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浅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摘 要: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互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本文主要讲述地理教学过程中“活动”内容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35-01
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活动”内容,活动的目的是提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其中有的涉及读图和绘图技能训练,有的需要动手操作或制作地理模型,有的需要开展社会调查,有的涉及开放性讨论,同时是让学生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地理数据。这些“活动”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隐含着许多潜在教育和教学功能。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材设置的“活动”平台,使他们在活动中能探究新知识,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初步掌握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地理观。教材通过教学内容形式上的变革,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组织“活动”内容的教学跟其他的知识一样,存在着商榷的问题,即怎样进行“活动”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一、地理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类型
1.地图活动
我们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识图用图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1.1读图活动
我们知道,现代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大量的结合相关地图进行教学。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教学情况,选择相应的地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教学内容。须知,地理教学中,是否能够准确地对地图进行解读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因此,在读图时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地图类型,引导学生学习并使用不同的读图方法与技巧。
1.2填图绘图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一些基本的地理图表要求学生进行绘制或填写重点等。
1.3拼图活动
根据老师选定的底图,让学生自行绘制并制作成相关的拼图类工具,这类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帮助学生熟悉地图。
2.讨论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数个学习小组,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同学间的辩论等。
3.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资源设置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对教学活动进行时,教师应注意当前教学内容与本地区资源的紧密结合,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进行教学。
4.结合学生的生活状态
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当前学生的生活状态,重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通过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串联,设计出富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
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设计
世界各地地理问题发生的随机性较强,而地理教材毕竟有其局限性,无法将之全部收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现代网路信息技术,适当的引入与课程相关的实时信息对课文进行补充,从而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此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的利用各种辅助软件,制作能够突出课文重点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二、地理教学中活动设计的途径
1.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活动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中相应的“活动建议”,为现代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活动条件,然而,《课程标准》中的活动虽然较为具体。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弊端。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完全照搬“活动建议”中的内容,而应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深入剖析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进行活动再创造,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活动。
2.借鉴优秀的教学活动案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鉴并学习成功的教学案例,通过对其他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进行学习与分析,取其精华,加以改进,从而设计出适合自己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教学活动。
3.利用相关资源,注意活动的可行性
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教师必须考虑到活动所需的场所、时间、设备以及流程等,对活动实施的种种细节进行细致的考虑,通过对其具体可行性的考量决定是否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的教学资源,设计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实效性较高且成本较低的教学活动。此外,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活动中的反映及问题,以及具体活动中学生分组等相关事宜。
4.重视先进技术与经验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先进技术与教学经验的应用,但是,同时也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三、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注意活动目标的实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中明确,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从而实现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教学活动,重视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不能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舍本逐末,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2.重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互动设计时,教师必须结合当前教学情况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活动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进行考量,时刻注意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考虑到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水品、年龄特征与爱好等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设计,?活动过程达到知识的交流与互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演示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向学生演示诸如大陆漂移、天体运动等教学内容,通过Flash等软件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形象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
4.组织竞赛活动
通过适当的游戏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不但能够营造更为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通过轻松的游戏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记忆能力,进而更好的达成地理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互动中,运用互动设计进行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获得相应的地理知识进行的学习互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
第二篇:地理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改进
浅谈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目标的变迁和改进
河南省宝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全力
邮编 467400 【摘 要】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是地理教学过程灵魂之所在。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进,以实现地理课程中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关键词】地理教学 德育教育 目标变迁
观念更新
方法改进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又名地理教学大纲)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的德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
196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有如下特点。1.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
1978年《全日制10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1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
1992年的大纲中提出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1996年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2000年《9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的德育目标是:“1.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2.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2001年和2003年,我国分别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新课标中德育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当前地理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实施德育,我们就必须更新若干观念,并将这些观念贯彻到地理教学过程中。1,关于全球观念
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国际一体化、产业结构跨国化、金融流通洲际化、生态平衡全球化,人类生存的相关性越来越大。但国际间不平等、不合理、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在当前的这种国际形势下,地理教学中的国际主义教育内容,主要是通过全球和外国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下列一些观念:①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睦邻友好和相互支援的观念,反对排外、仇外政策;②不分肤色和贫富,世界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观念,反对种族歧视政策;③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一律平等的观念,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侵略战争;④面对全球问题的挑战,树立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观念,反对破坏生态平衡,增强环境意识。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世界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树立上述一些观念,培养他们树立人类与地球共存的新观念。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来势很猛。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有些已不是由国家和地区运作的了,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应当正视世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划分应有新的认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区域化趋势也很明显,经济全球化并不抹煞经济发展的地域特色。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发达国家打着经济全球的招牌,试图建立新的不平等的全球经济格局,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新的经济侵略,这不是正常的经济全球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还要树立正确的经济竞争和经济合作的观念。经济全球化和开放的世界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有序的竞争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无序的、不正当的竞争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所以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是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显端倪,在我国,国际意识教育更加强调“改革开放”的观念、加强理解多元文化和了解世界发展趋势的教育,这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地理教学中德育目标的内涵。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正确的全球观念应当表现在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上。冷战结束以后,个别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充当全球宪兵,对国际和平构成重大威胁,这种所谓的“政治全球化”是全世界人民必须坚决反对和时刻警惕的。只有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才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正确的全球观念还应当正确看待国际政治地缘合作地缘冲突问题。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正确的全球观念也应表现在世界文化地理格局的多元化趋势上。我们应当认识到,良性的社会生态必须基于文化多元化,就像良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基于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正确地全球观要求养成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政治道路选择和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从国际社会的角度看,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国际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这种对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有重大影响发展趋势,已被引进我国的地理课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全球化问题,是当前地理教学内容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树立新的正确的全球观念是地理教学中德育的重要问题。
2,关于爱国情感
我们应把公民的爱国情感提升为公民的素质。爱国情感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这种感情,是一个国民最可贵的美德,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操,是产生建设祖国和捍卫祖国的巨大精神力量。地理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特别是中国地理,不管是自然地理方面,还是人文地理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都很丰富,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巨大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进展,地理教学过程中所要培养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要有新的发展。
首先是爱国情感的扩展。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同情感是空间最广的爱国情感,维系台湾海峡两岸及全国五十六民族。由此出发,凡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作出贡献的人物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不论是多数民族还是少数民族。
其次是爱国情感的深化,即知国—爱国—报国。知国,即对祖国的全面了解,既要关心国情中优势的一面,也要关心国情中劣势的一面。在知国的基础上,爱国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兼有民族自尊心、国家成就自豪感、国家问题的忧虑感。报国,即要有投身于祖国建设的志向,要有解决存在问题的责任心。
再次是爱国情感的开放。正确的爱国情感与正确的全球观念是相互沟通的。开放时代的爱国情感是对崇洋媚外和盲目排外情绪的批判,是对国外先进事物的肯定的评价和借鉴的积极态度。2,关于人地观念
地理课程强调人地关系,通过学习地理形成正确的天地观念,认识自然环境的美、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与相互影响,关注未来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民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自身发展、服务社会的最基本知识素质,也是最重要的国民素质之一。
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在国情教育中,除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外,坚持以知国—爱国—报国为教学目标的正面教育,讲清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同时,又要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等国情劣势。既使学生明确国情优势,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使他们了解了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通过教育活动,逐步把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责任感,铸造他们的报国志。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正确的人地观建立在对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等人地关系论调批判的基础上。在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性人地关系问题的时候,地理环境决定论死灰复燃,在国内也有一些影响,包括在科普宣传中。新时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显得十分重要,具有现实意义。其人地关系理论基础应是人地协调论。
新时期的人地观还要以系统论为基础,综合看待全球性问题,应当把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看作是人地关系失调问题的几个侧面,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各个问题。相应地,要树立综合的人地观,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看作是人地观的几个侧面,不应孤立地培养各个观念。
要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态观念,与正确的自然生态观念相结合,去面对全球性问题。将粮食问题、贫富问题、和平问题等纳入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失调问题来看待。
3,关于发展观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发展观念的更新,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能局限于时间维,还应具有空间维。即不但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在发展问题上求得公平公正,而且在当代各国各地区之间,在发展问题上求得公平公正。在国际上,反对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代价而维持发达国家高度发展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理论意义。当前世界上的一些人地关系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侵略、生态侵略而造成的。短期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也有当代人为加剧空间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因素。对于空间差异很大的中国来说,空间维上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对于正确认识我国西部地区开发战略意义重大。
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必由之路。要树立以可持续发展来解决人地关系问题的观点,批判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盲目乐观的和悲观的观点。
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
三、地理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
新时期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品德教育要取得成功,除了更新观念外,还要改进教学方法,务求实效。
1,用“二分法”进行课堂教学
所谓“二分法”就是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既要看到总量的有利方面,又要看到总量的不足,这样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当多,并且很多涉及德育内容(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其中中低纬位置、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都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又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又如,我国建国后工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全面地考虑问题。成就、优势和有利条件是我们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源泉,而存在问题、劣势和不足,也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责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创业、建设好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2,用“归纳一演绎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式和途径选择,要依据知识内容与德育因素的联结方式(即蕴含德育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有的学科知识含有德育因素,是显而易见的:有的学科知识包含一定的德育因素,但它是隐含其中的;有的学科知识包含一定的德育因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归纳,才能使德育得到强化。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德育内容是隐含于学科知识中,需要通过逻辑推理逐步地显示出来的。要做到逻辑推理过程就是渗透德育的过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推行逻辑推理的教学,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有效掌握系统地理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渗透德育内容和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水平。例如:“宇宙中的天体”,宇宙中的太阳、地球、慧星等不同物质形式——归纳——天体(都宇宙中的流星、气体尘埃也是天体。通过这些归纳——演绎,不仅让学生明确“天体”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也揭示了蕴含其中的德育因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具有多样性的统--)。又如:“水资源利用”一节中全世界60%的国家和地区用水越来越紧张这一问题,归纳一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水的分布不均匀,不合理用水——水严重短缺。通过归纳——演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形成科学的资源观和法制观念(《水法》)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3,用“比较法”或“对比法”进行课堂教学
采用新旧对比和中外对比,说明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识别光明和阴暗,是非与曲直,帮助学生认识新旧社会两重天,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不一样。通过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可以鼓舞斗志,坚定信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前途。例如:讲我国工业发展时。首先指出旧中国工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依附型工业,表现为发展水平落后、分布畸形,资源和资本被帝国主义和四大家族控制。建国后,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完善,工业增长势头迅速,各种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可和其他工业大国的工业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如:中国年增长率12.8%,而同期:日本11.5%,美国4%,俄罗斯5.8%,印度5.1%等。使学生从直观的数据中看中国现在虽然落后,但发展速度快。按此速度发展,中国一定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地理课堂教学中除工业内容外,农业、交通都可作为比较对象,另外在比较中需要引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通过与旧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情况比较,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样可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用形象直观资料进行课堂教学
老师生动、富有哲理的讲解,可以提高德育效果。另外还可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利用挂图、板图、幻灯、音像资料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如利用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方式,可以引入青####铁路的建设因素,以及对印自卫反击战胜利后主动撤回的原因。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这样的德育效果就会明显提高。课堂中的图片、音像资料等既形象又直观,感染力和说明力都强,既能以声音图像补充语言说理的不足。又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
5,进行自我教育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眼界大为开阔,了解的事实材料、最新信息、实际案例多,甚至超过教师和教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自我品德教育,即有条件,又有必要。可以在单元教学中以个别教学(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收集和整理资料,在集中教学时加以交流。学生自我教育比教师和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入人心。6,进行讨论争辩
当前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品德教育应坚持以理服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允许不同看法的表达,可以围绕各教学单元的品德教育主题事先作好准备,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开展必要的讨论和辩论,促使认识深化,让学生体验到真理不怕争辩,越辩道理越清楚。在讨论和辩论中培养有理有据的科学态度,敢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讨论和辩论最后要有总结,要提高认识。7,进行宣传活动
让学生参加宣传活动,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结合社会上的某项重点工作或重要问题,或选择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众多的全国性、世界性节日,纪念日中有代表性的日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宣传活动。让学生在准备宣传材料、进行公众宣传中加深、巩固和提高有关的思想意识。8.,进行社区服务
参与社区服务是中学新课程对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更新,其德育功能比参观考察要强得多。地理教学过程对于社区服务有优势,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地理问题有关的社区服务,如乡土建设、环境整治等,让学生在服务中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达到知、情、行一起提高的效果。
第三篇:浅论地理教学的评价及其作用
浅论地理教学的评价及其作用
评价是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评价目标多元化:
针对以往地理学习评价的弊端,评价目的定位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二,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调节教师的教学。
2.评价内容全面化:
以往的学习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两个方面,现在强调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第一,强调地理学习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更关注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第3.评价方法多样化:
以往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单一,例如学习成绩的评定仅用测验分数来衡量,思想行为的表现仅用定性描述等。现在,我们强调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不同的目标领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感领域)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地理教学评价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过去从传统教学方式上看,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另外,从教学评价体系上看,中考不考地理,从学校课程地位的角度看,地理就是小基础课,不被重视。实施新型课堂评价以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大多数学生非常愿意上地理课。.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地理能力
根据新课标要求,为了构建开放式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探究、发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也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课,我都先把思考题和评价方案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儿。由各小组承担不同的研究主题,让大家在课下充分的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利用手中的学习资源(课本、地图册、目标检测,另外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搜索信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整理发言内容,推出小组代表作为主要发言人。要求小组给每个同学创设锻炼机会,让大家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然后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打分。大多数同学非常重视,真正做到了主动学习,课前进行认真的准备,与同伴互助,又是上网又是做课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由不会说到会说,由不会质疑到会设问,搜索处理信息整理笔记的能力越来越强,有的同学发言时就像是一位小老师。看到学生们精彩的发言,详实的资料,优美的课件,我常常和同学们
说:“ 简直让老师心花怒放了。”下课后,学生们还常常围着老师问这问那,追着老师要下一节课的思考题,看到这些我心里真是暗自高兴。总之,良好的教学评价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好处。而我们现在实施新的地理课堂评价标准,不仅关注结果而且关注过程。实现评价多元化,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方式。
第四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
[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教师的角色应该向多元化发展.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自主探索.[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师角色 教学活动
经过多年来对新课标北师大教材的学习讨论和研究,当听完孟晓、王丽敏、梁立波等老师的课;当听完新课标北师大教材的资深专家许文娟老师的公开课之后;尤其是王会宁教研员来我校指导调研,同时给我们提出的建议,使我对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教师是数学活动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转变原来的教学思想,遵循新课标教育教学观念,由原来居高临下的权威讲授者转向与学生平等合作的交流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应该充当演讲者的角色,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激励者与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最后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获取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能力。
二、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善于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的习惯,而且在课堂上还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其他同学小组一起交流,最后讨论得出结果,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价与补充,一定要提供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和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三、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创造的一座思想桥梁。而且数学中的归纳、总结、猜想、证明这一系列思想在以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普遍,不仅如此,猜想的结果必须符合实际,至于猜想的结果正确与否应该另当别论。
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疑问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质疑和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创新精神产生的必由之路,甚至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具有挑战性。所以,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去寻找问题。并且适时适度的让学生自己操作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创新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学习新的知识。例如第一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从参观小明的简易书房谈起,截一个几何体从切西瓜引入,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从摄像和拍照开始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觉数学真好玩!
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并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上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七、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全面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与角色会随着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改变。所以,教师们应该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找到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最后,感谢田静老师在我教学方面的指导;感谢王会宁教研员来我校调研工作,并且对我课堂做出真诚的评价和建议;感谢吕新萍老师对论文的指导;感谢数学组所有老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复.数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2]马复.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3]葛建华.初中数学[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13,7.[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王先锋.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上海:基础教育,2011,1.[6]李剑.中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6.(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第五篇:浅析问题设计在实施地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浅析问题设计在实施地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指点和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因而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以精心设计的提问来贯穿全文,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顺利地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首先、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思考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时,可以展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就三幅漫画所蕴涵的寓意进行思考:小鸟为什么悲哀?小草的哀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哀求?飞来的山峰指得是什么?面临这些后果人类应该怎么办?通过漫画教学,可以使学生加强生态破坏的危机意识,并引起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感。
作为教师,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课堂提问,如要求回答“是什么的”判断型,回答“怎么办”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简单问题可以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回答,并进行补充修正,鼓励学生,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介绍气温和太阳辐射关系时,可提供“我国夏季气温分布图”和“我国太阳辐射量分布图”等背景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分布在哪里?”、“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在哪里?”、“两者有何关联?为什么?”,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该问题系列有明显的层次性,能适应不同认知水平层次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并较易形成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
其次、问题可以激发创新的意识、探究的欲望。
“疑”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困惑感,引起学生旧知与新知的矛盾冲突,启迪探究欲望。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重点处创设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关键处创设新旧知识相似点,诱导学生知识迁移;在难点处精选感性材料,指导学生探索思维;在无疑处设疑,使学生思维处于一种紧张活跃的状态。例如,在讲授“海陆的变迁”时,可以先提问:“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上游海洋生物的化石呢?”“为什么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呢?”通过这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善于创设问题,留出课堂“空白”,让学生去质疑、解疑。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规律和结果后,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地球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产生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黄赤交角”是一重点和难点,由于地球自转的轨道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存在一个23°26′的夹角,导致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上移动,这时进一步设置递进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假如黄赤交角为40°或0°,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易迸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再如,在分析了长江洪水日益频繁之后,留给学生课后思考题“为什么洪水日益频繁?你认为防治洪水灾害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并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充分发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
再次、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维能力灵活与否和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适时合理并且经常地设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太繁忙的交通?”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再如: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后,要求学生在下面两幅变式图中画出气压带和风带,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见下图)。
最后、问题可以整合课本知识、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把知识问题化时,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由限制条件到开放性,层层递进,不同难度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
例如,在介绍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一节图4-1-7时,可以将该图设计成如下问题来组织教学:①该图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怎样的含义?②铁路、公路、水路这三种运输方式的运距与运费之间有何异同点?③在距离OA之间、AB之间、AB以外等三种情况下,应选择何种运输方式?为什么?④交通运输方式还应考虑哪些因素?教者如果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要求学生读图回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并且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地图的阅读方法,再者加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真可谓一箭多雕!在介绍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时,不妨可以进行如下设问:①读图4-1-8,图中展示了哪些交通运输方式?还有哪些未展示出来?为什么?这体现了现代运输的哪种发展趋势?②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铁路的不断提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体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哪种发展趋势?③阅读P88《知识窗》,体现了了现代交通运输的哪种发展趋势?如果这样设计的话,不但将课本零散的知识点,予以了很好的整合,而且也便于提高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由此可见,问题设计是实施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问题是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课堂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问题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