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精彩----听课心得)
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精彩!-------“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七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在厦门听了两天课,感触很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把它演绎得更好,谁就更能抓住学生的心。“还有谁今天没有回答过问题?” “有想法说出来,憋着多难受。”张齐华老师满是智慧的儿童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我成功了”!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数学课上获得了成功感,培养了自信心。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怎舍离去?当课结束的时候,就连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意犹未尽,不舍离去。因为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欢笑、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精彩。这种课轻松自在,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学生真正能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二、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张齐华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以独特的构思,把算术与代数的关系演绎地非常透彻,让听者耳目一新。第二环节中张老师让学生说说a +5是表示算式?还是表示结果?最后出示了a +5= a +5。学生很惊讶,他们认为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张老师却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指出左边的a是指存钱罐a元,5是指钱罐5元,左边是算式,右边是结果让学生恍然大悟。课中,张老师巧妙的将他的年龄与儿子年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更让人回味的是将神秘人与他的年龄关系的设计(X-1),增添了种种无限的遐想,有的学生猜是他老婆、当有的猜是他弟弟时,张老师随意的一句为什么不是哥哥?让学生说说理由,抓住了课堂上所有能够生成的东西,看似随意却紧扣主题,又是轻松点拨,在聊天,让学生不知不觉顿悟;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量及关系,还令学生产生了种种无限的遐想……没有任何一点强加的味道,其中又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足以可见张老师的从容幽默、智慧灵动。整堂课简直就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三、咀嚼教材挖掘的细节功夫
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用“蹲下身,走进去”的育人情怀引领学生触摸数学的精彩,贵在于细微处着笔墨。观摩名师课堂,很多时候都具有这样一种共性:教学设计的粗放而大气,而教学细节却处理的细腻而到位。名师课堂中的细节,决非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非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更不是不必而为之的故弄玄虚。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深谙“小细节包含大智慧”之理。张老师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文本的精加工,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作为一名学习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细节首先要有一种敏锐的捕捉意识,在及时的记录后去细细的推敲、感悟其中折射出的名师们灵动驾驭课堂的教学机智,有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的策略以及对教材、学生等教学因素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把握等等。
在新课程自由、崭新的天空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改变,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为此,我愿意学习,汲取,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第二篇:不一样的课堂
不一样的课堂,一样的精彩
武夷山兴田黄土小学 蔡文德
2010年10月16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时间虽短,但获益良多。
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北京名师吴正宪,她给我们展示了《两步应用题》、上海名师潘小明,他给我们展示了《表面积的变化》、北京名师许淑一,她给我们展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加法乘法交换律》、江苏名师张齐华,他给我们上了《平均数》,并且还结合上课内容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座。同时,为我们上课的还有吴文俊老师《相遇问题》、饶冠珍《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听了这些名师的课和讲座,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10月14日,在武夷山实验小学举办的第二届“家长开放日”上的一节课----《比赛场次》,我觉得我自己的设计已经很好了,现在用这些老师们的方法来上的话,我觉得可能会更好!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与大家交流交流。
一、引人入胜的导入,让我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我在设计《比赛场次》这一课时,我就在想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于是,在设计之初,我就是用视频给学生以学习兴趣,并由此将学生引入课堂。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细细想来,主要在于引入太过牵强,不自然,不生动,不够恰如其分!如,看完视频后,我提了个问题:“看完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这个视频是中国乒乓球金、银、铜三将并拿的)当学生充满激情的回答了爱国之后,并未及时地从数学角度来进行,并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并没有充分的调节器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进入到学习中来!纵观吴老师的课堂,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上课前,吴老师问道:“你们看到什么?能提什么数学问题,这就叫睁大你的数学的眼睛看问题!”课堂上,我们见到的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在吴老师执教的《两步应用题》一课中,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
二、及时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课改实施了这么多年,课堂中仍不乏出现形式上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实质上却没达到一定的成效。我的课堂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在让学生说明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这24名学生的比赛场次的问题时,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可是呢,大部分的孩子并没有进行讨论,而是利用这一宝贵时间进行他们的聊天计划!这不是流于形式是什么?在有的孩子在板演时已经出现了用画图法和列表进行解答时,却不能及时抓住这一有效的课堂生成,而是强拉孩子进入我早已预先设计好的PPT中进行讲解,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这不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是什么?在名师课堂上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他们的课总是及时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在潘老师的课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他的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什么减少?”“不算,你能看出来谁多谁少吗?”“不计算,你知道哪个表面积是最少?”“怎么找才能够不重复、不遗漏?” 这时的潘老师并不是急于让学生回答及时地问:“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当学生说,第六个最少时,潘老师并没有肯定,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从而一同得到,要想不计算就知道哪个长方体的面积最小,只要看看他们复合的面积那个最多!你看,名师多么注重课堂的生成,多么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成果,多么注重学生个人的发展!
三、挥洒自如的教学机智,意犹未尽的完美结局。
听吴老师的课,让我感受最深不仅是浓厚的人本主义思想,还有就是她在课堂上那驾轻就熟的教学机智,意犹未尽的课堂结局。吴老师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课一开始吴老师问:“大家说玩好还是上课好?”老师的本意是借学生说“玩”引出“猴子摘桃”,但孩子却说:“上课好”。这时,吴老师又问一句:“上课好还是玩好?”学生还是说“上课好”。这时,吴老师巧妙地一引:“上课比玩好啊,看来同学们真爱学习哪!那好,你们不要急着回答,40分钟后再告诉我,好吗?”话语不多,就把学生引入了课堂。课结束后,当老师问道:“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你们觉得烦吗?还想学吗?看来你们真的是上课好。” 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而我在上完《比赛场次》后仅仅是出现了一个谢谢,一个简单的数学应用题目,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学有兴趣,反而有碍学生今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发展!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怎么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怎么解答问题才是完美的?两天厦门之行,听了专家做课7节,讲座4场,从中找到了答案: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会解决问题策略,传授数学思想方法。正如主持人所说的一样:只有具备丰厚的教学经验、灵活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技艺、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旋转中飞扬!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第三篇:不一样的课堂
不一样的课堂
我们从四面八方来,有着同样的心愿.我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想超越自我.但是,朋友
在这里没有诸葛孔明的谋略,有的是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态度;在这里更学不到阿里巴巴的咒语, 不断实践才是不断提高的法宝.这里有真诚,这里有热情.老师和同学在这里进行着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这就是思齐课堂.开口、开口、再开口!
实践、实践、再实践!
第四篇: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大学
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大学
青春创业,闯出自己的世界
一、诚信驿站——创业中体现西财学子的精神
通博楼至五谷堂的十字路口有两个装满文具的货架,“财大诚信驿站”几个红色大字醒目地写在白板上标明了它和其他超市的不同——没有售货员,也没有电子监控,付钱和找零均由买东西的人自己去做。
“诚信驿站”的产生源于2011级的华闯同学在寝室里无意间看到了一个两分多钟的视频,讲述山东交通大学的同学正在举办诚信商店的活动。华闯当时便萌生了效仿的想法,向好友说起了此事,朋友们对这个想法产生了兴趣,“那我们一起做”,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拍即合。
活动的审批工作比华闯等人想象中的还要准确和仔细。从校团委到学院再到保卫处,这一路他们得到了真诚的鼓励但也听到了老师的担忧。就是基于笃定和学校的支持,“诚信驿站”从网络视频走入了西南财大校园。
而如今,诚信驿站已经成为了西财的一道新地标。
二、学超——专团成就属于你的精彩
学超诞生于2006年。6年来,成为西南财经大学的一张“名片”,这个专业团体不玩虚的,而是真金白银、真刀真枪地让在校学生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店员、当股东。
超市迈出的第一步就展示出极强的专业化色彩——公开募股。凭西南财大学生证,同学们可以发行价每股100元的价格购买不超过16股的原始股。很快,300多股原始股被抢购一空。加上几个“大股东”的投入,超市初期募股总额达到15.6万元。
随后的一个多月内,几个“大股东”召开了股东大会,结合自己平日里学到的企业运行知识,编制了详尽的公司制度草案,选举出超市的董事会及董事长„„总之,现代股份制企业里的各种元素,在超市的运营架构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是停留在书本层面的创业方案,超市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在市场中生存的压力。比如,与学生实验超市毗邻的同规模私营超市就有3家,如何以更低的价格拿到货物、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了摆在同学们眼前最大的难题。
“简直快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直到我们拿出一沓厚厚的《学生实验超市募股方案》和《学生实验超市分析报告》,那些供货商才相信,我们不是‘玩玩而已’。”说起创业初期的经历,超市第七任总经理、2009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廖海琴感慨万千。她承认,想把一个学生挂帅的超市经营好,“远比学好书本上那些知识难多了”。
“纸巾类产品利润薄,不能占这么大的柜台。奶制品容易变质,一定要每天都检查是否胀袋,千万不能出一点岔子。碳酸类饮料是年轻人主要消费品,不能摆到里面的柜台,要方便易取„„”廖海琴给超市“实习员工”培训的这些内容,有不少是来自业界一线职业经理人的经验。
这场“高度仿真”的创业实验使同学们经历着“未毕业、入商海”的酣畅淋漓。
三、去做一个梦想家吧
他是和香港影星吴镇宇同名的影帝,他是站在台上就会发光发热的西财明星,他是学弟学妹眼里尽职尽责的助理辅导员,他是一路走来用梦想丈量未来的梦想家——吴镇宇。
2011年的夏天,吴镇宇制作发行了自己一张专辑《梦想家》,里面收录了他翻唱、原创共15首歌。如名字“梦想家”一样,吴镇宇学长希望通过这张专辑,让身边的人看到一种执着于梦想的态度,并希望以此来激励身边的人不要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想做的事,青春虽短,不要让自己的青春有遗憾。
吴镇宇是西财文艺圈的标杆性人物,在被问道是否认同自己身上的文艺青年标签时,吴镇宇学长笑着说,“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理性的文艺青年,文艺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理性、现实生活其实并不矛盾,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在西财这片乐土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力,每一个同学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梦想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FAQ
1.西南财经大学有什么创业支持工作吗?
作为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导航站首批挂牌单位,校团委依托导航站、仿真
创业实践平台,力求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毕业生自荐书设计等服务。积极引入《KAB创业基础》、国际劳工组织SIYB教育项目、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实训项目、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公益创业培训等创业教育课程。邀请取得显著成绩的校友以及学校各领域专家、学者担任“青春创业大讲堂”讲师团成员,开展“青春大讲堂”等活动,发挥基层团组织的能动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和企业提供双向信息,引领就业创业新航向。
为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实现创业理想,学校出资700万人民币设立了创业基金,办公室设在校团委。通过与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SBI创业街合作设立孵化站,创业基金已指导和资助本校学生创办6家公司。我校师生也先后获评“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最具发展潜力项目奖”、省级“创业新星”等荣誉称号。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果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第五篇:不一样的课堂1
不一样的课堂
大良环城小学冯志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体现的一种理念。它在环城小学的数学课体验是不一样的。如邓敏丽老师上的《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全课抓住教学难点,游戏的规律必须个数相同,可能性相同,游戏才公平,让学生在摸球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课堂中四角色不同的轮换,主持人高效的管理,提问人、评价人精彩的对话……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在环城,因为有了小组的合作学习,课堂才不会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从而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思考和探索问题,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现不一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