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教学设计
课
题: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
候
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方法,记住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通过对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阅读,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温度带图的阅读和图层叠加,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了解我国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采用描图的方式,特别关注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进一步观察它们分别穿过的地形区和行政区,思考通过800mm等降水量线和0℃等温线的位置关系,与温度带分布进行对比,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在阅读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共性和差异的方法,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结合教材中“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学生通过读数、计算差值等方法,加深对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3、以温度带图的阅读方法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通过对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和温度带图的图层叠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学生特别注意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与干湿地区界线的对应关系,发现降水与干湿状况的一般关系。以东北地区和植被分布为例,启发学生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4、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了解,认识到只有掌握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让大自然能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划分。
2、学生分析。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效果不错。有了前面的基础,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一定会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和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与分布地区。教学重难点:
1、学习等降水量线图、降水柱状图和降水统计图的阅读方法,归纳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通过图层叠加法,发现降水与干湿状况的一般关系,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与分布地区。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课件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据说每天晚上中央1套天气预报的收视率要高于新闻联播的收视率,这是为什么呢?对,因为天气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提前了解。正因为如此,“气候”这一节也成了本学期地理课的重点内容,讲课之前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像关注天气预报那样来学习了解中国的气候。
过渡语: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知识回顾,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二、知识回顾
1、出示问题(课件展示):
(1)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
(2)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主要原因是()。
A、远离海洋
C、纬度高
B、海拔高
D、冬季风的影响
(3)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关中平原处于哪个温度带?
2、指名学生回答。
3、明确:
(1)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南北差异大(高达50℃以上)。主要原因是纬度南北跨度大(大陆最南约4°N、最北约53°N)。(2)B(3)关中平原处于暖温带,四季分明,适宜种植苹果、梨、猕猴桃等暖温带水果,因此我们的家乡咸阳是全国闻名的苹果之乡。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欣赏两幅画(课件展示),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第一幅湿润,第二幅干旱,同样位于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上,为什么东南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湿润,而西部内陆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板书)。
三、探究新知
(一)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1、学生仔细阅读课本34页图2.18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和阅读材料,完成课件上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其中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岭、()河附近至()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岭、张家口市、()市、()市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其中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2、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3、归纳我国年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多媒体展示)。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学生圈划并齐读“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4、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多,而西部降水少?
5、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6、明确:因为东部地区靠近海洋,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较多;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到达,降水稀少。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1、学生认真阅读课本35页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完成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
(1)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月,北京为______月,哈尔滨为_____ 月。
(3)结论: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认真阅读课本35页第一段文字后,小组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4—10月?
3、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4、多媒体课件演示:(1)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2)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带推移规律。(3)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雨带图。
5、明确:受夏季风的影响,锋面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所以我国各地的降水时间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
4—10月。
6、学生阅读课本图2.21北京年降水量极值,计算北京1965年和1959年年降水量差值后,谈感受。
7、明确:我国降水年际变化大。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1、学生阅读课本图2.22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明确我国有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2、探究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
(1)学生在干湿地区划分图上绘制800mm、400mm、200mm三条等降水量线,分析等降水量线与干湿地区界线的对应关系。
明确: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指导学生将干湿地区分布图、景观图、降水量分布图、地形图和温度带图叠加,思考并讨论:我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为什么还属于湿润地区?
明确:该地区虽然降水在400——800mm之间,但由于距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加之纬度位置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地区。
(3)结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是一个地区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3、不同的干湿地区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1)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作物不同:湿润区,水田为主;半湿润区,旱地为主;半干旱区,灌溉农业、牧业;干旱区,绿洲农业、牧业。(2)地面植被不同:从东到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3)房屋的建筑形式不同。
4、拓展延伸。
(1)我国跨有四个干湿地区的省区有哪些?(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明确:大致相当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3)为什么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和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会分别成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明确:火烧寮属于季风气候,且位于迎风坡地带,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雨量丰沛,所以成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托克逊深居内陆盆地,不受夏季风的影响,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干旱少雨,所以成为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四、学以致用
1、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课本37页活动1。
2、明确:
甘肃夏河县的房屋采用平顶,因为当地降水少,平顶房屋方便晾晒;浙江绍兴市的房屋是斜顶,因为当地降水丰富,斜顶房屋利于排水。
五、学生谈学习收获
六、课后任务
认真阅读并完成《绩优学案》25页——26页练习题。
七、老师寄语
学好地理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
学好地理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
候
第2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一、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1、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1、降水时间分布的特点: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10月
2、降水时间分布特点的原因:受夏季风和锋面雨带的影响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1、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2、大致分界线:800、400、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3、划分的标准: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九、教学反思
第二篇:差异教学设计
《失根的兰花》教学案例 大柳行中学 王春华
1、教材简介
《失根的兰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五四制中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精读课文,进行的是第一课时。
2、目标确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1课时的学习,掌握字词,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准确有感情地诵读课文,80%学生能当堂背诵精美语段,65%的学生能说出对文中语句的个人感受,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理解文中写作技巧的运用,在彼此的倾听、沟通中互补互助,提高个人思想情操。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目标有以下几条原因:1《失根的兰花》所属的第三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集合了六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失根的兰花》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陈之藩以花为契机,以“失根的兰花”自喻,抒发思乡爱国之情。反复诵读、赏析将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本文。也是为了落实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培养爱国主义”的要求,以及“教学建议”中“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加深理解和体验”的授课理念;2是我班的情况,班级43个孩子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的学习,都能通过预习来自主解决字词知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他们在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或者“共性”。另外,根据学生的阅读经历和阅读能力,通常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如姜雯、张润、李悦等大部分学生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并逐渐养成静读批注的习惯;另一类如杨先超、张丰智等近15%的学生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而是有其他方式把所思所感体现出来。前者属于言传型,后者属于会意型。这是学生们在阅读方面的显著差异。3目标的确立还源于我自身的原因,我比较喜欢爱国文章,运用我的历史知识熏陶学生,让大家感受祖国的伟大。我也比较善于鼓动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1、由学生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方法:提前布置了让学生们查作者陈之藩相关资料,并由他们向大家作介绍,其他学生有选择地记录。)
【设计目的:既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也培养学习的兴趣。】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 1积累字词,朗读课文,背诵优美语段。
2了解背景,赏析语句,体会作者情感,把握写作技巧。3提升个人思想情操。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走进文本
1、明确字音词义。
有以下几种学习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
A类 读准并识记字词:一幢 点缀 褪色 群山万壑 晨曦 坍塌
辩烁幅B类 多音字、形似字组词:嚼{ 藉{ 缀谐沁副辨砾 掇
偕泌辍 C类 词语造句: 不朽 慰藉【设计目的:A类只需记住字形,B类字形相近需分辨出才能组词,C类既要识字形还要理解词义才能造句。三组题从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收获,在交流融合中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既为阅读文本扫除障碍,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2、介绍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了解画家郑思肖的绘画背景。
方法:A类 利用课下注释“祖国已破”指“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B类通过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的学习收获,认识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对“南宋画家郑思肖”的认识主要是朝代认识,初一学生对中国古代史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就从与南宋相关的人物、故事角度引导,如岳飞、文天祥等,使大家认识到南宋是一个战争频繁、岌岌可危的朝代,这样就有利于理解郑思肖画兰的情怀。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为体会作者情感服务,也落实了课时目标中写作背景的介绍。】
3、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有感触的句子和不懂的句子。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A以朗读来表达对句子的内心感受;
B在有感触的句子上做出旁批,以“我读出(句子)表达了 ”为句式说话; C在不懂的句子上标出是某个词不懂还是句意不懂;
自读自悟之后,进行组内交流、班内展示。
【设计目的:本环节是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依据班内学生的两种不同的阅读感悟风格设计问题,尊重他们以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行,即实施了和谐高效教学。这也是落实《课标》“教学建议”第五条“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第三环节:跳读课文,品读文本 A背诵精美语段。
B找出文中你认为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C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段,说说欣赏的理由。【设计目的:A题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这是本课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基础知识的积累,B题为理解能力较强又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学生设计,C题为在理解的基础上还有一定赏析能力且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设计。】
第四环节:再读课文,延伸文本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2、学习了本文,你最想对祖国说什么? 方法:A用一句话表达个人情感;
B用几句话,能运用排比修辞或借用一些古诗增加文采更好。
3、阅读自读课本里的《向中国人脱帽》。
【设计目的:1是为解开初读课文时文中标记的疑问,加深对文本理解;2题兼顾不同表达层次的学生设计,能说一句也行,能用上排比修辞或借用古人的诗说上一组句子更好。层次性的问题设计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大家踊跃举手。3题兼顾不同阅读能力而设计,也是贯彻《语文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的要求,也落实了提高个人思想情操的教学目标。】
4、谈收获,小结文本
【设计目的:每个人对同一堂课的收获是不同的,也不可能要求学生们有整齐划一的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本节课学习方法及小组合作的方面谈,让不同层次,不同感悟的学生各自谈收获。】
5、作业:A必做题:巩固背诵第9段;
B选做题:练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看云、看日出、看落日„„写一段话,先说明看此物的缘由、经过,再抒写心中的感受。
【设计目的: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做的,选做题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锻炼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能力。】
4、精彩片段
为突出教学重难点,课堂上,师生抓住课文关键语句,潜心阅读、个性剖析,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积极展开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思维对话和情感交流。以下是第三环节“跳读课文,品读文本”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任何感情的抒发都是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用心品味作者的语言,才能感受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所以在品味的过程中我没有太多的干预,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逐步引导。
师:是啊!每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心中都会产生浓浓的思乡情!我们的作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都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作者的思乡爱国之情?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
师:下面小组交流,组长要做好主持,记录员做好记录!好现在开始!
师:停!下面我们集体来交流一下!同学们注意要学会倾听,要做好记录,必要时要补 充发言!好!哪个小组先来!
生:我们小组觉得文章的1、2、3段,是通过作者在美国大学里看到了和故乡一样的花草伤感得流泪这件事,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师:哦,你们认为是 “看花草”这件事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板书:看花草)师:哪个小组再来交流!
生:我们组觉得4、5段作者是通过回忆自己十几岁离开家,一直到美国的这段经历来写自己离开祖国后的那种思乡的情感(板书:忆经历)
师:很好!哪个小组再有补充!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在11段中,还引用一个宋朝画家的典故,作者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入到这个历史故事当中。(板书:引典故)
师:交流继续!
生:我们小组认为文章的第九段作者通过描绘故乡的优美景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板书:绘故土)
师:还有吗?同学们有没有注意6、7段,这两段写了什么?谁来分析一下?
生1:我觉得6、7段是讲了美国小说中的一个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中国人的故事。(板书:讲故事)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说中的中国人的故事呢?
生2:因为通过这个中国人的故事,能够写出所有旅居海外的游子们心中的那种浓浓思乡情!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章从看花草、忆经历、讲故事、绘故土、引典故五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对故乡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与热爱!(画花的外形并板书思乡爱国)
片段二:
师:好!同学们发言时候可以这样来说“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第几段中的哪句话,然后赏析,小组的其他同学可加以补充!好!哪个小组一马当先!
组1: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第3段中的: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我们觉得这句话中的“变”、“褪”、“落”、“流”这四个动词运用的非常恰当。
师:好!哪个小组也赏析的这句话,你们可以补充一下吗?
生:我们小组也觉得这几个动词用得很好,特别是“褪”字,我们把它换成了“淡”,(师:哪个淡?生:淡颜色的淡)换了之后,感觉不如原来的生动,因为“褪”字是“脱”的意思,显得颜色有一个变化过程,而“淡”字就没有这种效果。
师:非常好!他们小组是把这句话中的褪字改成了淡字,运用了“改一改”、“品一品”的方法,分析得非常到位!师:那么,这句话怎样来读呢?
生:我觉得作者在异国他乡看到了和故乡一样的花,一定很伤感,而且作者还流泪了!应该用一种伤感的语气来读!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练习读。师:谁来试试? 师:读得很好!师:我们继续交流!
组2: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第5段中的“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们小组是把这句话中的“不爱看”和“不敢看”交换了一下位置,我们这句话中的“不爱看”和“不敢看”这两个词语运用得非常准确,不能交换。因为作者在美国的时候,一定会从心里非常排斥与家乡不同的东西,所以“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但是看到了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又会勾起思乡之情,所以作者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师:你们运用的是“换一换、品一品”的方法对词语进行了赏析,从而理解了作者那种想看又不敢看的矛盾心理。非常棒!
师:哪个小组再来交流?
组3:我们小组选择的是第10段,(读第10段)我们觉得“人生如萍”、“ 人生如絮”这两个比喻句写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你知道什么是萍?什么是絮吗?
生:萍就是那种漂浮在池塘中一种椭圆形的小绿叶,没有根。絮就像是柳絮一样,也没有根,被风一吹,到处飞舞。
师:那么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都没有根。
师:那么谁说说古人和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喻成“萍”和“絮”?
生:萍和絮都是没有根,古人和作者把自己比喻成萍,能够很生动形象地写出他们失去祖国后那种无依无靠、四处漂泊的状态。
师:说得太好了!师:我们继续交流!
组4: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第7段中 “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很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刚才我们组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把“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这句话中的“混合”读成了“融合”,开始我们还以为是作者用词不当,再一琢磨,就觉得“混合”这个词用得非常巧妙!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这个问题,我想让我们组的张欣同学为大家分析!生:我们觉得 “融合”的意思应该是:不同的事物融为一体了,不分你我;而“混合”是把几种事物掺在了一起,这几种事物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而小说中的中国人说“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说明他是非常渴望能和美国人融合在一起,可是不管怎么努力,最终连和美国人“混合”在一起都不能,可见,一个漂泊异地的游子的处境是多么悲凉!
师:你们的分析太独到了!太精彩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5、自我反思
几经实践、反复研讨,我最终确立以思维对话为核心,从“重教”向“重学”转变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影响巨大。许多教师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我也在这种改革中努力探讨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生命力,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如何能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东西。在教学中设置拓展延伸环节可能是我做出的第一个举动了。但是一系列的问题就摆在面前: 1.在文章哪些讲解环节中设置拓展? 2.拓展延伸带给学生的会是什么?
3.想要把拓展延伸做好,我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给养? 4.拓展延伸最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这些问题的解决,语文组的同事们给了我许多启发和灵感。拓展延伸设置的方法主要有: 1.赏析语言中拓展延伸:
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首先,让学生对优美语段做积累,可以圈画,可以朗读,可以记录。然后,感悟内化这些文字,试着说出其中蕴藏的情感情绪。接着,让学生去仿写,用阅读来促进写作。
例:“ 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一句。既然学生找出了这些句子,说明他们深有感悟,我应该引导着他们表达,鼓励他们仿写。这样的拓展才会有实效。
2.情境迁移处拓展延伸: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要形成情感和价值观。即,让文本的精神情感价值观内化到学生思维中。应该借助本文精彩的语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情感教育。
总之,在整堂课中坚持“先学后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自学能解决就要让学生自学,教师不急于讲;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要退到最后一步。先让学生说,学生回答错了不要紧,教师可以纠正,但一定要给学生学与说的机会,在你说我说大家都说的课堂气氛中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6.专业点评
生活阅历、背景的差异,为这篇文章等学习增加了困难。但恰恰是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王老师带领学生以思促情,以情激思,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在渐次深入地融情对话过程中 完成了自我提升,实现了学生生命进步。(1)巧设问题
阅读是理解文本的最佳途径。课堂上,她选取“找出你认为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作为统领全课的问题,老师没有急于解释这些富有内涵的句子,而是从容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互相交流体会。(2)注重体验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任何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在理解“人生如萍”、“ 人生如絮”这两个比喻句时,王老师首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萍?什么是絮吗?”在了解了各自的状态后再思考比喻的内含就容易得多了。
情感的互动推进了思维的发展,赋予课堂深厚的生命气息,师生内心的情感也在变化中完成了各自与自我的对话。从认知到情感的变化,到认知与情感的一体交融,有意识地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推进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获得情感因素的发展与提升,真正做到情思一体,多维对话,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课堂的高效,这也是“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的基本立场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
第三篇:第二节 《季风气候显著》教学设计
第二节 《季风气候显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能力目标:
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帮助学生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季风气候的基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难点: 锋面雨的形成。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本地一年中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
互动一:指导学生读冬季风图、夏季风图,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特点及影响范围等。
发源地
风向
特点
影响范围
冬季风
夏季风
互动二:读“我国的季风区图与非季风区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地区图”,小组讨论: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至以什么山脉为界?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降水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演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展示北京降水柱状图和乌鲁木齐降水柱状图加以印证。看一看利用课件演示动画“锋面雨的形成”,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9页短文“锋面雨”,讲故事完成:锋面雨是怎样形成的?“梅雨”和“伏旱”发生在什么时间,是怎样形成的? 互动三:探究活动课文40页1题和2题
1.展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2.展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图,设问:两地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总结新课:阅读课外短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区域,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拓展探究: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我国的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资料,从灾害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说明。
第四篇: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
南北气温的差异
教学设计
中河中学 马永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围绕气候特征这一主线展开的。要了解气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要素--气温的分布及特点,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说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新面孔,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爱好等消除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小妹在广东上学的事例让学生了解南北方的气温存在差距,从而引入新课)大家想一下,同样都在中国,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差距咋就这么大尼?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要探讨的话题----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二、讲授新课
(展示一月份海南岛和黑龙江漠河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差异图片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南北方气温差异的感性体验)
师:那么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活动体验,师生交流 活动1 引导学生读图2.13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先搞清楚一月份属于冬季,然后让学生观察冬季北方和南方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比如南北方的气温高低状况以及界限和数值的不同等。
读图填表,以漠河,北京,广州,海口四地为例,给出他们的纬度位置,请学生观察他们的气温,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算算差距有多大。然后找出规律:在冬季,我国从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由高到低,南北温差较大。从而也进一步理解了以前所学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这张图,请大家找到0℃等温线,先把它用笔描粗,然后再观察0℃等温线的东段大致都经过了哪列山哪条河流?
生:秦岭、淮河。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0℃等温线是和秦岭淮河大致平行的对吗?请同学们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比如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南北方气温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东西部降水量的分界线等等。
(继续读图)找出一月份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思考在0℃等温线南北两侧的河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从而使学生知道只有北方的河流会结冰,南方的河流不会结冰,但前提是在正常年份。
(承转)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冬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有很大差异,而且基本上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那么在夏季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活动2 引导学生读图2.14,我国七月平均气温,继续搞清楚七月份属于夏季,观察夏季我国气温的总体分布,没有负值,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和比较温差,从而得出规律:在夏季,我国从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还是由低到高,但温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复习拓展练习题,特别是夏季青藏高原低温的原因是海拔太高,因为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活动3 P33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除了纬度,还跟什么有关系?
(生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展示板书:南北方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差异,弄清楚原因(由于纬度和地势)
(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我国南北方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异,那南方和南方,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方气温一样吗?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把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山地气候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分布情况和范围。
四、思维和知识拓展
展示图片: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掌握各温度带的位置和范围。思考:人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或者说指标是什么?
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有些印象后再加以讲述,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然后引导学生读图,找到宁夏,判断本区所处的温度带。
活动4 P34 不同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结合幻灯片,请学生畅所欲言,把本节课推向高潮。对学生的发言适当补充和激励性评价,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
小结本课内容,做练习。
第五篇:《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南北气温差异》教学设计
授课人:周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2.说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4.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我国一、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一步学会判断、分析等值线分布图,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从一月等温线图上,找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3.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教学难点】
阅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初一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于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动画展示)小明在冬季和夏季去哈尔滨的外婆家,为什么着装会有很大的差别呢?(学生答:冬季温差大,夏季温差小)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共同要探讨的话题----南北方的气温差异。
二、讲授新课
(展示一月份海南岛和黑龙江漠河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差异图片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南北方气温差异的感性体验)
师:那么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活动体验,师生交流 活动1 引导学生读图2.13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先搞清楚一月份属于冬季,然后让学生观察冬季北方和南方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比如南北方的气温高低状况以及界限和数值的不同等。
读图填表,以漠河,北京,广州,海口四地为例,给出他们的纬度位置,请学生观察他们的气温,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算算差距有多大。然后找出规律:在冬季,我国从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由高到低,南北温差较大。从而也进一步理解了以前所学的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的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这张图,请大家找到0℃等温线,先把它用笔描粗,然后再观察0℃等温线的东段大致都经过了哪列山哪条河流?
生:秦岭、淮河。
师:非常好!也就是说0℃等温线是和秦岭淮河大致平行的对吗?请同学们记住,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比如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南北方气温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东西部降水量的分界线等等。
(继续读图)找出一月份我国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地方,思考在0℃等温线南北两侧的河流会产生什么现象?从而使学生知道只有北方的河流会结冰,南方的河流不会结冰,但前提是在正常年份。
(承转)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冬季我国南北方的气温有很大差异,而且基本上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那么在夏季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活动2 引导学生读图2.14,我国七月平均气温,继续搞清楚七月份属于夏季,观察夏季我国气温的总体分布,没有负值,找出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和比较温差,从而得出规律:在夏季,我国从南
向北,纬度由低到高,气温还是由低到高,但温差不大。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复习拓展练习题,特别是夏季青藏高原低温的原因是海拔太高,因为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活动3 P33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除了纬度,还跟什么有关系?(学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展示板书:南北方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差异,弄清楚原因(由于纬度和地势)(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我国南北方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异,那南方和南方,北方和北方不同的地方气温一样吗?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温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把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高原山地气候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分布情况和范围。
四、思维和知识拓展
展示图片: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掌握各温度带的位置和范围。思考:人们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或者说指标是什么?
引入活动积温的概念,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有些印象后再加以讲述,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消化。然后引导学生读图,找到宁夏,判断本区所处的温度带。
活动4 P34 不同温度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结合幻灯片,请学生畅所欲言,把本节课推向高潮。对学生的发言适当补充和激励性评价,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
小结本课内容,做练习。
《南北气温差异》教学反思
授课人:周扬
对于本节课教学的反思如下:
1.本节课逻辑性强,内容清晰,重难点突出。并且在课堂中融入了前面学过的知识,这样起到了一个巩固复习的效果。通过分析冬季夏季中国气温的分布,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地图寻找有用的地理信息,加深了对中国气温分布特点的理解。
2.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另外,板书设计比较一般,下次上课可以尝试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本节课的内容。
在讲解秦岭淮河一线时,可以尝试讲解其经过哪些省份和地区,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好能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描绘出此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图文结合能力。整节课语速有点快,应该放平和点。时间分配上,最后最好留几分钟时间给学生自己思考消化。
3.在温度带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这部分的教学中,如果再增加些学生的生活事例和亲身感受应该会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活跃,也更让他们感觉地理是结合生活的,是有用的学科
针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成功的地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让地理课堂的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