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时间:2019-05-12 06:5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一篇: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摘 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措施,如以人为本,强化学习,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对教师进行人文的培训,倡导教师读书,努力上好“调研课”,开展教师礼仪表演、朗读、粉笔字和钢笔字大赛活动,强化基本功训练,从以上多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素质教师,师德;标准化学校

中心小学紧紧抓住建设标准化学校这个机遇,由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我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突出变化:一是教师年龄偏大,改革前平均年龄为35岁左右,而改革后平均年龄为42岁。二是教师专业素质有所下降,改革后多数教师来自山上不同的林场,由于山上林场学校学生相对少,这些教师长期以来承担的教学任务,相比之下较轻,在提高自身素质和积累教学经验方面欠缺很大;三是教师“名气不响”,学生和家长不认可,造成择班现象较为严重,家长们纷纷选择本校教师,而不愿将孩子送到山上林场教师的班级,曾一度影响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给学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

针对这些变化,我校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人为本,强化学习,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制订了《中心小学师德建设方案》《中心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奖惩制度》《中心小学教师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言行。开展了“铸师魂,养师德,练师能,做师表”系列活动。通过师德师风教师论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征文大赛、“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师风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把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入到学校对教职工的工作考核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凡是师德考核不达标或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取消本年度评优、晋级的资格。使得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取得了实效,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2.对教师进行人文的培训,组织老师观看国学大师翟洪森的《大智慧》《道法自然》《孝道》《高品质沟通》讲座,听于丹讲《论语》。这些讲座妙趣横生,将中国的古典文化转换成朴实的语言,让人在笑声中顿悟,心灵受到震撼,思想与情感得到升华。观后要求每位教师写了2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以此促进教师师德的提升。

3.倡导教师读书,把学校建成学习型学校。上海市退休语文教师商友敬先生写过一段文字来概述他的教师生涯:“人生苦短,匆匆已是老年,回首平生,无非两件大事:读书和教书。因读过一点书,而能够教书;因教书的需要,再读它一点书。读书、教书;教书、读书,如此循环往复,就成了我的读教生涯”。学校规定全体教师每人每年读一本有利于专业成长的书并写出读书心得体会。每周都安排一名教师向全校推荐读书内容,并把推荐的文章积累装订成册。这项活动已经坚持了三年整,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师增长了见识,拓宽了知识面。

二、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努力上好调研课。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领导班子研究确定本学期被调研的教师名单。调研活动要求全员参加,听课教师排入课程表,保证被调研的教师,每节课都有3~4名教师进行随堂听课。真正做到了堂堂有人听,课课有人评,被调研的教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她们每天都如临大战、如临评判。每次课后,要求每位听课教师写一条优点写一条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校调研对象单秀露老师说:“在山上林场小学教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这么多教师听课,她说:“第一次来了这么多人,我简直不知所措了,说了上句忘了下句,精心备的课讲得一塌糊涂。但经过一周的适应,第二周我觉得把听课的领导与教师都当成我的学生,课讲得越来越好了。”经过调研培训,该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学能手。在调研课中校领导不是以检查者自居,而是以研究者的身份与教师共同交流,从不同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建议或意见。同学年的教师也可以提出意见或质疑,大家讨论真正达成共识。学校成立专家组,对每一轮调研结束的教师要求上一节多媒体教学汇报课,专家组评定打分,认为合格的就不需参加下轮的调研,如不合格者接着进行下一轮的调研。

2.开展教师礼仪表演、朗读、粉笔字和钢笔字大赛活动,强化其基本功训练。几年来,我校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快了构建政治合格、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每项活动,学校都认真设计比赛方案,科学制订评分标准,精心选择比赛内容。全体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做好参赛准备工作。2007、2008两年,各种大赛教师都是以个体形式参加的,每种竞赛都评出“十八明星”,我们称之为“单兵较量”阶段。经过两年活动过程,教师基本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则出现了“瓶颈”。2009年学校改变了活动策略,竞赛活动以团队的形式参加。所有的参赛教师代表的不是个体而是以年级为一个集体,相对弱势的教师不想拖团队的后腿,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这样既提高了水平又培养了团队意识。比赛中,个个教师态度端正,尽情展示风采。比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规范书写和语言表达,提高朗读和书写技巧,每天中午利用课前15分钟开展“师生练字”活动,现已初显成效。

3.给教师留寒、暑假作业。对教师来说,获取死知识是容易的,扩大见识却不容易。一个连新闻联播都不看的教师,一个总圈在讲台与灶台的教师,一个连一本杂志都不看的教师,怎么可能会有鲜活的教学。为此,学校规定,每个假期学校都要求教师写四十条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作为作业。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且要写读书笔记。给校长写一封信,信的内容要求谈谈学校的管理、自己的想法,对业务骨干教师还要求编写下一学期与教材同步的课外作业。

4.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让教师走出去,参加省、总局级教研活动,先后派遣教师前往北京、哈尔滨、大庆等各级先进单位进修、学校培训学习共102人次,请专家走进来,邀请北大教育专家刘杰、感恩教育第一人张昕萌来我校讲座。每年自筹资金让毕业班的教师去北京学习,是为了教师能更好地学更高地教,让教师们体会幸福感、成就感,见多才能识广。

5.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和家长“开放日”。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改革,推门听课制度就是我校在教学管理上的一个具有突破性的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育质量。从领导班子成员到每一位教师,可以随时走进任何班级进行听课,并给授课教师提意见。家长开放日就是学校规定时间,全体学生家长可以随时到班级听课,使家长能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意愿,让课堂体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

三、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学校采用语文、数学分科教学的形式,改革过去一位教师兼任语文、数学两学科的教学不科学的作法。

2.同课异上,同一学年的教师根据同课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对比中进行教学研讨。先由同学年的学科代头人上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意在引起执教者、听课者多种思维的碰撞。通过上课与听课、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找到教学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足,取长补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在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中,提升自我认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3.每周三下午开展“示范课”活动,课后由业务校长进行点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

4.通过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能力,以达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经常的教学反思,能使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行为中的转化和表现不断趋于合理,能更有效地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后反思,教师能深入细致地探讨整个教学活动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新的教学观念能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培养出了如徐云霞、张丽平、周长红、杜希芬、杨雪梅、范玉华、郑丽、李少霞、刘传娣等一大批优秀的老师。其中,张丽平老师被评为教学能手标兵;刘传娣老师在2010年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意思就是说,教师是立校之本,我们的体会是:一所学校能不能办好,教师队伍是关键。如果能在管理中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就一定能把学校办成林区人民满意的学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林业局中心小学)

第二篇: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重要时期,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治性、战略性,是指导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行动指南。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较大篇幅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阐述,集中体现为4个方面。一是对教师崇高地位高度评价。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二是对教师重大贡献充分肯定。总书记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对教师提出殷切希望。总书记指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四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抓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学”指的就是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工作。必须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好方向之舵,领好前进之航。压实党委责任,充分发挥好领导和把关作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加强教师党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方向,对党忠诚、为党分忧,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员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培养力度,把优秀教师吸引到党内来,提高教师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增强为教师服务好、服好务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做教师的诤友、挚友,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

二、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教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崇德正心,注重品格塑造,涵养道德情操,常“照镜子”,勤“扫灰尘”,清除思想邪气,滋养浩然正气,远离浅薄俗气,守住尊严骨气,使理想更坚定、追求更高尚、情趣更健康。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爱岗敬业、仁而爱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爱育爱、以爱化人,浇灌学生心灵之花美丽绽放,滋润学生人格之树健康常青。

三、分类提升教师队伍质量。总书记提到“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其中一个关键内涵是教师的教书育人素质能力,即教师的质量问题。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给学生指点迷津,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成为大先生、学问之师。育才由育师始,育人者先受教育。要大力提升各级各类教师队伍质量,用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抓源头,振兴师范教育,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办学水平,保障培养质量。抓分类,中小学教师突出专业化,强化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幼儿园教师突出善保教,强化保教融合、才艺兼备;职业院校教师突出双师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高校教师突出创新型,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创新素质。抓学习,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坚定终身学习理念,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拓宽文化视野,夯实专业知识,把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本领;特别要紧跟时代潮流,进一步提升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重塑教师角色,提升教学效果,成为“教育+人工智能”的先行者。抓高端,倡导教育家办学,吸引一流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奉献三尺讲台,培育桃李芬芳,书写人生华章。

四、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总书记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从此前提出的“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到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切实提高地位待遇,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从政治上提高,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重要作用,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从收入上提高,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建立体现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从健康上提高,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健全体检制度,让教师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特别注重关心心理健康,减轻教师负担,缓解工作压力,优化工作环境,让校园之美与教师心灵之美相得益彰、相互滋养。从荣誉上提高,加大表彰力度,深入做好教学名师、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教书育人楷模等评选推选活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表彰奖励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奖励。

五、不断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教师管理点多面广线长,依然存在着不少瓶颈障碍,束缚了教师手脚,影响了队伍活力。要不断深化改革,抓住问题要害,聚焦管理顽疾,实施破解之策,突破藩篱梗阻,优化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制度环境,让教师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创新编制管理,盘活事业编制总量,向教师队伍倾斜,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严格资格准入,提高入职门槛,新入职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从源头上保证教师质量。深化职称岗位改革,加快修订中小学、中职、高校岗位设置指导意见,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在中职学校设立正高级职称,做好高校职称评审监管,让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更宽广、更通畅。深化考核评价改革,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师德要求,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第三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某市委、市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管理激励机制和师资培训机制,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某市委、市政府从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首先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这一大局出发,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法规性文件,保证教师工资待遇逐年提高。从1993年起,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公办教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工作满8年后转为固定工资,并再向上浮动一级;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教,见习期内享受定级工资待遇,并向上浮动一级工资;民办教师年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人均生产性纯收入的1.8倍,并与公办教师一样享受退休金、医疗保健费、独生子女费、幼儿入园费、洗理费等各项补贴待遇,不承包责任田、经济田,不负担义务工。多年来,教师的工资都是按月足额发放,从无拖欠。同时,市政府每年都从市财政拿出人均600元的资金用于对中小学教师的奖励。1995年已有804名民办教师转为地方公办教师,工资待遇同时兑现。市委、市政府还作出决定,1996年将全市合格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

二、利用多种渠道,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为使广大教师安居乐业,我市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市、镇两级政府统筹解决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教师)住房。市政府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在分配住房时,教师都要优先,只要职工的配偶是教师,就与分房范围内的职工享受同等待遇。1994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又将教师住房建设工程列入全市城镇建设“五大工程”之首。市政府按下达教师住房建设指标,对建房指标未完成的在评先进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如期完成建房指标的镇,经验收质量合格,每户拨给3500元建房补贴。全市已投入2600多万元,新建改建教师住房5万多平方米,3年建房规划提前在1996年底完成。

三、弘扬尊师重教传统,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某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对教师的表彰奖励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之中,每年都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议,大力表彰那些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并通过新闻媒介和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市里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走访,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听取教师意见和建议。同时,号召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师,多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携手共进,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该说些什么?怎样说?空洞的理论或者高调的老生常谈,我不想说,大家也不喜欢听,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展示给大家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先给大家展示一些从学校到教师的变化,感受这几年来我们区取得的一些成就:

在几乎还是那批教师,学生不再是那样的学生,生源严重流失的情况下,全区升入一中的人数年年

翻新;

各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稳扎稳打,取得了可以感受到的进步。四十九中学的头脑风暴,给老师们一种思想上的冲击,行动,必须行动,成为教师们成长的助推器;育才中学、四十九中学、四十六中学等学校的读书论坛,成为老师们成长的又一有力武器。

教师们的研究水平普遍提高,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正在初步形成。2005获国家级论奖励296人次,其中有42篇文章编辑到《新课程学与教策略集粹》一书中。2006年获国家级论文奖励294人次,其中有200篇文章编辑到《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基于课堂问题研究基础上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历时2年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在新学习方式骨干教师培训研讨会中共做课1721节,其中33人次获国家级成果课,146人次获区级成果课。

在培训过程中,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促使教师们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在同伴互助中不断提高。教师们编写的个人反思专辑、论文专辑、教学设计专辑、教育叙事专辑、教学感悟专辑等达到784份。这些专辑不仅记录下来教师们成长的经历,而且还对促进教师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仅就历史学科来说:四十九中学的周彩秀老师、吴丽老师、高媛老师、育才中学的郭淑稳老师、樊宝辉老师等坚持写教学反思和随笔,他们的文字也见诸于中国教师报、中学历史快递、人教社的《师教通讯》、现代教育报、福建教育等刊物……

依托科研注重人本的培训模式运行两年来,使开平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出现了喜人的局面,截止到现在,荣获省、市级论文奖励1743人次,获省、市级成果课990人次。获得先进个人、嘉奖等各种奖励的教师已达到1347人次。教研群体在促进着学校乃至全区各学科的发展:育才中学和十八中学成立了中心教研组;四十九中学的政治教研组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教学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各校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历史等教研组合力推进教师成长,在省市各项比赛中都取得可喜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叶澜教授曾经满含深情地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教师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也就不会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就意味着: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学校强;教师强则教育强。当今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力上乘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不断发展优化,才能超前适应教育的动态拓展和日新月异。才可以避免从事终身职业的教师陷入“重复的生存”,从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国家督学成尚荣曾经做过一个恰当的比喻:“野兔满足于沿着自己走过的脚印前行往返,却难免跌入猎人的陷阱。”那么,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成长方面,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怎么样合作共进才不至于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和无效劳动呢?我们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思索着、改进着并且再实践着。刚才我所说到的我们区这些成绩的取得,就与教师的成长进步密不可分。应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是多个方面,比如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比如外界的各种教师教育的支持,这里的外界支持,有学校的,家庭的,还有教育教研部门的。在这里,我对主观的不做过多阐述,只想讲一下,我们教研室和进修学校在合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起的作用。

第一:开展行动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改。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研室和进修学校所担负的共同任务,进修学校侧重于教师的培训,而教研室则侧重于教学的研究,两者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于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促使教师队伍发生质的变化的重要条件。在这方面,进修学校坚持集中培训与岗位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阶段性培训与持续提高相结合、专家辅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带动教师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新学习方式下学与教策略应用研究”,系统地开展了合作式、探究式、体验式、交互式等学习方式的研究和实践,从而改变教师那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让教师在行动中立足课堂,面向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研究问

题。在专家和教研部门以及进校的大力协助下,很多教师在这样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课堂教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全国性质的几次研讨会议上,我们开平区派出的教师代表所讲的课受到一致好评。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现象,教研员在充分准备资料,为教师们或者讲座或者评课的时候,不能真正解决教师们心中的疑惑,教育教学中

发现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深入到一线基层中充分调研,征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从而研究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研究教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共同寻找改进工作的方法:例如九年级面临中考,我们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面向全区的公共邮箱,广大教师或者教研员有问题或者有最新的信息,及时发送到那里,教师们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了最新的信息,为中考备战作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针对近年来公开课、研讨课当中虚假现象,引起广大教师的极度反感,为此,我们和一线教师对话,征求学生的意见,确定了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引导教师们苦练内功,认真揣摩和反思每一节课,将功夫下在平时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讲虚假现象降低到最少;再比如针对各级各类的考试,教研员为了避免盲目性和不切合实际的现象出现,经常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充分了解教情和学情,周密思考,与时俱进,让试卷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普遍适用性。另外,进修学校也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困惑问题,及时进行了教师培训。比如,针对教师们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培训,如何进行课程改革情况下作文教学的培训,对一节好课如何评价的培训,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培训等等。这些培训与教研室的中心工作又是紧密配合的,我们就是在这种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探索,共同追求的过程中,把我们的教师队伍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中。

第二:搭建平台,深水作业,进行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教师的专业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我区的专业引领平台主要从专家引领、教研部门引领、骨干引领等方面展开。第一方面在下面的问题中专题介绍,在这里暂略.关于教研部门的引领,几年来,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人力物力,对骨干教师,全体教师,中层领导,校长等分批进行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骨干教师引领,就是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的作用,学校采取给他们压担子、搭台子的办法,使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如育才中学和18中学成立的中心教研组,四十九中学骨干教师得上示范课,听新教师的课,帮助新教师成长的教研制度,都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另外,在专业引领上,我区教研部门改变过去传统的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权威式”、“注入式”的教研工作方式,尝试构建对话、交流、互动的教研机制。比如,在深入学校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学校的亮点,并积极给与评价,推广,让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亮点,让校校都能够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同时,我区针对教研员角色的转换和工作职能的转变,提出教研员要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策划组织等方面下功夫,必须深入研读新课程理念,高屋建瓴,指点迷津。为此,教研员坚持“自我研读与进修学校交流相结合”、“上网浏览与咨询专家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学习了系课程资料包和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力争在宽广的认知背景下理出课改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

另外,我们利用自身的纽带作用,坚持“走下去”,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教师中,倾听基层的呼声,了解基层的困难和需求,本着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原则,和他们一起摆脱束缚,走出迷茫,力争在教育教学上突飞猛进;教研员还牵线搭桥,把几个学校联系在一起,本着一个教研专题,校校之间有目的有计划地互相听课,评课,在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教研氛围中发挥集体的力量,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架桥。

第三:聆听窗外的声音,在互动中快速成长。

学习,是动力之源。进修学校和教研室利用各种机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让教研员和广大一线教师走出去,把全国各地的专家请进来,聆听专家的讲座与示范课,更新观念,冲击思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思考的品位。两年来,已经聘请到了专家学者33人次来我区进行辅导讲座,听讲教师一共达到15579人次,相当于全区教师平均听讲6次。在此同时,我们还组织教师们走进北京的16中学,广渠门中学,石家庄28中学,衡水中学,洋思中学等,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理性运用。

我们还坚持“拿出来”的方针,推销自我,展示自我,在推销与展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例:高媛老师的课,拿到全国教师面前评价;周彩秀老师的“让学生评课”,在人教社论坛、新思考网站、教育在线,引起了强大反响;将广大教师的文章介绍到各报刊杂志。)。

我们还寻求到了一种简捷高效的专业引领途径,那就是开展走近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活动(主要是看名师的录像课,听他们的学术报告,研究他们的教学特色,感悟他们的成长历程等),我们抓住一切学习机遇,与专家、学者沟通和联系,借“他山之石”“雕玉”,找到专业发展的支点,在这样的互动中,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我们本着营造氛围,改变思想,服务教学的原则;本着真实、规范、创新、有效的品质,在实践中,在思考中促进着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该说,我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进修学校和教研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学校管理队伍的影响,已经形成自上而下的科研网络队伍,形成滚动式、幅射状的发展态势,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专业成长的队伍当中来,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虽然我区在管理体制上,教研室和进修学校是分开的,但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是紧密协作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这种协作,为实现我区的科教强区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七里店学校俞长田(2014.3)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规范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师德建设面临如何与教师队伍的高学历、高素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结构变化不断加快等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问题。2005年,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确定下来,这反映了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产品是人。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师风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学校的品位,那么师德的水准就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学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的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我国教育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首先,师德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热爱学生,对事业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师德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第三,师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第四,师德建设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建设,履行好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崭新的文化积淀。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我校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们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

然而,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有的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 “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此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也并非个别现象;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的也有;还有个别教师有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放弃原则的现象,甚至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等等。存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存在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不合乎知识更新要求的现象;存在少数教师授课效果不好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失去信心;但是,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对其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肯定是危险的,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伤害。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来,学校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主题、有序列地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师德建设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既要不断唤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律,也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师德持续发展的机制,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长久的自觉行为;既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内容和要求,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师德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检测体系,切实落实师德建设的责任制、追究制和自上而下完整的管理体制。为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充分考虑师德建设的长效性、连贯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建设规范,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莫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二、师德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

师德认知是师德建设的理性基础,没有对师德的概念、观念、原理、原则、规范及其价值的认知和讨论,人们就无法有效开展师德教育、师德修养、师德评价等一系列师德活动。

问题是,在师德认知教育中,教师所接受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尚值得探讨,或者简略地说,我们是直接要求教师遵循师德规范,还是注重于改变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因为它将影响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内容和及其方法的确立,最终要影响教师对师德规范的遵循。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树立和宣传师德的榜样,或是通过强化师德规范学习来进行师德认知教育。我们把这种仅仅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如何做而不该如何做的教育称之为规范认知教育。应该说,在规范认知教育方面,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普及师德知识和提高师德水平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在生活方式选择上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在如何生活问题上更加注重生活的效果和服从自己的理性。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已从规范认知走进了价值认知的时代。譬如,人们接受某种事物和如何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对该事物或该行业价值的认同程度。同样一种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师会做出两种以上的选择:有的符合师德规范,而有的不符合或是违反师德规范。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师德的具体规范,而是因为他们抱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所以,再以规范认知教育模式来教育教师只是强调了事物的表象,因而逐步显露了其局限性。因此,师德价值及其方法的认知教育是一种更能提升人的自主能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所以,我们必须改善和深化原有的规范或榜样的认知教育模式,变师德规范认知教育为师德价值认知教育,即深入到教育本质和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来加以探讨,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选择和肯定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方法。

所以,为了使师德规范真正深入广大教师的内心世界,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动指南,我们还必须在理论上揭示它们对于教育主体的所有价值,注重于塑造教师正确而全面的道德价值观念。例如,我们不仅要揭示师爱对于社会和学生的巨大价值,而且还要说明它们对于教师生活本身所具的意义。“课堂教学对他们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活价值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就教育技术来讲,应该说,价值认知教育比规范认知教育要更为复杂和困难,而且还会因不同的教师其方式和方法而不同。尽管如此,对教师进行师德价值认知教育,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关键是善于启动教师的主体意识:一是需要借助于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多方面指导.以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二是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反复进行道德的认知、体验和觉悟,逐步形成较为正确而稳定的教育人生观和方法论。实践表明,师德价值认知教育是更为积极的教育活动,最终将会演变为师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成为师德的基本能力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深入价值和方法领域的师德认知能力,是由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所决定的。与普通公民道德不同.这种认知能力有着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的教育理论、学科水平、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基础。无疑,这种道德认知能力是每一位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

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二,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

第四,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以势压人,得理不饶人,或者打击报复等,与公正要求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四、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将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抓好领导班子带动。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实践,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头人,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广大教师,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在此基础上,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要抓好典型示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使他们贴近教师、感染教师、鼓励老师、引导教师,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三是要抓好机制建设。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管理相结合,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去。要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是要抓好条件保障。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师德师风问题上,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主观和客观、小环境和大环境等诸多因素,把师德师风中的不良现象作为一种结果,更多地查找引起的客观物质原因,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尽力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使我们的老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

五、加强师德建设将开展的活动

1.开展争做“五型”教师活动

我们开展争做“园丁型”“探索型”“奉献型”“进取型”和“敬业型”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为了提高此项活动的效率,我们要在每学期的期末召开一次“五型教师”总结表彰会,起到了比赛有目标、学有榜样、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作用。

2.积极开展“教师荣辱观”教育活动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特点和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了新时期教师荣辱观:以热心从教为荣,以混迹讲台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身正学高为荣,以虚伪无知为耻;以改革创新为荣,以故步自封为耻;以认真负责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以有效学习为荣,以低质低效为耻;以树好形象为荣,以无视形象为耻;以尊重信任为荣,以体罚猜疑为耻;以尊章守规为荣,以制造“三乱”为耻;以桃李天下为荣,以平庸无为为耻;以积极上进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我们要求教师把这“十二荣、十二耻”熟记在心,自觉对照自己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教师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3.开展师德承诺活动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面向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师德承诺活动。承诺内容包括目前教育的一些热点、敏感问题。在承诺书中每位教师签字,向所有学生家长发放,接受监督。

4.开展“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活动

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条件是:办公室内空气清新、地面整洁;不在办公室内吸烟;桌椅、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下班前办公桌上无任何物品摆放,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椅整齐放到办公桌空内;工作时间不允许进行娱乐性上网;在办公室内不许聊与工作无关的事;脏水、垃圾必须及时倒出。根据以上评比条件,每学期末要评出文明办公室。

5、完善日常量化考核监督机制

(1)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并且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设立“家长联系卡”“家长接待日”。期末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每位教师的评价。

(2)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师风建设日常量化考核评估》结果归入教师个人档案,为其晋级、评优、聘用、专业能力等级评价等工作提依据。

老师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永恒的工作,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人范,要真正使全体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思想得到升华,面貌得到改观,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全校教师特别是校行政班子,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以一流的工作成绩,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争光添彩。

下载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建设标准化学校为机遇,努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