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合集)

时间:2019-09-06 14:3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知情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网络、3G通讯等信息渠道的不断拓宽,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的、通过媒体喉舌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已经远不能适应公共管理的需求,现代大众媒体也不单纯是政府传声工具。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导力量,是否能够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正确审视媒体,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已经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更是把政府及领导干部推到了公众媒体的面前。“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如何应对媒体”已经成为基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重点话题。针对这一问题,党校专门成立课题组,在我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主要经验

随着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在各地突发性公共事件增多的大趋势下,市及乡镇政府、部门与媒体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从而应对媒体这一特殊的介质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媒体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明晰。长期以来,我市各级政府一直沿袭传统媒体垂直管理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地位优越感意识,把媒体看成是政府的喉舌。但近几年来,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媒体正越来越多地扮演着“无冕之王”的批评者角色。就我市而言,2009年市看守所“躲猫猫”、黄桥工业园区土地征用和2010年虹桥工业园区土地征用等事件所引发的各类媒体对政府行政体制和行政责任的质疑使我市各级政府越来越感觉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此,我市各级政府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一是利用媒体平台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宣传。早在2008年3月,我市就出台了《**市对外宣传考核奖励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利用各类媒体对我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进行正面宣传,为我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对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媒体应对提出相关要求。与《**市对外宣传考核奖励办法》同时下发的《**市关于做好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按照相关程序积极进行引导媒体,为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处理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就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进行了一定的培训。2009年度,我市宣传部门就聘请清华大学、江苏网络新闻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就应对媒体的课题进行专门的理论培训,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2、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得到了一定的落实。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前,我市于2008年3月成立了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并进一步就政府信息公开形成了诸如《**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暂行办法》、《**市政府信息公开审核暂行办法》、《**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暂行办法》、《**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及各乡镇政府均在政府信息公开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到目前,我市市政府门户网站、各职能部门网站和各乡镇网站均开辟了“政府信息公开”专项内容,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后,相关网页达166000条之多;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利用内部刊物《今日**》就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和内容进行必要的宣传,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内到处都能看到有关政府行政服务事项的相关程序、要求等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3、建立了政府应对媒体的工作网络机构。2008年初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决定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全市16个乡镇和86个系统、部门明确新闻发言人、新闻联络员和网络评论员。各乡镇、各部门新闻发言人由单位一名副职领导干部担任,新闻联络员和网络评论员由一名科室负责人担任,并对发言人的职责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平时,新闻发言人、新闻联络员和网络评论员身处基层,对基层舆情有效地发挥了早发现、早上报、早疏导、早控制的作用。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新闻发言人应当做到八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了解真相”、“第一时间形成新闻通稿”、“第一时间形成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接待媒体”、“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以此及早了解事实真相,及时进行利于事件处理的相关宣传,准确地进行新闻报导。

4、形成了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过程中应对媒体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2008年,市委宣传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市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联动的突发事件舆论应急体系。在此基础上,2009年市委宣传部又专门编制了《突发事件媒体应对实施程序“五步骤”》,即:(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通报市委宣传部和有关职能部门。(2)事发后即行成立以市委宣传部牵头,事发单位新闻发言人和相关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突发事件媒体应对领导小组,负责媒体接待和新闻发布工作。(3)各单位在平时应当建立新闻记者花名册和专家花名册。(4)正常情况下,突发事件发生后6小时内,指定的新闻发言人要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集体采访等方式迅速公布事件基本情况,寓引导于主动服务和主动发布之中。(5)实行社会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和报告制度。就此,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上赢得了较为主动的工作局面。今年发生的“4.29”幼儿园伤害事件,正是由于政府在媒体报导上的积极表现才使该事件的媒体应对成为全省的典范。

二、困境及原因分析

我市各级政府在媒体应对上的成功经验似乎还不能消除不少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时羞羞答答的尴尬,因为媒体似乎越来越“不听话”,经常让政府“出丑”、“难堪”,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甚至还出现了所谓“防火防盗防小报”等奇特现象。我市各级政府应对媒体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第一,对媒体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政府合理地应对媒体有赖于政府对媒体的正确认识,但我市乡镇政府及各部门在对媒体的认识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是对媒体的发展态势认识不足。媒体在新形势下的长足发展不仅表现在传统媒体手段的提高与管理限制的突破上,更主要表现在网络、3G通讯等现代媒体的多样化运行上。由于体制管理上的单一性,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成为政府的代言人,因而更多地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与关照,于是现代市场模式下发展起来的现代媒体力量往往被漠视甚至被忽略。由此形成的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在报道内容与导向上的差异有时会让政府在媒体应对工作上产生被动。我市今年在“4.29”事件的前期就形成过这种工作局面。二是对媒体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作为社会的信息枢纽,媒体在政府的公共信息传播中起着传播媒介、信息披露、释疑解惑以及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在现行的媒介体制下,媒体和政府的关系理论上是不会成为问题的,但是当公共信息触及到某些局部利益时,媒体为了公众的利益就不可避免会与政府或官员个人的利益产生冲突。由于政府在公共信息传播中起主导作用,在公共管理中的媒体只能是作为政府权威信息的传播渠道,媒体的主体地位无法突出,这就影响了媒体为具有知情权的公众代行此权的作用,对政府传播的信息和公众的信息反馈也起不到传播中介的作用。

第二,信息公开制度尚未健全,公众知情权难以得到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后,我市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工作上进行了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仍然很低。出于谨慎考虑,乡镇政府和各职能部门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尽量压缩公开的信息范围,在信息公开的内容上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公众迫切需要掌握的与已公开的信息差距较大。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主要限于政府公报和内部刊物,运用网站公布的政府信息往往避重就轻,内容有限,不能满足公众要求,并且在网上公开的信息中,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分类和查询方式方法,公众难以查询。三是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不少部门的信息公开往往只是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告栏,或将一些办事程序编印成册,供办事群众现场查阅。有的部门虽然有信息公开的专门网页,但仅仅只是公布了该机关的工作流程、机构设置、规划方案、机关工作的制度等简单的信息,更主要的问题是网上公开信息的更新较慢。信息公开的程度较低,使不少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今年虹桥工业园区的土地征用事件就是明显的例证。

第三,政府在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不报、少报和缓报的现象依然存在。一直以来的信息传播都是从坚持维护大局,维护形象,有利于稳定的基本方针出发。由于危机信息中包含着较多的负面信息,所以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上的不报、少报和缓报现象在乡镇政府及各部门中依然存在。市宣传部在2009的一份报告中就列举了“躲”和“堵”、“硬”和“冷”、“捂”和“推”等六种问题,这种人为建立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后果有时灾难性的,从技术角度来看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如“4.29”中心幼儿园伤害案发生后,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习惯性思维,政府采取内紧外松、先做后说策略,致使官方报道滞后,公众从网络媒体所获悉的信息失实,结果谣言四起,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众恐慌,险些酿成4月30晚上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第四,公众反映诉求的方式有限。在我市,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输在很大程度上以单向传播为主,而在将信息传播给公众之后的传播结果和公众的信息反馈上至今仍没有有效的方式。而公众在主动反馈信息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渠道应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这条渠道不通,可以换另一条渠道。而事实上公众反馈的渠道很少甚至没有,这是一种严重不对等。这种状态一般利于政府营造舆论,但不利于民众反映其诉求,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误解。我市今年在原农场行政区划调整的过程中,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采用拦截江平路方法进行集体上访,此事曾引起部分媒体的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在公众中的信任度。

第五、媒体应对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存在着明显的漏洞。我市在2008年就已经在各部门和各乡镇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形成了在突发事件中应对媒体的相关工作机制,这一从无到有的过程应当是一种进步,但存在的漏洞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弥补。就新闻发言人制度而言:一是新闻发言人的人选不能适应当前媒体应对的需要。百度网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有四个方面:①知识要求:具有新闻传播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熟悉新闻相关政策与法规、社交礼仪常识。②技能要求:掌握新闻发言技巧。③经验要求: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④职业素养:拥有良好的气质形象、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不仅对新闻具备敏感性,而且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有较好把握和理解,对其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未来有较深入的研究。对照这一标准,我市各乡镇、部门目前所指定的新闻发言人还存在较大差距,少数单位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上几乎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对已经形成的新闻发言人队伍缺乏常态的培训体系,新闻发言人的媒体应对能力难以提高,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从工作机制层面看:一方面,没有完整的在正常阶段媒体应对的程序、制度和职责体系,无法保证在正常状态下的对待媒体采访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就已经形成的在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媒体应对机制看,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且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很难保证纵向和横向工作的协调一致。

上述问题现象的存在从理论上分析涉及政府媒体管理系统的内外部环境、管理体制、政府信息传播的观念以及政府信息传播行为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从调查所得到的我市基本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媒体效应观念。公共信息肯定包涵着正反两方面的效应,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强调的是对正面信息的宣传报道,而对负面信息则要慎重对待,往往是能捂就捂、能压就压、能不报道尽量不予报道。负面信息固然有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是同时也会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激励人们面对危机的处理信心,提高人们对危机的警戒性等积极影响。由此看来,关键问题不是告知与不告知,而是如何向公众告知的方法问题。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向公众传播信息,满足社会需要才是信息的传播价值所在。相反,如果不能客观真实报道即使是正面信息也会带来负面作用。

第二,政府信息传播相关制度不完备,对业已形成的制度执行不力。我市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府在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体系,但并不完备,特别是对于日常工作队中媒体应对尚未建立相关制度。同时,对于已经建立的制度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手段,各乡镇、部门对这些制度的实施并未完全到位,少数制度甚至形同虚设。

第三,媒体应对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应对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多数新闻发言人都有自身的分管工作,而新闻联络人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他们在政府信息传播工作上的失位和缺位。

第四,缺少媒体应对的经验,信息获取的准确性难度大。近年来突发性事件在我市逐年增多,在这类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应对媒体,建立有利于事件解决的良好舆论氛围己经为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但毕竟系统的危机管理体系尚处于摸索和建设之中,危机管理的经验少,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应对经验更少,需要一个在实践中渐进完善的过程。这表现在少数乡镇、部门在危机事件中收集的信息不全面甚至不翔实以及对大量信息数据的选择是容易造成失误等诸多方面。传播信息的缺失和失误,容易引发不良后果,这反过来又成为对回避媒体的理由,造成了不好的信息传播机制的恶性循环。

三、对策思考

有效应对媒体是一个包括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以及工作体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针对我市具体实情,我们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树立政府应对媒体的正确认识

首先是应对媒体的义务意识。政府应对媒体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是政务公开的必然要求,是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媒体既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人,也是政府履行信息公开的载体,是作为义务人的政府贯彻实施信息公开的实现者。因此,应对媒体就不能应付媒体,不然,就是应付公众了,就是义务人应付权利人了,这于情于理于法都是不可取的。目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近两年了,各乡镇政府、部门应加强学习并进一步形成正确的职责意识。

其次强化媒体主体的意识。政府应对媒体从一个侧面看是对媒体监督的主动接受,因此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媒体应当成为第三方主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今年元月4日举行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并进一步指出:“善待媒体就应树立平等意识,善用媒体就应树立沟通意识,善管媒体就应树立督导意识。”让媒体成为主体,政府应对媒体的核心就应当是态度和内容,而不是技巧和方法。在秉承诚实、公开的态度和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的前提下,技巧和方法最多也只是起辅助作用。而且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也必须为政府信息公开这一主题服务,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服务。如果技巧和方法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应付媒体、应付公众了。

(二)完善制度,强化督导,健全政府信息传播过程中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市,有关政府信息传播的制度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定的缺撼,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应对媒体工作中要求。对此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特别是针对部分乡镇、部门信息公开不力、不及时和突发事件的少报、漏报及瞒报的现象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行政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要完善舆情排查和信访工作制度,拓宽公众诉求的渠道,切实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确保公众对政府行政管理手段的正确理解。三是要建立对相关人员应对媒体的理论培训制度,主管部门应当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之中,以提高公务员应对媒体的能力。四是要加强对各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制度在实践中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把检查的结果纳入到各乡镇、部门全年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中,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合理设置媒体应对机构

新闻发言人、新闻联络员和网络评论员在各乡镇、部门已经建立,当前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照要求把上述具体人选进行摸底排队,剔除其中不能适应此项工作的人员,建立一支知识面宽、能力强、有一定媒体应对经验、真正适合应对媒体的工作队伍。对于媒体较为关注的如**镇、四园一区等乡镇、部门可以考虑把新闻联络人和网络评论员相结合,配置专职新闻应对工作班底。

(四)建立完整且科学的媒体应对体制

完善我市新闻应对体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新闻议程设置:即用议程计划来主动引导媒体。媒体在传播中的显性功能是通过“议程设置”实现的。它的提出者伯纳德•科恩说:“在多数的时间,报界在告诉人民怎么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也就是说: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简单报道什么,直接影响受众,故此,媒体自己可以对报道取向进行“把关”。这样,政府应对媒体,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政府引导媒体的议程设置。因此,应对媒体的首要方略,就是设置“政府新闻议程”。

就我市而言,各乡镇、部门应当通过新闻议程设置,将政策、决策和工作“设置”成为公众乐于关注的焦点,使政府决策的权威性与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相结合,在公众当中形成广泛的相关的讨论议题,最终实现合力效应,达到主导舆论、引导舆论、影响舆论,达到有利于政府执政、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具体做法就是,每年或者定期组织新闻议程的规划设计。比如,政府和部门新闻发言人全年要发布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树立什么样的政府或部门形象;哪些政策可能需要事前预案;如何定期和媒体进行沟通联谊等等。

2.新闻发布机制:就是把信息主动“喂”给媒体。新闻发言人的任务就是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突发公共事件、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发布会,发布信息,解读政策,透明决策,引导舆论,起到沟通大众、服务大局的作用。新闻发布最大的可期待效应就是:政府声音在前,引领媒体舆论,彻底改变了过去媒体舆论在前,政府被动弥补在后,被舆论牵着鼻子走的状况,真正使媒体围着政府转。这就要求新闻发言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如果不可能公开全部的信息,那就尽可能公开那些能够公布的信息。

3.新闻预案制度:把周密的解释留给媒体。公共政策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政策出台是最敏感的,也是媒体最热衷寻找的新闻来源。但是,同样一个政策,放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话语、不同的地方之下,往往会有大相径庭的反映。如果不做出周密的具有针对性的解释、补充,好的公共政策也会被误解、甚至被歪曲。当误解的情绪一旦与媒体的某一敏感神经相触碰而在社会上蔓延开来,媒体自己也失去了加以控制的力量。事后的解释、澄清、更正,不管是媒体,还是地方部门,都是苍白无力的。事前的预备、功课、方案,才是最主动和最有力度的。

4.横向沟通体系:把换位思维传递给媒体。对于基层而言,媒体的构成是相对复杂的。有中央和部省属媒体的驻在机构,有自身管辖的媒体,有不受任何约束的民间社会媒体,甚至还有热衷于各种社会事务的网民代表。面对这样的格局,单靠行政命令是无济于事的。政府必须通过横向的联系方式,借助地区新闻单位联席会议、通气会等形式,定期向媒体通报中心工作,交流感情,加强共识;定期开展新闻业务交流,互通有无,促使媒体换位思维,理解地方、部门开展工作的难处和实际情况,以此打破行政隶属的界限,用横向的互动、协调的手段,形成媒体的合力。

5.批评见面模式:把不同声音展示给媒体。如果舆论监督是采取直接上报纸、上电视的方式,那么公正的做法应该是给双方当事人公平的说话机会。应当鼓励媒体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应当推广“批评人与当事人见面”的做法,要求批评性报道刊发之前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这种方法,有利于编审的把关,因为媒体在采访中,难免会陷入采访对象的情境,先入为主。当然,是否刊发,并不以当事人的意见来取舍,只是以此达到兼听则明的目的,杜绝不实报道和虚假新闻。

毋庸置疑,政府面对媒体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打造阳光政府和推进民主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地应对媒体,这对于我市政府无疑是新的要求和新的考验。

第二篇: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

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市有未成年人5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新时期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市关工委、团委和市妇联研究,决定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委托市老科协的老教师组成一个课题组,对我市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在各县区关工委、团委、妇联的协助下,于10月份至12月向全

市各县区和市直的十余所中学开展调查,经课题组研讨,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问卷调查概述 市关工委、团委、妇联和课题组经数易其稿,设计了家庭与亲属、学习与学校、环境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共37个小题的“问卷”,共制发问卷1000份,下发950份,最后回收851份,占总制发数的%,其中女学生447名,占%。从问卷调查中看,绝大多数部份答卷是认真、诚实的。如:对学习作业认为太多者,在遇难题时往往答抄同学的或不做;对家中长辈平时打麻将、酗酒不满意,有的家庭教育方面则是训斥多、放任不管、平时很少与子女交流;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能出人头地,教育孩子学会赚钱、要能挣大钱做人上人。在自我追求方面有的学生只要求自己过得好、羡慕对象是当老板。有的讲哥们大气、迷恋电子游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总的情况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但也有少数

同学存在缺陷与不足,从“问卷”答案中综合,当前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实状况有以下主要特点。

i、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进取,有较明确的理想追求,但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爱”直线思维,思想片面。调查情况是:

——对入团动机是为实现理想信念,追求政治进步的占67%;为了争面子却占14%。

——对政治课和品德教育认为很有必要的人占%,也有%的认为是形式主义,没有必要进行。

——认为必须努力学习锻炼,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来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人才的占%;认为只要有权或钱,就能有前途,学习与品德是次要的占%。——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认真思考并与同学探讨弄懂的有%;而遇难却步,照抄同学的作业或根本不做难题者竟占%。

——崇尚英雄模范的有%,追寻歌星、影星、球星的追星族占%。

2、道德品质上渴求老师,同学间的关怀和帮助,重视集体的和谐温暖,但缺乏道德修养和组织纪律观念,基础文明素质薄弱,形成知与行、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调查情况是:

——认为应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爱护集体荣誉者占%;而只求自己过得好的有%。

——对爱护公共设施,见有人损坏时予以制止和劝告者占%;有%的持视而不见或与我无关的态度。

——当别人遇到不幸和困难时有%的表示主动去帮助;有%的是少管闲事走开,有%的是乘机幸灾乐祸说风凉话。——对某些坏人坏事能及时举报或劝阻的占%;采取不举报,不管的有%,有%的表示会偷偷地学。——对学校在纪律、学习及生活上严格管理持赞成拥护者占%,有%的同学觉得管得太严,受不了。在调查中还看到,多数家庭注意子女的

品德修养教育,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他们的子女在各个方面表现都较好,但也有不少的家长们对自身修养不够重视,影响了子女的文明素质的锻炼。如家长经常打麻将玩钱的占%,酗酒的占%,对子女放任不管的占%,动辄打骂的占%,不与子女交流思想的占%。这一部份家庭的同学,在品德修养、文明素质上都较差。

3、在人际关系与生活交往上思想活跃,交友心切,情趣广泛,不少同学希望在广泛交流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也反映出由于知识面窄,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办低,对于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辩别不清而兼收并蓄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判断。调查情况是: ——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关爱者占%,自顾自者占%,互相利用者占%。

——在交友准则上认为:希望结交学习成绩好,比自己强的占%;讲哥们义气的占%,认为人与人之间都是利害关系,因此不交朋友者占%。遇不顺心的事找老师交谈者占%,找父母交谈者占%,找同学、朋友交谈者占%,谁也不找占%。——课余的兴趣广泛,阅读各种文艺、科技、青少年读物者占%,文艺体育爱好者占%,上网者占%,上网着迷者占%。在家庭对社会风气经常议论的有%,偶然议论的有%,不议论的有%。

——每天的零用钱1—5元者占%,10—20元者占%,一分钱都没有占%。上述三个方面,虽不能完全概括当前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所有的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但具有其代表性,也可以说明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凡此种种,让社会各界感到忧虑和痛心,强烈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呼吁越来越高。

二、原因分析 当今之世,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正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都是思想道德素质下滑,社会物质主活与精神生活的严重失衡,社会道德风尚,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却严重滞后了。为了下一代,为了国家的未来,也为了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并决心以“德智体”为次序来实践培训目标。

我们这个中华道德传承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这个向以精神文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享有“礼仪之邦”美誉的文明古国,今天,人们在惊呼,“道德滑坡了”。社会各界人士无不表现出对目前社会道德状况的忧虑,当然,造成目前社会道德风尚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调查中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失去平衡

我们认为德智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重智轻德。我们历来的提法都是“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

向”放在第一位,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按“德智体”的次序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但是,在实践中除了“文革”那个非常时期用所谓的“德育”完全代替,取消了“智育”这个极端的例子外,一般情况下,都是口头上、形式上调强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事实上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升学考试学生只要成绩好了,就一好百好,学校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就是成功的、优秀的学校。二是在德育方法上,重灌输、轻实践。灌输教育是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受教育者需要懂得有关德育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等知识,只有通过灌输才能使受教育者充分掌握和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然而德育的任务到此并未真正完成。德育的最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用这些知识、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优化、协调人们的关系,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德育是否收到实效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所以说,从调查中看到,学校中道德修养不够文

明的行为表现时有发生,诸如: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粗言脏语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饭堂文学”、“厕所文学”到处可见;至于“长流水、常明灯”,集体起哄、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不一而足。三是在德育途径上,偏学校教育,忽视家庭、社会教育。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是这个网络系统中的主要环节,然后,又不能单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忘记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等其他方面应尽的教育责任,把这副十分沉重的担子全压在学校教育上,致使学校独木难支,德育的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家庭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会冲淡或抵消学校教育的积极成果。

2、家庭教育的重心发生偏颇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子女的学习,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尤其看重其“考分”的高低,往

往忽略对子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许多家长培养子女的重心不是德才兼备,而只注重学习成绩,更谈不上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是许多家长重视子女的智力投资和智力开发,把家庭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请家庭教师,给子女开“小灶”,既增加了孩子的课外负担,也使得家庭教育本末倒置,形成重智轻德的情况。从调查中平时在家任何家务都不做的学生占%,这部份学生多为成绩好或比较好。二是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从个人好恶出发,缺乏理性的教育观念。有的过分严厉,打骂体罚。有的则放任自流,成龙上天,成蛇钻草。有的百般溺爱、一味迁就,娇生惯养。从调查中反映,每天零花钱多达10-20元的学生占%,这些学生多迷恋网吧游戏机。三是有的学生家长缺乏表率作用。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子女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家长经常酗酒、赌博,行为粗野,甚至比阔抖富,这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3、社会环境的监管不尽如人意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承载和熏陶。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思趁道德建设影响巨大。而时下令人忧虑的是,对社会环境实施监管的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好作用,监控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一是一些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大众传媒,特别是一些非法书刊中充斤着色情、凶杀、及时行乐、消极颓废的内容,在为未成年人提供精神食粮中,掺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品;二是大众网络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据有关资料所载,我国自1995年开通网络以来,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至底,上网人数已达八千余万人,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上网人数的.%,达1400万。我们调查中上网的也占受调查总人数的%,网上冲浪已成为未成年人追逐的浪潮。但是,网络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有利于现代素质培训,又

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又会危及身心健康。主要伤害有:

1、网上暴力信息,如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暴力游戏强刺激,逐渐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形成以暴力为乐,以致人伤亡为快的思想行为。

2、网上色情信息,赤裸的性描述和画面,对未成年人造成令人忧虑的心理刺激和不良影响,危及身心健康。

3、沉溺于网上1 2 下一页

第三篇: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思考

**市有未成年人5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新时期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市关工委、团委和市妇联研究,决定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委托市老科协的老教师组成一个课题组,对我市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在各县区关工委、团委、妇联的协助下,于2004年10月份至12月向全市各县区和市直的十余所中学开展调查,经课题组研讨,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问卷调查概述

市关工委、团委、妇联和课题组经数易其稿,设计了家庭与亲属、学习与学校、环境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共37个小题的“问卷”,共制发问卷1000份,下发950份,最后回收851份,占总制发数的94.6,其中女学生447名,占52.5。从问卷调查中看,绝大多数部份答卷是认真、诚实的。如:对学习作业认为太多者,在遇难题时往往答抄同学的或不做;对家中长辈平时打麻将、酗酒不满意,有的家庭教育方面则是训斥多、放任不管、平时很少与子女交流;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能出人头地,教育孩子学会赚钱、要能挣大钱做人上人。在自我追求方面有的学生只要求自己过得好、羡慕对象是当老板。有的讲哥们大气、迷恋电子游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总的情况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但也有少数同学存在缺陷与不足,从“问卷”答案中综合,当前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实状况有以下主要特点。

I、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进取,有较明确的理想追求,但缺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爱”直线思维,思想片面。调查情况是:

——对入团动机是为实现理想信念,追求政治进步的占67;为了争面子却占14。

——对政治课和品德教育认为很有必要的人占45.8,也有14.1的认为是形式主义,没有必要进行。

——认为必须努力学习锻炼,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来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人才的占74.9;认为只要有权或钱,就能有前途,学习与品德是次要的占25.2。

——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认真思考并与同学探讨弄懂的有60.3;而遇难却步,照抄同学的作业或根本不做难题者竟占39.8。

——崇尚英雄模范的有32.1,追寻歌星、影星、球星的追星族占68.5。

2、道德品质上渴求老师,同学间的关怀和帮助,重视集体的和谐温暖,但缺乏道德修养和组织纪律观念,基础文明素质薄弱,形成知与行、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调查情况是:

——认为应尊敬师长,遵守社会公德,爱护集体荣誉者占60.5;而只求自己过得好的有39.5。

——对爱护公共设施,见有人损坏时予以制止和劝告者占39.7;有58.9的持视而不见或与我无关的态度。

——当别人遇到不幸和困难时有50.5的表示主动去帮助;有38.9的是少管闲事走开,有9.3的是乘机幸灾乐祸说风凉话。

——对某些坏人坏事能及时举报或劝阻的占57.8;采取不举报,不管的有26.8,有3.1的表示会偷偷地学。

——对学校在纪律、学习及生活上严格管理持赞成拥护者占13.8,有39.3的同学觉得管得太严,受不了。

在调查中还看到,多数家庭注意子女的品德修养教育,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他们的子女在各个方面表现都较好,但也有不少的家长们对自身修养不够重视,影响了子女的文明素质的锻炼。如家长经常打麻将玩钱的占23.3,酗酒的占4.7,对子女放任不管的占3.3,动辄打骂的占6.7,不与子女交流思想的占10.8。这一部份家庭的同学,在品德修养、文明素质上都较差。

3、在人际关系与生活交往上思想活跃,交友心切,情趣广泛,不少同学希望在广泛交流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也反映出由于知识面窄,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办低,对于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辩别不清而兼收并蓄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判断。调查情况是:

——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关爱者占58.2,自顾自者占23.7,互相利用者占12.1。

——在交友准则上认为:希望结交学习成绩好,比自己强的占64.9;讲哥们义气的占30.4,认为人与人之间都是利害关系,因此不交朋友者占2.7。遇不顺心的事找老师交谈者占4.1,找父母交谈者占27.8,找同学、朋友交谈者占59.3,谁也不找占7.9。

——课余的兴趣广泛,阅读各种文艺、科技、青少年读物者占70.1,文艺体育爱好者占52.4,上网者占33.5,上网着迷者占6.7。在家庭对社会风气经常议论的有34.2,偶然议论的有60.4,不议论的有5.2。

——每天的零用钱1—5元者占80.9,10—20元者占7.8,一分钱都没有占11.3。

上述三个方面,虽不能完全概括当前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所有的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但具有其代表性,也可以说明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凡此种种,让社会各界感到忧虑和痛心,强烈要求加强和改进

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呼吁越来越高。

二、原因分析

当今之世,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都是思想道德素质下滑,社会物质主活与精神生活的严重失衡,社会道德风尚,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却严重滞后了。为了下一代,为了国家的未来,也为了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道德教育,并决心以“德智体”为次序来实践培训目标。

我们这个中华道德传承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这个向以精神文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享有“礼仪之邦”美誉的文明古国,今天,人们在惊呼,“道德滑坡了”。社会各界人士无不表现出对目前社会道德状况的忧虑,当然,造成目前社会道德风尚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调查中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失去平衡

我们认为德智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重智轻德。我们历来的提法都是“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按“德智体”的次序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但是,在实践中除了“文革”那个非常时期用所谓的“德育”完全代替,取消了“智育”这个极端的例子外,一般情况下,都是口头上、形式上调强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事实上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升学考试学生只要成绩好了,就一好百好,学校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就是成功的、优秀的学校。二是在德育方法上,重灌输、轻实践。灌输教育是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受教育者需要懂得有关德育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等知识,只有通过灌输才能使受教育者充分掌握和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然而德育的任务到此并未真正完成。德育的最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本资料权属xiexiebang.com,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xiexiebang.com更多资料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用这些知识、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优化、协调人们的关系,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德育是否收到实效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所以说,从调查中看到,学校中道德修养不够文明的行为表现时有发生,诸如: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粗言脏语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饭堂文学”、“厕所文学”到处可见;至于“长流水、常明灯”,集体起哄、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不一而足。三是在德育途径上,偏学校教育,忽视家庭、社会教育。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是这个网络系统中的主要环节,然后,又不能单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和配合,忘记了家庭教育和社会等其他方面应尽的教育责任,把这副十分沉重的担子全压在学校教育上,致使学校独木难支,德育的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家庭及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会冲淡或抵消学校教育的积极成果。

2、家庭教育的重心发生偏颇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子女的学习,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尤其看重其“考分”的高低,往往忽略对子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许多家长培养子女的重心不是德才兼备,而只注重学习成绩,更谈不上德智体全面发展。一是许多家长重视子女的智力投资和智力开发,把家庭教育看成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请家庭教师,给子女开“小灶”,既增加了孩子的课外负担,也使得家庭教育本末倒置,形成重智轻德的情况。从调查中平时在家任何家务都不做的学生占10.1,这部份学生多为成绩好或比较好。二是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从个人好恶出发,缺乏理性的教育观念。有的过分严厉,打骂体罚。有的则放任自流,成龙上天,成蛇钻草。有的百般溺爱、一味迁就,娇生惯养。从调查中反映,每天零花钱多达10-20元的学生占7.8,这些学生多迷恋网吧游戏机。三是有的学生家长缺乏表率作用。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子女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家长经常酗酒、赌博,行为粗野,甚至比阔抖富,这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3、社会环境的监管不尽如人意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承载和熏陶。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思趁道德建设影响巨大。而时下令人忧虑的是,对社会环境实施监管的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好作用,监控效果不尽如人意。表现为:一是一些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大众传媒,特别是一些非法书刊中充斤着色情、凶杀、及时行乐、消极颓废的内容,在为未成年人提供精神食粮中,掺入了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品;二是大众网络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据有关资料所载,我国自1995年开通网络以来,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至2003年底,上网人数已达八千余万人,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上网人数的.17.6,达1400万。我们调查中上网的也占受调查总人数的39.8,网上冲浪已成为未成年人追逐的浪潮。但是,网络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有利于现代素质培训,又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又会危及身心健康。主要伤害有:

1、网上暴力信息,如飚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暴力游戏强刺激,逐渐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形成以暴力为乐,以致人伤亡为快的思想行为。

2、网上色情信息,赤裸的性描述和画面,对未成年人造成令人忧虑的心理刺激和不良影响,危及身心健康。

3、沉溺于网上游戏。此次问卷调查中有占6.7的学生回答沉迷于网上游戏。如果沉迷成瘾,对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必然带来逃学、旷课、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违法犯罪等危害。三是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产生困惑和疑虑,因而接受“好人不能做”、“见坏人坏事走远点”、“做人要圆滑一点”、“处事需世故一些”的“明哲保身”人生哲学,影响到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对策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在贯彻执行中,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战略任务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我们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育“四有”人才。

我国的教育历来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按德、智、体的秩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把德育放在次要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根源就是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对入学录取,是取决于考试成绩,分数是硬指标,而思想品德没有进入考核的指标,即便是有一些德育的要求,也多数是千人一面的书面介绍,“首位”也就成了“缺位”或“次位”了。因此,要引导未成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健,是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切实矫正“指挥棒”的指向,升学考试既要考核学习成绩,又要考核思想品德养成,两个考核都要定出相应的过硬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现象。

与学校教育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素质,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方法固然很重要,作为教师其言行举止,为人师表,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修养的发展。因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关键措施。

此外,学校教育中对于少数的孤儿、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子女,要给予特别地关爱和教育,要做好双差生、顽劣生的转化工作。这些学生中有的性格孤癖,有的傲慢无礼,有的胆怯自卑,心理比较脆弱,他们往往容易走上极端。值得注意的,这次问卷调查中有9.6的中学生是遇事不愿找人交谈,平时不交朋友。对于这一部份人,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有待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对此,我们只能说,任重道远。

2、端正家教重心,务求德才兼备。

家庭,是未成年人能否得到健康成长的关健所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权利同时也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教育。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熏陶孩子,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满足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第二,父母重视子女的学习,不能只看重“考分”的高低,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目前“乖孩子”,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家长既要抓好子女的学习,更要抓好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父母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本为人之常情,然而对学习成绩期望过高,往往在孩子稚嫩的心理上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会扭曲孩子的人格:厌学、逃学、自杀,甚至走向犯罪等行为则常常由此发生。四川省峨眉山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杀父弑母,其原因是由于父母过高的期望值和考分下降时过于的责怪。他在被拘押时的日记写道:“父母不但要在学习上关心孩子,而且也是最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另外,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提适当的要求,不要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沉痛的教训,给我们广大家长提出了预警!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它必然会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层次上产生极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人际关系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昔日的社会规范和控制模式将遇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适应这种社会环境,经受这种巨变的考验,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教育子女,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有些地方开办“家长学校”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可以借鉴,做一些尝试,总结经验,发扬光大。

3、完善监管机制,净化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各界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成长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如文化娱乐市场和“扫黄打非”,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规范和管理不断完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不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有法可依等,这些都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有益之举。社会各界在净化未成人成长环境的过程中要防止各行其事,各吹各打,要注意沟通和协调,从而形成合力。

对互联网站除完善监管机制外,还应该加强疏导。兴利除弊的引导,把未成年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先进文化科学知识方面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在学生中组织计算机兴趣小组,网络游戏室。开展些疏导活动,既满足了未成年人浓厚的上网兴趣,又有益于开发智力,还能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使互联网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

同时,要加强对文学艺术、电脑、电视、图书广播、新闻传媒等的领导和管理,使他们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多传播一些健康向上的好作品,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课题组:市关工委

师专老科协

执笔:**

第四篇:我市农产品质量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严把四大关口 健全五个体系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和稳定。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有毒豇豆、瘦肉精猪肉等事件,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成为左右一个地区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入手,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必须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控、标本兼治”方针,把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食用农产品产地监管、安全用药、市场准入“四大关口”,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五个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一、我市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

近年来,面对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质量安全监管任务越来越重、质量安全隐患不断增多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切实抓好农产品生产、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的同时,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监管监测,取得了显著成绩。

1、加强源头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01年,我市确立了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在全省、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又将农产品质量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纳入农业工作的考核指标,摆上重要位置,在已经启动实施的沿海开发战略规划中,将“把盐城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列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上,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做法,通过开展专项整治、举办农资经营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等活动,使生产、销售、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不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据监测,目前盐城已经成为全省水、土、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优 良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发展无公害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产地认定,无公害基地规模迅速扩大。坚持将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结合起来,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开辟媒体专栏和专家巡回宣讲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示范和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有力推进了无公害产地的认定。目前,全市已有6个县(市、区)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无公害产地总数达到566个;种植面积达到540万亩,占全市食用农产品种植面积的79%;畜禽产地规模达到 1228 万头(只)。

3、加强“三品”认证,产品品质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市把“三品”认证工作与发展水稻、蔬菜、中药材、草鸡蛋等优势产业相结合,采取对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和1万元的财政补助,让通过认证的产品优先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境内外促销活动等方式,实行“三品”认证与农产品市场营销联动,有力地调动了企业发展“三品”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全市农产品的品质。目前经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总数达到694个,产品认证数量在江苏省处于前列。其中,东台西瓜成为第一个瓜类中国名牌 农产品,射阳大米,阜宁草鸡蛋等一批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

4、加强动态管理,安全监控能力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动态管理,坚持定期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生鲜乳质量安全、兽药及兽药残留、农资打假等一系列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在所有无公害生产基地竖立了监督公示牌,明确责任主体,产地规模及监督电话,强化群众监督,并加大对“三品”的例行监督检查和抽检的力度,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在国家和江苏省组织的无公害产地产品监督抽检中,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为企业、基地和产品赢得了良好信誉。同时,在全市各主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设立了蔬菜农药残留速测点,坚持开展日常检测工作,对不合格产品做退场处理,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

二、农产品质量建设涉及农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国农业长期的分散经营方式、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职能错综复杂和我市长期对农业投入不足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方式不适应。农户众多、户均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况,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先天不足”,加上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难控制、事故难防范、问题难查处。

2、监管体系不适应。按照省里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有农产品质量行政监管机构、乡镇农业中心要有农产品质量监管员的要求,我市尚有3个县农业部门职能科室没有到位,乡镇则基本没有专职监管人员。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尚未建立健全,特别是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是全省唯一没有通过省级“双认证”的中心。全省25个县级检测中心通过了“双认证”,我市一个也没有,与农业大市地位极不相称,与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打造全国农业“第一市”的要求极不相称。

3、保障能力不适应。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监管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国家规定不得收费,没有收入来源。我市目前完成基本建设、检测仪器购置等资金缺口较大;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正常工作经费预算不足;对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激励力度不大,基本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三、农产品质量建设应围绕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总体目标,严把四大关口,健全五个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

今年市人大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作列为专项评议内容,市政府也将加强全市农产品市场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列为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今后一段时间,农 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应按照“消除隐患促安全,控制源头上水平,健全体系强能力,完善制度建机制”总体要求,坚持“源头治理、全程监控、标本兼治”的方针,严把投入品监管、食用农产品产地监管、安全用药、市场准入“四大关口”,大力健全“五大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健全队伍,明确职能,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县一级设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工作机构,定员定岗。配足专职人员,确保有人做事,保障监管经费,确保有钱做事。加快“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程,切实履行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每个乡镇设置农业安全员专职岗位,明确专职监管人员,完善和强化监测手段,健全监管制度,不断提升乡镇一级的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和农户。在各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基地和专业村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尽快形成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市、县、乡、基地(专业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的日常监管,开展全市范围的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企业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分类型、分规模统一建档、统一管理,大力推行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继续深 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和质量安全行政执法行动,重点加大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在蔬菜瓜果产区严禁销售、使用甲拌磷、氧化乐果等国家禁限用农药;在畜禽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甲醛、硝基呋喃类等禁用添加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频次和抽检数量,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杜绝不合格农业投入品进入市场。对监督检测出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加大质量执法力度,坚决溯源,一查到底,及时解除事故隐患。

3、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机制。依托农业高新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快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业综合园区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并以此来探索和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模式,促进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规范化使用和管理,加强农药、兽药休药期和安全间隔期制度的推广实施,努力提高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4、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市、县两级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推行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蔬菜类农产品出圃前的质量检测服务工作,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配 送中心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点),逐步建成上下结合、定量检测与定性分析结合、重点防御与区域监控结合、面上抽检与企业内检结合的较为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网络和质检体系。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市范围内农产品质量监测全覆盖。

5、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经营户档案和进销货台账,完善索证索票制度,严格进货查验,严把农产品进货关。对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农产品实施“验证抽检”入市销售,对未经认证的农产品实施“检测合格”入市销售,对检测不合格的坚决退市并按规定实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市场准入工作的组织管理,不断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广量大,必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统筹协调推进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打破条块、行业和部门分割,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1、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大,涉及面广,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列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出台全市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政策及监管措 施。坚持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工商、质监、卫生、公安、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溯等制度,让生产、销售不安全农产品者付出代价,让监管不力者受到惩处,让广大消费者放心安心。

2、建立专门监管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监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应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机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员职责,落实专职监管人员,健全市县乡行政监管体系。抓紧解决目前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仍是挂牌单位,尚不具备承担省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任务的资质和条件的问题,批准市农产品检测中心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落实人员编制,尽早投入运行。

3、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加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应按照通过省级“双认证”要求,加快解决市级检测中心仪器购置经费缺口,将农产品检测中心正常运行经费、农产品质量行政监管经费、有奖举报等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基层检测站点、示范镇、示范市场和示范基地建设补贴资金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及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奖励资金。

第五篇:我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我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调查与思考

高层次紧缺人才的界定,一般地说,是指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人才队伍中起骨干和核心作用并且是急需的人才。就我市而言,高层次紧缺人才是指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素质最超强、表现最出色、成绩最突出、公认最优秀的急需人才。具体分解为几个主要方面,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会议上提出的“品质、知识、能力、业绩”均优。在县级市,高层次紧缺人才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以及发挥的潜力有多大,将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对全市的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的总体现状

我市总人口53万。自1992年提出“科技兴市”战略以来,全市一直把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重要内容,通过采取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全市人才队伍状况不断得到改善。2007年底,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具有中、高级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442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083%,其中,管理人才964人,专业技术人才3459人。先后有5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70人被省、市有关部门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

(二)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

全市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XXXX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及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通知》、《XXXX市人发政府关于给予引进人才优惠待遇的通知》和《XX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奖励基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2、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999年以来,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人才210多名。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近年开展的各类人才培训达2万余人次。

3、组建专家智囊团,群策群言献智慧

集全市各行业、各领域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近百人组成专家智囊团,针对改革、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然后由人事部门收集整理成《专家谏言快报》,定期呈送市政府主要领导参阅,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全面、及时、有效的参考。专家谏言的采纳率达到了80%。通过这一途径,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的才智,让他们的才智有效地转化成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全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按照改革开放和“科技兴市”的要求,仍然有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1、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从行业分布看,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部门,占79%,而工农业和科研单位偏少,传统优势产业如农、林、水等人才严重缺乏。从区域分布看,行政事业单位90%的人才集中在市直,在生产一线和急需人才的农村人才十分匮乏。人才大量拥集在教育、卫生、行政领域和市直机关,没有从事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工作,造成了人才浪费。

2、人才结构不合理。全市的高层次人才大都仅表现为拥有高职称、高学历,而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偏少,创新型人才偏少;具有战略眼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微乎其微;能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等资源谋求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乏;高级职称人才年龄老化,在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才中,正高17人,其中,60岁以下只有6人,55岁以下只有1人;副高225 人,其中,55岁以上占70%。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年龄日益老化,中高级人才队伍断层现象日趋严重。

3、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老化,综合能力较弱,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种植、养殖、营销、农产品加工、农技推广等劳动密集型领域人才短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4、人才使用不充分。现有专业技术人才中有相当部分所从事工作与其所掌握专业技术不对口,难于发挥专业才能。行政管理人才由于体制单一和缺乏激励机制而发挥不出应有的突出作用,造成了众多优秀人才的才智浪费,也助长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之风。

5、经济不够发达,待遇相对较低,留住和引进人才难度大。

我市处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化生产的大中型企业少,前景和效益好的企业更少,直接导致了就业天地的狭小,创业平台的缺乏。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的待遇普遍偏低,工作条件比较差,研究和推广经费不足,发展的机会也比较少。再加上沿海及发达地区,采取高薪酬、高待遇等办法广纳人才,使我市在吸引人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一批优秀人才也被挖走。

(二)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缺乏与人才竞争趋势相适应的新理念。

对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致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使人才管理上存在的部门所有、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较为突出。在社会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广纳贤才的良好氛围。最终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不能得到很好落实。

2、工作方法和机制落后,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开发的新的工作方法、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人才机制探索不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形式、内容、手段缺乏创新。

比如: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弊端很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得不到落实,使单位近些年照顾安排了很多非专业技术人员,挤占了专业技术人员指数,形成了占着编制的人员没有用,而急需的人才因为没有编制又进不来的现象。外面的人才引不来,现有的人才又用不好,或对引进的人才待遇落实不到位,使人才积极性受到影响。还有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人才流动上的种种障碍,竞争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保险福利待遇的不完善,都对人才的安心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再有人才的竞争机制不健全,弱化了人才的进取心,影响了人才的潜能发挥。

3、人才开发投入不足,影响到一些基础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于资金缺乏,市人才市场的规模、软、硬件、网络等建设迟缓,达不到有场有市的双面效果。各部门、单位投入的开发经费不足,使许多急待开发的科研项目无法进行。各类人才的外出进修、培训教育和对外交流受到限制,人才知识更新跟不上步伐,使现有的人才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特别是在新知识、新技术方面与外界差距拉大。

4、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步伐进展缓慢。

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市内绝大多数事业部门和单位在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上还没有摆脱原有管理模式的束缚,加之人才市场软、硬件建设不到位,全市还没有形成公平、竞争、有序、合理、效能的市场环境。

5、对乡土人才的政策扶持、组织引导、激励不够。

全市的乡土人才大部分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上力度还不够。

三、今后抓好高层次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1、创新思想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

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战略,首先必须实现观念上的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作风,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实际需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人才竞争国际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等新理念,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

2、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人才开发的新目标

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的要求,建立统一协调、高效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完善人才开发服务网络,把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摆到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制订和完善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制,定期研究和解决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并且有力度的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人才结构调整动态导向机制,按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定期分析、研究,确定一个时期内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3、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工作的新机制

目前人才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因为机制不合理所造成的。要着眼于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机制,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用人机制上,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环境。在分配机制上,要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尊重并充分体现人才价值,进一步加大并逐步放开企、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实现人才价格的市场化。对优秀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工资分配形式。积极推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鼓励各类人才以技术入股、管理要素参股等方式进行分配,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适当提高特殊人才待遇,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职多薪、多劳多得,用待遇、感情和环境吸引、留住、激活人才。在培养机制上,要加强人才培训的基地与制度建设,可采取代培代训、挂职学习等多种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形式。对公务员队伍,要着力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整体协调能力和业务写作能力。要通过加强继续教育等各种形式,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更新提高。

4、明确重点,确立人才引进的新方式。

要在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新的人才引进理念的前提下。实行人才、智力和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具体方式有:一要在继续通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毕业生就业治谈等形式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实行“订单人才”,对在读的高校生予以资助学费、开辟网上市场、“猎头”服务、人才租赁等形式招揽人才。二要把引进人才、项目、技术、资金等结合起来,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引进人才和智力。三要通过聘请政府顾问、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宜城在外地人才的信息网络等形式,为我市提供技术、项目、人才、资金信息和必要的支持。

5、“栽好梧桐树”,培植人才成长的新环境

人才环境是影响人才引进和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变全市高层次人才不足和人才流失并存局面的关键是改善人才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研究制定稳定现有人才的保护政策和盘活用好人才的激励政策,使各类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要优化舆论环境。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舆论宣传,大力宣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人才观念,大力宣传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宣传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各类优秀人才,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和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制定和落实好各项保护性政策,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安心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环境。

6、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市场配置人才的新体制,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市场硬件建设力度,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市场化,不断完善市场功能,使人才市场成为引进人才、调整人才结构、优化人才配置的重要渠道。二是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允许人才兼职。尤其要允许科技人才兼职,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二是实行人才有偿使用制,废除人才部门(单位)所有制,促进人才流动,以便合理配置人才,改变目前人才过于集中在机关和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的现状。定期举行“人才交流会”,鼓励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咨询、转让技术成果和协作攻关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流动,以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三是按照缺什么就补充什么的原则调整人才结构。打破身份、部门、行业、地域界限,面向社会及高等院校公开招聘招考,拓宽视野,广纳贤才。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要着眼于建立一整套的科学的考评、奖惩、分配制度。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设置各类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

立公开竞聘、择优聘用和定期考评制,形成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上能下的机制。

下载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媒体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思考

    优化环境 健全机制 促进科技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关于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思考 农工党永州市委 (2011年11月)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

    关于我市妇女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妇女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崔玲玲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根据安排,我深入县(市、区),进村入企,走访女企业家、妇女干部、各民主党派妇女代表、巾帼创......

    关于发展我市慈善事业的调查与思考

    发展我市慈善事业的调查与思考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它在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30......

    办公室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江市各级政府及部门负责人

    办公室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江市各级政府及部门负责人.txt其实全世界最幸福的童话,不过是一起度过柴米油盐的岁月。一个人愿意等待,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感情有时候......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

    突发事件应对与媒体关系管理(一) 主讲人:董关鹏 正文: 我们今天讲一下如何面对媒体与工作。今天讲这个话题,我将锁定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叫突发事件的应对,一个叫媒体关系的管理。突......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培训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培训 培训讲师:谭小芳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对象: 企业负责人、总经理、公关部经理、企业企划部主管及各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等。 培训收益: 1、危机预警从理念变革......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纯洁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我市农村党员纯洁性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党的纯洁性,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市十一次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