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2 17:1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第一篇: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数学组 简洪权

【摘要】根据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探究、师生反思提升、学生反馈运用,通过查阅文献、观察、调查等方法,探讨了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策略: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励学生反思提问的精神。【关键词】数学探究,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探究教学就是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自然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数学探究学习的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根据师生在数学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数学探究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有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和数学探究课题教学。数学探究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环节:(1)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主动探究;(3)师生反思提升;(4)学生反馈运用。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合理、科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课堂评价具有调节、导向、激励、诊断、记录等功能,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利于鼓励、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问题,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最优化,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如何合理、科学地评价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观察、调查等方法,探讨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策略。

2.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强调对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2.1 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关注解决课堂探究问题活动中的过程知识、推理过程、自我调控过程等核心要素。因此,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更要重视过程。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力差异。对学生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如是否记理解、掌握了某个数学概念、结论;是否得出了某个数学问题的解,而对学生思考、理解的过程关注不够。这就容易把学生引导到过于追求“结论”的功利化学习目标上来,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刨根问底、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制约学生数学思维的法杖。独立思考是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学生通过解决课堂探究问题、参与数学活动丰富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并用自己的思考方式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构建认知结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置身于课堂探究问题的解决活动之中,是否能动地参与了数学活动,是否在参与中领会数学知识、获得思维发展。同时,课堂评价还应注重学生解决课堂核心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形成过程,应注意关注学生是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思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改进思考的方法。教师要借助课堂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追求真理、审慎思考、不盲从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2.2 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当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合作交流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是普通高中数学目标之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和能够在解决课堂探究问题的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心得体会,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课堂探究问题。因为,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倾听与理解他人,还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澄清和梳理自己的思维,进而发展其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和思考问 题的能力。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简练、形式化等特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封闭自守不利于个人数学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是否能够用文字、符号、图形和动作等多种语言以及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恰当地思想和观点。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并非简单的叙说能力,还包括判断能力、质疑能力和释疑能力等。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能够对自己以及他人在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作用认识的更加清晰和准确,从而对自身的价值、他人的价值、合作的价值、讨论的价值以及数学的价值认识得更加深刻。教师对学生不成熟的观点或蹩脚的表达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理解,要善于鼓励、倾听学生的表达和独立见解,以欣赏的姿态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表达的准确程度及表达方式进行观察和指导。2.3 激励学生反思提问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反思是学习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和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多种多样,例如对数学概念理解的再审视,对数学结论应用的质疑,对数学解题过程的回顾,对数学学习方法的再思考等。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再认识,是学生发现、获取新知识、提炼新方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层次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评价应激励学生反思的意识,将学生反思自己解决课堂核心问题过程的交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研讨解决课堂核心问题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经验交流等形式,指导学生对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检查和调节:时时以“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追问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技巧?遇到哪些挫折?走过哪些弯路?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原因何在?以前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吗?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等。这种反思、自省的活动可以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升华为高效的过程知识,从而进一步发展为一种自觉、敏锐的监控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善于从相关材料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抽象、概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学生

第二篇: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数学组 简洪权

【摘要】根据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探究、师生反思提升、学生反馈运用,通过查阅文献、观察、调查等方法,探讨了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策略: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励学生反思提问的精神。【关键词】数学探究,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策略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探究教学就是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研究自然所需要的探究能力,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数学探究学习的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根据师生在数学探究学习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数学探究教学实施的主要形式有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和数学探究课题教学。数学探究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环节:(1)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主动探究;(3)师生反思提升;(4)学生反馈运用。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合理、科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课堂评价具有调节、导向、激励、诊断、记录等功能,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利于鼓励、指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问题,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最优化,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如何合理、科学地评价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观察、调查等方法,探讨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策略。

2.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强调对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2.1 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关注解决课堂探究问题活动中的过程知识、推理过程、自我调控过程等核心要素。因此,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更要重视过程。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学生的思维方式、能力差异。对学生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如是否记理解、掌握了某个数学概念、结论;是否得出了某个数学问题的解,而对学生思考、理解的过程关注不够。这就容易把学生引导到过于追求“结论”的功利化学习目标上来,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刨根问底、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制约学生数学思维的法杖。独立思考是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学生通过解决课堂探究问题、参与数学活动丰富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并用自己的思考方式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构建认知结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置身于课堂探究问题的解决活动之中,是否能动地参与了数学活动,是否在参与中领会数学知识、获得思维发展。同时,课堂评价还应注重学生解决课堂核心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形成过程,应注意关注学生是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思考,并不断地引导学生改进思考的方法。教师要借助课堂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追求真理、审慎思考、不盲从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2.2 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当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合作交流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是普通高中数学目标之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和能够在解决课堂探究问题的活动中与同伴交流心得体会,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课堂探究问题。因为,学生在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倾听与理解他人,还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澄清和梳理自己的思维,进而发展其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和思考问 题的能力。

数学语言具有准确、简练、形式化等特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在当今信息社会,封闭自守不利于个人数学能力的发展。对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是否能够用文字、符号、图形和动作等多种语言以及书面、口头等多种形式恰当地思想和观点。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并非简单的叙说能力,还包括判断能力、质疑能力和释疑能力等。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能够对自己以及他人在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中的作用认识的更加清晰和准确,从而对自身的价值、他人的价值、合作的价值、讨论的价值以及数学的价值认识得更加深刻。教师对学生不成熟的观点或蹩脚的表达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理解,要善于鼓励、倾听学生的表达和独立见解,以欣赏的姿态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并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观点、表达的准确程度及表达方式进行观察和指导。2.3 激励学生反思提问的精神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反思是学习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和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多种多样,例如对数学概念理解的再审视,对数学结论应用的质疑,对数学解题过程的回顾,对数学学习方法的再思考等。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再认识,是学生发现、获取新知识、提炼新方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层次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评价应激励学生反思的意识,将学生反思自己解决课堂核心问题过程的交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研讨解决课堂核心问题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经验交流等形式,指导学生对解决课堂探究问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检查和调节:时时以“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追问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技巧?遇到哪些挫折?走过哪些弯路?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原因何在?以前曾犯过类似的错误吗?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等等。这种反思、自省的活动可以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升华为高效的过程知识,从而进一步发展为一种自觉、敏锐的监控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之一,善于从相关材料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抽象、概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学生 数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发现、提出一个问题较之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能体现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不应过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掌握和解题技能,而应注重对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并大胆猜想,“再创造”自己的“新问题”;启发学生从数学实验、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使学生切身领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发现”的成果,并逐渐形成“提问”和质疑的意识。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他们发现与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励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和精神。

总之,高中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关注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思想等过程,关注对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过程,关注,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第三篇: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_数学论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9 [摘要]我们初步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本项实验研究旨在探索出既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又具时代特征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的新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整合,自主探究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on One's Own Teaching Mode Mheory of Probing into etc.and Practice Study LUO Kui-min [Summary ]We structure and rely mainly on student tentatively, Take teacher as the leading factor, it probes into to be for thread on the basis of network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studying type teaching mode on one's own of environment on one's own with student: “Found the situation--Put forward the question--Probe on one's own--Cooperate on the net--Test on the net--Classroom brief summary”.The experiment study and aim at and probe and publish for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new-typ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mode that course combine, In order to train the student's mathematic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itiative spirit, innovative ability and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 better.[Keywor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etwork, Combine, The probing into type on one's ow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studied

一、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教育部审时度势,根据国家“十五”规划提出的基础教育战略目标和基础教育现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指出:“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诚然,这些改革确实是很需要的,因为对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它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1] 作为“研究型”教师,我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终于找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思

我们已初步构建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校园网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流程图

三、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前者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最理想、最实用的认知工具。[2]

四、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如下:

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4、网上协作: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教师指导进行。

5、网上测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进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多种形式的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

我们集设计、修订、常模制作等网上测试和评估所需基本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等技术手段来辅助系统的实现,使系统真正成为辅助网上测试和评估的有力工具。为了使低分数段的学生有成功感,高分段的学生有激励作用,我们将测试题设计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达标级,按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第二层次为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层面的学习和变式练习;第三层次为优胜级,增加了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层次练习;第四层次为欣赏级,提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和数学竞赛试题分析与解答。

6、课堂小结:或由学生做或教师做或师生共同做,或由学生写成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必要时可以举行论文答辩:各小组推荐一人和教师组成“专家评议组”,由组长抽签决定答辩的顺序,各小组在答辩前,将小论文上传到服务器中指定位置。答辩时,先由答辩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介绍本组的工作(包括如何选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合作等),再由答辩者回答“专家”(教师或学生等)或听众就其工作的提问。由“专家评议组”进行评比,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成功参与奖”等四个层次进行奖励。

五、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虚拟实验室

目前,我们初步构建了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环境——高中数学虚拟实验室,它由硬件、软件、潜件三部分组成。

1、硬件:

我校校园网配有思科交换机、浪潮服务器、长城客户机、千兆主干100M到桌面等硬件设施,并将多间多媒体教室[①演播式多媒体教室(配有高配置电脑、投影仪、录像机、高性能DVD机、无线话筒、电子教鞭等);②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机房(配有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的局域网,安装了winschool交互教学系统)]、电子阅览室等连为一体。

2、软件:

我们在校园网络中配置以下应用软件系统:网络光盘资源共享系统、网络视频点播(VOD)系统、Internet 资源共享系统、视频广播系统、屏幕广播系统、师生网络学习与创作的编辑系统、新一代高中数学教学软件系统、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

我们开发的“新一代高中数学教学软件系统---各种类型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⑴按照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密切程度,将高中数学教学素材资源库分为最常用库、次常用库和扩展库三类,并配合方便、快捷、自动、智能的光盘和网络检索方法。

⑵建立短小精悍、符合积件组合平台要求的接口式的“高中数学微教学单元库”。

⑶建立高中数学虚拟积件资源库,供广大教师直接调用该教学资源网上的素材用于课堂教学。

⑷将各种资料的呈现方式进行归纳分类,设计成供教师容易调用与赋值的图标,形成“高中数学教学资料呈现方式库”。

⑸组建“高中数学教与学策略库”。将不同的策略方式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让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以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适应于各种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学习策略方式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认知学习。

⑹组建“工具软件库”(安装了方正奥思、Authorware、Microsoft PowerPoint等工具软件与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Mathcad等数学实验工具软件。)

⑺组建类似于“傻瓜照相机”的特别适合于课堂教学使用的积件平台——高中数学积件组合平台。该平台的软件的基本特点是:(a)无需程序设计。

(b)方便地组合积件库与各类多媒体和网上资源。(c)面向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和高中学生,易学易用。

我们开发的“新一代高中数学网上测试和评估软件系统”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测验试卷的生成工具

测验试卷的生成工具有随机出题功能,可以为每个学生产生不同的试卷,以防作弊。(2)测试过程的控制系统

系统主要完成对网上测试过程的控制,如在需要时锁定系统,不允许学生进行与测试无关的浏览,控制测试时间,到时自动交卷等。(3)自动批改即时反馈功能

系统对测验提供了“自动批改即时反馈功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内容。系统允许教师通过对一些问题加权,进一步控制测试环境。(4)自动记分系统与智能系统

系统还提供自动记分系统,在学生作完测验系统自动判分之后,自动将成绩登录,进一步系统还可以自动提供反馈信息,自动建议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再比如提供邮件分类系统,对发到教师课程邮箱的信件进行分类,自动区分哪些是学生递交的作业,记录学生递交的时间是否及时,再进一步提供智能系统,自动分析邮件内容,进行归类,或自动解答或提供给老师统一解答。(5)测试结果分析工具

系统根据每道题中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具体学生给出诊断,对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该系统还可以根据考试测验的统计数据,运用教育评估理论分析题目的质量,如区分度、难度等。

3、潜件:

我们重视对研究人员和实验班学生的培训。研究人员以自学为主,采取专题培训、讲座、讨论和外出参加培训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掌握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方法和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软件开发方法。实验班学生由课题组成员和计算机教师共同进行培训,计算机教师负责培训学生电脑基本操作与输入法,我们负责培训学生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数学实验工具软件的使用。

六、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创设情境”的策略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不同的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间接经验,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他们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口耳授受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本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

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 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导言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让所有立体几何图形都动起来”课件。

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笔者在上高二数学“正方体截面”课时,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正方体截面”课件,积极参与活动,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屏幕上浅蓝色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在一个正方体中,类似于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如何截正方体才能得到正三角形?”,“上述三角形截面之间有何联系?”,“用一把无比锋利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木头砍下去,它的截面将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3、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贝弗里奇教授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

一位留学生归国后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种不同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这说明,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课本上的图形是“死图”,无法表现二次曲 线 的形成过程,而黑板上的图形鉴于技术原因很难画得准确,更何况有谁能让黑板上的二次曲线连续变化呢?又有谁能一给出离心率就马上显示相应的二次曲线呢?笔者用《几何画板》设计并创作“离心率与圆锥曲线的形状”课件,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服务器上的课件,让学生独立探索。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浅谈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摘要: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问题意识和适当引导学生反思等方面组织开展,同时要注意把握探究式教学的“适度”。

关键词:探究 教学 开展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积极的、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探究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在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和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大的作用。面对探究式教学,我们正处于实践探索的阶段;通过实践把握好其教学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它。结合我们的实践探索,谈谈一些体会。

一、把握探究式教学中的“关键点”

1、“主动”点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学习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

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或发挥好“主导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自由等手段来诱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在操作中要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过程。

例如: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先设置一个探究问题: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都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在这一过程中,笔尖(动点)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探究,教师仅是作点拨提示,在学生探究出结果后再用《几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进一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关系。这样的探究设计能推动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会到椭圆上动点所满足的几何关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兴趣”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课本中的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对教材内容做不同程度地处理,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急待探究的状态当中。例如:在“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的学习时,可创设如下情境:据气象台的预报,一个台风正在我省南部大海中形成,估计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30km的圆形区域。当时我市航运公司有一艘轮船位于台风中心正东70km处并向港口方向沿直线航行,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天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省位于沿海地带,台风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比较大,各大媒体都时刻关注它的动向。用“台风”为背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本题的学习,学生很快就探究出可用坐标法来解决此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拔,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此类实际问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3、“问题”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提问为主的做 1 法,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经过思考,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学会提出问题。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有价值,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需要一个培养过程的。而且,情不自禁发表的意见是智慧火花的闪现,如因未得到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火花也会随即熄灭。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争论,到最后的解决,能使知识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收到良好的效果。

4、“和谐”点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学生被动地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成为存储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教师应该努力从“授业”中解脱出来,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要热情地鼓励他们,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积极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回答不出问题或担心自己见解不够成熟而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怕犯错误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5、“反思” 点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想、观念,它既是反思的材料,又是反思的结果。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强化探究过程,逐步加深印象,形成习惯,而且能再次体会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在课中、课尾引导学生反思、小结,主要是回忆探究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取得的各项收获,逐渐帮助学生积累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作风。

二、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度”

探究式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是比较适合的。但是不能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对立起来。首先,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伴随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养成只是空谈,知识的积累不可能都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呈现或以探究的方式获得,接受式的方式对某些知识的获得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此外,过分强调探究与发现,违反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规律,也给高中数学学习增加更大的压力。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能因为提倡探究式教学就将它全盘否定。作为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对传统的学习方式适当改造,让它渗透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新的课堂教学方式效果如何,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只有深入学习,领会精髓,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

第五篇: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将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转变成师生间、生生间思维互动交流的新型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的说明。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策略

早在20 世纪初,着名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注重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说这种具有探究思想的教学方法为施瓦布提出探究式教学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建立在他的学科结构观上, 他认为学科的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教学不能将科学知识视为绝对的真理传授给学生,它只能作为有证据的结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应该体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促使人们思考现行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方法, 并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机会。

显而易见,探究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言谈”式的课堂教学。它要求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以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也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一种模拟的科学研究活动。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究其本质,探究式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探究教学的环节中能体现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具体如下:

1.1 问题性

任何探究均源于问题, 如何提出科学的问题至关重要。在探究式教学初始阶段,问题可以由教师精心设计,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难易适中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求知的欲望。

1.2 开放性

探究式教学所探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可以来源于教材上的知识, 或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还可以是物理学科内的问题, 或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探究的环境可以是课堂内或课堂外。探究涉及的范围可大可小,内容可深可浅。

1.3 综合性

在探究教学活动中, 探讨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的, 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多方面和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实施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点拨的作用。

1.4 重过程、重体验。

探究式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的科学研究活动,强调探究过程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培养思维能力,领会科学研究方法, 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可见, 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与体验过程相当重视。

此外,探究式教学还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探究式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2.1 教学设计的思路

2.1.1 以实验为手段,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探究因素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在讲授欧姆定律时,最初学生对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含糊不清。因此,选择从三个物理量的测量仪器入手, 进行电路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来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2.1.2 以学生为主体,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收集资料信息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路,只在学生出现思路障碍时给予点拨。

2.1.3 以方法为主线,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论,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此外, 在科学教育中还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1.4 以情感为动力, 在探究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包含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以及内心体验等。因此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主动学习意向与主体性的发挥。

2.2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v 查阅资料v 提出假设v 实验证明v 得出结论。下面以“楞次定律”为例讨论探究性学习的应用。

对于“楞次定律”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为:首先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现象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在了解楞次定律后,通常以讲解例题、课堂训练以及课后练习来巩固所学。这样学生虽能应用楞次定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从能力发展角度看,学生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然而探究式教学的课堂设计:首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讨论、猜想,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其后才是课堂讲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楞次定律。其主要教学设计如下:

2.2.1 创没情景,指出问题

让学生回顾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及右手定则,然后给出两种典型情况, 让学生分析其中有无感应电流,有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情景1 :金属棒在裸露的金属框架上作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情景2 :闭合圆形线圈静止,磁场增强时。

情景1 中导线切割磁感线,对此情景学生用右于定则很容易给出答案,但就情景2 中因没有导线运动而只有磁感应强度变化的问题就很难应用右手定则了。

指出问题:能否寻找一个更普遍的规律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2.2.2 科学猜想,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感应电流方向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在此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最终根据学生猜想,总结出:因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所以猜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有关。

2.2.3 设疑集思,设计实验

根据猜想, 列出思考题: ①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的大小变化有关。怎样研究?②列出所用器材和具体步骤;需观察的内容、需记录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2.2.4 分组实验,探索研究

根据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用导线、灵敏电流计、线圈和电键组成闭合回路,分别用磁铁的北极和南极移近并插入线圈、从线圈中拔出并离开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在学生拟定方案及实施时,教师检查学生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并能给予适当辅导。2.2.5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 列表比较分析,根据数据归纳结论。可以以实验组为单位, 推荐代表发言。在学生总结过程中, 一些关键点需教师给予引导。在各个组得出结论后, 教师修正学生结论,最终得出楞次定律的内容。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2.2.6实验验证

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 验证楞次定律。实验时注意观察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及断开电键时,大口径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用楞次定律判断的结果是否符合。在这一环节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用楞次定律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一是判定原磁场的方向;二是判定原磁场穿过所研究平面磁通量变化情况;三是判定感应电流磁场方向。由实验进一步把所得规律应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2.2.7应用练习,指导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列出分层练习题, 根据反馈信息讲评。学生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这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一种手段,也是迁移知识,深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和深化,使学生的知识、技能逐渐转化为能力。

2.2.8归纳总结,学法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对猜想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并用以指导实践。让学生认识到此种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之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与“创新”, 物理教学中,“发展”与“创新”的核心问题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探究式教学正是基于这一教学思想,为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方面

3.1教师的设计引导功能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深入了解学生认识水平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并设计合理的思维坡度,能够坦然地面对课堂中突发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 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2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

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展示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根据学生地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 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的学生的倾向。如此, 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己见,促进学生互动,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与互相交流的机会。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具体地讲,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独立思考,促进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及发生的过程与认识的内在联系,以促使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在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式教学。因此, 在教学中应尽量运

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探究式教学应该有的放矢, 科学组织, 使之真正成为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下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评价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巴东一中 王才良 课堂教学要立足 “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要设法让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教师主要起引导和评价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提倡学习......

    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探究式课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探究式教学与......

    关于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地位的反思

    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较多,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机械地传递知识。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而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因为提供给初中学......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虚拟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虚拟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摘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MM教育方式加以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辅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

    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论文

    生物学科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式论文,欢迎来参考!摘要:新课标......

    高中数学集约型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高中数学集约型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摘 要:集约型课堂讲求高效率、低成本和简洁化,具有拓展??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学案、化繁为简为集约型课堂奠定基础,整合网络教......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意义 建构试教学当中指出,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乐趣,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能力吸收,......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翻开新画卷 书写新华章 朝阳路学校隆重举行2016春季开学典礼 寒梅雪中尽,春风柳上归,踩着群猴闹新春的铿锵节奏,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华年。在这开启新希望、承载新梦想的新学期,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