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新课改长远发展目标来指导运用教学设计 xubo xin
用新课改长远发展目标来指导运用教学设计
——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姓名:许博
职称:中教一级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邮编:830052 电话:*** 电邮:youguizi2005@126.com 时间:2012年12月
用新课改长远发展目标来指导运用教学设计
——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主张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高考压力之间有很大的冲突之处。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不得不在一堂课上采取灌输的方法,力争能在单位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这违背了基本的教育精神,但在短期内确实能够得到较高的成绩,有很大的实际作用,所以,许多老师乐此不疲,或者说是不得不如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章,即教学设计与动态生成的关系。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现在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定位?
1、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仅仅盯着高考。
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定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转变。
2、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民主性和引导性。
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如:(1)、引导学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定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2)、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读、想、做、说、议、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依据学习目标和自身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4).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思考如何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例如教授《荷花淀》一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是: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育点
1、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2、欣赏孙犁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2)、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角色诵读和想象能力。
2、感受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
(二)、德育目标: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这样的目标对那些提早预习了这篇小说,然后通过一些辅助资料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小说,也能够深挖小说文本,感受小说语言风格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批学生,引导他们去读孙犁的更多的小说,比如《白洋淀记事》中的《嘱咐》《采蒲台的苇》《照相》《芦苇荡》等,感受孙犁诗化的语言,感受他将血雨腥风的战争处理成诗情画意的生活长卷的独特的审美角度,感受白洋淀派小说中在叙事形式上承续京派乡土抒情小说传统,善于在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中创造清新明丽的意境,形成优美、婉约的艺术风格。经过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及实践教授,这批学生对孙犁的作品的理解就应该可以非常深入了。
从《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纪事》到《铁木前传》,孙犁不断追求“地方色彩”与“异域情调”,不断开拓“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的真境界。他自己曾”明确地说:“《荷花淀》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的感到新鲜吧。”孙犁的乡土小说之所以显得更有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他用“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构筑出乡土小说的“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使其具有了特别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我们新疆地属西北(许多老师的班上都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学生们对南方的生活习惯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水乡的生活风俗,所以老师在教学设计时针对这些特点,可以将教学目标扩大为“地方风俗文化研究”,以《荷花淀》为范本,引导学生做专题性的文化研究,让他们懂得如何去研究“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为他们能更好地研究本地民俗文化做前期准备工作。
以上的活动中教学目标的设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很有兴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会有好处。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生被要求依照规定的教育模式学习规定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应该学的没有学到,学到的不能学以致用,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平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少,更没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缺少健全的人格,欠缺发展的弹性。
所以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在教学目标中设立可以促进他们长远发展的内容。让学生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突出自己的特长,让学生保持最佳状态。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帮助学生独立发展,让他们今后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的工作不是哪一科的老师能够做到的,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二、引导学生靠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同,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种表现。只有正确认识 的出发点为着眼点,最终完成取得好的高考成绩。当然,新课程教改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能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和谐发展,所以,这一点在语文课要体现的明显一点,我们语文老师不但要肩负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还要重视引导他们的理想情操、世界性眼光。无论如何,民族之本、立国之本不能丢,这些靠什么来维持,靠的就是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灵魂。我们学习的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
比如教授《项链》一课,有学生说“路瓦栽”先生身上也具有很大的虚荣心,他也是造成玛蒂尔德的悲剧的一个很大的助力。这个问题提的比较偏,是教师教学设计中没有涉及到的,老师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当然不能一棒子打死,或者不给学生时间讨论,老师的处理办法是,先将这个问题放了一放,分析完其他内容后,留出了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这一问题,学生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路瓦栽先生身上确实有很虚荣的一面,否则他为何挖空心思地去找教育部长的请柬?他为何肯让出准备买猎枪的钱给妻子做衣服?他买一把枪,是准备和谁去南代尔平原打云雀?说明他想融入到一个更高层的圈子里去,他也在想法设法的往上爬;他为何给妻子出主意去向朋友借项链?他为何不在项链丢了以后,立即告诉佛莱斯节夫人?他允许妻子在舞会上大出风头,最后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的妻子最后做了某人的情妇,他恐怕会很高兴而因之谋取利益吧。学生们认为正是他这过度的虚荣心导致了他们夫妇十年的辛苦劳作。而另一派学生却认为他的这些行为都可以解释清楚,他很爱自己的妻子,不愿看到她闷闷不乐,才挖空心思地去找的教育部长的请柬。他爱妻子,才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让出钱来让妻子做衣服。他想和同事们去打云雀是很正常的想法,不能说他就是因此想向上爬。为了维护自尊,他才没有告诉佛来思节夫人项链丢了,他的妻子在舞会上舞的快活的时候,他并没有趁机去攀附巴结教育部长等权贵等等都说明他并不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
在这场争辩中,老师几乎没有插言,学生自发地深入地读了文本,有了许多深入的认识。像这样的课堂生成,根本就不是老师可以预见到然后提前设计的,只能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背后更深层的社会原因,可以说,教师原本的教学设计并没有用上,但因为引导学生靠拢了原本的教学设计,反而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在学生们辩论完后,也受到激发,产生了一个问题:玛蒂尔德的经历是场悲剧吗?老师将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写成作业。这次较成功的教学处理,就是一次源于课本,但又超越课本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都对所要教授的内容由各大体的设计,整体把握的概念,这种设计大而化之,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所以引导学生靠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很必要的,但不一定是必须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生的问题,这些生成资料是宝贵的资源,是学生思考探索的问题或结果,如果这些想法不靠近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在保持大前提、大基调的情况下,不必强求学生的想法靠近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老师善加引导,说不定反能由学生想法的这个新角度切入,引出新的境界、新的天地。当然,生硬地否定学生的做法、想法是肯定不合适的。如果学生离题太远,教师就要把他们拉回来,如果学生偏离了基本的基调,老师也要把他们拉回来。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设计是精心准备了的,是在认真研究了文本、学生主体的基础上的较好的预设,所以,引导学生靠进教师的设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
很有效率的途径。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新的生成,新的发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辩证地看待问题,发现有效的信息。老师要敏锐地注意到学生的思维走向,防止学生为问题而问题,偏离探索研究的方向走向反面,所以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回到教学设计的正面来。
比如在教授《荷花淀》一课时,老师让学生们分析“五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一段的语言特色。学生们分析出来许多精彩内容,逐步明晰了五个青年妇女的形象,但讨论的时间一长,许多人都去大谈特谈“农村妇女们的爱情”,更有人引用热播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段落,来歌颂乡村爱情的淳朴、真挚。整个课堂的气氛变了,课堂基调偏离了,所以,老师立即纠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后面“探夫遇敌”“成立民兵队伍”等段落,让学生明白本课的主题不只是写这些淳朴真挚的感情,更是在通过对荷花淀妇女们自立自强,全民御敌的描写来歌颂冀中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精神,小说是在写他们的伟大牺牲精神的同时号召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老师适时用把毛主席的话来进行总结:“妇女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他们的妇女都站起来的时候,这个国家民族的进步就是不可阻挡的。
讲到这里的时候,可以说老师及时地、迅速地解决了课堂即时生成问题,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品味了这篇小说的主题。
面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教师须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做出理性的评判。预案设计简单,教师才能抛开无形的束缚,跟着学生的思路,与学生展开的真诚对话与交流,如此,学生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兴奋与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充实与幸福。
三、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使用教参?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教师参考用书的用途。可以说对于年轻教师,教参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学科中,知识点较为分散。教师备课时利用教参可以较完备地把知识点备进脑中。如果没有教参的提示作用,可能我们这些没有经验的教师就会在讲课中遗漏某些知识点,以致在教学中造成失误。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参起着提示作用。
此外,教参在教学设计中起着辅导作用。教参一般都有对课文的较为深刻的阐释和赏析,这对教师对文本的全面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增加文本知识的深度。这对教师的备课深度,宽度有很大帮助。
但绝对不能太过依赖教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自己新颖的独特的教学设计。这些我认为很有道理,但对于新手来说,必须要全面了解文本之后才可能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过一轮后,熟悉了全面的知识,一定要摆脱教参的束缚,提出自己的独特的看法。
四、教师如何及时捕捉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激发生成呢?应该怎么来认识课堂的即时生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要把这些先进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少一些“一言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努力让学生快乐地学、自信地学、聪明地学。这就意味着课堂上要让
学生充分大胆地说话,同时也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即时生成的问题.1、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益处。
比如,教授《阿房宫赋》一课,一个学生对“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产生了疑问,他觉得老师的“秦国爱纷奢,别的人也喜欢纷奢,也想过好日子”的解释不太准确,他说他觉得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独夫秦始皇,千万人指的是秦国人民,这句话是在说:“秦始皇不珍惜那些财宝也就罢了,但秦国人民也都像秦始皇一样不珍惜那些财宝,全国人民都不珍惜,自然导致国家风气不正,喜欢奢侈享受。”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很是高兴,他首先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见解的精神,然后引导同学们通读全文,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许多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有深度。教学中所追求的全体研究探讨的局面就形成了。这种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争论不休的激烈场面,定然是学生全身心投入文本的体现。在讨论过程中也达到了对知识的深刻的理解,不必在课下再去花时间死记硬背了,能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效果。
2、要在课堂上抓住即时生成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老师预先给学生们看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宝黛初会”的片段,其中有一段: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问林黛玉的名字,林黛玉说了,但贾宝玉不知道是那几个字,林黛玉就在手上描画了给他看,贾宝玉很自然地捉住林黛玉的手来看。看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哄笑不止。一个男生说,这贾宝玉是个色鬼,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博深厚的知识是教好语文课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中,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学生说法的正误,并作出正确的答复,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只有学生所涉及的问题在教师的知识范围内,教师才能迅速作出判断并从容应对。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自己还一无所知,那就根本谈不上应变。
(2)丰富的教学经验准备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可以很快地判断出哪些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有研讨价值,哪些问题用哪种方式研讨比较合适。不把教材走几遍,不见过足够多的学生是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的。(3)良好的心理基础准备
首先,要沉着、冷静、自制、耐心。面对意外情况,教师的慌乱、冲动、粗暴或缺乏耐心,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处变不惊,冷静分析,因势利导,将复杂的问题和突发情况转化为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工作的最佳契机。
其次,自信、果断、毅力顽强。充分的自信,可以是教师在意外情况面前,能冷静果断,从而影响学生情绪,增强教学的说服力量,避免因教师犹豫不决所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波动。若没有自信果断坚毅的心理品质,遇到意外时就可能影响当时的教学情绪和气氛,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4)、幽默的性格心态准备。有幽默的心态,才有幽默的应变,才能把教学带入一种魅力无穷的境界。幽默力量能帮人战胜烦恼,振奋精神,在沮丧中转败为胜。相反,若缺乏幽默感,则可能影响教学情绪,甚至出现僵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5)熟悉学生心理准备 熟悉学生心理,需要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的内容。这有助于迅速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然后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比如有些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是因为他解决不了,而是因为他想出风头,他想出洋相博大家一乐。老师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阻止他们,可以采用些更恰当的心理学手段引导他们。
语文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行为,对同一篇课文,每个学生都可能因为各人生活经历、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悟。新课程十分尊重学生思想认识的自由展示,不以统一的答案来压抑学生的个性和灵气。这种感悟的个性化就必然会带来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作现场的因势利导,就必须为“设计”留出空白,赋予更多的可塑性。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提倡学生真正地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思想起来。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强调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能在组织引导上作一些有限的策划,而很难全部预测其细节。所以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是 “备学生,放松自己”。
2012年12月17日
第二篇:新课改怎样设计教学目标
新课改怎样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具有可观测性。可见,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规限着课堂教学的运作。正是由于教学目标的这些功能,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关键。目标虚设或目标错位都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无序、随意,有时会造成低效甚至负效。目标虚设等于目标缺省,而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学;目标错位就是标准误导,由此导向、调控的教学其结果也是偏离方向的。所以要真正发挥教学目标的有效作用,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难度在于目标的准确预设和有效生成(在此不讨论教学目标的生成)。要准确预设一堂课的目标,首先对教科书和学生这两维要素有一个准确的解读。简而言之,我们要弄清楚两大问题:教科书要求是什么?学生能否达到教科书的要求?
教科书是显性的语言材料。解读这类语言材料需要有两大逻辑上的思考:外延结构和内部结构。
语言材料的“外延结构”是指教科书中的某个单元或课文与其前后单元或课文的关系。无论是结构型的教科书还是功能型的教科书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编排的,也就是单元与单元或课文与课文之间会有前呼后应、螺旋上升的联系。结构型教科书在语言体系上显得更加有系统。但现行的教科书主要是功能型,相比之下其语言体系不是十分明显,因为功能型教科书是按照话题编排教学内容,语言暗含在其中。所以在解读这类教科书的语言材料时更需要仔细梳理语言材料,弄清楚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建议一:认真通读、研究一册教科书或一套教科书,梳理清楚话题的设计、功能的运用、词汇的分布、语法的编排、技能的要求、策略与情感的渗透。这项工作应该在新学期开始前完成;在设计某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内容,使得各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目标形成一种线性的联系。
语言材料的“内部结构”是指某单元或课文内的材料编排。这类编排也是有逻辑的。结构型教科书是以语言结构为核心编排语言材料,而功能型教科书是按照一个话题或主题组织语言的。无论哪类教科书,在解读单元或课文时,都需要分析其语言与内容的关系。
建议二:认真阅读、研究一个单元或课文的材料,梳理清楚新的语言材料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中使用的、如何呈现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说语言材料的外延结构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一节课的定位,那么其内部结构提供给我们一节课的内容。具体地说,我们需要了解某节课的知识与技能内容,需要研究知识传递的情景和技能训练的过程,需要分析情感价值观的体现。这是三维教学目标的雏形。要注意的是,一个单元或课文的教学内容并不一定全是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需要结合语言材料的外延结构作必要的筛选。譬如:现行教科书中一个单元的生词量往往很多,但所有出现的生词就不一定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有的生词可能会在以后单元中再出现;有的可能不是常用词,也可能与主题联系不是很密切。除此,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在教学中,学生因素是个黑箱或灰箱,因为学生的很多情况不是显性的,但也不是不可知。要了解学生,就需要通过外部因素解读学生的黑箱或灰箱。学生的外部因素可以分历时的和共时的、个性的和共性的。
学生的“历时因素”是指学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英语学习情况。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他们在一个阶段中的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往往反映出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他们的这些表现与他们现时的情况有着一定的因果关联。有一定教学经历的教师一般都能说出自己学生的大概。通过对这个“大概”的分析、梳理,我们就能获得许多有关学生的情况。
建议三:认真记读、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表现,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这项工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个专业的教师应该是个有心人,把平时观察到的信息积累起来;一个专业教师而且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从观察到的信息中解读出前因后果。这些信息是解读学生因素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依据。
学生的“共时因素”是指学习某个单元或课文所需要的各种图式与学生已建的图式。这两类图式应该存在一定的差,也就是在学习某单元或课文前,一般学生不可能完全具备理解该单元或课文所需的各种图式。而且这两类图式差异的大小说明学生学习的难易度。教师对此必需谨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建议四:认真解读、分析学生已有的图式,了解学生相关的语言知识、话题背景知识,以及语言的技能水平。这步工作应该在教学目标设计前进行,具体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结合平时积累的信息,初步判断学生完成某单元或课文学习的可能性。如果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适当降低该单元或课文内容的要求;如果难度不大,可以对语言材料进行挖深、拓展。也就是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要求,最终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情况不但要从共性上进行解读,而且还要对学生的个体进行解读,因为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顾及到每个学生,尤其是学生群体的两端——学优生和学困生。在传统教学中,大家关注的是中间学生,以为这样能够兼顾两头。其实不然,教学目标只适合于中等学生,学困生往往被忽视,学优生也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我们特别要注意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发生。建议五:认真研读、分析学优生的强项和学困生的弱点,寻找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教学难度的起点。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保底,不封顶”。“保底”就是要有一个最低要求,有个底线,能够让学困生有机会成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不封顶”就是要有一个开放性的要求,留给学优生一个空间,由他们自主发展。
上述五个建议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准备。前两个旨在回答“教科书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后三个意在了解“学生能否达到教科书的要求”。在具体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目标的具体、明确、可执行,避免目标的大、空、虚的现象。
建议六:设计一项任务,作为中心目标。《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也就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化任务。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也应该考虑目标的任务化。这类任务既是来自学生的生活,又能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想做的”、“该做的”、“能做的”这三个要素。“想做”要求任务有趣味性;“该做”要求任务涵盖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能做”要求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建议七:设计三维目标,作为分项目标。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内容在《英语课程标准》中被分列为五项目标,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些分项目标都应该回绕中心目标,由任务串联在一起。教师需要思考:学生要完成任务,(1)需要哪些新知识(包括语言的和文化的);(2)需要哪些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做);(3)需要实践哪些学习策略;(4)需要体验哪些情感等。
总之,教学目标的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有内容、有针对性,可执行、可观测。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指南。
第三篇:运用整合理念 指导教学设计
运用整合理念 指导教学设计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潘克明
一、为什么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生产资料的信息属性日益突出:信息技术使日本在GPT逐年增高的同时,原材料的进口却呈下降趋势。近两年,由于英特网的应用美国节省了生产费用2000亿美圆……。
——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市中小学的教育技术已发展到数字技术阶段,已经具备将信息技术整 合到学科教学中的条件。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
——但是在过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作为媒体和工具使用。广大教师还没有能够掌握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教学设计的方法。
信息时代呼吁教育改革!信息时代呼吁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呼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到一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整合的教学设计。
二、怎样进行整合的教学设计
(一)把握整合的本质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1、整合与整合的本质特征 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整合就是将本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事物(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这些不同范畴的事物,如:信息技术与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就是构成某个系统的要素),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
根据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整合是系统科学整体性原理在应用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因此,整合首先不是一般的应用,也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而首先应当是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包括系统科学整体性原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
尽管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而言,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整体”的指向不同,这个“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与最终结果,也应当有所不同。它可以是一门新课程的完整设计,可以是编写出的某一学科的新教材,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包括软件设计),还可以是一节完整反映教学全过程的课。但是,无论这个整体的表现形式如何,都必须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遵循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将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信息技术)融为一个整体。因为,“融”是整合思想方法论的本质。
2、什么是信息技术于学科教学的整合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呢?根据我们对系统科学方法论 1 的学习,以及对整合的方法论本质“融”的研究,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
“将信息技术作为意识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在所有新课程的建设中,在所有学科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都要自觉地将对师生信息意识的教育融进去。当然,这种“融”主要不是靠直白地提要求,而是要靠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渗透。因为意识不是靠不厌其烦的讲、靠提要求就能形成的。
“将信息技术作为内容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就是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及学科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融进去。
例如,在小学语文“四结合”课题的研究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应用,五笔字型、全拼、双拼、智能ABC汉字输入方法,word工具平台的应用等)就是小学语文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和作文学习的并不可少的学习内容。不学习这些内容就无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语文。
“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就是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方法和手段,又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工具软件《音乐大师》就是学生学习作曲的工具。在几何学习中,工具软件《几何画板》也成为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那些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多媒体课件、专题知识网页),更是融知识、工具、方法和手段于一体,为教师和学生们所喜爱。
过去,我们常常将上述的第三点(工具、方法和手段)作为整合的主要或唯一内容来研究,而对此问题的研究又常常集中于对教师的“教”的研究,这是很片面的。
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将信息技术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体现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方案之中,融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二)把握信息技术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是数字技术的具体应用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多媒 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是通过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软件的人性化和教学反馈的精确性等特征反映出来的。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发挥信息技术这些特征的优势和作用,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个整体。
1、教学环境的开放性,指的是:尽管在课堂上,学生是似乎是处于一个相 对封闭的学习环境里面,但是,实际上他们却是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信息技术环境之中。这个信息技术环境包括他们课外的信息技术环境(社会上和家庭里的),也包括他们所置身的校园网络环境。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并从两个方面处理好、利用好这个教学环境开放性的特征。第一、不要以为学生所知道的只是书本上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知识,他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所知道的知识也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教师应充分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第二、教室是封闭的,但是网络是开放的。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飞向蓝天翱翔在知识的太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利用网络的这个优势,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同时,也要利用这个优势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迁移 知识。
2、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指的是通过网络人们能够共享学习资源。在这里,学习资源包括:(1)利用互联网从其它网站上获得的资源;(2)从校园网资源库中获得的资源;(3)从教师设计的网页上获得的资源;(4)从其他同学的计算机上获得的资源等。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资源不仅教师可以用,学生也可以利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环境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资源来学习。
3、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指的是网络的高速运算功能,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 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人机交互、人人交互(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交流过程。这种交互性特征,使得讲授式的教学能够变成自主性、研究性、合作式的交互性发展式教学。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
4、教学软件的人性化
根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必须能够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服务。要提供这种服务,能够高速搜索、获取、交换、传递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硬件环境是基本保证,而数字化的教与学的软件才是核心的保证。因为软件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教学资源的集中体现。
以数字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教学软件的非线性超文本结构,改变了传统媒体的 线性结构特征,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学习路径。不同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阅历、经历、喜好、环境、条件等),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的有效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根据这一思想设计的软件,更能够体现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学习者为本的核心思想。
例如:对于西洋乐器中小提琴的学习。由于人们的阅历、经历不同,有的人只知道小提琴三个字,有的人知道小提琴是弦乐器,有的人知道它是室内乐器,有的人知道小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位置,有的人知道有一首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在传统条件下,人们只能依靠教师提供的实物、图片或唱片来学习,没有其它选择。有了非线性超文本结构的有关西洋乐器的软件,不同学习者就可以根据各自对小提琴不同的了解,通过不同的路径开始学习、研究小提琴。
同样,这种教学软件的非线性超文本结构特征和资源共享的特征,也能够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需要。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将原有的数字化教学软件改造为符合自己教学需要的软件。
正是这种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特征,使得数字化教与学的软件能够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更好地体现不同人的思维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的教与学的习惯和要求。
数字化的教学软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载体,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设计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寻找、研究、开发体现“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软件。
教学软件设计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5、教学反馈的精确性,指的是网络极强的交互参与性和高速运算性,使得 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真实的、准确的反馈信息,并可及时依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这里,精确性是指学生反馈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少教师以 为只要把教学过程设计好了就行,反馈无关紧要,这是十分错误的。
(三)把握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必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对于教学过程,《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2004年初,教育部在组织对义务教育18科课程标准全面修订工作的时候,又进一步强调:“要处理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3日一版头条)。2004年2月19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中课程改革指出:高中课程的内容要在“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发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9日一版头条)。这些目标和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在整合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即:
1、使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逐步学会利用资源来学习。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信息的载体已由单一的印刷载体,发展为多媒体。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直观、形象、有趣。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光盘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库和相关网站得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当这种学习方式逐渐被学生们所接受以后,书本将不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依据和唯一资源。他们的学习方式将会逐渐由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向利用资源的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保障、支持和促成这种转变。
2、使学生由记忆式的学习逐步学会进行意义探究式的学习。过去,由于我们的教育功能比较注重选拔,而在选拔过程中又主要通过考试分数来确定取舍,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表现为对记忆力强弱的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也就只能是记忆式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当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创设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环境和条件主动获取知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依靠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特别是资源共享和交互式功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由对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转向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搜索和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建构起对某一知识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保障、支持和促成这种意义建构的探究性学习实现。
3、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逐步学会自主学习。东城区一所小学的一个学生在学习了小学语文的部分课文后,发现有7篇课文是与“桥”有关的,于是她 就利用计算机将这7篇课文全做成了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中有动画、有录象、有音乐、有图画,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连老师都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引发了她对桥的兴趣,于是就设计制作了网页《桥》。在这个网页中,涉及到了桥梁知识、桥梁美学(从梵高的《大桥骤雨》、莱奥丽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到邮票中的桥和小朋友画的桥)、北京的桥、中国的桥、世界的桥、未来的桥、心中的桥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我敢说,在语文教师中对桥的研究有这样深入的恐怕不多。对于这些桥梁知识,老师并没有教她,是信息技术帮助了她。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她设计大纲、编写脚本,她广泛收集资料、认真分析资料、有针对性地选择资料。她学会了图片扫瞄、学会了音视频处理、学会了使用开发工具、学会了打包,还学会了遵守网络法规。在这个网页的制作过程中,她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是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
我想,一个小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自己做到的事,其他学生也不应当很难做到。关键在于我们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时候,是不是将“帮助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目标来研究和推进。
4、使学生由按部就班的线性学习逐渐学会进行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在我们现在的班级授课过程中,中小学生的学习都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大家都按照同一个进度来学习,教师几乎难以顾及阅历不同、经历不同、潜质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生的不同进度和不同需要。在这种异智同步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
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学习资源的结构不再是线性的文本结构了,而是非线性的超文本结构。这种超文本的非线性结构,使得不同学习者在学习同一个知识内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较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内容开始学习。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学习容易掌握的内容,并迅速进入较深内容的学习。在一些网络教室,我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总是不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学习,他们常常会跳过某些内容而选择那些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在2000年全国首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大赛中,一个中学生的参赛作品《化学在线》就是这种跨越式学习的成果。在这个作品中,有关化学的知识早已经超出了课本内容的范围。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就是要鼓励这种因人而异、独立自主的跨越式学习,就是要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这种跨越式的学习。
5、使学生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逐步学会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在首都人民取得了抗击“非典”伟大胜利之后,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一个高中学生找到校长说:“在非典期间,我利用课堂在线和空中课堂的资源来学习,觉得效果很好。现在我们复课了,我能不能不到学校上课而继续在家利用网络和电视学习?”校长未置可否,因为他确实很难回答。如果同意了他的要求,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同意了他的要求,家长那里怎么交代?区教委那里怎么交代?如果不同意,这个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又是很值得关注 的问题。因为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学校已经不再是学生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了,难道一定要把他们关在学校的围墙里!事实上,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就是在校园中、在教室里,学生通过互联网早已登入各种网站、早已进入各种网校开始了超越学校围墙的学习,更何况在家中呢。
跳出学校的围墙进行超越校园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也是学习主体主动性的具体体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不是为了将学校的围墙砌得更高,而是帮助学生架起超越学校围墙的空中走廊,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数字化的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在整合的教学设计中讲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非线性学习和超越校园的学习,不是说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将自己教学的主要精力,由讲清知识转向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在这里我们讲“逐步学会”,并不意味着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资源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非线性学习和超越校园学习,就不要书本、不要老师、不要讲授、不要循序渐进、不要学校了。在目前阶段,学生的学习仍然需要学校、需要老师、需要书本、需要讲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逐步学会”讲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这一点,信息技术能够做到。
(四)把握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教学设计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与教学活动都会发生相应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方面,表现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还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并使之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
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当说是资本主义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价值与作用、成长与发展的认识的文明进步的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突出并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影响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方面。
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指的是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和处于学习活动主体地位的学生。教学改革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所创造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特别是信息技术环境),必须有利于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必须有利于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条件,通过教学设计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环境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帮助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面,应当将重点转移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上面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头脑中要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时候,也要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体验和创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2、体现教师地位作用的变化——由“传导、授业、解惑者”逐步发展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就会从过 去的不断地讲、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板书等显性的行为表现,逐步发展变化为在课外的教学设计中表现出来的隐性行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特别是网络教学中)的课堂中,可能会很少见到教师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讲、提问和板书,见到的是:教师不断地巡视,经常地与不同的学生在探讨,或通过教师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
过去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是没有学生的课堂,因为学习主体表现的机会太少。现在,有人要批评我们的课堂是没有教师的课堂了。因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教学了,主导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实他们是没有看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已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显性的行为转变为隐性的行为了。
在进行整合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对这种变化要有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要充分体现这种变化——通过教学设计,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创设得到激励和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体现媒体主体功能的变化——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在教师整体教学设计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人性化特征,使得学生难以满足教师对课本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与讲解,他们需要将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需要拓展已有的知识,需要产生新的认识。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满足学生这些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
4、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某这学习环境的 支持下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概括性结构形式。
(2)现代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任何 时间里任何人士相沟通,获得需要的信息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高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3)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信息技术作用突出;
——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的。(4)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突出素质教育和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突出学习过程和信息资源的设计; ——转变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整合是一种思想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利用这 种思想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个整体,使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技能的训练、信息素养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融到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运用目标教学指导初三数学总复习
确立阶段复课目标提高数学总复习效果
田培有(陕西省丹凤县武关中学 726204)
摘要:在应试教育选拔人才的情况下,初三数学总复习显得尤为重要,成则成就一批莘莘学子,败则一失足成千古恨,笔者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将其分为:1.确立单元及综合复习的教学目标;2.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水平测试;3.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4.单元达标测试,综合测试,综合目标检测四个阶段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复课效果。
关键词:数学
目标
复习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中,怎样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复习获得满意的最佳效果,这是我们老师孜孜以求的。本人在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中,体会到应用阶段复课目标教学指导初三数学总复习,有利于提高教与学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策略性,从而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一阶段:确定单元及综合复习的教学目标。单元及综合复习教学目标,本人按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的:(a)、“知识型”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要求,分清对各类知识的掌握层次。(b)、“基本应用”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概念,定理,公理,公式,法则等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c)、“技能型”目标,初中数学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运算,识图,推理论证和语言表达等。(d)、“综合应用”目标,主要包括应用多个知识点和多种技能,灵活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e)、“数学思想与方法”目标,数学思想主要包括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和分类讨论思想等。方法主要有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分析综合法,构造法等。复习中应强化这些思想与方法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水平测试。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的初始行为和情感特征,及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三大变量,而认知的初始行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为50%,因为教学必须从某个起点出发,而开始的起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此,在复习之前,必须先诊断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以便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本人通过水平测试把班级同学分为A,B,C三个层次,以利于以后的复习。
第三阶段:根据水平测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授课内容:据教学目标及诊断性水平测试的结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本人尝试对不同学生应用分层次分目标的教学模式,力争做到使“最好的学生也有不会的题目,最差的学生也有会做的题目”。另外,单元复习中要注意“前馈知识”的总结教学,避免知识产生负迁移。
第四阶段:进行单元达标测试,终结性测试及综合目标的检测: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思想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师生之间的反馈系,能在群体教学中的误差出现后不久便揭示出来,使得教学能够适时地加以自我矫正。而担任这一任务的主要是达标测评这一环节。
几点体会:(1)、运用目标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转变差生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由于达标测评只统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不必为考试而紧张,利于培养学生兴趣。(2)、同时目标教学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差生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能力的掌握感,这就为今后的学习产生更大的推动力。(3)、在形成学习品质方面,目标教学具有更大优势,培养了学生用更多的精力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五篇:《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教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教学预案
高邮市宝塔小学 刘春松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1和“试一试”,第57页练习十二的1、2题。[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教学重点] 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 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新闻视频。
介绍背景知识,引发认知需要。
二、自主建构
1.认识用方位角描述位置。
敌舰①(板书)在广州舰的什么方向?
根据学生的指示向敌①号舰开火,追问:为什么没有打中? 引导学生说出北偏东30度方向和东偏北60°方向。
小结:这两种说法都是可以的,通常情况我们根据指南针的指南指北的特点,规定以南北方向为基准,把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
好!按这种说法,敌舰①在北偏东方向。谁来说说敌舰②在广州舰的什么 方向?敌舰③呢?现在敌③还是南偏西吗?(课件一一出示)(错的让他生帮纠正:以南北为基准)认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四个方位。
2.认识用距离来描述位置。
(1)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好!我们一起回到敌舰①,刚才炮打偏了,现在方向准确了,什么方向?(指着板书:北偏东30°方向。)好!敌舰①在广州舰的北偏东30°方向。可以开火了吗?(点击发射)。
师:打中了吗?生:没打中。
追问:现在方向准确了,为什么又未击中?
引导学生说出:除了角度外,还要知道距离。好!军事雷达迅速测出敌舰①距离广州舰30千米。(板书:30千米)。
(2)谁来说说敌舰①的准确位置?哦,敌舰①在谁的北偏东30°方向30千米处。生:广州舰)(对!以广州舰为观测点,(板书:广州舰)。师:现在谁来说说敌舰①的准确位置。(出示:敌舰①在()的()偏()方向 千米处)。
学生相互之间准确地说说敌舰①的位置。
(3)现在敌舰①的位置准确了。好!谁来做舰长向老师下达命令:向广州舰的北偏东30°方向30千米处开火!(发射)终于打中了!
小结:回顾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敌舰①位置的描述是如何从模糊走向精准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板书)。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
(1)现在能说出敌舰②的准确位置吗?指名说。
追问:你怎么知道40千米的?生答师板书(40千米)追问:那敌③呢?试一试:完成作业纸上的第1题,敌舰③的位置。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反馈展示。展示时要求学生分享他的想法。小结:对!我们在量角的时候,要先看准量哪个角,不能量错了哦。错的同学订正一下同桌互相检查,看看有没有订正好。)刚才同学们自己通过测量与计算,准确的确定敌舰③的位置。真了不起!
三、巩固提升
1、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看看我们的老朋友(出示熊出没)如果以光头强为观测点,谁来说说熊大和熊二分别在光头强的什么位置?生汇报后反馈:(熊大直接说出位置)熊二呢?在学生说出后追问:180米?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涂涂在光头强的什么位置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作业纸第2题第①小题。(1)涂涂在光头强的()偏()方向()米处
3、蹦蹦呢?蹦蹦在光头强的什么位置?请同学们完成第②小题,量一量、算一算、填一填。
(2)蹦蹦在光头强的()偏()方向()米处。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及时反馈。
4.光头强家在熊大家的什么位置?光头强家在在翠花家的什么位置? 思考:描述的都是光头强家的位置,为什么说法却不同?
小结: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除了确定方向、距离以外,还得确定观测点。
3.游戏:“破译密码”。(1)介绍雷达显示图
(2)介绍游戏规则并试玩第一个密码:第一个字在雷达中心点的北偏东60°方向40千米处。这个点在哪?请你找出来。后用游戏卡验证。
(3)生听密码条件完成其余的密码。第二个字雷达中心点的北偏西30°方向20千米处。第三个字在雷达中心点的南偏西30°方向30千米处。第四个字在雷达中心点的南偏东60°方向40千米处。
刚才我们根据四个密码条件找到四个汉字,连起来读一下。对!(方向
距离)也是确定位置的密码。
(4)老师给你们雷达显示图上还有好几个点,你们可以根据这些点的位置,编出相应的密码条件。同桌相互玩一玩。)
四、总结反思
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