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21:1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

第一篇: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

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及工作开展

情况汇报

一、通辽市渔业基本情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东连吉林省、南邻辽宁省、西接赤峰市、西北与锡林郭勒盟接壤,北与兴安盟为邻,境内河流众多,水库湖泊星罗棋布。通辽市有渔业水面18333公顷,其中池塘1440公顷,湖泊5130公顷,水库11763公顷,养殖面积10802公顷,捕捞面积7530公顷。2011年通辽市水产品总产量完成9013吨,其中养殖产量7710吨,捕捞产量1303吨。生产各种鱼苗2.3亿尾,投放鱼种1260吨。池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180公顷,大银鱼增值8000公顷,河蟹养殖900公顷,中小水面半精养800公顷,网箱养殖700平方米,稻田养鱼1.2万亩。

二、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情况

2011年,全市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8个,其中市级站1个,县级站7个,共有在编职工81人,其中科技人员4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13人),工勤人员20人(高级技师13人,技师6人,技工1人),管理人员20人。

通辽市(原哲盟)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96年,与水产管理站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为水务局下属科级单位。其职能为:关键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水产养殖病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水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的监督与配套服务;渔业环 1

境和鱼药及渔用饲料的使用监管;渔业公共信息服务;渔民的公共培训。1997年后,先后在除霍林郭勒市以外的七个旗县区成立了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但均与渔政管理站合署办公,有的旗县站与水保水政等单位合并为一套机构。乡镇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未单独设立,其职能挂靠在乡镇农技服务中心。

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全额事业单位,2009年开始全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旗县级站中只有后旗、科区站为全额拨款单位,其他站都是差补单位。

三、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推进渔业科技进步

多年来,通辽市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本地区特点,旨在服务基层服务农牧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推广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1997-2000年,我站参加了自治区推广站下达并主持的“稻田养鱼新技术推广”项目,在我市大林镇和麦新镇开展千亩连片稻田养鱼示范区。主要内容:1.通过人为控制,在稻田内形成鱼稻共生的生态系统,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和水产品,增加农民收入。2.指导稻农加强田间管理,保证鱼稻双丰收;3.通过实践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稻田养鱼技术操作规程。4.总结稻田养鱼高产适用技术。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示范推广,通辽市稻田养鱼面积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1.2万亩,平均亩产鱼30公斤,亩增效益120元。该项目获得了2000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和通辽市科技进步奖。

积极发展盐碱地池塘养殖项目。几年来,在左中代力吉镇已推广

盐碱地池塘养鱼1300亩,2011年结合菜篮子工程项目,新挖池塘200亩,池塘连片已达1500亩,生产商品鱼80万公斤,鱼种20万公斤,效益220万元,获得了可观的效益。

根据我市南部山区中小水库、塘坝较多,水源充足的特点,为提高渔业产量和效益。积极开展中小水面精养和半精养,几年来养殖面积发展到1.5万亩,渔业单产有了较大提高,由过去30公斤/亩达到150公斤/亩以上,效益尤其明显,为中小水域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其中在奈曼旗新镇水库进行的精养亩产达到260公斤,水泉水库半精养亩产80公斤,亩效益在300-800元。

四、大力引进和推广名、特、优水产养殖新品种,促进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1991年大银鱼引种莫力庙水库获得成功,1995年捕捞35吨,获产值150万元,一条鱼拯救了一个企业甚至振兴了一个行业。自1995年我站开展了大银鱼移植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在通辽市2万公顷水域移植大银鱼,大部分移植成功,8000公顷水域形成种群规模,其中孟家段水库连续多年产量稳定在10吨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由于成绩突出,该项目获得了通辽市2000年科技进步奖。

为不断加强池塘养殖结构调整力度,通辽市早繁鱼苗场先后引进了罗非鱼、淡水白鲳、丁桂、鲶鱼、黄颡鱼等品种,罗非鱼已形成规模生产,年产2万公斤,成为通辽市的特色养殖品种。

此外为提高水域的利用率,据不同水域特点,开展了河蟹养殖,推广河蟹养殖面积1.35万亩。

五、立足技术推广,坚持做好各项公益性工作

1、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

近年来,全市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积极利用当地电台、电视、报刊等媒体或发放技术资料,采取各种方式宣传健康养殖理念,普及科学养鱼技术,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为渔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了渔户抵御养殖及市场风险能力。

2、做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

在主要养殖季节对当地的主要养殖品种进行了病害监测。监测池塘养殖面积1440公顷,检测的主要养殖品种有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和鲫鱼等。针对近年来草鱼种肝胆综合症爆发死亡原因进行了监测,提出了防治方案,为渔户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3、积极工作,多方面为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推进我市健康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加大了无公害产区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以及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10个产地认定和5个产品认证,2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验收。

配合国家、自治区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完成我市取样抽检工作。

六、加强良种体系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

为改变北方地区依赖南苗的历史,满足我市及周边地区苗种供应,通辽市水产站于1992年申请立项并组织建设通辽市早繁鱼苗试验场,1994年投入生产,目前是自治区最大苗种生产企业,2003年

首批认定为自治区级水产良种场,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良种场。建场至今,在我站监督指导下,严把引种关保证种鱼纯度,繁育技术不断完善,苗种质量不断提高,能够进行四大家鱼、建鲤、鲫鱼、黄颡鱼等的苗种繁育,产品远销东北及内蒙东西部,获得了一致好评。至今已生产水花鱼苗109600万尾,夏花鱼苗8040万尾,鱼种40万公斤。

七、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是困扰我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大问题,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用于技术推广的经费寥寥无几,技术人员下乡的旅差也很难保证。而且大多数旗县站是差补单位,人员工资至今无法保障。病害测报、技术培训、报表统计和水环境监测等公益性工作缺乏专项事业经费,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缺乏仪器设备,没有实验基地。

2、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混岗现象严重,一般和渔政执法,有的和水政、水保合署办公,这样的确可以解决部分经费问题,但是很容易造成重执法轻推广的不利结果。

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2012年8月1日

第二篇:从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谈起

从乡镇基层水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谈起

江西省九江县渔业局

根据省、市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要求,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2010年,江西省九江县人民政府已经制定并出台了乡镇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全县14个乡镇场每个乡镇成立了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重点水产大乡保留了乡级水产站的机构,安排1-2名专职水产技术员。全县17名水产员全部安置上岗。现就我县乡镇基层水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同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一、此次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通过这次的深化改革,主要出现以下变化:

1、管理体制重新理顺。乡镇综合站实行‚‘三权’归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统一协调、分块运作‛的管理体制。县级农业、林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镇综合站、林业、水利管理站的人员、经费、财产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并定期进行财务审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等工作,确保乡镇综合站编制内人员一年70%以上的工作日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县(市、区)要成立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协调机构,负责研究乡镇综合站站长选聘、人员调配、基本建设、产权变更等重大问题。乡镇综合站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在乡镇政府意见。乡镇综合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协调;实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工作日志和考勤制度。

2、公益性职能得到明确。明确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是: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水产养殖病害、动物疫病及渔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渔业机械安全生产与监督管理;农业资源、林业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渔业资源管理、渔业工程管理和维护;协助当地政府科学制定渔业产业规划;指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群众性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提供渔业公共信息服务和渔业培训教育服务等。

3、成立了乡镇渔业推广新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渔业特色、渔业资源、水系、渔业设施分布等情况,从有利于履行公益性职能、有利于业务指导和有效管理出发,因地制宜地设置公益农(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原则上以现有的乡镇为单位,一乡(镇)一站,将原农技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农机站、农村经营管理站‚五站‛整合设置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以下简称乡镇综合站),人员编制、经费一并由县人民政府纳入综合建站统筹安排。

4、基层技术人员工资待遇得到保障。将原来工资待遇由乡镇解决的方式,变为县财政统一拨付,原乡镇水产站基本上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部分多数乡镇都实行各部门自找,大大影响了原乡镇水产以及农技服务中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公益性水产推广工作开展。这次改革从过去不稳定的收入情况,将变得更有保障解决了他们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

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随着这次改革的深入,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将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责,建立统一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和方式,形成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建立优胜劣汰评聘机制。对乡镇综合站和编制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评,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分别占考核的40%、30%、30%,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年30%的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作为绩效考评工资,一年一考评,考核结果与晋升、晋级、续聘、辞退、公费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挂钩,年终

由县级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兑现奖惩。对考评不合格的人员,予以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

2、创新推广服务方式。要把农民的需求与推广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逐步建立‚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法到田‛服务机制,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入户率。乡镇综合站要建立乡(镇)、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户三级服务网络,每个行政村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农业技术推广协助员(含动物防疫员),遴选培育6-10个村民小组科技示范户。农业技术推广协助员可由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并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的村干部或取得国家初级职业资格以上证书的村级农技员、动物防疫员中选聘。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包村(基地)联户的工作责任制,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示范基地,示范基地联动示范户、示范户辐射带动其它农户的技术推广机制。每个乡镇综合站,应根据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建设面积不小于30亩的示范基地,县级重点打造万亩及千亩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化渠道,广泛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农产品信息和新品种、新技术服务。搞好基层干部、科技示范户、生产大户的技术培训,广泛印发农业技术资料,做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开通农业服务热线电话,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3、放活经营性服务,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将经营性职能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剥离出来,实行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相分离,公益性职能由改革后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不再从事经营性服务。从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分离出来的经营性服务,要与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彻底脱钩,依照法规实行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和支持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技术团体及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技服务行业和领域,参与经营性、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实体的建设和运营,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信用自律机制,规范经营性农技服务行为,做到依法经营、诚信服

务、公平竞争。在此过程中,各地既要防止把政府应该承担的公共性服务简单推向市场,也要防止脱离实际任意扩大公共性服务范围。提高农技队伍素质。

4、推行继续教育制度。我们要尽快制定本地区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规划,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制度,确保一线农技推广员三年轮训一遍,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要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做好培训计划。要完善乡镇农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落实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浮动工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5、发挥推广体系的整体优势,注重推广效果。强调政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群众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渔)民技术员参与技术推广服务。推广工作不能为推广而推广,要注重推广效果。要将传播水产有关研究、创新成果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育农(渔)村青少年,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重任。逐步实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不断提高推广效果,充分发挥推广体系的整体优势。

总而言之,乡镇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是我们了解基层渔业发展的触角,我们了解的第一手信息主要来自他们,通过他们,我们才能了解渔民他们的生产现状、技术需求等各种信息,而且很多工作具体最终得到根本落实,需要靠他们的努力认真的工作。无论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生动物疫病的防治。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让我们的渔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〇一一年四月

第三篇: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池塘养殖是福建省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省池塘养殖模式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前许多池塘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设施老化、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现代社会发展对我省池塘养殖生产模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方式应倡导“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产”。为此,开展池塘改造对稳定我省渔业生产,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针对全省开展标准化池塘改造的热点问题,分别介绍新建标准化池塘的设计和老化池塘改造的技术要点,以及我省池塘建设改造的标准要求。新建标准化池塘养殖场的设计要点

1.1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

1.1.1 科学选址,符合规划 科学选址是搞好池塘养殖场的前提。应选择在政府渔业规划范围内建场。

1.1.2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新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决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如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的电力成本。设计进排水渠道、池塘塘埂、房屋等建筑物时应考虑洪涝、台风等灾害因素的影响、夏季高温天气对养殖设施的影响等。首先,养鱼先养水,水源是建设养殖场的首要条件,要选择水源充足、清澈、无污染的地方建场。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如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砂排淤等设施。水产养殖场的进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其次,应选择电力供应较稳定、交通运输便利、饲料来源充足、建设材料取材方便的地方新建池塘养殖场。

1.2 池塘的设计

池塘是养殖场的主体建筑,其形状、面积、深度和塘底主要取决于地形、品种等的要求,一般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2~4:1。长宽比大的池塘水流状态较好,管理操作方便;长宽比小的池塘,池内水流状态较差,存在较大死角和死区,不利于养殖生产。池塘的朝向应结合场地的地形、水文、风向等因素,尽量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满足水中天然饵料的生长需要。池塘朝向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增加溶氧量。在山区建造养殖场,应根据地形选择背山向阳的位置。表1 为不同类型淡水池塘规格参考值。

如表1所示,不同类型池塘的规格不一,应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地形结构合理安排。另外池塘底部要平坦,以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池底应有相应的坡度,从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逐步倾斜,其比降为1/200至1/300。面积较大的池塘还可以按照回形鱼池来建

设,池塘底部建有台地和沟槽。

1.3 塘埂与护坡设计要点

1.3.1 塘埂 塘埂是池塘的轮廓基础,塘埂结构对于维持池塘的形状、方便生产、提高养殖效果等有很大的影响。池塘塘埂一般用匀质土筑成,塘埂顶面宽度兼顾交通、种植、埋电杆、开渠、建分水井、清淤等方面的需要,一般为1.0~4.5m。塘埂的坡度大小取决于池塘土质、池深、有否护坡和养殖方式等,一般池塘的坡比为1:1.5~3.0,若池塘的土质是重壤土或黏土,可根据土质状况及护坡工艺适当调整坡比,池塘较浅时坡比可调为1:1.0~ 1.5。

1.3.2 护坡 池塘进排水等易受水流冲击的部位应采取护坡措施,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混凝土、防渗膜等。采用水泥预制板、混凝土护坡的厚度应不低于5cm,防渗膜或石砌坝应铺设到池底。水泥预制板护坡:厚度一般为5~15cm,优点是施工简单,整齐美观,经久耐用;缺点是破坏了池塘的自净能力。因此,护坡建好后最好把池塘底部的土翻盖在水泥预制板下部,这样既有利于池塘固形,又有利于维持池塘的自净能力。混凝土护坡:厚度一般为5~8cm,施工质量高、防裂性能好,但需要对塘埂坡面基础进行整平、夯实处理,需要在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以防止水泥膨胀。地膜护坡: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胶地膜或复合土工膜护坡,施工简单,质量可靠,节省投资。

砖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具有护坡坚固、耐用的优点,但施工复杂,要求砌筑用的片石石质坚硬。另外,在较大的长方形池塘内坡上,应修建一条宽度约0.5m的平台,平台应高出水面,方便投饵和拉网。

1.4 进排水系统设计要点

进、排水系统由水源、进水口、各类渠道、水闸、集水池、分水口、排水沟等部分组成。池塘养殖场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排水系统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果。进排水渠道一般利用场地沟渠建设而成,在规划建设时应做到进排水渠道独立,严禁进排水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设计进排水系统还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具体地形条件,尽可能采取一级动力取水或排水,合理利用地势条件设计进排水自流形式,降低养殖成本。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一般应与池塘交替排列,池塘的一侧进水另一侧排水,使得新水在池塘内有较长的流动混合时间。老化池塘改造的技术要点

老化池塘改造主要是指对池塘水浅、堤埂过低,池塘不能灌排水,塘底淤泥过厚,池塘形状不规则,不利于排涝和管理的池塘进行规范化改造。

2.1 改浅水塘为深水塘

这是进行旧池塘改造的重点。主要方法是排干池水,深挖淤泥污物,可采用吸泥泵或机械挖运,同时清塘与加固塘埂,与种植经济作物相结合,可综合利用塘泥。

2.2 改小塘为大塘

加宽塘埂,合并小塘,根据池塘用途,一般淡水养成鱼塘面积以0.33~1.00hm2为宜。水面宽大,容易形成波浪,溶解氧充足,可增加单位面积放养量,提高产量。

2.3 改漏水塘为保水塘

发现漏水,可将保水性大的黏土铺在底层,加厚20~30cm并填平夯实;也可采用红土混合石灰填于池底夯实;或直接用防渗膜铺设。

2.4 改死水塘为活水塘

修建简易引水渠道,使池塘和水源相通,和排水沟相连;或采用机械抽水,定期更换池塘用水; 整修好供水渠道和排水设施,确保池塘常年进排水自如。

2.5 池塘堤埂低改高、窄改宽、土改石池塘堤埂高度应比当地历史最高水位高出30~50cm,池塘的土堤埂若采用水泥预制板或石块护坡,可以抵御洪水的袭击。

2.6 使用先进养殖装备

如增氧机、投饵机、耕水机、微孔曝气装置、机械化起捕设备、水质监测设备等。例如目前在全国推广应用的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可以消除池塘水体分层,增加水体上下左右对流,快速提升池塘底部溶氧量并全面提高水体溶氧量,使池塘达到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具有产量高、能耗省、安全性好等特点。福建省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标准规范

近年来,我省逐步推动标准化池塘的建设改造,制定了有关标准规范。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前提首先是要科学规划和设计,养殖池塘区域符合当地水产养殖规划,应持有有效养殖证,新建池塘应在养殖许可范围内。其次是健康养殖,养殖池塘的养殖水质要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实行无公害养殖,同时养殖池塘周边不得混建畜禽养殖设施或混养畜禽。

3.1 示范项目区域选择的基本条件

3.1.1 集中连片 淡水池塘集中连片规模不小于3.3hm2、海水池塘集中连片规模不小于33.3hm2。

3.1.2 证件齐全 计划改造建设的养殖池塘应符合本地水产养殖规划,老旧池塘改造应持有合法有效养殖证;新建池塘在项目验收前应取得有效养殖证。

3.1.3 环境良好 水源丰富、无污染;养殖水质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不得混建畜禽养殖设施或混养畜禽;交通便利,附近有公路。

3.2 示范养殖池塘的建设改造标准塘形:因地制宜,一般以长方形为宜,长宽比合理。面积:单口池塘面积,淡水池塘一般在0.2~ 1.3hm2,根据养殖品种需要,最大不超过2hm2;

海水池塘一般在2hm2左右,根据养殖品种需要,最大不超过6hm2。塘埂:主塘埂面宽不小于2m,支塘埂面宽不小于0.6m。护坡: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坡四周采用砖石、水泥板(厚度5cm以上)、水泥混凝土(厚度5 cm以上)、防渗膜(350g/m2以上)等材料建成的,垂直高度不小于2m;另一类是夯实土坡或其他简易护坡。

进、排水:建立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塘深:池塘平均深度不小于2m,有效蓄水深度不小于

1.5m。设施:应建立固定的生产管理场所;设置相应的固定垃圾收集设施,保持环境整洁;配备相应的增氧、投饲等养殖设施;电力供给到位。小结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应科学规划,以渔为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要规范设施建造,进行标准化改造;二要配备先进装备,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三要强化水质调控,保障健康养殖;四要提升管理水平,生产优质产品。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目的就是为提升渔业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境友好,为健康养殖提供基础保障。

(信息来源:源品汇追溯系统)

第四篇: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中日友好合作全力抓好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范学银*

(自贡市农业学校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自贡农校借承担《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积极开展多形式的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归纳了农技人员培训的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力抓好农技人员培训工作

我校作为中等农业学校,除进行学历教育,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外,还承担着全市乡镇领导干部,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是市人事局、市农业局确定的乡镇干部,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从2000年开始承担“中日合作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培训任务。在日本专家的指导和配合下,先后举办了6期初级、中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斑,共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余人,为传播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就如何开展多形式的农技人员培训,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有的放矢,突出培训的针对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W TO的 加入,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农技人员已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和不适应。如知识陈旧老化,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水平、推广技能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推广就是教育”的理念、“农民第一,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理念以及“开拓创新、勇于竟争”的理念没有树立起来,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法规意识较淡薄,“依法护推、依法促推”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未形成制度,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经费等未完全落实等。针对上述不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我们在培训的内容及方式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一是在培训的层次上,以短期培训为主,长期培训(2-3年的学历进修培训)为辅,长短期培训相结合,以提高不同层次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切合实际,调整充实培训内容,将农业高新技术、WTO知识与规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现行农业政策法规等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切合了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注重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培养。当今时代,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观念不新,理念不强,思路不宽,则难以发展。为此,我们在培训中,注重了农技人员观念的更新、理念的培养,帮助和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竟争、公平竟争的意识以及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理念,为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明确培训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校自承担日援项目培训工作以来,始终以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技术技能、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为目标,并作为培训教学工作的重点,组织实施好每期的培训。培训中注重了形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既进行课堂讲授,又开展专题讨论、课题研讨,并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教学方法,使枯燥干瘪培训变得生动直观,理论与实际、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激励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中日双方,团结合作,共同做好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工作。每期培训前,日本专家组和市农业局项目办及学校,都要根据当前的生产实际和不同层次学员的具体情况,调整培

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并相互配合,精心组织好培训。每期培训班开学期间,日本专家都要到场讲课,并运用先进的电教设备进行教学,如讲授的日本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优质水稻栽培技术、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日本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受培训学员的欢迎。除日本专家授课外,市农业局和我校的高级农艺师、高级讲师都要参与讲课和实际操作指导。两国专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既促进了培训工作的开展,保证了培训任务的完成;又在学术上进行了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本人在农技人员培训班上讲授《WTO知识与规则》时,日本专家善平先生亲自到场听课。课后并与我交谈,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我很受感动和启发。事后,善平先生又将他收集的《日本政府关于WTO的想法》资料敬送给我。这套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我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带来了很大帮助。

四、加强领导,健全体系,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当今时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乡镇农技人员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组建了继续教育培训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具体承办培训日常工作,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使培训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到位。在市农业局的领导下,在日本专家组的指导,我们制定了乡镇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五”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在具体运作中,严格按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培训,使培训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二是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培训班专门建立有“学习培训制度、考勤考核”等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保证了正常的学习纪律和出勤率。三是学习时间保证,成熟考核、评定到位。每期培训均按计划进行,保证培训学时达到80-100学时。培训学习结束时,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JICA加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修了证书》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四是培训经费、学习资料到位,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提供了物质保障。如每期培训班日本专家都要向学员提供他们编印的有关水稻、蔬菜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学校也要发有关《WTO知识与规则》读本、“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资料,供学员学习参考。由于培训经费、学习资料的落实到位,确保了各期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总的来讲,我校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业务培训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做得很不够,按“十五”期间继续教育目标和要求衡量,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调训人员困难。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亟待更新知识,充电提高。另一方面因体制、经费、工作等原因,抽调出来集中培训学习则相当困难,培训计划下达的人数很难到齐。二是工学矛盾较突出,培训时间不能完全保证。有的乡镇农技员既参加培训学习,又放不下单位的工作,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学员的学习、生活条件较差,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条件急需改善。四是培训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前瞻性、超前性不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总结,不断加以改进。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的要求,组织开展好乡镇干部、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知力支持,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3年4月22日

注:此文在《四川农业教育》2003年

第一期上发表

第五篇: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浅谈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一、内乡县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内乡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是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编制9人,实有12人,中级师6人,大专以上1人,中专以上11人,平均年龄45.5岁,1988年至今一直没进专业技术人员。全县16个乡镇在2005年机构改革时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由209人裁减为63人,并入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人财物归乡镇政府管理。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畜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进步,畜牧业食品安全需要畜牧科技的支撑,现代畜牧业建设决定于畜牧科技,而目前存在的科技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科技研发落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科技服务经费缺乏、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

1.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体系现有人员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一是由于基层畜牧推广机构工作环境及待遇偏低,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人才,造成基层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较低。二是由于基层畜牧技术人员编制和岗位已经饱和,而原有的技术人员由于长期缺少知识更新培训,知识老化,年龄老化,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2.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

基层畜牧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研工作滞后,创新成果不足,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由于血清型的变异,新毒株的出现、毒力的增强,致使很多动物疫病防不胜防;“瘦肉精”检测准确性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科技推广机构不完善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虽然也有从事畜牧工作的人员,但人力不足,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业务不专业、工作经费缺乏,再加上组织管理归乡镇政府,其它事情较多,开展工作不便利。

4.科技推广经费缺乏

近年来,县级畜牧科技的投入仅限于人头工资,没有配套工作经费,没有技术服务经费,没有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的专门经费,更谈不上科研开发经费,想与一些科研院校合作也无力进行,影响和制约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如何推动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如何抓住有利时机,推动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提升科技推广服务能力

一是改善设施装备条件,如电脑、摄像机、录像机、扩音设备、工具箱等;二是提高畜牧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水平,保证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报酬;三是对基层服务人员实行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管理,实行激励机制;四是调整完善畜牧技术服务队伍,把素质高、技术精、服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提升整体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2.增加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畜牧科技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是推动畜牧科技跨越发展、实现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改善科技创新条件,提高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包括畜牧科技研发经费、新技术推广经费、试验经费、工作配套经费、培训经费等,以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保证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运行。

3.加强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加强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强县级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畜牧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落实岗位责任;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公益性畜牧技术推广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员,一定要是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能独立开展畜牧技术服务。

4.培育和支持新型社会化组织

大力发展和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服务组织,鼓励它们广泛参与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它们进入市场、应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推动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5.建设高素质的畜牧技术推广队伍

做好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素质。国家明确提出要从推进人员聘用管理、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农业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四项措施,强化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一是鼓励和引导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畜牧技术服务机构,这样既带入了新的畜牧知识,又增添了年轻化优势,解决了年龄老化问题,使科技人员不断档;二是建立畜牧科技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制定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制度,加强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培训,建议省市畜牧局每年定期、分批、分期、分类、免费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及时灌输新的畜牧知识和技术,提高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鼓励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参加各种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学习、进修、培训,可以脱岗或不脱岗,力争使每位畜牧技术人员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再教育学习机会;四是通过考试、考核等措施,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将不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人员分流出去,从而强化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真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畜牧技术推广队伍,更好地服务畜牧业,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最新【精品】范文

下载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辽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基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关于基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体制改革与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MsoNormal” styl......

    关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XX畜禽繁育改良站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改革情况汇报 一、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1、机构设置方式 州级机构设置--XX畜禽繁育改良站,20XX年XX月正式成立。 县市机......

    关于我市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汇报

    耒阳市基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耒阳市畜牧水产局)尊敬的省局领导: 我市共有36个乡镇办事处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实行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现有313名差额......

    报送市总站材料-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报送总站材料 技术推广工作 2010年11月8日 一、前五年的主要工作成绩(2006-2010年)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一)水生动物病害监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双鸭山市水生动物病......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中,对政府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作了界定,主要包括7个方面: ⑴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和行政管理(水产养殖许可......

    水产技术推广信息第16期(精选5篇)

    水产技术推广信息第16期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07年4月30日水产科技下乡到博罗渔村“推广水产新技术,构建和谐渔业”。2007年4月25日,“水产科技下乡”来到博罗县石湾镇铁场......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007年4月2日

    第12期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07年4月2日姚国成等七位推广人员被评为 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3月30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表彰视频会议。孙政才部长在会上强调,要......

    第七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 通辽市发展和改革

    第七章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坚持统筹城乡、适度超前、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建设安全、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