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华林小学
张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新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必然也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美术不是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美术课中,学生既享受到美,又能将知识巧妙融合。美术存在形式包括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学生对这些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该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来完成?笔者认为戏剧化教学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学习和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美术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变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
戏剧化教学,是指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戏剧教育的方法,把戏剧作为一种戏剧化手段渗透于美术教学之中。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运用戏剧教学法,即运用“戏剧情境”、“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合作表演”等方法,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个体美术质量的生成。
一、戏剧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美术课
(一)课堂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但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的确,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戏剧化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模仿、表演、游戏等手段,完全投入于所创设的情境中。此时,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那么学生就由习惯上的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
如《小小食品店》一课,在学生充分欣赏、交流各式糕点图片后,制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糕点,这时教师发问:“哪些‘小糕点师’愿意来教教我和同学们呀?”这时学生们立刻转变身份成了“小糕点师”、“小老师”,于是便自信起来,十分踊跃地想要向大家推荐自己的制作方法。“小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教师则和其他同学做起了“学生”来学习,作提醒补充之类的助教工作。这种学生成“主角”,教师成“配角”的形式既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又切实落实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精神。
(二)课堂气氛从封闭走向开放
戏剧化教学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过程,它使美术课堂由平面型的封闭式走向立体式,具有更明显的开放性。在这有情有趣的网络式的师生互动的广阔空间里,在这特定的优化的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
如《风筝》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做放风筝的游戏,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主题活动,并在无意识中观察到主题活动画面,从而在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学生从开始游戏到选材、构思,以至无拘无束地完成作业,始终处于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
因此,融入戏剧教学手段的美术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在这种活动的立体型课堂形式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戏剧化教学手段对美术教学产生的积极作用
充满情趣的戏剧课堂,是一个使学生喜欢创造、学会创造并实现创造的舞台,当学生在这一积极、愉快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时候,我们的教学目的便实现了。优秀的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打破美术学科与戏剧学科的界限,善于运用戏剧化教学手段,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心灵去感受和欣赏,创造一片片美的世界,在思想情感的深处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获得美的深层次的体验和认识。
(一)更具教育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而优秀的地方,他们不同的闪光点和个性,在美术课上更容易体现。每个学生的美术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而充满愉悦学习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戏剧化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天赋,同时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如:在《美丽的衣服》一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做小小设计师”、“变废为宝”、“时装表演”。课一开始,每个学生就进入了角色,以设计师的身份,选择一些废弃物(如:报纸、彩色纸、塑料袋等),通过编、折、卷、剪、画等方法,设计成美丽的服装。“时装表演”环节,设计师们身穿自己所制作的服装尽显风采。本课中学生通过自编自演故事,展示特色服装同时,渗透了“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做地球小主人的责任,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更富趣味性
1、高涨的学习兴趣
高涨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良好开端。当然,这首先要让所学的对象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把戏剧教育理念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就要很好地用“童心”去想儿童之所想,并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让儿童头脑中有鲜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儿童产生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
如《表情丰富的面具》一课中,刚开始学生们觉得完成面具难度太大,针对他们产生的畏难情绪,我设计了一个“妙招”:告诉他们制作好面具后,我们一起戴上它来表演节目,大家一听便来了兴趣,特别是想到要和老师一起表演时显得特别兴奋。随后,在新授时我又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猪八戒吃西瓜”。我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猪八戒左一口、右一口地在偷吃西瓜,孙悟空吹了一根毫毛变成西瓜皮,把猪八戒摔个嘴啃泥,摔得仰面朝天„„学生看到我在黑板上画得如此轻松自如有趣,高兴得不得了,也想立马动手试试,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口唱儿歌,头上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的面具,一边表演一边想怎样把这个故事画好,画得更有趣,一点也不觉得紧张。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想像,给所画的形象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画出的作品生动夸张,十分出色。
2、活跃的戏剧气氛
活跃的戏剧气氛也是引起学生主动学习欲望的源泉。如:《自画像》一课中,为了避免单一的教与学,我提议进行一个小游戏。请学生自愿组成四组,第一组表情表演,第二组摹仿表演,第三、第四组分别画模特的脸部表情和衣服特征,到时相互换人,以接力的方式在一分钟内完成一幅漫画肖像。在这个游戏中,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表演、观察、概括能力。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得到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对经过自己发现、选择画出的有趣形象,无论好与坏,孩子们在画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快乐的体验,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把鼓励儿童的好奇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加上融入戏剧化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更富创造性
学生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智慧闪烁的过程。有情趣的自由空间和适宜学习的戏剧氛围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想像力,进行即兴创造。
如在上一年级《小鸟的家》时,我让学生跟随音乐体验小鸟无家可归的情感。当看到大家都沉浸在无尽的悲伤之中,这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启发他们:“小鸟没家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鸟?”“小鸟会喜欢什么样的家呢?”学生们立刻身临其境,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思考着、讨论着。最后产生了这样的画面:黄色的沙丘下是一个个砍掉的树桩,小鸟站在沙丘中露出一角的树桩上,怀念在绿色森林里的美好时光(小鸟头上一个大圆圈里是茂密的森林„„);画面中间是红红的太阳,四周围绕着一群漂亮的小鸟。画面下方是绿色的大森林;小鸟住在树上一个漂亮的大花篮里,周围开满了鲜花,有许多小动物围绕着它,小鸟唱着歌,等待妈妈回来„„他们的画面中隐藏着一个个的故事,我看到戏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戏剧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戏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戏剧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戏剧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种情境,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寓于一个生动有趣的引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获取知识与技能,并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这表明教学情境应建立在儿童心理特点基础上。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出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的环境中,使学生在一种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体验。
在《化装晚会》一课,我首先创设森林化装晚会的戏剧情境。课一开始,师戴头饰扮兔妈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当看到各种可爱的动物在森林中跑动嬉戏的场面,看到许多小朋友戴着头饰、面具在森林里唱歌、跳舞做游戏时(电脑动画),孩子们多想参加森林里的化装晚会呀!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想参加化装晚会吗?”孩子们齐声高喊“想”!我又问:“想参加晚会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孩子的创作欲望已达到极点,至今我还记得那一双双好奇的眼光,一张张兴奋的小脸。
又如《假如我是巨人》,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克利佛游记》中一段“小人国奇遇”为开端,导入新课,接着又播放一段动画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从而对“巨人”这一表象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假如你是一位探险爱好者,有一天,你来到了小人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呢„„学生的兴趣被大大调动起来,沉浸于无尽的想象之中。
(二)角色扮演,感受学习乐趣
角色扮演是戏剧的重要元素之一。爱模仿、爱表演是人的天性,小学生更是有着很强的模仿和表演欲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极大地满足孩子爱动、好玩及争强好胜的心理,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内容上,并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美术教学中,笔者经常精心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小活动,学生们往往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加,在活动中体验着学习的快乐。
如在上《美丽的衣服》这一课时,笔者在展示环节设计了模特表演活动,让学生们在展示时评选“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演绎奖”:有的同学做模特,来试穿由同学设计的各式各样造型奇特的贴画服装,有的同学担当评委。在音乐声中,模特们进行着服装表演,评委们忙着给他们打分,看哪位模特表演得最好,并说说好在哪里。通过表演、展示、讨论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更让大家在愉快的角色扮演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劳动成果的快乐。
(三)游戏体验,解决重点难点
孩子天生爱玩,爱游戏。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也是其获得经验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经。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利用游戏体验的形式模拟再现一些动作或情景,是解决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好办法,因为这种形式具体、生动、有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会很容易解决。
如二年级《赛跑》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准确的描绘出人物跑步姿势,我设计了以下环节。让学生上台演示准确的跑步姿势,学生们纷纷举手,踊跃参与,于是在讲台前的“小舞台”上,出现了各种跑步姿势:有直着身子跑的、有同手同脚跑的、有小脚步跑的,在同学们的一片哗然声中,我请他们进行纠正。不知不觉中,学生们都在座位前自发的开始了跑步姿势的表演,自动解决了本课如何画好人物动态的难点,也加深了他们对绘画过程中人物动态如何把握的印象。
(四)合作表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每个单元课题中都体现了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而在美术课中让学生以合作表演的形式学习探究,正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
如:上泥工课《小饼干》一课时,我将学生有目的地分成若干个小组,由组员自行安排各项工作。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主动地了解各种食品的形状、颜色特征,探究讨论如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各样的小饼干,吸引“顾客”的光临,并一起合作完成“小饼干”的加工和改造。课堂上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自觉主动、互相帮助,有的同学甚至像模像样地做起了饼干店的“老板”,不断地发出叫卖的吆喝声。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参与社会性的“商品交易”过程中,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美好和“商品交易”时竞争的激烈,不仅使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情感、毅力、意志、个性等得到了全面丰富和发展,更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上是我在美术新课标理念下,使戏剧化教学手段运用于小学美术学科研究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会。通过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改变了学生创作中原有较单一的程式化风格,并激起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愉快学习中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并获得长久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兴趣。同时,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使我们看到以启迪心智、培育爱心,激发创造力和想像力为目的的小学美术教育,正越来越活跃地走向社会、关注现实、直面生活,并日益发挥出其独特而积极的影响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戏剧化教学手段运用于小学美术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徐大军、陈漪:《面向全体学生:中小学戏剧教育报告》,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4年度课题《戏剧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及其发展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006年。
2.滕守尧主编:《中外综合式艺术教育一百例》,陕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3、明日艺术教育机构及香港浸会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合编:《戏剧教育计划资料册》,2007年7月香港出版。
4、《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篇:压题信息化小学美术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初探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信息化小学美术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初探
胡晶
公主岭师范学校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挑战,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是突破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达到相当重要程度。信息技术并不是独立一门学科,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中去,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就成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我校承担信息化美术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尝试小学信息化美术教学在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的做法与体会如次。
一、信息化小学美术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创新和深刻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前者主要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者主要是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在教学模式上,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学习方法中,强调单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灌与被灌的关系。我们通过制作小学美术的素材盘、在教学应用中,使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被动的接受问题,变为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因此,信息化的美术教学是符合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校始建于是1952年,50年的风雨历程,使我们能够从容地面对挑战。学校领导始终能准确把握教育方针,高度重视教育技术。1999年我校被吉林省教委师范处定为“吉林省现代化教育试点校”。我校在1997年开始实施中师生三、一分段,培养“合格+特长”的小学师资,为中小学输送了大批微机、美术人才。2000年我校制作的物理素材在全国被评为一等奖。多年的实践经验使我校的信息技术走上了崭新的阶段。信息化的教学给时代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校有信心、有能力承担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案例设计。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通过对美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使一线的小学美术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设计、制作多媒体素材,微机教师配合,负责指导、链接、使美术教师能设计出自己特色的教学素材。
二、信息化美术教学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现代化教育方法就是现代化教育观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美术课在教学中主要有美术作品欣赏、儿童画、写生、国画、工艺、手工等。下面我就针对美术欣赏课和儿童画简要例说小学信息化美术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1、美术作品欣赏。例如小学美术第七册第一课<<古代雕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录像资料和幻灯片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素材。但是各处设备的切换耽误时间,而且知识没有连贯性。我们制作组经过研究、把一些素材配以文字介绍点评及配音。利于教师备课及学生收集信息。同时,把知识连贯起来。
2、儿童画。例如小学美术第三册第七课画动物。本课的做法是:教材分析是以孩子们最喜爱的题材_动物为课题。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动物,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会唤起孩子的绘画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掌握动物的绘画方法。突破难点的办法是用恰当的构图形式,表达一定的情节内容表现出动物的情趣。教具的准备是一台微机和电视(投影仪最好)。本节课如果进行传统教学,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各种各样的动物,老师讲解各部分 的结构,要求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来。因为小学二年级的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如果枯燥地重复画各种动物,孩子的就会感到厌倦。那么一节课40分钟对小学生来说主效果并不大。
运用信息化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认知、领会、学会。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些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老师的现场示范,不可替代,因为学生对自己的老师,能在现场上画出那样美的画,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感,这会有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的,但在本节中,有些地方用传统方法就很难做到,如:动物影片插放,生动直观、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观察动物,仿佛置身于大自然,有些动物,能在动物园看见,这是传统教学中几幅挂图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动物影片有上述优点,教师可以从观看动物影片入手,启发学生分析各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先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一幅动物画。(注意要节省时间,不要考虑只画出形象即不包括背景)
画完后,教师进行详解,注意如下问题:
1、动物结构问题--教师需对动物结构进行讲解。传统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画,边画边解说,这样做的缺点是浪费宝贵的时间,且缺乏色彩,也不鲜明,用挂图会好些,但挂图不生动,而且很呆板,重点不易突出,为此本节课中提供了一个关于动物结构的素材,闪动的结构线标示着动物身体结构的特点,以马为例,(1)静态:介绍马的结构(形体部分)分别是显示马的头、颈、胸——几个部分,例如,头部出现,闪烁几下,然后静止,等待指令(如任意健)依次显示各部分内容,(2)动态:动物奔跑影片(包括慢动作)过渡到形体奔跑动画,也可将两部分断开,由教师自行控制时间。此时教师可进行解说,只需简单的操作(如按任意键),即可播放一个特定姿式:这种方式,不但生动直观、而且学生必然有兴趣,并乐于接受,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2、构图问题
构图问题是绘画中按一定内容,情节安排画面。内容、情节不同,构图各不相同,构图问题的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是一个难点,无论传统教学的哪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无所是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教师可运用本课提供的构图练习的素材,按计划,灵活、形象的边讲解边演示各种构图样式,强调情节、内容与构图形式相统一。本节共提供三个练习,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各有侧重。例如:构图练习素材中的练习二,重点练习动物在运动时的动感和韵律等。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老师演示完后,也可让学生到前边来亲自操作,这种方法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在动物结构及绘画构图问题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我们可进一步指出动物画法问题。
3、画动物步骤
此时,学生对动物有关知识及绘画构图知识均有了相当的了解,为正确地画动物提供了较好的知识基础。
此处教学,建议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原因是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此时有的教师为了省事方便,可能放一段技法影片,但根据笔者的经验看,效果并不好,因为缺乏临场感,学生们更希望自己老师在现场上给他们作生动的示范,此时学生对教师会有崇拜感,进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这是一个技法片所无法做到的,所以此处,笔者不建议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这节课显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力。教师演示的范画与学生画的画相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动物结构,构图的问题,同时通过对此指出动物画、动物拟人情趣问题。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
4、关于动物画拟人的情趣问题,也是画动物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儿童动物画,不同于自然的动物,动物画根据不同的情节,均有拟人的特征,有了人类的情感,就显得生动、富有童趣。反之,就会显得生硬、冷漠、了然无趣。为了使学生深刻体会动物的拟人的情趣问题,教师在素材盘中提供的关于动物表情的几幅图片,通过观看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在以后画动物时,要注意动物的表情。
我们把以上制作完的素材,找不懂微机的美术老师,让他任选二个小学班级在微格教室讲 课,一次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各种动物画在黑板上,进行讲解,而另一个班级是运用制作的美术素材进行讲解。我们把讲课的过程录下来。结果发现:虽然这位老师并不太懂信息技术,在操作方面耽误了一些时间,两节课对比。运用信息化的美术教学的班级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整体效果好,同学们都能集中精力把<<画动物>>的这节课学完。同时,二年级的同学都能配合老师,积极主动的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并且用心地去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意识增强,照顾了学生的全面性。使传统的教学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手段达到完美的整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最好途径。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手段并不满足小学美术的课堂要求。小学美术所提供的幻灯片及技法素材并不符合老师现场讲课的思路。如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也有一些不可替代如教师现场示范等,原则是两者应用要恰到好处,既不能一味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而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受,也不能循规蹈矩,排除现代社会进步,两者作到合理的整合,做到恰到好处,科学合理安排。就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素质教育服务。
总之,关于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问题是一个大课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如我们能最终取得此课题的最终开发研究权,我们将尽可能地尽我们最大努力达到以下目的。
1、使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达到完美结合(小学美术)
2、为一线教师提供最完美的教学素材,想一线教师之所想,急需一线教师所需,并提供制定一节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整合,建议及所需素材(包括软件)影片、图片等,并附教学方案。
信息化的美术教学在小学课堂上的应用是必然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需要,人才的标准,信息化美术将在我校继续研究。请课题组多多给予指导与帮助。
第三篇:压题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南白象一小 刘小芬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一至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面,我的收获虽然不及老教师丰富,但是这也是我在美术教学中迈开的第一步,在10月份辅导学生参加南白象街道科技幻想绘画大赛上,我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比较优秀,有6年级的张燕同学获得一等奖,还有4年级的2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12月份瓯海区“一鸣杯”第六届校园社团文化节主题墙绘大赛上,我们白塔社团作品《下雪喽》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 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 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 活泼 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 学手 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 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 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四、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积极参加校外的美术教研活动以及新教师培训,除了听课,评课还注重自学,我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篇:压题小学美术中的趣味教学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小学美术中的趣味教学法
—— 吴 震
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由于单一偏向绘画或工艺课的教学,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
1、教学内容过于单
一、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
偏向于写生编成的“图画本”,主要从写生的角度、以成人的审美目光去考虑内容的编排,其缺点是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展现了一定程度上儿童的生活世界,但仅以同龄儿童作品的呈现来启发儿童学习美术,也只能使儿童的审美水准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无论是偏向于写生构成的“图画本”,还是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都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体验活动不足,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偏向于写生或想象的课堂教学,“纯写生教学法”强调学生以眼观察为主来对现实世界进行真实性地描绘,该教学法项目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概括,难度大、枯燥,不利于儿童美术兴趣的养成;“纯想象教学法”强调学生用脑思考来表现幻想状态的图式。该教学法偏向于低层次的思维诱导,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比较贫乏,对高层审美文化更是较少触及。因此,这样的想象活动的根基是不扎实的,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此教学法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成为他们出现美术学习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从而割裂美术文化本有的多元形态,最终往往会因学生感官缺乏足够的参与,而致使学生因缺少相应的文化支撑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谈不上什么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兴趣活动空间狭窄,作品的创造性存在明显的局限。传统的美术教学受图画课、美术专业课的影响,许多教师对“美术”这个概念缺乏思考与理解,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在辅导之中只注重客观对象的描绘或脱离实际生活的想象绘画,致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葫芦画瓢或胡乱想象涂抹的不良学习习惯。偶尔或许有几件令老师看了比较满意的作品,但由于创作时学生缺乏对生活主动的多元体验,作品中使人产生此画非童画的感觉,美术创作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肯定是相当有害的。看来,如何从“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的单一美术教育中走出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趣味学习美术的审美教育理论框架,并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兴趣辅导上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近几年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引进启发式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学以及成功教学法等的相关原理,在某些领域里作了许多探索与尝试,并获得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为美术教育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许多研究缺乏儿童美术学习方式的足够考虑,且深受“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目前美术教学还未能找到一种较能体现现代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反映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小学美术“趣味教学法”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直观形象、声情并茂的现代教学媒体,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变静态为动态,变呆板为生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能发挥积极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表现欲,绘画是他们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美丽的热带鱼》教学中,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配有声音的海底世界的动态录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欢快地追逐、嬉戏,一时悠闲地吐出一串串泡泡„„,这些强烈的视觉效果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时,教师再利用CAI课件,直观地让学生感知鱼的基本形态及图形的拼作过程,知道鱼的各个部分可以概括成不同的几何图形。课件演示:在四周摆放的许多几何形当中选一个大三角形接到屏幕中间,作鱼的身体;再拉一个小的梯形到大三角形的后面,作鱼的尾巴;小圆形作鱼的眼睛。鱼的基本形状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教师紧接着问学生:“‘鱼’已经制作出来了,但是这样的鱼有没有刚才我们看到的鱼漂亮呀?”学生齐声回答:“没有”“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鱼漂亮起来呢?”“给它添上美丽的花纹。”教师神秘地说:“现在我来变个魔术。大家仔细看,老师数三个数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点鼠标过后,老师数道:“一、二、三变„„”话音刚落,那条鱼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摆摆尾巴“咕噜咕噜”吐着泡泡,悠闲地游走了。至此,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兴趣已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向学生演示各种不同几何形状拼接而成的鱼儿。学生们欣赏、赞叹之余,个个跃跃欲试,想亲自动手做一做美丽的鱼儿。这时,教师相机向学生讲解示范如何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出美丽的鱼儿。例如用旧挂历纸先撕出一个大椭圆形的身子,再撕一个小三角形的尾巴,然后把它们粘到一起稍加整理,一条美丽的鱼儿就制作出来了。最后,教师得用CAI课件向学生展示一条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的画面,对学生说:“同学们瞧这条鱼是多么可怜、多么孤独呀!它的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大家愿意为它找到不同的朋友吗?”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认真地动手制作了。这堂课由于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很重要。一幅画的好坏,创造力起着决定作用。培养学生的绘画创造力,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快乐的春游》教学时。首先,教师用CAI课件展示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春游时划船的片段。让学生耳朵听着优美的歌曲,眼晴观看动态的画面:柔软的柳条一直垂到水面上,清澈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小朋友在小船上欢快地划着桨、唱着歌,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快乐的笑容„„,音乐、画面让学生深深地陶醉其中。这时,教师用语言引导:“大家看这群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当然,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所以在美丽的春天里大家也玩得很快乐!现在大家跟老师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物到底是怎样的美丽!”接着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向学生展示春天的景物:蔚蓝的天空、绿得令人心醉的树木、像彩霞一样漂亮的花朵、像翡翠一样清澈的河水,像音乐一样优美的鸟叫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春游时的快乐心情。接着教师提问:“在春天里,美丽的事物并不止这样。同学们,想一想美丽的春天还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学生们在多媒体课件的启发下纷纷举手发言,描述自己印象中的春天。如果还需要添加内容,使画面构图更饱满,更富有情节性,教师可继续启发提问:“在什么地方游玩?和哪些人在一起,做了些什么事?天气怎么样?这些地方中有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他们画上去,你一定非常高兴„„”,学生们在启发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知不觉中构思好了作业的画面。有学生说不会画时,教师又利用CAI课件再现情景,让学生再观察,并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按自己的思路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画。这堂课的教学,因为有了CAI课件的帮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有力的训练。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绘画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些课的教学上很难突破难点,往往事倍功半。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原色、间色》这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原色、间色以及学习调和间色。以前在教学这一课时,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示范涉及的面不广,学生观察的范围不大。所以,即使我们又是讲又是示范,但是学生对于如何调和间色还是难以理解,现在我们依据课本内容,设计了CAI课件:把等量的黄色、红色、蓝色变成可爱的卡通形象。在讲解如何调和间色时,让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自己动起来,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它们的对话中了解了:间色中的绿色是同黄色和蓝色调和而成的;橙色是由红色与黄色调和而成的;紫色则是由蓝色与红色调和而成的。并强调,调和间色时两种原色的用量是相等的,水也不能加的太多,这样才能调出鲜艳、正确的间色。由于是CAI展示,又能以卡通形象出现,学生很容易接受,注意力相当集中。因此,他们观察到的调色方法很清楚明了,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并且学生明白了间色是由等量的原色加适量的水调和而成的。媒体展示,带给了学生直观的视觉效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物演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物体的近大远小》一课中,学生对于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难以理解。我们运用CAI课件进行教学,起到了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利用动态的课件,向学生演示物体的近大远小是如何变化的,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这样就轻松地突破了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借助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画面,将学习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者有效教学,而且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美术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