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体验式班会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以体验式班会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即班会、主题班会和体验式班会。1.班会
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班会主要分为临时班会,例行班会和主题班会。临时班会是因临时性工作安排或突发事件而开展;例行班会一般每周一次,总结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常规问题”。
2、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一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班会” 对主题班会概念的界定中都包含一些共同的因素:有确定的主题,实施主体包括班主任和学生,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主题班会是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围绕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
3、体验式主题班会
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由老师,学生共同设计活动,用团体活动的方式来组织班会,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交流分享,感悟提升的一种主题班会形式。与校外拓展活动不同,体验式主题班会是在校内有限的时间,空间和教学条件下组织开展的。这种主题班会少了传统主题班会的僵化模式,少了班主任的枯燥说教和一言堂,少了表演色彩,激发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在体验式主题班会中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都充分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分享感悟和价值澄清是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核心部分,活动完成后,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相同活动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其实展现了同学们的不同价值观,在比较不同的感受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明白了道理,分清了是非,这就是价值澄清的过程。
一、活动背景
随着广播影视、网络媒体的普及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的社会文化对学生品德形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当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内容高大上,苍白空泛,脱离学生实际和学生青春期特点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不到学生思想深处。单一传统说教式教育方式在现实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找到一种能够走进学生内心、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方式就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文法外语系从一直非常重视学生主题班会工作,把班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提高班会效果和班会质量,充分发挥的实效作用。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几次问卷调查。学生在回答“在班级中,你们开过主题班会吗?”时,100%的同学回答开过,被问到主题班会的频率时,83.9%的同学回答每月开一次,7.8%的同学回答两周开一次,由此可见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主题班会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得到了普遍重视。当被问到“你认为进入大学以来开展的主题班会教育效果如何?只有 15.9%的学生认为效果好,76.8%的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可见主题班会质量不高,不能解决切实问题。主题班会作为思想政治的重要阵地,存在形式死板、学生课堂参与率低、师生交流不畅等问题,为开班会而开班会,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法外语系在郝连旺书记的带领下,积极探索班会模式,充分考虑的主观感受,将用教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理论应用到班会中来,创新性的开展了一系列,“情景体验式班会”在实际应用中起来的显著的效果。
二、开展体验式班会的意义
1、一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提高到重要地位,强调学生德育养成中的亲历亲为和体验。为实现新课程的德育要求,应充分发挥体验式主题班会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三、体验式班会基本理念
1、价值澄清理论,价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 ion)理论出现于 20世纪20年代,在 60年代逐渐流行的一种德育理论。在社会发展中价值冲突导致人们的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而预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不能通过简单的道德灌输进入到学生的心中。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道德选择。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各种传播媒体以及不同国家和文化间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变的信息,使得形成固定的道德观念越来越困难。学校教育中,教师不是灌输道德规范而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提高其道德选择的能力。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评价促进“知”、“情’’、“意
一、“行”的和谐发展。价值澄清理论重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和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负责任的判断是非。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积极的、主动地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民主,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容易激发大脑的活力,从而大大提高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抽象的顿悟。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目标
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
一是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
改变主题班会僵化的组织形式,根据班会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可以由两名学生主持,也可以由班主任和学生主持,甚或辅导员自己主持。改变对发言讨论这一活动形式的过度依赖,避免使主题班会成为单调、沉默的发言会。要根据教育目标设计相应的活动,开展活动后再让学生有感而发。比如,主题班会《考试作弊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家长和老师人,通过他们的表演和“现身说法”来培养学生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作弊后之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是选取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设计中要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和符合青春期特点的教育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避免班会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比如,主题班会《人生百味—态度影响情绪》中,通过让学生体会周围同学对自己的笑脸、赞扬等积极态度和冷漠、挖苦等消极态度来体会不同态度对自身情绪的影响,培养学生正常交往,善待他人的习惯。
三、注重对班会中情景的分享
在活动中,一定注重对情景的分享,鼓励学生都说出对情景的感受、感悟,情景扮演的同学、和在场的同学都要进行分享,引起共鸣进而使情景内容深入人心。
四、设计方案(举例子)
主题班会方案是主题班会效果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班会的蓝图,体现了班主任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智慧。从主题的选定,到资料的搜集,到思路的整理最后形成主题班会方案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式主题班会一般分以下几个部分:
1.主题名称 主题名称是主题班会最重要的信息。它体现了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是教育内容的高度概括。主题名称要意义深刻,生动活泼。表述的方式还要符合学生的语言表达特点。
2.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主体班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规定了主题班会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3.活动要素 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主题班会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操场和心理活动中心等场所,对象是学生群体。
4.活动准备 指的是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而做的组织上和场地、器材的前期工作。
5.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部分是主体班会方案的核心部分,详细描述了主体班会的组织实 施过程,包括每个阶段的用时安排,确定主持人及其主持词,还有班主任最后的总结提升等。活动过程按照计划进行,同时要随时注意生成性的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户外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和拓展活动,要随时监控、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
6.总结和反思 “反思是很好的发展方式,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之后,对活动的反思、总结是我们应该完成的一项基本程序。通过反思,可以使活动的教育效果得以加强,从而使以后的活动得以优化,活动的拓展也可以使教育得以延续和深化。”
下面来请大家来看看我们召开的一次体验式班会的视频:
结束语:在我系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实践基础上,通过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成功举办,我们认为,进行主题班会教学要与时俱进,以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并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积极的、主动地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民主,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容易激发大脑的活力,从而大大提高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情景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也是把学科教学的综合知识和德育活动结合起来的过程。这更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主题班会的概念,主题班会既不是班主任的 “一言堂”,也不是学生的“表演秀”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准备和实施的。体验式主题班会既是活动也是课程。它的活动教育原则,情感体验原则,主体参与原则和认知升华原则规定了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要求。情感体验是其显著特点,感悟分享,价值澄清之后的道德践行才是最终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真正目标。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教育者要关注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学生“三观”的变化。学生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方式的主题班会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其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认真研究包括体验式主题班会在内的各种主题班会开展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浅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途径
浅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途径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必须在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的思考,探索增强其说服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意见》科学地阐明了重视科学理论、加强理论武装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功能是通过理论的说服力量体现的。因此,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认识与必要性研究,探索增强说服力的有效途径尤为重要。
1、加强高校政治教育说服力必要性
1.1 说服力是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功能的重要实现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学生具有全新特点,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特别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变,又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积极作用。
1.2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不强的现状所决定的如果把形势政策简单重复的陈列、灌输,那么就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丧失了使人信服的理论威力和理论魅力,变成抽象的教条和表态时的言论,那就没有说服力可言。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当前说服力不强或不够强表现在缺乏说服的本领,还不能做到把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由抽象变为具体,把理论术语还原为生活现实,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缺乏说服的感情,还不能完全摆脱居高临下,生硬强制,还不能完全贴近人心,也就难以实现完全的心灵沟通;缺乏说服的基础,由于自身学习不够,调查研究不勤,联系实际不紧,缺乏针对性,不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
1.3 文化多元的形势要求必须加强高校政治教育说服力
高校对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清醒认识,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朗。国家间的竞争已从传统的经济、科技领域扩大到文化领域。不可否认,文化多元化对于文化交流、综合创新、科技进步及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也具有负面影响,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也得以广泛传播,加上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滞后,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说服力的特征表现
(1)政治理论课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课堂枯燥乏味,灌输式教育为主要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缺席率较高,旷课现象比较严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表现消极,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畅通,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一方面,高校学生普遍反映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枯燥,课程内容重复、教材陈旧、导致教材利用率低,理论深度也不够,而教学中还缺乏实践的环节,导致实效性不强,很多老师认为两课课程设置并不合理,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两课考试形式和方式陈旧,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反感的。多数老师照本宣科,只从单一理论角度切入理论成果、形势与政策,没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使得课程内容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中价值定位过于政治化,缺乏感召力。过分强调政治素质要求,忽略了其他素质要求,忽视了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个人正当利益,所以学生对进行理论学习的热情度大大下降。
(2)没有满足青年学生的需求,使得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弱化。高校政治教育多是由课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规定途径开展的,所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对象,缺少了自我思考、自我省察的环节,所以高校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没有实现交互式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教育;只注重“理解”理论,而忽视“方法”引导:只注重“政策”宣传,忽视“人文”关怀,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生产、生活、生命、生态问题关注不够,结果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进而使政治教育的效果弱化。
(3)理论和实践脱节,忽视了社会教育对政治教育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交互激荡,大学生同社会的联系与交流日益深入、频繁和广泛,如果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定格于高等学校,而忽视或放弃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就意味着放弃了许多阵地和机会。调查结果也显示,八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介是影响其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人际交往、图书等也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对其产生影响的重要渠道,网络和“第二课堂”的影响力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思想政治课中内涵德育功能的内容如果能够走出课堂让学生通过实践的体验,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所达不到的效果,在备课中做到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很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而且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4)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大学生的认同感降低。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够丰富,思想政治机制教育活动学生参与度有限,而且形势大多单一,没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影响力较小;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开发有限,既不能有效利用校内资源,又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保障机制不健全,硬、软件建设滞后。各种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学生工作经费支持长期存在较大缺口,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途径思考
(1)规范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使课堂教育形式生动化、多样化。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以感性事实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将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时地展现给学生,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2)抓住大学生特点,满足大学生需要,实现参与式教育。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聚集的方式,大胆探索和创新高校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当前,青年群体发生了
很大变化,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青年的新变化,以走进青年为根本,大胆推动团建创新和工作创新。一是要打破原有的严格按照行政级别来指导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青年聚集到哪里,政治教育就应在哪里发挥效用。二是要积极探索青年自主设计、自我教育的新模式,对于青年的建议和想法要给予重视,让青年自主组织政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年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坚持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学习中。《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就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一方面,高校通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培养社会技能,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准则,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逐步实现社会化,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配合课程教学的形式,到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参观企事业单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高校培养创新性复合式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4)将政治理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学生认同感。主动占领校园文化的建设阵地,通过校级学生组织、社团、媒介的引领与管理,加大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支持力度,运用时尚元素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营造凝聚力氛围,包括环境文化、学术文化、科技文化、网络文化、文体文化等方面,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舆论环境,有力的促进学生对于校园精神和学校人格化的认同,进而对学校推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志军,浦解明,左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社,2009
[3]肖廷芝,单维华,对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说服力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9)
[4]朱晓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5]包玉山,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6]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N]光明日报,2010-04-14
第三篇:以微电影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初探
以微电影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初探
【摘 要】本文对微电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高校应考虑从微电影的内容、传播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强微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校 微电影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2C-0033-03
微电影,我们可以看作新媒体时代和微时代结合下出现的一个电影新概念,它以其短小完整的情节、短时的创作周期以及微小的创作成本,加上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迅速地发展和影响着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微电影是这个时代流行的产物,是时尚和新潮的代表,受到广大喜爱新事物、追求时髦的大学生的追捧与喜爱。微电影各种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和特别的审美体验,以及关于爱情、关于青春、关于友情等流行主题,作用于大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为大学生打开了了解世界、感受生活的一扇大门,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与修养提升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一、微电影在大学校园流行和兴起
2010年11月,由中国电影集团与优酷网共同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老男孩》上线,在优酷网上创造了令人震惊的8000万次播放量。这部汇集了最鲜活的青春奋斗力量的微电影,掀起了全民对青春的怀旧,也成为最早的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
微电影发展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
可以说,青春与热血,一直是微电影乐于创作的主题,从微电影开始席卷网络之初,大学生就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为广大学生熟知和喜爱,部分有条件的大学生团体也开始进行自己的微电影创作。通过随机抽取6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发现,熟悉并愿意进行微电影创作占多数(忽略拍摄条件限制)(见图1)。
二、将微电影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电影为大学生所接受并喜爱。进入大学,大学生被自由的空气所包围,摆脱了原来中学时代繁重的课业压力,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去吸取新鲜的信息与知识,释放出了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这个时候,微电影进入他们的视线,获得了他们的喜爱和追捧。
(二)微电影符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所谓载体,在《辞海》给出的定义是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利用某种载体作为中介来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播载体和网络载体等。这些载体虽然有各自的特征,但都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能承载思想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并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微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情节表达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通过举办比赛征集相关主题的微电影作品,操作微电影的创作。比如团中央主办的“2014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就以“向上?向善”为主题征集微电影,鼓励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通过参与编剧、拍摄、制作优秀的微电影,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赛得到了许多在校学生的欢迎,青年微电影爱好者纷纷拿起摄影机,记录积极向上的青春故事,短短的2个月征集时间里就收到参赛微电影2000多部,剧本120多部,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二是能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主客体可以通过该载体发生互动。微电影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通过网络的传播更能迅速渗入大学生内心,大学生的观后感也可以通过点评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主客体的互动。由此可见,微电影具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
微电影能满足同时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载体中文化载体和网络载体的特点,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下,微电影更具有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载体的潜力。
(三)微电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微电影可以说是影视片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
1.微电影的娱乐性。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强调娱乐与教育的关系,他们意识到有效高质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本性,现在的教育,已?开始逐渐摆脱“传道、授业、解惑”的呆板面孔和政治教化的单一内容,娱乐与教育相互寻找越来越多的融合和合作方式。比如现在大学课堂的多媒体教学,到现代远程教育方式的实施,再到大众媒体各类科教节目的出现,无不渗透着寓教于乐的“快乐教育”的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通过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微电影主要依靠网络发布与传播,可以说点击率为王,点击量就是微电影的票房,是衡量一部微电影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大学生微电影具有丰富的娱乐性,微电影能获得大学生喜爱并点击观看的正是它的“娱乐性”,它是大学生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因为年轻人活泼好动,崇尚自由轻松,所以好的微电影主题即使是比较严肃和沉重的话题,也会想方设法用诙谐幽默、比较轻松的手法去表达,可以让大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发人深省,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化育人效果。
2.微电影的可参与性。具体如下:
(1)微电影的特点让其有了可参与性。微电影有微时长、微成本和微制作周期“三微一体”特点。2011年福建农林大学学生许少凯导演的惊悚微电影《LOST/落跑惊魂》,讲述的是一名名为小宝的年轻人驾车逃逸后遭遇灵异事件,上线没多久,点击率就已超过26万。这部微电影是由14名在校大学生共同创造完成,全长8分41秒,拍摄这部微电影的设备仅仅是一台单反相机,他们用一台单反相机拍出了让许多观众惊叹的效果,并且成本仅200元,包括的烟雾效果、假发、工作人员盒饭等费用。正是有了微电影“三微一体”的特点,大学生才敢于尝试拍摄和制作微电影,圆了许多大学生日思夜想的导演梦。
(2)许多大学生微电影比赛的成功举办。继微博、微信之后,微电影横空出世吸引了大众眼球,也成为“微时代”下最重要的表现元素。近几年,为了鼓励微电影的健康有序发展,各有关单位纷纷组织微电影大赛,其中许多是针对大学生群体举办的。不仅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青春影像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这样国家级权威的官方比赛,也有不少省市主办的赛事,如广西2014年举办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电影原创大赛等省级比赛,同时不乏“中山大学原创DV大赛”等校?比赛。还有许多企业单位看中微电影的广告传播效果而跃跃欲试,如广西柳州柳工颐华城投资创作的本土微电影《女神试用期》。
三、积极利用微电影新载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不断创新微电影创作,丰富微电影的内容。充分运用微电影“微言大义”的特质,善于选择好的故事,丰富微电影内容。微电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擅长和最有效的就是其“微言大义”“潜移默化”的特质,一部好的微电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如春风细雨一般,洗涤观看者的心灵,传递真善美,最后有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优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电影,不仅仅只是简短的故事情节的表达,还应该是一个有深意、有目的的故事,使大学生在观看完之后有所体会和领悟。在进行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这个题材是否有矛盾的冲击点,是否符合大学生的观看心理和兴趣。大学生因为生活阅历还比较少,对于故事和题材的选择往往会比较平庸和局限,往往喜欢以“爱情”为题材创作微电影,但其实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只要大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往往一件平凡小事就能够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共鸣。2015年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剧情入围奖作《钢琴课》就是通过一张简单的钢琴课招生简章,引出父女之间对于学钢琴一事的矛盾。《钢琴课》中的取景都非常简单和普通,通过对钢琴教室和家等场景的描绘,以及父亲内心独白的描写,凸显了父亲对女儿的爱,最后父女间的矛盾得以化解,大家相互理解。2015年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获得剧情单元最佳摄影奖的《绿皮火车》,创作者把关注点聚焦在现在大家十分关注的“留守儿童”现象,通过展示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内容,呼唤大家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搭建家庭团圆的桥梁,可谓是意义深长的佳作。
(二)利用和创建丰富的微电影传播平台,扩大微电影教育的覆盖面。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微电影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只有让优秀的微电影被广大大学生看到,才能更好地发挥微电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微电影的传播,扩大微电影的传播面和教育面。
首先,利用网络来进行微电影的传播,搭建官网平台,加强校园网站、思政网站、党建网站的建设,在网站上开设专门的微电影栏目,设置评论和交流的区域,并鼓励和联系一些校园知名人士,如知名教授、知名校友等在交流区与大学生及时互动与交流。
其次,充分利用深受学生欢迎的各类交流媒体,如微博、微信进行微电影的传播。现在许多学校都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微博和微信账号,也拥有了一定的受众,一定要注重多媒体的整合和传播,在微博和微信上,向大学生推送主流微电影的内容,利用学生间的互动,实现“病毒式”传播。
再次,利用校园内一切的播放平台,如校内的电子大屏幕、学生食堂里的电视媒介等播放微电影。微电影“三微一体”的特点,非常适合让大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观赏微电影。
最后,开设一些以微电影为主题的选修课程。网络上的微电影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微电影的制作者为了提高点击率,创作一些暴力、色情的微电影作品,开设选修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微电影的鉴赏和识别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帮助大学生摒除此类微电影的不良影响,加强自律,正确认识微电影中的利与弊。
(三)构建微电影人才培养模式。要想创作出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电影,必须有坚实年轻的大学生创作团队,大学生是校园微电影创作的主要力量,需要建立能够培育微电影创作人才的模式。
微电影人才的培育需要重视实践性,其人才培养模式也要根据行业规律和学科特点,注意理论和实践的融合。高校微电影人才的培育要区别于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也要注意避免过于业余松散,它是一个教学互长的动态培育过程。传统的影视课程集文学、艺术与技术为一体,课堂内喜欢提供大量的影视作品给学生观赏,通过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鼓励学生多模仿、多创作。但是微电影的传播特点和制作规律和传统视频制作有所不同,且微电影是学生可以在校园生活中独立制作出来的,在传统影视课程中需要加大微电影作品的观摩和品鉴的比例,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微电影的传播和创作规律,或者在课程的设置中,单独开设微电影欣赏和创作课程,并开展实践教学。
微电影的创作需要团队来完成。在这个团队中,剧本、摄影、演员、服装道具等创作型人才都要有,要建立稳定热情、有创造力校园微电影创作团队,可以在高校原有的电视台内建立“微电影工作室”,也可以建立微电影社团等团队,不需要局限在影视专业的学生,而是在全体学生内寻找热爱创作微电影的学生组建创作团队。
(四)将微电影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结合。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对传统载体的有利补充,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依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要将微电影载体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有效整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和一体化。
微电影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该如何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其可取之处,并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作,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毛艳,王可佳.微电影与电视观察报告[J].媒体时代,2013(8)
【作者简介】周 华(1978―),男,广东南海人,教育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研究;刘 丽(1979―),女,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宣传、信息传播学研究。
(责编 黎 原)
第四篇: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摘要] 针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浓厚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本文拟通过方式的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造做出初步的探讨,从而积极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和政治优势。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但随着新形势新情况的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所采用的方式或手段,它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青年大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传统的灌输方法。虽然也会运用新的方法,但是仍不能在新的思路指导下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往往过于形式化,难以深入。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作用,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文件学习,偶尔的实践活动也是按着固定的要求和计划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进行,这让受教育者难免产生厌倦情绪。
2、隐性课程不够完善。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显性课程为主,大部分的教育信息都是通过理论灌输传递给受教育者,隐性课程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和改进,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种有利于教育实施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得隐性课程变的形式化,没有实际的内容,自然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3、教育者自身水平有待提高。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接受过专门的课程学习,取得了相应的学历和学位,但缺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素质,有些人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不高,且缺乏人格影响力。个别教育者自身不能端正态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能正确认识,这样就很难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传达正确的教育信息,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4、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育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认定自己所灌输的观点和道理正确无疑, 并以他人需要自己所授的道德为前提, 以自己能够完成道德灌输为己任, 这显然是一种虚妄的假设。灌输教育忽视甚至是蔑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 试图以片面的外部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 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主观道德需要。灌输教育为了完成道德灌输的任务, 又只有采取机械重复的简单化方式来进行。这就必然导致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区”增多。近些年高校对学生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淡化班级管理,推行学分制、导师制、选课制等,原有的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管理制度正初步实施或在磨合之中,因而容易造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盲点。因此,如何尽快解决这些“盲区”和“空白点 ”的问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对策:
一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灵活地利用多种方法,充分用好三大课堂,即教学活动(第一课堂)、校园活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课堂),将这三大课堂内在优化、相互补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践性。
二要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和谐浓厚氛围。一是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和谐关系。二是构建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关系。良好校风和学风,不仅能给学生教育和熏陶,也能促使整个学校师生员工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三是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即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关系。
三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1、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教师一方面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拓宽教学的新视野,开辟教学的新思路,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把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要改进教学方法,把过去单向“注入式”教学引向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
四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一渠道, 切实开拓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把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首先要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 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实现网络的内容与学生需求相统一,以提高其生命力和教育力。其次,把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结合,推动网络进思想政治教育,用网络这一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再次, 加强网络监管, 引导学生文明用网。
五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合力。要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有管理、有制度、有考评、有激励、有监督,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载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感染力和示范性,以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为铺垫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能力。
六要重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类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进行,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正是这种结合的最好形式。大学生通过与社会接触,在实践过程中去看、去问、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的真谛,知晓乡情、民情、世情、国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政策,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自然提高了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兴趣。高校还需着力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保障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持久健康开展。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把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晓民.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源泉[J].教育与职业,2005.[2] 蔡亮,周丽娟.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第五篇: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完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设丰富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强化互联网文化安全和道德自律意识,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因学习、研究、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同时面临多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借助新技术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它所催生的网络文化不仅包括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法律法规等制度层面的内容,而且包括网络活动中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所以难免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与以往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有着明显特点。一是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其中的信息热点形成快、话题变化快、焦点转移快,信息容量也在快速增加。全球数据库总量在1984年为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3年超过100亿条。[1]同时,信息发布者既有政府等社会组织的集体行为,也有包括专业文化工作者和普通网民在内的众多个体行为,导致信息来源极为广泛。二是形式的开放性。作为全球性信息系统,互联网对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开放的,各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能在其中自由传播。三是传播载体的虚拟性。各种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形式对现实进行储存、传播、解读的文化形式。[2] 这种虚拟性集中体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将现实生活复制于虚拟世界,畅所欲言而不必顾虑太多是网络文化表达的显著特点。四是信息共享与渗透性。不同 1
网民可以同时对同一信息源进行访问,使区域性资源成为共同资源,形成平面化、形象化的文化平台。无论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都能通过互联网的渗透熏陶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大学历来是先进技术发源和传播的前沿阵地。互联网作为技术进步的标志,也必然对大学教育的传播方式和效果产生影响。各种丰富多彩的网络课堂、多种形式的网络交流平台的运用,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新的特点。
1、互动性特点。大学生作为受教者,可以凭借互联网的交互性而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和反馈,改变了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单向灌输情景,实现了双向或多向互动。教育者也不再满足于借助权威形象而进行说教,而是转为与大学生进行平等讨论与交流,通过启发引导,让大学生逐渐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自主选择权促使教育者更加注重从受教者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这种“人-机-人”的“电脑中介沟通” [3]广泛存在于辅导员博客群、师生共建的QQ群等虚拟社区中,与师生“面对面”的交互关系形成鲜明互补。
2、平等性特点。“我们人类典型完满的榜样应该是对话式的,道德的获得是个体在与社会道德环境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4]运用论坛、QQ、MSN、微博等新兴媒体开辟对话平台,能够营造一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平等对话环境,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自由交流中实现理解和沟通。他们通过虚拟空间自由发表见解,能够在没有压力、没有等级观念束缚的情境下进行深入交流。许多在现实中不能对老师表白的观点,却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进行客观表达。互联网交流的平等性,赋予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权与自主权,表现为信息选择的自由与价值认同的自主。
3、时效性特点。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其便捷性排除了长期以来时间对人们德育信息交往的障碍。“只要一条信息发送上网,几乎在同时,全世界的人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到这条信息,这种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已经可以达到即时性的效果。”[5]这一特点大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效果。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互联网的普及在客观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多元性特征,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1、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依靠技术垄断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他们把物质层面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精神层面的信息优势,极力向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互联网成为推行“和平演变”图谋的阵地,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严重威胁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二是互联网语言英语化倾向带来的民族文化挑战。语言是价值观念的载体,对使用互联网的非英语国家而言,原有的民族价值观必然因为语言弱势而受到侵袭。互联网上有90%的信息属于英语信息,中文信息不足1%。[6]大学生长期与以英语为主导的互联网文化频繁接触,在满足知识需求的同时,其思维方式必然受到承载于语言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三是各种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的挑战。在互联网中任何人都可通过BBS或BLOG等信息平台发表对现实的不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随意放大社会矛盾和不良事件,恶意煽动网民情绪,甚至发布虚假信息。经常接触类似的负面信息,极易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焦虑和失望,使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2、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的潜在威胁。互联网中人们可以作为网络符号而使用虚假身份与他人交流,随心所欲地进行操作,这种行为的约束主要依赖个人内在道德水准和人格修养,难以受诸如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公众监督等现实因素的制约。由于许多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行为和言论在互联网空间里能够自由实现和张扬,导致部分大学生青睐于网络行为的无拘无束。甚至因为在互联网中找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满足后而难以自拔,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畸形发展。他们既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又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感受不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是通过理性思考和恰当交流去解开思想包袱,而是在网络中通过娱乐、游戏、聊天、随意发帖子等方式,寻找虚幻的友谊、爱情、快乐,浏览不健康网站、编织谎言造谣诽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行为极易导致在现实中道德水准的下降和诚信品质的缺失,甚至采取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极端行为。
3、对大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的消解。频繁地接触互联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有调查显示,41.2%的学生一周需要花3-10小时上网,有26%的学生上网时间还要更多。[7] 与此相应的是师生、同学间的交流相对减少,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人际关系需要。长期沉浸于特有的人机互动机制,反而诱发了感情疏 3
远和道德冷漠现象。许多网络行为都能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例如大多网络游戏的完成,仅仅依靠分数积累而实现升级便能使个体意愿在没有他人参与的情况下得到发挥,难以体会到合作、协商、宽容、理解等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感受。这一模式潜在地强化了个体价值,极易导致“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精神上的利益而不顾自身做法的对与错,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思考问题”,[8] 使个人本位过度张扬,团队合作意识淡化,影响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
4、交流的平等互动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权威性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独特的信息文化传递方式(即后喻方式),决定了在这场对话中,虚心接受教益的应该是年长的一代。这种经历或许是惨痛的,但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9] 大学生对电脑技术的熟练掌握而产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使他们不再简单按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传授内容去理解和分析问题,而是热衷于在平等交流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使传统德育工作者以知识垄断及身份经验优势为基础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
1、加强机制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完善领导机制。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利用互联网加强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建立包括学校、学院、教研室、实验室、微机室、班级、宿舍等不同层级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引导体系,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注重建设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素质、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把信息传播、教育管理、思想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完善物质保障机制。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用健康向上的教育资源丰富校园网文化内容。三是完善网络文化创新机制。深化网络文化传播的研究探索,通过建立网络社区、开展网上论坛、宣传优秀典型事迹等方式,进行高尚情操和思想境界的熏陶,引导大学生增强应对不良信息和思潮侵扰的能力。四是完善骨干群体影响机制。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干部和学生党员在互联网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在群体交流中提升认知水平。
2、加强阵地建设,构建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是积极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严谨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以新颖 4
生动的表现形式和积极健康的内容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使其在与各种非主流文化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努力寻找宣传教育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点,使大学生在互联网中更加全面、直观、生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观察和判断世界的正确标准,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认同。要坚持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准确地发布校园动态,引导大学生主动选择浏览校园网并从中受益,唤起他们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二是利用校园网建立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大学生对互联网表现出的积极心态正是加强教育引导的有效切入点。如果学生在理想信念、人际关系、学习成才等方面遇到问题时,能够从互联网交流中接受到良好建议和指导,对其成长必然大有裨益。在红色网站上开设教育专栏,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建立个人网站,通过电子信箱、博客论坛等方式进行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交流讨论,及时解除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都是非常有效的互动模式。三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感染力,使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熏陶形成合力。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实内容,把讲授内容和学生成长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又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及时把课堂教育内容以适当形式移入网络,推进网络公开课程建设。
3、推进教育方式创新,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平等性等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包容思想认识的多样化,变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为双向、多向的交流互动;变以往单纯的命令式、说教式教育为民主讨论、平等交流;在方式方法上实现由信息灌输到信息分析和引导的转变。充分利用视频和音频资料、网上图书等多种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手段,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做好“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结合,使面对面的教育引导和网络平台的信息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增强教育效果。
4、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某些方面不甚理想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忽视传承、忽视情感基础、教育形式单一,以及频繁变动的‘要求’太多,持之以恒的‘规范’太少,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正义、善良、诚实、勇敢、勤劳、爱国等许多优秀传统美德,有着完整的话语体系。要利用互联网传播面广、影响 5
力大的优势,对优秀传统价值观进行新的解读和阐释,使之与大学生成长需求密切结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积极开设与网络道德有关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心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积极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心理,树立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远贵.试论互联网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西南大学学报.2004(6):85-87.[2]高洁、闫蓓、朱虹.和谐社会中的互联网文化安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6):42-43.[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P446.[4]Bernstein.R.J.Philosophical profiles: Essays in a Pragmatic Mode[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6.p114.[5]吴满意.网络媒体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p53.[6]刘玉珠.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J].求是.2005(1):44-47.[7]张旭平、刘春梅.互联网时代维护校园文化安全的路径思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增刊: 156-158.[8]方晓强、姜皓、刘丽娜.论互联网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21):59-60.[9]杨俊懿.互联网时代与文化反哺[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44-45.[10]孙家正.文化与人生[J].新华文摘.2011(15):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