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图(1)中直线了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三)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

(四)应用定理,强化训练'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只需证明oc⊥ob。

证明:连结0c

∵0a=0b,ca=cb,”

∴0c是等腰三角形0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并且垂直于半径0c,所以ab是⊙o的切线.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和圆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底边上的高为半径的圆与底边相切.

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并要求说明理由,练习p106,1、2

目的:使学生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对定理加深理解)

(五)小结

1、知识:切线的判定定理.着重分析了定理成立的条件,在应用定理时,注重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

其中(2)和(3)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解题时,灵活选用其中之一.

3、能力: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

(六)作业p115中2、4、5;p117中b组1.

第二篇: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案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案

任课教师

何光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切线判定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

四、教学进程

(一)复习、发现问题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图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

2、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发现(教师引导)

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怎样判定?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不方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观察,那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时,直线也是圆的切线呢? 如图,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OA等于圆O的半径,直线l是⊙O的切线.这时我们来观察直线l与⊙O的位置.

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C的外端点C;

(2)直线l垂直于半径0C.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

(二)切线的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对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图(1)中直线了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三)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

(四)应用定理,强化训练'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只需证明OC⊥OB。证明:连结0C ∵0A=0B,CA=CB,”

∴0C是等腰三角形0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并且垂直于半径0C,所以AB是⊙O的切线.

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 半径作⊙O。

求证:⊙O与AC相切。

证明:过O作OE⊥AC于E。

∵ AO平分∠BAC,OD⊥AB

∴ OE=OD

∵ OD是⊙O的半径

∴ AC是⊙O的切线 归纳总结

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简记为:连半径,证垂直。

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垂线段长等于半径长。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

五、课堂检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4)和圆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底边上的高为半径的圆与底边相切. 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并要求说明理由,2、已知OA=OB=5厘米,AB=8厘米,⊙O的直径为6厘米.ACBO求证:AB与⊙O相切

六、课堂小结

七、小结与反思

1、知识: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着重分析了判定定理成立的条件,在应用定理时,注重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

其中(2)和(3)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解题时,灵活选用其中之一. 3.常用辅助线

口诀: 连半径,得垂直;作垂直,证半径

第三篇:《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说课稿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九上册第二十四章《圆》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本课时内容是在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并为探究切线长定理而作准备的,它在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初中几何学习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它是几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工具。

2、本课主要知识点(1)切线的判定定理(2)切线的性质定理

3、教材整改

结合教学实际及中考要求,我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调整。当探究出判定后,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我特增加了例1和例2,让学生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常常添加辅助线的两种方法”,总结例1主要是连半径、证垂直;例2主要是作垂直、证半径。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达到学以致用。同时我对学案也作了调整,将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具体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能力

学生已经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的知识,与圆有关的性质,切线的定义等。

2、已有的数学能力

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等。

3、已有的学习能力

预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讲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评价能力等。

三、目标、重难点分析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2)通过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2)经历探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是在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基础上设定,它的设定既符合新课标的知识、能力要求,又要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此,承上:它起着承载知识的生长点以及与旧知识的联系;还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这些目标针对你的学生一定是最能实现和达到的;启下:它起着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中的起点在何处,这个起点是否针对了你自己将要面对的本堂课的学生,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还决定了你的整个教学设计如何来落实完成知识、发展过程、突破能力。

(二)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

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灵活运用。

突破措施:主要通过将问题细化,通过学生分组学习、练习、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等方式突破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以学案为载体,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帮助学生课堂讲解,并赋以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还结合了启发、讲解、评价综合的教法。学法上:充分发挥小组作用,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讲解,再面向全班讲解,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1、温故知新。

(1)学生填表,复习圆与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

(2)观察与思考。下雨天转动的雨伞上的雨滴;砂轮上的火星方向。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探究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1)注意语言叙述及数学符号语言的描述,结合图形重点讲解。(2)归纳判定一条直线是切线的三种方法。

学生可以自己归纳,讨论三种判定方法的应用。对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要理解记忆。

此时设计了几个判断题,进一步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设计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3、例题学习。

在这里我设计了三道例题;通过例1和例2学习让学生总结出“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时,常常添加辅助线的两种方法”,总结例1主

要是连半径、证垂直;例2主要是作垂直、证半径。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达到学以致用。例3主要是切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教师板书例1的证明过程,让学生学会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的书写方式,给学生作示范板演。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知识掌握了,怎么应用,如何逻辑推理,通过例题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而是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

4、课堂练习。

练习题共6道,在通过知识学习、例题学习的过程中,来进一步检验学习情况,学生不要讨论要独立完成。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成果。

(精讲精练,让学生教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自己知识的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投影,前后衔接,形成知识链。

6、当堂达标。利用学案达标题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完成能力拓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当堂达标。)

7、布置作业。教材101-102页第5、12题。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注重:“精讲精练”、“当堂达标”;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息陬镇中学孔令清

第四篇:圆的切线性质和判定教案

切线教案

【学习目标】:

使学生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产注意观察教师的表演,当老师高速转动这个圆盘时,圆盘边缘的线条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显然每根线都是成直线状态,这些直线就是⊙O的切线,线固定在圆盘边缘上的点就是直线与圆相切的切点,这些切线与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如右图所示。

下雨天,当你转动雨伞,你会发现雨伞上的水珠顺着伞面的边缘飞出.仔细观察一下,水珠是顺着什么样的方向飞出的?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

] GFEDOACBH

二、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A,且垂直于这条半径OA,这条直线与圆有几个交点?

从图23.2.8可以看出,此时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即直线l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判定方法:经过半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思考:

如图1,直线AB垂直于半径OC,直线AB是⊙O的切线吗? 如图2,直线AB垂直于半径OC,直线AB是⊙O的切线吗?

如上图,如果直线CD是⊙O的切线,点A为切点,那么半径OA与CD垂直吗? 做一做:画一个圆O及半径OA,画一条CD经过⊙O的半径的外端点 图23.2.8 AO图1ACB由于CD是⊙O的切线,圆心O到直线CD的距离等于半径,所以OA是圆心O到AB的距离,因此CDAB。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O图2C

三、例题与练习

如图23.2.9,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且AB=OA,∠OBA=45°,直线AB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分析:要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这条直 线是否经过半径外端,其二是这条直线是否与这条半径垂直,若满足这两个 条件,就能说明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直线AB是⊙O的切线.

因为AB=OA,且∠OBA=45°,所以∠AOB=45°,∠OAB=90°

B图23.2.9

根据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所以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习:

1、已知:PA、PB是⊙O的切线,切点为A、B点,点C为圆周上的一 点,求ACB的度数。

2、如图,AB是⊙O的直径,∠B=45°,AC=AB,AC是⊙O的切线吗? 为什么?

2、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

交圆于点D.,BD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解:切线OD BD是⊙O的切线

(第2题)DAB 因为

AC是⊙O的直径

所以

ADC90

又因为

BAD30,OAOD 所以

DOB60 因为

B30

OC

所以

ODB90,即BDOD

所以

BD是⊙O的切线

练习: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DCD,BCCD,垂足分别为D、C点,且ABBCAD,A那么,CD与⊙O相切吗?为什么? 由于上面的命题未涉及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在练习时,给学生提示此题辅

助线的添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D

四、小结

本节课让学习了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能够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判力,并能通过作简单的辅助线去解决某些问题。

OBC断一条直线是否是圆的切线,综合运用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五、作业

P54习题7、12

第五篇: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教案)002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复习教案)农二师八一中学

罗泥新 学习目标:

1、掌握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并能熟练运用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2、掌握圆的切线常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复习指导

1、通过作图1,你能发现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吗?

2、你能用数量关系来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吗?

3、通过作图2,你是怎样得出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感悟数形结合、转化和分类的思想的重要性,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知识体系,教育学生用动态的眼光、运动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对切线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质的准确、熟炼、灵活地运用. 教学难点: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切线的判定及性质:

1、作图1:过⊙O外一点P作直线,(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作图和复习指导,①回顾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并能从公共点个数判断,得出切线概念;②从数的角度即数量关系上体会圆的切线判别方法: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与圆相切,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作图2:若点A为⊙O上的一点,如何过点A作⊙O的切线呢?(请学生上黑板按要求作图)

(设计意图:利用作图,体会切线的判定定理内容有两个要点:①经过半径的外端②垂直于半径,并且从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出发加深对判定的理解,自然过渡到圆的切线性质)

归纳小结:判断直线与圆相切的方法有哪些?圆的切线的性质是什么?(设计意图:概括归纳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形成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知

2、课堂检测:

(1)已知⊙O直径为8cm,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4 cm,则直线L为。

(2)PA切⊙O于点A,PA=4,OP=5,则⊙O的半径是____(设计意图:应用圆的切线判别方法及性质解决简单数学问题,同时做法指导:见切线,连半径,得垂直,同时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①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②若⊙O的直径为8cm,AB=10cm,求OA的长。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圆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应用。从判别方法说,可以从判定定理入手,旨在体会辅助线的添法(点已知,连半径,识体系)

O与⊙O的位置关系

AP在性质应用时体现辅助线

可以从数量关系证明,也证垂直)和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从性质入手的计算问题往往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相关,让学生体会知识点间的密切联系和转化的思想)

二、当堂训练:

1、如图,点D是∠AOB的平分线OC上任意一点,过D作DE⊥OB①判断⊙D与OA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通过上述证明,你还能得出哪些等量关系?

③若OA与⊙D相切于点F,且∠AOB=60º,⊙D上存 在一动点P(不与E、F重合),求∠EPF的度数。

于E,以DE为半径作⊙D,ACD EOB(设计意图:本题在问题①中旨在体会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当公共点未知时,应该从数量关系角度判定,所以要做垂直,证明距离等于半径(辅助线添加:点未知,做垂直,证半径);问题②是变式练习,圆的切线相关知识还有切线长定理和三角形内切圆和内心等问题,所以在此为后继学习伏笔;另外对于问题③则是分类讨论思想的体会,让学生用动态的眼光、运动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

2、小结提升:

①有关圆的切线证明和计算常用辅助线的添法有哪些? ②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综合概括本节课添加辅助线解决圆的切线问题时的不同方法及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圆的切线问题)

三、作业设计:

1、已知: 在△ABD中,∠BAD= 40°,∠B=10°,⊙O经过点A和点D,圆心O在AB上,⊙O交AB于点C,那么BD是⊙O切线吗?请证明你的结论.四、板书设计:

圆的切线判定和性质复习

一、定义

例1

作图1

二、切线判定方法

作图2

例2

三、切线性质

五、课后反思:

下载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初中数学教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初中数学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的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教学设计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教案 24.2.2.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设计 备课人:杨智刚 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

    《切线判定》教学反思

    《切线判定》教学反思《切线的判定》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4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命题中也都具有举足轻......

    《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并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预见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运用......

    九上数学《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设计)》

    第7课时《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知识与技能】 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一条切线,会过圆上一点作圆的切线.会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切线的......

    24、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教学反思

    《24、2(2)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教学反思 《24、2(2)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小节。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小数的性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案: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小数的性质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在0.3的末尾添上“0”或者将0.30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且在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能够......

    《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切线的判定》教学设计 惠农区回民学校 于玲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新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97页《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第二课时《切线的判定》。 2.内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