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6:5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教学设计》。

第一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教学设计

西师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彩色大圆形纸片一张,两个人一袋,课本情境图,练习题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每张桌一袋学具:4张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2张小圆形纸片;1张彩色大圆形纸片。)师:同学们,为了上好这节课,老师为每一张桌的两个同学准备了一袋学具,下面就请同桌两个人协商把学具袋里的各种纸片平均分开,每人一份。

[设计意图:此处为学生每张桌准备一袋学具,一是在课的开始创造了使全体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在分学具的过程中回忆“平均分”的意义,为学习本节知识做好铺垫。三是同桌两个人在把一个彩色大圆片“平均分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

(学生分学具,重点关注两个人如何分一个彩色的大圆形纸片)。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和同桌每个人分别分得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张小圆形纸片,几张大圆形纸片?(找一个学生到台上做记录)

生1:我们是平均分的。

生2:我们每人分了2张长方形纸片,1张正方形纸片,1张小圆形纸片,半张彩色大圆形纸片。生3:我们也是这样分的。„„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师:看来大家意见比较一致,都是这样分的。我们来看一下××同学的纪录:一张、两张,这位同学用的是1、2来记的。唯独对“半张”彩色圆片这位同学用了“半张”两个字来表示。

1.说一说。

师:“半张”彩色的圆形纸片怎么表示?你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自己创造一个表示半张的符号。

生1:我用表示。

生2:我用表示。

生3:我用表示。

生4:我用„„ 表示。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半张”。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生4)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到用“生4:我从书上看到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就是这样写。

”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的呢?

师:你真聪明!你还知道关于“”的哪些知识?还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4:我还知道1叫分子,2叫分母。

师小结:刚才的同学讲得非常好。为了准确地表示出半个,科学家创造出了“”这样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就表示半个。这是一个数,叫做分数,读作二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的知识。刚才听到××同学是怎么读的吗?读一读,试一试。(指名读、齐读)习惯上,这样写:先写中间的“—”,再写横线下面的“2”,最后写横线上面的“1”。写一写试试。(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在这里尽管分数是第一次学习,但部分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对有所了解,教师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时地调整教学,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放手让了解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因势利导、借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分数的读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计划的课堂变为了生成的课堂。]

2.折一折。

师:(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每个同学举起自己分得的片让大家看一看。

个彩色圆(2)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学生活动,动手折“12”)

[通过动手折、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地体验理解了的意义。]

汇报交流:哪位同学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我用的是长方形纸片,对折就是。

生2:我用的也是长方形纸片,是这样对折的,也是,对折就是平均分开。

生3:我的是这样:对角折平均分开,也是。

生4:我用的是正方形。

生5:我用的是圆形„„ 3.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折出了12。现在想一想:你认为在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意思?可以跟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

汇报交流。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觉得“—”表示平均分开,2表示有2份,1表示1个大长方形。生2:我有不同意见: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2份里面的1份。

生3: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表示的是半个,所以横线上面的1只能表示2份里面的1份。而1个大长方形是还没有分,用1表示就可以了。

„„

生4:表示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2 份,涂上了1份。

生5:“—”表示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开,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2份里面的1份。就表示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出了1份。

„„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非常好。经过研究我们明白了:“—”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1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1表示2份里面的1份(而不是1张纸片)。就表示把一张大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涂出了其中的1份。

[设计意图:理解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初步接触,学生的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此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对的理解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突出了小组合作的必要性。通过汇报交流,在相互争辩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各部分的意义,完善对意义的理解,为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打下基础。]

4.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确了的意义。你还能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分数吗?

生:,,„„

师:你还能像折12那样利用手中的纸片折出这些分数吗?试一试,再挑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任意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写出这个分数,思考你是怎么折的,并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学生活动,任意折几分之一。)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对几分之一这类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读写方法。]

汇报交流。

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生1:我折的是,是这样折的:先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表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4份,涂出1份。,生2:我用的是长方形的纸片,折的是。是这样的:平均分成8份,涂出1份。

。表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生3:我用的是圆形的纸片,折的也是。是这样的:

生4:我用的是长方形,折的是,表示把一张纸片平均分成16份,涂出其中的1份。

„„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折了一下,也涂出了其中的一份:出它的意义呢?

哪位同学能写出一个分数并说生:是,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1份。

[设计意图:把一张纸片平均分成3份相对困难,在这里,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解决难点问题,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几分之一意义的理解。]

师小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的意义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好几份,取出其中的1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5.找一找。

师:实际上像这样的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你能找出几个吗?

生1:奶奶过生日的时候,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我吃一份就是。

生2:我和妹妹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吃。

生3:教室的窗子平均分成4份,每块玻璃是。

„„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联系实际举例。找出身边几分之一的分数,体验几分之一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出了那么多的分数。现在有一个学校的同学们正在郊游,他们的活动中有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呢?请同学们帮他们找一找。(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生1: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片,一个小朋友吃。

生2:喂鸽子的盒子平均分成了3个格子,1个格子是,还有一个是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个格子是。

生3:搭积木房的地方有的积木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就是,还有的积木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就是。

生4:吃蛋糕的小朋友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玩跷跷板的小朋友每人拿个苹果。

„„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课本情景图,引导学生找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和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拓展应用──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本93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2.下列图形中图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课件)

3.看分数,涂颜色(课本96页第1题)。

4.动脑筋“?”所表示的图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总体设计意图】

1.力求把课堂变为活动的课堂。

按照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基本精神,本节课试图把各知识点教学用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动手操作、合作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全身心地参与数学活动,认识分数,充分体验、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 基础。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所以这节课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成了几项活动,体现出了数学课堂活动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新的数学课堂特色。具体活动是:

(1)分一分(创设情境):通过分学具纸片,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巩固平均分的意义及初步感知半个的分法。

(2)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表示半个?通过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创造,体验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折一折:折出,经历的形成过程,体验、理解12的意义。

(4)想一想:在小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过程中建立的数学概念。

(5)试一试:再折,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扩展视野,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6)找一找:体验分数来源于生活,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练一练: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基础知识。2.突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体验与感悟。

本节课学生对几分之一概念的理解,是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改变了过去概念教学过程中重视机械记忆,忽视理解与体验的教学方式。例如:课的开始分纸片,同桌两人在解决“怎样才能把一张彩色圆片平均分开”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对半个有了初步的体验。再如:自己折出一个,说一说你是怎么折的?为什么要这样折?任意折出一个几分之一„„通过折纸这一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亲历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充分体验、感悟了及几分之一的意义。(所以当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意义时,尽管学生的表述不是严谨的分数的意义,但透过学生自然原始的描述、天真的解释,可以看出那是学生深刻理解后纯真的、真实的思维表露)。

3.恰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何时组织小组合作,是不是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适合小组合作,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我的观点是:不是所有学习内容、所有学习活动都适合小组合作,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独立学习、同桌协商、小组合作有机地结合。例如:本节课分学具我采取的是同桌协商;折纸采取独立操作;讨论的意义采取小组合作。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仍需要以培养合作意识为重点,所以在研究的意义时安排小组讨论。通过对这样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讨论,逐步培养合作能力。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吉埠镇中心小学:朱绍霞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

(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的故事出发: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得半个桃子,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表示“一半”。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原来的数不够用了,要另想办法表示“一半”;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创造,感受表示“一半”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在多种方法的对比中,体会用1/2表示一半的优越性,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进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操作和描述活动过程中理解简单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会认、会读、会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本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纸片若干 学具准备:

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纸片若干的信封若干(每人一份或同桌一份),彩色笔(以红色、蓝色等色彩鲜明的颜色为主,每人一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交流、互换思考来达到互相进步的学习意识;

2、通过带有思考的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使学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满想象力地学习数学;

2、通过学生交流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积极学习态度;

3、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策略选择:

针对这节课教材所呈现的特点及学生已有分数认识的差异,我采取了以小部分学生带领所有学生一起认识分数的方式,使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渐渐清晰分数的概念。而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设置了两个形式简单却颇有新意的教学环节“互动交流,认识1/2”、“ 创造分数,认识分数”,充分调动了学生眼、口、手等各感官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并通过有秩序、小段时间的活动,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保证了学生整节课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新版西游记》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幕:一天,孙悟空和猪八戒二人去西天取经的途中化缘化到了4个月饼,好吃的八戒见了月饼口水直流,悟空却慢条斯理的说:“我们有4个月饼,每人能公平的分到几个呢?”(用什么数字表示),可是大家都知道八戒有一个习惯贪吃。这一眨眼,把自己的那份吃掉了,现还剩两个,如果这两个平均分给他俩,每人又能分到几个?(用什么数字表示)猪八戒还是改不掉那个坏习惯,又吃了一个,现在只剩下一个,他们俩平均可以分到几个呢?这可把两人难住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们分吗?现在就用你手中的圆表示月饼,帮他们分一分吧!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学生动手折一折,分一分

A、请各位学生拿到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圆,动手折一折,分一分。B、作品展示

谁来给大家折折看,你是怎么帮他们分的?(强调平均分)

2、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的过程)

在一个月饼中间一切,就是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一半,那这半块又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初步认识这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

3、认识1/2 A、(教具演示)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取其中的一份用1表示,共平均分了两份用2表示,平均分用分数线横表示,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分数1/2,(生齐读1/2)。

B、体会 1/2 的意义

拿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并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配音乐)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你们知道1/2 的意义了吗? C、小结

同学们,我们想一想,无论是桃子,长方形,圆等许多图形,只要我们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2表示。

D、判断正误(出示课件)

下面图形能用1/2表示吗?为什么? 4、认识几分之一

看到嘴谗的徒弟在分吃月饼,老实憨厚的唐僧和沙弟也跑来了,但这里只剩下一个月饼,该怎么分给他们4人呢?

A、学生小组讨论,该怎么办?(强调平均分)

B、学生用正方形纸代替折一折,分一分,并信息反馈。C、课件演示(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的过程)D、再次体会1/4的意义

为什么这里是1/4 呢?(因为把一个月饼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E、总结

像 1/2,1/4,都是分数

三、创造分数,认识不同分数

1、创造分数,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如果老师给你们时间,你能写出10个你喜欢的分数吗?(学生动手写分数)。

2、指导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3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只要同学们稍加留意,我们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分数的踪影,谁来找找看?(太极图,田字格,门面)

四、迁移拓展,应用提高

1、小小判官(出示课件)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看一看(出示课件)

每只动物各住了这间房子的几分之一 ?

3、游戏升华——找朋友

刚才老师奖给你们的精美礼品有各种各样的分数,老师讲一个分数,你们就去去找一找相应的一家人吧!

4、课外连接

下列词语或成语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2、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理念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 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根据教材含义,是从整数到分数对数

提供的最初步的素材并加以充实学习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正确、合理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2-93页。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安排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通过给两人平均分一个饼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分得的每1份数进行表示,使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并结合实物体会1/2的意义。再安排折一折,涂一涂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并注重感受分数的意义。

这个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对于平均分,学生在学习整数除法时已有过接触,由于现在社会的信息流通途径很多,有一小部分学生对分数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会认读分数,但并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在充分的动手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多层次动手操作,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 1 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片,1号信封(长方形纸若干),2号信封(正方形纸、长方形纸、方格纸、点子图、彩带等操作材料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视频,同学们的好朋友喜羊羊和美羊羊要去大金湖游玩的情境,激发学习的热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由学生感兴趣的游玩活动情境引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由此拉开探究活动的序幕。】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感知认识1/2。课件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准备的食物。4个苹果、6个草莓、两瓶饮料。让生帮助分食物。引出只有一个蛋糕平均分给它们俩。既把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二分之一。

2.学习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巩固二分之一的意义。

3.辨析1/2。

课件出示:判断涂色部分是否是二分之一,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当学生通过分蛋糕情境发现了1/2的存在~初步理解了其意义时~紧接着安排了动手折出长方形纸片的1/2~进一步体会1/2的含义。并在判断辨析中强化了对平均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理解二分之一。】

三、动手实践,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1.理解几分之一有无数个。2.活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一个喜欢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小组交流,再学生展示作品,全班交流。

小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3.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几副作品,例:折的都是图形的四分之一。2 得出:虽然折法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图形 的1/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展开~以创造更多你想认识的分数为探究目标。正是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如此开放的自主活动的空间~才引发了学生思维的蓬勃发展~使得课堂精彩纷呈。这样充实了教材编排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

四、联系生活,深化几分之一

1.写一写:写出图中相应的分数。数学课本第93页的“做一做”。2.说一说:看生活中的图片,联想几分之一。3.让学生说生活中用到的几分之一。4.在大正方形中找更多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巩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将数学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切入口~通过寻找自己身边的分数~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并在交流互动中拓展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领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验到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养成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好习惯。】

五、回顾全课,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提升能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中的快乐。】

设计思路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在学习整数除法时已接触过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

第一,以给喜羊羊和美羊羊分食物的场景为素材,创设情境,把数学以一种清新、生动的姿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分食物中能有什么数学问题呢,”这个疑问来学习分数。第二,让学生体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相信学生能学会,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课几个环节的设计是建立在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动手创造,并满足学生展 示需要的基础上的。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素材,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动手实践中亲身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他们在自己的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亲身实践活动中体验了几分之一的意义,进而理解、内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情绪上始终是饱满的。这也就是再次告诉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悟,他们的潜力是很大的,他们会创造出使你难以想象的奇迹。

第三,充分感知1/2的含义之后,在辨析的练习中产生了一个问题: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吗,让学生深刻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自然的过渡迁移到了几分之一的教学。在折一折的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个喜欢的几分之一,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实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接着,在对比观察中,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和“形状”都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第四,在充分感知几分之一后,指导学生去发掘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现象,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让数学课堂情酣意浓,让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感到妙趣横生,乐学乐思。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得以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所用教材内容

第四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分数

一、说教材

1、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课本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6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八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和建立分数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激发主动探求的欲望,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材地位及作用

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次将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它这样安排体现了《新课标》中对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方法的学习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但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的原则。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是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

一、几分之几的意义是教学难点;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玩、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说教法

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是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说学法

1、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实物中认识“平均分”、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

2、在比较、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四、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分四个环节进行:

1、激趣引入在分月饼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

2、主动探索,感悟新知。(从面到点)

(1)认识1/2:平均分——1/2的由来--分母的意义——分子的意义—1/2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1/2的读法和写法

3、学生实践分正方形月饼体会1/4的意义和3/4的意义。

4、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从学生最熟悉的孙悟空分月饼出发,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二、探究学习新知

1、通过操作理解

11的意义,学习的读法和写法请用圆片、长方形片,折 22一折,分一分,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

2、学习例2:引导学生理解1/4和3/4的意义

3、揭示分数的意义

三、练习提高

四、总结课文

五、拓展揭题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会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关键: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挂图

学生准备:纸片及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孩子们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电视剧里的主人公:孙悟空和猪八戒大家都知道吧,这不,正说着他们就来了,孩子们,仔细听听他们这是在吵什么呢?昂,原来是因为一篮子桃子在争吵呢!怎么办呀?孩子们快帮忙想想办法呀!老师讲故事:......(教师边叙述故

事边出示课件)。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桃子数量的变化,及猴子和孙悟空各可分得的桃子的个数。最后,剩下一个桃子该怎么分呢? 小朋友们你能帮它们分分吗?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桃子平均分。

(1)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1)

(3)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生动的故事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用手势不能表示出结果时,就自然的引出了分数。这一学习过程自然又流畅,学生不知不觉中经历了分数的产生过程,并积极的创造分数,体会了分数的优越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1/2,会写会读1/2。

1、讨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教师板书:平均分

2、思考: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桃子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的时候,先读分母再

读分子。

4、得出结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5、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物品分一分,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6、应用新知。

(1)、观察比较(出示课件“读出下列各分数,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1/

2、1/

3、1/

6、1/

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学生读出各分数并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二)认识几分之一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每个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并试一试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吗?并说明理由)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4、“想想做做:”你能折一折,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吗?

5、拓展:请学生选一样自己准备的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三、拓展与应用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挂图: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观察黑板报(出示课件“想想做做”):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科学天地占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占几分之一?)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设计意图:最后一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不知不觉中将课堂引伸至课外,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四、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自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谈谈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学习新知成功的的喜悦。

五、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96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涂色-判断-比大小这三个环节,再次巩固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题中的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平均分

把一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桃的一半,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分子

—— ……分数线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下载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