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职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导向法教学的应用
内容摘要:
论文 关键词: 项目导向法 应用过程 推广意义
论文 关键词:项目导向法应用过程推广意义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于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实践能力强,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将设计师构思转化为方案图和施工图,是当前建筑企业对高职类建筑设计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就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旨在使课程内容贴近生产实践第一线,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设计规范组织生产型实践教学,一步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与施工图绘制,使之具备设计岗位所需职业技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项目导向法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项目指以设计生产一线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课题为教学任务,它满足以下条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这里,不再以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二、选取项目导向课题的原则
通过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岗位技能的详细调研分析发现:企业希望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再选取项目课题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项目课题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项目导向法教学法针对企业实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项目课题应具有涵盖性,设计课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应涵盖教材内容,并且包含建筑设计专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最新技术。
3、项目课题应具有问题性,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启发学生思考与研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在项目课题的选取上摆脱了以往“大而空”的虚拟设计题目,而采用学生毕业后将最多遇到的大量性实际项目如住宅、会所、办公建筑等题目,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岗位需要。
三、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一)分解项目课题,关联知识点
由于项目课题综合性较强,因此教学中应分解课题,形成具体任务。课题的分解主要基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形成“原理掌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具体模块,每一个模块都体现一个学习目标,最终通过这些具体模块的完成达到总的培养目标。分析每一模块所关联的知识点,建立在设计任务解决基础上的知识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化学习。
该阶段的重点是对每个模块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详细分析,将项目案例与每一个专项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并由教师通过课堂与施工现场对应教学,推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建筑技能的掌握。
(二)优化教学过程,以项目导向驱动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具体项目课题,并以工程设计实例讲授原理规范,使教学实例更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通过对项目课题的逐步深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再以评图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加强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以“住宅设计”为项目课题时,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二篇: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PLC课程教学,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项目与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科学地组织实施PLC项目教学,着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综合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论文关键词:PLC;项目法;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考核评价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自动控制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被誉为现代化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技术、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之一。基于PLC广阔的发展空间,PLC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机电、电气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PLC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强调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并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依照教材,按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指令、基本应用、基本操作的顺序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一方面由于高职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指令多而抽象,大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对各指令的功能混淆不清,不能正确地理解与应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一、PLC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整体设计
(一)确定设计思路
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想,依据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需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和任务,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PLC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这是PLC教学的出发点,也是PLC教学的归宿。具备PLC控制系统维护能力以及PLC程序设计能力是PLC岗位对PLC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依据这一要求,高职PLC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掌握PLC基本指令、应用指令及编程规则,掌握PLC基于梯形图的常用的设计方法,掌握PLC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并具备PLC的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PLC安装能力、硬件接线能力、常用指令的分析应用能力、PLC程序设计与调试能力、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接线、调试及故障排除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协作的能力。
(三)设计教学项目与任务
PLC课程的项目与任务的设计即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它是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它即要符合企业和岗位技能需求,具有针对性,又要保持PLC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可以将PLC课程按项目教学模式分为五个学习项目,即PLC基础、基本指令及应用、常用应用指令及应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PLC的通信与网络。然后详细分解每个学习项目所包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形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在项目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按逻辑设计法、时序图设计法、经验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设计法、顺序控制设计法分别设计一个学习任务。任务有时也被称为子项目。任务的选取要注意三点:一是尽量采用学生易懂的三相电动机控制及易演示的彩灯(交通灯)控制和机械手控制;二是尽量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任务顺序,并注意控制PLC课程的整体难度;三是各任务针对性要强,要能充分体现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科学地组织项目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思路,按照“任务目标-任务分析-关联知识-任务实施-扩展知识-能力测试-效果评估”的顺序组织教学,实现完整的“教、学、做”一体化。以项目四中的任务“搬运机械手控制设计”为例,教学活动组织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一项新的学习任务启动之初,首先要明确任务的目标,它决定着本次任务的教学方向,指引着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开展。第二步是确定任务载体,任务载体应是实现任务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搬运机械手控制”学习任务中,任务目标是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法,考虑到在搬运机械手手动、单步自动、单周期自动、连续自动多种工作方式中,连续自动控制最能突出顺序控制设计的特点,所以选择搬运机械手连续自动控制作为任务的载体。第三步任务分析,针对机械手连续自动控制,细致地分析机械手的工作方式、机械手每个工作步的控制要求及应禁止的误操作,绘制出机械手自动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是顺序功能图的基础,因此是这一步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第四步是关联知识即顺序功能图知识的学习,这是学生运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实现机械手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学习的内容包括顺序功能图的组成、结构类型、顺序功能图与梯形图的对应关系、根据顺序功能图画梯形图的方法等。
在准备阶段,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同时兼顾时间限制,任务讯息(任务目标、任务载体、任务分析)与相关知识主要由教师讲授,教师是这一阶段的活动主体,时间安排为2个课时。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机械手每个工作步骤、自动流程图、顺序功能图制作成动画,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增加授课的趣味性、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施阶段
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首先学生按2-4人一组,根据机械手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元件,进行I/O点分配,设计外部接线,绘制机械手自动控制顺序功能图,初步设计PLC控制程序,这些活动由学生课外完成。教师负责布置任务,提供咨询。第二步学生汇报,教师检查评价。教学活动主要以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展开,着重对比置位复位指令、位移位指令、步进指令三种编程方案。步进指令在项目三“常用应用指令及应用”中有过初步的学习,大多学生可能并不熟悉,但不排除有好学的学生会应用它来编程。采用置位复位指令和步进指令编程的程序会较长,但逻辑关系清楚,而运用位移位指令编程的程序则显得紧凑而简捷,而且位移位指令在这里的妙用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学生设计的每一种方案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即使不完整或有明显的错误。师生讨论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方案、完善程序,时间安排为2个课时。第三步是程序输入与调试。学生分组上机操作,教师进行指点和检查。时间安排也为2个课时。对于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安排他们先进入下一个环节,即机械手手动控制、单步自动、单周期自动控制设计。上机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课外完成程序设计与调试报告。第四步扩展知识的学习。在熟悉掌握机械手连续自动控制设计后,机械手手动控制、单步自动、单周期自动控制设计在教师指导下,也可以较快地被学生掌握,时间安排为1个课时。至此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实现的完整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的学习基本完成,总计7个课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其将中断指令应用于机械手控制中。
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帮助与咨询,引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三)评价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需要做个能力测试检查评估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布置用顺序功能图实现某些简易的顺序控制的作业由学生分组完成,根据学生作业评定成绩。这一阶段的师生活动均安排在课外。
由上所述,每个任务教学过程划分为任务的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为子阶段,每个子阶段所要进行的具体的教学活动不同,师生在各个阶段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有所不同。
在PLC课程项目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选择既能体现项目教学理念,又适合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教材,必要时可以自编教材;二是要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技术等方式生动直观地进行讲授和指导,使枯燥、抽象的PLC硬件系统学习形象化,使复杂、难以理解的PLC控制任务趣味化,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项目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确定的因素会有所增加,如教学进度的减慢、学生掌握程度不
一、专业知识涉及面扩大等,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较好地运用项目教学法。
三、项目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PLC课程项目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判定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重要环节。在PLC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项目考核,依据PLC项目实现的功能是否完整、设计方案是否最优、I/O接线是否正确、联机调试是否按时完成、技术报告是否规范等五项指标,考核评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项目的考核成绩并不是学生学习PLC课程的最终成绩,它在总成绩里所占的比例是40%,另有60%是平时成绩。PLC项目教学的评价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的活动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课堂表现、活动小组中的表现、操作技能水平、各项任务完成程度等都是教师平时采分的内容。
(二)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在于鼓励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在于督促个人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三)职业能力评价与职业基本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所获得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以及所培养的劳动纪律、安全操作等职业基本素质两大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四、结语
PLC课程的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单位,以典型的任务为载体,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想,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较好地掌握PLC应用技术,为今后顺利地走上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周济扬任务导向法应用
任务导向教学法在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周济扬
摘要: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是烹饪专业的核心课程, 它以烹饪理论为指导基础,侧重于操作技术和培养应用能力,在培养个人全面的独立操作技术时,也强调团队协作效果。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导向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能更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强化个人全面的专业知识,并能认识到在日常的厨房工作中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中餐热菜制作课程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用热菜制作技术。近年来随着大量新烹饪
材料的应用和烹调方法的创新,特别是吸收了很多外来的烹调方法,如近年来较受年轻人欢迎的东南亚风味菜等等;要求厨师除了全面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有能随时随地吸收新的烹饪知识的学习能力,传统的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因此受到了新的挑战。任务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在这此方面更好地培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务导向教学法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
成这个(些)任务,撑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模式,本质是通过“任务”的诱导,加强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撑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的专业能力。中餐热菜制作课程,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在撑握一般热菜的制作流程的前提下,学会合理选择原料,并进行初步加工,通过刀工切配,再经过初步熟处理,最后经过临灶烹制调味,制作成菜肴。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教学模式,除了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上技术外,最大的好处在于学生完成每个具体的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完成模仿制作菜学习肴阶段后,能形成个人的吸收新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竞争优势。
任务导向教学设计。
在中餐热菜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按以下步骤设计课程:导入任务,通过教
师的“启发”———即任务的分解、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提示;学生的主动去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学生通过个人操作及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相互评价及教师的点评与总结。以下是在教学中任务导向教学法模式的应用的一个实例:
任务设计:以六人小组形式, 综合运用平日的专业学习知识,按岗位分工完成以下六人
份量便餐菜谱菜肴制作
水鱼炖鸡汤
白切西洋鸭
蒜茸蒸扇贝
香煎鱿鱼筒
蚝油炒牛肉
花生焖猪脚
上汤大白菜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运用平日所学的烹饪技法,按菜品的制作要求完成菜品的制作。
2. 小组成员按厨房的岗位分工要求,分工协作,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3. 在完成菜品制作任务过程中,能够解决遇到的难题 材原料初加工初步成熟临灶烹制调味成菜”的流程,把教学任务分解成四大任务。
(1)“原料的选择(包括采购)”教学任务:
第四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其应用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及其应用
摘 要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语言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培训能力,使得教学理论和实践认知之间相互联系,全面整体地提升教学质量。文中简要阐述了怎样在高职公共英语这门课程教学中借助行动导向作为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公共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 公用英语 行动导向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行动导向就是教学用行动或者是工作任务当成主要的发展方向的一种教学模式,其重点放在了学生是主体以及中心的认知地位上,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并且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全面使用英语的一种实践能力。
1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1英语课程时间跨度长
英语课程属于我国教育模式中的基础课程,在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让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种厌倦的情绪,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更加容易对英语学习有排斥感。
1.2英语课程目标模糊
在长时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尽管一些专家学者为英语教学订立了各种层级、针对不同人群的英语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这些目标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1.3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学习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主宰的角色定位,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导向也仍旧是知识的传授。英语教学作为是一门培养学生者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语言教学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习惯性错误,会对学生造成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迁移。
2行动导向的意义
行动导向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德国率先提出的,属于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风潮。其重点放在了借助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关键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用职业实践活动当成是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性的内容就是借助创造某一种特殊的职业情境,使得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学习环境中开展有序的学习活动,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才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只起辅助性的作用。
3行动导向教学在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开展步骤
3.1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任务书、学生任务完成书以及各种必要的材料等等,此外,还需要了解清楚学生的一般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具体生活背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况相贴近,任何一项教学任务的设计都需要有一个清楚的时间发展顺序,比如各个环节阶段的时间安排、互动环节的安排等等。与此同时,还需要为课堂的指引做提前的准备工作,因为行动导向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因为资料的准备能够将学生一同纳入考虑范围,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借助课余的时间做各项准备工作。
3.2开展过程
教师先用简短精炼的语言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下发任务书,在进行任务分配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说明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实际的实施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了解任务完成的具体思路和基本方式,有些情况下能够依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因此离不开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的具体应用方式的确定,从而确保整个活动能够顺利有效的执行。
3.3实施后的总结评估
评估指的是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总结和肯定,因此,教师能够依照学习的一般任务以及实际的完成情况,或者依照任务完成的先后次序,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用小组作为单位,将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做展示,以供其他小组进行分享。教师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及时的评价和总结,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做的好的地方需要表扬,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提出建议以便改进。
4使用行动导向教学的一般原则
4.1教师角色的转变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辅助性的地位,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进行角色的转变,需要用引导者的身份表现各种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清楚学生学习的一般方向,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抓准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巧妙地使用一些教学方式,激发出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指引学生自主的参加到教师设立的教学活动之中。
4.2确立教学目标
行动导向教学遵循的一般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本节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的探索,同时需要和英语工作的实践能力紧紧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评价,并且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建设性地意见。
5结语
在日常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使用行动导向法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兴趣,自然乐意去学,效果也自然会直线上升。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借助行动导向法,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亚学.行动导向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教论坛,2012,09(12).[2] 叶晓芳,杨军华.试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教师版,2011,10(11).[3] 冷晶.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18).
第五篇:项目驱动模式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模式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
学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项目驱动模式”进行教学。阐述“项目驱动模式”的原理及特点,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项目阐明如何在“项目驱动”模式指导下开展教学,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DOI10.11907/rjdk.143825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719B-03)
李文娟(1984-),女,甘肃定西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及算法。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开课率很高的一门课程,它既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又是数据结构、程序开发及其它程序设计语言的先导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宗旨是将C语言从应试课程转变为一种实践工具,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无论将来在学习、工作中使用
第 1 页 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①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角色,在课堂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②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在课堂上过于重视语法和程序本身,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教学内容及教材选择不当,内容衔接不连贯,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不但影响了学习效果,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出采用“项目驱动模式”进行C语言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项目驱动模式原理与特点
所谓“项目驱动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整应用程序项目为依托,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把所有零散的知识点难易适当、循序渐进、合理地分配、贯穿到项目各个环节中,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既能完成既定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实践活动。
第 2 页
项目驱动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将一个完整项目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 项目提出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突出所学知识的项目。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层次和特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从而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
(2)充分考虑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将项目设计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以便于任务实现和项目完成。
(3)充分考虑项目的来源,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学生熟悉的项目[3]。
基于以上考虑,选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教学项目。遵循“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以及高职学生认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阶梯递进”的达
第 3 页 标要求,将成绩管理系统分为简易成绩管理系统和高级成绩管理系统两步完成。在简易成绩管理系统中,要求学生完成成绩的输入、存储、显示和计算平均成绩、求最高分、最低分以及计算不及格率等功能;在高级成绩管理系统中,要求学生完成对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的输入、输出、写入文件和从文件中读取成绩记录,以及插入、删除成绩记录和基于现有成绩记录的排序、查找等功能。
3.2 任务分解
在以完整项目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可将项目划分成阶梯递进的任务链,形成任务阶梯。任务阶梯指按项目要求设计的任务中包括几个小任务,这几个小任务不是完全独立的,前一个任务的完成应为后一个任务的展开做好铺垫,而且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这些大大小小的任务共同完成教学实践项目,使教学呈现阶梯式层层递进的体系[2]。因此,可将C语言中的各种零散知识点融入任务链中,以任务驱动教学。
例如在简易成绩管理系统中,可划分为以下4个子任务①显示菜单,要求在屏幕上显示简易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菜单,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类型、常量、符号常量以及printf函数最简单的用法等;②选择菜单项,要求根据屏幕
第 4 页 显示的菜单项,输入菜单项所对应的序号,在屏幕上显示所选菜单项,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存储的本质、变量、格式输入与输出函数、if语句和switch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以及字符输入与输出函数等;③菜单实现架构,要求根据屏幕显示的菜单项,输入菜单项所对应的序号,调用相应函数在屏幕上显示所选菜单项,相关知识点包括函数定义和函数调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以及被调函数的声明等;④简易成绩管理系统,要求根据屏幕显示的菜单项,输入菜单项所对应的序号,调用相应函数实现成绩管理的基本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数据类型转换、磁盘文件的读写、for语句、break语句以及continue 语句等。
在完成简易成绩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后,可将项目递进为高级成绩管理系统,并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在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上半部分,可将任务再次分解为4个子任务①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成绩记录的输入和输出,要求在屏幕上显示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菜单,完成从健盘输入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向屏幕输出成绩记录、将成绩记录保存到文件和从文件中读取成绩记录等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数组的定义及引用、结构体的定义及引用、字符串处理函数等;②学生成绩记录的排序,要求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完成对含有学
第 5 页 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进行排序的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冒泡排序与简单选择排序法;③学生成绩记录的查找,要求在任务二的基础上完成对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进行查找,相关知识点包括顺序查找与折半查找法、递归函数与递归调用;④学生成绩记录的插入和删除,要求在任务三基础上完成在原有学生成绩记录基础上进行插入和删除的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中元素的插入与删除操作。
在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下半部分,任务划分与上半部分相同,主要知识点包括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定义及引用、动态存储分配、链表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要求学生在熟悉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之后,能够用指针方法实现相同的功能和操作。
3.3 任务执行
针对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在教师完成相关知识点讲授之后,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交流、协作等方式完成项目内的子任务,并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逐渐实施,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采用基于模块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让学生每次将编写的程序上传到教师服务器中,直至本组项目完成。这种方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能较快地参
第 6 页 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3]。
3.4 实践总结
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并对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其编程能力。
教师提出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用程序项目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教学进度一致。在整体项目背景下,又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驱动教学,将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融入任务中,每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和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语
通过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有效避免了教与学、学与做的脱节,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零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C语言综合应用开发能力。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