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单元教学感受

时间:2019-05-12 06:2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单元教学感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单元教学感受》。

第一篇:诗歌单元教学感受

小诗歌大文章

——诗歌单元教学有感

高一语文组 张力争

在近来诗歌教学中对诗歌感受颇多,很想在诵读经典中感受诗歌的神韵,体会其中孕育的精神。在品读中让我意识到小诗歌呈现大文章的丰富多彩,于是我有了一诗一幅景,一诗一段情,一诗一生事的认识与感慨。

诗歌借景抒情是常见的手法,于是对景的描写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我们不难想到一位诗人——王维,诗仙李白对他有这样的褒誉“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诗歌对景展示的丰富性。我们来随意审视他的一首诗,看他诗画的神合。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让我们品读过后都有一种“一诗一画处处景”的感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是为悼念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而作。生死阔别,本词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年。上阕写死别十年,一直对亡妻铭记在心,但亡妻若能见到自己,也会认不出来,因我过于衰老。于是由悼亡到自伤,哀婉凄凉。“尘满面”道尽十年辗转尘世,历尽坎坷和创伤。下阕记梦,兼写生前死后。“小轩窗,正梳妆”,既是十年夫妻生活的回忆,又是梦境。“相顾无言”二句,状写今日失意、哀苦无处诉的情怀。具体真实,生动传神。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自素,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读完该词让我们不禁谈言苏轼对亡妻的无限追忆与缅怀之情何等的深刻,何等的绵长,一段段情愫孕育于字里行间。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诗中,他自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足见坡公胸襟之坦荡。其中“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即是自嘲也是自我肯定,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

总之,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结晶,是文人雅士传达个人志向意愿的空谷幽兰,需要心意者用真情实意来会来感。

第二篇:浅谈诗歌翻译感受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诗歌作为一种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的语言,其翻译就成为语言翻译中的难点。通过这几节课对于材料上的学习,我对于诗歌翻译,主要是对于材料中《A Psalm of Life》三篇译文比较后的一些感受。

1.翻译诗歌需要了解背景知识

做翻译时,不能拿来就译,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翻译任何体裁的文章往往都要放在一个背景里去看整篇文章,才可以去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也才可以恰当的去翻译。要弄清楚作者的风格、文字特点、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的身世,出身哪一个国家、其写作的社会背景等一系列问题。翻译诗歌也是这样,我们要去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才能翻译出诗歌的深层含义。材料中的《A Psalm of Life》的作者郎费罗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翻译中语言的应用一定要符合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

2.标题的翻译

标题对于整篇文章至关重要,标题的翻译也就更需要细心琢磨,标题的翻译也不可以凭空翻译,一定要在仔细品读整篇诗歌过后再翻译,选择最好的、最适合整篇文章的标题。而同时,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借助标题有时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就好像《A Psalm of Life》的翻译,三位译者分别译成了“生命的礼赞”、“生之颂”、“人生颂”。“psalm”的意思就是圣诗、颂歌,但问题是对于“life”的翻译,是译为人生还是生命。单从,这三个标题的翻译,我偏向于“人生颂”,因为从三个标题来看,“人生颂”最简练,也最符合中文的表达,但是其实三个标题表达意思都是一样的。

3.诗歌翻译中的韵律感

诗歌与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的不同就在于诗歌的韵律感。

3.1诗的格律

“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

1.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So deep / in luve / am I :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

Robert Burn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

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

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

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

William Blake: The Tyger

3.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

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4.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

?Touch her not / ?scornfully,?Think of her / ?mournfully.-Thomas Hood

5.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 / my ?babie / thy ?sire was / a knight.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

3.2 诗的押韵

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以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

1.尾韵: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

1)联韵:aabb型。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It fell to earth,I knew not where;

For,so swiftly it flew,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The Arrow and the Song

2)交叉韵:abab型。

Sunset and evening star,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When I put out to sea,Alfred Tennyson(1809-1892): Crossing the Bar

3)同韵:有的诗押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

如下例就共用/i:p/为韵脚。

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Robert Frost(1874-1963):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2.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下例中运用/f/、/b/与/s/头韵生动写出了船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The f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T.S.Coleridge: Rime of the Acient Mariner

3.内韵(同元音):指词与词之间原因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

下面一节诗中/i/及/iη/重复照应,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

Spring,the sweet spring,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hen blooms each thing,then maids dance in a ring,Cold dath not sting,the pretty birds do sing:

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

Thomas Nashe(1567-1601): Spring,the Sweet Spring 翻译诗歌,怎样去翻出韵律感也成为了一个难点,而通过材料中的三种翻译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押韵的不同的翻译选择。英语原文一三、二四押韵,三位译者只有黄一宁跟原文保持了一致,黄新渠只押了二四韵,一三却没押上,黄果炘做到了整体押韵,但是他按照中文诗歌的习惯呀一二韵和三四韵。如果单从押韵上,保留原文韵律色彩的,一定是黄一宁做的最好,但是黄果炘的翻译可能也是更符合中国人的诗歌韵律习惯,更有“中国味”一些。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同译者的不同选择。是选择更贴近英语原文,还是“中国化”一点,也许要由译作的受众群,目的决定。而材料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音律上的不足,例如:“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的翻译,黄新渠译成 “但这是肉体,灵魂并未死亡”将句子拉长。考虑到了段落的整齐性,而且增译出深层次的东西,而且也可以押韵,黄果炘译为“这话所指的并不是灵魂”这句就会太像说话,同样黄一宁的“那不是说灵魂,指的是肉体”也诗味味不浓。再像对于“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黄新渠译为“使得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更长”,考虑到了音节但少掉了韵味,“黄果炘译成“发现我们比今天走得远”其实应该是“走得更远”但是为了凑音。去掉了,但却使得文章读起来别扭了,而黄一宁的译文“看我们都比今天站得更高”,采用了视觉转换,意思大致相等,我觉得处理的很好。4.诗歌翻译中1+1=N

无论是诗歌还是其他任意一种体裁的翻译,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译文的处理上,不可避免的都要有所创造,但是我们可以适度创造,有时译者也可能过于偏离原文。材料中,三位译者分别也有不同的创造。

(1)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这句,黄新渠大胆的加注对于原文的理解,译为: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把2个life翻译分别译成了生命、生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1+1=2或者3的翻译。黄果炘这句译成:人生多真切,他绝非虚度。“绝非虚度”并非是原文,而是采用了反说的方法,也非常恰当。同理,黄一宁的“人生是实在的,人生不是虚无”也很好。

(2)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这句,黄一宁翻译成,别只顾贪欢,别一味哀怨,就相当于1+1=4,他的创作发挥就有点过了。

在翻译中我们要控制好这种1+1的程度。

5.不同译者倾向选择不同的词

而通过分析材料中三篇译文,几经对比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译者有意避开之前译者所用词汇的情况,在之前的散文翻译中这种现象也有,在我看来,翻译的过程应该是挑选最恰当的词汇,而不是一再回避。虽然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也许以后我们在对于这些诗歌在进行重译的时候,可以总结之前译文,选出不同译者译出的精华与亮点,整合成一个最接近完美的译文。

以上这些是近来对于诗歌翻译的感受,作为新手,仍需要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李云启老师《翻译名著赏析》课堂材料

[2] 《英文诗歌赏析方法》 普特英语网

[3]《我严重的英文诗歌特色》 百度文库

[4]诗歌定义

百度百科

《浅谈诗歌翻译感受》

笔译一班

邓冰

第三篇:第五单元诗歌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看课件:简单介绍《诗经》。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引导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全诗无一个“喜”字,那喜悦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模仿品析“潜”和“细”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读主题丛书上的诗歌,“古体诗一组”“唐诗一组”,并做积累,写在读书笔记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展示课件:

① 让学生了解诗、词、曲。② 解释个别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3、读主题丛书上的诗歌,“宋词一组”“元曲一组”,并做积累,写在读书笔记上。

《太阳的话》《白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拓展阅读主题丛书有关内容。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3.师小结导入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点拨:

《太阳的话》写于1942年,是艾青到延安后写的,他为我们歌咏了太阳的美善真,借太阳象征光明进步,表达了对进步、民主的新生活的向往。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 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② 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3、读主题丛书上的诗歌,“儿童诗一组”“现代诗一组”,并做积累,写在读书笔记上。并模仿写一首小诗,不少于五行。

诗海拾贝

活动一 搜集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诗歌分类表 整理人: 类别 诗歌的题目 作者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可以结合主题丛书上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推荐人: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与诗同行

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 11.21 地点 教室 形式 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 杨鑫苑

教师布置 1小组 串词准备 2小组 道具准备 3小组 评委安排 4小组 场地清洁 5小组

活动报道 6小组。照相,写报道。

活动二 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2.尝试写诗。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运用假设。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阅读主题丛书上的儿童诗,并讨论归纳常用的创作手法。

活动三 合作编诗集 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活动过程: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3.成果展示 第二课时

诗歌知识竞赛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共20道题,每题10分。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4.评出优胜组。

三、小结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活动内容: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准备:带上自己活动过程中随时记下的点滴收获和体会以及活动前拟订的活动计划

活动过程: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 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3.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分类 朗诵的技巧 学习写诗 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5.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6.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

第四篇:第一单元 诗歌

第一单元 诗歌

第一课《沁园春·雪 》(毛泽东)

教学重点:1.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可从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或咏雪名句谈起。

二、整体感知:播放配乐诗朗诵《沁园春·雪》,大家边听录音边跟着高

声诵读。

三、背景简介: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四、学生反复朗读,概括: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

2、仿照对偶例句,以物为话题,写出一个句子。

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仿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讨论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什么?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北国雪景,并谈谈你的感受。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6、“惜”字领起拿几句,“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7、词里选择了哪些古代英雄人物加以评价?你知道他们的历史事迹吗?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汉武帝:对内巩固中央集权,对外抵御匈奴,加强同西域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恢复社会生产,选贤任能,抗击突厥入侵,出现了大唐盛世。

宋太祖:统一五代十国,加强中央集权。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族军功卓著的领袖。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尊其为元太祖。(欣赏歌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他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英雄人物,对祖国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贡献。

8、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二、总结: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为一体:词作上阕写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纵横四野,气势磅礴,却又寓情于景,充满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下阕是议论加抒情,由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引出无数英雄,并对历代英雄进行评说,寓情于议。“俱往矣”由评点历史人物转到赞扬当代风流,从而深化主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作者将写景与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强化作品艺术感染力。结构(结构示意图?/P>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P> 上阕 :

北方雪景

惟余、顿失、银蛇、蜡象(具体)

(写景抒情)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想象)?/P> 引无数英雄

过渡(抒情)

下阕

评古论今

惜秦皇汉武

否定(议论)(议论抒情)

看今朝

歌颂(抒情、议论)

三、拓展练习:下面这首《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与《沁园春·雪》在同一时期写的,请结合课文并按要求解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与课文在内容、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2)诗中对偶句有哪些?

(3)诗中作者把“五岭”、“乌蒙”分别比做什么?突出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教学反思:

第二课《雨说》(郑愁予)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2.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把握本诗的主题。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请同学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雨常常和温柔、亲切、喜悦、轻松联系在一起。但不同的诗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春雨。被称为“浪子诗人”的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就写得别具一格。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喜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

二、听教师配乐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听后说出自己的总体感受。

三、自由朗读:说说你对哪些句子印象特别深刻?饱含感情朗读出来。

四、说明:这首诗创作于1979年,中国刚刚结束了“文革”灾难。在十年浩劫中,人们脸上失去了笑容,连小孩子也告别了欢笑。因此,诗中的春雨,不仅仅指自然界的春雨,还指政治意义上的春雨。

五、评析诗歌关键语句和优美语句 1.教师示范。

以“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为例。

(1)评析句子的意思:可以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对这一节意思的理解,教师加以指点归纳。这一节的关键词是“勇敢地笑”,而有了“春天的声音„‘大地的希望’’就是“勇敢地笑”带来的良好结果。

(2)评析句子的作用:这一节的关键词语“勇敢地笑”与前一节中的“勇敢地笑’’形成了反复的关系,这样这个意思就得到了强调,再次强调“雨”的祝福内容,也是诗歌内容上的深入。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勇敢地笑”所带来的影响,富有感染力。2.学生活动:齐读诗歌其他内容,思考问题,找出重点章节或者语句进行评析。春雨已经对我们说了这么多的话,现在,我们不妨也对春雨说几句话,说几句你心里最想说的话或写几行诗都行。

六、拓展:介绍作者的代表作: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七、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星星变奏曲》(江河)

教学重点:1.了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流派。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简介朦胧诗: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三、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带,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3、请学生划出诗歌中出现的物象,请学生体会这些物象的意象。

(明确——夜、蜜蜂、星星、湖、寒冷、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瘦小的星等。)

4、分析上下节诗中不同物象的象征意义:

(明确——前一节诗中的意象营造出温情、浪漫、自由的氛围,后一节诗中意象描绘出寒冷和残酷的意境。)

四、比较阅读,体会诗歌主旨:

1、根据分析,本诗有两种意境:一种是光明与美好的,一种是寒冷和残酷的,组织学生讨论这两种意境该如何理解。讨论、归纳——光明和美好的意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而寒冷和残酷的意境的意境是诗人所厌弃和憎恶的,但也是诗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

2、诗题中的“变奏曲”如何理解?

(明确——本诗前后两个诗节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但诗歌在意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上,形成强烈的对照,这正是变奏曲。)

五、课堂练习: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六、综合创新:

1、以“日月星辰”为意象,写几行诗或几句话,表达你的思想情感。

2、课外阅读一些朦胧诗作,选择摘抄几首自已最喜欢的诗来班里朗颂交流。教学反思:

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

教学重点:

1、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课: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将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和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溶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学习第一首:检查预习:

分工找蝈蝈、蛐蛐的资料,找诗人、诗作的资料。读通全诗,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和停顿。

三、读熟诗歌,整体把握: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四、讨论:1.这首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蛔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五.学习第二首: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六.拓展延伸: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七.本课总结: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八、布置作业:试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第五篇:诗歌单元测验

诗歌单元测验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6分)

yì()立

磅bó()

小鸟作kē()

香Chún()hàn海()

小溪cóngcóng()

雾ǎi()

流lán()虹ní()青xìng()榆yīn()róu()碎

长gāo()

漫sù()

斑lán()

shēng()箫

二、填空(12分)

(1)现代诗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始创和发展起来的—种新体诗,也称()。

(2)郭沫若,原名(),现当代著名()、剧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版的诗集(《

》)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集之一,反映了狂飙突进的()时代。

(3)《再别康桥》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他是()派代表人物。(4)山教我昂首屹立,我便();海教我坦荡磅礴,我便()。(5)爱——不仅爱你() 也爱你()。

三、选择题(20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李瑛,当代诗人。代表诗作有《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月的哀思》等。B.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代表诗作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

C.徐志摩,新月派诗人。代表诗作有《炉中煤》《再别康桥》等。D.郭沫若,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等。

2、对《炉中煤》这首诗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炉中煤》是郭沫若在日本写的一首“五四”时代很有代表性的爱国抒情诗,这首诗的主题、题材、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B.“炉中煤”比喻诗人有熊熊燃烧的炉火般的爱国赤心,表现出他对新生祖国的无私奉献精神。诗的副标题“眷恋祖国的情绪”正是“炉中煤”的喻义所在。

C.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炉中煤”向“年轻女郎”倾诉爱情,诗人赋予“炉中煤”能思念、会追求、有感情的人格。D.“年轻的女郎”既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洗礼青春焕发的祖国,也实指诗人国内的妻子。诗人身在异国他乡,既思念祖国,又思念家人,《炉中煤》便是诗人对于祖国和爱人的恋歌。

3、比较《炉中煤》和《再别康桥》两首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抒情诗,前者托物言志,后者借景抒情。

B.两者都是格律诗,诗节相对整齐,每句音节大致固定,具有结构美和音乐美。C.两者都运用了表现色彩与动态的词语,具有绘画美。D.两者都运用了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

4、比较《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和《致橡树》两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写在“文革”之后。前者热情讴歌奉献于走出“十年浩劫”阴影的祖国和人民的精神,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信念;后者表现了新时代女性的觉醒与尊严,表达她们追求独立人格、平等爱情的愿望。

B.两者都采用了借物抒志的手法。前者以“树”作为诗人抒情的载体。后者以“木棉”作为诗人抒情的载体。

C.两者都运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添了诗的气势,营造出浓厚的抒情氛围。D.两者风格不同,前者慷慨、豪放,后者清丽、幽雅。

四、阅读理解(20分)

1、.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选择这节诗的双重象征寓意正确的两项()()啊,我年轻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A、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 B、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C、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洗礼青春焕发的祖国,也实指诗人国内的妻子。D、象征煤在炉火中燃烧的过程就是它成长的过程。

2.《炉中煤》每节都以“啊,我年轻的女郎”开头,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又都以“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结束。这种重唱与照应的表达效果是下列哪项()A、具有层层递进,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并于反复咏叹中深化主题,酣畅淋漓地表达浓烈的爱国情和强烈的爱国志。

B、是诗人故意炫耀自己的写作技巧。C、是现代诗歌必须遵守的固有方式。

D、为了更好抒发对自己喜爱的对象的表白。

3、《再别康桥》,诗人选择了许多景物作为描写对象以表现康桥之美,请判别不属于的一项()

A、波光柳影 B、柔波青荇 C、榆阴清潭 D、雄伟大桥

4、《再别康桥》的开头和结尾反复用叠词“轻轻的”和“悄悄的”,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感情。康河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去打破它的宁静。

B、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康河十分憎恨和讨厌的感情。康河给诗人最坏的印象是它的喧嚣与矛盾,诗人不想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愿意。C、突出诗人受不了离别的感伤,想悄悄离开。

D、突出诗人对诗歌的造诣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用这两个词表现诗人高高在上的心情。

五、诵读《致橡树》,回答下列问题。(32分)我如果爱你——

我们都互相致意,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但没有人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听懂我们的言语。

我如果爱你——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像刀、像剑,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像戟;

也不止像泉源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像沉重的叹息,也不止像险峰

又像英勇的火炬。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甚至日光。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甚至春雨。

仿佛永远分离,不,这些都还不够!

却又终身相依。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这才是伟大的爱情,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坚贞就在这里:

根,紧握在地下;

爱——

叶,相触在云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每一阵风吹过,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1)“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清凉的泉源”等意象分别比喻怎样的爱情观?“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等,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攀援的凌霄花”比喻 ;“痴情的鸟儿”比喻 ;“清凉的泉源”比喻。“绝不像”“绝不学”“也不止”等表达了。

(2)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答:“橡树”象,不是实指,而是虚指;“木棉”象征。

(3)怎样理解《致橡树》中最后三句“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答:

下载诗歌单元教学感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单元教学感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典诗歌单元“爱情诗”教学设计

    古典诗歌单元“爱情诗”教学设计 广州培英中学卢彦元 教授对象:高中一年级 课型:古典诗歌鉴赏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的六首诗歌:《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

    感受都市风貌单元教学设计

    《感受都市风貌》单元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王敏 单元标题感受都市风貌 年级 课时 九年级5课时 本教学设计主题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艺术(美术)教材第一单元《......

    感受诗歌的魅力

    感受诗歌的魅力 对我而言,那是一个神灭而美丽的字眼。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我结识了它——“诗歌”。那月夜下诵读《唐诗三百首》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小时候喜爱诗歌,确......

    诗歌教学中的感悟-感受诗歌的“美”

    诗歌教学中的感悟—— 享受诗歌的“美”[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特别的魅力。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抓住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语言美,享受审美的乐趣。 [关键词]:意境想......

    必修1古典诗歌单元教案-教学教案

    一 单元说明 1.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学习自《诗经》至南北朝被称为“古体诗”的我国古典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诗歌创作时期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5世纪。本单......

    浅谈对支撑跳跃单元教学的感受

    浅谈对支撑跳跃单元教学的感受 支撑跳跃项目的教学是一个趣味的教学,学生的兴致高,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对老师、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高。结合实际教学感受如下: 首先,学生要克服......

    诗歌单元集体备课

    魅力诗歌 愉悦轻叩 ——《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轻叩诗歌的大......

    第八单元感受课

    第八单元感受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正确读写“灌溉、冶炼”等书后词语表中28个词语。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