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教案 常庄金河 刘先彩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页:【今天我当家】第3课时。(信息窗2:红点、绿点、小电脑、趣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理解、总结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计算规律,会用竖式正确计算出积。
2、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立。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积的小数点定位方法。教具
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计算家庭生活中的“水费和电费”,解决了有关“小数乘整数”的有关问题,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
出示练习题:0.72×8= 5.4×15= 【学生活动:独立计算——全班交流、汇报——口述计算方法“5.4×15所得积的末尾“0”的处理方法-----化简”】
2、你能根据58×6=34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
58×60= 580×6= 58×600= 580×60=(学生填结果后,说说因数与积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计算、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乘小数做铺垫。】
3、导语: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我们一起到超市里看一看吧!
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信息窗2
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想知道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25.6元/kg与14.8元/kg”表示的意义。】 问题一:问题二:
(2)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利用“单价×数量=总价” 数量关系,列出算式)问题一:25.6×0.9 问题二:14.8×1.5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与0.72×8= 5.4×15= 有什么不同?
(0.72×8与5.4×15有一个因数是小数,问题一、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揭示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学习,探究算理
1、学生尝试解决(红点)问题一:卖肉花了多少钱?
25.6×0.9(1)猜一猜:25.6×0.9所得的积是大于25.6,还是小于25.6?积大约是多少?(学生估算,说一说估算思路)。
(2)确定积的大小范围后,探索把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算理。
学生尝试计算:25.6×0.9 把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法: 25.6扩大10倍是256 0.9扩大10倍是9 256×9=2304 想一想:把25.6×0.9转化为256×9所得的积有什么变化?25.6×0.9的积的小数点应放在哪个位置?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汇报交流,巩固深化
1、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计算25.6×0.9=?时,自己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评价,订正。教师板书:
2、巩固、深化、总结规律
(1)学生独立计算,指定三名学生板演。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种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2)发现规律,及时总结。教师结合学生板演出示:
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拓展延伸:
(1)积的末尾“0”的处理办法。尝试解决(绿点)问题二:
问题二:学生独立计算14.8×1.5=?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种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注意:积的末尾“0”的处理办法。】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尝试解决“小电脑”题目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同位交流】
教师板书:
试说规律:
四、系统概括,总结提升
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1)同桌讨论,全班汇报,指名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幻灯片出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数位,再点小数点。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幻灯片出示】你能根据算式,快速找出积的小数点在哪里吗?
482×73=35186 482×7.3= 48.2×7.3= 4.82×7.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集体订正。】
2、【幻灯片出示】小数点搬家
已知: 482×73=35186,如何让等式 482×73=351.86 成立呢?
(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设计意图:以上2题是为突破“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立而设计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应用竖式计算,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7×0.4 0.8×18.5 2.4×7.5 1.08×0.3(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3、【幻灯片出示】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4、【幻灯片出示】P9第9题
要下雨了,小宁看见远处有闪电,6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宁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每秒传播0.34千米。)
(独立完成,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了解自然现象)
5、【幻灯片出示】我做小判官(1)1.25×3.2=4
思考:这一题有没有做错呢?
讨论:这个积的小数部分的三位小数到哪里去了?(2)8.05×1.2=4 思考:这一题正确吗?并说出理由
(提醒学生:计算结果要化简;估算的重要作用)附:【幻灯片出示】(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数学小故事 :(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台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少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
六、意犹未尽 总结升华
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应注意什么? 品一品:所做习题中哪一题最有“趣味”? 评一评:谁表现的最好?你要向他(她)学点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25.6×0.9=23.04(元)答:买肉花了23.04元。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从而引出数学问题。(2)亲身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算理、算法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亲身经历探索过程,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因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我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用以指导后面的练习。
(3)精心设计趣味性浓、知识面广的练习题。这是一节数学课也是一节普及自然科学课。
“小数点搬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题的趣味性;“闪电与雷声”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数学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小数点” 的重要性!„„
2.使用建议。本教案适用于各类教学环境,经历探索过程要彻底放给学生,练习题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3.需破解的问题。“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学生已经理解,教材中未涉及到“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让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有所初步了解?
(刘先彩
薛城区常庄镇金河小学)
第二篇:第3课时 小数乘分数
第3课时
小数乘分数
例
1、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多长?
3,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1dm,松鼠欢欢的尾巴有4
例
2、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长?
例
3、选择:计算6.9×A.6.9×
例
4、a,b是不为零的整数,a×
3,松鼠欢欢的身体长2.4dm,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41正确的是()3111=6.9×=2.3 B.6.9×=6.9×0.3=2.07 333bba,求b的值。1513作业:
1、计算。(1)2×4.5= 912.5×= 61×0.8= 49×0.5= 1410×0.9= 912.8×= 7
2、判断。(1)小数乘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但不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2)小数乘分数,不能先约分再计算。()(3)小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表示求这个小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六年级三个班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了324.8元,其中六(1)班捐的钱数占班捐了多少钱?
4、m,n是非0自然数,m×
2,六(1)7nn
知识回顾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例、一个画框长
41m,宽m,做这个相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52知识回顾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率:(a+b)×c=a×c+b×c。
例、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1)
(2)((3)(1111× × 2332123123×)× ×(×)4354351111111+)× ×+× 2352535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例
1、计算:
例
2、计算:(例
3、计算:(例
4、计算:(31×(×5)565117×)× 67815+)×12 463515×)+(×)。413413
第三篇:《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 杨 慧(初稿)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教研室 刘小宝(修改)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青山(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将答案按顺序记录在口算本上,再集体订正。)3×0.5= 0.7×4= 2.1×3= 1.1×8= 9×0.8= 1.5×2= 0.7×0.8= 2.5×0.4=
2.解答:一支铅笔0.5元,一支水性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3倍。一支水性笔多少钱?(指名学生回答: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小数乘法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整理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以及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情境导入,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呈现教材主题情境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2.交流整理: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利用小数倍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2)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演板。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PPT课件出示,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怎样计算小数乘法56×1.3 ?(3)你算得对吗? 3.汇报梳理,构建方法。
(1)以前学习的“求一个数的整数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那么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板书:求一个数的小数倍用乘法计算。)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集体交流、核对。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旧知迁移领悟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兴趣,在汇报交流中理解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进一步熟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回顾检验,适当修正
1.出示教材中小朋友的计算过程(PPT课件)。(师:同学们,计算后我们往往需要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瞧!)
2.请你帮这位小女孩验算一下,她算得对吗?(独立完成。)3.交流汇报,明确方法。(教师巡视。)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对不对。(PPT课件呈现验算过程。)
(2)用计算器来验算。(投影演示。)
(3)根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来验算。由于56乘1.3的积应该比56大,而7.28比56小,所以7.28肯定是计算错了。
4.检查过程,修正错误。
(1)师:同学们,在计算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如果再算一遍,不一定能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从刚才同学们使用的各种验算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
(2)师: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除了要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以外,还要检查横式的得数写了没有,写对了没有?得数的单位名称是否正确?同学们,再检查一下,除了计算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相互督促改正。
5.随堂巩固。(第7页“做一做”。)
(1)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针对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目的地投影展示,学生评价与小结。【设计意图:利用教材中小女孩的计算错误,激活学生对整数乘法验算方法的回忆。为感受验算方法的多种策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验算,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具体验算时,不要求学生一定按某种方法验算,只要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对计算结果做出判断即可,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让学生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6题(第二排的3道小题)。(1)先计算,再验算。(2)展示汇报,集体订正。
(3)订正时注意0.072×0.15的计算过程与验算方法。(按照整数乘法算出72乘15的积是1080,由于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五位小数,而积的小数位数只有四位,先要在前面补一个“0”,再点上小数点,最后将积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得0.0108。)
2.练习二第8题的第一问: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
(1)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明确第一问要解答的问题。)(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交流汇报,集体订正。(强调用小数倍直观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练习
练习二第8题的第二问: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1)独立思考,自主解题。
(2)思考:如果直接求“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促使学生不断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利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一)回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是用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二)梳理
1.继续学习了小数乘法计算。
2.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小数倍解决问题,用小数倍解决问题与以前学过的用整数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样的。
3.计算后一定要验算,针对不同的计算类型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与梳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养成及时梳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二第6题(第一排)。2.练习二第7题。
第四篇:第1课时 认识小数「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呈现思路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相似,仍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为场景,通过人民币、米制系统、面积、刻度尺或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让学生在熟悉的、有交流内容的、能说出具体事例的情境支持下,充分感知小数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是对小数进行初步认识,教科书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或两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两个教学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它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学生学习小数和学习分数一样,对小数概念的理解要比对小数计算的掌握困难得多。因此教科书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了解小数的含义。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不要急于归纳体会含义;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应当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3.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在教学例2~例4时,在问题提出后,均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与同学分享交流策略。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提高学生选择策略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优化的意识。
◎教学笔记
第1课时
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1~92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94~95“练习二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小数。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通过观察、主动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经历小数的意义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并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米尺模型,认识0.1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呈现教科书P91情境图。
【教学提示】
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小数,让学生倍感熟悉。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中出现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能发现:这四幅图中出现的数和原来学的整数不一样,这些数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3.45、0.85、2.60、36.6、1.2、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个小圆点叫小数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字,从而引出小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探究小数的读法
1.尝试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该怎么读呢?每个同学自己先读一读。
读完后,教师指名学生起来读第一个小数。
【学情预设】学生读3.45【教学提示】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避免错误发生。
这个数的时候,出现了好几种读法,有的读作三点四五,有的读作三点四十五,有的读作三百点四五,还有的读作三百点四十五。
◎教学笔记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读法呢?
【学情预设】因为这个数中有个小数点,我们不知道这个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该怎么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读出第一个小数。通过各种错误读法的呈现,引起学生对整数读法和小数读法的认知冲突,从而引起学生对小数点的注意。
2.归纳小数的读法。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应该怎样读小数。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小数点左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读法和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读法和读电话号码一样,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课件展示并板书)
【教学提示】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避免错误发生。
3.练习反馈。
师: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这些小数:3.45、0.85、2.60、36.6、1.2、1.5。
【学情预设】通过老师小结的方法,大部分同学能读出这些小数,分别是:三点四五,零点八五,二点六零,三十六点六,一点二,一点五。其中2.60后面的零要读,36.6的小数点左边有两位数,要读成三十六,不能读成三六。
三、探究小数的意义
1.了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科书P92例1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大部分同学能知道,测量出王东的身高为1米3分米,要求的是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王东的身高。
师:同学们,你们会只用米作单位表示王东的身高吗?1米是1米,3分米是多少米呢?请同学们借助米尺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再汇报结果。
【学情预设】因为1米有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则3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此处的知识点比较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追问和提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1分米是米,还知道1分米是0.1米,那么0.1和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再回答。
【学情预设】米和0.1米是相等的,因为它们表示的长度都是1分米。1分米=米=0.1米,3分米=米=0.3米。可以看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十分之几的数可以写成零点几。(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师: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会用米作单位表示王东的身高吗?
【学情预设】用小数表示1米3分米,写小数时1米是整米数,可直接作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比1米更小的量,即3分米=0.3米,3写在小数点的后面,所以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3米。
教师小结:(1)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米尺图,先对1分米是1米的直观地理解,并且沟通其与小数的联系,再利用迁移的规律得出3分米是1米的,即0.3米,使学生感悟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2.类比迁移,拓展认识小数含义。
师:请大家看看4.3元中的3,它能表示哪些含义?
【学情预设】可以表示3角、元、0.3元,因为1元=10角,3角=元,也就是0.3元。
【设计意图】在借助米尺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之后,再类比迁移到人民币的知识,再次强化一位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关系。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92“做一做”。
【教学提示】
练习2、3题,能进一步巩固分数和小数的关系,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
学生独立解答。
师:同学们解答出来了吗?怎么样填?
【学情预设】因为1角是1元的十分之一,是元,还可以写成0.1元,所以5角是510元,还可以写成0.5元,8元5角写成小数是8.5元。
【设计意图】本题选取学生熟悉的元与角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并巩固小数的写法。
2.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读出图中的小数。
【学情预设】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可。
3.完成教科书P94“练习二十”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学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第2题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写小数,学生一般都会写。第3题是将小数与分数联系◎教学笔记
起来,由分数改写成小数,学生也不会觉得有难度。
【设计意图】第2题借助米尺和人民币的关系,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第3题借助面积模型,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4.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看数轴填数,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在0~1之间的小数,就是零点几;在1~2之间的小数就是一点几;在2~3之间的小数就是二点几。据此填空即可,数轴上从左往右分别填0.2,0.5,0.8,1.1,1.4,1.7,1.9,2.3,2.6。
【设计意图】本题是用小数表示出数轴上对应的点,为认识数的顺序提供直观支撑。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学生在理解只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含义时,有一些困难。教学时,我充分地让学生表达、辨析,通过语言表达理顺数学思维,帮助学生体会小数的含义,效果不错。在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时,学生感到有难度,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再来思考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总之,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小数,教学时应以引导为主。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第五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第3课时教案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页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在上一节课解决了“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化成以角或分做单位的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老师这里有一道算式:出示0.72×5
师:现在0.72不再表示钱数,没有了具体的单位,你还能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设计意图]设疑,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一上课就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不作任何提示,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
2、带着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内汇报交流,教师适当时演示
(1)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乘积又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将思考过程板演化。(通过交流和板演,在引导学生描述转化过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① 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③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所以积360应缩小到它的1/100。
4、指出积末尾的0一般的处理方法。
请学生观察积3.60,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告诉学生,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做课后练习:做一做第1题
并思考: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6、总结升华
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交流比较,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把把小数和整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已初步感知并逐步体验转化迁移这一数学学习的方法。
7、师:都知道了要在计算的最后点上小数点,那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
(让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师:你们的说法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同学位来验证一下。
出示题目:先在计算结果中点上小数点,然后用计算器检验是否正确。4.7 6 0.2 8 1 0 3 × 1 2 ×3 5 ×0.2 5 9 5 2 1 4 0 5 1 5 4 7 6 8 4 2 0 6 5 7 1 2 9 8 0 2 5 7 5 师:经过验证,有什么结论要告诉大家?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计算小数乘整数?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步骤。
[设计意图]探索算法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设疑:点小数点有什么窍门吗?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经历学生独立的验证后。点小数点的方法牢牢记在了每个学生心中。
三、巩固算法,发展思维。1.列竖式计算。
3.7×5= 416×1.3= 35×0.24=
2.直接写出得数。
6×0.9= 1.8×2= 9×0.01= 0.11×4= 7×0.6= 0.12×3=
0.2×5= 8×0.05= 0.7+0.7+0.7+0.7= 3.根据148×23=3404 完成下列算式.14.8×23= 148×0.023=
()×()=34.04 [设计意图]学会笔算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第3题根据整数相乘结果写出哪两个数相乘得34.04,多种答案的展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全课小结,总结升华。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计算时,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的总结概括,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五、作业
可别忘了回家当一次小管家哦!下次,去买东西,可要自己算一算哦!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通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课堂检测A
1、竖式计算
0.35×5 2.5×14 0.08×7
2、下面的积是几位小数,请填在括号里 ① 2.1×4=()② 30.11×2.3=()③ 0.25×0.01=()
3、解决问题
小红平均每天约喝0.5千克水,那么15天大约能喝多少千克水?
4、发散思维
()×()=0.72
课堂检测B
1、竖式计算
0.35×8 3.9×45 50×4.6
2、下面的积是几位小数,请填在括号里 0.563×7()52.6×90()2.8×23()
3、解决问题
老师星期天买了3千克苹果,平均每千克1.8元,一共要花多少元?
4、发散思维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