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Word版含解析

时间:2019-05-12 17:1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Word版含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Word版含解析》。

第一篇: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Word版含解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人类在不断向太空探索的同时,也在加大向海洋进军的速度。海洋内部资源丰富,表面看是文静,其实它在不停的运动着。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这一面目。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61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洋流的定义是什么?

(二)洋流的分类

1.洋流按性质分为哪些类型,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洋流按形成原因有哪些类型? 归纳总结:(课件展示)

(一)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的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二)洋流的分类 1.性质分类:

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2.成因分类:

风海流:在盛行风等的作用下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由于海水性质、温度等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 补偿流:海水流出后,周围的海水给以补偿形成的洋流。

二、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互动讨论】

结合刚才看到的课件内容与教材内容,探讨世界各海域表层海水的运动规律。【总结分析】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在赤道附近,向西流的海水到达大陆西岸时,受陆地阻挡,一股返回,所以有一条从西向东流的海水;①②分别位于赤道南北,洋流的性质又是暖流,所以人们把赤道以北的洋流①称为北赤道暖流,把赤道以南的洋流②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洋流⑧⑩不仅是因②④洋流将水流走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同时在图中全球洋流形成了几个中心。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三)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分布规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具有什么规律,大家结合教材洋流分布图认真复习记忆,并尝试动手绘画大西洋洋流模式。

【课后活动】

地球各自然环境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为地球水体的主体部分海水它也不例外,海水的运动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事例。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一课时

一、全球性的大洋环流

(一)定义

(二)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分类:暖流 寒流

2.按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与分布模式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形成

(二)太平洋与大西洋洋流分布规律

(三)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规律 参考资料:百度网站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 上帝的漂流瓶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帝在一次微服人间的时候,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东海不小心遗失了一些有魔力的漂流瓶到大海上,一个、两个、三个、„一共十一个。这些漂流瓶带着幸运者的梦想,如果谁拾到了上帝就同意帮助谁实现一个梦想。结果就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附近一位女士幸运的拾到了一个漂流瓶,她对着漂流瓶说我的梦想就是用我微弱能力照亮人类的自由。你知道她为什么能成为上帝的幸运者之一吗?(导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回顾】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三、在下图中填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洋流分布情况及名称。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导学与自主探究】

(一)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地理意义

认真阅读教材P62-64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全球大洋环流的总体地理意义是什么?(协作交流、课件展示)总结归纳:

总体意义表现:全球大洋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二)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设置:

观察并分析澳大利亚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别? 归纳总结:

洋流经过的地区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例: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④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形成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三)影响海洋生物: 问题设置:

各大海洋的鱼类为何热衷于这些地方?

总结归纳:

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营养盐类物质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丰富,形成众多的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等。【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四)影响航海: 问题设置:

总结归纳:

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如日本偷袭珍珠港取得成功等。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五)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问题设置:

2011年3月日本地震,核泄漏了,美国为何惊慌了?

总结归纳: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污染范围扩大。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洋流分布对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注意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渔场形成的影响。加强对相关地理语言的规范描述。板书设计: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二课时

一、洋流的分类

二、不同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有哪些?

三、绘出大西洋表层海水的运动模式示意图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总体地理意义

(二)对气候的影响

(三)影响海洋生物

(四)影响航海

(五)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第二篇:高一地理必修一《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教学 重点

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 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的案例(1)。

第一、二组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第三、四组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注意图文结合,阅读后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由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二组讨论的问题:

(1)在书本上图3.6的相应位置,画出大西洋的西岸经过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的洋流,判断是暖流还是寒流?

(2)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3)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4)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第三、四组:

(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小结】从案例(1)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显著的,也是普遍的,如:北非的热带沙漠、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直逼近西海岸,也都有寒流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能归纳一下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呢? 【转入】洋流除了对气候产生影响,还会对地理环境或人类活动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2.渔场的成因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及秘鲁渔场的形成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②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③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④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我们能否根据渔场的成因(或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的海区),找到其它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区呢?

【知识延伸】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成因是什么?

3.海洋航行

播放视频:“泰坦尼克”号沉没

【提出问题】漂浮在北大西洋的冰山来自于北极地区(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巨大的冰山是靠什么力量的推动不断向南移动的?

【创设情景】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提出问题】(1)第二次去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有这么大的差异?(结合大西洋洋流分布由学生分析)

(2)若从欧洲横跨北大西洋至北美洲,而后再返回欧洲,要求一路都要顺水,请同学们设计一条路线。

(3)哪位同学能归纳出洋流对航海的有利影响呢?

(4)人们很早就了解正确利用洋流对远洋航行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利用洋流航海的故事,同学们能举一、二例吗?

例: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分析: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总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回?

【小结】洋流规律很早就被我国劳动人民所掌握和利用,而洋流对海上航行有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此外,寒流、暖流相遇形成的海雾对海上航行也极为不利。如: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泰坦尼克”号就是因航行到此海域后,能见度差,触冰山而沉没的。

【过渡】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洋流对污染物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4.海洋污染

(1)阅读书本P64,由学生归纳:(2)展示图片资料:“威望号油轮泄漏事故”

【讨论】石油污染将对该海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了解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学习洋流对气候和对渔场形成的影响。同学们听说过“厄尔尼诺”现象吗?“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秘鲁渔场的渔获量;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异常。

『探究“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

学习小组交流

【小结】“厄尔尼诺”现象还有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之一是形成原因,尚未能解释清楚。有人认为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大气环流减弱造成的结果;且“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有没有自身的规律?发生周期长短受什么制约?等等,这些谜团等待我们去一一解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作业

反思

第三篇: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学科地理授课年级高一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计划学时

2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1.说明学生所在地区:资阳学校:资阳中学,年级:高一2.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可以通过行星风系图猜想出大洋环流图,从洋流分布图里总结出它们的规律。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教学重点及 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解决措施:让学生首先通过对气压带风带的复习,然后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先绘制理想情况下的洋流分布情况,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实际的全球洋流分布图,总结出规律,教师在此基础上作出一定的指导和补充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学习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解决措施:复习前面知识打好基础,为这节课做好铺垫。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更为形象的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转抽象为形像。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的出结论。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合作。让学生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在归纳规律、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展示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对比、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依据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杜威、罗杰斯为代表的课程中心论。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难度一般,重点学习

太平洋系统洋流模式Flash动画

多媒体播放。学生观看

良好

洋流的成因

重难点,要求较高

风海流动画 全球洋流分布图

播放风海流动画,然后让学生上来识别全球洋流图中哪些属于风海流

良好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要求学生完全掌握

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图,洋流对污染物的扩散影响的实例

展示分布图片,并让学生分析器原因

良好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3分钟

引用一个小故事:

很多年以前日本的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很多带有颜色的漂流瓶放在日本以东的海域。经过了五十多天后,这些漂流瓶竟然在美国的西海岸被发现了。

情景激疑

设置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讲授

1小时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带有颜色的漂流瓶到达了美国的西海岸呢?

这时学生能回答出漂流瓶是随着海水的运动到达美国的西海岸的。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教师总结: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了世界大洋是一个连续运动的整体。

学生对比自己的答案,对大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不要害怕失败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 海水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61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要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总结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学生按照教

师的要求进行总结

对于简单

概念,指导学生自己掌握

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看书的同时,书写板书)(多媒体展示概念中的要害词语是“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

学生总结完关键词语后,教师展示出自己总结的要害词语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

指导学生理解分析概念

讲解洋流的分类,指出按温度性质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

指导学生理解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

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

教师指导:分析洋流的成因:复习三圈环流中风带的分布于洋流模式图

学生通过对比,明确风向是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

洋流的其他成因:除了风向是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外,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海路轮廓的影响。同时得出洋流的另外一种分类方式: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学生分组讨论,与老师的结论进行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教师指导:要特别明确密度流的典型分布区域:直布罗陀海峡东西两侧的密度流流向以及分析原因。[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

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再举例分析理解密度流的成因,比如分析曼德海峡两侧的红海和亚丁湾附近水域的密度流,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密度流等等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学会总结分析相同问题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洋流的成因,从而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做好知识的铺垫

课件展示:太平洋系统洋流模式flash动画,并结合教材第62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总结分布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

教会学生巧记规律的方法

课件展示问题:观察太平洋洋流系统,在大陆东岸低纬和高纬洋流性质有什么不同,西岸呢?

学生总结回答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讲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重点学会太平洋系统洋流分布以及北印度洋的洋流季节变化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答案,修改自己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对照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思考课本62页的三个思考题

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可以同纬度不同海区,或不同纬度同海区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其共同特征和差异,并落实到分布图,逐步得出规律,进而绘制出相应模式图;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来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

教师指导学生记住大洋两岸洋流性质的区别

通过老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大家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很多人不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走了一次弯路。他第一次是从欧洲出发从北部航行到美国的,这次航行用了37天的时间;第二次从欧洲出发从南部航行到达美国的,这次航行仅用了20天的时间。

设置疑问,让学生积极思考

设置情境,方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在学生处于“愤”、“徘”之间时,引导学生说出海水运动对航行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也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那么这种海水的运动方向如何?它又有何规律性呢?我们将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设计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能充分吸引学生学习本节的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指导:看教材第63页的图3.6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图。让学生在左图上找到“卑尔根”这个地方,说出它的地理纬度,然后让学生看右图,自己分析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到一月份卑尔根的平均气温值。并且对比一下我国北方城市哈尔滨的气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哈尔滨大致的地理纬度是45°N,但它的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0度

通过学生分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卑尔根的纬度高于哈尔滨,而它的一月份平均气温远远高于哈尔滨呢?引导学生找到在卑尔根这个地区有大西洋暖流的经过,并让学生总结出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这个地区有增温的作用。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对比两个城市,体会暖流的增温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卑尔根的降水量远远高于哈尔滨呢?引导学生总结出北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起到增湿的作用

学生找到卑尔根一月份的降水量,是150 mm左右,而哈尔滨的一月份降水量是30 mm左右。

学会对比手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总结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并留给学生课下思考的问题:秘鲁寒流是怎样影响着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

指导学生总结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总结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并留给学生课下思考的问题:秘鲁寒流是怎样影响着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

通过实际例子的对比,总结出规律。

指导学生分析:

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以及世界著名渔场的成因?用物理学上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原理,解释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将上、下做垂直运动。进一步解释,海水在扰动后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两种洋流的汇合处易形成大的渔场。

学生通过教室讲解深刻领会寒暖流处渔场形成的原理

掌握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技巧。

多媒体展示:纽芬兰渔场大概分布在哪些地区,让学生对照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找到经过纽芬兰渔场的寒、暖流各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北海道渔场大概分布的地区,让学生对照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找到经过北海道渔场的寒、暖流各是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讨论,总结出具体洋流对世界著名渔场的影响

深刻体会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教师指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再读课本62页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明确洋流的流向。同时举出泰坦尼克号失事的原因就是撞在了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的南下冰山上。

让学生体会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水航行速度加快,逆流则速度减慢。同时,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在海上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通过老师指导,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分组讨论问题,得出答案。

学生通过实例,分组讨论问题,得出答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明确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应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难点,尤其是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自己完成本节的知识架构。使知识自成一体

强调重难点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课堂总结

10分钟

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学生跟着老一起回忆两节课所学内容

加深知识记忆

作业布置

2分钟

布置的作业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做作业中巩固知识,举一反三

巩固知识,活血活用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图

教 学 反 思

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活动的机会,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造成了前紧后松,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没有在备课过程中设想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有待提高的方面。优点:

1.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故事,让学生们积极思考,既吸引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活动题及探究问题设计较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开始是让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图,一来复习前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天所讲的内容作铺垫;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合作探究绘出理想情况下的样流分布图,通过理想的洋流分布图最终落实到实际中去,层层递进,并结合图3.2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布规律,教师最后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作补充和总结

3.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融洽。一节课中老师通过提问,学生积极回答的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4.课件设计合理,既符合了本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效果得到大大提高,课件中生活实际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地理对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缺点:

1.教学课件中还缺少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课件的排版,主体不够鲜明。

2、对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锻炼不够。

3、教学语言不是很规范,教学术语使用的不够多。

4、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是特别到位,同时各个环节的时间把握不是很恰当,造成了后面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第四篇: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相信同学们对这个画面都不陌生,泰坦尼克号。这是一个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这部电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今天我们将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解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之谜。让我们伴随着永恒的经典《我心永恒》预习今天的内容:带着一下两个问题1洋流的定义、分类、成因和分布规律。播放《我心永恒》 师:洋流的概念?

生:海洋中的海水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的海水流动

师:很好,常年稳定沿一定方向大规模这些条件要同时满足。洋流的分类? 生:按照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 师:如何区分寒流和暖流?

生: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叫寒流

师:非常棒,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法理解,从纬度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是暖流,什么样的是寒流?

生:从低纬度流向高位的的是暖流,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

师:大家都非常聪明,我们在地图上认识一下洋流,请在图上找出暖流和寒流并说出具体的流向?

生:南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被太平洋暖流,家里福利亚寒流…… 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是哪个半球?暖流还是寒流?

生:南半球寒流,因为水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增加的,也就是从赤道想南北增加的,水温向南增加是南半球,向北增加是北半球。师:很好,那么,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盛行风的吹拂,陆地形状,地砖偏向力 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个? 生:盛行风

师:那么,盛行风到底怎样影响洋流的,大家动过手画出全球风带图

第一步 画出全球风带示意图 生:展示全球风带示意图

师:接下来请大家四人一个小组完成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完成的好的个人小组得分,四个小组的任务,这一组北纬60度为中心的洋流,……表现好的小组所在大组得一分,生:成果展示,师:指导学生,并展示模式图。这是我们主要依据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画出来的。是否符合实际的洋流图呢?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图观察?

生:实际洋流南半球中高纬度未形成环流。因为南半球中高纬只有大洋,没有受到陆地形状的影响。

师:是的,很好。那么我们的模式图就要改成这种。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一条规律一分。

生:北半球中高纬度逆时针,东暖西寒。中低纬度顺时针,东寒西暖。南半球中低纬度逆时针,东寒西暖。南半球中高纬度连续的西风漂流

师:中低纬度北逆南顺,东寒西暖。中高纬度北逆南无----北8南0。课堂练习:我指定位置,大家找组成环流的具体洋流 生:……

师:并不是所有的洋流都不改变方向,有一种洋流随着盛行风方向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印度洋的季风环流。请大家 先看图解。为什么风向在冬季和夏季不同?对洋流是怎样影响的?

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大陆气压低风从海到陆,冬季反之。所以风向也会随着改变

师:很好,可以总结为冬逆夏顺。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泰坦尼克号撞上的冰川哪里来的?和洋流有关吗》可能是哪个洋流?

生:拉布拉多寒流由北向南,将格陵兰脱落的冰山带到低纬度。师:很好,大家学会学以致用了。那么就检验一下你们的实力吧 生:回答相关问题

师:同学们很棒,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知识

1洋流的概念,分类(寒流,暖流)

2洋流的成因(盛行风、陆地形状、地砖偏向力)

3洋流的分布规律(北8南0,中低纬东寒西暖)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真实洋流

下课

第五篇: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课标分析]

本节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如下。

地理学习应落实到地图上,应充分利用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通过教材“活动”,结合图3.6,了解洋流模式的形成。通过阅读图3.5,结合读图思考题,初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在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基础上,再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不要求学生记住各洋流的名称,但需要了解不同纬度大洋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为后面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洋表层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与旧教材相比,删减了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形成的部分内容,总体要求相对降低,但对洋流分布规律的要求却相对提高。

教材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盛行风。接着给出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最后,结合图3.6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材的编排顺序、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规律存在一定“矛盾”,可重组教学的顺序——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先结合图3.6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接着,结合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让学生读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即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步步启发和引导下逐步分析、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循序渐进。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并联系第二单元全球风带的分布,边讲解、边画图,简单推导全球洋流的形成过程,最后以图形为基础,概括、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没有涉及洋流的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在设计时应让学生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可选取“鸭子舰队”的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遇到的障碍:通过地图归纳洋流的分布规律不知该如何下手、如何表述,洋流的主要成因的分析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课标、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培养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点]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洋流的性质分类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鸭子舰队”漂游记]

(事发地点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鸭子舰队”怎么“入侵”夏威夷、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甚至大西洋海域的加拿大、美国的东海岸、英国等?引出矛盾。)

【生】 洋流

【师】 好!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设疑导入,激发兴趣,引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57页,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请同学们结合学案的提示,阅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洋流的概念、洋流的分类以及海水运动的动力。阅读完可以举手回答。

【师】谁来说说。

【生】„„

【师】很好!请坐!在洋流的概念中,有几个关键词,你抓住了没有?第二位同学,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关键?

【生】„„

【师】好,常年的、沿一定方向、大规模。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比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

(让学生看教材57页的内容,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教师展示自己的关键词,供学生参考。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师】根据性质,洋流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其中,暖流是?

【生】„„

【师】一般来说,较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较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所以,一般来说,暖流也就是从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的洋流?

【师】好!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平整的海平面上,海水怎么会流动?

【生】盛行风!

【师】好,盛行风!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随风漂流。表层海水会带动下层海水流动,最终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的方向一致。

(学生通过阅读,在课本上找出基本概念,教师小结、强调关键部分的理解)

【师】同学们还记得地球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盛行风?请同学们看到学案,图中椭圆内表示均一的海洋,椭圆表示海岸线。请在左边全球风带模式图中,填写六个风带的名称?

【师】好!谁来说说全球风带分布情况。

【生】风带

【师】好,请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风带的方向,在右边的洋流模式图中推测画出箭头,表示洋流方向。

(复习风带分布,温故知新,并让学生思考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将如何运动,进而引入下一个问题——大洋环流的形成。)

【师】好了没?好!同桌之间相互交换看看。一致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大洋环流分布图的。

【生】„„

【师】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赤道南北两侧附近的海水受哪个风带的影响?

【生】信风带

【师】对,信风带。在信风的吹拂下,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促使海水自东向西流。由于它们分别位于赤道南、北两侧附近,所以我们称之为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

【师】赤道洋流会这样一直向西运动吗?洋流向西遇到陆地阻挡,会怎么样?

【生】„„

【师】对,方向会发生改变!好,自东向西的南、北赤道暖流受地形阻挡,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大部分向高纬地区流动。还有一小股自西向东回流。由于它的方向正好与南、北赤道暖流的方向相反,所以我们称之为赤道逆流。

【师】而向高纬地区运动的洋流到达北纬40度附近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里有什么风带?

【生】盛行西风

【师】好。盛行西风和地转偏向力挟持洋流向东流动。由于这股洋流主要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所以我们称之为西风漂流。

【师】西风漂流继续向东,又会遇到陆地阻挡,其中大部分海水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低纬度海区流动,补偿了南、北赤道暖流。这样在赤道和南北纬40度之间的海区,也就是中低纬海区分别形成一个闭合的大洋环流。

【师】西风漂流还有一部分海水向高纬地区流动,受高纬地区的极地东风吹拂,又向南流动,汇入西风漂流。这样在中高纬海区也形成一个大洋环流,构成全球的洋流分布模式。

(简单分析洋流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为后面归纳分布规律奠定基础。)

【师】同学们画的也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好,我们总结一下,影响洋流方向的因素有哪些?

【生】盛行风向,地形轮廓,地转偏向力。

【师】好!我们知道根据性质,洋流可划分为暖流和寒流。现在根据洋流模式图,请你分析哪些是暖流,哪些是寒流?你来说!

【生】„„

【师】好,请坐!我们课本上是怎么描述洋流性质的?好,下一位同学给我们说一下。

【生】从纬度判断。

【师】好,请坐。请同学们课后据此,分析赤道暖流、西风漂流的性质。

【师】这是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是理想状态下的洋流分布状况。那么,实际洋流是怎么分布的?请同学们结合洋流模式图,阅读图3.5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注意实际洋流分布与洋流模式图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了解各海区洋流名称。我们分一下工。

第一组:观察太平洋海区洋流的分布状况;

第二组:观察大西洋海区洋流的分布状况;

第三组:观察南印度洋海区洋流的分布状况;

(对比洋流模式图和实际洋流分布,加深理解。)

【师】谁来给我们说说太平洋不同海区有哪些洋流分布?

【生】„„

【师】好,下一位同学来说说大西洋?

【生】指图答。

【师】好。南印度洋海区呢?

【生】指图回答。【师】好,我们发现,同学们在说的时候,有些洋流的名称比较顺口,有些洋流的名称较陌生。一般地,洋流是用流经地区或国家的名字来命名的,比如说,(指图读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师】洋流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同样,在洋流的分布上,也应该有规律可循。请同学们结合ppt上的问题和学法指导,读图思考。

【师】谁来回答第一题?

【生】顺逆时针。

【师】好,那我们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中低纬度海区有没有他(她)说的这个规律啊?

【师】这个大洋环流大致以什么纬度海区为中心?

【生】30度附近。

【师】对!30度附近,靠近热带地区,我们称之为副热带海区。也就是说,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流向有什么规律?

【生】逆时针。

【师】好!逆时针。

【师】这个大洋环流大致又以什么海区为中心?

【生】副极地海区。

【师】好,我们把目光移到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有没有形成闭合的大洋环流圈呢?

【生】没有!

【师】那分布的是什么洋流?

【生】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师】为什么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没有形成闭合的大洋环流呢?请同学们从影响洋流方向的因素去思考。我们知道,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除此之外,还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阻挡的影响。和北半球相比,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面积怎么样?

【生】„„

【师】所以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有没有形成闭合的大洋环流?而分布的是?

【生】西风漂流穿越了太平洋、南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海区。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归纳规律。)

【师】好,接下来我们到北印度洋海区看看,北印度洋洋流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注意到了什么?这里用了两幅图向我们解释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分别是冬季的和夏季的。冬夏季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生】冬季风作用形成逆时针环流 夏季风作用形成顺时针环流

【师】好,我们把北印度洋海区随季节变化的洋流的运动方向有规律发生变化的洋流称为季风洋流。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季风洋流呢?其实就是盛行风在作怪。我们一起来看,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夏季北印度洋洋流是如何形成的。

【生】„„

【师】很好。现在我们结合右图,来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有哪些规律。请同学们根据ppt上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8字型和0字型抽象概括,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师】作为地球水体最主要的部分──海水的大规模运动,促成了不同海区间大规模的水热交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至于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分析!

授课设计意图

本节教材内容和以往的人教版的老教材的内容少了很多。但是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本堂课的设计和以往的上课模式、师生互动、评价方式截然不同。

整个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在归纳规律、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力求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发引导下去分析、对比、推理、判断,并作出结论,然后教师简评、补充、总结,这样才能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新课标的课改精神。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吃透教材、寻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组织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的基础、心理、思维特点、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事前与学生的谈话等方式来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新的教学起点。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析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选择适合本堂课的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归纳法。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适应地理学科时空跨度大的特点。

关注教学评价设计的完整性:知识与技能目标评价(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评价(画出模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评价(能用一双“地理眼”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与现象)。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①能将“自学、操作”引进课堂,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

②设计中能运用自我评价、认知冲突等方式是课堂教学适应学生心理状态的需要,从而达成教学发展和学生心理活动发展的同步。

③建立有利于课堂教学双向反馈的结构环节。

④注重课堂教学结构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前后呼应、衔接自然、协调有序。

下载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Word版含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设计: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2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k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这是课标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王明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高考目标定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的类型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应用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知识梳理】 一、世......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顺利,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一) 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 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学设计[共5篇]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2(5篇)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材分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内容包含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本节课我们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