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总结报告-北京大学教务部
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总结报告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北大图书馆作为教育辅助单位,不仅重视文献资源建设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而且对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非常关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和做法,得到广大学生和肯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培养文明的阅读习惯和公共道德意识
培养文明的阅读习惯和公共道德意识是图书馆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对此非常重视。
新生入馆教育是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始,图书馆每年都抽调得力人员组成新生入馆教育小组,由主管副馆长亲自负责,办公室统一协调。新生入馆教育除了介绍如何利用图书馆外,还把做文明读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为新生讲解图书馆相关规定,重点提醒新生避免占座、偷书、撕书、大声喧哗等不道德行为,注意培养高尚文明的公共道德意识。
文明秩序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非常重视各种提示性标志的张贴,比如全馆各处的“禁止吸烟”标志、“安静”牌子;各阅览室门口关于呼机、手机的提示;自习室禁止占座的说明等等。同时,工作人员对于个别不文明行为也及时教育、制止,维护安静文明的阅读环境。
针对大学生读者中出现的偷书、撕书、毁书等现象,图书馆在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还不定期举办展览,教育读者爱护图书馆藏书,共同维护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以多种形式提高读者的文化艺术修养
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不仅应该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图书馆非常重视文化艺术资料的收藏,主要表现在相关图书和声像资料的收藏,特别是图书馆视听部近年来收藏了较为丰富的古典音乐声像资料和国内外优秀影片,他们与学校艺术系和相关学生社团合作,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视听欣赏会,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很多读者在图书馆的“读者留言”板上留言,认为这些活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非常有益,希望能够多举 办这样的活动。
图书馆的展览厅是向读者进行艺术修养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图书馆先后举办了“俺爹俺娘摄影展”、著名版画家“刘海明先生版画捐赠展览”、“馆藏善本书展”、“外国人眼中的旧中国展”等,这些展览开阔了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思想情操。“俺爹俺娘摄影展”不仅展示了鲁西南民俗风情,也是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很好的教育材料。“外国人眼中的旧中国展”一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风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近代中国衰落的过程,激励学子爱国奋进。一位姓许的北大博士生在留言中说:“看历史有多深,看未来就有多远!毋望国耻,知耻而后勇!”
此外,图书馆注意整个阅览环境的文化艺术氛围的设计,目前走廊内悬挂的中外名画系列挂画,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对大学生起到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的作用。
三.“北大文库”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
“北大文库”是专门收藏北大师生、校友著作的专藏阅览室,经过多年的搜求积累,收藏了很多北大著名学者的手稿、著作、书法作品等,成为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北大文库”除了常年设置的大师展柜外,每年校庆都举办展览,既有大师专著,又有书画作品,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今年校庆期间举办的“北大名师专柜暨罗荣渠教授书法展”,反响很大,署名孟凡君的读者留言“大师已垂范,我辈当自强。”心理系的一位读者留言“希望此类展览再多些,再多些。”经济学院的一名新生在看了“北大文库部分珍品展”后感慨地说:“很意外,很惊喜,很震撼!来北大不到一个月,就那么荣幸地看到了北大的精魂,终于明白最高学府的真正含义。是这层出不穷的伟人照亮了北大,照亮了一批又一批北大学子的心灵。作为21世纪的第一批学生,不由得感到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大文库”举办的著名学者个人展也非常有特色,如“庆贺季羡林教授九十华诞展”、“庆贺侯仁之教授九十华诞展”,都对青年学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一位老教授所说:“这个展览(庆贺季羡林教授九十华诞展)办得很好,对后辈、对学生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这是北大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光华管理学院的一名读者留言说:“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季先生)的著作,更多的是作 为一个文人的精神和素养。”有的读者看后希望:“愿更多的人来这接受灵魂的冲刷与洗礼。”
四.做好图书导读和读者培训工作
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因此做好图书导读和文献资源导航工作,既可以方便读者畅游书海,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健康向上的文化,为他们的书海航行提供航标指引。
图书馆主页上的“新书导读”栏目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该栏目对收入新书阅览室的图书进行有选择的介绍,言简意赅,内容平实,对读者选择阅览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为提高读者检索利用图书馆资源的能力,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图书馆从1997年开始举办读者培训讲座,从1999年开始常年举办“一小时讲座”,向读者介绍普通书刊和电子资源的检索使用方法,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认为非常及时、使用,又掌握了一项本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小时讲座”取得的成功和产生的影响引起了学校相关部门的注意,专门设立“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选修课。选修课得到广大同学的支持和认可,金融数学系97级学生杨勇说:“通过几位老师一学期的精彩的讲课加上及时的实习,我对电子资源有了比较好的了解,这学期我参加建模竞赛还用上了我学到的知识,帮助我找到了很多好的参考文章,我们小组(其中两人都上过这么课)能得到一等奖和这有很大的关系。”物理系98级黄淙淙说:“当我真正开始学习这门课时,我才发现,我对网络知识的认识比我想象的还要少 - 原来网络还能提供那么多的学术信息,而且查找十分方便,更新也非常迅速。„„我要感谢任课的全体老师,感谢您们传授给我如此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虽然您们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您们为我打开了深入掌握这门技能的大门,并且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北大图书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新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第二篇: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自-北京大学教务部(本站推荐)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
校本部基地点自评报告
北京大学
2002 年 10 月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校本部基地点)中期检查自评报告
北京大学有着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厚传统。1995年,我校和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高校一起,率先倡导在全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又和全国55所高校一起正式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几年来,北京大学发扬优良办学传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结合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来展开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指导思想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1999年9月,学校对过去几个有关素质教育的机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北京大学素质教育委员会,统一筹划领导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纳入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规划当中。素质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在于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使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校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共同汇聚于、服务于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委员会下设四个分会,分别侧重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四个分会均由学校党政领导同志牵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党委书记、校长任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校党委赵存生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原与教务部教学办公室、现与教育教学评估室合署办公),既是素质教育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同时也是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工作机构。素质教育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对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我校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灵魂,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统一地、有机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之中,建立同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相适应的具有北京大学特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我们一方面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具体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学校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中划拨了素质教育专项经费。到目前为止,学校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中累积投入素质教育专款共计1000万元。
二、深化教学改革,开设素质教育通选课;大力促进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进一步修订了教学计划,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基础课的重要地位。2000年9月,学校正式开设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经过专家研究,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C哲学与伦理、D历史与文化、E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校要求2000年以后入学的本科生都要在以上5个领域中选修16学分的通选课,在每个领域至 2 少选修2学分。学校对于通选课的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两年多来共召开了三次通选课建设专题会议。
通过深入的研究论证,学校明确了未来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实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2001年秋,学校成立了“元培计划委员会”,建立了“元培实验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这种教学改革理念的实践。学校还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考试模式,为学生创造灵活、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学校还特别重视促进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学校一直通过两项捐助基金(“君政基金”和“泰兆基金”)资助学生参与科研,并配备各领域的杰出专家为导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2002年学校又投入20万元,设立“校长本科生研究基金”,加大对本科生科研的资助。本科生科研已取得了优秀成果,如生命科学院于龙川教授的小组中98年至今有8位本科生先后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Brain Research、Neuroscience上发表了7篇文章,其中有4篇第一作者为本科生。
我校还大力支持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从素质教育经费中划拨专款,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高校科技竞赛。在历年的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北大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学生会与校研究生会每年组织“学术希望之星”、“学术十杰”的评选,有力地推动了北大的学术科研活动。为了鼓励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还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创新奖”,奖励级别高于三好学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除了课堂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外,我校还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素质“养成”提供条件。
1、学校划拨专项经费,举办“形势与政策”、“中华文明之光”、“美育精品”、“自然科学前沿”、“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北大杰出校友”、“创业”等共10个大型系列讲座。2001年又与凤凰卫视联合推出“世纪大讲堂”系列讲座。部分 精品讲座的讲稿已经汇编成《北大讲座》(第一辑)出版发行。各个系列讲座分别邀请到一批学术大师、文艺界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等主讲。学校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和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面对面交流创造机会。如美育精品系列讲座邀请到的专家有:著名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陈佐湟,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大师袁世海,著名电影导演谢晋,著名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谢飞,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谢铁骊,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宜,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于润洋,著名学者、戏剧评论家谭霈生等。这些艺术大师和专家们或讲解著名的艺术作品,或漫谈自己的艺术体验,或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甚至现场进行艺术表演。他们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学生展现了一幅幅艺术精品的精彩画卷。整个系列讲座始终将知识性、启发性、鉴赏性和理论探索性、前沿性融为一体。
2、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学校百周年纪念讲堂建成以后,积极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努力将高水准、高品位的艺术活动引入学校,组织了大量经典影片、文艺演出以及各种专题活动。学校与京内外著名艺术团体合作组织大型音乐会与艺术表演。中央芭蕾舞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总政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京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辽宁芭蕾舞团以及一些外国文艺团体等先后到北大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运用素质教育经费,在未名湖畔安放草坪音箱,举办未名湖畔音乐欣赏。
我校每年固定举办北京大学“五四”交响音乐会、“一二·九”歌咏比赛以及新年音乐会。“一二·九”歌咏比赛是北大教师和学生的合唱节。该合唱节的举行,一方面是对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隆重纪念,对北大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发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氛围,为学生的歌唱技能提供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同时,合唱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等当前需要特别加强的素质。
学校还经常举办美术、摄影等展览,由师生组成的燕园书画社、摄影协会很 为活跃。
学校投入130多万元,加强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交响乐团)的建设。学生民乐团2000年到香港演出获得成功。学生舞蹈团2001年赴台湾演出,从台南到台北,处处引起轰动。学生合唱团在2001年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女声小合唱一等奖和女声独唱一等奖。2002年5月作为唯一来自亚洲的学生合唱团赴法国贝尔福市参加了在该市举办的第16届国际大学生音乐节的演出,在音乐节上引起很多轰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北大学生合唱团这次在欧洲演出的盛况。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逾百个学生社团形成“百团大战”局面。社团文化是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团之繁荣与丰富多彩,北大学生常以“百团大战”一词来形容。既有爱心社、山鹰社、自行车协会这样具有优良传统和全国影响的品牌社团,也有藏文化研究会、收藏社、IT志愿服务团、中美青年投资俱乐部这样的新兴社团;既有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中原发展研究会、创新协会这样的理论类社团,也有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游泳协会这样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类社团;既有保险学社、奥林匹克研究会、天文学会这样的学术类社团,也有戏剧社、古琴社、书画协会这样的艺术类社团。截至2002年4月,北京大学的学生社团注册总数已超过100家,其活动涉及理论、实践、文艺和体育等多个领域,社团成员基本上涵盖了校内29个院系的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约一万余人。
4、继续加强素质教育设施建设和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发挥校园环境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北大校园的主体—燕园有数百年历史,从明代名画家米万钟的勺园,到清代的淑春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到燕京大学的燕园。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有不少圆明园和周围名园的遗物,也有丰富的故事和传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是传播传统文化和培养革命精神生动的教材。学校校园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非常重视保护校园的历史文化遗迹。这里亭台楼榭,湖光塔影,树茂花繁,景色宜人,有利于陶冶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爱好和追求。近年来,学校还对主要景点以及各种“名木”、“名石” 5 立牌予以介绍,又新增加了一些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景观,使校园拥有更浓厚的文化气息。
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辟虚拟素质教育基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技术,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素质教育委员会划拨专项经费,建设校园新闻网,快速传播素质教育活动的信息。北大共青团开通了网上新闻中心和燕园信息港,使同学们可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校园文化的新进展。2001年学校还划拨经费,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建立了“红旗在线”网站,帮助广大的青年学生提高政治素质,促进理论学习。“红旗在线”为学校每个学生党支部都提供了支部活动网上空间,以加强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强化党组织在同学中间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北大校园建成了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立体网络,网络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平台。
四、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近年来还特别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锻炼。学校着力支持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暑期社会实践一直保持着规模大、层次高、形式多样、辐射面广等特点。2000年和2001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以“向新世纪迈进,在实践中成才”为主题,共组队一百余支,参与学生达到1200多人次,其中一半以上实践地是中西部地区。
为深入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广大学生党员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我校在200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组建了20支学生党员实践团,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三个代表”的宣讲服务。研究生会赴广东实践团和湖南实践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延安实践团和华西村实践团、物理系赴大亚湾实践团、社会学系赴大寨实践团、周恩来精神研究 6 会赴江浙实践团等各个实践团队深入群众,积极配合和推动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校长许智宏院士、党委副书记王登峰教授和研究生们一起深入湖南,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以“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自己,对当地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研究,为当地经济、科技发展出谋划策,赢得了实践地的热情欢迎和一致好评。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的同时,北大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学校尤其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北大有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术传统。2001年3月,学校召开师德建设工作会议,弘扬北大教师长期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如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等等,对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部分教师精力外流提出了制约措施,努力营造出一种优化师德的环境和氛围。2001年学校文科教师大会还作出了“清除赝品,拒绝平庸,树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识”的庄严承诺。2002年3月学校发布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
六、两个基地点的合作
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个基地的两个基地点,自基地建立之初,就进行了密切的合作。2000年两校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之后,两个基地点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两校合并之后,学校加强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启动了公共普通课教师交流,改善医学部校园中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学术氛围,实现对医药卫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2002年,为扩大医学部同学们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北大本部的人文优势,在校素质教育委员会专款的支持下,校社科部、团委利用医学部原有的周末素质教 7 育课堂推出了由相关领域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教授报告团”,在医学部校区开展人文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涉及了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历史、教育、文学、美学等方面,主讲教师既有中国经济学界的新锐,也有著名美学和国学大师,使医学部学生亦可接受燕园文化的熏陶,体验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医学部人文环境建设增添了新绿。
七、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在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工作的同时,我校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理论的研究。学校不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素质教育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划拨经费,在校内设立了素质教育研究项目。如:
1、我校前副校长王义遒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了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培养模式及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已于2001年初结题。我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与苏州大学、原杭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师一起,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内涵、目标和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对全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我校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现在正在开展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研究课题“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该课题不仅将对大学素质教育进行历史考察和国际比较,而且还将就大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法和原则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3、我校教务部李克安教授、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等也都正在主持着与素质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如陈向明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课程改革研究”课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多份研究报告,对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项目的成果不仅对本校素质教育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 国高校素质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八、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辐射作用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由于各项措施比较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学校元培计划实施以后得到了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支持。通选课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对通选课的设置理念和课程形式高度认同,各院系的领导和教师开设通选课的积极性很高。课程门数由2000年秋季学期的30多门,到2002年春季学期达到130门。课程总门数达214门,涵盖了我校大部分学科领域。一大批著名教授走到了通选课的讲台上。这些课程都经过专家的把关,质量较高。所有课程都是学生听取教师的课程介绍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修的,选课十分踊跃。一些课程选课人数达到八、九百人,不得不分班上课。选课人数达400-500人的课程也很多。
学校举办的各类讲座更是我校校园中一个显著的亮点。“美育精品”、“中华文明之光”、“自然科学前沿”、“社会科学前沿”……各个系列的讲座都是大师云集,所以也就能够吸引大批来自校内外的学生和老师前来听讲。每一次素质教育讲座,都可谓是听众如云、盛况空前、气氛热烈,常常挤得我校600多个座位的报告厅水泄不通。许多同学站着听,更有不少同学则在过道上,在讲台与座位的空隙中席地而坐。通过聆听大师们的演讲,同学们普遍反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提高了修养。各个系列讲座也经常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对很多讲座都进行了报导。很多校外的学生、教师也纷纷前来听讲。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近两年面向西部的社会实践使北大学子了解了西部现状,激发他们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在七、八 9 月的酷暑中,同学们怀着满腔的热忱,奔赴祖国各地。他们在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献计献策、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同时,增加了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了解,培养了实践能力,并且锻炼了意志和品质。
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各种文体活动等等在学生素质的培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则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北京大学素质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在最近全国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中得到了反应。在这次教学成果奖中,我校取得了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北京市一等奖36项,二等奖17项。这些成果中很多都是和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获得国家一等奖的项目、哲学系叶朗教授“中国美学史的课程建设: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
我校素质教育工作在本校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也对全国其它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我校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对许多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经验也在外校的大批来访和各种渠道的交流中传播到全国许多高校。北京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和措施,都无私地与全国高校一起切磋、共享。此外,我校教师也经常到全国各高校去讲学或举办讲座。我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也有很多校外的教师、学生来参与。我校近年来在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办学中,相互开放部分课程,北大的很多课程受到清华学生的欢迎。在新开设的素质教育通选课中,有些课程尽管校内选课的学生很多,但还是为清华学生安排了专门的座位。艺术系朱青生教授开设的通选课“艺术史”的课堂上,朱教授为了解决清华学生的听课问题,特意让助教买了50把蓝色的塑料小凳,夹在课桌椅之间的过道里,称为“清华凳”。近一年来,北大陆续派出富有造诣的教授到对口支援的新疆石河子大学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
九、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特色 我校文化素质基地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特色:
1、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北京大学是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学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大学。在文化素质基地建设工作中,我校充分发挥了综合大学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学校开设的通选课包含了理学、工学、人文、社会等各个学科领域;各种学术讲座既包括京昆艺术的欣赏,也包括纳米等自然科学前沿。这种综合大学多学科的环境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现了这种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效应。
2、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广泛。
北京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大批各个学科的专家教授,其中有53位院士、51位“长江学者”和一批人文社会科学著名学者,还有一批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学校能够开设高水平的素质教育课程,组织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是和雄厚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分不开的。
北大有着广泛的对外交流活动。一些总统、大使、著名大学的校长频频来访。国际上著名的学术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时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校园里经常召开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这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3、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北大作为兼有文理的综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不仅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且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中,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都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4、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活跃的第二课堂。北大既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又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天然条件。此外,北大校园的学术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各种学术讲座每天都有三、五场,每年有1000次以上。各种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 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
5、重视美育。我校继承蔡元培先生重视美育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美育。早在1986年就建立了艺术教研室,为全校学生开设艺术课程。1999年美育正式写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校的美育工作更受鼓舞。学校不仅开设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而且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与艺术精品讲座”等各种活动进行艺术与审美教育。
6、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的“985计划”,增加投入,加强了素质教育载体建设。一些新的建筑和设施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除了建设和启用新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视听教室和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外,学校还建有考古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校史博物馆。百周年纪念讲堂和英杰交流中心的落成和使用为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学术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条件。
总之,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这项工作也是全方位进行的。学校上下,从学校领导到各个职能部门,从广大教师到全体学生,都广泛参与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都广泛支持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学校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到通选课的建设,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校园中到各个实践实习基地,处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处处开展着素质教育的活动,处处充满了素质教育的气氛。
第三篇:浅谈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浅谈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作者:王明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大学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为了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53-01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主要表现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取向等个性品格。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多学科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激发想象力与创新热情,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开发打开通道。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能开发人的思维潜能。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多元化文化思想的涌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甚至消极颓废思想、以丑为美的思想、追求刺激的思想进入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影响人的信仰,形成在价值观、伦理观、世界观、审美观等方面的人文精神危机,甚至造成了一些脱离时代要求的不合格的社会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的传统教育片面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片面追求纯技术水平的提高,严重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一些教师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多少意义,认为这与工作的技术、能力、水平没有任何关系,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只是一种摆设或者说兴趣;而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从事工作,面对现在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的选择是以个人掌握专业水平程度为尺度来录用的,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固然能增加自身的文学修养,但在就业过程中这些都是内在的,无法表露出来,因此,为了解决好就业的问题,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学习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可以等到工作后再提高不迟。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各种文化和思想观念相互涤荡,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传统文化不断丢失,各种非主流意识的不断干扰。再加上我们在教育理念、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2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栋梁,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他们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性,这种统一对于人类社会和人的自身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
没有人文素质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人文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促进他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能否全面和谐发展,同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息息相关。因此,高等学校在重视科技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2.2 人文素质提高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前提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个性。不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吸收外国的文化成果。在人文教育中,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成样本,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文精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3 人文素质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为学科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科学就其本质来说,它要求人们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科学的整体性所以被分解成独立的学科绝非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局限于人类的认识能力。综合的时代要求人们具有综合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表现之一便是要求人们能够把握各种不同学科的智能结构互补。一方面科学技术要发挥其强大的工具性作用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手段的不断发展为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取向,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强力支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2.4 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个在专业知识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没有本民族的人文素质的底蕴,便不可能成为替本民族排忧的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需要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大学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如果缺乏对世界范围内的人文精神的了解,那么他也不会对人类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必定可使其陶冶性格,对个人的能力有一个充分合理的认识与评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必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小村,田保状,张安涛.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7:214.
第四篇: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希望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让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力方面、品德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社交能力方面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单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
要细心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潜能、特点,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是否平衡,对不足的方面强化训练,以培养和造就完美人才;要细心观察孩子对教学的反应,以了解教学的内容是否适时、适度、适量,使教育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防微杜渐,发现有不良的行为即以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第五篇:如何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年05月05日 07:25 湖南在线-家庭导报
专家简介:周丛笑,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幼教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副园长。先后被聘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学会理事、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省教育学会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沙市幼教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所写论文获国家、省、市、区各级奖励,申报的课题“湖南省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研究”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确立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曾主编(副主编、执行主编)书籍三部,发表文章20余篇,公开出版教参8套、教材8套。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学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因而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幼儿园因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最为坚决的一块园地。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具备哪些特点?幼儿园和家庭应如何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幼教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周丛笑。
记者(以下简称记):虽然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对于什么是素质教育许多人却不太清楚,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的呢?
周丛笑(以下简称周):关于什么是素质教育这个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表述。原国家教委发展研究中心杨银付同志在分析了9类15个素质教育的定义之后认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单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而完善的发展,即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记:与中小学相比,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具备哪些特性?
周: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要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教育往往忽视个性差异,把主要精力放在少数能力强的幼儿身上;素质教育则要面向全体幼儿,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寻求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二是要使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传统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在教学方面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则强调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把幼儿园办成人人讲道德、处处见精神的家园,开启智慧、丰富知识的学园,提高体质、增强体魄的乐园。三是要加强对幼儿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强调拓展个性教育的范围和空间,依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广泛开展各种兴趣盎然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待人接物的正确态度,使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对待生活。
记:怎样才能达到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既定目标?
周:为了改变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确立以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孩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培养孩子继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应该培养孩子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能够作出及时反应和对新知识及时吸收的能力。教师必须激发孩子的认知热情,使孩子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为知识的更新储备不断学习的能力,为接受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有责任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孩子创造思维的发展。要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本能,为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这是发展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要培养孩子积累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记:家庭应如何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呢?
周:家庭配合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必须树立全新的家教观念,具体有:
1、“子女成才,家长有责”的家教责任观。
2、现代家庭素质教育观。要努力为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重智轻德”、“重知识轻能力”的片面家教观念必须转变。
3、“不唯龙凤,但求成才”的现代家教人才观。
4、为孩子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的现代家教质量观。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努力为孩子成为未来创造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是衡量现代家庭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
(二)改变不当的家教行为。衡量家教观念转变的唯一标准是家教行为实践。提高对家教的认识是基础,注重家教行为实践的转变是根本。针对21世纪现代教育的要求与当前家教误区,家长应认识与掌握的实施家庭素质教育的主要规律有:
1、家长与孩子同是家教主体的规律。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与自尊,充分调动、激发孩子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步培养的规律。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有巨大的动力作用,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只有同步培养、协调发展,才会有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3、因材施教的规律。违背孩子的年龄特点与智力基础实际搞拔苗助长,违背孩子的兴趣逼迫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发展,都不会有成功的家庭素质教育。
(三)家庭实施素质教育还需要“五心”。
1、爱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父母爱孩子有两种,一种是严爱、关爱,一种是溺爱、宠爱。前者有助于孩子成才,后者将孩子引向歧路,我们提倡前者。
2、信心是素质教育的力量。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斯说:“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只要早期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3、细心决定素质教育的质量。幼儿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它涉及智力开发、科学喂养、体质锻炼、心理素质、性格培养和美德熏陶诸多方面。幼儿素质教育的这些特点要求家长要细心。要细心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抓住可施教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要细心关注孩子的言谈举止,了解孩子的潜能、特点并因材施教,使教育符合孩子的天性;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各方面发展是否平衡,对不足的方面强化训练;要细心观察孩子对教学的反应,以了解教学的内容是否适时、适度、适量,使教育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要细心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发现有不良行为即时纠正。
4、耐心是素质教育持续进行的保证。幼儿素质教育是启蒙教育,由于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教学的成效不会立竿见影。有的家长在教学初期热情高、劲头大,教几次后见孩子没有反应或见效小就失去耐心,放弃了教育,这样的素质教育是不会有成效的。
5、恒心决定素质教育成效的大小。幼儿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它以开发智力、强壮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以环境熏陶、潜移默化等为手段,寓教育于抚养孩子的整个过程中,因此教学时间较长,没有恒心是完成不了这项教育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