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4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

第一篇: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

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

陈志平宋显立 李建斌 于莉

【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建立师生双向互动的新型课堂关系。课堂始终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成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构建知识的促进者,学习的评价者。贯彻执行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抛弃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老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学习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要求学生在以往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学会去剖析人物形象,挖掘深层的社会主题,建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我把分析人物性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放在重要的教学环节,并试图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机型多渠道、多层面汲取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教学预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的:了解作者莫泊桑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阅读和对比阅读的能力,提升学生思维

三、情感目标:从人性的角度评价马蒂尔德,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对比法,探讨发,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项链》视频,教学博客。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莫泊桑相关知识。

2,把握小说情节思路,培养想象、对比阅读能力。

一、导语设计:

勿庸讳言,虚荣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大小强弱罢了。站在人性的角度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你付诸行动让虚荣心获得满足的过程中,生活往往会和你看一个可怕的玩笑。让我们读读莫泊桑的《项链》,定会悟出这个道理。

二、解题:

作者介绍:(出示ppt投影)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而登上文坛,从这开始到1889年的十年间,发表短篇小说三百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其中短篇小说成就最为突出。(要求学生做笔记并课后登陆校园网查阅关于莫泊桑的更多信息)

三、研究性学习

(一)文本阅读

教师有目的的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学生阅读课文。出示PPT投影: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她常常整天的哭泣。”

第二部分:从“然而,有一天傍晚„„”到“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第三部分:从“夜会的日子到了„„”到“„„也会成全你!”

第四部分:从“有一个星期天„„”到结束。

1,学生阅读第一部分,教师出示问题一,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原创:如果玛蒂尔德收到参加上层社会的舞会请帖,她会怎么做?

答:学生甲:她会欢呼雀跃,欣喜若狂,赶紧询问时间和地点。

学生乙:她很兴奋,但是也有些恐慌,担心她长的不够漂亮,不能吸引上层人物的目光。

学生丙:她会去买一套好看的衣服,想办法打扮漂亮一点。但可能会为衣物而发愁,因为她条件不好。

2,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教师出示问题二:如果玛蒂尔德把借来的项链丢了,她会怎么办?

答:学生甲:她会马上去找。如果找不见,就远走他乡,逃之夭夭。

学生乙:她会伤心落泪,想办法去买回来偿还。学生丙:她会去找朋友说明,宽限日子偿还。

3,学生阅读第三部分,教师出示问题三:如果玛蒂尔德再次遇见佛来思节夫人,会发生什么事?

答:学生甲:佛来思节夫人认不出马蒂尔德。学生乙:马蒂尔德会狠狠的责怪佛来思节夫人。学生丙:佛来思节夫人会将那挂项链还给马蒂尔德。4,学生第四部分的问题: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夫人项链是假的,对此你感到惊讶吗?

答:学生甲:是的,我根本没有想到。

学生乙:我看出来了,文中有几处已经暗示了项链是假的。第一,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她的女朋友很爽快的答应了,说明这挂项链并不贵重。第二,她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并没有打开盒子去看一眼,也说明了这一点。第三,他们夫妇在珠宝店打听到老板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丢失的项链并不是真正的钻石项链。

学生丙:我没有看出来,但是结局很让我惊讶,让我思考良深。

教师做适当评价。

5,找一名学生口述故事情节,教师给与积极评价。

(二)、视频欣赏

播放《项链》话剧视频。(19分钟片段)学生观看视频,归纳文章情节结构,教师出示投影明确:

小说情节

序幕:玛蒂尔德的“痛苦”与“梦想” 开端:借 项 链

发展:失 项 链 赔项链 还债务 高潮(结局):发现项链是假的

1,提问:文章的高潮也是结局,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样的结局能引发读者的深思,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

2,提问: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项链。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对小说情节的梳理,理清了写作思路,为莫泊桑的巧妙构思深深折服。

五、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主人公形象

2,学会从人性的角度评判他人,尊重他人,完善自我。

一、探讨分析人物形象。

1、网上讨论。

学生按照课件的提示登陆教师教学博客(http://sxli8355.blog.163.com/edit/),在“马蒂尔德给我的第一印象”话题下发表评论。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提取关键词: 爱慕虚荣 善良质朴 勤劳坚强 成熟勇敢 找回自我

2、组织语言。要求学生找出纸,根据以上关键词写出马蒂尔德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挑四名同学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总结。

学生甲: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

学生乙:她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戏剧性的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

学生丙: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学生丁:马蒂尔德是一个善良、勤劳的女性,但由于爱慕虚荣,使他失去了自我,但最后她翻然悔悟,找到了自我。

教师点拨:我们看待一个人物,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一分为二的去认识和分析。马蒂尔德身上确实曾经有过爱慕虚荣的特点,但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惩罚,今天她已经摆脱了性格上的弱点,并最终走向成熟。同学们的观点都有道理,但后两位同学的观点更加人性化,更加全面。

二、情感体悟。教师出示话题:“从马蒂尔德身上我们有什么感悟?我们能获取什么?请谈谈你的真实感受。”

学生分组结合课文进行讨论,教师参与讨论,讨论结束各组派一名代表谈感受。

学生甲:玛蒂尔德是幸运的。项链的丢失,对路瓦栽夫妇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幸运的是玛蒂尔德拥有一位能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好丈夫。在丢失项链后,路瓦栽并没有指责妻子,更没有抛弃妻子,而是用宽广的胸怀维系着家庭的稳定,营造着家庭的温馨,与妻子共同分担这巨大的痛苦与灾难。在妻子因丢失项链而束手无策时,他立刻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当确认项链难以找回时,他毫无责怪地冒险到处签名,不辞辛劳地为他人誊写账目、书稿。在漫长的十年中,他急妻子之所急,想妻子之所想,无怨无悔,就像一座大山,为妻子遮风挡雨,给妻子以无私的爱,夫妻共同演绎了人世间难得的患难真情。因此,玛蒂尔德又是幸运的。人世间最伟大的是真情,教会我们去做一个有感情的人,懂得爱人,珍惜情感。

学生乙:玛蒂尔德是爱慕虚荣的。小说开头共用了七次“梦想”一词,静态地向我们介绍了玛蒂尔德。正因为她爱慕虚荣,所以她成天为冰冷的现实而苦恼。“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正由于她爱慕虚荣,所以她整天想入非非,梦想有“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精美的晚餐”和“亮晶晶的银器”。她在舞会后丢失项链不是偶然的,其祸根在于她的虚荣心。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虚荣。

学生丙:玛蒂尔德是善良、诚实、质朴的。她置办衣服,向丈夫要400法郞时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吓着丈夫或给丈夫太大的压力,这表明她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项链丢失后,她一直处于“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坚决赔偿,她面对灾难,恪守道义,凭着自已10年的艰辛来偿还,这是玛蒂尔德的美德所在。因此对于她的善良、诚恳、不屈于命运的精神我们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赏。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的诚实、坚强的精神品质。

学生丁:玛蒂尔德是有进取心的。从她的生活现状看,她能雇佣廉价的女佣,能喝上肉汤,生活应该还算过得去。对一般的小资产阶级妇女而言,有这样的生活条件,可能知足了,但她却具有强烈的不满足感,不安于现状,渴求改变生活,大胆追求相对高质量的生活。这恰

恰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执着与追求,这是她有进取心的具体表现。同时,她的追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人格上的。“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这不正是她渴求自己的人格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表现吗?正因为此,她不想再去看那位有钱的女朋友,这有损她的自尊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小资产阶级妇女普遍屈从于命运,随遇而安,别无所求,可她敢于向命运挑战,渴求被人尊重,这也是很值得钦佩的。

教师总结:大家所说都有道理,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在于它的主题的多元性,形象是多解的。很多文学形象本身就带有很多模糊性、多义性,艺术是不能追求统一的,得到了统一,便落入了平庸。因此,我们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只要能做到自圆其说,即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多一份睿智与理性,多一份成熟与深邃的体现。

三、主题探究: 出示问题:本文折射出的深刻主题是什么?请结合背景和小说相关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明确: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传统的观点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从《项链》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述和玛蒂尔德的遭遇不难看出,这篇小说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生活的不稳定及其尴尬处境,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四、拓展阅读 :

1、PPT出示《简?爱》《玩偶之家》《包法利夫人》《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的内容简介以及全文阅读的网站链接。

要求学生通过与简?爱、娜拉、爱玛、苔丝和安娜等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从而加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理解把握。

2、提供了莫伯桑的其它作品以及契诃夫和欧?亨利的主要作品,力求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把握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短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五、持续性学习

学生课后可以通过上校园的局域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我把这些书目的网址告诉同学们,你们通过在线阅读将马蒂尔德与简?爱、娜拉、爱玛、苔丝和安娜等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去加深对玛蒂尔德夫人的理解把握。

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上校园的局域网(http://www.xiexiebang.com)随时查找所需的材料,随时发表自己的文章。

六、作布置业:展开丰富的想象,以课本剧的形式续写项链,优秀课本剧将作为本班表演剧本。

【板书设计】 项 链

序幕:玛蒂尔德的“痛苦”与“梦想”

开端: 借项链(参加舞

会)

失项链(舞会结束)发展 赔项链

还债务(十年艰辛)

高潮(结局):发现项链是假的

注释:本设计部分材料来自《志鸿优化设计丛书.高二下语文优秀教案》和网络资源。

第二篇:全国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XXSX106团队(湖北潜江市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例

1、第48页“试一试”“练一练”及第50页练习八中的相关练习。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一是“买文具”这一生活情境,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所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是很有必要的;二是通过“算一算”让学生直接进行竖式计算,掌握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并学会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最后的计算结果化简。三是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异同,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本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发现并理解:小数加减法计算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之后的计算与整数的计算是一样的。学生理解了这点,就可以把整数计算的相关知识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掌握小数的计算就比较容易了。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会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会笔算整数加减法,并且通过近五年的学习,数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积淀了较好的数学学习素养,有一定的数学思想和一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小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探究、合作、表达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探索、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交互白板、方格图9张/生。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和学科整合的特点,通过发挥电子交互白板的诸多优势,直观演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中的相同点与区别,使学生充分理解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落实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虚拟富有挑

战和趣味的练习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促进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各种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看图写小数。(课件出示)

()

2、计算。

0.6+0.9 0.8-0.7 3.1-1.3 1.1+2.8

()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辅助复习,巩固小数的意义和一位小数的计算,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47页主题图,创设“购文具”情境,学生寻找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2.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师用课件展示出部分问题:

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必要性,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课件出示: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4.75 + 3.4= a、学生自主估算。问:你是怎样估算的? b、学生尝试计算。

c、利用交互白板全班展示学生的计算策略。方法一:借助元角分进行计算:

4元+3元=7元

7角+4角=11角=1元1角 7元+1元1角=8元1角 8元1角+5分=8元1角5分

方法二:借助方格纸帮助计算:

+

方法三:用竖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交互白板的拖放功能,灵活展示学生的计算策略,让学生充分体验算法多样化。)

d、小组合作,讨论:这两道竖式有什么不同?哪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e、全班交流各组的意见,课件展示:(1)元 角 分 4. 7 5 + 3. 4 8.1 5(2)

+ . 7 5 + 3 . 4 8 . 1 5 f、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应注意什么?怎样让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完成板书:4.75 + 3.4=8.15

4. 7 5 + 3. 4 8.1 5(设计意图:课件生动演示,学生直观建模,多媒体为教学重点突显,教学难点突破推波助澜。)4.完成第47页问题(2): 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a、学生开书,独立列式完成

b、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正确计算方法,c、问:怎样计算两位小数减法?两位小数减法与两位小数加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d、教师小结,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完成板书:4.75-3.4=1.35

4.7 5-3.4 1.3 5

5、巩固练习: 用竖式计算。

0.63+1.5 2.82-1.4

6、课件出示“试一试”中的问题: 小丽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a、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独立计算。

b、学生汇报,教师运用交互白板分别展示学生方法。4.75+2.65=7.40(元)4.75-2.65=2.10(元)

4.75 4.75 + 2.652.65 7.4 2.1 7.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什么异同?在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后板书: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数学情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交互白板让学生学习更加灵活、轻松、有效。)

三、巩固练习,运用提升。

运用课件创设数学大擂台——“闯三关”的情境。第一关:计算“小神笔”(完成48页“练一练”第1题.)第二关:纠错“小神医”(完成48页“练一练”第2题.)第三关:解题“小神童”(完成50页第3题.)

(三关的练习均由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运用课件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打造富有挑战、生动有趣的练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愉悦,生成良好的数学情感。)

四、全课小结、课外拓展:

问:(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今天你还有什么收获?这节课里有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你学习?

(3)寻找生活中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考一考同学。

附板书:

小数加法和减法

4.75+3.4=8.15 4.75-3.4=1.35 4.7 5 4.7 5 +3.4-3.4 8.1 5 1.3 5 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2009.10.23—苏州)

第三篇:全国机械制图教师教学设计大赛

篇一:第八届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创意大赛方案

篇二: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创意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创意大赛的通知

篇三:2014年教师技能竞赛机械制图(cad二维)技术文件 2014年湖州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

机械制图(cad二维)技能竞赛技术文件

一、竞赛的内容与方式

本次竞赛为个人赛。比赛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实践操作含技能操作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分为教学项目设计方案和展示与答辩两个环节。

(一)理论知识竞赛 1.竞赛形式:笔试。

2.比赛内容:国家颁发的《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的知识要求,进行命题。3.试卷分值:100分。4.比赛用时:60分钟。

(二)技能竞赛

1.竞赛形式:上机操作。2.比赛内容:

(1)绘图环境的设置:

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设置绘图界限、图层、线型、颜色、字样、字体;

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图样边框、图框、标题栏等。

(2)绘图工具的使用:

①设置单位制、栅格、正交等;

②数据的输入,如绝对坐标输入法、相对坐标输入法、极坐标输入法;

③相对基点的确定方法;

④目标点的跟踪、捕捉方法。

(3)绘制、编辑二维图形(抄画零件图)

①绘制点、线、圆、圆弧、矩形、多段线等基本图素;

②绘制平面几何图形;

③通过形体的两个投影求其第三个投影;

④绘制复杂图形,如块的定义与插入、图案填充、复杂文本输入等;

⑤编辑点、线、圆、圆弧、矩形、多段线等基本图素,如删除、恢复、复制等; ⑥绘制机械零件图。

(4)标注尺寸:

①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设置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样式;

②标注长度型、角度型、直径型、半径型、连续型、旁注型、基线型等尺寸; ③修改以上各种类型尺寸;

④标注尺寸公差。

(5)根据已知视图,补画视图。

(6)根据三视图,完成实体造型。3.试卷分值:100分。4.比赛用时:120分钟。5.竞赛技术平台

竞赛用计算机必须配置统一,性能较高。赛场软件由大赛组委会提供autocad 2012版。

(三)教学设计竞赛 1.教学设计的文本制作

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教学设计内容(见教学设计内容表)自选一个内容完成1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展示与答辩。

参赛选手在展示与答辩之前将教学设计纸质文本一式5份交竞赛组委会。2.教学设计的展示与答辩

参赛选手根据自选的教学设计的内容进行展示并接受并接受评委的提问。

说课展示限时12分钟,答辩时间为3 分钟。

教学设计展示与答辩环境由赛场统一提供安装有office办公常用软件、图像浏览、视频播放器的品牌计算机1台(无上网功能),主流品牌投影仪1台,如对软件有特殊需求,请自带笔记本电脑。

3.教学设计分值的配比

教学设计成绩为100分。其中教学设计文本制作占40%、展示与答辩占60%。

二、成绩评定

本次大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践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践操作中包括技能操作(占实践操作成绩的60%)和教学设计(占实践操作成绩的40%)两部分;教学设计分为文本制作(占教学设计成绩的40%)及展示与答辩(占教学设计成绩的60%)两项内容。

本次竞赛最终成绩由各模块成绩加权生成。即

总成绩=理论知识×30%+(技能操作×60%+教学设计×40%)×70% 其中,教学设计=文本制作×40%+展示与答辩×60% 本次大赛按参赛选手的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总成绩相同的,依照技能操作竞赛成绩的高低排列名次;技能操作成绩相同的,按理论知识竞赛成绩的高低排列名次。

第四篇:专家点评(初中组)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第七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专 家 点 评(初中组)01 严小玲 光的反射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高级中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理念。教师设计并指导学生经历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完整的探究过程。同时教师通过模型演示,向学生展示清晰直观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准确、逻辑性较强,教态自然亲切,语速适中。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准确。教学中也充分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情境,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物理知识生活化,又使生活现象物理化。教学过程还有一处亮点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完“光的反射定律”内容后,利用变魔术的方法自然流畅、富有趣味性地引出两种不同的反射,效果好且引人入胜,激发学生获取新知的欲望。另外,教师在备课中为学生创造了进行实验探究的可行性,准备了成功性较高的学生分组实验设备,并且完全是自制的,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减小了难度,实验效果好,可视性高。

教学建议及不足:整个教学过程大多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下完成教学任务,进行得很“顺利”。教学无生成点,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讨论、交流、评估评价。另外,教师对光污染进行大篇幅侧重介绍,不仅冲淡了本节《光的反射》的主题,也易造成学生对“光”的不好印象。

■ 02 吴聪毅 光的反射 福建省泉州市第十五中学

二号选手所讲授的《光的反射》一课基本符合新课程理念,能够以学生为本,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精心设计了各教学环节,有效创设了物理情境,营造出了学习物理的氛围。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感染着学生,引领学生在物理世界游戏。

1.创设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步入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如教师在引课时,用简洁但极具说服力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源和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两者的区别,充分利用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从生活走向物理,顺利进入本节内容。教师还通过欣赏图片、参与游戏等方式,运用各种感官刺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索,逐步构建知识框架。这种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体验探究过程,提升科学素养

进入教学核心的内容,学生们提出诸多问题与猜想后,教师因势利导,适时合作,捕捉时机,引导思维,点拨方法,让学生们尝试合作,感受科学,体验分享。

3.关爱学生,体现人文关怀

本节课的实验教学中用到了激光手电这一工具,教师在实验前,特意强调不要用激光手电照射眼睛,以免造成伤害等注意事项,于细微之处,显现出教师对学生们的关爱。

教学建议:

1.教师在动手探究方面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但在交流、展示、分析、评价等方面包办过多,如果能让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不同做法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主提出意见,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臵疑、交流碰撞,让学生自主得出探究结论,效果会更好。2.合理安排探究,全面掌控教学节奏。

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求全求大而导致时间过长、教学超时是本节课一大遗憾。若能将探究主题加以梳理,分明主次,将重点内容做精,简单内容淡化,将会节省一部分时间,使得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得以全面落实。

■ 03 王尚金 光的反射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二中

三号选手王尚金老师所授的《光的反射》一课,目标落实精准,整个教学过程连贯流畅,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训练到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对物理教学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教学中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智慧。点评如下:

1.新课导入有新意

教师在充分了解授课对象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利用两个“游戏”让学生先体验成功,再感受挫折,使他们既体味到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甘甜,又品尝到了学识不足的苦涩,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种设计对于生长在学识教育、成功教育下的学生们来说,其感受一定是深刻的。

2.实验改进有创意

由于教师的素质较高,物理意识很强,能够不失时机地强调实验的作用,并且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囿于权威、专家的思路,将探究实验加以改进,既降低了实验的成本,又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使得实验的难度降低,节省了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时效。而教师的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不轻信、不盲从”的作风自然也是影响深远的。

3.板书设计有深意

可以看出教师在板书设计方面花费了一番心思,看似平淡的作图考查,为后面镜面反射、漫反射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一经教师点破,便产生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而这一环节的过渡,也成为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教学建议:

1.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

本节课传统的讲授居多,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积极地去感受,课堂气氛以及教学效果会更好。

2.切实体验探究,感受教学成果

新课程倡导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既要体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传承,又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与提升。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求知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本节课在探究的力度上明显不足。虽然学生们也经历了探究的各环节,但却让人有浅显、仓促的感觉。如果教师在这方面再做得深入些,让学生的手和脑像耳朵一样动起来,将会为我们呈上一节成功的教学范例。另外,导课时教师所作的铺垫,让学生原本不能及的事情,在学完本节课后仍没有机会尝试解决,这也会令学生们有所遗憾。

■ 04 魏 华平面镜成像 四川省成都市光华中学

本节课依据的教材是北师大教材第五章《光现象》中的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节的教学内容是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之一。

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在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过程与方法,在引入和结尾环节的处理上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新课程的理念。

1.注重过程与体验

本节课的亮点,就是能让学生体验、感受、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和给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教师有意识创设探究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例如:在猜想的环节,让学生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或周围的同学,根据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这样的猜想有感而发,比较真实。又如: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还可以自选器材完成科学探究,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2.关注交流与合作

教学中采用了实验演示和学生分组、师生合作的方式,在实验探究环节,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中又有分工,之后再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既有师生共同评估,又培养了学生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精神。

3.有意识实现“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在提出猜想之后,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没有为学生直接提供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方案,教师能转变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4.科学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

本节课能体现科学探究的七要素,学生在课堂中能基本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物理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探究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本身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因素;在师生共议中,缺少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缺少必要的情景创设,因而使学生没有新问题的生成;有些环节设计得不够合理,致使课程超时。

■ 05 周静虹平面镜成像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四中学

教师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并实施了一节体现新课程标准思想和理念的课堂教学。针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像的特点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从像物的大小关系,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左右关系、上下关系进行了猜想。然后师生经历设计实验方案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悟到实验中不用“镜子”而用“玻璃板”的道理,同时渗透出“替代”的研究方法,“虚像”的概念也进行了恰当的引入。

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关注全体学生动手、动脑,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实验过程中教师细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确定像的位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玻璃板后面即像的一侧平放一张复写纸,使得像能更加清晰,更易于确定像的位臵。对于玻璃板要放竖直及如何操作、如何减小误差都有设计讨论。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记录纸对折,从而总结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方法巧妙自然,过程流畅。此后又引领学生欣赏了自然界中由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对称之美丽”,渗透了人文教育。

建议及不足:教学中的探究教学过程显得不够深入,时间不很充分。课堂上缺少学生之间充分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无论是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讨论,还是对结论的分析论证,学生之间的评价、评估都很少。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去探究,在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这方面再提高一些。

■ 06 王 宪平面镜成像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这是一堂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地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成功课例。

教师的教学设计从三维目标的制订到重点、难点的确定和突破,都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为载体,激情引趣,亲历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落实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具有如下特点:

引课的材料新颖,有效引发认知冲突,达到了创设情境、引发兴趣、自然引入研究课题这一目的。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实验,使学生感悟了虚像的概念。

教师充分地抓住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这一核心,使各个探究环节相扣相连、逐渐深入,让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实践的过程,让学生自己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的探究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发现、共同协商解决探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教师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给学生恰当的点拨,使学生领略由百思不得其解到茅塞顿开之愉悦。教师把发现的机会,思考的空间、时间还给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教师又是学生探究新知的引导者,学生们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个较完整的过程,在构建新知识的同时,科学素养得以培养。

对学生的亮点的不夸张、恰当的评价,激励着学生的探究学习步步深入。调动学生互评,培养了学生倾听、沟通、提取信息、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物理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讨论,去创造。

对教学节奏有张有弛的把握。在紧张的探究之后,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水中倒影”的图片,体会对称的美,巧妙地将知识应用融入其中。与学生的小游戏--模拟平面镜中的像--一个简单的人体侧躯运动,又让学生体悟到平面镜的特点,使本节课达到第一个高潮。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用唐朝李世民这段简短且富有哲理的话再次将课推上高潮,体现出教师在注重物理文化的同时,又使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

不足之处:

实验探究的数据收集效度较低,不够可靠,个别物理概念表述的完整性有待完善。引课的小实验需要改进:将水浇到“火焰”上并让水位升到淹没火焰的位臵,效果会更好。对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用没点燃的蜡烛替代像的替代法应作详细的讲解。

■ 07 丁克凡平面镜成像 湖北省襄樊市二十三中

丁克凡老师的《平面镜》一课基本能按新课标理念设计,并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经历探究的各个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猜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能及时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解决困难,并鼓励学生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培养以实验为本的思想;注重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传播,并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及时地抓住问题,引导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在进行交流时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从而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在突破平面镜成像原理这一难点时,通过简易的自制教具,将虚像的原理形象、直观、巧妙地讲解透彻。

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及建议:

1.整个探究环节中,有许多环节是由教师细致指引学生完成,教师放手不够。应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从而体会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对学生能力培养更有效。

2.有些环节处理过于模式化、框架化。总想让学生按自己事先设计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中随机性不好。

3.教师授课中语言的生动性、启发性若再加强一些,授课会更完美。

4.应再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过程评价应适时进行。

■ 08 刘国华 光的折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风华中学

教师语言亲切、流畅、逻辑性较强。组织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较好,亲和力较强,课堂调控能力较强,实验操作规范,基本素质较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合作与交流,以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领悟探究的得失,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节探究型的好课。

本节课在设计上追求创新,追求突破。整体设计程序性较强,三维目标落实基本到位。利用“综艺节目”引入课程的方式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叉鱼实验为线索,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层层深入,此实验器材设计巧妙、生动,颇有新意,效果较好。在实验过程中注重以问题发现为线索,倡导交流合作,较好地协调了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体现了教学民主观,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同时适时进行安全教育,体现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适时有度,探究实施较有效和有深度。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面尤其突出,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光通过半圆玻璃后发生折射的问题上思维转换巧妙,很自然地把实际现象抽象为物理问题呈现,既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又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光的折射。最后对光的折射现象欣赏的配乐解说,让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的同时领悟物理知识的应用,有机地将情感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之中。

建议:

实验器材的改进有新意的同时,应考虑不要把简单的问题过于复杂化,同时可考虑它的功能性。关注学生的过程评价有点过多。应在总结的基础上突出光折射的特点,重点讲解。引入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可进一步挖掘利用,发挥它的资源作用。“是真是假”这样的措辞,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普通话水平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 09 息 红 光的折射 天津市新华中学

息红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感到她是一位十分优秀的青年教师。她教态自然、大方,富于美感,让学生感到亲切;语言表述准确、简洁,有较强的亲和力,使紧张的比赛场地很快变成师生和谐、民主的课堂。

本节课最突出的是实验设计、实验仪器、实验过程。仪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视性好。仪器用水雾产生器解决了光路可见的难题,虽然水雾的浓淡还需调节略嫌麻烦,但光源的位臵,光线的方向、角度的可调节性,清晰的光路图让学生产生兴趣,获取成功,为本节课增添了亮点。略感不足的是仪器结构较为复杂,上下激光笔设计、角度转动等给制作带来困难,使用方便但推广价值尚有待商榷。教学设计上还有两个亮点,首先是采用对比法的教学方式,把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内容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方法的渗透。其次是学生的实验探究。设计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突出探究,突出让学生学会学习、自己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也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的过程,动脑动手做实验,并交流讨论了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完成并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是一堂比较成功、有实效的优质课。

建议:

对比法教学应进一步拓展、延伸。旧知识、旧方法的使用上还要认真推敲,引出新问题之后还应进一步充实,否则就达不到对比的作用。

自主探究应更开放些,学生应更自主些。学生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等过程在课堂上都完成得很好。但因为实验仪器的多功效,已为学生的实验做好准备,我以为可以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实验,集体交流讨论,感悟出新知识,以减少流于形式的说法。

■ 10 李桂英 光的折射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九中

本节课授课教师从展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例(播放海底世界录像)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时用自制的简易小磁性光路演示板引导学生猜想折射方向,效果好,既方便实用,又能解决问题。这种利用模型展现光路的方法,更形象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同时可让学生明确探究目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注重探究学习,注意知识目标的落实,精心设计实验,把演示实验调整为分组的学生探究实验。这便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更可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设计实验中,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分组实验选用了香皂盒及激光笔,易于操作,既实用,现象又明显。器材来源于生活,体积小。香皂盒密闭性好,事先又通过卫生香烟,可长时间保持烟雾,增强了光路的可见度,便于实验探究。

总体上本节课注重教学设计中的实验,语言规范,条理清楚,教学效果明显。教师最后给学生展现一个美丽奇妙的折射世界,让学生登陆自己的网站了解折射的有趣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生观和情感教育,基本上是一节比较成功的优质课。

遗憾之处:

在探究过程的落实中,教师在课堂中讲述较多,学生思考的余地不够,过程评价未能体现,互动较少。学生的探究要求被忽视,没能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和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 11 盛 军 光的折射 辽宁省本溪市实验中学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有亲和力,语言风趣,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本领和应变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足见教师的个人素质较好。

本节课线索清晰,各环节过渡较自然,以生活中熟悉的物理现象为载体,贯穿整堂课。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并设法弄清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进生活的理念。也让学生领略了物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中能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实验仪器的设计方面很有新意。如模拟渔夫叉鱼场景的装臵简便、易操作、效果好,且具有更多功能和实用价值。又如光的折射现象观察仪,教师仅在毛玻璃板上直接粘了一张黄色包装胶带,就使得光的折射现象的可见度大大提高。整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本节课也还有些方面值得商榷:

1.引入新课的视频所创设的情境实效性不高。

2.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不够注重,不少规律不能大胆地放给学生去探究,而以教师演示后学生模仿或是对已给规律进行验证的实验居多。

3.在以学生为本这方面表现得尚不够,教师提示或进行引导叙述的语言过多,学生独立思考或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和时间不足。

4.个别地方教学语言不够严密。

5.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宝贵再生资源,如:激光射到鱼身上,在倒水时光斑的移动现象等。

■ 12 龚 舒 光的折射 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

本节课教师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探究,充分渗透科学探究的实验研究方法。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课堂结构设计合理,能将各种多媒体手段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听课的学生与教师感觉轻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注重情景创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验探究的乐趣。

自制的光的折射实验仪器简洁明了,学生手边的每块玻璃砖都附上黑纸,玻璃砖上还画有直线,非常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且效果明显,学生利用教师自制的折射演示仪探究折射规律时较为方便,很容易发现“三线共面、光路可逆、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

但整堂课的教学过于程序化,各部分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流畅,有些生硬,知识迁移不足,学生举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潜在水中看岸边的景色更近”这一错误例子时,教师没有加以评价,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评价不足,体现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尚有待提高。

■ 13 任欢菁 凸透镜成像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任欢菁老师的《凸透镜成像》一课,三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明快,运用了先进技术,实验创新,课堂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给学生和听课教师以美的享受。她的课是一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示范作用的好课。

本节课有以下两大突出的亮点:

1.实验创新。任欢菁老师设计的学生探究实验不是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作简单的改进,而是一种具有真正现实意义的发明创造。她成像实验中的发光物体由四个发光二极管排列而成,用红、白两种颜色区别像的倒正,同时在发光体和光屏上都标上同样高度的格子,具有稳定、量化、无污染的特点,有效降低了对实验环境的要求。她的创新实验,使学生在科学情趣的引导下成为投入科学探究的主角,获得了印象鲜明的物理规律。她为学生重视科学实验、重视创造发明提供了实例展示,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最好的榜样。在探究实验的交流评估阶段,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处理了多组实验数据,突破了“像与物所在范围确定”这一教学难点。

2.设计巧妙。任欢菁老师的教学设计突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通过合作探究实验,让学生自主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体验和感悟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了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利用亚洲第一高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创设探究情景,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对实验器材、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为学生的探究打下了基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分组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等探究过程。不同小组分别进行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实验,既解决了时间紧的矛盾,又让学生体验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课程最后,又利用“东方明珠”电视塔进行教学反馈,使得整节课前后呼应。她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进行点拨和引导,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有以下两点可进一步完善:

1.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有充分的认识。由于初二学生的数学基础有限,探究实验中变量的讨论环节可以不在本节课中出现,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及时的反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较多地关注了教学设计的实施,对学生课堂生成的个别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4 胡彬霞 凸透镜成像 广西省桂林市中山中学

胡彬霞老师执教的《凸透镜成像--照相机的成像规律》这堂课,教学过程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得到落实。教学中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渗透物理思维方法的教育。在实施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一组她自己儿时的照片来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比较自然。教师能精心设计实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教师实验操作规范、合理,实验能力比较强,重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教师教学富有激情,语言流畅,表达具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板书合理且具有艺术性。

老师在教学中有大胆的鼓励,恰当的适时评价,尝试用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激励学生,但教师的现代技能还显得薄弱。总之,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本堂课有待商榷之处有:

1.课题中的“照相机的成像规律”表述不严密,需斟酌。

2.在学生提出“蜡烛所成倒立的像是虚像,因为手指放在像上烧不着”时,教师对学生的思维点拨还不到位。在学生摆放错了“福娃”的像时,教师对学生思维障碍之处关注不够。

3.对学生探究实验的指导还需深入,对学生实验所得数据存在的问题需及时地加以正确的评判、分析和处理。

4.提问还需加强适切性,如:“下面请同学介绍两个概念……”

■ 15 刘秋伟 凸透镜成像 贵州省威宁民族中学

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切合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基本能得到落实。本节课教师设臵了一系列的“发现式”学习活动,力图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并提供了较多的时间与较大的空间。实验器材的安排与设臵为学生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比较强,多媒体的使用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尚好,整体实施情况良好。

本节课有待改进之处有:

1.教学流程不尽合理。如,在PPT上先呈现了“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原理”,然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可能会降低实验探究效果的达成度。

2.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来说,还要提高探究的开放度。

3.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找到像”不太明确,可能会导致学生实验得到的数据差异较大。另外,在学生实验数据有明显差异时,教师处理不当。如:物距u相同,像距v差异较大时,教师没有关注;物距u=15 cm(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像距v等于20 cm(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教师一笔带过,缺乏科学严谨性。

4.教师还应加强语言的规范与准确性,板书的规范性与艺术性也有待加强。

■ 16 曹含芳 变阻器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

整节课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亲自总结出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并学会正确的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教学设计注意了以学生为本,注重探究式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能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教师的基本素质很好,语言清晰流畅,简洁生动,能够很好地使用普通话。教师的姿态表情很具有亲和力,能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能够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操作准确,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较为熟练,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缺点及不足之处:

1.无板书,现在已经不提倡“无粉笔”教学,因为有些问题或结论仍要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看到并进行思考。

2.教师讲述过多过细,表现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放心,例如:对“铅笔芯接入电路”这一简单操作,教师进行了过于细致的交待,生怕学生接不好,这样会显得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指令。

3.课后无作业。

4.重点不突出,重点应放在变阻器的使用上。

5.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水平低。

6.过多地依赖课件。■ 17 朱学军 变阻器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六中学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方法渗透、师生互动、教学实效等诸多方面都反映出该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践都是比较到位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景的创设得当、适时。以提出问题营造了较好的氛围,同时提供了材料背景。

教学目标的制订重点突出,难度适当,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实施从原理、结构、连接,到注意事项、巩固拓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知识构建自然流畅。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探究能力,渗透着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

识别滑动变阻器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观察并表述出来,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做实验,体现了对学生的信任。

教师的语言流畅、诙谐幽默,教态自然,表现出该教师很好的教学基本功和心理素质。

以歌曲为本课作结,利用歌词总结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令学生不是想着作业的负担,而是在歌声中结束此课,很有创意。

不足:

教学中个别地方语言有点随意,教师的语气可以更富有激情。

■ 18 刘超洋 变阻器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中学

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探究式学习过程与方法,渗透科学教育方法。

引课新颖恰当,利用常见的收音机揭开调节音量的奥妙,真正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的理念,联系实际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

语言诙谐幽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亲近感。

自制滑动变阻器的模型。

教学设计巧妙简单。例如:用粉笔解决了变阻器的结构设计问题,自制的霓虹灯变阻器巧妙地解决了变阻器的特点。

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小组讨论、同学交流、动手设计制作、教师演示展示、分组实验等。

不足:

教学重点不太突出,在变阻器的制作上不应花费那么多的时间。

语言不够准确、精练,老师的搞笑语言太多,未能给学生创设安静思考的环境。

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评价过多。

教师的语言讲述过多。

最后一个环节提到的电子琴原理有待研究。

有几次打断学生思路的地方。

应用举例略为不足。

板书设计要注意条理性。

■ 19 闫 芳 变阻器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以“舞台表演”引入,引起学生的好奇,之后及时拿出器材背后的装臵让学生观察,很好地进入到本节课的教学之中。因此,情景导入很好。

课堂组织自然流畅,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的素质较好,语言规范,表达科学清晰,能适当进行过程性评价。课件的使用与自制教具的使用突破了难点,强调了重点。

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学习做到了有机的结合。

在探究时设臵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不足之处:

本节课较沉闷,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回答。

对学生的启发不够。

上课缺乏激情。

有些表演的感觉。

组织教学,时间把握不准确。

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讨论较少。

教师讲授过多,探究过程没有作为重点,流于形式。

■ 20 孙 霞 变阻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二中

孙霞教师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她在教学中能够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创作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孙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逻辑性较强,能层层深入提示事物的本质,并以问题发现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特别是在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上,通过找不足,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做得较到位,有独创之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引导思路清晰。这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发展了思维,并且使合作的精神得以体现,促进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既使物理课程标准得到了落实,又达到了评价的目的。教师授课时充满激情,整堂课效果较好。

建议:

教师上课时语速应再放慢些,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思考空间,同时更科学地分配各环节所占时间的比例。

■ 21 陈红梅 变阻器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实验中学

陈红梅老师《变阻器》这节课是一节较成功的物理课,课程设计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对变阻器的原理、结构、应用及扩展应用各环节处理得较为恰当,重点较为突出。媒体的辅助作用较好,教师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教材研究到位,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

建议:

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及时的评价,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互动机会,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另外,教师的语言应再丰富一些,这样学生思维的效果会更好。

总体来说,本节课很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 22 王 峰 变阻器 山东省济宁师专附中

王峰老师所讲的《变阻器》一课,在整体设计上,理解贯彻了义务教育课改新标准,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用自制的可变亮度灯引入新课,简单明了,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注重探究式学习过程,采用“情景-探究-应用”的模式,通过四个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制变阻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技能,使学生亲身体验了自制仪器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运用观察、自学、讨论、交流等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在对比自制仪器与实验室变阻器时,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评价,又能及时发现不足。在改进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经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且教师能从学生的回答中,敏锐发现问题并指导其转换思想,这是种思想方法教学的渗透。

本课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教师精心设计演示的实验仪器--测风仪。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分析,启发学生运用这种思想去发明、去创新,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变阻器设计一个能显示压力或温度变化的仪器,从而使所学知识及思维方式得到极大拓展。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STS的思想。

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本课出彩点多在后半段,前半段相对平淡,应平衡使用教学资源,形成合理的教学高潮与低谷。二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偏多,师生互动有待提高。第三,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对如何设计利用板书应当有更多的思考。

■ 23 李桂凤 变阻器 海南省实验中学

李桂凤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基本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思路新,教学目标设计能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探究式学习过程,能够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实施有条理,台阶设臵合理,学生参与面较广,能够设计较新的物理实验,创设物理情境,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深层次知识技能。教师的语言平和,但逻辑性与艺术性欠佳。实验操作较为熟练,对教学过程的把握有一定的水平。能够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但课堂组织能力一般。

建议:

一、要完整地实施探究的过程,既要对实施探究实验的过程给予及时合理的评价,又要指正学生实验中的不足之处。

二、要加强语言的训练。教师普通话不够标准,上课的语言过于平淡,没有节奏感,缺乏感染力。

三、应在物理文化与学科交叉之间再下功夫。

■ 24 赵艳梅 变阻器 河北省唐山乐亭新戴河初中

赵艳梅老师整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手脑双动,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能灵活关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整个探究过程节奏得当,教师并不刻意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鼓励评价每一个环节,顺利过渡教学内容,基本实现了师生、生生的沟通交流,使得交流方式多元、立体。将探究实验相关事宜以说明书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培养了学生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课件设计人机互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等使用特点。板书设计脉络清晰,书写规范。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足之处:

教师在尚有时间的情况下,略去了预先有所准备的自我评价、家庭实验室等环节,给人以课不完整的感觉。

■ 25 杜忞芩 家庭电路 重庆第八中学

这是一堂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成功课例。

本节课首先谈到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为后面的开放性实验作了必要准备,这是很多老师容易忽视的。然后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践的过程。通过展示老师家庭中的各种电器提出问题:要让家中的电器正常工作,需要哪些必要的器材?并通过家庭电路示教板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电路的组成。

本节课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老师引导学生动手自主探究,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利用自制学具,巧妙的让学生学习使用测电笔,安装模拟家庭电路,使学生学以致用。

■ 26 王晓明 家庭电路 辽宁省大连市育文中学

整节课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教师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教师的基本素质很好,语言清晰流畅,简洁生动,能和学生较好的进行沟通。

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注重联系生活,联系实际,通过录像、小实验等创设了安全用电的具体情景,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进一步思考。如通过小实验感受短路的危害,通过寻找录像中的安全隐患加深认识安全用电的意义。此外,通过计算,从理论上加深对安全用电知识的认识,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特色。

建议:

可多增加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安全用电的知识。

■ 27 贺同君 家庭电路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

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精神,紧扣课程标准,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参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以生活和实验为素材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学重点突出,结构完整。

课题导入自然,教学设计合理,层层推进,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语言富有激情,实验操作与媒体的运用娴熟,课堂组织能力强,能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教学方法恰当,符合学生认知过程。

本节课的亮点是演示装臵和学生实验仪器的设计,通过“模拟人”的实验,认识触电,真实导线与粉笔画的导线结合,使学生直观认识电路的组成。

建议:

一、老师的引导可以再少一些,学生的探究可再开放些。

二、实验最后应将电能表、开关等真实的连接起来,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更深刻一些。

■ 28 杨志强 家庭电路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中

杨志强老师利用学生对老师的好奇心,从自己的结婚照、家庭布臵来引入课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下面展开学习埋下了伏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通过展示电吹风突断引出保险丝,又由保险丝引出三孔插座,再引出火线、零线、测电笔的使用等,最终把家庭电路的整体展示出来。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把一堆较为零散的知识点在课时结束前全面地归纳出来,构建了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大脑中有了一个整体框架。每一个知识点之间语言衔接较好,有提问,有启发,有学生之间自问自答。每一个问题设一个圈套,让学生往里钻,朝需要解决的知识点方向思考,层层推进,有的放矢。每一步都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系生活等能力。师生之间有较好的互动。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有一定的幽默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自带器材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有很好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用心学习。课程体现了人应尊重科学,提高自我用电安全意识。

建议:

1.引入时间较长,使后面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较仓促,有些预期目标未达到。

2.设问不明确,学生有时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

3.知识最好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样框架较好。

4.课件内容较散,需加强先后性、逻辑性,尽量做到让人一目了然。

■ 29 董 霞 家庭电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

本节课教师思路顺畅,层层深入,在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充分体现了年青教师的青春活力和灵动的物理教学思维!

优点:

1.全课讲解流畅,过渡自然。由最简单的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电器开题,不断加入各组成部分,由局部至整体,让学生充分了解电路组成。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知识重叠部分,如:由测电笔判断火线、零线,顺势讲解其结构、原理等。

2.设问精当,充分启发学生,互动性强。通过“此人是如何触电呢?”(展示图片)“应该用何方法避免呢?”(脚离地)“双脚离地有些困难,有什么方法呢?”等五个问题成功讲解单手触电,并引入双手触电过程,此种例子不胜枚举。

3.全课都在细微之处贯彻了安全意识,尤其“测电笔”部分相当精彩。

缺憾:

1.课程内容过于丰富,致使侧重点不明确,特别是电路组成、测电笔使用方面缺少动手练习机会。

2.整体顺序有待商榷:进户线在电路组成部分后段讲解,致使在讲解其余各组成电路时,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电路中“完整电路”的“电源”知识,有多次茫然不知所措,也无判断根据,仅能依据老师暗示猜想,猜想后,也不能得到解释。因此将进户线提前讲解十分重要!

3.触电部分有误导之嫌:由于在单手触电时,未给出清晰的“触电”概念,学生回答时说“有电流通过人体,就会触电”,对此,教师未及时予以纠正。■ 30 杨 凯 家庭电路 河南省开封市第十四中学

在杨凯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新知识的构建过程:通过对学生亲自经历过的生活情景进行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配合适当的启发和讲解,辅以恰当的探究实践和课件演示,直观反映教学内容,分步骤落实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确是一节亮点纷呈、节奏明快、简洁流畅的优质课。

1.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整体到局部再还原为整体的思路贯穿其中,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提问将知识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求知需求,再经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获得所需答案,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通过交流、探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体现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录像和电路各器件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结合教学演示仪器将抽象的电学知识直观化,再通过简单明了的实验演示(模拟人)将触电的形式和后果介绍得很清楚。

3.注重过程性评价。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体现教学的导向,鼓励和赞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融德育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4.个人教学技能优秀。

教学语言流畅,教态自然大方,提问有效,教学的逻辑性较强。

建议:

1.适当做一些知识拓展。

2.可再给学生一点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第五篇:2011年第七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大赛命题

2011年第七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大赛命题

本赛事采用开放式命题的形式,让各参赛队伍能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设计内容可涵盖:物联网应用(城市交通,医疗,港口物流,环境监测,多网融合等)、消费类电子、数字电视、GPS导航、智能手机、数字家电、多媒体、视频编码解码、图像处理、安防监控、无线通讯、信息识别、工业应用、医疗卫生领域的硬件设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

恩智浦指定平台可应用于:绿色照明,绿色电源,安防安保,各种超低功耗手持设备,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各种智能/射频卡系统,智能医疗检测/分析/保健产品(包括家用),电脑周边产品,电子娱乐衍生产品,智能/节能家电产品,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电表/仪表等等众多热点应用创新领域;大赛中可将此平台应用于与物联网相关的各种监测系统中,设计各类智能数据采集装置、数字化传感器、简单人机交互终端、输出执行机构等等,完成结点设备本地数据处理并与主控系统通信,或担当分布式系统中的子系统。参考命题如下: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能耗监测系统

思路:该系统要具备耗电量、耗水量、耗气量(天然气量或者煤气量)、集中供热耗热量、集中供冷耗冷量与其他能源应用量的实时监测功能。可对于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实行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系统连接方式可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GSM,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不同要求的用户提供不同实现手段。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监管系统

思路:设备监管系统通过在被监管设备前端,布置震动监测传感器,防拆开关和温度传感器,将设备被盗信息通过GSM/CDMA网络进行远程传输,从而及时预警,防盗,减少财产损失。同时可对被监管设备升级,保证设备安全生产。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电力线缆监控系统

思路:通过对线缆接头的A/B/C三相的线缆接头的温度测量,将采集到的现场温度数据,通过2.4G网络发送到由GSM/CDMA组成的网关上,传输到远端服务器,结合线缆分布图,可以获取到现场数据曲线,报表,实现实时报警。

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系统

思路:物流在整个企业的供应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通过RFID的批量识别,实现物流的出库,入库,和分拣流程。通过GPS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在途信息。通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实时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可能掌握企业资源的动态变化。智能物流系统大幅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题目:智能家居系统 思路:利用PXA270核心板或S3C2410核心板,设计一款智能家居控制器,要求具备电源、串口、网口、RS485、GPRS模块、液晶屏接口等资源,可以外连温度、烟雾、热释红外等传感器和电动窗帘、门禁系统等模型,并可通过短信与手机交互,构成简单的智能家居模拟系统,具体功能由参赛者自由发挥。

题目:基于ARM11的嵌入式应用解决方案

思路:针对ARM11平台在多媒体处理,高处理性能和丰富的接口特性,结合实际应用,可以扩展出许多应用解决方案。例如:安防监控,视频会议等

题目:基于统一家电协议的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思路:目前数字家电越来越贴近生活,如何对家电进行统一的接口管理,对于嵌入式开发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结合嵌入式平台和数字家电,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全新的一体化智能家居控制终端

题目:车载设备解决方案

思路: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车载设备监控系统将作为智能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车辆调度管理、驾驶安全、多媒体娱乐、提高车辆利用率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作品可以利用嵌入式处理平台围绕车载终端(即车载载DVR),在GPS卫星定位、3G无线网传、多媒体广告娱乐视频广播等功能展开设计。

题目:H.264高清视频监控方案

思路:图像与视频监控系统是应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实现对目标地区信息监控的系统,常应用于交通、能源、公安、电信、军事等部门。随着嵌入式处理器视频处理性能的提升,基于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设备的视频监控方案得到广泛应用。作品可以利用目前流行的高端嵌入式处理器,结合该处理器高性能的图形图像硬件加速器,采用H.264等高级视频编码规范进行软件设计,围绕专业领域视频监控、远程图像与视频监控处理、无线视频传输、高清视频会议等系统功能进行设计。

题目:手持娱乐解决方案

思路:随着互联网、信息移动技术的发展,铺天盖地的手持信息终端设备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嵌入式处理器与嵌入式操作系统已经在手持信息娱乐终端产品中占用广阔的空间和应用。作品可以围绕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硬件环境,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出界面美观、操作便捷、功能丰富、贴近生活的信息娱乐终端。该终端可以扩展internet互联网功能、无线数据管理传输功能、多媒体娱乐功能、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题目:移动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思路:随着数字传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电视技术正逐步从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V,标准清晰度电视)过渡到HDTV(High Definition TV,高清晰度电视)。高清数字电视符合人们对高品质的数字多媒体播放和高性能的网络信息终端的需要,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实现也成为嵌入式领域的新热点。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数字多媒体播放器和高性能的网络信息终端,基于嵌入式系统实现的高清数字电视技术将是下一代消费电子市场的热点。作品可以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硬件平台外扩移动数字电视模块,在移动数字电视功能等应用领域展开方案设计。

题目:GPS电子地图解决方案

思路: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地质勘探和车辆导航等方面,近年来随着GPS模块成本的不断下降和地面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GSM和GPS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作品可以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硬件平台,外扩GPS模块,将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无线通信技术融于一体,展开基于GPS功能模块的应用设计。

题目:多媒体广告系统解决方案

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想理念和欣赏水平也随之大大提高,户外广告的方式也向着功能多样化、智能化、艺术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广告机通过结合多媒体软件、触摸屏触控、一体机生产设计、电路智能控制等技术,实现全新的多媒体功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与传统的纸质媒介比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并以其大容量、交互性、内容丰富多彩、携带方便等优点,而广受传媒业界的青睐。作品可以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硬件平台,围绕internet互联网、局域网、单机等方式的多媒体广告机方案进行设计。

题目:基于ZigBee网络的分布监控系统

思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相互渗透、融合,产生了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全新概念。Zigbee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目前已经在工业,家庭自动化,遥测遥控,汽车自动化、农业自动化和医疗护理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作品可以利用嵌入式处理器硬件平台,扩展ZIGBEE无线传感器功能模块,围绕以上等领域进行设计。

题目:基于’Qt 4.7 for Linux/X11、嵌入式Linux 或者 Symbian ’的跨平台多媒体应用开发 思路:只需一次开发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即可将其部署到 Windows, Mac, Linux/X11,嵌入式 Linux, Windows CE,Symbian 和MeeGo平台,而无需重新编写源代码。如何利用Qt的新功能,创建令人意想不到的用户体验,Qt 提供了应用程序生成块,包括庞大的可定制 widget 集合、图形画布、风格引擎和其他内容,您可用来生成新颖的用户界面。由于集成了 3D 图形、多媒体音频或视频、视觉效果、动画和自定义风格,使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下载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第七届NOC大赛网络团队教研.《项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