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城市的标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城市的标识》是北师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珍惜”中的第三篇课文,是当代作家张抗抗的一篇散文。文章篇幅较长,通过对城市现状的理性思考,表达了树是城市的标识,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珍爱、保护我们身边的树及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主题,其见解深邃而独到。第一部分罗列了许多观察到的城市雷同、相似的现象,引发人们的反思。第二部分充分表达了树是城市的标识这一观点,对生长在不同地域,千姿百态树做了生动、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对杭州市香樟树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喜爱之情。文章的第三部分点明了主题。
第一部分用反面衬托的写法,起到突出主题、引发人们思考的作用。这对涉世不深、思想较单纯的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学生自读自悟、教师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二部分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品读、朗读、背诵及仿写,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第三部分个性化的观点鲜明,教学重点定为读书思考。
二、教学目标:
1.读准“识、模”等多音字和词语,积累好词佳句。2.能品味语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见解。3.朗读、背诵课文重点片段。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应用。
三、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上课带字典;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文标题 板书“城市”
(一)同学们,当你看到“城市”这个词语,你的眼前浮现什么样的情景。
(二)介绍作者,补充课题、强化多音字“识”音义,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一)请打大家打开语文书,自读课文,遇到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并边读边勾画本课的四字词语。
(二)请同学一起交流你找到的四字词语。
三、词块分类,理清课文脉络
(一)同学们,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四字词,请大家看大屏,边读边回忆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关于城市雷同部分和描写树的四字词。)
(二)请大家分组来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词语分组的依据。(课件展示分组:词语变色,成两组。)
第一组:如此相像似曾相识 大同小异 一模一样
第二组:遒劲伸展 宽大茂密 婀娜苗条 挺拔苍劲 玲珑精致 秀气坚韧
(三)刚才同学说得这些依据和理由,其实就是本文前两部分主要的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四、结合句子,谈体会或疑惑
(一)请大家就来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把你感触深或是有疑问的句子多读一读,想一想。1.请谈谈你读书的感受。
2.难怪作者会在文章的开头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请齐读这句话。
(二)再请同学们读读描写树的这一组词语,读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触?能再读读,把这些词语隐含的情感读出来吗?
(三)大家快速浏览课文8-12自然段,找找什么才是作者眼中城市的标志?
(四)那么城市的标识既然是树,为什么作者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城市多胞胎这一想象呢?(引发学生对反面衬托写法作用的感悟。)
五、重点段品读,感悟树的风貌
(一)品读第8自然段。
1.作者张抗抗19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杭州市,来到了北大荒支青,家乡的香樟树,常常萦绕在自己的梦想之中,当她回到家乡,在街角那儿,发现这杭州市的标识。
2.(大屏出示)我们读读第八自然段,这杭州市的标识香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3.请大家再来自读这一段,体会树带我们美的享受。4.谁愿意把香樟树的这种美和着音乐读出来?
5.这树有一种什么样的美?找到你认为香樟树美的句子和词语,并结合朗读体会。
6.作者按什么顺序在写出了树的特点?
7.让这树也植根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吧!(背诵本段)
六、仿写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也一定有许多有特点的树。请说一说。请你仿照第八自然段,突出树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片段。第二课时(简案)
一、回忆课文,填写树的特点
(一)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按照不同城市、树种、形态特点这三项完成表格。
(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二种不同城市树的标识来读,体会城市不同的地理环境滋养树的形态万千。
(三)按照第12自然段的排比的写法,结合课外对树的了解,续写下去。如:()的树──是()市的标识。
(四)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二、感悟重点、总结升华主题
(一)重点指导朗读三个并列的“只剩下了树”体会作者强烈发自内心的呼喊。
(二)动笔练习写排比句
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就像“克隆”的弟兄,到处是„„,到处是„„,到处是„„。树带给我们„„,带给我们„„,带给我们„„,是我们的城市不可替代的标识。运用排比的方法,结合学习感受写一段话。
三、质疑生成,讨论作者观点
(一)作者提出了树是城市唯一的标志、灵魂的观点,你们有什么想法? 1.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二)结合讨论情况,寻找家乡自己的标识,并写下来。
第二篇:城市的标识 教学反思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
《城市的标识》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已越来越雷同的现象,赞美了树——城市特有的标志。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体会作者真挚感情的目的。此外,教学中我重点设计了两年讨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你被掳掠到一个城市,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答案:公交车站的站牌;公司门口的牌子;学校门口的牌子;汽车车牌;商店的广告牌;标志性的建筑,如“东方明珠”“天安门”“兵马俑”等。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这些标志都不是大自然所馈赠的,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从而体会到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
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把树称为‘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城市的灵魂’,是不是太绝对了?”学生的意见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的认为像标志性的建筑,如天安门、东方明珠等都是不可被替代的,还有泰山、崂山、长江大桥等,所以作者的说法太绝对了。还有的认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后来建筑的标志虽然不可替代,但这些都无法与“树”相比,因为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的赠与,所以作者的说法很有道理。
课堂上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是成功的,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作者达成共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后,我感触很深,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多必杂,杂必浅,浅必陋”,像“对不对、好不好”以及一些丝毫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因此,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
第三篇:《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1
作者围绕“标识”,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城市的雷同致使城市失去了它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和灵性,为下文写“树”是城市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埋下伏笔。用“树”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也是城市仅存的个性,来号召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倡导多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的。让学生在多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深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时,单元主题引入本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城市的标识》,提示“识””的读音。“标识”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或符号。与“标志”写法不一样,但音同,义同。介绍作者。就题目质疑(城市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珍惜什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与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乐读趣学。本文的教学设计始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感情”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最后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自主、探索性的统一。
总之,追求扎实、朴实、真实的教学风格,成就高效、艺术、完美的语文课堂,不断与时俱进。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2
在学习本文时首先来讲解文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一、用举例的方法解释疑难问题。
在学习时虽然学生知道了“标识”的意思,但是还是不够明白到底什么是标识。这时可以举例说明,如“少先队员的标识是红领巾”;看到这个标识,就知道是什么牌子的汽车等等。让学生联系实际真正弄懂它的含义。
二、利用对比的方法理解问题
同时还要抓住“雷同”的可复制性,可“克隆性”与“不可被替代,不可被置换”等词的区别,进一步明确:树,是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它是不能被复制,不能被置换的,明白它的“唯一”性,进而产生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欲望,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明确文章的中心,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3
(一)本节课成功的方面
1、循序渐进式的课前导入有利于学生对于“标识”这个词语的理解,配上三个极其相似的城市的图片,一步步的`添加信息,给出提示,让学生自己逐步意识到“标识”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当我给出图片一步步的让他们猜城市名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开始慢慢的融入课堂之中。
2、利用色彩卡片分类的形式会很清晰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班里的孩子学习程度各不相同,就拿给文章划
分层次来说,那些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就能很准确很快的去划分,而一些语文基本功较弱的孩子就有些难度了。所以我在想可不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提示去帮助孩子理清文章的脉络。这也就是我这节课为什么会设计用不同颜色的卡片分类四字词语的缘故。效果确实还不错,当学生自己把找到的同样颜色的词语放在一起时,经过仔细观察,很容易总结出分类的规律,也就是文章的层次了。而且孩子们对于我奖励的卡片很有兴趣,积极性高涨,本身还有点放不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3、教学环节紧凑,知识信息量大,知识点渗透到位
第一部分用反面衬托的写法,起到突出主题、引发人们思考的作用。这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讲到这里时我补充进了衬托的知识,讲述了正衬与反衬的区别,并举了很通俗易懂的例子,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反衬的作用。
(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1、课下在组里也做了研讨,要是平时的教学,这样设计可能还没有什么,因为还会有第二课时的讲解。可是如果是正式的公开课,我的这节课就显得不太完整,课堂容量虽然很大,但是却没有学文后的总结和写法归纳、情感升华等部分,这就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了。这一点还是需要改进的,应该将第一课时的字词与课文脉络的简单整理放在一起;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感悟重点。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2、在讲授第四部分结合句子,谈体会或疑惑时,我的设计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对文中句子的理解来自己体会出城市的雷同给人带来的那种茫然无措、无奈的心情,意识到树的重要性。
有些孩子能通过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来,也能归纳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可是一部分孩子却变成了通过四字词语去寻找对应的句子了,这就和我的设计初衷不太符合了,对于下一步树的重要性的学习会有所影响。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4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就课文题目提出问题,然后归结问题,围绕几个中心问题深入品析课文。
然后我就让学生自学第一到五段,抓住重点的比喻句学习体会现代城市的雷同现象,带领学生直奔重点段:快速浏览描写“树”的句段,想想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围绕“为什么树被称为城市的唯一标识?各城市都有怎样的标识?”这两个问题品析第二部分内容。这两个问题涵盖了课文的全篇,抓住了了文章的脉络,架设了一条引领学生通往深入理解课文彼岸的金桥。接着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学相关段落,然后填空再质疑。
最后指导学生欣赏各种作为城市标志的树的图片,连线认识城市一级标志的树。练笔:夸一夸你家乡的树、校园的树。课堂上有静有动,图文互相印证,就是这样扎实地指导,扎实的品读,扎实地练笔,使学生达到了人树合一的境界。静中有动,那是思维的灵动;动中有静,那是高潮的前奏。
总之,这节课清新自然,典雅中透露着淡淡地气息。学生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师生都沉醉在那大自然给人类馈赠的一颗颗“人类的灵魂中”。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5
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设计上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理解课题作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我重视了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理念倡导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与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乐读趣学。
本文的教学设计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感情”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最后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自主性、探索性的统一。
《城市的标识》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已越来越雷同的现象,赞美了树――城市特有的标志。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体会作者真挚感情的目的。此外,教学中我重点设计了两年讨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你被掳掠到一个城市,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答案:公交车站的站牌;公司门口的牌子;学校门口的牌子;汽车车牌;商店的广告牌;标志性的建筑,如“东方明珠”“天安门”“兵马俑”等。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这些标志都不是大自然所馈赠的,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从而体会到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
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把树称为‘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城市的灵魂’,是不是太绝对了?”学生的意见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的认为像标志性的建筑,如天安门、东方明珠等都是不可被替代的,还有泰山、崂山、长江大桥等,所以作者的说法太绝对了。还有的认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后来建筑的标志虽然不可替代,但这些都无法与“树”相比,因为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的赠与,所以作者的说法很有道理。
课堂上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是成功的,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作者达成共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后,我感触很深,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多必杂,杂必浅,浅必陋”,像“对不对、好不好”以及一些丝毫没有思考价值。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6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句优美,词藻华丽,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而且富有深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细细品味其中文句,了解作者的意图,虽然在课前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多种设想,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第二课时。
在教学这一课时时,我利用表格把课文的脉络安排得十分清楚,学生也能一目了然,原本有许多时间可以用来让学生自读自悟,可是由于我在处理教堂重难点的时候,只注意到那些词句的理解,一再地讲解,而花在读的时间上却太少了,所以虽说是品读,可实际上,我的教学还只是比较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得到内化。通过听课老师的评课,我发现了自已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品读描写各种树的文句段落时,当学生说出那些美丽的句子的时候,而我利用课件展示图片的时候,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看一下图片,而是可以通过图片,结合文中的语句感受每棵树的不同之处,化抽象为直观,这时再进行指导朗读,从而达到品读之境……
看来,要做好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真是一问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下足功夫,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论中得到解惑,再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第四篇:《城市的标识》的教学反思
【1】
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时,我在导入设计上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理解课题作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我重视了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理念倡导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与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乐读趣学。
本文的教学设计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感情”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最后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自主性、探索性的统一。
【2】
《城市的标识》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已越来越雷同的现象,赞美了树――城市特有的标志。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体会作者真挚感情的目的。此外,教学中我重点设计了两年讨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你被掳掠到一个城市,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答案:公交车站的站牌;公司门口的牌子;学校门口的牌子;汽车车牌;商店的广告牌;标志性的建筑,如“东方明珠”“天安门”“兵马俑”等。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这些标志都不是大自然所馈赠的,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从而体会到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
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把树称为‘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城市的灵魂’,是不是太绝对了?”学生的意见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的认为像标志性的建筑,如天安门、东方明珠等都是不可被替代的,还有泰山、崂山、长江大桥等,所以作者的说法太绝对了。还有的认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后来建筑的标志虽然不可替代,但这些都无法与“树”相比,因为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的赠与,所以作者的说法很有道理。
课堂上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是成功的,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作者达成共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后,我感触很深,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多必杂,杂必浅,浅必陋”,像“对不对、好不好”以及一些丝毫没有思考价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因此,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
第五篇: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
《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
《城市的标识》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的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现代社会城市与城市之间已越来越雷同的现象,赞美了树――城市特有的标志。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体会作者真挚感情的目的。此外,教学中我重点设计了两年讨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一个问题是“假如你被掳掠到一个城市,你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多种答案:公交车站的站牌;公司门口的牌子;学校门口的牌子;汽车车牌;商店的广告牌;标志性的建筑,如“东方明珠”“天安门”“兵马俑”等。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了这些标志都不是大自然所馈赠的,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从而体会到作者真实的内心感受,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
第二个问题是“作者把树称为‘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城市的灵魂’,是不是太绝对了?”学生的意见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的认为像标志性的建筑,如天安门、东方明珠等都是不可被替代的,还有泰山、崂山、长江大桥等,所以作者的说法太绝对了。还有的认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后来建筑的标志虽然不可替代,但这些都无法与“树”相比,因为只有树才是大自然的赠与,所以作者的说法很有道理。课堂上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是成功的,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作者达成共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后,我感触很深,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精,“多必杂,杂必浅,浅必陋”,像“对不对、好不好”以及一些丝毫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因此,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
作者围绕“标识”,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城市的雷同致使城市失去了它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和灵性,为下文写“树”是城市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埋下伏笔。最后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用“树”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也是城市仅存的个性,来号召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倡导多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的。让学生在多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深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时,单元主题引入本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城市的标识》,提示“识””的读音。“标识”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或符号。与“标志”写法不一样,但音同,义同。介绍作者。就题目质疑(城市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珍惜什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与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乐读趣学。本文的教学设计始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感情”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最后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自主、探索性的统一。
总之,追求扎实、朴实、真实的教学风格,成就高效、艺术、完美的语文课堂,不断与时俱进。城市的标识》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文时首先来讲解文题。什么是标识所谓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一、用举例的方法解释疑难问题。
在学习时虽然学生知道了“标识”的意思,但是还是不够明白到底什么是标识。这时可以举例说明,如“少先队员的标识是红领巾”;看到这个标识,就知道是什么牌子的汽车等等。让学生联系实际真正弄懂它的含义。
二、利用对比的方法理解问题
同时还要抓住“雷同”的可复制性,可“克隆性”与“不可被替代,不可被置换”等词的区别,进一步明确:树,是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它是不能被复制,不能被置换的,明白它的“唯一”性,进而产生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欲望,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明确文章的中心,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识’?”。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文句优美,词藻华丽,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而且富有深刻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细细品味其中文句,了解作者的意图,虽然在课前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多种设想,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第二课时。在教学这一课时时,我利用表格把课文的脉络安排得十分清楚,学生也能一目了然,原本有许多时间可以用来让学生自读自悟,可是由于我在处理教堂重难点的时候,只注意到那些词句的理解,一再地讲解,而花在读的时间上却太少了,所以虽说是品读,可实际上,我的教学还只是比较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得到内化。通过听课老师的评课,我发现了自已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品读描写各种树的文句段落时,当学生说出那些美丽的句子的时候,而我利用课件展示图片的时候,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看一下图片,而是可以通过图片,结合文中的语句感受每棵树的不同之处,化抽象为直观,这时再进行指导朗读,从而达到品读之境……看来,要做好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真是一问高深的学问,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下足功夫,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论中得到解惑,再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作者围绕“标识”,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城市的雷同致使城市失去了它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力和灵性,为下文写“树”是城市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埋下伏笔。最后作者以真实的内心感受,来唤起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珍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礼物的意识。用“树”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也是城市仅存的个性,来号召人们要珍惜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倡导多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以读为前提,以读为中介,以读为纽带,以读为归宿的。让学生在多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深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城市的标识》这篇课文时,单元主题引入本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单元的一篇课文《城市的标识》,提示“识””的读音。“标识”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或符号。与“标志”写法不一样,但音同,义同。介绍作者。就题目质疑(城市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珍惜什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思维。课堂上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并且能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在关键处、重点处给与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做到乐读趣学。本文的教学设计始终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让学生利用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自读生疑、再读释疑、品读感悟、升华感情”这一流程,进行自主、合作、体验、感悟。最后合作交流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自主、探索性的统一。
总之,追求扎实、朴实、真实的教学风格,成就高效、艺术、完美的语文课堂,不断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