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灾后重建 促进发展步伐
感受灾后重建 促进发展步伐
------赴地震灾区考察心得体会
在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县委、县政府组织我县相关人员赴北川县、汶川县、都江堰市等地参观考察灾后重建工作,我亲眼目睹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新亮点、新变化,切身感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气象、新成效。
一、感受和体会
(一)规划高起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抗震救灾的同时,立即组织规划震后重建方案,灾后恢复重建秩序井然、成就巨大,崭新的乡村从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火热的建设场景处处可见,新建的白墙彩瓦住宅小区错落有致,一派新气象。新的乡村集中点,规划合理,对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大有帮助,集中点建房由过去的分散走向相对集中,这样既节约土地,又便于公共设施共用。灾区新居建设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建设快速度。“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是省委“两个加快”的一项重要内容。震后两年的今天,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特意保留的几处地震遗址外,已经看不到一点特大地震的痕迹,灾区面貌焕然一新,道路、桥梁、学校、医院、民居,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息。“我们一定会重建更加美好的新家园”,温总理掷地有声的话语在这里得到了生动鲜活的诠释。繁重的任务,短短的时间,巨大的变化,没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是无法想象的,这里无处不在彰显灾后重建的“速度”。如何确保武胜经济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灾后重建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
(三)面貌大改观。灾后重建精神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崭新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灾区干部群众不怕困难、团结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面貌和感天动地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地震后,面对一片废墟,灾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以“苦干二三年、跨越二十年”的信念,在满目的废墟上,将失惨重的工厂复苏、农民复耕、学生复课。现在到处耸立着崭新的楼房,宽阔的道路两旁花团锦簇,绿树环阴,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灾区干部群众那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和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对新的生活充满喜悦与自信的眼神,充满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四)感恩真激发。大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捐钱捐物。援建单位对口支援工作实、进度快、效果好,扎实推进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灾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灾区最让人醒目的就是,几乎处处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感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学校大门处的石头,还是街道两旁的店铺,诸如“大爱如山,深恩似海”、“汇八方之爱,源力量之泉”等词段充满了灾区的各个角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大街小巷飞舞。
二、培养三种作风,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学先进,找差距,添措施”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三天的参观时间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感,让我震动、深受启发,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愈加强烈。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全力推进全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强活力安居博爱新武胜”作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必须要着力培养
干部的“三种作风”。
(一)敢于爬坡上行,善于攻坚克难的作风。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大力弘扬敢打必胜,攻坚克难的作风,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不为困难吓倒的信心。
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增强机遇意识,确保率先发展。在镇域经济发展上,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富民工程、城镇经营强镇工程;牢牢把握“把万善打造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这条主线,抓住兰渝铁路过境建站,现代仓储物流工业园区建设两大机遇,形成迅速行动、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思想解放上,增强求变意识和落实意识,确保率先破题。一是在求变意识上有所突破。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把握好发展率先、政策领先的问题,敢于求新求变,敢于实践,敢于破题,提高思想境界、工作标准、目标追求,增强发展的气魄、发展的胆识、创新的能力,与时俱进,勇争一流。二是在落实意识上有所创新。在工作落实上,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做到分管领导负责抓,工作人员具体抓,强服务、抓落实、促发展。
(二)雷厉风行,勇争一流的作风。要在全镇大力弘扬灾后重建精神,在工作节奏上求“快”。随着兰渝铁路的开工建设,万善区位和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全镇上下必须具备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作风,快节奏、高质量地做好各项任务;要着眼当前重点、难点工作,雷厉风行,立说立行,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今日事今日毕,坚持分秒必争,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要加快工作节奏,各基层站所、村(居)要真正变“散步走”为“大步跑”工作方式,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奋勇争先、雷厉风行
干事”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改善民生,推进促进社会和谐的作风。一切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群众得到实惠,解决好民生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镇上下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为民办实事,继续推进老街旧房改造、场镇污水治理、嘉陵江引水、土地整治工程等。扎实推进建设和谐畅通效能新万善的能力。要正确处理好突出重点与统筹全面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全力以赴与分步落实的关系,把老百姓最“急”、最“盼”的事情和问题落实好,解决好,让发展的成果泽惠百姓,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万善镇委员会 张伟
2010年6月3日
第二篇:湖南受灾,我感动了
湖南受灾,我感动了
大家知道吗,“7。15”、“7。26”在湖南遭遇了台风“碧利斯”和“格美”强热带风暴的影响,湖南郴州、永州等地区受到严重的灾难。洪水来袭时,有些英勇的解放军和平民英雄们拼命地解救,最终还是牺牲了!但是我们中华人民难道就被这样的洪水就失去了我们的团结吗?不,不可能的„„
在这到处都是水的城市,在这城市里,还有人民困在这危险里――对于湖南郴州这个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可谓是“灾难之年”。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之惨重可以说是500年一遇。“碧利斯”刚过,5号台风“格美”有来袭,郴州陷入险情。郴州等地区142。92万受灾,经济损失7。43亿元,始终6人,转移人口31。7万人,对郴州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呀!湖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伯华也赶到受灾严重的郴州现场指挥抗洪救灾工作,帮助灾民脱险。周伯华对灾民们说:“党委和政府都很关心大家,大家不要急,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这一句话说到灾民的心坎里了,有一种温暖一直冲向了眼睛„„
在洪灾里,有很多英雄都牺牲了,他们的事迹让我眼泪情不自禁地就流下了„„郴州石乡昆村妇代会主任陈淑秀,在7。15日洪水猛涨的情况下,她为了救村民,自己却被洪水冲走了!在之前,她感觉洪水来临了,就一户一户地去敲正在熟睡的村民们的门,手都敲肿了,可是她没有停下来。她已经转移了许多的村民了,但是不久就因为救村民牺牲了!她的小儿子失去了妈妈这种痛苦,陈淑秀就没有想过吗?而当时她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些,她的心里是人民的安全,不顾一切地去挽救村民,自己的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了!总理温家宝还对她的小儿子和她的亲戚说:“你们失去了一个亲人,还有千千万万的亲人。包括我在内。(对她的小儿子)你在你妈妈的坟前帮我鞠躬!”„„还有英雄:唐飞、李映辉、范继雄、孙春成等一些解放军都英勇牺牲!
我哭了,我被中华儿女的所作所为所感动了,我骄傲自己是中华的儿女后代,骄傲我有这样的中华长辈做我的榜样!还有各个地区的募捐,人们的同情,英雄的壮烈,政府的温暖,湖南受灾,我感动了„„
第三篇: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 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当前,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实现“三先”目标的要求,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民素质、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站在加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市的职业教育起步于八十年代初,现建有职业高级中学两所----市职教中心和**职中,均为江苏省合格职教中心;一所民办新世纪学校;另外还有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学校、供销学校、卫校等四所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部门学校。
市职教中心建于1985年,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92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8人,实习指导教师22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84人;校园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家电多功能实验室、财会模拟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工艺美术室、家电实习操作车间、汽车维修操作间、钳工、焊接车间、烹饪操作间、缝纫车间等实验实习场所。现开设汽车驾驶与维修、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烹饪、电子电器、保安、焊接、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等十余个专业,共33个教学班,在校生1299人。其中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被评定为徐州市示范专业。
2004年该校毕业生有89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录取9人,专科录取72人,除此以外,其它350名毕业生全部安置就业,就业率100%。
**职中建于1982年,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3人;校园占地137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有OEH多媒体教学网络、闭路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拖动实验室、家电七合一实验室、高速缝纫机实习室、烹饪操作室等实训场所。学校现开设服装工艺、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电子电器、电子技术、烹饪、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共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580人。其中服装工艺、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定为**市示范专业。
2004年该校毕业共有130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录取11人,专科录取112人,剩余100名毕业生全部安排在上海、苏州等地就业。
**市新世纪学校作为一所开展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两年培养和输送出电子技术专业学生400余人,就业率达到100%。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约36000人,职业学校在校生仅3000余人,与上级要求的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当差距很大,比例严重失调。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富民强市,争创“三先”,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化步伐逐渐加快,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增,而目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数量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可能多的培养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才能不断满足我市工业化进程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市作为人口大市,每年都要新增10000余名劳动力,这些人没有经过技能培训就走上社会,文化层次低、技术水平差,制约了我市的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我市现有的两所职业中学---市职教中心和**职中均为省合格职教中心,但两所学校在校生总数不足3000人,且硬件设施不足,设备简陋,师资薄弱,经费匮乏,难以担负我市经济发展对大批技术工人需求的重任,因此,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科技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再就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逐步形成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是:紧紧抓住高中阶段生源进入高峰期的有利时机,加快职业学校的校园建设,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力争在“十五”期间,使我市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1、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重申了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我市的实际也要求合理划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范围,抓住高中阶段生源进入高峰期的有利时机,加大普教、职教统筹力度,积极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提高职、普比例,2005年,全面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要达到3000人左右,市职教中心和**职中要创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 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要达到4000人;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要达到5000人,职、普比大体相当,每校要建设2-3个省级重点专业,3-5个**市级示范专业。
2、积极推进示范专业建设。职业学校要根据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确定3-5个相对稳定、师资较强、设施齐全的专业作为学校的骨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对照教育部《关于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认真研究制定和实施本校的示范专业建设方案,以专业建设的现代化带动职业学校的现代化建设。今年,市职教中心的焊接专业和车辐职中的服装专业要通过省级示范专业验收。针对国家启动紧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市职教中心积极创造条件,计划投入400万元创建板材加工技术培训基地,逐步形成木材加工的专业群,目前论证报告已经报到省教育厅。
3、强化服务功能,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农村新增剩余劳动力10万人,致富带头人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到20%,城镇在职职工年培训率达到50%,下岗人员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
4、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一规定,我们将在使现有的两所职中上规模上档次的基础上,选择**五中、**高中、**中学等三所普通高中设立职教专业班,把一些需要实验实习设施较少的专业如工艺美术、计算机等专业设在这些学校,普中班、职教班同时开设。同时在各镇办好一所职成教中心校,努力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规模。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相关学历层次。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每年至少选派20名教师参加省“四新”培训及到企业锻炼;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社会上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0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90%以上的专任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10%以上的专任教师要具有研究生学历,名师、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比例20%以上。
6、深化职业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推行教师全员责任制和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核定编制下的工资总额包干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人员能进能出,以岗定薪,按劳取酬,盘活学校人力资源。
四、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加强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开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重视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其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为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改进和调整专业设置,保证毕业生适销对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讲、练同步,教、学结合。选择一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推进专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的需要,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实行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实践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
3、抓好就业指导工作。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尺,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建设和扩大就业网络,确保毕业生全部妥善安置就业,以畅通的“出口”拉动“入口”。
4、多渠道筹集资金,抓好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努力搞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场地建设。要对所开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高标准制定实验实习基地建设方案,以满足和保证教学计划、大纲的全面实施。职业学校要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为受教育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提供条件。
5、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联系的综合课程教育实验。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或业余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就业、升学准备和增强技能、更新知识等多种需要。
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筹资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职业教育拨款和成本分担机制,努力改变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长。职业高中收费低,学校规模小,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必须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职业学校课程教材开发、师资培训、骨干学校建设和扶持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应落实市政府规定的“农村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并主要用于职业学校更新实验实习设备和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从人均0.25元提高到0.5元以上,由市政府筹措和统筹安排”。
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办好实验实习基地、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实现产教结合,增强职业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政策提高收费标准。
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本着“你投入,我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则,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职业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关于职中教师编制的有关规定配齐职中教师,在教师调配和大学生分配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职业学校予以扶持,并将每年从社会上择优招录一批专业、文化课教师,充实到两所职中,以解决师资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大普教、职教统筹力度,严格执行普高死档线,控制普高规模,提高普、职比例。继续坚持职业学校春季招生制度,今年春季中等职业学校共计划招生3120人,必须严格制定并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对招生的指导工作,针对各职业学校的特点,错位设置专业,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拓宽办学思路。职业学校要拓宽办学思路,通过联合办学、股份合作等形式,上挂科研院所,横联大中型企业,积极展开合作,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层次,激发学校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4、依法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进一步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加大对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评估,提高职业教育管理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的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当前,职业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努力把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培养合格人才,为富民强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中国的发展步伐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一切混乱终于在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被平息,就在这次会议中,邓小平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东方的雄狮开始苏醒”中国渐渐展现出了一个大国的形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切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中国已骄傲的向世界宣布自己已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欺凌的弱国!成功举办29届奥运会,令全世界都领略了着一个文明古国的风采,2008年全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也充分尽到了作为一个强国的责任。
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它成为我国工业化的起点。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时光来到了2009年,我正在电视机前,收看着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又是一个重大成就,我开始浮想联翩,我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想起了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我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想起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中国国力,想起中国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综合国力第六的国家,想起新中国成立的这一甲子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的、不断地提升
第五篇: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农村金融主力军竞争力
信用社:李腾
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性命,是灵魂。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农村信用社也不例外。因此,各级农村信用社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抓紧研究解决。一是进一步加大解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的力度,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加大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突出问题的力度,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实保证金融安全。同时,希望各级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自尊自重,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经得起执政和管理钱的考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的银行行员。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务必要认清形势,清醒头脑,端正思想,坚定信念,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对竞争机遇,信用社务必立足实际,坚定信心,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在近年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进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信用社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紧跟公司改革和发展步伐,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强化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强抓机遇,审时度势,一手抓业务拓展和深化改革,一手抓监督管理和案件防范工作。另外,在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业绩的同时,也取得了“零案件”的良好成效。下面我将自己工作中的体会及建议汇报总结如下:
业务拓展方面
(一)抓好资金组织工作,增强资金实力。坚定存款是“立社之本,发展之源”的经营理念不动摇,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发扬“想尽千方百计、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的精神抓好资金组织工作,从上而下实施全员揽存工程。有了这些创新的经营理念,才能让我省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站稳脚跟。通过会议、文件、简报以及班子成员到分社调研等方式将“存款就是经营、就是发展、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每位员工,并及时将存款任务分配到各分社(部),做到存款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从上而下实施全员揽存工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将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业务品种、操作流程、支农成果等进行广泛宣传,让客户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农村信用社,并着力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地位。另外,就是全力实施以贷引存战略,以贷款为支点,拉长业务链,撬动存款增长。同时全面开展保险、评估、卡业务以及工资代发等业务,并追逐借款人的上、下游客户信息,增加组织资金的渠道和来源。然后,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使客户在农村信用社能逐步感受到现代商业银行的氛围,从而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此外,还可以把账户拓展纳入劳动竞赛的考核内容之一,并加大考核,不仅能增强各分社(部)开展账户营销的积极性,而且为不断改善存款结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坚定发展思路 推动信贷营销
“要实现信用社提速发展的目标,做好信贷营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确定把支持城乡统筹、民生工程、和中小企业作为信贷营销的重点。通过一系列信贷营销理念的实施,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着力抓好农村和城镇两个市场,努力取得让客户满意、政府满意、信用社自身满意的良好成效。
那么信贷营销理念中,首先应当创新信贷营销机制:即抓好信贷营销源头工作,跟踪培养目标客户,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用量化的标准畅通贷款审批快速通道;用利率定价机制来捆绑客户资料;用奖励机制刺激不良贷款清收;用劳动竞赛的方式推动工作。
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也为富裕资金寻找出路,我们可以及时与政府平台公司对接,在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陆续向政府平台公司新投放贷款,突破信贷营销瓶颈。
另外,信用社在支农工作方面,还需积极创新支农方式,按照“大农村”理念,把城镇下岗人员贷款“嫁接”到农村,有效地解决了下岗人员贷款难的问题。
(三)全力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
为了不断压降不良贷款占比,信用社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辅之以委托外部人清收等方式,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具体做法是:一是对存量不良贷款“下猛药、出狠手、用实招”,勇于碰硬,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方式多法并举化解不良贷款。同时在清收化解的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注重清收技巧;二是在总结委托外部人员(机构)清收不良贷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全面推开;三是进一步健全了贷款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新增贷款产生劣变,对出现新增风险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四是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并加大了对闲置抵贷资产的处置力度。
现在的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已今非昔比,竞争更是有目共睹。多家金融机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纷纷登陆农村阵地,与农村信用社一比高下,城乡百姓也正在选择和享受着竞争带来的实惠。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研究制定新的农村金融策略,以谋求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村金融的竞争有利于搞活农村信贷,有利于活跃农村资金,有利于改进服务,有利于“三农”发展,有利于应对金融危机,就看我们如何把握机遇,在严峻的形势下超越自我加快发展。
我坚信信用社干部职工在当前的形势下,一定会不断转换思维,适应环境,挑战和战胜自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完善和丰富自我,牢牢掌握主动权,步步紧跟主旋律,多一些务实的态度,多一些难得的包容,在未来的农村金融市场站稳脚跟。以平凡的工作岗位为平台,发挥个人才智,通过信用社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把工作变成习惯,在为信合作出奉献,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新路,开创一片新天地,努力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