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教学形态建构的草根行动 海滨二中 徐谊 理性思考、科学实践、人文关怀
序言:教育是要打开校门的,心动更要行动。特殊性和个性的基础上思考和行动。
案例:课堂改革引起成绩的提升 防治急躁、暴躁和武断
一、认识教学(学习)模式
(一)概念:教学模式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是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规范的东西:要有理论指导、目标(问题聚焦)、稳定的基本的程序、要素
(二)教学要素:学生、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资源);(资源、工具、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教学研修周的实践和探索思考:
是师本课程(教程:教的内容—课程标准、考试要求、教给学生的主要内容)、生本课程(学程:遵循学习的原理,研究学生学习)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课堂改革)目的:学科质量、学科凝聚力 目标:
标准:先于行动。
群体共同去参考标准---资源、策略、上课-----标准-----汇报我们怎样做的 研修的结构: 研修的内容
原则:集体备课:分析教材、教法、设计
碎片化设计:一个目标达成、不同学生的需求的、生成的问题(以学定教)、暴露的问题
结构化设计:问题产生-推进---达成;启程、转折、思维的转换
资源化设计:资源的丰富性直接决定课堂的有效性(背后的资源支持)
(1)课堂生态(均衡,介于农业和工业标准):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的空间----课堂中的组合体,它具有自然生态或文化生态双重属性,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2)启示:教学模式需要把握各要素的关系,即是什么?有什么关系?教学模式需要需要清晰其操作程序,即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指导有效?
我今天做的事情是否可以被替代的,不要把校长的话放在嘴上,你的威信会越来越低。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埋怨学生、埋怨家长不配合
学习模式=教学模式
一、所有的教学模式实际上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能力,这种能力既能够产生知识,又能够与同伴一起工作,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和智力关系-----学术的、社会的和个人领域自发的’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
启示:在我们建构教学程序,形成教学框架时,应该始终聚焦在“学生”、”学习“上。
思考:教育的境界和校长的境界在于过程、路径,成绩只是副产品。做教育就是做功德;我们的孩子会受益;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辛苦一些。(儿子的话:目标的坚定程度---你想要有个目标,而且必须要做的,你总是在找理由;你的态度没有付出你应有的努力;我们的孩子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给他一定的指导);你需要自己的孩子比我们更优秀。希望自己的孩子到了什么时间就做好他应该做到的,让他的人生幸福。---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靠我们自己。
学生:如果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的话,你也不会走远。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是否走出去的时候还是那么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在不同的学校和职业上要具有竞争力;要追求有价值的东西
教育:人抛弃了功利,就能做成事
二、特点 指向性:达成特定的目标
稳定性:既是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实践的理论概括 操作性:行为化理论,有章可循
完整性:符合学习规律,结构上完整,理论上能自圆其说
灵活性:主动适应教学各要素
关键词
目标、理论、结构、适应
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
三、梳理
《教学模式》Bruce Joyce, Marsha Well, Emily Calhoun 信息加工型:归纳思维(分类)、概念获得、图文归纳、科学探究、探究训练、记忆术、集思广益、先行组织者
社会型:学习中的合作者、团队调查、角色扮演、法理学探究
个人型:非指导性教学、增强自尊
行为系统型:掌握学习、直接教学、模拟学习、社会学习、程序教学
我们熟悉的几种模式
我们熟悉的几种模式 传递──接受式(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自学──辅导式(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
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探究式(抛锚式)教学(建构主义、支架理论、最近发展区)
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5)概念获得、发现式学习(建构主义,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确定和列举与主题或问题相关的数据资料——将这些数据资料分成具有共同特征的类别——诠释数据资料并为各类别命名以便对其进行象征性处理——将类别转化技能或假设
七段论教学(巴特勒,动机、元认知理论)
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伯尔,认知结构、动机理论)
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
合作学习(约翰逊、斯拉文、沙伦,群体动力、认知精致理论)
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合作互助——协商形成成果——总体成绩评价
四、有哪些成功案例:九大“教学范式“解读:自主、合作、探究 •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并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型、六步、一论坛”。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124”模式,“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
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模式由“预习、展示、调节、达标”四个环节组成。
• 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 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关注几个元素;
1、观念转变
关于“知识、学习(主动学习)、教学(没有学就没有教)、课堂(本质的东西:交流、协商、表达)、课程(丰富性体现教育公平的载体、通道)、考试(是改进而非证明孩子多差)、质量“ 关于“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关于“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减负增效(多要素上面的增值)关于“课程校本化、课堂教学领导。。。”
1、方式转变 学习方式;Jiaoxuefangshi : 管理方式:课程领导、组织学习。。。。
2、结构转变(自主策略)马扎诺的四大学习系统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学过程
3、评价转变
基于标准:标准目标化;目标行为化;内容、过程、评价的一致性 多元评价 聚焦系统改进
小结;追求教育的本源---人的发展、终身发展 十年之旅:问题化学习
一、概念(研究学生、学生)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认知问题、元认知、未探究知识
研究,就是一群人在一起进行的“丛林探索活动”!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有教而没有学!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有教学而没有教育!视野的高度才能决定你走得更远
(二)历程(认识和情怀)教学设计起步 深入学科的实践 探索课堂邢台、研究
(三)发端 祝智庭教授的创新教育猜想-----从邓小平与李政道谈话想到的 学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难题----发现问题
1、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问题、人文理解
2、学科实践
(1)语文学科----阅读理解(古诗文学习)为什么出这个题目?(2)科学探究;---问题集(3)问题集优化(4)问题链(理科)(5)问题网优化(人文)(6)问题矩阵优化(7)树状问题优化
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核心主题(8)问题域优化(思维的宽度不一样)模式六: 重要共识----价值目标: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学生认知过程 问题:问题化教学还是问题化学习?
3、课堂形态
思维方式的问题:让老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的归纳-----梳理思路---启示;教师是背景而非风景(1)问题化学习的核心技术 三位一体产生有小问题
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习;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
(2)问题化学习的课堂
学生最真实的问题(问题从哪里来思维,合作学习无效的原因)(3)问题化学习的学生
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
小组课堂学习如何掌控?三块牌子预示(获得过程与方法的好方式)、问题可以围绕考点来追问 问题;
4、研究学生 读懂学生的错误、读懂学生的问题、读懂学生的方法 读懂学生的感受 启示;课堂田野研究 发现孩子
要熟悉问题的逻辑关系:内容问题?核心问题? 不愤不菲、不启不发 问题;学生才是最大的变量
4、学校实践《有效学习>《问题化教师行动手册》---徐谊
5、理想:开发不同学科的实践手册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很有利----教学形态、教学模式 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学会并享受学习,让孩子从有问题开始
第二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六标”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工作总结
单 位:米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六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作总结
当今时代呼唤着以继承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于此,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并提出“六标”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一、“六标”教学模式构建的整体规划
(一)“六标”模式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07、3—2007、7)①制订课堂模式构建方案
②确立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成员名单 ③小范围实验推行“六标”模式(2)实施阶段(2007、8—2008、7)全面推行“六标”模式
(3)总结阶段(自2008年9月开始)“六标”模式的完善、总结和验收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研讨方案
我校“六标”模式确立后,学校立即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保证“六标”教学模式扎实有序地开展。
组
长:周银亭
副组长:蒋占彪
李金定 实验小组成员:王晓蕾
魏风琴
研讨小组查阅资料,反复分析学校教学实际,明确了“六标”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研究目标、方法原则和步骤。
(三)立足常规
在模式实施过程中,我校利用有效时间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发现存在困惑及时讨论解决,不断推行完善“六标”教学模式。
(四)搞好培训
①就模式的指导思想,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原则印发学习材料,广泛宣传学习。
②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培训,研究探索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六标”教学模式,做到创造性地实施“六标”教学模式。
(五)开展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模式研讨课活动,要求教师采用“六标”模式授课,各学科评出一名“六标”模式达标教师和一名“六标”模式示范教师,由这些教师做“六标”模式示范观摩课。通过活动的开展,日益完善“六标”教学模式。
(六)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将学案与“六标”模式相结合,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
(七)定期反馈 学校决定,每周六教研日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六标”模式的实施情况,集体讨论和解决“六标”模式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定期反馈,总结“六标”模式的经验与不足,使“六标”教学模式日趋完善.二、“六标”教学模式构建的制度建设
一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必须制度先行。我校为了推进“六标”教学模式,特制定了一严二求三深入四坚持推进制度。
一严:严格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忌有名无实,忌不切实际。二求:求实效,求创新。
三深入:深入课堂,了解模式实施情况;
深入教师,了解模式推进中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深入学生,了解模式推进的成效。
四坚持:坚持用“六标”模式备课,书写教案;
坚持每课时有教学模式反思; 坚持每周摘抄一张教学模式学习卡片; 坚持每月一次“六标”模式探索。
三、“六标”教学模式的推进落实及取得的成效
(一)“六标”教学模式的推进落实
1、模式推进,骨干先行
为了确保“六标”模式的实用效果,我校首先由王晓蕾、魏风琴老师两位实验教师率先采用“六标”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两位老师已基本掌握了“六标”模式的精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两位实验教师获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推进“六标”教学模式,如今,“六标”模式已深入课堂,也深入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
(二)“六标”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1、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六标”教学模式中的“议标”环节主要是学生互相探讨去学习,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形成了轻松愉悦的环境,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创新性得到发挥
“六标”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了自主,在活动中学会了参与,在参与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自行经历了探索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感悟并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合作学习能力、竞赛意识、成功意识、创新意识逐步加强。
3、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六标”教学模式有关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方法得以优化,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六标”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较好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六标”教学模式必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建构的
一、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背景和缘由我县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努力开拓,勇于创新。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日益丰富,教学行为根本转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课程改革已取得可喜的成果。我县地域分布较广,乡镇学校数量较大,城乡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从我们教学视导的结果来看,不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还存在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 的现象。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建构适合我县实际的教学操作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更有效,甚至高效,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需要思考的新问题。县教委领导高瞻远瞩,立足于教育的发展本质,确立了以内涵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垫江教育的跨越式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优化课堂教学行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讲话精神,我们特提出小学数学三阶六环教学流程的设计思路,以努力解决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引领我县小学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论思想。主张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缩,强调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儿童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主体性的数学活动。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创造才能。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价值取向
1、情感交流目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通过情感交流,促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
2、自主发展目标:这里特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监护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目标。包括明确任务、质疑问难、主动探求、合作交流、总结应用、反思提炼等方面,这一发展性目标是自主的,更是可持续的。3、数学素养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从最基本的数学教育价值来说,我们的数学教育应重视培养儿童最基本的数学素养,把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以及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作为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4、求异创新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才能为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不断释放潜能,不断掌握和发现学习方法,不断超越自己,甚至超越教材,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标新立异和富于创新的精神。
第四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工作总结
扎实开展模式推进工作,不断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借鉴、学习外校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六标”教学模式,即导标—亮标—议标—试标—测标—结标,从而使课堂教学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把我们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模式构建工作有序开展,扎实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周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学校模式构建的整体规划。领导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反复分析学校的教学实际,明确了“六标”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操作策略、教学评价等,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方针。
1、模式推进,骨干先行
为了确保“六标”模式的实用效果,我校首先由王晓蕾老师、魏风琴老师两位年轻的骨干教师率先采用“六标”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两位教师已基本掌握了“六标”模式的精髓,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在两位实验教师获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在全校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如今,“六标”模式已深入课堂,深入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制度保障,强力推进
一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必须制度先行。为了推进“六标”教学模式,我校制定了“一严、二求、三深入、四坚持”的推进制度。
一严:严格推行“六标”教学模式,忌有名无实,忌不切实际。二求:求实效,求创新。
三深入:深入课堂,了解模式实施情况;
深入教师,了解模式推进中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深入学生,了解模式推进的成效。
四坚持:坚持用“六标”模式备课,书写教案;
坚持每课时有教学模式反思; 坚持每周摘抄一张教学模式学习卡片; 坚持每月一次“六标”模式探索。
三、定期研讨,不断反思
随着教学模式构建工作的全面开展,许多问题也迎面而来,在具体操作中,老师门提出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这六个环节是不是缺一不可,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及时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专项问题研讨会,大家畅所欲言,在争论中共同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有的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导标三法”,不少教师还提议:“测标”环节不防与“三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测标”确定出堂清对象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重视课标,加强解读 课堂模式不能离开课标、课程、课堂而独立存在,它必须立足于课标、课堂、课程,用新课程理念来引领,以新课标来指导。为了把课堂模式构建工作进一步做好,我们立足抓住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这个基本环节。每一学期开学初,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讨论、解读新课标,组织教师观看新课标VCD光盘,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同时 在每周六的教研日里,各备课组组长都要先组织本组教师讨论、研究、解读本周所讲的教材,然后再进行集体备课。
以上是我们一些简单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米村二初中
第五篇:浅谈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
江门市怡福中学 张有成
摘 要: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存在畏惧、厌倦心理。这亟需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由“知识型课堂”走向“生命化课堂”, 触动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构建包含“触动情感、引趣导入----表达情感、知识梳理----碰撞情感、关注生成----内化情感、质疑探究----目标分层、体验成功”五步教学法在内的生命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张扬个性,感受到被尊重,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思想品德课堂迸发生命灵光,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命化课堂 情感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少的老师和学生都反映课程内容繁多,枯燥呆板,索然无味,难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由死气沉沉变得充满智慧和情趣,充满生机和活力呢?这亟需我们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由“知识型课堂”走向“生命化课堂”, 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它不是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视为一种思想的灌输,而是学生的灵魂吸取自身成长所需要营养的过程,是学生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命世界的跑道。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创设了“触动情感、引趣导入------表达情感、知识梳理------碰撞情感、关注生成------内化情感、质疑探究------目标分层、体验成功”五步教学法,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教学需要进行取舍,构建一节张扬个性,尊重情感、体会成功的思想品德生命化课堂。
一、触动情感、引趣导入
现代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大量实践也证明,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情感的触动、激活、唤起,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实施生命化教学,诱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实现思想品德课程德育目标的首要环节。生命是有记忆的。如果政治课堂能够有效触动学生敏感的心灵,唤起生命中的记忆,让生命流露真情,那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领悟就会变得渴望而自觉,从而更容易实现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要求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
择一定的诱因,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激活学生对亲情、生活、审美等生命特征的记忆,触动学生的敏感心灵,让生命流露真情,并利用情感对认知学习的制导作用去驱动、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的方式通常有生命叙事、听讲故事、观看视频、聆听音乐、静默沉思等。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三单元《我和父母》(粤教版)一节时,教师可先不急于向学生讲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也暂时不投放“知识架构”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默2分钟,让心灵安静。在学生的静默时,我轻轻的点击电脑,伴随音乐轻柔响起,大屏幕上投放出flash音乐动画《妈妈的黑头发》,爱的气息也就弥漫在空气里了,我让学生轻轻睁开眼睛,一起来欣赏这一曲爱的颂歌。一曲终,我让沉醉在爱的海洋里的同学们静默一分钟,想一想“应该如何感恩父母,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在静寂的一分钟里,不少同学闭合的眼睛里溢出了泪水。很显然,他们再次感受到了母爱的博大。埋在心底的情感深深被触动,为导入新课准备了情感基础。
在课后反思中,我们发现创设感人的情境,营造生命化的课堂,有利于活化课堂,引起学生参与、表达、求知和创造的欲望,真正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自豪感。
二、表达情感、梳理知识
学生经过情感触动后,心里会有许多直接的感悟,这部分思绪或许并不清晰,但是却是学生最真实的情感。这时候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把触动的情感发酵。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感悟自由表达出来,让情感得到合理宣泄,使之成为老师导入教学内容最好的切入点。感悟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面表达。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畅谈、交流情感的体验和感悟;(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注意从他人的发言中得到启示;(3)启发学生质疑。在这环节中,老师尤其要注意善于发现问题,找出疑问,为下一环节的质疑析疑、多向对话、求知探究做准备。
还是以“感恩父母”这一课为例,在让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博大之后,我叫3个同学起来谈谈感受,他们的声音都哽咽了。同学们都把自己最直接、真切的感受说了出来。虽然他们的回答缺乏完整性,与教材要求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些“感恩父母”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对他们而言是生命中最深刻的感受。在同学们谈完自己的感受,情绪平静下来后,给10分钟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的“心灵导航”。同时老师给学生三个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感谢父母?(2)如何报答父母?(3)如何化解爱的冲 2
突?接下来再请一些同学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在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点评的同时帮学生梳理课文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宣泄情感-----梳理情感-----理性表达情感------掌握教材内容”的过程,这是一个尊重学生生命诉求,以学生情感需求为线索的自主学习过程。
三、碰撞情感、关注生成
生命化教学是一个不断自我出新、自我繁衍、自我生成的过程。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和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生命化课堂教学正是通过师生双方智慧的碰撞、人格魅力的影响而不断地体验、升华情感,促进双方的人格得以提升的教学过程。要让思想品德课不成为死气沉沉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就应关注课堂上的生成,正确把握并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且让“预设”为“生成”让路,课堂就会多一份精彩与活力。
比如在执教八年级第二单元《诚实守信》(粤教版)一课时,教师让同学们讨论“诚信的重要性”的时候,却有一个顽皮的学生突然冒出一句:“人也不能什么时候都说真话吧,坏人打算到你家偷东西,询问你家情况时,你也老实地告诉他啊?”课堂突然沉寂下来。另一顽皮的孩子也插嘴了,说道:“医生有时也不会把真实病情告诉患癌症的病人”。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似乎质疑我刚才让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否有价值。这时候,我没有按“预设”的教案继续对“诚实的重要性”进行归纳,而是立刻表扬了这两位同学。表扬他们看问题有“辨证思想”,有个性,没有从众心理。并且顺势引入本课教学的难点内容-----“诚信、隐私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让学生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讲诚信应注意的问题”,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
课堂中遇到的这类意外情况,就属于生成性资源,它稍纵即逝。如果教者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学生动态的“生成”,那么课堂上的精彩就会与你擦肩而过。生成性资源是随着教学活动不断展开,学生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而迸发出的创造性火化。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斥责。在教学中如果生成性目标不被关注,就会压制学生个性,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我们将会伤害一颗心灵,甚至制造一个自卑者。所以,临时调整教案,利用课堂上新的资源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关 3
注课堂上生成性目标,是生命化课堂的重要元素。只有尊重学生“节外生枝”,学生探究干劲才会愈加浓厚,探究效果才会愈加明显。
四、内化情感、质疑探究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冲动。质疑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情境契机,创设各种新颖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设疑、多提问、多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析疑就是通过老师组织的辩论、讨论、交流与相互探究使各个学生产生的疑惑得到析疑。辩论的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情绪理性化。这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与知识这三者生命火花碰撞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过程。在这环节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到求同存异,并适时点拨,要善于把握辩论、对话的主题与方向,要鼓励学生勇于竞争又善于合作,大胆表达又善于聆听,培养学生民主文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勇于竞争、尊重他人等优秀品质。
在学习八年级第三单元《竞争与合作》(粤教版)一节时,课程标准要求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那么整节课就会变得呆板无味,就会削减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设计了一个“辩论话题”-----“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与对手合作就会帮助对手成功,导致自己失败”。在辩论前,教师不要指定正方和反方的学生名单,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见解自由地代表正方或反方发言。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真情实感在质疑探究中碰撞出真理的火花。学生在5分钟的时间准备后开始辩论。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每个同学都在施展自己的口才,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情景就像似一幅幅生命舒展的画卷,让人感动。期间,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调控好辩论的进程。在正方和反方都得到充分发言之后,教师(评委)对正方和反方的发言作了点评,并对“辩论话题”谈了自己看法,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懂得中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引导学生走向心灵的真善美。
本节课的辩论环节调节了课堂节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了学生求知欲望,课堂也就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经过情感触动、梳理归纳等环节,学生对课 4
文有了初步理解,再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质疑探究辩论,学生困惑的问题逐步明朗化。最后通过老师的点评总结,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初步感知”转向“部分深究”,实现知识理解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符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主流意识的教学目标。
五、目标分层、体验成功
生命化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分层教学、多元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多元评价。新课程主张教学评价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性差异,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做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根据学生能力水平的层次性,练习设计应该具有梯度性。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练习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知识直接运用的填空或选择题;第二层次简答题;第三层次为辨析题或综合探究题,属于选拔性质的题目。相应地,教师也要按能力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题目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题目只要求BC层次学生做,对A层次学生不作要求;第三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属较高要求的加分题,只要求C层次学生做。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因而提高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进步,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自身的价值,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升生命的质量。
思想品德课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状态下,获取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就必须引入生命化课堂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这样,思想品德课堂就会迸发出生命的灵光,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资料:
1、陈锦才 《引趣〃求知〃创新——语文学科创新教育探微》 2006年9月26日
2、徐专平孙 玲 《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
教育研究 2007年8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