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京东物流的成功之处
今天我们小组将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京东物流的成功之处。它作为电子商务公司,区别于只关注商品销售的淘宝、天猫模式,开辟出自营物流这个新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京东物流以快速、准确著称,那它是如何树立这样的形象的呢?接下来,我们小组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为大家解开层层疑惑。
一.京东物流介绍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京东物流系统。从2012年开始布局,到现在已经形成以“青龙系统”为支撑,在全国各地广布他们的仓库和网点,并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一体化的格局。
京东的物流格局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自建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结合
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主要实现自营配送,至于三四线城市,因为订单密度低、自建物流中心的成本高,京东采用与第三方合作的经营策略,让第三方物流负责这些地区的物件配送。
(二)仓库辐射式全国布局
京东在全国各大城市建造仓库,如图所示,形成了北京、沈阳、成都、上海、武汉、广州、西安仓储中心,并且和围绕它们发散布置的城市配送站和自提点相互配合。
(三)多样化配送方式
作为独立经营的物流与大型电商的结合体,京东开发出了比一般物流公司更丰富的配送方式,例如京东夜间配是在19:00到22:00送达,还有京东“极速达”服务,是在三小时之内送达。
二.风险识别
本节我们主要例举了影响京东物流的三大风险和这些风险的影响因子。第一大风险是配送速度
配送速度快能为电商带来更多的好评,吸引更多的顾客,但是如果不处理好以下三点则会严重影响配送速度:
1.库存充足程度低。京东在一二线城市建有自己的仓库,库存充足程度低或货品配置不合理,顾客一旦下订单,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货,增加了出货时间从而导致配送速度变慢。
2.快递揽件速度慢。快递揽件包括了接受订单、分拣货品、打包货品以及货品出仓库的整个流程,虽然这一环节的工作都很琐细,但是京东对物流配送速度的要求很高,所以这些细节也不能忽视。一旦安排不好,很可能会造成仓库内的混乱。
3.最后一公里物流指的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影响这一环节的主要因素有:第一,网点的密集程度,密集的网点能减少到终点的距离;第二,路线的选择,一个正确路线的选择可以避开交通堵塞等问题,减少配送时间。
第二大风险是快递物件失误 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物件毁损。在包装货品中包装人员的失误、配送转运过程中配送人员的大意很可能使物件毁损。
2.员工偷换。包装货品时,员工可能将一件低价货品放入包裹中,从中换出高价货品以牟取私利。或者与他人团伙作案,一人下单购买低价货品,另一人将低价货品换成高价货品,从中获取差价。
3.分拣失误。指的是分拣过程中,两个订单的货品位置错放,或订单内容混淆导致顾客收到与自己下单此内容不符的货品。
(三)订单后期风险 订单后期风险主要包括:
1.顾客无法及时收件。这主要是指快递员送件上门,但顾客因个人原因无法立即收件。
2.交付时未当面清点。也就是没有先验货后签收。
3.退换货反应速度慢。顾客提请退货时系统反应速度过慢,无法及时审核退货原因并批准或驳回退货申请,以及不能快速安排取件人员上门取件。
三.风险评估
本节我们主要采用风险热力图的方法对京东物流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总结归纳上述若干风险点,并赋值如下:balabala(浏览赋值表表)根据此赋值表得到风险热力图如下:
红色区域表示重要风险,橙色区域表示中等风险,黄色区域表示一般风险。如图所示,5号物件损毁和9号交付时未当面清点为重要风险。其中交付时
未当面点清的发生频率极高,主要原因可能为京东未制定相关政策规定,或缺乏相应监督举措。而物件毁损所造成的损失幅度较大,将直接导致配送失败。此两项风险可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而有效降低其发生频率。
中等风险包括2号网点密集程度失当、4号库存充足程度低、6号员工偷换商品、7号分拣失误、8号顾客无法及时收件。其中员工偷换商品和分拣失误发生频率不高,但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大,直接导致配送失败。而网点密集程度失当、库存充足程度低所造成的损失主要体现在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一般风险包括1号快递人员素质不高、3号路线选择不当、10号退换货反应速度慢、11号快递揽件速度慢。其中快递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主要损失如商品损毁,影响顾客体验等,而路线选择和退换货反应速度以及快递揽件速度则主要影响物流配送效率。但这几类风险的发生频率都很低。
四.风险应对
针对已经得出的配送速度、配送物件失误和订单后期问题三大风险,我们得出了19条京东的风险应对方案。
在提高快递速度方面,首先针对库存充足率,我们小组归纳出两个应对措施。一是协调沟通供应商。京东作为家电、日用品公司的大型购货商与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及时沟通存货信息,做到了一旦库存有所不足,及时补足存货。二是大数据预测存货需求。通过手机用户平时的消费数据预测出某一个区域对各种货品的需求,预先在当地的仓库中存放足够数量和比例的各种商品,有效防止出现库存不足从外地调货的情形。
其次在提高快递出库速度方面,京东大量运用了高科技,一是稳定高效的后台处理系统使得顾客一旦下单,数据中心立刻可以对订单内容开始处理,实现实时秒推。二是为每位仓库员工配备掌上电脑并合理搭配仓库内货品摆放位置,缩短寻找货品的时间。三是应用无人机自动避障技术,自动为每一件货品配对合适的包装箱大小。
至于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京东选择了大量增加配送员,虽然成本高但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方案。同时,在各个城市中密集分布取货点,采用多样化取货方式。津发小区的取货点就属于京东的校园营业点项目。
在应对配送物件失误时,京东首先针对重大风险快递物件损毁,做出了对包
装方式的严格规定,详细列示了包装的每一个步骤、具体到胶带应该贴在什么位置,并且列举出多种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情况。同时,把所有货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的包装材料都有明确的规定。另外,为了让员工在配送时更加小心,京东也提供先验货后付款的业务,如果物件出现损毁,京东员工将会受到罚款。
可能导致配送物件出错的第二个风因素是物件偷窃和分拣失误。
其中分拣失败风险曾经在我国物流起步的时候比较严重,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ERP系统的使用,可以保证物流信息的充分透明,这种风险基本上已经规避了。
为了防止物件被内部员工偷窃,京东的出仓是流水线式封箱的,流水线上,后一个人能对前一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
配送环节,对快递员,采用计件的薪酬方式,弄丢包裹,或者被投诉,都会受到罚款处罚,通过明确的奖惩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导向,防止盗窃。
最后是物理监控和防盗,京东各级仓库和物流分配中心都安装了摄像头等防盗系统,快递员配送箱上也装上了锁,防止外面的人盗窃。
订单后期风险,主要有退/换货便捷程度,顾客无法及时收件,交货时当面未点清三个风险。
为了提高退/换货速度,京东推出了极速审核,大家在京东购物时,查阅商家信息,可以看见商家是否参加了极速审核。
第二个顾客没办法及时收件问题,在实际配送过程中常常发生,为此,京东推出了采用定时达和自提取货服务。配送员在实际配送前也会给用户打个电话,确认是否方便接件。
最后的交货时当面未点清风险,京东采用的是将验货权充分交给顾客的方式,除了部分大家电,一般都是可以先验货后付款的。,如果配送员恶意拒绝验货,客户可以投诉他。但是如果由于自己原因耽误了验货,物件付款后发现有问题,并且该问题是可以通过验货的方式发现的,再要求京东退/换货,客服一般不会处理,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养成验货的好习惯。
虽然京东作为一个电商在物流上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它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1.京东自建物流成本高。因此预算的编制就很重要了。可以从这几个方
面把握预算编制。提高物流部门与电商部门的预算编制参与度;广泛收集各城市物流数据,合理预计仓库数量和位置;优化搭配购买、租用等多种资产获得方式
问题2.京东在三四线城市、农村的配送仍存在问题。我们建议:首先与居委会协作推广京东品牌;其次入驻当地便利店、粮油店,把网点或自提柜设置在居民频繁出入的位置;最后,挑选信誉良好的村民发展成为京东的员工,让他们在当地提供个性化业务。
问题3.物流行业竞争压力大,难以形成独特优势。我们建议: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物流服务选择,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日渐丰富的需求,抓住顾客的心,从而提高利润。
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中国物流企业应当做到的是1.勇于在管理、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2.规范化各方面的流程。同时,中国社会各界提供较好的支持,这样,中国的物流才能从发展走向成熟。
第二篇: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华为成功的原因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华为成功的原因
姓名张玉佳学号201441200165学院专业法学院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性质的国内大中小企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扩张。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都会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情况下,低成本、高效率,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各个企业的当务之急。因此,大力推进和研究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的绩效管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目前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角度分析华为成功的原因。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华为在全球建立了 100 多个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2012年华为员工总数约 15 万人,45.36%是研发人员,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 74,253人,来自全球 156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 6 个大洲。华为外籍员工的人数接近3 万人。
华为管理文化本质上是“蓝血绩效文化”,带有军事化与校园文化的组织文化特征,强调业绩导向与执行效果,将外部竞争压力转为内部竞争力,不断激活沉淀层,从而形成了华为“三高”的文化氛围——高压力、高绩效、高回报。在传递这种绩效压力同时,做到绩效管理面前人人平等,企业完全通过绩效来进行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蓝血绩效文化创造了华为高速成长的奇迹,但是华为走到今天,这种蓝血绩效文化面临诸多挑战。蓝血绩效文化创造了华为高速成长的奇迹,但是当华为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大企业时,很多华为人的自豪感写在脸上,老一代华为人的创业激情衰减,而新一代华为人渐露浮躁、骄傲自大。
华为一直将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基础。从开始只注重结果的考评方式,发展到目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核办法,华为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步骤,建立了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晋升、加薪、培训、评优等方面,都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华为 1996 年开始试行干部考核制度;1997 年全面推开干部考核与员工计量工作制;98 年华为推行绩效改善系统,按绩效改善来确定员工的待遇及其升幅;99 年引入平衡记分卡;2002 年华为干部大会提出华为干部选拔要从二维结构转向三维结构,也就是从品德和业绩二维转向品德、业绩和素质三维。华为从未停止对绩效管理的改革,华为实行严格的 PBC(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个人业务承诺”)计划。PBC 计划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制定,将公司目标逐一分解到部门,员工根据部门目标进行个人 PBC 设计。每年年初,华为所有员工都会根据部门目标制定出自己详细的工作计划,公司 向各事业部下达绩效目标。各事业部将下达的目标分解至部门、片区、办公室、科室。在和员工沟通的基础上,再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员工。同时绩效目标要求:
(1)目标须符合 SMART 原则(具体、量化、有适度的挑战性、有时限);
(2)员工个人目标应紧密围绕组织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3)员工目标的挑战性应与员工职务级别、薪酬级别成正比;
(4)实行矩阵管理的岗位,员工目标由行政上级、业务上级共同确定;
华为很重视绩效计划制定后的辅导工作,部门主管应该帮助员工达到绩效目标。因此,华为要求主管重视对下属进行指导,要求每半年三次以上的正式面谈。为及时跟进,要求部门主管面谈需有详细的记载,并进行面谈记录的抽检,对未按要求执行的部门要进行严格处罚。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与员工保持沟通,每月员工的上级必须与员工进行一次以上的沟通辅导,了解员工工作进展、需要的支持以及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意向,对绩效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以避免可能的误解和拖延。通过辅导改进员工工作,提供资源支持,指导员工完成工作。沟通贯穿于目标制定、目标实施、绩效评估、工作改进及整个管 理过程中。
从以上华为绩效管理体系来看,其内容很清晰全面,流程顺畅优美,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良好绩效管理体系。华为的绩效管理重视 PBC 制定,逐层目标分解,并成立一级部门经理人团队,对部门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督导,监控机制灵活,采取第三方监控形式,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可以这样说,华为的绩效管理在国内企业中还是具有典型和行业中的佼佼者。但同时华为的绩效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华为的绩效管理流程不太健全,跟踪反馈不到位,绩效评估体制存在缺陷,绩效管理评估和申诉系统还不够健全等。这也都影响着华为的进一步发展。华为现在也在对绩效管理做出调整进一步推动华为的发展。
对于华为成功的管理思想,对于国内企业管理者,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绩效管理已经不仅仅是绩效考核,而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一个不断闭合的循环管理过程。我国各大企业要在借鉴华为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创新,发展壮大,使绩效管理不仅在华为发挥作用,也能在中国各大企业发挥作用。中国企业要想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大胆地走出去,与国外跨国企业进行搏斗厮杀。只有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层次和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才能够更成熟、更自信地“走出去”,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第三篇:京东物流分析报告
京东物流分析报告
院系
管理系
专业
工商管理
组员 汪洋 王潇 王会祥
刘博臣 喻友恒 段鹏
指导老师 李德奎
2014-12-10
目录
京东介绍
京东商城运营模式 京东商城物流模式 京东商城物流配送 京东商城物流分析与总结 附录
京东商城简介
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自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专注于该领域的长足发展,凭借在3C领域的深厚积淀,先后组建了上海及广州全资子公司,将华北、华东和华南三点连成一线,使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覆盖在京东商城的物流配送网络之下;同时不断加强和充实公司的技术实力,改进并完善售后服务、物流配送及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条件。
京东为消费者提供愉悦的在线购物体验。通过内容丰富、人性化的网站(
第四篇:现代物流风险管理分析
xx期末课程作业
xx大学 xx学院
题目:现代物流风险管理分析
学生姓名_ xx_ 学 号 xx专业 xx班 级 _xx__
2014年 x 月x 日
现代物流风险管理分析
前言:
在当今社会,物流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也是当代最具有影响力,关系到百姓生活方法方方面面的一个产业。物流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由日本传到中国以来,已经经历了大约30多年的时间,从现在我国物流发展的程度来看基本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与传统的货物运输相比,现代物流已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多个环节。其业务范围不仅涉及到运输与仓储,更包括对存货管理、加贴商标、订单实现、属地交货和包装等提供服务,并且按照客户的经营战略去谋划它的物流。因此现代物流企业是一个集多种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性的大型服务业。正由于物流业的综合性的特点,使物流业的经营风险远远高于一般行业,对物流风险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紧迫。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正在全球兴起,为满足客户越来越苛刻的物流需求,由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正在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综合服务体系,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结果。
一、现代物流风险问题
由于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环节,在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风险,基于不同的物流企业,不同的业务范围,其承担的责任和范围也是不同的。所以其风险的类型和风险之间的承担关系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与客户之间的风险
与客户之间的风险即与客户签订合同产生的责任风险。包括:对货物损坏或灭失负赔偿责任的风险,未按时交货的责任风险,合同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其含义是只要从发货人处接受直到焦大鹏最终收货人手中,这期间无论是否属于物流商本身的责任,只要货物发生任何问题都由物流商承担其责任。
(二)、与信息系统提供商所签合同的责任风险
现代物流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依赖于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对物流实现动态管理,不但物流商需要他来掌握控制货物流向和处理状态,客户也需要通过它来掌握货物的实时动态,可以想象,如果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或者中断,信息一时无法提供或者提供有误时物流商难以推卸责任。如果在信息系统中找不到某特定货物,可能因为货物数据丢失,也可能因为数据录入信息错误导致错发错运,物流商必须承担由于信息系统导致的对客户产生的赔偿责任。
(三)、与分包人的责任风险
包括:分包人的信用风险,与分包人的合同责任风险。
物流合同是一个对多个的合同关系,而业务是一对一的关系,物流商会规模情况将某些物流链分包给其他不同的个体完成,但是对于发货人来说每一个物流环节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由物流商负责。
二、物流风险成因分析
(一)、物流组成要素形成的风险
机会主义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供应链合约的一方从另一方那儿得到剩余的收益,使合约破裂,导致供应链的危机。在整个物流管理环境中,委托人往往比代理人处于一个更不利的位置,代理企业往往会通过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从委托合作伙伴那儿得到最大的收益。信息沟通障碍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会产生牛鞭效应,导致过量的库存。企业运作风险。现代企业生产组织强调集成、效率,这样可能导致生产过程刚性太强,缺乏柔性,若在生产或采购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的停顿。渠道成员风险。分销商是市场的直接面对者,要充分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必须做好分销商的选择工作。在物流供应链中,如果分销商选择不当,会直接导致核心企业市场竞争的失败,也会导致供应链凝聚力的涣散,从而导致物流供应链的解体。
物流运作风险。物流活动是供应链管理的纽带,这就需要供应链各成员之间采取联合计划,实现信息共享与存货统一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导致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产品生产、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衔接失误,这些衔接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
(二)、物流外部环境风险
市场需求识别风险。供应链的运作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中的生产、运输、供给和销售等都建立在对需求准确预测的基础之上。市场竞争的激化,大大增强了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不确定性,使准确预测的难度加大,很容易增加整个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如果不能获得正确的市场信息,供应链无法反映出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和顾客偏好。一条供应链也会由于不能根据新的需求改变产品和供应物,而不能进入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最后,市场机会也会由于不能满足顾客快速交货的需要而丧失。
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经济的运行轨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和衰退交替出现,这种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加大。在经济繁荣时期,供应链在市场需求不断升温的刺激下,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增加存货、补充人力,相应地增加了现金流出量。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供应链销售额下降,现金流入量减少,而未完
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仍需大量资金的继续投入。此时市场筹资环境不理想,筹资成本加大。这种资金流动性差的状况就增大了供应链的经营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极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例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措施,对一些产业的鼓励,给供应链投资指明了方向;对另一些产业的限制,使供应链原有的投资面临着遭受损失的风险,供应链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进行产业调整。
法律环境风险。国家法律代表国家的利益,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供应链成员所面临的法律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等不确定性,有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
三、中外物流风险现状与前景对比
(一)、国内物流现状: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
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3.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4.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 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国内物流发展前景:
1.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
2.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
3.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
4.物流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加大;
5.区域物流转移与集聚;
6.物流基础设施加紧建设与协调分流;
7.物流与金融配套服务;
8.国际物流“双向发展”;
9.低碳经济“倒逼”绿色物流发展;
10.物流政策激励与规范相结合;
(三)国外物流发展现状及前景:
物流与金融配套服务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1.物流服务的拓展
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
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
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
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四、现代物流风险对策
(一)、加强企业的管理,提高风险关注意识
俗话说风险与机遇四并存的,无论什么行业什么企业其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经济中站稳脚跟,企业必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制度的管理,提高风险意识。现代物流是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的有机结合,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环节,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关系,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规避风险。在机遇中寻找机会,创造更大的机会利润。
(二)、购买保险
购买保险可以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可以给企业降低风险,降低损失,以提高收入增强其竞争优势。购买保险可以将不定的风险可能以固定的成本支出模式把经营中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将物流企业和其服务的所有客户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我国保险公司为物流业提供了传统的保险包括货物保险,运输保险,财产险,公共责任险,这些险种都是针对物流整个过程的其中一个环节,都是单一的风险,物流企业应该分别投保运输过层中的运输险,仓库储存中的仓库险,每个场所的公共责任险。
(三)、建立风险保障基金,用自留承担风险
国内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往往通过自留风险基金去承担风险,这种做法最大的弊端在于首先,风险并没有得到转嫁;其次,影响企业资金的运营与流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三,一旦发生重大损失对企业的打击巨大并且直接影响当年的经营数据。
(四)、努力开拓责任保险市场
物流责任保险属于责任保险之一种,其大力推广离不开责任保险市场的发展。
(五)、提高彼此互相信任的程度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举例来说,保险公司担心物流公司统保时不按照实际发生的业务量申报,导致不足额收取保费;一旦出险,物流公司事后填单骗取保险金。因此,《物流责任保险》条款采取按照物流公司当期实际发生的营业收入计收保费的方式。另外,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往往需要物流公司提供与客户签订的物流协议,在理赔时还需要物流公司提供货物的价值,甚至包括出厂价值、销售价值等。然而,物流协议和货物价值往往构成了客户的商业秘密,物流公司一般不愿意或根本就不能够向保险公司提供。因此,笔者认为物流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要不断加强对话,争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物流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迅速,增值服务多,供应链因素多,物流过程的环节多,极易发生错收错发、货损、质变、遗失、延误等事故,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和风险控制。企业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树立风险意识,与保险公司密切合作。物流风险评价的目的就在于使物流企业对自身的风险状况有一个较为科学、全面的认识,能够识别
风险因素,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对于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回避或者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将物流企业遇到的大量的定性信息和少量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字化,最终为物流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非确定性的风险因素进行清晰和系统的分析。
六、参考文献
[1]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及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风险与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3]李新华.企业物流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6]丁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李苏剑等.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张毅.现代物流风险管理案例、习题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五篇:从读者角度分析
从读者角度分析,本人从网上摘抄如下文字
(1)首次上市,主要的传播对象是针对那些有猎奇心理的读者,对于这类读者向他们提出一种全新的概念“财商”,并通过海报、主流媒体等制造出一种热销的局面,把他们的好奇心提升到最高状态,促使他们去购买。
(2)接着是针对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有怀疑心理的读者,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既想买又拿不定主意。为此需要打消他们的疑虑,采取专题新闻发布会与专家推荐的方式促销。
(3)第三个层面是针对那些自我控制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对图书有自己的看法与选择,他们不会轻易受媒体或其他传播方式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让他们自己认为读此书是有益的、有价值的,因此采取了书评、书摘等类似的评介活动,让他们了解此书的价值所在。
(4)针对那些从众心理强的读者,这类群体的人数很多,他们往往是看别人是否拥有,是否很多人都拥有。因此借助读者交流、作者访谈、图书排行榜等形式向他们传递图书热销及销售业绩的信息来促使他们行动。
(5)针对持有教育心理的读者,提出理财教育的观念,并通过“对话”栏目等形式进行理论探讨与交流,对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进行评说,指出要想变得富有,就得接受理财教育。
(6)针对富有上进心理的读者,采取各种研讨会、培训班的形式,来扩大图书的销售,提升图书的品牌形象。
在营销传播里值得重视对作者的包装宣传。据调查,影响读者购书的原因中,作家知名度占36%,作品内容占12%,作品形式占10%。美国图书音像行业的资深顾问在长期研究后发现,一些出版社之所以成功,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明星的力量,明星的魅力与出版物的融合造就了一批畅销书。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花大力气包装作者,作家明星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对作者的包装宣传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本身已经是名人,一种是作者还不是名人。前者显然对宣传更有利。但是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是名人也需要宣传。有人认为已经是名人了就不用再做过多宣传。其实名人一旦淡出被媒体关注的视野,读者对其作品的关注也就大为降低。国外的出版业在对作品进行推介时将读者对作家作品的认知程度作为很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非常注重对作者的宣传,即便是对于某些不爱抛头露面的大腕级作家,出版商们也有高招:连续地做新书广告,每当作者生日、获奖或有其他重大事件时刊登广告做宣传,在新书上市之前将巨幅样书、作家画像大量悬挂在书店周围,以此加深作者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刺激购书。事实上,大众对名人有天然的关注,据业内人士透露,名人出的书,封面上有作者头像的普遍比没有头像的卖得更好。
二是对作者的媒体形象的塑造。对名人媒体形象的塑造作得最好的当数娱乐界,他们打造一个明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塑造这个形象,而这个标准为大众量身定做的。对作者的包装也应如此。余秋雨塑造公众文人的形象是非常成功的。余秋雨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他与其他畅销书作家不同之处是他的人文知识分子的身份,所以他的历次媒体亮相都是在向公众传递这个信息,这个身份又始终和他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余秋雨共著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他的公众文人形象和他的作品相得益彰,使他在大量的争议中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大众文化畅销书作家。
将一位不出名的作者包装成明星是一项很有潜力的工作,并且在作者身上寻求卖点是畅销书一贯的炒作手法。在国外,大力宣传包装新作者,从而带动其作品知名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己出版社的招牌作家是很多出版社的营生之道,造成名人效应这种宣传方式往往比单独宣传一本书成效更显著。在国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方面的工作还相当薄弱。也有个别作得比较好的案例。比如中信出版社对《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的包装。出书时成君忆不是名人,出版社策划了以书带人的宣传方式。先是大力宣传该书的独特性,然后让幕后作者浮出水面,接着是大量的宣传采访,作者在各种媒体出现,俨然成为本土管理的代言人。书火了,作者也火了,紧接着,又推出成君忆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这本书一面世也立即上榜,成君忆显然已经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畅销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