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比大小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1、助直观图形,经历用面积模型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2、会比较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或分子式1的简单分数的大小。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风格。
重点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
会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游戏导入
幸运大转盘。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吗?想不想来试一试?
师控制,学生喊停。
思考:刚才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办法是游戏公平些吗?
(二)揭示课题
整数、小数能够比较大小,分数是否也能够比较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
生1:指针经常停在蓝色区域
生2:平均分
生:能
通过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明确了我们的活动目标。
讲授新课
(一)同分母分数比大小
1、比较“相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出示:两个正方形,都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个正方形3份涂色,另一个正方形1份涂色。
(2)思考:涂色部分分别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准确叙述。
(3)学生独立思考:哪个分数大呢?为什么?
明确:涂的份数越多,所涂面积就越大,这个分数也就大;涂得份数越少,所涂面积越小,这个分数就小。
提问:那么3/4和1/4中间可以填什么符号?(板书“>”)
这个式子会读吗?让我们一起读。
(4)用圆形纸片分一分,说一说。
课件演示,指名学生说。
2、借助下图,找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涂一涂,比一比。
(1)学生思考:完全一样的四个长方形,都平均分成6份,根据涂色部分写成的分数什么是相同的?
(2)小组内涂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六分之几?并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给所写分数排序。
(3)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4)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比较方法:分数的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就越小。
(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
1、同桌交流:我出题你来比
比较5/8和8/8的大小。
2、出示分数1/2,1/4的图片,小组讨论,比较大小:写一写,涂一涂,比一比。
2、感知规律
(板书: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
1/4
来表示。
指名说一说
生:3/4
>
1/4
生1: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
份,涂的份数越多,这个分数就越大。
生2:这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是
4,分子越大……
生:分母
生:5/8<8/8
学生经历了发现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规律,主要是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要灵活应用这一规律还不能做普遍的要求,练习的设计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了解一下,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多少学生可以超越教材。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纸,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和同桌完成1/2和1/4的比较。在比较这样的分数时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分子是1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课堂练习
1、在○里填“>”、“<”。
2、把下面几个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出来。
3、我们班喜欢体育项目情况如下:
喜欢跳绳的占全班人数的;
喜欢转呼啦圈的占全班人数的;
喜欢跑步的占全班人数的。
这三项运动中喜欢什么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什么项目的人数最少?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拓展提高
将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练习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最后的思考题,也让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得到提高。分层次练习,让不同的学生在这节课都有收获。在批改环节中,学生互相批改,互相帮助,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锻炼了学生。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与同学交流。
小结: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3)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
学生自由说一说。
总结细化到某一个知识点,训练学生抓知识点进行总结新知识的方法。
板书
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