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罗丽doc(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1:1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罗丽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罗丽doc》。

第一篇: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罗丽doc

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新马街小学

教师:罗金丽

小学语文教学是给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生素质的一个主要渠道。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逐步实现素质教育。下面结合实际谈此观点供参考。

1.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师根据“流落街头,几次擦燃火柴产生幻想,冻死街头”几个情节制作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激发了学习兴趣,营造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用发散思维组织教学,根据教学课件,师不拘泥于游览线路,让学生感受深的部分先学,打破按课文段落前后排列顺序讲解的传统教学法,达到了设计新颖独到,颇有创见。并通过电教手段,感受多媒体教学特色,激发学习热情,倡导民主自由学习方式,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2.联系教学实际,搞好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得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①要突出语文性,特别是语文新课程强调新的理念、新要求的落实,以师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②要突出课堂特点,使一课一得或多得,一课一新或多新,促使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在课堂、语文能力发展在课堂、语文方法应用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在课堂。③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五个内容:A教材分析。一般包括语文教学课题的出处、内容、编者意图。B设计理念。突出本课语文教学运用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C 设计思路。主要指本课语文教学意向、比较宏观的教学过程结构。D教学流程。指语文教学课堂活动的立体结构,如: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方式、特色性的语文内容板快、主题型的语文问题系列、指向性的行动目标和简明的设计说明。这部分一般应该详写。E课后反思。语文教学设计的效果反馈、得失归因分析、改进措施、对教学规律的感悟等。只有遵循以上规则进行语文新课程教案设计,一定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3.深入研究教材蕴含,搞好课堂教学

深入研究教材蕴含,做好课堂教学工作。①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生动活泼、互动的“显性学习化环境”,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又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化环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欣赏者。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感悟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A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能充分领会作者的情感,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合作激情。B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C进一步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让电教媒体与语文教学互相交互,互相整合,达到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③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人格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因此从塑造学生“真、善、美”的人格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向,通过学生生活、学习、活动中经常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良好人格品质,潜移默化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挖掘潜能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它更具优势。它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还原”,把作者笔下的“境”再现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而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文字传达信息的,可借助图像把作品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年言”的效果,便于感知课文内容。如:教学《西湖的“绿”》时,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此处的迷人风光,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其画出最喜爱的词句,朗读最喜爱的部分,并与之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然后抓住契机,通过大屏幕展示其他景点的图片,让其观察、讨论,合作学习,运用积累到的词句练习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另外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利用大屏幕出示的画面,向大家介绍各景点的风光。这样既进行了语言和能力的训练,同时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自主地位,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尤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可加大实施的力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采用图文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进度,进行自我调控,师也可通过服务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如:利用计算机对《太阳》网络教学时:提供相关网站、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编写读书汇报材料。还可自行选择喜欢的、认为有价值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编写;编写过程中还可根据爱好选择喜欢的颜色、字体、格式等,然后将完成的作品及时上传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对作品及时反馈。这种尊重学生差异的个性化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创新精神。

6.语文教学要因材制宜,挖掘教材本身蕴涵的素质教育因素

师要钻研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明理导行,使学生以教材蕴涵的“理”来辨别是非、美丑,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教学《匆匆》时,先用谜语导入:有一种东西,是世界上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是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是最能分割的,又是最连续的;是最常见的;又是最受珍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他使一切腐朽的东西归于毁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繁衍不息。待学生猜出谜底后,师:“同学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其实更应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浪费了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同学们,请珍惜时间,积极进取吧!莫待老了徒伤悲。”从猜谜入手,用精彩的语言阐述关于珍惜时间的道理,使学生加深了对“时间”的理解,受到了时间观念的教育。同时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教无定法,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又是灵活的,只有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篇:《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直溪初中语文课题组 唐淑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从目前作业的现状来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将其概括为三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2009年11月常州市教育局韩涛局长在常州市中小学深入推进减负增效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入推进减负增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教育创新工作》的重要讲话。因此,我们确定了“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的课题,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转变过去那种机械、枯燥、重复的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把作业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结合起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是改变传统作业设计弊端的需要。

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等诸多方面。

2、是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语文作业观。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以学生为本,设计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3、是全面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的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4、是提高语文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概念限定

课题中的“减负增效”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题中的语文作业(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优化”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具体的所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课题中的策略是指语文教师为了建构适应减负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课题中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是指语文教师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根据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改变将作业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的片面思想,而根据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遵循教学规律来设计语文作业,使语文作业趣味化、艺术化、生活化、个性化、科学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指出:“近年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陈至立部长在教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素质教育的紧追任务就是要坚决地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各级教育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增强做好减负增效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实事,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一定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教育方针都为我们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政策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应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让学生发起并完成自选的主题设计来培养自发的学习技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多元智力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展现各种才能的情境。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作业新形式,使学生能较好的发展自己的潜力。

3、新课程的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改为小学语文作业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革语文作业,更是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能得到全面提高。

4、素质教育的理论。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初中语文是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5、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推进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教育科研的几个问题》、《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教师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等二十多篇文章,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同时通过每年至少写关于本课题的论文把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观点进行总结,将各种先进理论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作业设计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作业设计体系,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让语文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座桥梁。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统一走向多元,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学以致用,学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知识,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优化语文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

2、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

语文教师除了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

3、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形式。

语文作业可以是文字式的、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的语文作业;可以是课堂内完成和课外完成相结合的语文作业;可以是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同学甚至学生本人拟订的语文作业;可以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由学习小组合作来完成的,甚至可以是学生与教师、家长来共同完成的语文作业。

4、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容量。

语文老师布置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5、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对语文作业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多种学科的整合。

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把美术、音乐、思品、英语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科与语文学习整合起来,使语文作业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拟用三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6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1月)

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成果,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和结题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2月)

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分调查分析、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几个阶段进行,从教学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学一线,扎根于教学一线,让更多的师生从本课题中受益。

方法:

1、文献检索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滚动实施,或加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性工作小结、结题报告、论文汇编、理论学习材料汇编、相关图片资料等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负责人:李学东(副校长)

主持人:耿忠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调查问卷)组员:唐淑云(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张文玲、黄艳(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撰写研究论文等)陈嫄(课题研究的分层、分类指导工作,收集材料)王婷、李瑞兰(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林永佑、李国斌(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深入分析研究,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九、保障措施

本课题从构思到申报都一直备受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推进教学改革,从而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经费上,学校从义务教育经费中适量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各阶段研究开支。

第三篇: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功能与价值,越来越得到教师们的关注与思考。中学语文作业设计做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倚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践;长期停留在读读课文、写写生字、抄抄句子、背背古诗,默默词语的陈旧僵化模式上,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潜能的发挥。

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一是作业的数量多,学生自主创新的时间少;二是布置作业时一刀切的多,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少;三是独立完成的书面作业多,关注合作互动生成的作业少;四是师生获得的信息失真的多,相互交流沟通的少。这些不正常的作业设计,总量过大,质量偏低,费时低效,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使语文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统一认识,端正观点,加以改革: 1.作业功能的优化

以往中学语文作业只是为了巩固和理解知识。优化后的语文作业更重视学生兴趣和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把作业做为学生发展的平台,赋予学生自主作业的权利,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反思的空间,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发展的途径。

2.作业形式的优化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过去中学语文作业重复单调,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优化后的语文作业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完整的发展,既有基础性知识的练习,也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融洽,相互补充。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能力和生活背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针对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应从提高语文作业的效能入手,着力改进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重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改变作业设计的“老面孔”。在此,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阐述优化中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只注重于学生的写,比较单调、乏味。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练等多种形式相融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1)实践性的,如:喂养小动物、种植花草盆景,观察探究,掌握规律;参观采访,搜集整理材料,制作学具模型,增强交际能力,养成动手习惯。(2)活动性的,如: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朗读、演讲小组经常交流;“谈天说地三分钟”等形式。

(3)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4)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二、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为了改变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等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对作业保持一种新鲜感。不妨尝试以下几种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接受。

1、续编故事。

2、观察体验。

3、想象画图。

4、演课本剧。

5、办手抄报。

6、读课外书。

三、作业设计应层次化

学生是有差异的,虽然在同一个班级学习,但由于受性格、个性、家庭、社会、认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程度是不同的。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布置作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觉得要求过高而产生挫败心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得更加深入与广泛;让多数学习中等的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与权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喜好选择最适合他的作业,这样,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得到锻炼与提高。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对优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后进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

但学习能力的先天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经过努力,这种差异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分层次设计作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的腔调,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他们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作业设计应综合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中。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汲取营养。

1、课内外联系。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因此,课内必须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学科间融合。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尽可能综合学习并运用知识,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在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使语文与各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校内外沟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因特网,利用现代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学生成立“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发现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布置学生从广播中、电视上、报刊里和街头上搜集广告用语,再自己尝试为某种产品拟广告;让学生到花园中、公园里、街头上去摘抄文明警示语,自己也写上几句类似的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插到校园的花圃中,植物园里。

4、设计“大作业”。这种作业没有规定的内容,允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查阅资料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具有鲜明个性和独创性的作业。当今社会,各种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怎样捕捉、收集、处理信息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中学语文应从这里入手,让学生自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学习自己收集资料,组织材料,撰写小论文。这类作业涉及面广,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社会领域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作业设计时务必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这样的作业设计才符合新课程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进行创造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生动活泼地发展。

第四篇:减负提质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让作业变成期待

——减负提质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

【摘要】重视作业设计,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是当下“减负”有所作为的切入口。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本论从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现状出发,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从趣味性、精确性、相关性、服务性、创造性五方面来寻求有效作业设计的途径,为学生成长开启明灯,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让作业成为孩子的期待。

【关键词】 减负提质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常常面临着学生不爱做作业、作 业照样完成而学习进步不明显等问题。我也曾经在某刊物上看到过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发表的一首小诗:

无题

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一个五彩的天地,那里有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那里有飞翔的鸟,游耍的鱼。

可是到了六年级,如山的作业摧残了这柔弱的小花,父母的加码践踏了这无声的草地,从此,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再也找不到那五彩的天地。

我问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问飞翔的鸟,游耍的鱼,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在一起,奔向那五彩的天地。

这首小诗真实地记录了孩子们厌恶学习、痛恨作业,渴望美好童年的心境。想到身边的孩子们,这首小诗引起了我的震动,使我陷入沉思: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学习效果却不佳;老师布置作业为了帮学生巩固新知识,学生却并不领情。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可是,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学生想减负,真是难上加难。班级一个学生家长和我沟通时说:“看孩子读书这么辛苦,做家长的哪个不心疼?我们也想给他们减减负啊,但只要一想到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出路,就只能硬起心肠„添砖加瓦‟。现在一些名初中报名都要求孩子小学五、六年级语数英等主课等级全要优,否则名都报不了,你说,能放松孩子的学习吗?竞争这么激烈,不多吃苦、不多做练习能行吗?”相信除了家长还有学校,想要的“减负”是减轻负担而不减成绩,只有这样的“减负”才能被家长、学习认可。但减什么、怎么减,也是学校面临的课题。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但教学的效果、教学的质量不能降低,那么,对老师的课堂教学及课外作业布置,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学会做加法,课外作业就要学会做减法。

二、优化策略

课外作业不仅是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以前,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不管有用没用,是否重复,布置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因此,要减负必须精心地科学地设计课外作业,具体策略如下:

1、作业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即使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如通过让学生扮演“医生”“啄木鸟”“小老师”等不同角色,来完成修改病句的练习,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了修改,使学生的参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的效果也很不错。

(1)做一做。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语文作业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将学习中的感悟、思考借助动手实践外化,从而深入、科学地理解、验证。如学了《乌鸦喝水》、《称象》,在课后作业中设计按课文揭示的步骤做个实验,一定能让学生在边动手边动脑中复习了课文知识。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动手做一做,实践一下。

(2)画一画。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艺术享受。如教学《荷花》这类优美的写景文,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

(3)查一查。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如让学生搜集有关本地特产的图片、资料,感受家乡特色;开展环抱调查,针对不足提出建议,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等。在教学《莫高窟》、《变色龙》等知识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去书店,上网等查一查相关资料,以帮助学习。

(4)问一问——开放五官,扩大视野,用“摸触、感受”的方 式完成作业。鼓励儿童走出课堂,到街边、到田野、到公园、到展览馆,向农家、向花匠、向长辈,询问了解课外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5)读一读——主张“多开放,少束缚”,鼓励学生阅读他们所喜爱的各种健康的读物,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经历阅读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名家名篇。

(6)配乐朗读。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它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陶冶情趣,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

(7)演课本剧。对于故事情节性较强或场面描写具有较强动作性的课文,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成课本剧。如教学《谁的本领大》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演一演。

2、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是:书面作业多,实践作业少;机械做题多,探究学习少。这样做,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我们要开阔作业设计的思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使作业设计多样化。

(1)口头型作业。如学了《蜗牛的奖杯》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听,并阐述蜗牛为什么会从 飞行冠军变成只会在地上慢慢爬行的软体动物,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2)视听型作业。小学生热衷于电视动画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在周末布置学生看动画片时,应记取片中主人公的精彩台词或精彩镜头若干,而后在班上向老师、同学们“转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阅读性作业。教师在教学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既使学生对课文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领会,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4)观察性作业。学会观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顺序、有重点等。在教学中,就可以指导学生由课文出发,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如教学作文《我的妈妈》之前,布置学生回家细心留心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脾性爱好等,学会向生活要素材的方法。

(5)调查作业。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调查作业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搜集材料,了解情况的作业方式。

3、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生活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1)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设计作业。改革作业设置,把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新改编的教材题材广泛,涉及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还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

(2)结合教材,拓展相关的知识领域设计作业。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美术、音乐、地理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能主动探索,动手实践。

4、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服务性

学生学习能力有强弱之别,统一布置作业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如果作业难度太大,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甚至会视作业为负担而应付或拖延;如果作业太过简单,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感觉作业太一般,得不到 更好的训练。为了兼顾到各方面的学生,设计作业时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术能力题,布置作业时应分别指定哪些要完成、那些可以选择完成、哪些属于较难的补充题。对优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这样分出层次,既有利于优等生智力的开发,又照顾了学困生。

其实学困生不是天生就是差的,大多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没能把握好,思想认识跟不上,学习成绩一度落后。他们的心理包袱比别人更重。我们不能再往他们疼痛的伤口上撒把盐,而应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和鼓励。

如我班学生罗云霄,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接受能力不强,成绩较差,家中经济条件差,自卑感很强。一次我发现他基础作业完成的相当认真,于是当堂对他进行大大地表扬了一番,他很意外,也很受感动。那天让他回家认真完成当天的指定作业,他也很认真地完成了。尽管还不是很优秀,但是我还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说:“你进步了!看,只要自己努力了你一定行!”在我不断的鼓励下,现在罗云霄在学习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不再像以前做作业拖拖拉拉的了。作业设计为学生服务,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

5、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其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过程 中,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变换形式,也应在内容和完成时间、方式等走向“多元化”不要天天都是书面作业,使学生一回家就是不停地写作业。

我们可以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能够动手、动口、动脑的作业。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各种能力,从而更好地全方面的发展学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时,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汉字的相关知识,并自己动手把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合理排版,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手抄报。学生的完成速度完全超出预料,而且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刚过三天,大部分学生就兴致匆匆地拿着自己的作品交给我看。拿着孩子们的作品,那一副副生动的插图,一段段关于汉字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搜集资料时的兴奋劲和在制作手抄报时的认真劲。做过这么多年的作业,也布置了数不清的作业,我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作业。经过评比和删选,我们共选择了二十张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展示角。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优秀作品,还能学习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既鼓励了做得优秀的学生,也激励了还需改进的学生,让他们为下一次的创造性作业打基础、做准备。通过此次作业,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其叹息,不如处处留心,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作业。

三、结束语

有效的课外作业设计,应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出发点,紧紧地把握作业设计的源头——价值取向,在理论和实践中寻求有效途径的突破,用蝴蝶效应铺路搭桥,敏感效果抽丝剥茧,以多元理论让孩子们顺学而为,不再感觉到学习的无奈与负重,也才能让作业成为语文教学的鲜活养分,最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灯!

【参考文献】

[1] 张会超.浅谈小学生作业的批改[J].教学实践平台.2006年5月

[2] 张兰英.新课程之下的作业创新[J].教学管理.2004年5月

[3] 陈利平.小学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

[4]陈文.作业批改要有人文关怀[J].湖南教育.2004年第13期

第五篇:“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2021年秋季,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期教学中,结合亲身教学实践与探索,尝试对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作业进行设计和思考,努力实现阅读作业的多样化,努力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角度,积极探索语文阅读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本文以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从语文积累式作业、主题式阅读作业两个方面设计学生阅读作业。

语文阅读作业设计,主要指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中心,梳理教材积累点与表达点,联系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及表达开展的系列阅读作业。在作业设计中努力寻求“听、说、读、写”一体化路径,给予学生阅读策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表达能力。

一、积累表达式作业设计

积累表达式阅读作业,主要指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关注课文在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和表达规律,当堂设计小练笔作业,以实现将文本的表达方式通过阅读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的目标。作业的设计与课文的阅读教学与学习紧密结合,作业成为课文学习进一步推进的一个重要环节,真正实现语文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累表达式阅读作业的设计,大致分三步走:第一步,确定语言训练点。教师结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单元语文要素,结合具体教学语境,选择积累表达的语言训练点。第二步,研读体味。在语言的品味中体会作者的语言规律及表达效果,习得语言表达模式,内化情感。第三步,即时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在课文语境中设计运用拓展作业,让作业成为语言学习的环节,同时对课时环节目标作出即时评价。

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课学习为例,可以结合教学设计课时积累表达式作业:

(一)自由学习课文“丁香花”部分的描写

(二)出示学习提示

读读描写丁香花的句子,圈圈关键词,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三)研读体会

(四)小练笔作业

同学们,作者从用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丁香花的美,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表达了丁香花的特点。让我们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所得,写一写我们眼中最美的花。

我们的校园中有几株桂花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写校园中的桂花树,注意用上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二、主题式阅读作业设计

在积累表达式作业设计的基础上,我考虑了课内外联动的问题,即课内的习得如何在课外继续延伸,真正实现课内外的阅读有效拓展。于是,形成了主题式阅读作业设计的思考。以下以统编教材五六年级语文中关于“革命故事”为主题的课文作业设计为例,谈具体的实践思考。

(一)重组革命故事类文章作业设计目标

关于叙事类作品的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学段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横着看每个学段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分三步:了解大意──感知人物──内化感受,即“知事、识人、润心”。竖看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发现每个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为了使实际的教学更具操作性,笔者对名人故事类叙事性作品的作业设计目标作了如下的补充和梳理:

(二)提炼革命故事主题式作业设计基本路径

根据年段目标,我对第三学段“革命故事”主题的文章进行了整理,同时梳理了作业设计的基本路径:

第一步:回顾课文

这一步主要是对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进行回顾,即从三个学段的要求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回顾,目的是让学生从革命故事这类文体的角度再次整体上加以回顾。将课文中语言特点或者语言规律较为明显的重点段落加以罗列,这些段落是课文的重点段落,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从这些段落或者句子中习得规律性的语言。因为课文学生已经学过,所以这一步主要是复现。在出现的同时注重学生进行朗读品味。如执教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文中描写五壮士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再次体会革命英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第二步:方法提炼

这是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段而言的,老师在引导时直接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这些句段的语言规律或者表达特点上,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从而将规律进行提炼。针对一定的规律和文本的特点,教师提出本课的阅读方法,即让孩子开始从一篇走向多篇,带着习得从课内慢慢走向课外。如上述《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便可以强化“通过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三步:实践体验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和语言特点,从课外选择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对课文补充和延续。根据拓展阅读内容设计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有人物名片设计、给课文配上连环画、人物小介绍、小课题研究等语言活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体验活动,便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更多革命英雄的故事,开展主题为“我心中的革命英雄”的阅读交流活动。

主题式阅读这一类型作业的设计,为学生搭建了语文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有效途径。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在落实“双减”政策时,语文阅读作业的有效设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下载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罗丽doc(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减负背景下如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罗丽doc(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罗丽娜

    601,602班语文教学总结 2012—2013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罗丽娜 本学期在学校教导处的相关工作安排下,我们六年级继续以学案的进行教学。为此,我依然延续上个学期的教学目标,继......

    减负增效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物理导学案研究 0905210128 魏成雷 摘要 本文首先对“减负增效”教学理念的概念,以及“减负增效”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罗燕丽二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YAOHUA EXPERIMENTAL SCHOOL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部罗燕丽 2013—2014学年度对于每一位耀华人来说,都是充满挑战,颇具压力,同时又是一个充实......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老庄子中心小学 张树红 今天听了张宏伟老师讲授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收获很多。张老师心贴心的话语,恰当的举例,让人真切的......

    减负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有效练习设计

    减负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有效练习设计 策略与实践摘要: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习不仅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载体。本......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提质、教师高质量教研、备课,教师队伍梯次培养,研究型教师答辩、小课题研究等话题不断助力学校高......

    “双减”背景下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双减”背景下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提质、教师高质量教研、备课,教师队伍梯次培养,研究型教师答辩、小课题研究等话题不断助力学校高质量......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开发和建设一批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特点的新教科书,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新教科书的诞生,标志着新课改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