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西地区民族特色主题酒店构建研究
摘 要:主题酒店是一种新型的酒店发展型态,以苗侗特色民族文化为代表的湘西民族特色文化独具一格。文章从酒店建筑主题化、客房设计主题化、餐厅设计主题化、酒店服务主题化、休闲服务主题化五个方面将湘西民族文化元素运用于主题酒店的构建,打破酒店同质化经营状态,从而推动湘西地区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酒店是一种新型的酒店发展型态,很多酒店集团将未来酒店的发展放到主题酒店这一块崭新的土地,虽然城市中以各种文化为主题的主题酒店发展很快,但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主题酒店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对民族文化特色主题酒店开发与研究的理论也甚少。湘西地区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集中区域,尤其以苗侗特色民族文化为代表的湘西民族特色文化更是独具一格,随着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民俗旅游迅速兴起,但旅游地的旅游接待能力与当地旅游的发展情况不协调的问题普遍存在。完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当地旅游接待能力,发展当地特色文化旅游成为当地旅游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构建民族特色主题酒店,一方面可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性地开发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一、湘西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概述
湘西位于湘鄂黔交界处,四周大山怀抱,是苗族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受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湘西本土居民与外界交流较少,久而久之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湘西的赶尸、放蛊、落花洞女被世人称为“三邪”。这些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湘西地区苗侗特色主题酒店的开发提供了主题文化基础。目前很多学者对于湘西地区民族特色文化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刘艳芳等(2008)全面的介绍了湘西的饮食文化,杨选民等(2010)全面描述了土家族、苗族等民族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民族的礼仪、禁忌、风俗和家庭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二、主题酒店的品牌定位与市场定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湘西旅游业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各类酒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但酒店的发展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缺乏自身的竞争特色。在湘西地区建立以苗侗特色为主题的酒店进行品牌和市场定位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品牌定位首先要有自身的特色,避免品牌定位和其他酒店存在相似或模仿竞争对手的问题,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原则,从品牌定位的根本上避免同质化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主题酒店的定位要与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相协调,充分利用丰富的湘西地区苗侗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关于主题酒店的发展,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如张莞(2006)以成都市京川宾馆为例,论述了精品酒店的文化定位和建设问题;李原等(2004)提出了创建主题饭店的途经与方法;沈慧贤(2011)以成都五星级藏文化主题饭店——西藏饭店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市场细分。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促使酒店业的发展,在湘西这一块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宝地,各类客栈、宾馆、家庭旅馆数见不鲜,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食宿的场所,并非是一种原始的体验。对旅游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可以让自己忘记都市生活,找到内心宁静的地方。因此,酒店的市场定位主要是针对“民俗旅游者”,其中民族文化主题酒店的民俗旅游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本身对民族文化饶有兴趣,他们更多会以学者、艺术鉴赏者、摄影师的身份出现,有目的地去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酒店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这类顾客展示酒店丰富的主题文化,同时,也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了解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另一种是出于好奇心和求异心理的顾客,也可视其为潜在的“民俗体验者”,更多会注重酒店产品特色,所以酒店就要从酒店的建筑、客房、餐饮、服务、娱乐等多方面来体现酒店的主题,给民俗旅游体验者一种发璞归真,原始纯真的体验。
三、湘西地区民族特色主题酒店构建
(一)酒店建筑主题化
酒店的外观建筑造型是人们对其的第一直观感受,是顾客决定是否入住的第一决定因素。因此,酒店整体造型和酒店的大堂装潢设计就必须体现主题,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酒店的整体建筑可采用吊脚楼风格,从第一印象上给人强烈的主题化。酒店的大堂是酒店的门面,也是顾客进一步了解酒店特色的重要场所,在酒店大堂可采用湘西农家宅居堂屋的建筑风格,在酒店大堂可以放上“苗族特色躺椅”供客人在等待时休息。另外,在酒店的大堂可以设立一个民俗手工艺品的展示专栏,展示湘西特色文化,各种特色服饰,银饰以及地方土特产,成为民众了解湘西地区苗侗民族风俗特色,宣扬酒店主题文化的平台。
(二)客房设计主题化
客房是酒店的重点区,是展示酒店特色主题文化的绝佳地点,是顾客体验酒店主题文化的重要场所。苗侗民族特色文化的主题可以从客房的装潢设计和客房的装饰及客房独有的民俗体验来展示。
第二篇:湘西地区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研究1
湘西地区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研究
内容摘要;湘西地区的留守儿童存在人身安全缺乏有效保障,受监护权缺失,受教育权得不 到保障等问题,作为现今社会的重要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急需得到缓解或解决。加强农村经 济建设,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完善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使之依法进行;调动社会的力 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 权益 人身安全 受监护权 受教育权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外出务工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2006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约有1.2亿农民“离乡背井”到城里打工,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亿。我们湖南省是民工输出的大省份,而在湖南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的湘西地区,外出的农民工更是在当地的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从而在当地留守儿童在当地孩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就成为了当地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提出我的一点看法。
湘西地区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身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1)心理安全问题。长期分离没有联系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关心、引导和爱护,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和思想的变化,对他们也没有充分的了解。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代为监护由于种种原因监护不力,造成约束管教不到位,只要孩子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听之认之的态度。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督促,造成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话,在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经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络游戏,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或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或缺乏自信、悲观消极、无所是事。网络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报道过多,无形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2)被侵害的问题。从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这就带来了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全国妇联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2008)及有关学者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多会成为人贩子注意的目标,而女性儿童则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从目前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工作所呈现出的总体数据来看,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除了犯罪分子的侵犯以外,监护人方面也有一些问题。从媒体报道的有关事例中我们发现,有些是委托监护人责任心不强,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3)意外伤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监护人保护不力,或因年长或因经济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等多方面原因而产生的留守儿童溺水、触电、车祸、死亡等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有研究证实,照顾者为祖父母以及照顾者文化程度低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得不到亲情照顾也容易产生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父母的“缺席”,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导致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见。
二,受监护权缺失
监护是一种法定义务,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理应承担起这一神圣职责,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承担监护职责。但是,由于种种条件制约,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入外地,无奈与未成年人短期或长期分离,形成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而将监护责任擅自处置,甚至出现留守儿童无监护状态。从泛义上的监护来看,目前,留守儿童的监
护主要有五种形式:第一是单亲监护。第二是祖辈监护。第三是亲友监护。第四是同辈监护。第五是混合监护或称不确定监护,即在一般的状态下由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时而由父母监护或者父母委托他人监护。
这些特殊的监护形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监护力度不够。由于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对留守儿童监护质量下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监护职责不明。相对而言,由于农民法律文化意识的薄弱,人们往往把监护简单地理解为看管、照应。在祖辈监护、亲友监护和同辈监护形态下,都存在监护职责不明的现象,一旦发生被监护人的权利被害或者被监护人侵权行为,这种不具有法定形式的委托监护人往往将责任一推了之。
3.监护方式不定。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非稳定和动荡状态。另外,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动荡,也使他们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安全缺失感,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和精神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4.监护责任倒置。在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父母在外打工,他们能照顾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就产生了监护倒置现象。
三,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
(1)在家庭育方面,表现为家庭教育弱化甚至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帮助,及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呵护,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孩子,使他们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那些寄养在祖辈家中的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的观念落后,能力有限,无力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只关心吃穿,对教育无能为力,甚至有些还放任、纵容一些不良行为,起着相反作用。也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因为歉疚,用金钱教育替代亲情教育。甚至有的家长坚持“教育无用论”,认为孩子学习不学习没关系,打工也能挣钱,很小就让孩子缀学,随其打工,让孩子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2)在学校教育方面,因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落后,包括非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农村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权都得不到很好保障。受高校扩招及经济危机的共同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部分学生普遍感觉“读书无用”,更有甚者,放弃了高考。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中造成的影响尤其恶劣。
第一,学习间断现象,有些儿童在“流出”——跟随父母到城市上学和“回流”——从城市回户籍地上学的过程中,学习有间断现象,也有一些是因为监护人更替而从一个学校转学到另一个学校,发生间断现象的。
第二,留守儿童失学现象严重,复学率低。有些留守儿童逃学或辍学后,学校得不到家庭配合,复学率很低。
第三,留守儿童升高中比例不高。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得不到父母的关怀、督导,学习不专心,不求上进,成绩下降,升入高中的比例不高。
第四,留守儿童留级生增多。由于一部分留守儿童从外地流回家乡后,跟不上本地学校的进度或教材、学制与家乡不统一而被迫留级。
(3)在社会教育方面,表现为社会教育效果差,甚至失控。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缺少相应的社会教育组织,正面的社会教育微乎其微。随着经济的法杖,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在农村学校周边,社会环境状况很令人堪忧。
如何解决解决湘西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对策摆在我们面前:
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则与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紧密关联。湘西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情况更是严重,不仅
有经济与教育的为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特殊问题。另外,法律的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一)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改变不合理的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影响。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成本和代价,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这个成本和代价应由政府及全社会来承担,而不应该由农民自己单独来扛。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向大城市流动,减少进城农民的家庭缺失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要立足农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发展大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作用。二是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步取消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的限制。政府要规定开放包括重点中小学在内的所有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可以根据其居住地选择就近入学,并一律免收借读费。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应避免对他们的歧视现象,为他们提供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完善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使之依法进行
首先,各级政府应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在全国农村从2006年到2007年两年时间内要全部免除学费、杂费。在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农村孩子就学难的问题将彻底改变。但是,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可能仍将难以改变留守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工的经济状况短期内无法有根本的好转,另一方面,进城就读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笔者认为,第一,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确保教育投资充分且及时到位,坚决杜绝违反新《义务教育法》的现象;第二,公民“平等受教育机会”原则应真正坚持。例如,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人学应享有与城市居民子女无差别待遇,废止二元制户口管理模式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要以流出地为主政策,为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扫清障碍。
其次,严格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未成年人监护人委托制度。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和教育责任是法定的,父母应切实履行这一责任。父母未能很好履行其责任的,应进行教育,责令其改正,严重不合格的父母可以剥夺其监护资格。这一做法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监护人父母将子女委托他人照管方面,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应加人“未成年人监护人委托制度”,明确受委托监护人的职责,落实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并落实其教育和管理责任,从法律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
(三)调动社会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都可以从他们现实生活环境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中找到原因。因此,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行齐抓共管。具体讲:第一,在进城务工农民较多的地方,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各种各样的看护中心、寄宿公寓,给有不同需求的打工子女提供不同的学习、看护和寄宿条件。对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代理家长”、“抚养中心”之类的民间托管形式,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其职责,规范其行为;第二,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第三,政府的公安、文化、新闻、出版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教育和保护的责任。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农村留守
儿童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要增强孩子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应配备心理老师,以便对留守儿童及时疏导教育;要建立留守子女家长(监护人)与学校的定期联系制度,帮助、督促、检查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要尽可能及时地向有关部门通报未能切实履行职责的监护人的信息,使政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帮教。实行多向管理,真正形成家长、学校、临时监护人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教育网络体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在父母的细心呵护、精心照料和教育培养下,孩子才可能逐渐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儿童的成才与否,父母的监护是至关重要的。有资料显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影响较大,但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小得多。因此,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家庭自身或儿童个人的成长问题,从长远看,这一庞大群体的存在,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家庭、学校、政府以及其他的个人、组织、团体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共同研究解决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和稳定,湘西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第三篇:突显民族特色 构建和谐校园
突显民族特色 构建和谐校园
张鲁镇本斋小学
本斋小学是以民族英雄马本斋命名的一处民族小学,建校以来,她栉风沐雨,走过了辉煌的65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在各级领导的共同关心,大力支持下,学校环境,教学设施有了显著提高,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去年全县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后,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及时调整了办学思路。经反复论证及有关领导的建议我们确立了“突显民族特色,构建和谐校园”的办学思路,具体做法如下:
一、打造民族特色,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1.校园建设突显民族特色
本斋小学是全省仅有的个民族小学之一,再加上民族英雄马本斋在全国的知名度,各级领导经常到校视察工作,为此我们抓住这一机遇,争取到资金万元,建成了能容纳24个教学班的教学楼,大楼顶端的半球和新月标志,突显了伊斯兰风格,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2.校园文化突显民族特色
本斋小学的服务范围以张鲁集五街为主,兼顾周围8个自然村。针对辖区内回族同胞多、回族学生多的情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显民族特色,并提出“让每一件事物会倾诉,让每一位学生能展示,让每一位心灵可净化”的理念。
首先,利用校会和国旗下讲话,向学生讲明民族教育的重大意义,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是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具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墙壁上开辟民族画廊,分期介绍回族、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现状及风俗习惯;
第三,利用校园广播、班校板报、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有关民族知识、民族政策等,开扩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情感,使他们感受我们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
第四,举行“民族常识”知识竞赛,举办读书月和艺术节,突出民族传统项目,如回族的武术项目——查拳,秧歌等。这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了学习效果,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将民族教育推向高潮。
3.革命传统教育突显民族特色
张鲁集是回民支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又是革命老区,回民英雄马本斋逝世后又曾葬于张鲁集南,马本斋烈士陵园是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我们都组织全体师生前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使学生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此外,我们还建立了高规格的德育展室,介绍本镇的先进英雄人物及解放后民族地区发生的显著变化,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使同学们进一步增强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了他们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热情。
4.校本课程突显民族特色
在校本教材上,我们开设了民族文化课,编写了《民族教育》一书,内容涉及民族政策、民族概况、历史人物、革命先烈、民风民俗、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发生的显著变化占了大量篇幅。教师由当地宗教界知名人士兼任,隔周一次。
5.“三结合”教育网突显民族特色
我校地处回族居住区,外来汉族学生和回民学生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生活,回、汉小朋友只有发扬民族团结的精神,互相帮助,尊重各自的民族及生活习惯,才能友好相处共同进步。为此,我们成立了由回汉学生家长、教师、村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开设家长学校,统筹安排指导学校的民族教育工作,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以上这些民族特色的建设,对内提高了素质,对外树立了形象。受到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赢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充分保证。
二、构建和谐校园,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
和谐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学校发展追究的最高目标。一年来,我们我们以市级课题《教师职业道德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为突破口,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用“爱满天下”,成就“真教育”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更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同时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现阶段倡导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谋而合。为此,要求教师深入学习《中小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我们在又印发了《赏识教育》,作为学习到性质教育理念的一个延续和补充。老师都能认真阅读,从那些充满爱的故事中体会爱的力量,感受教育的魅力。老师们有感而发,写体会,谈收获,明做法,用温暖人心的微笑和真诚的赏识对待学生,把爱的教育渗透在了每个老师每天的日常教学中。
(1)、“微笑”教育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老师的微笑正是“真教育”最直接的体现。我们要求教师:漫步校园,老师真诚的微笑要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进入课堂,老师灿烂的微笑是学生勤学向上的不竭动力;遇到困难,老师鼓励的微笑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犯了错误,老师理解的微笑能抹去学生内心的不安。微笑已经成为本斋小学小学校园里一抹最和谐的风景。不仅老师给学生微笑,学生还给老师的也是最甜美的微笑。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2)、赏识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说明老师的肯定和赞美足以影响和成就学生的一生。学校要求老师门尽可能地去发现挖掘孩子们身上的某个瞬间的闪光点,让他们的优点在老师的赞美中不断得到强化,进而内化成孩子所具备某种优秀的品格。赏识学生,不仅是赏识那些优秀的学生,更要赏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2、注重老师、学生、家长三要素的和谐发展及互动,实现和谐治校。
(1)、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平等”原则
作为校园核心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的影响巨大。对学生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他们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对教师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心情舒畅,对工作的焦虑感下降,心灵在这和谐关系中获得巨大满足,并不断发展和健全自己。
我们要求教师要彻底转变角色意识,即在教育全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成为全体学生衷心信赖的亲密伙伴。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要时时处处展开平等对话,要让学生敢说话,要尊重学生个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生活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真心实意尊重、理解、关怀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厚爱处于暂时后进状态的学生。
(2)、领导与教师的互动——“合作”原则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三者的合作才有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一,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和谐校园的建设甚为重要。作为一校之长,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心中既要有学生,也要有教师;既要以法治校,制定规章制度,又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第二,作为领导班子的成员,既要相互尊重,以诚相见,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以维护班子内部的和谐团结,在校长的带领下管理好整个校园;又要作风正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领导班子的亲和力,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不摆架子。
第三,教师之间的和谐发展。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就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年轻教师要向年老教师讨教育人经验,年老教师要向年轻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等。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因此,建设和谐校园,这三个教育主体内部的和谐及角色关系的转变至关重要,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三者利益的最大化。
(3)、学校与家长的互动——“理解”原则
学校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这是实现学校与家长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班主任、科任老师应经常与家长沟通,在教育方法上形成共识,对学校实行的政策和措施给家长做必要的解释,最大限度地消除家长对学校产生的误解,形成教育的合力,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和谐。
学校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同时要求教师不定时的进行“家访”,但是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时间和机会,比如召开家长会要避开农忙时节,去学生家“家访”也要选择学生生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从而增加师生间的感情,有助于教师和家长间的理解。
3、构建和谐的农村小学校园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认识到农村小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以人为本”的方针指导下,坚持平等、合作、理解原则,注重老师、学生、家长间的良性互动。以上所谈只是一个框架,学校具体情况不同还需要采取不同措施,这需要我们每个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添砖加瓦来完善它,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校园。
本 斋 小 学
2010.09
第四篇:湘西地区的水污染与处理
湘西地区的水污染与处理
摘 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在矿产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和废水。湘西州境内,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穿西东,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经茶洞入境。由于长期以来对矿产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致使该地区相关流域的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希望通过本文,提出防治水污染有效的措施与处理建议。
关键字:湘西地区;水污染;重金属;防治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of Xiangxi area
Zhang Che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Xiang Xi area has a wealth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a long history.In the mineral mining and processing process, will produce a lot of waste residue and wastewater.The territory of Xiangxi, south of Yuanjiang river crossings, Youshui River, Wu river across the East and West, o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uayuan river of the Xixiang River from south to north by tea hole entry.Environmental problems due to long for mineral development brings the inadequate attention, resulting in the area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Xiangxi area;water pollution;heavy metal;prevent
水污染是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湘西州境内不仅有着丰富的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而且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储量都名列前茅,全州已开发的金属矿藏资源主要有锰(Mn)、铅(Pb)、锌(Zn)、镉(Cd)、铜(Cu)和汞(Hg),铅锌矿和锰矿分别排名为全省第一和全国第二[1]。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湘西地区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但是采矿和冶炼活动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如何应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尤其是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如何减轻因经济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矿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问题。湘西水污染的现状
地下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主要的用水来源,根据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的调查[2], 在被调查的54个地下水点位中,污染源点中的吉首市峒河办事处肖家坪一组水井曾因为周围电解锰企业生产造成严重的锰、镉污染,引起群众上访。在他们的调查中,粪大肠菌群超标、锌有少量检出;古丈县岩头寨乡坪家村五组主要污染源为锰矿开采,监测结果表明,该点位亚硝酸盐超标2倍,锰、锌、铅等重金属物质虽未超标但均有检出。
由于粮食、果蔬等产量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化肥和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大大提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土壤及浅层地下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农业高产区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已开始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这些污染物一部分在地表被土壤及植物吸收,一部分被自然环境所降解、净化,一部分被地表水体接纳,还有一部分随岩层裂隙进入地下水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这次地下水污染调查[2],54口监测井中有5口水井发现亚硝酸盐超标。其中,市光明水厂超0.35倍;白沙镇白沙泉超标13.6倍;花垣镇涧水坡水井超标1.2倍;灵溪镇连润村超标0.15倍。
李永华等人[3]以湘西境内凤凰铅锌矿区的不同区域的地表水为对象,研究了铅锌矿区水体中 Pb、Zn、Hg等元素的污染状况。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凤凰铅锌矿区内地表水受到重金属复合污染。其中,水中的Pb为严重污染,Zn为轻度污染,Hg为中度污染。矿区地表水中 Pb、Zn、Hg平均含量分别为(0.145±0.060)mg·L-
1、(0.362±0.393)mg·L-1和(0.175±0.359)ug·L-1。与地表水环境质量国家标准(GB3828-2002)相比,矿区水体中Pb平均含量超过国标Ⅳ类水质量标准2.9倍,Zn基本符合国家Ⅲ类水水质标准,Hg超过国标Ⅲ类水质量标准1.75倍。
通过这些地下水污染调查的结果,可以知道,在湘西的城市、农村、工矿企业周边的地下水体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污染,而且局部水井的水质已经严重恶化。部分边缘地区的水井也因为受到化肥及农药的污染,水质下降,重金属和生活垃圾的污染已成为湘西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湘西州地下水的水质整体上已不容乐观,地下水的保护也已迫在眉睫。水体污染的原因
2.1 矿产废渣的影响
湘西地区的矿产资源资源丰富,为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有大大小小的矿区分布在湘西及周边地区,采矿和冶炼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这些废渣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就会堆积在河边。尤其是流经花垣县的花垣河河岸周围堆积废渣达数千万吨,在长期风化淋溶作用下[4],可能使大量有害物质迁移至花垣河内,可以预料花垣河沉积物受到了来自矿产废渣和废水中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流经吉首市的峒河两岸也发展了多家锰矿加工企业,致使下游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河流景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2 金矿尾矿-水相互作用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产生了大量的矿山固体垃圾尾矿。尾矿的大量堆积给矿山附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5],特别是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尾矿中,微量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当它们从地下被搬运至地表后,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很容易与水相互作用发生化学风化,产生酸水并释放出大量有毒重金属元素,对矿区附近的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2.3 人为原因
仅在湘西地区的花垣附近环保措施不全或没有环保设施的选矿厂、化工厂、冶炼厂、电解厂、造纸厂等就有近百家。每年有308.35万吨的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直接排人花垣河,还有20多万吨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渣也直接向花垣河倾倒[6]。湘西地区的其他河流的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人们的生活区大都依水而建,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大,大量的垃圾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被露天堆积。这些垃圾经过雨水的淋洗,通过地表径流,直接渗透或通过地表水渗漏入地下水系,引发地下水污染。于此同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而湘西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数正在建设中。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氮磷含量及粪大肠菌群指标升高。水污染的处理方法
3.1 针对矿产废渣带来的重金属污染
湘西废水中的代表性重金属离子有Zn2+、Pb2+、Mn2+、Cu2+、Cr3+。目前已经被用来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技术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膜过滤,混凝,絮凝,浮选和吸附法[7-10]。化学沉淀法在沉淀过程需要大量的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碳盐、氢氧化物和硫化物沉淀。沉淀物形成后可以通过沉淀分离或过滤水与水分离。3
然后,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或油、适度的回收再利用[7]。化学沉淀法适用性强,应用相当广,操作相对简单和价格廉价。但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沉淀,造成二次污染。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分离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8];离子交换法的处理能力强, 处理效率高和反应迅速。但是,当化学试剂耗尽时,离子交换树脂再生, 会引起严重的二次污染。提高了处理的成本,特别是在处理水量较大且含重金属浓度较低的废水。膜过滤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重金属离子,但成本高、工艺复杂、膜污染、低处理量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去除重金属中的使用。使用絮凝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技术产生的污泥虽然可以良好的沉降和脱水。但是这种方法涉及到化学品的消费,增加污泥量。吸附是一个用于从废水中去除含低浓度重金属的方法。高成本的吸附剂虽然限制了它在吸附中的使用。但是也有很多低成本的吸附剂品种已经经过了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开发和测试。每一种处理重金属的方法都有利有弊,如何做到使利大于弊,是我们在处理重金属污染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对金矿尾矿进行二次开发
尾矿是矿石经破碎和选矿后的废弃物,尾矿集中堆存形成尾矿库。尾矿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伊利石等硅酸盐脉石矿物,其次为方解石、白云石等,金属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辉锑矿、黄铁矿、黑钨矿、方铅矿、毒砂、磁铁矿等,大多数金属硫化物已被氧化为金属氧化物。通过研究[11]发现废石堆中Au、Sb和W的含量及富集系数要显著高于围岩地层,但又明显低于矿石。所以尾矿既是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源,又是重要的Au、Sb和W后备资源。
从经济角度考虑,尾矿堆存于地表,开采容易,可露天开采,其开采成本低。并且,尾矿的粒度较细,破碎选矿容易。对尾矿资源的二次开发,既可充分利用资源,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可消除或减轻污染源,改善矿区环境,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进一步开展尾矿二次开发方面的研究是解决尾矿对水体污染的一个新途径。3.3 改善河道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位的治理工作。首先,从源头进行处理,杜绝食堂废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水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水质的产生不利的影响。并对水道进行整改,可以动员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机器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最后在河边植草皮,种树,建立绿化带,避免水土流失。并号召居民不要破害这些保护环境的绿化带。改善环境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由政府农业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指导农民科学、合理
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造成水污染。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对未来水污染防治的展望
环境问题关系着我们每个人和后代子子孙孙的幸福与发展,洁净的水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如果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环境随意破坏和对水资源肆意污染都将成为现代版的“杀鸡取卵”。改善生态环境是湘西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实施退耕还林,利用法制约束矿产企业乱排污染物的行为[12],有效处理污染源,开发新工艺提高矿产的开采效率,研发新技术回收利用矿产废渣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这些措施,有利于全面保护湘西地区的自然资源,维持湘西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湘西整个地区的经济在环境保持良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五篇:湘西地区会计专业人才调研报告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加深,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供求矛盾也日益凸显,会计人才也不例外。高等院校只有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情况,才能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我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我院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就业数量和质量,我院会计专业老师及会计专业部分学生于2013年1月在湘卾渝黔四省市特别是湘西自治州范围内针对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情况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目的:全面了解会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趋势,岗位分布,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市场信息,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调查时间:2013年1月5日-2013年1月20日
调查对象:考虑我院生源结构的特征(绝大多数学生来自湘西自治州),此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式,选取湘卾渝黔四省市特别是湘西自治州范围内的50家大、中、小型企业,其中企业分布大型企业5家,占10%,中型企业20家,占40%,小型企业25家,占50%;从城市分布情况看。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4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
一、会计行业发展的对人才需求的情况
(一)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湘西自治州实有企业近6000多户,比上年底增长6.26%其中主要为中小企业。现有会计从业人员11690人。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现代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按照一般的企业速度分析,湘西自治州私营企业数每年将增加几百户左右,按每个企业配备1-2名会计人员计算,仅私营每年至少需要增加300-400会计从业人员。加上其他企业的需求,原有会计人员的更新,需求量就更大了。同时,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也为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调查中,当被问及“贵企业是否对会计专业人才有需求”时,91.6%的企业都做了肯定回答。这充分说明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量大,绝大数企业都急需招聘会计专业人才,预示着会计专业人才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
同时,调查资料显示,企业提供的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中介代理、报税员、财务管理五类岗位,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2%、27%、16%、12%和23%,这为我院设置会计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岗位需求情况如图所示:
(二)会计专业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有91.6%的企业急需招聘会计人才,却只有18%的企业表示能按需招到人。这说明目前会计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供需矛盾,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需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三)用人单位不唯学历,更重视求职者实践经验。
调查中,当被问及“贵企业对未来毕业生(担任会计工作)的学历要求”时,58%的企业选择大专(高职),这说明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会计人才时,不再唯学历,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因此,实践经验对会计人才来说才是关键。
实际上,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对于会计人员,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他们一进企业就能立刻投入工作,免去了企业巨大的培训成本,毕竟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做出来的,不
是“研究”出来的,自然学历在一些初中级会计岗位中就显得不太重要了。这一点在这次的调查问卷的回函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据有关专家说,目前会计行业处于低端人才不缺,高级人才告急的阶段。那么,怎样的会计人才才能算是市场真正需要的“高端人才”?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市场所需的“高端人才”并不是指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而是指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本科以上文凭并不是必需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任职条件。这一点,从很多企业招聘会计人才要求时得到很好的印证: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求有1~3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说,实际上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高职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凭证的填制到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等系列工作任务,高职学生都要会独立操作,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
(四)中小企业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主体
调查中了解到,很多用人单位以往招聘的很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会计人才在工作中动手能力差,不能立即投入到工作岗位中,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培训后才能上岗,并且他们的待遇比高职高专人才要高很多,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现在,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用人浪费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喜欢聘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会计人才。
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素质要求
1.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调查企业普遍认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财务人员在面对重重压力之时,不仅要保持一种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还需要时刻保持冷静,细心和谨慎,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职业道德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财会人员执业的重要因素。客观、公正、尽职、廉洁的精神,大公无私,诚实可靠,保守机密,严守纪律,坚持原则的基本素质,是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保证。
2.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1)调查中企业认为财会人员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财政方针、政策,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询私情,不谋私利,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不具备这些起码的职业道德是不可能做好会计工作的,这也是作为会计人员最基本的素质。
(2)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财会人员是一个单位的经济管家,直接掌握财权,每天都要和钱与数字打交道,做到秉公办事,保持自身的廉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不越雷池半步。
(3)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而且枯燥繁杂且单调,长期下来,难免工作消沉,思想懒惰,财会人员只有端正思想,拿出百倍的工作热情,具备主人翁思想,勇于奉献,不怕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克服会计工作所带来的消极不良心理,保持平稳、积极的心境,一丝不苟处理好每一笔业务。
3.扎实的业务素质:
财会人才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业务素质的不断深化尤显重要。
(1)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摸索,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广泛的知识面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企业认为会计专业人才除了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应广泛涉猎专业以外的知识,如证券、经济法等。
企业认为仅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只有广泛涉猎会计相关知识才可能灵活自如的从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会计毕竟只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如经济学、税收、营销、管理、法律等也应相当熟悉。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的人才。
(3)掌握会计电算化,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将使广大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记、算、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其优越性不言而喻。调查中,要求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和Excel等通用软件的占被调查者的91.8%。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这一能力。
其次,企业认为财会人才掌握外语知识是我国财会工作与国际财会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我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讨一些可行性方法,尽早参与国际经济事务。
三、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能力要求:
1.较强的实践能力
当被问及“贵企业认为影响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时,86%的企业选择了实践能力。这说明在企业看来,较强的实践能力使会计人才一项重要的能力。会计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当前,我们财务人员越来越感到对于会计这样一个实用性管理学科,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再从实践中提高理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社会需求量
比较大,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相应的,应注重对理论的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便在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会计知识也不例外。会计的服务对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内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要适应这一变化,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科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更新自身思想观念。这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企业的财会部门掌握着企业的经济命脉,涉及各个部门的利益,会计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因此会计人员要与企业各部门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协调。同时,会计人员还要与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四、关于会计专业建设的思考
通过调研,让我们了解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会计专业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一)通过校企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需求,我们要经常与行业专家、企业会计师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进行专业建设研讨交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每年可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听取企业专家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并实时地做出相应调整。
(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校内建设实训室,学生在模拟实训中切实体会会计工作的真实情况,感受会计的岗位环境和岗位能力需要。同时,努力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校内实践教学的不足,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送学生去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习基地考察、实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构建学生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优势互补,业务素质高的师资团队,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本专业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邀请校外专家来开展专业讲座、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本专业的部分教学任务,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也可促进“双证书”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选派本专业优秀教师参与行业和企业培训,为社会提供专业培训,有力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另外,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只有不到5%的企业已经与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48%的企业愿意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说明校企合作是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的。
(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会计专业要办出特色:一是要紧贴市场需求,培养能够适应中小企业,多层次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吸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融入学校的教学过程,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工作的紧密结合,切实增加学生实习机会,注重岗位实习指导,累积岗位工作经验。三是落实“双证书”制建设,探索以“学历教育”为核心,兼顾“职业培训”,“资格认证”,“企业导师实训”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