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教案(精选)
用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12册P73例
2、“练一练”及P74练习十四第4~6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应用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转化方法。教学过程:
一、自主先学
1、抢答导入
课件出示“男老师的人数是女老师的2”,问:你能根据这句话回答下面的9问题吗?
女老师人数是男老师的 ;女老师人数是老师总人数的 ; 男老师人数是老师总人数的。
2、谈话揭题。
3、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例2。
4、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学习收获,组长为组员作出评价。
二、互动导学
1、自学检测
(1)出示自学检测题“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黑
5兔有多少只?”要求学生先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了解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2)出示挑战题“学校篮球队有35人,是田径队人数的5。学校田径队有
8多少人?”指名学生说说转化过程,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转化?
2、引导学生把三道题的解题策略进行比较。
①学校美术组有35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3。女生有多少人? ②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和黑兔总只数的3。黑兔有多
85少只? ③学校篮球队有35人,田径队人数是篮球队人数的8。学校田径队有多少
5人?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道题在转化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一起交流。
3、小结:三道题都是先把关键句转化成要求数量是已知数量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题里的已知数量转化成单位“1”,然后根据转化后的数量关系用乘法计算。
三、当堂训练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掌握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一场夺☆大赛吧!
1、一杯果汁,已经喝了2,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喝掉的。(每空1☆)(口答)
2、根据“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少2”填空。(每空2☆)(独立完成,指名
7回答)
(1)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
(2)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
3、一种盐水,盐的含量是水的1。800克这样的盐水中,含盐多少克?(39☆)(独立判断,集体交流)
4、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3,还有48页没有看。小明已经看
7了多少页?(4☆)(指名填空,说明转化理由后独立解答)
已经看的页数是没有看的页数的
四、课堂总结:
再次总结转化方法,完成补充习题,先完成的同学继续夺星。
1、有3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1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画图理解题意)(4☆)
2、思考题: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枝燃去4,第二枝燃去2时,他们剩下的部
53分一样长。这两枝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提示:两根蜡烛剩下的一样长,也就是第一根蜡烛的(5☆)
和第二根蜡烛的一样长)
第二篇: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
胡建波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小故事引入新课:
从前,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伞店老板,二女儿嫁给洗衣作坊老板。于是,老太太成天忧心忡忡,每逢下雨天,她担心洗衣坊的衣服凉不干;天晴时,又担心雨伞卖不出去。日子过得非常忧郁。后来,一位聪明人告诉她:“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天晴时,你小女儿家顾客盈门,哪一天都有好消息呀!”这位老太太一想,立刻笑逐颜开了。说明:所以,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去想问题,我们会发现真的很不一样!其实自己的快乐与否,重在心态。只要你是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无论任何的事情,都会是快乐的!希望大家大家在数学中灵活地转化,在生活中快乐地转化!
2、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校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读题,并用以前学习的方程知识解答。指名板演,说出列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2、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解答过程比较复杂,今天我们将要运用转化策略把这题转化成直接用乘法计算的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并讨论:(1)例2是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
(2)如果用乘法解答应该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3)如何转化? 汇报:
(1)把女生人数看成3份,男生人数有这样的2份。总人数就是2+3=5(份),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3/2+3。
(2)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3/5。
3、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35×3/5=21(人)答:女生有21人。
4、比较方法:我们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解答?(为什么要把男生是女生的2/3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3/5)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答案:我们原来解题时,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所以只能用方程解答。今天我们学习了转化策略,就可以把单位“1”转化成题目中的已知量,这样就变成了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可以用乘法计算。(美术组人数是已知的,要求的是女生人数,找到女生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了)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进行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学校美术组有35人,是合唱组人数的5/8。学校合唱组有多少人?
(1)你打算怎样转化?(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反思:为什么把美术组人数是合唱组的5/8转化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8/5。
(3)小结:在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只要把题目中的问题转化成已知条件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使解题的方法变得简单。教师板书:问题转化成已知条件的几分之几。
2、练习十四第5题(1)看图填空。
绿彩带比红彩带短2/7,红彩带比绿彩带长()/()。(2)一杯果汁,已经喝了2/5,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喝掉的()/()。
3、练习十四第6题
(1)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5。黑兔有多少只?黑兔只数占白兔、黑兔总只数的()/()。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3/7,还有48页没有看。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已经看的页数是没有看的页数的()/()。
4、只列式,不计算。(说说你是怎样转化的)
(1)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占剩下的2/3,已经修了多少千米?(2)山羊有120只,比绵羊少1/6,绵羊有多少只?
(3)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3/4,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80,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5、有3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 1/3是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6、思考题: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枝燃去4/5,第二枝燃去2/3时,他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枝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
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单元第2课时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73——7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并明确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
2、使学生体会转化策略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灵活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把条件适当转化,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教学中要求学生抓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课堂中,启发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并明确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在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指引下,自己探索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
教学步骤
一、激情促思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有了什么样的认识?你觉得运用“转化”的策略时最关键的要注意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可以知道什么? 你能用方程列式解答吗?
2、如果已知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能否很快求出女生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学生的发言“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 ”,你能想出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解答吗?
3、小结:你是怎样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要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 ”? 学生读题 思考解答 讨论、交流
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解答 学生充分发表想法
三、拓展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学生思考: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练习十四第4题
读题,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白子同样多”的含义。
画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用来表示两堆棋子;在第一个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第一堆棋子中的黑子数量,可以怎样表示第二堆棋子中的白子?
明确:示第一堆和第二堆的白子合起来正好与一堆棋子的枚数同样多。
3、练习十四第5题
先独立看图填空,再交流是怎样转化的。
5、练习十四第6题
先看图填空,再交流和评点:为什么要进行这样转化。
6、思考题:
先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利用线段图进行思考。说说是怎样想的? 讨论交流 画图观察、思考 说说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观察思考 大组讨论交流 大组讨论交流
四、自主评价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评价总结
第四篇: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经验课堂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5-106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 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活经验
1.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同学们,这个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你会计算他的面积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生说推导过程)师:在推导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方法?(转化,师板书)在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形状变了,面积不变)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时,把没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未知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也就是已知的图形,这种方法好不好?(好)。
2.师出示没有方格的例图中的左图,问: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不会)师再出示右图问:这个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不会)这个图形像什么?(花瓶)这两个图形你为什么不会计算他们的面积?(他们是不规则图形)师出示有方格的例图,问:现在你有办法知道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数方格)我们是怎样数方格的?(满格的算一格,不满一格的算半格。)数方格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是一个大约的结果),数方格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精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解决这两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下面请大家完成学习单的自主学习,想一想可以怎样转化,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学习获取经验
1.想一想可以怎样转化,动手试一试。
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师:同学们研究好了吗?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
三、合作学习交流经验 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
四、教师指导 完善经验
1.生展示学习单并说一说转化的过程后,师:还有其他的拼法吗?如果有,生继续展示;如果没有,生再次小组交流有没有其他的拼法,交流后再次展示,如果没有其他的拼法,师展示其他的拼法。
2.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师演示左图,并板书:平移,接着演示右图,板书:旋转。师:我们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现在的图形?(因为原来是不规则的图形,现在是规则的图形)板书:不规则→规则,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形状变了,大小不变)板书:大小不变,其实这个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这个在以前的学习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转化的方法?
3.学生小组交流在以前的学习中,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之后,生汇报并举例,接着师问:今后你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会怎样想?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请大家认真读实践应用第1题的题目。
五、实践应用 深化经验 1.完成106页练一练。
(1)学生认真读题后,说一说题目中有什么样的要求,重点让学生说说同样大小是什么意思。(2)生在图上画一画转化的过程。(3)生汇报。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1)学生认真读题后,说一说题目中有什么样的要求。
(2)生在图上画一画转化的过程,并计算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生汇报。
3.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1)学生认真读题后,说一说题目中有什么样的要求。(2)生在图上画一画转化的过程,并完成填空。
(3)生汇报。第三个图形学生如果有困难,师可以演示转化的过程。4.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学生认真读题后,说一说题目中有什么样的要求。(2)生在图上画一画转化的过程,并计算草坪的面积。(3)生汇报。
六、反思构建 内化经验
通过我们学习了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愿意运用吗?为什么?数学家们曾说过: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转化的策略不但在数学中运用广泛,其实在生活中有时也会用到,比如(展示图片)曹冲称象、太阳能电灯。
经验课堂自主学习单 五年级数学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习内容: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班级: 姓名: ◆ 自主学习
1.想一想可以怎样转化,动手试一试。
◆ 实践应用
1.明明和冬冬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2.观察下面的图形,想一想,要求下面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cm?
3.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4.一块草坪被 4 条 1 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 9 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五篇:巧用分数解决年龄问题
巧用分数解决年龄问题
“今年李师傅和他徒弟的年龄和是56岁,若干年后,当徒弟的年龄是师傅现在的年龄时,师、徒的年龄比是5:4。师傅今年多少岁?”
这是一个年龄求解问题,其中运用了分数知识。“若干年后,当徒弟的年龄是师傅现在的年龄时”,这里的若干年不是未知数x,不是用方程解决问题,只是一个假设的说法,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其中不变的东西,即“若干年后师傅的年龄是5份,徒弟的年龄是4份,相差的年龄是1份,这个年龄差是不变的”。因为年龄差不变,那么今年师傅的年龄应该是(5-1=4)份,而徒弟则是(4-1=3)份,即今年师傅的年龄为:56*(4/(4+3))=56*(4/7)=32(岁)。
如果上述问题换一个问法:今年李师傅和他徒弟的年龄和是56岁,若干年前,当师傅的年龄只有现在的年龄时,徒弟的年龄恰好是师傅的2/3。徒弟今年多少岁?
和上面解法一致,抓住年龄差不变的原理即可知:今年的师、徒的年龄比是(3+1):(2+1)=4:3,徒弟今年的年龄为:56*(3/(3+4))=56*(3/7)=24(岁)。
最后,请大家记住解决这类问题时,记住年龄差不变的原理,向前推算同时减1份,向后推算同时加1份,利用分数解决年龄问题将简便可行。
南通实验小学六(4)班
高名羽
2013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