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则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熏陶,从而进一步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小学语文教材凭借一篇篇课文,引导学生熟读精思,感受领悟,背诵积累,借鉴迁移,提倡“以读为本,以读助讲,以说、写、演、练促读”的教学思路,要达到“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的效果。因此,只有把阅读教学与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然而在新课程实验中,我们很多语文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费力不小,收效甚微。主要表现是不重视抓学生的读书实践活动,却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分析上,花在了应付考试上。同时也忽视了读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重理解,轻积累,重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和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徘徊、游离在语言训练之外,不仅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且还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阅读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阅读教学改革的瓶颈是阅读教学评价。所以建立科学、规范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和便于操作、管理的阅读评价方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白银区第三小学通过认真研读《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科(教)研课题申报指南》和《语文课程标准》,确定《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课题,以此培养我校语文教师,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课改实验任务。
二、理论思考与研究目的
所谓阅读教学评价是以丰富学生语文素养、个性修养、教学相长为目标,以评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教学评价应实现以下目标:
1、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活动,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注意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2、促进教师成长。
根据《课程标准》评价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新课程的阅读教学评价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以此判断教师是否已经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管理的依据,而是通过阅读教学评价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这是一种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它建立在评价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
3、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必须对传统的阅读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
“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状况。新的评价标准包括全新的教学观念,教学上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从学生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情绪状态、交往状态,就不能激活课堂;单有情绪状态、交往状态,容易形成课堂教学中的“泡沫现象”、“表面繁荣”;只有四大状态的协调统一,才可能对课堂教学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
4、研究制定阅读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的阅读教学评价还没有一个便于操作、适用可行的评价标准,各项评价指标还处于人为性、随意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态,所以各地区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对阅读教学的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作品欣赏、古诗文阅读研制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指导和改进阅读教学质量。
5、通过阅读教学评价促进课外阅读质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但目前我们地区的学生课外阅读数量达不到,质量没保证,管理跟不上。我们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质量、管理还是要依赖于课堂阅读教学评价,这就要求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评价中渗透课外阅读评价,保证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本课题以阅读评价为重点,以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为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树立以评导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教学思想,还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让学生学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研究内容与操作措施。
1、语文阅读教学评价首先要研究该教材的编排特点:
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低年级起,采取“听说读写”四线并进的编排方法。每个单元的内容,以阅读教材为基础,相机穿插听说教材和写作教材。从全套教材来看,听说读写的每一条线既自成体系,又互相配合,四条线在教材中纵横交织,构成-个有序的训练网络。
2、阅读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
阅读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四个步骤,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始终。(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行为评价。主要通过即时评价、延时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准确的数据,按照认知规律对小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以评价信息来指导新的教学过程。(2)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一种状况评价。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完成具体目标的程度,主要是对因受卷面考试限制而不能测评的知能点进行分散测试。如听力、说话、朗读等。(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目标达成评价,是在学期末或学年末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为确认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总结性测试(期末测试)。从听力、朗读、阅读、作文四方面设计评价要素,客观评价。(4)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是在前三种的基础上,把一定阶段学生素质发展的成果采用素质发展报告单的形式展示出来。
3、阅读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阅读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要在能力形成、个性发展、创新设计、写作应用、课堂容量和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作品欣赏、古诗文阅读、课外阅读等方面有明确的指标要求。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多元性、开放性,每个学生都要明确已达到的水平和应达到的水平。
(2)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以评价为主线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评价、练习的时间不可少于整节课的2/3,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创新设计,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激发创造思维,重视当堂训练、即时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方法:因文而宜、因人而宜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式、合作式等有效的方法。注意分层训练、分层评价,充分适宜地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训练的容量与密度。
(4)教学效果: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因素和个性发展方面均要有所收获。
(5)教师素质:教学语言准确、流畅、有学科特色、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教态亲切、富有感染力,利用教学资源能力强,使用辅助教学手段的技术熟练。
阅读教学评价应把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作书面测评,又要有口头测评;既要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学习思维的过程;既要看一时成绩的优劣,又要看长远的发展前景;既要测评答题的准确性,更要测评学习的创造性;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更要提出激励。研究阅读教学评价就是为了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实施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一)研究策略:
1、策略之一: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主导与主体的统一,是指学生学习评价不再由教师“垄断”而采用较为民主的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即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和学生再自评、家长参评相结合。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通过实验数据资料分析总结阅读教学评价效果。
2、策略之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指不再是由单一的书面测试读写为主,而是能用口头考查、操作考查、笔试考查等形式,对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素质的形式分段进行评价,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达标的过程。深化课时的形式性评价。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开展阅读教学评价研究。
3、策略之三: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是指把基础目标评价和发展目标评价相结合。也就是注意在完成现阶段学习目标评价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在阶段评价中预伏超前性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和调查法总结评价效果。
4、策略之四:清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清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是指把评价答案的标准化和评价答案的多样化相结合,把定量的分数评价和定性的等级评价相结合。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就是不刻意寻求一种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求多种方法,多种答案。主要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问卷法开展阅读教学研究活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等,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
2、行动研究法:积极开展语文教材实验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机制。
3、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4、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五、成果预测。
1、通过研究,构建 “阅读教学评价”基本操作模式,使阅读教学评价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科学模式,再从有序走向创新,超越模式的制约,实现教学创新。
2、阅读教学评价研究一定要解决目前教学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改变“评价”与“学习”分离的现状,使评价渗透在教学各环节、各活动之中,以评价促学习,以评价求质量;还要防止出现“标签式的评价”现象,(即用评价给教师、学生贴标签,异化评价功能。)真正使评价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阅读教学评价应把“评优激励”贯穿于语文学习全过程,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应把阅读教学评价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我校通过《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督促教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能够透过教育现象抓住教育本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促进全体语文教师快速成长,帮助教师树立科学教育观,确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评价不再是教学的终结,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和手段。
六、成果形式。
1、《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科学的阅读教学评价模式和具体操作办法。(以评价表格为主)
3、有关“阅读教学评价”的论文。
4、优秀案例实录。
5、家长、学生代表的评价,学生作品,优秀教学课件。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5月至2005年12月)(1)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课题组成立及分工。
(2)制定课题管理办法,确定实验班级,设计实验方案,启动实验。
2、探索阶段(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
(1)课题组成员每人每两周上一节研究观摩课,每两周课题组召开一次课题研究汇报会,初步确定该研究模式的可行性。
(2)课题组成员有研究论文公开发表。
(3)设计评价表格,在实践中详细统计数据资料,并做出定性分析。
3、实践提高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
(1)课题组成员每节课都能对阅读教学评价方法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能为全校教师做优质示范课。阅读教学效果显著。
(2)在阅读教学评价尝试、研究课的质量与数量上一个档次,对阅读教学评价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3)及时回顾与总结实验成果,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实验工作。课题组每位教师都撰写研究论文。
4、总结与推广阶段(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
(1)课题组进行分析、反馈、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工作。申请专家组验收。
(2)在全校进行推广应用。
八、课题组成员及课题研究管理。
1、课题组长简介。
课题组长张克功,白银区第三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他的评价改革论文《谈素质教育与考试》先后在《白银教育论坛》、《甘肃教研通讯》、《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上发表,并经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荣获国家优秀教研成果二等奖,论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部重大课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实验与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交流会上,荣获国家课题研究二等奖。课改实验报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中的课堂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等方法措施在白银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推广。论文《以教育创新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新世纪甘肃素质教育纵横谈》上发表。主持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课题副组长王兆莲,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1999年被评为白银市“十佳优秀班主任”,曾多年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现为学校副教导主任,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撰写的论文《坚持乐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2000年获白银市教研成果壹等奖,刊登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改论文集》一书中。论文《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新课程理念》、《审美熏陶 升华感情》、《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分别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主持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以读促悟教学法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2、课题研究人员简介。
张文静市级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编写的课本剧《小八路》获白银市一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辅导员》上发表,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主持家长会的艺术》、《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种种》、《指导作文的三点作法》。参与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以读促悟教学法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郭新莉省级青年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发表的论文主要有《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参与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以读促悟教学法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张芹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教育是爱》、《从阅读中想到的》。参与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以读促悟教学法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周银莲市级骨干教师、市级青年教学能手,小学高级教师,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小学第三学段语文考试该如何科学命题》、《浅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考试》、《改革语文考试,加强素质教育》,分析报告《十一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参与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杨宪云市级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发表的主要论文有《以读为主,以悟为旨》。参与研究的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以读促悟教学法研究》于2005年1月通过白银市课题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3、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1)每个研究人员必须认真钻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苏教版语文教材特点,研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理论知识,大量搜集、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资料信息。
(2)每个研究人员要坚持写好研究日记,对搜集到的研究信息及时小结、整理。(3)课题组成员每人每两周上一节研究观摩课,每两周课题组召开一次研究汇报会,每月召开一次课题成果研究小结、报告会,相互交流研究成果。
(3)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4)课题组成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精心组织实验,认真研究总结。
白银区第三小学《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阅读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组
第二篇: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实施方案(推荐)
滨海一中小学部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促进教师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提高与发展,使学校教学改革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现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培养一支教学观念新、业务素质强、个体有专长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引导教师不断地提升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潜心教学实践与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同时,促进自我反思,自我新生,自我成长,实现教师的价值,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调控教师的观念与行为,确保教师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评价原则
1、全面性。评价内容要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有序的目标体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能全面体现课改的新精神和新理念。
2、主体性。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评价又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师理应成为评价的主体。重在自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成长;辅以互评,教师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科学性。评价态度应客观公正,不人云亦云,应注重现实,看其进步与发展;评价方式应科学有效,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注重基础性评价,更要注重发展性评价,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4、开放性。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应成为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评价,评价指标不搞一刀切,重在评价教师会不会教,怎么教,有没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是否比过去进步了,发展了等;评价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有教师评、领导评,又有家长评、学生评。以促使教师在这开放性的评价中不断地锻造自我,超越自我,伴随新课程一起成长。
三、评价内容
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精神,从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高标准,严要求,来确立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容,构建与机关报课程要求相匹配的教师教学工作目标体系。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确定。
㈠学识
1、观念更新。
积极参加课改通识培训、学科课标培训及其业务学习活动,认真精读课改专家与著名教育家的文章,每学期至少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剪贴1.5万字的与课改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新方法、新经验、新信息,网上下载有效信息2万字以上,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教师自费订阅教育刊物1份以上(骨干系列教师2份以上),注重加强学习和吸收,不断地接受课改“充电”和“洗脑”,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与教材观,开放的教学观,自主的学习观,全面的质量观,多元的评价观和发展的人才观,增强教科研意识、改革创新意识与合作竞争意识。
2、教学研究。人人参加学校开展的“学、讲、评、写”新的教学研究活动。①围绕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新课堂的授课方法,学习身边或外地名师的授课艺术,青年教师要虚心拜师学艺,骨干教师和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躬身实践带徒指导,形成帮学结对、互教互学的浓厚氛围;②每学期青年教师至少讲3节汇报课或提高课,骨干教师至少讲2节观摩课或示范课,各教研组教师至少轮流主讲1—2节研究课或诊断课;③围绕新课标、新(旧)教材、新课堂,人人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创设问题,筛选问题,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开展评议,由此产发新观点、新方法,实现教学突破。同时,积极参加说课、听课与评课活动,在说、听、评中促提高,促发展;④教师要学会反思和总结,写体会、写收获,每学期至少撰写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案例2个,教学论文2篇等,以凸显教学个性化。
3、科研水平。
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参与课改实验或各类课题研究,写好教学实验(或研究)计划,做好研究记录,统计好研究中的对比数据,整理好研究中的各类相关材料,撰写好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教学课案、个案、论文及总结(或报告)等。积极参加各级教科研部门的教科研论文征评活动,选用率和获奖率高。踊跃向各级教育报刊投稿,努力加强教科研成果的推广与交流,并注重实效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注重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教学的改革创新等。
㈡教学
1、计划。
教学计划要紧扣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生成性,计划安排合理、科学、恰当,不流于形式,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主管处室。
2、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家长反馈的信息,每月一次进行简要的总结与反思,提出下段教学的改进意见,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学期结束,根据平日教学的得与失,总结与反思情况,写出具有实践性、经验性、方法突出、收效明显的总结材料,交主管处室评估。
3、备课
认真学习新课标,熟读教材,了解、研究学生;能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挖掘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教法与学法设计新颖多样,有利于学生愉快地学习;对课堂中教学情景、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等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做好安排,便于灵活驾驭课堂和学生,提高课堂的应变力;既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又要突出个性化教案,凸显自己的教学风格。
4、课堂教学。
在课改的新理念和“有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能“放下手中的教鞭,拿起剪刀和彩笔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学习,将“计划性课堂”变为“计划性与生成性互补的课堂”,用活教材,学活教材,激活课堂,实现“用教材教”的目的。并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活动,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合作探究,标新立异,敢于创新,从而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均得到落实与实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内容见《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5、作业布置与批改。
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作业题目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课内作业一般分必作和选作两类题型,体现作业的灵活性和自主选择性;课外学科拓宽延伸的作业,要体现实践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等,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知识给自己设计特色作业,凸显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与特长,并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进行整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目的。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各类作业都要全批,不让学生代批作业。在作业本上要写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批语,批语书写要规范、认真,并根据作业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计划。
6、辅导。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学习实际和个性特长,实行分类辅导和管理,使优等生得到优培,中等生得到发展,学困生得到转化,但不得以辅导为名,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和课业负担,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㈢业绩
1、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做到课前预习,听课认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课后及时复习、完成作业;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公学会,而且会学;学生能喜欢所教学科,积极主动参与,敢于质疑问难,善于交流合作,不断探究创新,努力攻克学习困难。
2、学业成绩。
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扎实牢固。各单元达标测试、期中与期末考试合格率均为100%,班平均成绩在良好以上,优生优培、中等生发展、学困生提高均有明显成效。
3、能力发展。
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张扬,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较强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与勇气。在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辅导学生参加人较多,获奖率高,成绩好,学生成果展示或推广率高。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我,教师的自身业务专长和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和发展。
4、教学成果积累。
要注重教学成果积累,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反思,将个人成长过程留下深刻的足迹。教师应把教学过程中的实验记录、优秀课案、个案、学习体会与见解、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及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件,以及学生的各种知识与能力测试、竞赛成绩的分析等,都要分类整理存入教师成长记录袋,学校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和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估。
四、组织实施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各主管处室组织教师进行具体实施,并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师教学评价目标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㈠组织领导 为把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深入细致地落到实处,全面、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努力搞出成效,使评价工作得到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学校将实行三级评价管理,一是由学校组成的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评价管理与实施的领导、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工作。二是由学校分工包级部(或学科)的中层干部、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评价实施小组,负责指导本学科或本级部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实施。三是由教师、家长和学生组成的评价小组,参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王秀华
成 员:孙俊娥
张晓兰
苏兴振 张晓兰 袁延飞 袁永强
对评价内容确定的3项A级指标、13项B级指标,通过平日考查、过程考查、终结性考查,以及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听课评课、问卷调查、成绩对比等方式和手段进行详实的全面考核。
1、平日考查,平日教学中,评价小组采取抽查和检查的办法,对教师的教研科研、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等各方面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平日取得的成效进行考查。教师自己本身要注意搜集有关的重点教学资料,记录平日教学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以促进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
2、过程评价。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安排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教师的教研科研、出课、听课、评课、教学特色案例(或论文)的撰写等方面进行过程评价。一是注重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总结与反思,扬长避短,促进提高,不断创新。二是评价小组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进步与提高和教学成果展示情况进行具体的描述与评价,并按各项指标的赋分值,对应地进行量化记分,确定出合理的等级。
3、终结性考查。每学期末重点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各项指标完成的如何,创造程度怎么样,个性化教学凸显出来没有,自身素质和业务专长发展得怎样,教学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等,分别进行量化记分,得出相应的等级,激励教师再接再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㈢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在评价操作过程中,沿着“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激励推动、促进发展”的评价思路,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1、自评。
每个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的各项指标和平日落实情况,对应地写出自评纪实及自评得分,并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找出优点与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思路与意见等。
2、他评。
一是领导评,即以业务分管主任为组长组成的评价小组,对教师教学的各项工作进行等级量化,分别赋分,要有确凿依据,客观公正衡量,不能凭主观印象进行评价,以免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教师评,本学科本教研组教师针对教学各方面工作情况进行互评,按具体评价指标逐一量化计分,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主体作用和互动作用,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三是家长和学生评,主要通过听课评课、座谈了解、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态度、学生喜欢的程度、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反馈家长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信息和对教师的信任度与赞成度,以及教师在学生、家长中的威望。
㈣结果处理
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出发,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主要看教师的进步与收获、继承与创新和反思态度的结果,将教师自评和他评(领导评、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情况,按1:4的比例,记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表》中,作出终结性评价,得出评价总分,并按180分以上为优秀、150—179分为称职、120—149分为基本称职、120分以下为不称职四个等级,对应地给教师确定出综合评价等级,纳入期末工作评估,用绩效工资进行兑现,以激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篇:《凤翔县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凤翔县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实施方案
凤翔县教育局教研室课题组
2007年7月,我县积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程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课题批准号为FHB070408。为了使这项课题研究活动认真扎实、规范有序地进行,取得预期成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教育的重大责任。面对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现状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和需要,新世纪之初,我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9月全国38个国家级新课改实验区进入实验以来至今,新课改已经走过了近8个年头,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这次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涵盖教学、管理、评价等各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展开课程改革的同时,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作为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大力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体现出重视发展、指标多元、方法多样、主体多元、注重过程等鲜明特点。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价的探索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把教育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探索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评价体系。从而为我们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现实基础。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教育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核心是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评价的关键和核心环节。开展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正是基于课程评价开展的实验研究,是新课程实验的一个具体目标和一项主要内容。同时,各地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实践表明,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变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滞后的教育评价已成为当前制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的主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推进素质教育。但从课改总体现状看,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唯成绩、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评价是一个巨大障碍。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已经是我们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解决当前教育评价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是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是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是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是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些问题制约着新课程的实施,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研究是解决当前教育评价的突出问题,推动整个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基础教育评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我县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自2003年秋季起,我县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广大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有了较大转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受当前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制约和影响,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还不够到位,总是存在评价方式不变,应试教育难以改变的困惑和认识。教师中心、一讲到底、重知轻能、重教轻学等传统教学方式,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已经成为影响我县课改推进步伐,取得实效的主因之一。深化全县课程改革,必须建立起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县教育教学实际,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以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形成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制度和办法等评价体系为研究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探索新的评价体系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操作规范和体系。
2、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⑴学生学习评价研究。研究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研究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方法的具体实现形式,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研究考试方式方法,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研究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家长、学校多方评价的途径和方法。⑵教师教学评价研究。研究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实施过程、教育教学效果、教学研究能力、对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及师生关系等,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探讨教师自评,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途径;⑶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探索学生学科学习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综合评价策略,分学科制订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操作的基本形式和具体办法,以课堂教学评价为突破口,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1、研究思路和方法:确立“总体设计,分题研究,课题做小,研究求深,突出重点,典型带动”的研究思路,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按照“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行动—反思调控—总结推广”的程式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等方法。
2、实施步聚:分实验准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阶段来完成。
(1)准备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主要任务:
①学习相关理论,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建总课题组和各学科课题小组。
②制订课题指南,分解课题;确定实验校,各实验校根据实际选定、申报子课题。
③召开开题报告会,研讨、修订实验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课题研究工作。
(2)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9年8月)
①各级课题组依据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各阶段实验情况适时调整研究方案,不断改进研究工作。
②各级课题组定期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情况。
③做好检查总结:各子课题研究小组提交各阶段的实验情况小结,总课题组组织所有子课题研究组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交流,展示阶段研究成果,推进下阶段实验工作。
(3)总结推广(2009年9月—2009年12月)
①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专著),建立教学、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② 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验收。
③ 结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对课题研究成果逐步推广。
四、课题研究方法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负责课题研究的规划、组织、协调、调控工作。建立课题包抓责任制,领导小组例会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定期商讨课题研究的具体事项,做好决策、指导、督查,确保课题扎实有效地进行。具体组织机构有:
①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刘锋
副组长:关广生
成员:亢兴军、王世锋、亢琳
②课题组:
组长:关广生
副组长:亢兴军、王世锋
成员:蒲宏伟、张关科、宋录权、杨熙荣、李锐、冯宇龙、许卫东、王宝义、王贤、师鹏、郝 鹏、王伟华、闫凤岐
下设各学科课题研究小组。
2、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课题申报、立项、过程管理、总结推广系列制度,建立课题组学习交流、研讨探究机制,研究成果评选表彰、先进评选表彰机制等,发挥机制导向、激励作用,引导课题研究工作深入扎实地进行。建立研究经费保障机制,积极筹措科研经费,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做好课题研究长远规划,明确研究思路、方法步骤,抓好课题学习培训、研讨交流、组织引导等工作。实施实验校和学科课题组带动战略。选取城乡共12所中小学校作为课题研究实验校,作为课题研究的基地,从经费、人力、物力、精力等全方位予以关注和支持,使实验校课题研究工作先行一步,早出成果。加强课题组研究。分学段、学科组建高中、初中、小学各学科课题研究小组,教研员、学校管理者、一线教师共同参与,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评价研究,定期研讨交流,发挥好课题组核心和辐射作用,建立起以课题组为主,以各子课题为辅,面向所有课改实验学校的课题研究网络,积极推动全县课改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
4、强化评估与督导。建立课题研究工作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将课题研究工作纳入对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水平的评估内容。县课题组将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调研和阶段评估,加强对各学科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做好督导、总结、交流、调控,确保各研究小组工作成效。
五、预期研究成果
1、中小学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及制度。
2、凤翔县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3、凤翔县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优秀论文集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美术教学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的研究》
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北厂小学课题组
一、教育科研组织及职责
成立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一)科研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总体安排,日常管理、科研督导。
组 长:王静 副组长:王建萍
成 员:白盛洁 李明珠 李勇校 朱绍梅 陈爱华 徐海萍 罗光蕊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负责组织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工作。
组 长:王静 副组长:王建萍
成 员:白盛洁 李明珠 李勇校 朱绍梅 陈爱华 徐海萍 罗光蕊
二、目的任务
通过课题组对“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在理论上,美术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中强调: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 1
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初步建立了自评、互评、教师评、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师生的相互沟通中增进里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积极、民主、平等、友好的评价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由于多元评价的实施,教师、学生与家长可以使用教学评价的实况来随时调整教学和激励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分析和引导,较好的保持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关于美术的调查中得知,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多元评价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对象及要求
1、通过在美术课堂教学构建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2、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美、体验美、观察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将本课题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加速体艺见长特色学校的形成,办家长满意的教育,社会满意的教育。
四、科研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五、课题申请、立项
(一)根据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每年根据课题申报情况拟定《课题指南》。教师依据《课题指南》填写《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完成课题设计,报学校科研课题审核小组。
(二)科研课题审核小组对上报的研究课题进行审核和立题论证。经确认和批准后确认为校级课题。
六、课题实施与管理
(一)凡经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必须根据《课题指南》和《课题设计》认真开展研究。
(二)科研课题考核小组及时跟踪课题研究情况,具体业务由美术兼职教师王静负责。各有特长的教师应密切配合,积极接受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研究,加强指导,及时反馈检查情况。
(三)为提高科研能力,学校将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或选派实验教师参加专题学习。
(四)科研课题教师加强原始实践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课题考核小组对日常检查情况作深入分析,及时反馈,然后拟定阶段性指导意见。
(五)学校定期组织研究成果评比活动,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教育刊物推荐优秀成果。
(六)每位综合课程专兼职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有关的研讨课并交相关资料(小组上有活动记录,上课教师有授课记录,听课教师有听课记录)。
(七)科研课题的研究期限原则上定为一年。
七、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一)经学校批准的科研课题,经检查考核完成科研任务,达到科研要求每学期末每位实验教师发给50元教育科研经费。
(二)在实验研究中开发出相关校本教材,得到社会和同行的认可,且经试用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给以一定奖励。
(三)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并能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取得明显社会效益,或被申报为上一级课题的给以一定奖励。
(四)与科研课题有关的论文在省、州、县级评选中获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在教育报刊上发表的每篇分别奖励50元、30元、20元(多人合著的只按一人计算)。
(五)完成阶段科研计划并已经结题的课题,科研成果显著,有结题报告,经考核小组考核、评估,给予一次性奖励。
(六)在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教学业务评比中获奖的学校亦给以相应奖励,奖励办法参照第四条。
(七)未完成科研任务的期末不再发给教育科研经费。
(八)以上各类教育科研补助、奖励由科研课题考核小组分类拟定考核、评估指标,负责具体评定。
八、附则
1、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本方案在执行过程中若有补充,以补充规定为准。
第五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评价
小课题实 施 方 案
课题名称:关于对初中学生美术课堂评价的方法研究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要面对新的评价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目前我在上美术课上学生没有积极的评价为此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教师针对学校的学生实际,研究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目前这一方面的课题研究在“通过多种形式测查的方法对学行进行评价”方面取得了好的研究成效,但是在改进美术作业评价机制,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学习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较欠缺,这个欠缺点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二、课题的界定与概述 本课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侧重“会学、乐学、能学、学会”,以本校七、八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美术作业评价属于狭义的教育评价范围,狭义的教育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所进行的评价。教育评价对评价者的活动或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教育工作的活力。加强教育评价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就是要教师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差异性,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其在学习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重视发挥评价对象的主体作用,重视他评语自评相结合,注重自我调节的过程发展。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按照评价目标体系,使评价过程成为“学习--对照--调节--改进--完善”的过程,有利于评价对象及时看到成绩,受到激励和鼓舞,找到差距,及时改进和提高,有利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自主学习原则、价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研究,开拓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在审美教学中的情感参与,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创造和审美情趣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3)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美术兴趣的稳定性。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一)本课题主要是针对本校七、八年级段美术作业评价的有效性来设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侧重于“会学、乐学、能学、学会”,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学习美术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发展。
对于开展该项小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思路如下:
1、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得到提高。
2、对改变评价方式后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出更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发展的美术作业评价方法。
(二)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实验研究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美术作业评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归纳概括出具有共性特征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广泛的班级调查,真切地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丰富的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掌握现今国内外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论著,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3)个案研究法:对课题研究范围内的单一对象(某个学生、某类学生、某一班级、某一年级等个别典型)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调查,综合运用跟踪法、追因法,揭示教育中的某些特定的规律和本质。
(4)科学经验总结法: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立足点,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为一体,贯彻边研究边总结的精神,致力于实际问题的真实有效的解决。对美术作业评价进行实验,检验评价有效性是否得到改善。
六、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七年级至八年级学生
七、研究的步骤、进度及分工
(1)前期准备阶段(年9月中旬——年10月初)
①明确研究方向,确定课题题目。
②进行文献研究,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为小课题的研究做好研究准备。
(2)中期实施阶段(年10月中旬——年4月中旬)
①利用调查问卷形式,总结出当前美术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情况,写好一份调查报告。
②展开课堂跟踪,进行课例分析,总结存在问题;开展研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展开课堂实践,分析得失,提出改进措施,再实践、再认识。
(3)后期总结阶段(年4月底——年5月底)
①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研究进行科学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各种研究资料。
②汇集课题研究成果。
八、课题保障
美术教学设备齐全,美术教学用具齐全。科任教师是专业教师,课题研究时间为1年。课题研究经费都由学校承担,所以从各方面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是有绝对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