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时间:2019-05-12 05:2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第一篇: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坚持用唯物论认识问题、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用矛盾论理解问题、用实践论解决问题,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认识与方法、手段与目的、重点与一段等辩证关系,对于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服务型质监部门建设,促进服务地方经济和质监事业自身发展很有必要。

有经验不等于理论功底厚实,注意克服经验主义。目前,一些人视“理论学习见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要求“精准”把握、抓不住“纲”;在抓落实的决策过程中,不能科学筹划组织,不能把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抓落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形成“调查-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的“闭合回路”,抓落实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实施“五大工程”这是省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到本单位本部门采取什么措施途径加以实施,要善于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工业大市应着重在质量振兴工程上下功夫,农业大区则着重在农业标准化工程上多出亮点。舍本遂末的削足适履则表现为教条主义。

第二篇: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坚持用唯物论认识问题、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用矛盾论理解问题、用实践论解决问题,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认识与方法、手段与目的、重点与一段等辩证关系,对于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服务型质监部门建设,促进服务地方经济和质监事业自身发展很有必要。有经验不等于理论功底厚实,注意克服经验主义。目前,一些人视“理论学习见

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要求“精准”把握、抓不住“纲”;在抓落实的决策过程中,不能科学筹划组织,不能把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抓落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形成“调查-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的“闭合回路”,抓落实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实施“五大工程”这是省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到本单位本部门采取什么措施途径加以实施,要善于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工业大市应着重在质量振兴工程上下功夫,农业大区则着重在农业标准化工程上多出亮点。舍本遂末的削足适履则表现为教条主义。

要使厚实的理论功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必须在领会精神求“透”、了解下情求“深”、上下结合求“准”、办法措施求“实”上下功夫。不唯上、不唯书,不照抄、不照搬,弄清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与上级普遍要求之间的实际差距;明确上级指示精神在本单位、本部门如何加以具体化,从而形成既符合上级指示精神,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工作思路。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上级指示要求的统揽下,以“有所作为”的进取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具体

第三篇: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坚持用唯物论认识问题、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用矛盾论理解问题、用实践论解决问题,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认识与方法、手段与目的、重点与一段等辩证关系,对于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服务型质监部门建设,促进服务地方经济和质监事业自身发展很有必要。

有经验不等于理论功底厚实,注意克服经验主义。目前,一些人视“理论学习见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要求“精准”把握、抓不住“纲”;在抓落实的决策过程中,不能科学筹划组织,不能把上级指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具体化,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抓落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形成“调查-决策-部署-督查-落实”的“闭合回路”,抓落实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实施“五大工程”这是省局党组的总体要求。结合到本单位本部门采取什么措施途径加以实施,要善于围绕地域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各地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化,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工业大市应着重在质量振兴工程上下功夫,农业大区则着重在农业标准化工程上多出亮点。舍本遂末的削足适履则表现为教条主义。

要使厚实的理论功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必须在领会精神求“透”、了解下情求“深”、上下结合求“准”、办法措施求“实”上下功夫。不唯上、不唯书,不照抄、不照搬,弄清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与上级普遍要求之间的实际差距;明确上级指示精神在本单位、本部门如何加以具体化,从而形成既符合上级指示精神,又切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的工作思路。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上级指示要求的统揽下,以“有所作为”的进取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中“创新”,肯抓落实、敢抓落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飞跃、理论的升华,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就会现实理论成果向工作成果的转化。

强调形式不等于忽视与内容的统一,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内容和形式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认识这一点意义在于:一是无论认识质监事业发展规律、把握质监工作内在规律,还是抓落实,都要把内容和形式很好地统一起来;二是内容决定形式,这为我们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选择具体的形式载体,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内容和形

式的对立,二者存在排斥与脱离的关系,这也使形式主义的存在有了理论上的可能。

造成形式主义的几种情况:一是过时的形式导致形式主义。不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与内容相适合的形式,就会使形式脱离内容,从而造成形式主义。二是片面追求新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干工作抓落实需要根据内容的发展改变旧形式,探索和创新新形式。如果不愿意下扎扎实实的功夫,不愿意深入细致地研究内容的变化,去寻找适合变化了的内容的新形式,只是在形式上搞花样创新,必然脱离内容,形成形式主义。三是生搬硬套导致形式主义。学习借鉴别人的有效形式是必要的。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就可能徒有形式而收不到好的效果。另外,搞过头的形式导致形式主义、形式的随意性导致形式主义、缺乏抓落实的环节导致形式主义。造成形式主义的主观原因,一是抓落实的思想意识“歪”。有的人私心杂念和功利思想作崇,想出政绩,专投上级领导所好,采取上级领导喜欢什么,就做什么;领导要求什么,就抓什么;领导检查什么,就落实什么,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二是抓落实的思想作风“浮”。有的人抓落实,思想上惧怕艰苦,作风上不深、不细。浮在上面听汇报,眼睛很少向下。即使“沉”一下,也是“雾里看花”、“晴蜓点水”,转一圈就算“深入”了,发现不了实情,解决不了问题。三是抓落实的指导思想“偏”。有的人抓落实,不注重从奠基固本管长远的工作做起,搞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应景工程”和“面子项目”。只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工作,靠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哗众取宠。如,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就是一对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服务是形式,监管是内容;服务是手段,监管是目的。目前情况下,“服务中监督”则是二者最好统一。

克服形式主义应把握好检验抓落实标准的定位。要始终把终端效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检验抓落实方式上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重在内容;“虚”与“实”的统一,重在“实”;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重在效果。既要看目标任务等硬性指标完成的如何,又要看单位的凝聚力是否增强等软指标。不能只看那些热热闹闹、有声有色的形式,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看这些热热闹闹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实际内容,看看单位的士气、考考干群的素质、查查干群的觉悟;不能只听他说得如何,还要走走群众路线,听听当地政府、企业和干部职工说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努力发现和提拔使用那些默默无闻、埋头干事的人,形成抓落实、干实事、求发展的正确导向。这样,抓落实者才能做到从党的事业、单位建设大局出发,把思想搞端正;才能讲实话、办实事、报实情、求实效,把作风搞扎实;才能较好地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把目标搞明确;以群众“答应”、“高兴”、“满意”作为抓落实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形式主义的根治、求真务实的风气形成大有希望;抓落实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形成大有希望。

工作要求“满、快、高”不等于效益越好,注意克服主观主义。产生主观主义的主要原因,一是统筹安排工作,抓工作缺乏“法”的意识。“土政策”胜于“法”,令出多门、政出多门、文出多门、考出多门,基层疲于应付。二是抓落实者长官特权思想作怪而带来“命令”大于“法令”,而产生的工作指导上的随意性。三是抓落实者头脑不清醒,思路不清晰而导致的“想到哪,抓到哪,要求到哪”,抓落实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四是建章立制及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工作缺乏程序性,抓落实没有形成制度化。“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想“一口吃个胖子”,撇开法、条例,不从实际情况和单位的承受力出发,狠劲压任务过分苛求“满负荷、快节奏、高效率”结果往往是哪个要求最急,基层先抓哪个,“糊弄”的事也越多;工作越满“半截子工程”越多;节奏越快“夹生饭”越多。

“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法治是治本之策,制度带有根本性。各级领导和机关布置任务,实施指导,抓落实,除“专项执法打假集中行动”、突发性案件(事件)等特殊情况要求“满、快、高”外,其它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都要给落实者抓落实和抓反复的时间、精力。因为,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工作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应尊重科学、注重“法”制、统而有方、分而有度、掌握节奏。这样才能抓一件是一件,落实一件成一件,进而提高抓落实的效益。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就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质量、标准和技术等从源头抓质量做起,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企业最急需帮助的问题入手,做实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服务工作,帮助更多企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名牌序列;立足农业大省实际,循序渐进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对质监事业的发展,对于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地位必将大有益处。

事必躬亲不等于扑下身子实干,注意克服个人主义。事必躬亲工作作风表现出勤奋的敬业精神和很强的责任心,用心无可厚非。但不符合层次管理原理,有悖于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工作方法,同时还常常表现出事与愿违的结果。事必躬亲的工作方法,既分散了各级领导协调指挥和统筹抓“总”的精力,造成自身不应有的忙乱,也挫伤了下级的工作积极性,还容易产生“大官管小事,小官说大话”、“你不放心,我不用心;你不放手,我不动手”怪现象。如,一些班子团结出了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多与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不好有关,多数是因为不放权、不放手、不放心造成的。

主要领导要增强抓大事的意识,少做或不做本该下级做的事。应注意研究探讨抓落实的艺术、方法。抓重点。各级领导抓落实应把主要精力用在谋划到位、统筹到位、督查到位。内容上,主要是把方向、理思路、出主意、用干部、抓班子、带队伍、多协调、抓预算。方法上,注意抓好宏观指导、调控与微观服务的结合;抓好治标与治本的结合;抓好蹲点与跑面;抓好统管与分工。抓关键。依据责任

制抓落实,抓住了责任制,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领导要让部属做到六个明确:任务明确、要求明确、标准明确、时限明确、责任明确、赏罚明确,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上下两个积极性,真正使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动起来,各自种好“责任田”、各自管好“自留地”,各级办好各级的事;抓难点。对难度大的工作和易反复,不易落实的事宜、部位、时机,多投入一些反复抓的时间和精力,该亲自的才亲自。这样才不会出现自己“忙”,别人“闲”,甚至自己“忙乱”,别人“乱忙”和“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的负效应,高标准抓落实就会水到渠成。如,河南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打假斗争形势严峻。“打不死,打不烂”现象还比较突出,制假售假,此消彼长。这是目前全省系统质量监管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点。原因主要:一是法律不健全不完善,行政处罚力度不够;二是地方经济原始积累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不自觉的保护行为制约着打假工作;三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企业的短期、投机行为,增加了打假工作难度;四是监管部门的规范性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不规范性的矛盾,制约着打假工作;五是个别单位由于利益的驱动的乱作为而造成的监管不力;六是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不落实等。目前,重点应抓住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产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当地政府部门重点扶持的名优企业和产品要帮助打假;群众反映强烈的产品;日常监管较为困难的产品。同时要讲究打假的方式、方法,准确把握打假力度。一是协调借势。主要领导应多拿出一些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做好行政执法打假政策、执法环境的协调,以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执法打假助力。对一些有影响的、难啃的打假对象,借助当地政府的力量,由政府或人大出面,暨可以减少阻力,又便于调动各方面的执法力量,围而聚歼;二是舆论造势。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跟踪打假,适时曝光,借社会舆论监督造势,赢得社会支持;三是打扶结合。打假中,严厉处罚是硬措施,为使打假取得预定的效果,不但要处罚,更重要的是做好后处理工作。要通过对生产经营者的帮扶,既打又扶,双管齐下,一方面减少他们的对立情绪,消除他们认为质监部门只是处罚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分析生产经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搞好服务。从而既规范经营行为,又减少了假冒伪劣行为的再次发生,达到打假的最佳效果。

坚持用唯物论认识问题、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用矛盾论理解问题、用实践论解决问题,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认识与方法、手段与目的、重点与一段等辩证关系,对于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加快服务型质监部门建设,促进服务地方经济和质监事业自身发展很有必要。

有经验不等于理论功底厚实,注意克服经验主义。目前,一些人视“理论学习见效慢,作用不大”,抓理论学习不静心、不用心、不虚心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从新视角,用新观念、以新对策去观察思考和解决,开展工作凭“老底子”,解决问题靠“老经验”,其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造成一些工作难开展、难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一些工作开展中遇到阻力,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不从内因上找原因,经常是怨天尤人。一旦跳出经验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会有新的方法,也能收到新的效果。如,面对不宽松的质监工作外部环境,固然需要费资、费神、费时的“协调”,但不是长久之计,不是治本之策。如果在深化“三种意识”、搞好“两大服务”指导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一靠严格自律,加强队伍监督管理,理顺内部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乱作为,依法树威;二靠按章办事,按规定办事,尽职尽责,履行职能,杜绝不作为,有位争有位;三靠服从服务大局,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中热点、难点等问题,主动服务中求贡献,开展工作的“外耗”会大大减少,质监工作的外部环境压力可以有效缓解。淮阳县局实行质量监督综合管理的做法,深受当地政府、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就是很好的例证。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排除杂念和干扰,端正抓学习的心态。要把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升到为自己修身启智明理、为别人“传道授业解惑”、为党的事业负责、为单位建设负责的“讲政治”高度来认识。要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须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把握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运用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于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内容上,要抓好“三学”:一是系统学。注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质量标准化计量基础理论》等科学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夯实政策理论、业务理论功底,提高业务水平;二是选择学。注意学习《领导科学、《管理科学》、《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实用性很强的书刊,拓宽知识结构,吸纳有益营养;三是广泛学。坚持多渠道、多层次,“既蓄远水,又解近渴。”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思考问题的前瞻性。方法上,坚持学习、工作和研究问题相结合,做到经历一次、实践一段、总结一番、提高一步。要带着问题学、盯着问题学、为解决问题学,不断地“充电”、“造血”、“吸氧”,真正解决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从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抓落实的习惯性,尽可能少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理论功底厚实不等于指导实践管用,注意克服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实践和认识脱离,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空对空”;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上下一般粗”,甚至以中听、中看不中用的“花花点子”当措施,结果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保证对上级指示要求学深悟透的前提,也是有可能改进工作作风,抓好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理论能否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度”。如果抓落实者在抓落实的认识过程中,不能做到对上级指示

第四篇: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抓落实的哲学思考

党中央和胡主席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抓落实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我们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认识抓落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抓落实。

抓落实是将主观范畴内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是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抓落实,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一是在抓落实中检验真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真理性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抓落实,就是把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基层中、落实到群众中。通过抓落实,在实际中证实检验其科学性和正确性。二是在抓落实中修正真理、发展真理。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人们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新结论对原有认识加以修正实现的。抓落实的过程,实际上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它为完善和深化理性认识,发展真理提供了路径选择。只有通过抓落实,把真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进行修改和完善,才能使真理性认识在辩证否定中不断上升到新的更高层面。三是在抓落实中实现理论的第二次飞跃。认识的过程包含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事情只进行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要回到实践中,通过抓落实,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完成理论形态到现实形态的质的飞跃。

抓落实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抓不抓落实是态度问题,会不会抓落实是方法问题。抓好落实不仅要端正思想,更要掌握“抓”的辩证法,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来抓落实。一是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属性,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抓落实既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就必须坚持物质第一性,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说实在话、办实在事、做实在人,使主观意愿符合客观实际。同时,又要坚持意识的能动论,不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肯定客观实在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抓落实既要有为党为民的良好动机,又要取得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如果只有抓落实的动机而不顾效果会导致唯心论,只片面强调效果而否认动机会导致机械唯物论。因此,抓落实要把握动机与效果统一的本质要求,把出发点定位在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使每项工作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评判。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工作中只有明确主攻方向,集中精力抓重点,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抓落实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善于抓工作重点,抓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环节,以抓要事、攻难事、成大事,带动全面工作落实。

抓落实,在本质上就是在工作中发现、遵循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因此,坚持抓落实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同样,抓落实的目的在于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抓落实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摆正人民群众的位置,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抓落实是社会意识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过程,只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尊重和运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和工作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更加有力地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围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紧密结合抓落实。人在实践中创造人化自然,并从人化自然中改造主体本身,实现促进客观世界发展和人自身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实现这个双重目的离不开社会实践。只有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坚持两者的紧密结合,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见微)

抓好落实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大现实课题 发表时间:2011-04-24

来源:学习时报

为政之要,贵在务实,重在落实。当前,“十二五”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关键时期,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抓落实尤为重要、尤为紧迫、尤为关键,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抓好落实、善抓落实,使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好思路、好政策、好措施,一件一件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实效、惠及群众,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抓好落实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必须体现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中。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这是把真抓实干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高度,成为了领导干部政治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态度决定一切”。党员干部抓落实的行动,实际上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态度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抓落实是一个党性问题,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是不是对党忠诚,关键要看是不是坚决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实践中、群众中。另一方面,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干工作、抓落实,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抓落实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抓落实的结果也是为了人民。能不能心系群众、抓好落实,也是关系事业兴衰、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

抓好落实是一个执政能力问题,必须体现在推进发展、促进和谐的实际工作中。现代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成功,靠的是30%的决策、50%的执行力和20%的其他因素。一个干部即使工作热情再高,如果缺乏抓落实的本领,也会因为“能力恐慌”而抓不好落实。“一分决策,九分落实”。可以说,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抓好落实必须围绕“第一要务”,落实“第一责任”,不断提高执政力,切实把抓落实这个“第一要求”体现到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工作中,多抓多干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事,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要结合实际抓落实。落实中央精神,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盲目执行,而是要结合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二要突出主线抓落实。落实才有发展,落实才有生产力。重视抓发展就必须要真正做到重视抓落实,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到做实事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实上。三要改革创新抓落实。抓落实要有创新的精神。不创新落实就会不到位,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抓好落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受限于惯性思维,不停留于常规套路,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落实工作,善于遇事早思、逢难先想,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刻,做到步步领先、胜人一筹。四要立足全局抓落实。“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客观事物是由相互关联的多种因素构成的,是以系统形态存在的。抓好落实,一定要按照系统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照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兼顾,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抓好落实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必须遵循规律、科学推进。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抓好落实,善抓落实。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要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到善抓会抓,实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要善于依靠群众。抓落实过程就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推动和落实工作的过程,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要善于突出重点。矛盾论告诉我们,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就能带动全局工作实现突破。这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要求。要善于攻坚克难。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了多少问题,工作就落实多少。抓好落实要有一种无私无畏、顽强拼搏的意志,有一股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韧劲,以攻克难关的勇气来对待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化解一个个具体矛盾,把各项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要善于以身作则。领导带头抓落实就是一面战斗的旗帜。只要有了干事在前、吃苦在前、奋斗在前、奉献在前的实际行动,就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具有真正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带动一批、影响一片,从而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生动局面。

抓好落实是一个事关长远的问题,必须规范制度、健全机制。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俗话说“人叫人干人不干,机制调动千千万”。好的管理机制,既是对落实者的约束,又是对落实者的激励。抓好落实最终要靠制度来规范、用机制来保障,能够最大限度从制度上规避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发生。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保障落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干部问责和检查督导等抓落实的制度体制机制,使任务落实过程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估、有奖惩。要落实目标责任。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没有责任就没有落实。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对中心工作、重要任务和重要项目,要搞好任务分解,明确具体分工,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做到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链接无缝化,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要健全考评机制,坚持权责相统一、奖惩相配套,以考核为杠杆,以落实论才干,以实绩论英雄,通过指标考核和公众评议相结合、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落实工作、完成任务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奖励先进者,鼓励达标者,鞭策后进者,问责失职者,真正做到奖罚分明,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落实的成效,坚决克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要强化监督检查,依托现有督查工作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专门机构监督的作用,配套落实重点工作定期督查通报制、绩效评议制、工作落实回告制等制度,深入开展明察暗访,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切实查找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树立督查权威,敢于动真碰硬,如实作出评价,形成决策——督查——再决策——再督查的工作机制,切实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要严格执行制度。发挥制度机制的保障作用,必须做到约束有力,奖惩到位,绝不允许找借口、搞变通、降标准,做到有令必行,雷厉风行,掷地有声。发挥制度机制的激励导向作用,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和落实到选人用人上。要把抓好落实、善抓落实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平台,把落实目标责任制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抓落实、干实事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落实工作人到、心到、力到、成效到,务求以实实在在的作风、实实在在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杜银杰 作者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

第五篇:对改进作风抓落实的几点思考

对改进作风抓落实的几点思考

[摘要]每个人对待工作,态度端正、作风优良,工作就会有作为、事业就会有建树,如果态度不明确、作风不过硬,只会一事无成。加强作风,顾名思义,就是要改正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以良好的作风干工作。本文围绕领导干部作风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结合部队的新情况、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作风 领导干部 官兵

胡主席明确指出,“落实的关键在干部,在改进干部作风。”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讲,抓落实不仅仅是方法和能力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工作作风问题。从当前部队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导致抓落实不深入,不深入抓落实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面对部队转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不能有效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如期形成应急作战能力,最最根本的还在于我们能不能确立和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作为一线指挥部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抓落实,应该重视做到三个“往下”。

一、脚要往下走,真正深入下去抓落实

基层是战斗力的源泉,其工作落实不落实,直接决定着战斗力水平高不高,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作风实不实。所以,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抓落实,就是要从繁忙的事务和应酬中解脱出来,既主动落实“抓”,又沉到底抓“落实”。要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坚持跟着任务走,杜绝浮在上面,满足于走走转转,问问看看的现象,切实做到既身入,又“心入”,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到末端,全程跟进,全程指导,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落实。要始终坚持面对面的工作方法,对基层干部心贴心地帮、手把手地教,积极引导他们以事业为重、以工作为本,一门心思用在干事业抓建设上,不断提高他们按纲建连的能力。要始终坚持质和量的统一。在量的安排上,一定要考虑基层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能只管“漫天撒种”,不管是否“落地生根”,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的现象;在质的追求上,主要从领导干部是否把官兵放在心上,有没有搞自我服务、倒服务,有无对基层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迟迟不办等方面的问题,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当前部队建设的重点、难点、弱点问题相衔接,促进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眼要往下看,及时解决部队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衡量一个单位建设水平,不在它的强项和成绩,而在它的弱项和问题。因此,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抓落实,就要善于主动查找问题、解决矛盾,旗帜鲜明地支持和鼓励下级报忧揭短,真心诚意地欢迎基层讲真话、报真情。比如,针对部队的疑难问题,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群众预想、预测和预防,认真组织、针对问题展开研讨;针对个别单位技术骨干力量储备不足,对新干部、新学兵在技术上传帮带不够的问题,应按照“平时管用、战时顶用”原则,着眼打仗所需、保障急需、素质必需,广泛开展深训、精训、普训,并通过专家授课、组织交流、岗位轮换、干部代职和专业技能培训,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三、心要往下沉,切实把广大官兵的冷暖和需求放在第一位

基层官兵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抓落实的主体,当前有些工作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不具体,并不是领导抓与没抓、抓的力度不够,而是没有把蕴藏在广大官兵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的挖掘出来。因此,领导干部改进作风抓落实,就要真心实意地为官兵排扰解难,特别是官兵在落实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应积极主动地靠上去做工作。部队有关部门应专门用一部分资金,帮助家中有困难的官兵。这样不仅会受到广大官兵的普遍欢迎和一致赞誉,而且极大地调动广大官兵干工作、抓落实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三项整治”继续加大改善官兵训练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把广大官兵的智慧和力量,凝聚

到全面如期形成应急作战保障能力,这个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上。当然,就领导干部个体而言,心向基层、情系官兵,还有必要养成三个习惯:一是有事没事找战士谈一谈的习惯。经常了解了解战士在想什么,思想上还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和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有事没事到基层坐一坐的习惯。对战士的身上衣、盘中餐,经常谈论的话题、娱乐的项目等,进行近距离的了解和切身的体验;三是有事没事把工作过一过的习惯。看看自己在关心基层、爱护战士方面还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领导作风还有没有加强和改进的空间;经常想一想还有哪些没落实的工作、不安全的地方、不放心的人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由谁去负责、什么时间完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多渠道、各层次、全方位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领导干部实在做人、实心干事,心里时刻装着基层、想着官兵,真正与基层心连心、与官兵心贴心,达到上下齐心、万众一心,工作就能落到实处。

下载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改进领导作风高标准抓落实的哲学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进作风关键在于抓落实

    改进作风关键在于抓落实 吉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光明日报》(2014年08月07日16 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吉林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把抓落......

    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对“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是它的核心,无......

    对茶艺的一点哲学思考

    对茶艺的一点哲学思考 茶艺是人类物质生活发展社会化的表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有着民族情结和价值意义的多项重叠。茶艺在中国的历史延续,不单是人对物质生活的亲身感受,而且是......

    对乡镇领导干部如何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思考

    对乡镇领导干部如何转变作风抓落实的思考习近平同志关于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这番讲话,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深情投入,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殷切期待。然而,乡镇干部是农......

    对大学生恋爱的哲学思考

    对大学生恋爱的哲学思考 爱情是什么?我想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都不一样。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发生每个人身上的爱情都不一样。然而, 台......

    对党员领导干部学哲学的几点思考

    对党员领导干部学哲学的几点思考 卢 凯 《 人民论坛 》(2011-07-11)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它的基本理论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5则范文

    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 人生,是一个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哲人对此打发感慨,而且平常人也经常对此进行谈论,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谈论如此大的一个话题似......

    强化责任重落实,改进作风抓廉政——浅析建立责任制的思考

    强化责任重落实,改进作风抓廉政 ——浅析建立责任制的思考 摘要 落实和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能有效地克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