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

时间:2019-05-12 18:1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

第一篇: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

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战时体制,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下建立起来的集权体制。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其弊端日益暴露。在斯大林去世后不久,苏联就进入了改革时期。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

1、背景:

(1)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出现了粮食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成为世界粮食最大出口国。此时粮食严重短缺,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出现“三农问题”。

(2)斯大林去世(1953年),赫鲁晓夫统治地位逐渐巩固(3)苏共二十大召开(1956年)

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上主要批判了批判个人迷信和斯大林,会后苏联进入了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类似中国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转折点。

1976年毛泽东去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改革。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开始改革。

2、内容: 农业上,(1)取消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

农副产品义务交售制具有强制性,且价格低于成本,损害了农庄和农民个人利益,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收购制以市场为主渠道,属于自由贸易,一般采购价高于成本,为农民增收。(2)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集体农庄:农民集体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农业集体化的一个成果。国营农场: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

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全社会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以往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280项,现改为农产品收购指标一项,可自行安排生产。(3)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种玉米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目睹了美国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回国后大规模种植,面积几乎超过美国,但因气候不适,生长期短,积温不足,80%的玉米不能成熟。此政策失败,是其下台的重要原因。赫鲁晓夫外号“古古鲁沙”,俄文“玉米棒子”。

赫鲁晓夫做事特点具有典型的俄罗斯人的做事风格,事先没有细致的周密的考虑、计划和安排,随意性强,不试点即盲目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如果在中国,可能先在一定范围试验,然后推广。所以有人从民族性角度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不可能成功,一天都计划不好,何况5年?俄罗斯人早餐起来不知道一天要做什么事。

玉米运动因素很多,与民族性有关,与专制体制有关。

“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学者著有《玉米与资本主义》一书。玉米是耐旱、耐涝、耐瘠的高产农作物,美洲是玉米的老家。新航路开辟以后,玉米传播到欧洲、中国等地,成为农民和城市贫民的主要食物,促进了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书中玉米三种形象:一是物种进化的胜利者,这是印第安人的发明和功劳;一是苦难的见证者,玉米具有成本低(耐瘠)、产量高、容易储存、不容腐烂的优点,曾经是奴隶贸易中的主要食物,同时玉米所含高维生素能够防止越洋航行中常见的坏血病;三是现代可再生资源,玉米利用总的情况是在工业发达国家用作饲料的比例大,而在发展中国家用作口粮的比例大,新用途是作为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能源紧张,使各国加快了寻找除石油和煤等传统能源以外的新能源的步

伐。目前,科学家已成功从玉米里提取加工出燃料乙醇,并在将实际中投入使用。乙醇俗称酒精,专家认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不仅可稳定玉米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减少原油进口量、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对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传到中国是在明朝。中国玉米有两次大的扩张:一在乾嘉盛世,因为人口增多,大规模垦荒种植,大约在道光年间已居六谷之一(五谷之一);二在大跃进(1958—1960年)时,与苏联玉米运动时间相近,大规模从丘陵旱地扩展到平原地区。

工业上,(1)裁撤部分管理机构,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各加盟共和国 中央撤销200个管理总局和处,地方撤销93个管理局。

把一部分设立在各共和国境内的中央企业移交各共和国管理。(2)扩大企业权限,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如在不影响国家的产品计划前提下,企业可自由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订货(部分生产自主权);有权规定部分产品的价格。

在企业工资总额范围内有权调整职工的工资;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3、特点:

(1)改革的起点、重点在农业(农业问题最多,类似中国农村改革);(2)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类似1992年前的中国经济改革)。对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经济未有根本上的突破。

4、影响:

(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改革总体上失败了。曾经于1950年代留学苏联的金重远教授说:“我这里不吹捧他,实事求是地讲,在苏共二十大之后,我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是苏联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改善,过去排长队的现象越来越少,你可以在商店任意买到你想要的东西;1958年的苏联,吃饭是不要钱的,食堂里面包都摆在那里,任你挑选;苏联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去医院看病不仅不要钱,连伙食费都是医院供应的。疗养所是遍布全国的,每个人都有休养的机会。文化生活是比较丰富的。有歌剧、戏剧、芭蕾舞。苏联经济光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比较好,但到了七八十年代(勃列日涅夫)就停滞了。第二个是人民心态放松了很多,以前克格勃控制得很厉害,现在大家敢讲讲话了。”(《东方早报》?)

(2)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

本部分参考孙曙光老师《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

赫鲁晓夫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例改革,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后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改革开放理论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

赫鲁晓夫敢于公开批判斯大林、推翻冤假错案、进行思想“解冻”的做法对我国彻底否定“文革”,正确评价毛泽东,平反冤假错案、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赫鲁晓夫改革开放命题提出的伟大创举激励着我们,促使我们正式提出改革开放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科学界定,赫鲁晓夫改革开放以农业为突破口的选择,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农业率先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赫鲁晓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局限性促使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也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政治上他为数百万被镇压和下狱的人平反昭雪,他拨乱反正废除所谓“政治犯”,苏联知识分子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这件事是难能可贵的。人们不得不承认,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日子确实比斯大林时代轻松”。斯大林的遗体被从列宁墓中迁出,埋葬在附近的克里姆林宫墙边。这件事难能可贵。

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并且列为全世界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宗旨,这件事十分难得而可贵。毛泽东表面上同意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但是私下却认

为个人崇拜本身就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分,从而对反对个人崇拜产生了明显的疑虑和倒退,甚至担心赫鲁晓夫的野心家在他身后重演反斯大林的闹剧。以后他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批评后就十分惊异地提出了“防止赫鲁晓夫那样的野心家阴谋家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这样一个问题,从而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准备了条件。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缓和紧张的局势。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路线”。其基本构想是: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强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对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一致性并谋求美国的认可;对亚非拉地区则加紧渗透扩张,鼓吹通过和平过渡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以便把这些国家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这一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谋求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三和路线以缓和代替全面对抗,从而使苏联赢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和平攻势迫使西方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并扩大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东西方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缓和,避免了核战争和世界大战。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

1、历程:

(1)初期的改革和调整(1964—70年代初)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恢复了原来撤销的一些管理部门,恢复经济管理的基本结构:部——管理总局——企业。②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国家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逐渐减少;给企业在支配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和分配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改进经营管理

在不降低计划指标的前提下,推行裁员,鼓励工人兼职,把裁员节省的工资的50%留给工厂支配,提高劳动生产率。规定工人的工资、奖金与利润、质量挂钩,利润多、质量好,多分配。

(2)后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停滞

70年代起,苏联的经济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大的改革措施不多。1975年后,经济增长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其原因:一是经济改革基本停滞,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二、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加重经济负担。

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2、特点:

(1)改革的重点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2)前期认真改革,后期放慢改革

(3)对赫鲁晓夫改革遗产有肯定,有否定

3、影响:

(1)军事实力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美苏争霸中一度处于优势; 迫使尼克松总统调整对外政策,如改善对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2)后期经济增长逐年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

1、背景:

(1)国内潜伏危机:

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出现社会动荡,不满情绪上升。

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党和国家首脑。他踌躇满志,准备把苏联带出停滞状态,重振大国的雄风。

勃列日涅夫1982年11月10日逝世,终年76岁。

安德罗波夫(1982年 11月12日—1984年 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执政15个月,健康

原因与1984年2月9日逝世,终年70岁。

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时已73岁高龄,执政仅13个月,终年74岁。

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老龄化问题”:斯大林74岁;勃列日涅夫76岁;安德罗波夫70岁;契尔年科74岁;毛泽东83岁;铁托88岁;金日成82岁;金正日69岁。

《废都》民谣:十七十八披头散发。二十七八抱养娃娃。三十七八等待提拔。四十七八混混耷耷。五十七八退休回家。六十七八养鱼种花。七十七八振兴中华。

(2)国际面临挑战:

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加剧了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军事化拖垮了经济,因投资和分配向军事部门严重倾斜;70年代以来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80年代初美国率先走出“滞胀”,经济持续增长,苏联面临在国际竞争中降为二流强国的危险。

正因为危机严重,戈氏压力很大,才决定进行“根本改革”,认为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2、历程:

(1)经济改革(1985—1988年)内容:

①管理体制上,由行政管理到经济管理

用经济管理办法代替行政管理,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增加指导性计划指标。②所有制上,由单一公有到多种所有

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允许成立私人企业、合作企业、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强调发展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的必要性,批判片面追求、提高公有化程度,允许私人在许多经济领域从事个体生产经营活动。

合作企业:两个以上劳动者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联合经营企业,包括合作工厂、合作农场、合作商店以及其他各种内容、形式、层次的合作社,实质是也私人企业,不过挂了块“社会主义”招牌而已。

③经营方式上,由政府经营到多种经营

工业上: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承包、与国外合资。

租赁:一方租赁另一方的场地且以自己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并交纳一定的租赁费用。承包:一方以另一方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并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农业上:部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或建立家庭农场。

特点:

①改革的重点是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思路类似新经济政策)②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他未触及所有制产权关系,法律框架司法制度以及金融市场都未建立完备。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正常的改革应该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否则经济改革的成果会被少数权贵独占,如企业的租赁人、承包人不会是一般的老百姓。

③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政治改革(1988—1991年): 必修1页126。

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相当于中国的邓小平理论)

戈氏认为传统社会主义政策要点是:反对多党制、反对议会民主、反对三权分立,主张立法和行政合一。原因是目前地球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非马克思期望的社会主义,恰恰是马克思并不看好的贫穷国家,这与历史上封建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杀掉大批大臣和亲生的儿子或者丈夫以保全皇位,来源于沙俄奴隶封建专制的文化。所以苏联必须要实行政治改革,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温家宝总理指出:“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措施:实行多党制,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新闻自由等。

戈氏政治改革没有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过于急进;同时没有从实现党的民主化开始,而是从社会民主化开始,不是通过改革党,使党更具活力来领导改革。

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瓦解(1992年中国放弃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以下参考孙曙光老师《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如今俄罗斯的GDP增长得并不如预期,但人们谁也不愿意共产党重新组阁恢复社会主义道路。大家相信俄罗斯人会有一个美好的民主的资本主义未来。况且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GDP四千美元左右。同年俄罗斯的人均GDP在10,521美元左右,目前俄罗斯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为期不远。一个人均GDP4000美元的国家竟然会把一个人均10,521 美元的国家叫做“穷国”,而且很多书刊继续把俄罗斯的转型和变革当作反面教材并自我陶醉。

居民住房、自来水、热水、供暖,从来就不收费。天然气和电也是低收费。全民公费医疗有目共睹。义务教育制度令人羡慕。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供应全体学生一顿丰盛的、营养充分的早餐或午餐。俄罗斯社会的优惠福利政策每年所需要的资金相当于政府全部预算的68%。普京一再声称:俄罗斯改革目标是国强民富。

普京说:“戈尔巴乔夫做出了我不大可能敢做的事。他向摧毁原有体制迈出了一步,俄罗斯人民已经不能忍受这个体制。我不能确信我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尽管苏联解体已经20年,但是对这个已经是风烛残年老人的争论与评价却从未中断过。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近宣布,颁给他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表彰他在前苏联末期担任国家领袖时所做出的贡献,标志着俄国政府对他罕见的承认。经过20年的反思与冷静,已有51%左右的民众对他作出了正面的评价。3月2日,尔巴乔夫80岁的生日,俄罗斯民间出现了自发的“感谢戈尔巴乔夫”运动。一些居民区的街头大型广告牌上还贴出了很多写有“感谢戈尔巴乔夫!”的大幅广告。

戈氏开启了俄国走向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之路,当今俄国的民意也承认戈尔巴乔夫带给他们的进步,人们有了言论、集会、结社、信仰和迁徙的自由,有了选择国家领导人、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权利,有了拥有财产的权利,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原来的模式。

最多他也只是一个失败的社会主义改革家罢了,但是他却是俄罗斯成功的现代化民族改革家。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完成五个重大转型:取消指令式计划经济;从极权主义政治制度转向政治多元化;结束冷战(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放弃苏联在东欧的主导权;苏联解体。

四、苏联经济改革的总结与反思:

1、共同点: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教训:改革无成效或偏离方向,都会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3、经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4、启示:斯大林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小结:苏俄、苏联所有制体制的历史沿革:

(1)十月革命时期国有制经济的建立(1917—1918年)实行银行、铁路、大工业和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后,一部分建立国营农场(国营农业企业),大部分平均分配,交给农民耕种。(2)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全盘国有化(1918—1920年)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取消私人商业,几乎无偿占有并支配农民的余粮。(3)新经济政策时期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1921—1928年)农业上土地国有,工业上抓大放小。(4)1930—80年代单一公有制经济

斯大林确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未触及所有制改革。

(5)戈尔巴乔夫时期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1985—1991年)

第二篇:历史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做《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

2.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理解: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总结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经验。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二、过程与方法

人物评价、问题比较、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教学重点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教学难点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三位领导人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分别进行了改革,他们的改革各有成败,深刻了影响了苏联的局势,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这三位领导人的改革。板书: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学生回答:主要特征: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存在的弊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教师讲述: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的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了斯大林体制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板书:

一、赫鲁晓夫改革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一上台就以革新者自居,他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批判,矛头直指斯大林。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做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在总结报告中,赫鲁晓夫就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新观点,如反对工资的“平均主义”;提出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和平过渡”理论,等等。大会闭幕当夜,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再次开会,向他们做了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教师提问: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中心是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在30年代大清洗运动中和卫国战争初期所犯的许多严重错误的分析肤浅,评价也不公允,并把错误的根源简单归结于斯大林的“不良品质和性格”,缺乏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教师提问:虽然这份报告在有些地方有失公允,但这份报告在当时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影响。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一下,这份报告对苏联国内形势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为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创造了思想条件。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对斯大林时代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教师提问: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农业。

教师提问:具体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教师补充:(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手持玉米的赫鲁晓夫和热烈欢送出发垦荒的苏联青年)那时在莫斯科留传着这样的话:在全世界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只有一个理论家、哲学家,这就是毛泽东。而赫鲁晓夫只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种玉米的实干家。他整天叫嚷要种老玉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逢人便讲。在苏联,东西南北中,远至天寒地冻的北极和荒无人烟的哈萨克斯坦草原,都要种老玉米。他甚至要求波兰等国家的领导人也去大力倡导种老玉米。一时间,赫鲁晓夫成了惟一的农业权威,成了在农业问题上最有学问的人。

除了种老玉米,赫鲁晓夫还着了迷似地号召开垦荒地,并不遗余力地去从事垦荒工作。大会小会讲垦荒,三天两头讲垦荒,政治局会议讲垦荒,巡视期间见人就讲垦荒,欢送垦荒的队伍更是讲垦荒。于是,赫鲁晓夫又成了开垦荒地的专家权威,他说哪里能开荒,就得到那里去开荒;他说开多少千公顷土地,就得开多少千公顷土地;他说让荒地长多少粮食,荒地就得长多少粮食。在赫鲁晓夫看来,荒地就是国富民足,荒地就是希望,荒地就是未来。教师提问:赫鲁晓夫这个“农业专家”,他的“老玉米梦想”和荒地之梦,实现了吗?结果怎样?

学生阅读课文中历史纵横的内容,回答。教师提问: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失败了,工业方面的改革怎样呢?

学生回答: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教师提问:这场改革的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失败。

教师讲述: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他自己怎么样呢?请看材料: 多媒体展示:

赫鲁晓夫上台不久,苏联的党政大权又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对赫鲁晓夫个人崇拜也开始了,例如: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1)这段资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赫鲁晓夫曾经尖锐地批判斯大林搞个人崇拜。为什么自己上台后又搞个人崇拜?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怎样认识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盛行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固然有斯大林本人的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因此赫鲁晓夫把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的错误完全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是不科学的。

讨论: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教师总结:这场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没有对已是根深蒂固的旧体制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的不彻底性。再加上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解除了赫鲁晓夫的党政领导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板书: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教师讲述: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1964~1982年),他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继续推行改革政策。

教师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成效?

学生回答:与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同的是,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教师总结: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使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增,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改善有限,改革并没有使苏联经济摆脱困境。在他执政后期,苏联陷入困境。它仍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是失败的结果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基本原因在政治上表现为政治生活僵化,个人专断,经济上仍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等等。改革同样未能对旧体制进行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这是苏联改革遭受严重挫折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长期与美国的军事竞赛,导致了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的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学生阅读教教材中的表格: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教师讲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由于食品短缺,苏联居民要排长队购买)。这个时候,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能不能力挽狂澜呢?我们接下来学习。板书: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教师讲述: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他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改革。

教师提问: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提出的改革方针。其基本目标是:到2000年,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要增长 1倍,国民收入年增长速度提高到5%,人均实际收入增加60%—80%。

在国民经济全面滑坡的境况下,提出加速战略显然是不明智的,是过于急躁的。讨论: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我们分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为什么成效不同?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背景不同,发展趋势不同。

教师提问:同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讨论: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目的是摆脱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系,似乎是应该成功的,但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仍然失败了,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搞死了。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经济继续滑坡。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无疑加剧了苏联政局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加速了苏共党亡政息的步伐。最终导致了国内局势的失势和苏联的解体。

课堂总结: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赫氏、勃氏修修补补,戈氏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机会,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课后探究:有人说,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的挫折,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请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此观点是否正确。

备课资料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苏联在赫鲁晓夫当政期间(1954—1964),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农业方面,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等办法,力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况。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赫鲁晓夫还盲目地提出过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目标。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克服计划经济体制所存在的弊端。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匈牙利的改革在东欧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1968年元旦开始,匈牙利在全国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二是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三是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由于此次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改革几经反复,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苏联解体的总体原因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的解体是“诸多因素的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有远因,,也有近因;有外因,也有内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微观原因,也有宏观原因;有下层原因,也有上层原因;有浅层原因,也有深层原因。

但在探讨什么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时,学者们见仁见智,有“理论滞后说”,由于思想理论战线长期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以及“左”的僵化理论的影响,苏联社会主义理论严重滞后。长期以来,苏联政界、理论界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经验修正和发展马列主义,而是把科学的生气勃勃的马列主义变成封闭的、僵死的、脱离实际的、同人民群众格格不入的教条。这是导致最终丧失社会主义阵地、马列主义阵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经济发展落后说”,这主要是指,苏联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根,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它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有人把它视为众因之一,认为“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经济没有搞好与苏联政局剧变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经济没有搞好”,“会使人们在政治上得出极其危险的结论”。有“政治体制僵化说”,这主要是指,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问题严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中央高度集权。不少学者把它视为最根本的、最深刻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反映到政治体制上的主要弊端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苏维埃成了空架子,政府形同虚设。加之权力过于集中,个人专权现象严重,政府逐渐丧失了治理和应变能力。有“民族冲突说”,从这方面分析苏联解体的论著很多,都认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践上的失误为苏联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实际上,最后对苏联存亡起决定作用的正是各加盟共和国的态度,而这又与民族问题直接相关”。此外还有“苏共蜕变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失败说”等等。其中,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去寻找答案,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苏联传统体制由于弊病太多,已走不下去了,已进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和机制。”“苏共的瓦解、苏联的解体,总的来说是几十年不断积累下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恶化发展和总爆发的结果。”

第三篇: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的基本历程。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难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学习任务:

1:赫鲁晓夫的额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理科选用)

基础训练巩固:1----11题.99页.直通高考:1----8题.25页.课后反思;

第四篇:[教案]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经济的改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

(2)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原因;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结果及失败原因;弄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异同。

(4)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

(2)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

(2)让学生联系中国的实际,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曲折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苏联的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本课引言由引文和问题组成,引文是戈尔巴乔夫在辞去总统职务时发表的电视演说片断。其中表明了他改革的原因和结果。引言提出的问题是:苏联为什么没有经过自身的改革而变得更加强大,反而在改革中走向解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建议教师利用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执政)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表现:①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②粮食短缺;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如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参见教材“历史纵横”)

【备课资料】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所作的“秘密报告”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斯大林去世后,30年代下半期和40年代初国家安全机关迫害党政干部、伪造案件、刑讯逼供的罪行被揭露出来,在广大群众中引起极大义愤,那些受害者家属纷纷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信,要求重新审查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如何评价斯大林,主席团内部意见不一。在主席团会议上,委员们严肃认真地讨论了斯大林的问题。马林科夫、米高扬和萨布罗夫一致认为,提出斯大林问题是正确的,应该向党说明这一点。惟有伏罗希洛夫无条件地支持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有条件地支持,他们提出要对事实材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会议结束时,赫鲁晓夫说,应本着党的利益作出决定。他强调指出:‚斯大林曾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但他做事很野蛮,他毁灭了党。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反复无常,丧失了人所具有的神圣的东西。‛他号召‚加强对个人崇拜的抨击‛,清理标语、书籍,学习马克思和列宁的榜样。

赫鲁晓夫在会议上提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应在哪里讲斯大林的问题。他当即作出回答说,在代表大会的秘密会议上。他建议给大会代表印发列宁的‚遗嘱‛和‚关于民族问题的信‛。主席团最后决定:‚向中央全会提出建议:中央主席团认为,有必要在大会的秘密会议上作关于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确定赫鲁晓夫为报告人。‛由此可见,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和报告人,是在大会开幕前一天,由十九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就在2月13日,即大会开幕前一天,中央全会召开前几个小时,主席团会议作出决定:通知全会,在大会上将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单独报告。1956年2月19日,赫鲁晓夫口授报告稿。《报告》的最后稿发给了主席团委员和主席团候补委员,他们审阅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基本赞同这个稿子。到2月23日,报告稿准备就绪。

二十大举行秘密会议,报告出台。1956年2月24日,苏共二十大举行会议,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次日,即2月25日上午,举行秘密会议,赫鲁晓夫作《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归结起来,赫鲁晓夫主要在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七大错误:

①个人迷信。斯大林利用《斯大林传略》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大肆颂扬个人功绩,利用颁发‚斯大林奖‛,树立‚斯大林纪念碑‛以及用自己名字命名企业和城市来助长个人迷信。赫鲁晓夫还提到了列宁于1922年12月给俄共(布)十三大的信,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太粗暴,建议调动他的总书记职务。他同时还公布了列宁1923年3月5日给斯大林的信,要求斯大林为自己的粗暴行径向克鲁普斯卡娅赔礼道歉,否则就和他断绝关系。

②破坏法治,发动大清洗。揭露‚大清洗‛实际上首先从镇压党内反对派开始,利用‚人民公敌‛的罪名,将思想斗争转变成对反对派肉体上的消灭。赫鲁晓夫列举诸多材料,证明是斯大林一直在推动阶级 2 斗争并批准违法的使用肉刑,把‚大清洗‛的责任完全推到斯大林的身上。他还暗示‚基洛夫案件"的幕后黑手就是斯大林,甚至说斯大林晚年‚有一个消灭政治局内老同志的计划‛。

③在卫国战争中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盲目自大,不相信诸多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再加上‚大清洗‛残害了很多优秀的苏军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遭受惨败。在初期失利之后,斯大林又完全丧失了信心,认为‚一切都完了‛甚至‚完全撒手不管‛;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斯大林‚按照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造成哈尔科夫战役折损几十万士兵。

④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在卫国战争初期,斯大林强行将车臣-印古什、卡尔梅克等几个民族集体迁徙到远方,同时取消了这些民族的自治共和国,这种野蛮非人道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对立。

⑤在和南斯拉夫关系上的错误。战后苏南两国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并且关系完全破裂,赫鲁晓夫指责斯大林在这方面扮演了‚可耻的角色‛,甚至声称‚只要我动一动小指头,铁托就会完蛋。‛

⑥在经济政策方面的错误。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完全不了解农村情况,几十年不访问农村。‚只是从电影上看农村和农业‛,他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了苏联的农业落后。

⑦实行个人独裁。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没有按照党章规定按时召开党代表大会,十八大和十九大之间相隔了15年。党的中央全会和政治局会议也很少开,斯大林晚年不仅不开中央全会,连政治局会议也只是偶尔去几次。

‚三和‛理论

在苏共二十大的总结报告上,赫鲁晓夫针对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①报告指出,十月革命的方式在当时是唯一的出路,然而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将越来越多样化‛。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完全可以通过‚取得议会中稳定的多数,并且将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的工具转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从而‚是现社会根本改造的条件‛,不用武装起义就夺取政权,这就是‚和平过渡‛。

②报告指出,列宁关于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的观点‚在那个时期是正确的‛,而现在的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具备了防止侵略的物质基础,因此‚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只有两条路:要么和平共处,要么发动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第三条路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和平共处‛。

③报告同时‚向资本主义国家领导人建议:‘让我们用实践来证明哪一种制度更好吧,让我们进行不打仗的竞赛吧。……我们建议的是未提及所有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进行的和平竞赛。’‛这就是‚和平竞赛‛。

紧接着,赫鲁晓夫开始了大规模的平反,他释放了几乎全部政治犯,为1935-1955年死于集中营和监狱的绝大多数人恢复了名誉。赫鲁晓夫亲自下达指示,成立了近百个特别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包括一名检察院代表、一名中央委员会代表和一个早一些获得释放和平反的党员。这些拥有充分权力的委员会,从莫斯科直达所有的集中营。他们仔细地审查各个案件并迅速予以解决:看申诉书,和犯人谈话,然后宣布释放。到1956年8月,全苏有几百万人获得了自由。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被以色列特工搞到后送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不久世界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出来。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在苏联和世界各地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的人认为苏联正在引领世界走向全球共产主义。这个报告宣告了这一切的终结,引发了人们对苏联模式共产主义运动的怀疑和反思。

反应最强烈的是被苏共直接控制下的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先是波兰发生了‚波茨南事件‛。1956年3月,被打成铁托分子的哥穆尔卡及其同伴获得平反,领导层大批斯大林主义者被迫辞职,新闻界与民众也获得了公开表达自己不满的机会。6月,波兹南市大罢工,最后波兰党同莫斯科达成妥协,以保留苏驻军为条件,选举苏共不喜欢的哥穆尔卡为党的领袖。10月又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匈牙利事件‛。匈牙利人民发动起义,受民众拥护的纳吉政府宣布放弃一党制度,实行自由选举;要求苏联自匈牙利撤军。由于苏共用坦克车镇压了匈牙利人民起义,西欧和北美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宣布退党,最有名的是当时美国共产党总书记法斯特公开谴责苏共对匈牙利人民的暴力行为,并宣布退出共产党。

赫鲁晓夫的报告揭开了斯大林的盖子,暴露了苏共极权统治阴暗、残酷、灭绝人性的狰狞面目,为苏联政治改革和苏联专制的终结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赫鲁晓夫的报告也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分水岭,从此 3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由顶峰迅速滑落。

2、内容:

(1)农业改革:(重点)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备课资料】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玉米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初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1946年,苏联在农业顾问李森科的建议下,曾经极力推广春小麦的种植。而当时作为乌克兰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兼部长会议主席的赫鲁晓夫却提倡种植冬小麦。由于斯大林支持李森科,在这场论争中,赫鲁晓夫败下阵来。

赫鲁晓夫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既然在麦子上无所发展,他就‚绕过麦田来到了玉米地‛。1949年,赫鲁晓夫根据乌克兰农民传统玉米种植经验,采用‚方形穴播法‛,让当地农民一次性扩种了200万公顷玉米,结果大获丰收。在当年苏联其他农业区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乌克兰的玉米丰产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让赫鲁晓夫振奋不已,从此对玉米刮目相看。同年底,赫鲁晓夫调任联共(布)中央书记处书记兼莫斯科第一书记。一上任,他便打算推广种植玉米。为此,他首先在自家菜园进行了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53年,他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由‚过去搞得很糟‛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的农庄之一。‛这些成功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苏联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

这一想法终于找到了实现的机会。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9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当月,赫鲁晓夫就正式提出了应该大面积播种玉米的倡议。以后,只要逮到机会,赫鲁晓夫都会为推广玉米种植鼓吹一番。在赫鲁晓夫看来,解决苏联农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畜牧业,而‚畜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粮食‛,玉米的奇迹效应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良药。

赫鲁晓夫对于玉米同畜牧业的联系主要得益于美国的经验。玉米是美国的主要饲料,美国的畜牧业正是由于玉米的高产而兴旺起来的。赫鲁晓夫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于是,他当政以后,在驻美大使馆中设立农业随员,专门收集农业生产的情报,尤其是有关美国杂交玉米的情报。赫鲁晓夫还不断派出农业代表团,访问美国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考察玉米种植的先进经验。为引进美国杂交玉米种,苏联农业部还创办了一份名为《玉米》的科学杂志。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邀请访美。在访问期间,他特地参观了以种植玉米而驰名于世的加斯特农场,获得了有关用玉米的青秸秆及未成熟的棒穗喂养牲口的常识。目睹了北美洲辽阔大平原一望无际的玉米丰收景象,赫鲁晓夫啧啧称赞。这次美国之行更加坚定了赫鲁晓夫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他认为,‚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在推广玉米种植过程中,赫鲁晓夫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苏联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适合在乌克兰种植的玉米难以在西伯利亚的冰原生长。赫鲁晓夫却从不考虑这些。他梦想着在苏联的大地上种满玉米,在农业方面赶超美国。

一些地方的农业领导人为完成上面下达的不可能完成的种植玉米的硬性任务,不惜作假,掀起一股浮夸风。赫鲁晓夫对此也有所察觉。1958年1月,他在莫斯科州举行的农业工作者会议上表示:‚在莫斯科州,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来。至于其余的庄稼地呢,他们会说,那里放牲口了,玉米给牛蹄子踩了,不能计数。莫斯科州领导人喜欢以牛蹄子为借口,那么就应当教会这些牛,让它们用蹄子狠狠踢他们一顿,告诉他们,不要骗我们,那里根本没长玉米,我们也没有吃到玉米。‛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苏联兴起了一股‚玉米热‛,不仅出现了《玉米》期刊、玉米研究所、玉米展览厅;还有各种播种玉米的专门设备;而且社会上流行起‚玉米话题‛、‚玉米食品‛,甚至在一些晚会舞台上,还出现了模仿玉米果穗的舞蹈。

到1955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达约1800万公顷。对比1953年玉米种植面积的350万公顷,以及1954年的500万公顷,其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但赫鲁晓夫仍对此仍感到不满意,他提出要在1960年使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

但是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而以玉米秸秆作青贮饲料,比苏联传统的青贮饲料三叶草、牧场草等成本高出两倍多。‚玉米热‛因此冷却下来。到了20世纪60年代,玉米热成了赫鲁晓夫的笑柄,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即俄文玉米棒子。

963年,玉米播种面积中的62%颗粒无收,赫鲁晓夫在总结教训时埋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领导人漠不关心的态度才是玉米的大敌‛,并且‚有些干部不先为农民做好适当的准备,就坚持大面积种植玉米。结果,农民根本不懂得如何正确种植和收割玉米。‛尽管赫鲁晓夫竭力推卸责任,但‚玉米运动‛的失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其倡导的‚玉米运动‛也成为历史的笑谈。

(2)工业改革: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

②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3、评价:

积极作用: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局限性: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执政)改革:

1、内容:

(1)企业管理: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浓缩为:加强领导、扩大自主权、改善管理)

(3)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2、结果:(浓缩为:前期有成效,后期背负担)

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通过推行了“新经济体制”使苏联经济不断发展。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工业产量增长迅速。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电力、原油、原煤、天燃气、钢等项产品的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军事方面,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同样巨大的重工业投资,使得苏联的军事力量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苏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到70年代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如:苏联海军在之前就是一支近海防御舰队,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使苏联领导人大力发展战略核武 5 器,在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大力支持下,海军得到了扩建,苏联舰队由近海防御舰队转变成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1962年古巴危机时,苏联的战略武器(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只有美国的1/4,当时美国拥有1038件,而苏联仅有265件,到1970年时,苏联已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1973年,苏联部署D级弹道导弹核潜艇;1974~1975年,苏联部署装有分导式多弹头的SS—

17、SS—

18、SS—19,这些都使得苏联在战略核武器质量方面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

②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81年里根上台执掌白宫,他的对外政策与其前任想比,更具进攻性,他奉行“以实力求和平”的战略,为此他提出的1982—1986财政的军费开支高达1.6万亿美元。1983年3月又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企图通过“战略防御计划”,既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核威慑力量,又可以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可谓一箭三雕。

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不仅恶化了苏联的外部环境,并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当时的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虽有很大提高,可仍然只有美国的60%左右,而就是这样一种条件下,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苏联工业产量的1/5,其中包括机器制.造业和冶金部门产量的1/3,都用于军事方面,对其他经济部门,长期不予重视,像轻工产品和食品长期短缺,造成国民生活困难,国民收入增长率自70年代开始下降,到80年代初即告停止增长。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降低到后期的9%。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只有1966年和1973年两年能够保障面包的供应,其余年份竟然需要大量从国外用硬通货进口粮食。

这些使得苏联与美国在经济上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为了其扩张战略,对外军援、经援的数量之大是很惊人的,而其所谓的军售恐怕有些到现在都没收回款来,基本上就是半买半送性(折扣40%以上),如:苏联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7925辆坦克、20470门大炮、17艘潜艇、2620架超音速飞机、32210枚地对空导弹;苏联还每年为支持阿富汗亲苏政权(110亿美元)、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20亿美元)、支援古巴等拉美国家(60~80亿美元)、支持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60~80亿美元),大约总共需要花费270亿美元。

【备课资料】勃列日涅夫

2006年12月19日是苏联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在苏联历届领袖中,勃列日涅夫至少有两点令其他人望尘莫及:关于他的笑话最多,他的声誉最好。关于后一点,最近几天在俄罗斯体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权威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执掌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与此相比,对斯大林有同感的大约占36%,戈尔巴乔夫则有20%;对勃氏感到愤恨的只有12%,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两位前领导人则高达38%和43%。全俄舆情研究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勃氏是仅次于普京的声望最高的领导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是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一半的人认为勃氏在俄发展史上扮演了正面角色。而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长达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

因为平庸躲过无数政治斗争,因为无能成为最高领袖

在勃列日涅夫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压根没有人会把这位性格温和、“身材魁梧的美男子”(斯大林语)同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位联系起来。出生于1906年的勃列日涅夫,在青年时代其升迁之路却异常顺利。1939年,年仅33岁的勃氏就担任了州党委书记,并在卫国战争中先后担任了第18集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被授予少将军衔。然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勃列日涅夫并未真正上过前线。

战争结束后,勃氏连升三级,从1952年起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并深得斯大林赏识。在当时的苏共中央 6 委员会中,勃列日涅夫是被公认为能力较弱的人,对谁都构不成威胁。他本人也曾多次“谦虚”地表示过:自己没有领袖的才能,更没有那样的野心。因此,在险象环生的权力场中,勃氏反倒躲过了无数灾祸。

1964年10月,苏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和克格勃负责人谢列平密谋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当时,有人要勃氏给正在度假的赫鲁晓夫打电话,他竟“害怕得差一点昏厥过去,后来被别人强拉硬扯到电话机前”。当听说赫鲁晓夫知道了政变的消息时,勃氏一下子扑到朋友的怀里,惊恐不安地说:“全完了,赫鲁晓夫会把我们统统枪毙的。”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只好推举勃氏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因为是他平庸、性格温和、没有野心„„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人物”。在许多人眼中,勃氏不过是个过渡性人物。

一个好猎手、一个飞车族、一个电影迷

勃氏本人的个人生活也颇受非议,据他的翻译苏霍德列夫回忆,勃氏有两件事干得极好:打猎和开车。他曾亲眼看见勃氏在打猎时一枪命中野猪心脏。1973年,勃氏访问美国时,尼克松送了一辆“林肯”牌轿车给他。勃列日涅夫马上拉着尼克松坐到车上,在狭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吓得尼克松和坐在后座上的翻译出了一身冷汗。而在勃氏执政后期,他则总泡在家里看电视、看电影,然后再招来他喜欢的演员,给他们颁发各种各样的奖章和勋章。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曾想用核武器攻击中国,晚年开启中苏关系正常化大门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也是中苏关系起起落落最大的时期之一。1964年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后,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党政军高级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活动,顺便试探苏联的对华政策。在酒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走到贺龙元帅面前说:“我们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还不把毛泽东也搞掉?这样就天下太平了。”结果这句话将中苏关系再次推向冰点。

尼克松政府认为:一个强大中国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最可怕的是,一旦让苏联人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几天后,《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此后,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但勃氏在执政晚期意识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中接连发出积极的信号,为中苏关系“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拉开了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苏关系在勃氏手上达到了对立的顶峰,也开启了正常化的大门,这个时期是中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

【合作探究】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共同特点和失败原因

共性特征:在指导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内容上都重视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改革没有明显成效;在结果上,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效,但苏联社会长期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失败的根本原因:仍然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在保留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因此,无法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

三、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执政)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 7 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内容:

(1)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①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经管代行管)

②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指导代指令)

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

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企业承包或合资)

⑤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集体或国营变家庭)(2)然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

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他在1988年苏共二月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赋予革命性改革以新的思想》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了‚苏共支持舆论多元化‛的思想。此后苏共不再以马列主义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其思想基础是以马列主义、西方民主社会主义、基督教哲学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88年12月通过修改《宪法》和《选举法》,改革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接着在1990年2月苏中共央扩大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实行总统制的设臵;随后,1990年3月非例行的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确立了多党制原则;1990年7月苏共28大又改革苏共政党体制,不再提党是‚领导力量‛和‚核心‛,改称苏共是‚自治的社会政治组织‛、‚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联盟‛。此后,苏联的各种党派团体迅即增多,1990年8月达9万多个,其成员上千万人。许多党派组织都在进行反对社会主义和挑起民族纷争活动,有的出版自办刊物,登载反苏反共的文章,甚至争相‚揭露‛和‚批判‛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黑幕‛和‚罪行‛,大谈沙皇和沙俄时代的‚美妙‛和‚辉煌‛。而戈尔巴乔夫对此则持肯定态度,强调应该‚同它们对话和协作‛。这无疑加剧了苏联政局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加速了苏共党亡政息的步伐。

对外调整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关于当今时代的判断,“新思维”强调当今时代是各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依赖日益增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国际社会各国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人类在进入把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时代之后,便不再是永生的。”“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切生灵都将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必须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和平地生活,制定新的政治思维,“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 要把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

②关于阶级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戈尔巴乔夫认为,在对外政策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把阶级利益放在首位,但在国际舞台上这些利益的尖锐冲突,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曾导致了武装冲突和战争。现在随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出现,国际舞台上的阶级对抗有了客观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全部毁灭的威胁。所以,苏联的对外政策方针应“由过去以阶级利益为主转变为现在以全世界人类利益为主”,新的政治思维需要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

③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强调两者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赛是必然的。且“这种竞赛能够并且应当控制在必须以合作为前提的和平竞赛范围内。哪一种制度好,应当由 8 历史作出判断。”这就是“我们对新的世界哲学观念,对当代全人类原则和阶级原则的新辩证法的基本认识。”

④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在强调了苏联在国际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时,也阐述了相互合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合作的核心问题 强调“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

⑤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戈尔巴乔夫指出在对外政策中要采取多种办法选择不同的策略路线达到既定目标。在外交谈判中不要为自己制造死胡同,也不要给对方制造死胡同,要善于迎合伙伴,寻求接触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共采取的对外战略是以军控为中心的缓和战略,具体政策是继续与美国就裁军、消减核武器、限制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缓解苏美关系;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大厦”;对东欧实行纠偏、不干涉政策;对中国改善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解决阿富汗、柬埔寨等问题。

3、影响:

①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 ②经济体制改革受挫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备课资料】苏联的解体

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随后,立陶宛宣布独立,1990年,先后有11个加盟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格鲁吉亚宣布独立。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主张保留联盟。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主权,改国名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不到3天,就归于失败。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2月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的活动;次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25日,苏共中央解散。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1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苏联停止存在,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25日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答案提示:

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学习延伸(答案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第五篇:高一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本课与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起,全面展示了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中的很多经验教训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利用探究法和比较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理论阐述

1、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一个学生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定位,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内容及失败原因。

2.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理解: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3.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影响。

运用: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3.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材料分析、问题比较、问题探究、开放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三、教学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四、学习方法

阅读指导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由教师提问:说出你知道的苏联领导人?

然后学生回答: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再由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列宁和斯大林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后由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这三位苏联领导人是如何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

(二)、讲授新课

利用探究法进入本课重点知识的讲解,首先是探究一:赫鲁晓夫改革。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三位领导人的改革,我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从改革的背景、内容的侧重点,失败的原因等方面了解和分析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入手,让学生回忆前一课并阅读本课教材进行概括回答。然后引出斯大林逝世,新的领导人赫鲁晓夫面对形势决定进行改革,于是开始给学生介绍赫鲁晓夫其人,让学生说出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鲁莽的改革家”,由此导出:鲁莽具体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和概括,改革内容及侧重点是农业等基础知识自然呈现出来。当分析这些改革措施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则相关材料,即一是赫鲁晓夫在各种场合说出一些口号,二是种玉米的一些数据,以此来引导学生分析出改革失败的原因。然后在大屏幕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刻认识赫鲁晓夫的改革。最后由教师小结改革: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探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导致了他的下台,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新的领导人继续进行改革,由些引出本课的第二个问题。然后用屏幕展示:勃列日涅夫执政的介绍,让学生说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会说:是超级大国。于是教师提问:成就了超级大国的伟业,勃列日涅夫改革到底是如何做的呢?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回答出:与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同的是,他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方面。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使苏联的综合国力大增,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人民生活改善有限,改革并没有使苏联经济摆脱困境。在他执政后期,苏联陷入困境。它仍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为了更好地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多种材料提示,比如漫画(片面的经济),苏联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苏联的国防开支等数据进行分析概括,自然得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然后再通过一个小笑话,让学生分析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引出这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由此导出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所以他继任者还要进行改革的尝试。

探究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首先还是对戈尔巴乔夫进行介绍,然后由引出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经济政治体制上,企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改革并没有想象的简单,通过学生对内容和效果的分析和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当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时,政治改革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政治局势动荡,后来走向了解体。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的分析侧重于改革的方向上,让学生明白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真正理解中国改革的正确性,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改革。

当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讲完后,用大屏幕展示:小结三次改革。(图表比较)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苏联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遵重客观规律。

3、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4、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然后进行部分选择题的针对性训练。

在课后探究中,我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你是苏联领导人,你怎样进行改革?

你是中国领导人,你怎样总结苏联改革?

你是美国领导人,你如何看待中苏改革?

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怎样理解中国改革?

在充分讨论发言后,由教师总结一个历史结论:历史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是有差异的。由此来结束本课。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利用探究法进行授课,与学生频繁互动,利用比较法进行辨别分析,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最后用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改革,理解历史。总之,本人教学经验有限,教学理论研究不深,在教学设计方面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下载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农业问题突出。 2、措施: 农业: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农庄庄员拥有一定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朐第五中学 窦海宁 2010年7月19日 20:28 《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必修二第18课(1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 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必修二二单元测试(最终版)

    白花中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chī)垝垣(yuán)矛戟(jǐ)汤汤(shāng) .... B、戏谑(xu......

    第二十一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第二十一课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备课人:张丹丹审核组:历史组 【教学目标】 1、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理解三个改革的原因、结果及失败原因 (2)能力培养:通过对......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苏联对东欧推行的政策之比较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和苏联对东欧推行政策之比较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又由于美苏两大国战略利益和政治目标的不一致,日益形成以美苏为核心的两......

    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