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3 21:3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第一篇: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总体思路

在坚持贯彻“内控优先,审慎经营”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一个中心(提高经营效益),细分“两个市场”(城市和农村市场),降低三个成本(付息成本、代办成本、经营成本),做好四篇文章(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努力提高邮储核心竞争能力),实施六个转变,实现我省邮政储汇业务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同步提高,促进邮政储汇业务持续、协调、健康、安全、效益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工作目标

——邮储收入:储蓄业务收入达到12.89亿元;

——汇兑收入:汇兑业务收入2750万元;

——邮储余额:完成跨年度邮储余额净增50亿元竞赛目标,实现全年邮储余额净增目标80亿元,活期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提高0.5个百分点;

——中间业务:发放绿卡140万张;绿卡POS业务交易金额达到30亿元,其中零售业务达到8亿元;消灭单机日均交易量30笔以下的ATM;邮证通交易量达到6亿元,占光大证券长沙营业部的比例提高到33%以上;

——资金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杜绝重大特大储汇资金案件发生。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积极实施“六个转变”,促进储蓄业务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为应对邮政储蓄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化,国家局早在2002年3月就提出了“三个转变”的经营方针,要求储蓄业务在经营思路、竞争方式、发展重点逐步实现调整和转变。省局在认真研究我省邮政储蓄业务如何实现“三个转变”、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的基础上,对我省情况作出了准确的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六个转变”的具体细化措施。

1、营销模式从依赖全员营销向以专职营销、网点营销为主,全员营销、社会营销为有效补充的立体式的综合营销体系转变。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建立以客户经理为核心的专职营销队伍,打造立体式的营销体系,努力使专职营销、网点营销、全员营销、社会营销的比例达到4:2:2:2,2006年职工揽储任务至少减少20%。

2、存款结构从以定期为主向促进活期增长转变。以绿卡为载体,大力发展活期帐户类业务,不断开发和推广各项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同时,从考核政策入手鼓励职工揽收活期储蓄存款,力争活期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

3、农村市场拓展从以代办为主向代发模式转变。充分利用邮政储蓄代发农村财政补贴资金的良好基础,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广大农村市场的每个角落,使代发业务在农村邮储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规避村邮代办可能引起的资金风险,并减少企业代办成本。

4、竞赛组织方式从全年竞赛向跨年度竞赛转变。历年来传统竞赛组织方式以自然年度作为考核周期,使业务发展旺季被强行分割,导致部分短期行为的发生,不利于旺季业务的快速发展,更不能正确反映我省邮政储蓄的实际发展状况。因此,我们应以市场为导向,打破传统竞赛组织方式,将当年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这个连续的业务发展旺季作为一个竞赛周期,开展跨年度竞赛。

5、业务发展手段从高成本揽收向低成本扩张转变。通过降低职工硬性揽收任务,提高网点自然吸储能力,力争将全省邮政储蓄综合业务费控制在4.5‰以内。

6、业绩考核从以余额规模为主要指标向提高综合效益、降低经营风险为目标转变。进一步灌输风险理念,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知度,坚决把邮储资金案件的高发势头降

下来。

(二)坚定信心,继续大力推进邮政储蓄业务规模效益增长

从2003年8月起,资金自主运用政策使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邮政储蓄在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去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要求邮政储蓄走上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道路,邮政储蓄资金逐步做到完全市场化运作,邮政储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邮政储蓄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要求全省各市州县局坚定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信心不动摇。重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信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减小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力度”的要求,继续大力推进邮政储蓄业务规模效益增长。我们将重点围绕业务发展旺季,切实抓好05年12月1日至06年3月31日的邮储跨年度净增50亿元竞赛活动。

(三)进一步推进邮政储蓄网点建设,实施网点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提升邮政储蓄的自然吸储能力

目前,我省邮政储蓄拥有网点1957个,成为网点最多的储蓄机构,网点规模优势非常突出。这是我们在零售金融市场上竞争力的基础。但是,网点软硬件条件较差,服务水平低下,自然吸储能力不强,是我省邮政储蓄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系统差距中主要环节,成为了制约邮储业务发展的最大瓶颈。

1、加强规划和优化工作,合理配置网点资源。对存款余额在500万元以下的网点坚决予以调整,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网点资源。同时,有效调整网点布局,新增网点将优先考虑设置在地市以上的城市地区,特别是金融资源丰富的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大型居住区、大型商业区等新兴区域。

2、打造精品网点,树立邮政储蓄良好形象。要利用城市地区新增网点和迁移网点的时机,打造成一批精品网点。精品网点要做到功能全面化、区域细分化、服务人性化、机具现代化。

3、制定邮储窗口服务规范标准,促进邮储营业人员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借鉴商业银行的经验,针对柜面、大堂、业务处理、标准化用语、大客户服务等环节作出规范,推行限时服务,以此提升窗口人员服务意识,统一对外服务形象。

第二篇: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以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标志,精细化的预报是指准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不同天气现象、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预报。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预报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支撑,以建设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队伍为关键因素。

现代天气业务包括数值预报、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以及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为指导我国各级气象台站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结合现代天气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分析

以自主研发的GRAPES模式投入业务试用为标志,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发展形成了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并重的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包括全球和区域模式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数值预报能力逐步提高,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T639L60)可用预报时效达到了6.5天。在天气预报方面,开展了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初步建立了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高温、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开展了中期旬降水量、平均温度距平和天气过程预报,开展了11~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预报员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技术和方法制作各种时效天气预报产品的技术路线。近10年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台风24、48小时路径预报和沙尘暴数值预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天气业务的发展,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内涵不断丰富,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但是,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3)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4)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5)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尚未形成;6)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遥感遥测资料的有效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多种资料的同化应用和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将有效改进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和预报质量,强天气集合概率预报和超级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强天气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将对延伸期预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随着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和解释应用技术的发展,天气分析将更注重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定量化、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伴随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天气业务体制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多种专业模式(模块)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效推进天气业务向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方向拓展;国外数值预报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也将对我国数值预报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借鉴和指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时效性和专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二)需求分析

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不仅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通俗性和指导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对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准确率、长时效和不同时效预报间的无缝隙衔接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实现以GRAPES为主体的全球/区域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及GRAPES和T639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稳定运行;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得以完善,预报的提前量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技术,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和延伸期预报及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中普及应用;预报员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诊断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多种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天气业务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以及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具体指标见附表1)。

三、主要任务

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重点围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专业化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系统研发、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与完善以及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建设。其业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按照《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08—2011年)》及其滚动修订的计划,推进GRAPES模式发展。在进一步改进和深化T639业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以GRAPES模式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

1.数值预报模式

发展完善三维/四维变分同化分析系统并业务运行。提高全球模式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应用水平,在全球变分同化分析系统中卫星遥感资料能够占到所同化资料总量的80%以上。建立区域变分同化系统,有效同化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的稠密资料,实现逐小时快速资料同化分析,显著改善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模拟与短时短期预报能力。有效融合洋面上可获得的卫星、雷达等各种观测资料,完善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研发陆表参数的资料同化方法,建立全球实时下垫面资料自动生成系统。开展中国区域资料再分析,利用成熟的区域同化与模式,建立10年长度的试验性再分析资料集。

建立全球25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5公里分辨率的分析与预报系统。优化全球模式动力框架和垂直坐标,改进极区和大地形区的处理方案。考虑平流层物理过程,提升模式顶高。重点改进影响东亚区域预报技巧的降水过程、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优化辐射过程中云的处理和预报方案,实现物理过程的合理精细化,发展能反映中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发模式动力诊断与物理诊断的技术和软件,建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综合诊断平台,为模式预报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国家级发展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发展基于奇异向量的初值扰动方法和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有效增加集合预报样本、模式空间分辨率和预报时效,全球集合预报的预报时效达到2周。完善中国TIGGE中心建设,发展多业务中心多模式集合预报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度、定量降水等要素的概率预报能力;发展概率预报降尺度技术,进一步提高精细概率预报水平。区域级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并针对本区域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

2.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

发展基于T639模式及业务化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解释应用工作,完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和订正平台。在国家级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指导能力建设,增加指导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指导产品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国家级制作7天全国县市和5公里格点的气象要素客观释用产品并下发,省级结合本地经验制作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

(二)天气分析业务

以多种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为基础,以MICAPS系统为平台,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

1.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

开展并完善基于多种资料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主观分析业务。完善基于高空和地面资料的常规天气尺度分析业务,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各种特征线、特殊区域、特征系统和物理量的分析。开展基于中尺度观测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输出的精细数值分析预报产品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绘制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特征及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图。加强对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和物理过程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判断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落区。完善天气图分析规范。国家级重点加强天气尺度分析,并将分析的地面和高空图下发给各级气象台站,同时开展中尺度分析,为强天气潜势预报奠定基础。省级重点加强中尺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期落区预报提供支持。地、县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的分析产品,做好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补充订正工作。

完善和发展基于多种资料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热力特征物理参数客观诊断分析技术。国家级向全国提供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输出的物理量客观诊断产品,各级气象台站做好客观诊断产品的应用,建立适应本地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

2.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

在国家级和省级研发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的特征识别技术。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针对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冻雨、雾凇、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干旱、地质灾害、山洪、城市洪水、道路结冰、积雪、电线结冰、森林和草原火险等气象灾害不同特征,通过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在MICAPS平台下实现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人机交互识别和报警功能,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业务。通过完善区域联防制度,实现上下游台站间的信息通报。加强气象灾害的现场调查和地区间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完善预警软件系统的协同功能,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率。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及订正业务

各级气象台要以各种实时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结果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据,开展数值预报形势场、要素场以及主要天气系统的动态检验,分析误差规律;比较不同数值模式产品误差,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相关特征线和特征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订正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强度等信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能力。在国家级开展地面预报图订正业务,并将订正后的地面图下发各级气象台站。

(三)天气预报业务

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提高灾害性天气快速诊断和短时临近预报水平。以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托,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特别是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利用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业务。以集合数值预报为依托,提高降水、灾害性天气和其他极端天气的概率预报水平。依托超级集合预报改进完善中期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

1.临近预报业务(0~2小时)

大力发展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PE)业务。发展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发展强对流天气和台风等的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外推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相结合的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时效。在省级和地市级应用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2.短时预报业务(0~12小时)

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融合技术。加强预报员对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产品的分析和应用,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

在国家级和省级建立1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基于集合预报的短时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建立全国上下联动的短时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3.短期预报业务(1~3天)

改进基于稠密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的气象要素预报释用技术,发展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相结合的站点、格点两种方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建立全国5公里格点和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4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继续提高温度、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发展主观等级降水预报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定时制作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的降水预报产品。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24-7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向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化产品。

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12小时;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接近100公里,台风强度预报误差降至4.5米/秒左右。

国家级和省级要大力发展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概念模型和预报指标体系。在国家级建立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分析和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省级建立并加强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加强各级预报员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发生发展演变特征、数值预报形势场和特征物理量场的分析工作,提高预报员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识别和分析能力,发挥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分析订正作用,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

4.中期预报业务(4~10天)

大力研发灾害性天气的中期客观预报方法,国家级要大力发展针对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技术,发展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以及高温、强降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方法,开发相应的概率预报产品。

发展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中期预报方法,尤其大力发展基于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基础上的集成预报、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延长台风预报时效至120小时,发布台风强度和路径概率预报产品。

在国家级和省级发展数值预报可用时效内逐日滚动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业务。提高国家和省级预报员对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分析与解释应用能力,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方法,重点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

5.延伸期预报业务(11~30天)

在国家级发展海陆气耦合模式及其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积极研发延伸期降水和温度距平概率预报产品。研究引发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大气环流前兆信号,建立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基于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结合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重大天气过程和降水、温度要素的延伸期客观预报系统,结合现代气候业务发展,开展延伸期预报业务。

(四)预报技术总结和产品检验业务

在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和深度发展。加强天气业务产品的检验。

1.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

在各级气象台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及时记录各类重要天气的预报过程和预报思路、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各种新资料的应用情况以及各地特色预报方法使用效果等,为总结预报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预报方法提供一手信息。要将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建立列入业务考核内容。

2.建立预报技术总结交流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发生的重大天气过程,积累预报经验,凝练相关科学问题。发挥电视天气会商系统、气象网站、技术总结专刊和专业期刊作用,为预报技术总结提供交流平台,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编制分省和分天气类型的预报员手册。

3.建立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

系统开展预报产品检验和评估业务。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加强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性能的实时检验评估业务。分别建立基于统一检验方法的全国及分省的检验评估业务和省级台站相对中央气象台的检验评估业务。

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方法研究,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通过预报产品的检验达到客观评价预报质量、分析误差来源的目的。

(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

按照“统一设计,有序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集约化的基本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发展全国通用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发展全国标准化与地方化结合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建立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1.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进一步确立MICAPS在全国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由国家级牵头,集约化、专业化地发展全国适用的MICAPS平台系统,实现软件设计通用化、数据共享标准化、系统结构网络化、交互工具人性化。加快MICAPS系统的天气分析、精细化预报交互订正、中期预报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等通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应用,实现MICAPS的数值预报产品时空一致性、要素协调性计算的格点化订正功能,强化MICAPS在各级气象台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开发台风、海洋、水文、交通等专业化模块,为全国现代天气业务提供专业化平台支持。

2.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

继续开展全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对雷达、卫星、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快速同化资料的使用水平;实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龙卷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自动识别;建立定量降水估测和临近预报、强对流短时和临近预报、闪电临近预报等方法,并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实现产品的综合显示和分析。各级气象台在该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本地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3.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发展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保证对外预报服务产品的一致性。国家级重点提供县级以上城市的要素预报产品,省级提供本省内更加精细化的城镇预报产品。开展基于格点化气象要素预报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实现要素预报结果实时提供、网上直接调用、结论实时评定等功能。

4.业务技术系统二次开发

国家级加强MICAPS,SWAN,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研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框架设计的开放程度,提供二次开发工作便利条件。省级单位根据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在总体框架下开发本地应用模块,力争使基本天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关键技术

为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建设,需重点加强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力求取得有效突破。

(一)观测资料分析与应用技术

1.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

开展各种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特别是雷达、卫星、自动站、AMDAR、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为预报业务提供可靠的观测信息。

2.观测资料的分析与融合技术

大力发展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技术,为中尺度诊断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关键技术包括:各种观测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可用性研究;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多种观测资料的三维云分析技术;雷达、卫星、地面和探空等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和更新循环中的“热启动”技术;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分析预报系统(RUC)研发。

(二)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

1.中尺度天气客观诊断技术

发展中尺度系统动力、热力物理诊断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观测和数值模式输出的中尺度系统诊断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统计分析技术;以“配料法”(或叠套法)为重点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技术。

2.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

建立包括天气图分析、探空资料分析和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分析在内的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资料的中尺度系统识别及特征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

(三)短时临近预报和检验技术

1.短时临近预报技术

重点改进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发展短时预报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观测的强风暴和卫星观测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及外推预报技术;强风暴自动识别追踪、非线性自动外推以及强风暴质心追踪外推等多种外推预报的融合技术;多种资料分析及临近预报算法的综合集成技术;基于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融合的短时预报技术;基于观测资料与数值预报订正产品融合的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技术。

2.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研发短时临近预报的检验技术,为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提供依据。关键技术包括:应用于定量降水预报检验的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订正技术;基于综合决策树或模糊逻辑集成的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四)定量降水估测(QPE)与预报(QPF)技术

1.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利用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发展全国范围的高分辨率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2.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定量降水客观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交互订正技术,制作高分辨率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定量降水等级预报方法和模型研究;定量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的定量降水集成预报技术;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和预报技术。

(五)台风预报技术

1.登陆台风精细结构分析技术

加强登陆台风内部精细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关键技术包括:各类台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台风各级风圈半径、台风尺度与暖心及变性过程等的分析技术;台风三维精细结构分析技术;基于多种资料的台风客观定位定强技术。

2.台风客观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登陆台风预报技术,提高台风路径、强度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关键技术包括:台风资料同化融合和台风初始涡旋形成技术;台风集合预报技术;基于台风模式的台风风雨客观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台风风雨突然增幅的物理概念模型及客观预测技术;台风强度变化和登陆后路径预报技术。

(六)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1.常规气象要素精细化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温度、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预报方法适用性研究;动力、热力及综合预报因子的处理技术;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结合的格点/站点精细化预报技术;复杂地形的MOS预报效果改进技术;预报产品客观分析与插值技术;多种气象要素预报的综合集成处理技术;多模式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2.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技术;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针对小概率事件的区域建模技术。

(七)基于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技术

发展基于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预报技术,实现短期、中期和延伸期的概率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中尺度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集合的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集合预报的气象要素概率预报技术。

五、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以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为引领,通过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附表2)。

(一)现代天气业务布局

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1.国家级

按照现代天气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原则,加强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建设,制作发布有针对性的指导产品。

开展全球、区域及专业数值预报业务,开展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和订正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县级以上城市气象要素客观指导预报业务,开展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开展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开展短期、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全国天气会商。

2.区域级

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发工作,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发挥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牵头区域内的技术指导、科研组织、技术交流等。

3.省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和模式性能诊断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开展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责任区内的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

4.地市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指导预报的检验业务,开展基于上级气象要素指导预报的订正预报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展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开展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业务。

5.县级

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情况开展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重点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做好服务。

(二)预报指导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报指导业务流程,加强上下级台站间的预报指导与订正反馈,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加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促进预报的无缝隙有效衔接。

1.天气会商和预报指导预报流程

各级气象台站应完善天气会商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中央气象台在会商中要注重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和使用,关注全国范围内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和高影响性天气;省级气象台要注意对本地预报方法、预报指标的应用和不同预报意见的讨论,通过会商加强上下级台站预报意见的研讨与交流。

各级气象台应注重加强指导预报流程建设,上级气象台要按时下发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订正并将修正意见反馈给上级气象台。通过顺畅的指导预报流程保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2.不同预报时效预报产品的业务协调

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延伸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等不同时效预报产品之间的协调,长时效预报产品必须考虑短时效预报产品的结论,短时效预报要考虑相邻长时效的预报背景,增强预报产品连续性和一致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现代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研发和预报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要求,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毕业生,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引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气象业务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发展壮大国家级数值预报研发队伍,稳步增加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2.完善相关机制,提高预报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建若干由国家级、省级预报专家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专家型预报团队,引领和推进预报业务建设和预报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加快“双百”计划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交流制度,选派骨干预报员到先进国家学习进修,开展每五年一次的预报员轮训,促进预报员理论基础、预报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定期更新预报员手册,为预报员培训提供基础教材;加强对预报员的爱岗敬业教育;逐步开展地(市)级以上气象台长的业务与管理培训;建立完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突出对预报能力与预报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实行预报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预报员定级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评审与激励制度。具体措施:

(1)修改完善百名首席预报员的评审办法;

(2)制定百名首席预报员动态管理办法;

(3)组建由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台风、暴雨、强对流专家团队,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

(二)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关键技术的科研开发

加快实施《天气研究计划》,重点围绕资料同化技术、数值模式技术、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和集合概率预报技术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制定目标明确的科研计划,采取集约化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吸纳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1)制定实施未来3年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专项业务研发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

(2)推动RUC、SWAN、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

2.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

强化科研与业务单位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业务和科研单位应加强预报技术总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练预报业务中的科学问题。科研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中试、准业务化试验和应用培训;业务单位应加强科研成果业务测试平台建设,为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保证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快关键技术的业务化进程。

3.完善科研开发和业务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地、深入地解决天气业务中的技术难点和实际问题,并保持研发队伍的相对稳定。完善和扩大预报员专项,让更多的预报员在研究天气业务的难题中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加强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对现代天气业务的保障

1.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气象观测支撑能力

建立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健全新资料的业务准入制度,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同时,针对预报业务需求,结合观测技术的发展,发展水汽、气溶胶等专项观测系统,提高观测的针对性。

2.完善气象通信系统,保证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

合理设计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和全国卫星气象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方案。根据各级气象台站对气象资料和产品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设计传输方式、通信路由和优先级别,保证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及质量。

3.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与合理分配,增强保障能力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和有效利用,加强对计算机资源的科学管理。成立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管理组织,统一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等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情况定量评估。合理分配科研与业务的计算机资源,保障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对现代天气业务的投入

1.建立稳定的业务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天气业务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天气业务经费,做到统筹设计、合理分配、集约高效,促进现代天气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针对业务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多渠道争取项目支持。积极通过行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项目以及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加大对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多种资料的应用、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预报关键技术和预报系统的投入力度,并稳定增加预报员专项经费。

(五)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

各省要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天气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天气业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订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2.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业务规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科研成果和新资料业务化评价方案,制定中尺度天气分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延伸期预报等业务技术规范,完善预报质量检验评价方案,修订各级气象台站天气业务的任务和职责,促进相关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完善上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

3.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业务技术发展

成立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专家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相关业务的发展、管理以及科研开发提供咨询与指导。

第三篇:邮政储蓄业务工作总结

金融部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

作计划

xx县分公司1-5月份完成收入1219.91万元,6月份预计产生收入270万元,全年累计完成收入1489.91万,截止6月16日,全县余额达到143225万元,比上年18433万元,其中活期余额54461万元,比上年4827万元,活比38.03%,比上年-1.75%。

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按照市局要求,认真组织活动,促进金融业务发展 1月1日起,我公司分管局长、金融部主任、支局长、副支局长及支局长助理、营业员、理财员、投递员、物流经理参加了全市“雄鹰计划”、“雏鹰计划”营销新模式培训班。提升了支局长的营销能力。

自活动开展以来,帮扶小组两两分组对11个金融网点进行实战式的帮扶,参加晨夕会、下乡宣传、厅堂营销,到第四阶段直接帮扶支局的投资理财说明会,督促支局做好前期的寻找场地、筛选客户、准备好宣讲课件及后期客户的追踪,帮扶小组每天对负责的支局储蓄业务情况进行分析,寻找不足,及时改进。周一、周四晚金融部和保险部对各支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制作了职工竞赛英雄榜,用于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对优秀经验进行分享,对做的不到位的支局进行问题查找、分析。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1、市局统一印刷了墙体广告用于业务宣传,金融部利用下发的灯笼、吊旗、水牌、爆炸贴等宣传品对支局进行了氛围营造,加强了支局的宣传工作。对城市支局的LED屏宣传标语进行了设计,重点宣传绿卡、网银及商易通业务。

2、招聘了38名大学生参与到支局宣传工作当中,部分大学生在支局进行厅堂营销,其余大学生去村庄发放宣传单页,进行客户信息的统计,有效的宣传了支局的业务。

三、加大对过程指标的管控力度

重视过程指标的发展,关注绿卡通、网银、手机银行、助农取款等指标,重视离柜交易。为支局制定奖励办法,下发了明白纸,对发卡多、网银加办多的支局进行经验传播,在金融群,电话,飞信等渠道进行宣传,并且下发简报,在支局营造争当发卡王、网银王的氛围。

四、客群营销能力明显增强,开发力度加大,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2016年县局确立了客群拉动业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紧抓务工户、种植户及商贸户,加大开发力度,与云平台系统匹配。通过半年的发展,成功开发务工客群15个,人数达1000余人,并完善到云平台系统内。宣传并统计客种植大户信息3000余人户,极大推动的金融业务的发展,增强了团队营销能力。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支局继续做好宣传走访工作,制定走访配当表,利用客户管理营销系统,根据客户预留的电话、地址。按村庄分类,对来支局办理业务比较少的村庄,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做好客户管理维护工作,做好客户手册的登记,通过定期对客户的维护、关怀,提升网点的形象,促进业务发展。对即将到期的客户组织客户联谊会,实现精准营销。

2、做好过程指标发展。对绿卡业务按照单日单点10张进行业务督导,手机银行、理财加办关系5户目标。加大对非活期业务开办绿卡通的督导,在加大发卡量的同时,注重量质并举,增加卡均余额。对网银及手机银行业务业务,在加大加办率的同时,提高网银的激活率,沉淀活期资金。对于有智能机的客户,提高手机银行的加办率及激活率。对于商户做好商务商易通的加办及维护工作,提高活期余额,增加收入。

3、继续做好项目营销工作。

(1)支局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特点,寻找代发工资项目,提高活期占比,增加企业收入。做好代发项目的客户信息积累,在提高发卡量的同时,提高网银加办率,并且进行其他业务的加载,提高和企业的粘度。

(2)加强和各社直部门沟通,要根据当地特色产业的村庄及招商的一些项目圈定为工作重点,结合这些去开展工作,寻找可操作项目。

(3)做好务工户、种植户及商户开发。利用云平台,做好客户开发及维护工作,促进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会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以更扎实的工作做好业务支撑,从管理要效益,以服务求创新,确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会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以更扎实的工作做好业务支撑,从管理要效益,以服务求创新,确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第四篇: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附件: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国家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为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需求与现状

(一)需求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气象服务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其次,适应和减缓气候变 化、增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四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五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此外,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对公共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与此同时,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切、人民群众高度关心、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象事业,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气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新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现状分析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 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但是,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气象服务为立业之本的宗旨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坚持以提高气象服务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坚持以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为依托,坚持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为重点,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式发展为途径,坚持以提高气象服务的业务科技支撑能力和延伸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链条为突破口,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又好又快 发展。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原则。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根据各类服务对象特点和需求,发展多种服务模式,围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经济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重大需求明确公共气象服务重点。

公益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因此,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牢固树立公共气象的理念,坚持气象服务的公益性发展方向。

科学性原则。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不断增强气象服务科技含量,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协助政府、指导公众和生产部门做出正确的决定。

以人为本、普惠公平原则。发展公共气象服务,必须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机制,不断扩大公共气象服务的受众面,显著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程度。

(三)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基本相适应。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服务业务现 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

三、重点服务任务

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

(一)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和评估。建立以省、市、县为骨干,街道社区、乡镇村庄为基础的气象灾情调查收集网络,设立气象灾情收集热线;完善气象灾情直报制度,升级全国灾情直报系统,提高气象灾情信息收集时效;建立气象灾情现场调查和评估制度,开展灾情产生的气象原因调查分析评估,灾害发生后组织相关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灾情信息;出现重大气象灾害时进行灾情会商;实现全国灾情信息共享,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能力。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制定全国气象灾害普查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推进全国气象灾害普查工作。以行政村为基本调查点,重点调 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灾害种类,基本掌握全国气象灾害的分布范围、危害对象、灾害损失、最大强度、发生频率、易发区重发区位臵、致灾主要因子、灾害防御薄弱环节等;对我国气象及相关灾害区进行分级分类,逐步在国家、省两级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根据气象灾害普查结果,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种风险度的分级标准;建立各类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灾害损失程度和风险指数、风险等级的评价模式;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编制以GIS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如编制反映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地区差异性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反映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气象灾害风险-时间变化图,编制反映气象灾害时间与空间变化规律的气象灾害风险综合图;制定减轻气象灾害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如制定规避、降低气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制定保护或转移气象灾害风险影响人群的对策与措施,制定采取转移风险、风险共担等(如政策保险)措施化解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估制度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相应的强制性建设标准,推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确保在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在农业引种改制、结构调整,调水工程设计,公路和铁路线路选择,城市建设,农牧业开发,生态工程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开发等工作实施前,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

开展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建立气象灾害灾前预评估业务,实现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时间、规模、危害程度、成灾程度的预测性估测,为制定减灾预案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时跟踪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发生后对灾害现实情况和可能发生趋势的适时性评估,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及时了解灾情和组织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建立气象灾害灾后终评估业务,实现气象灾害结束后对灾情的总结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灾害种类、灾害强度、灾害活动时间与地点、致灾因子、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数量、经济损失和防灾减灾措施等。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服务。加强干旱、台风、暴雨、高温、大风、雪灾、冰雹、沙尘暴、大雾、低温冷害、雷电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分析服务;加强洪涝、山洪、风暴潮、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草原)火灾、荒漠化等次生和衍生灾害以及磁暴、太阳耀斑等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上述灾害发生前,及时提供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预评估、影响分析、防御措施和应对建议等信息;灾害发生过程中,提供滚动监测预报预警、跟踪评估等信息;灾害发生后,提供灾害过程总结、历史比较分析和灾害总体评估等信息;针对国外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提供面向我国的借鉴性服务材料。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制度,规范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各大媒体的合作,对各类媒体机构发布气象信息的情况加以监管,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变化情况要及时增播、插播、补充或者订正相关信息;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系统,重点加强信息传递薄弱地区的设施建设,确保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至少有一种发布渠道能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通讯薄弱地区。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城市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确定一名联系人,在乡镇确定一名协理员,在每一个村屯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传递,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的收集上报,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定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臵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制定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制定以奖代补方式的气象信息员激励机制。推动军地一体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臵。加快推进国家分灾种的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启动或终止相关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指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发挥气象预警信号的“消息树”和“发令枪”作用,建立健全与水利、民政、农业、交通、地震、电力、航 空、部队等部门的气象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多部门联络员的例会制度和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队伍,建立面向各部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责任人的手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建设。

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灾害防御意识。加强城市和农村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制作通俗易懂的气象防灾避险电视宣传片、知识挂历、宣传卡片、小册子等;加强学校、农村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做好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分析业务,尤其是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和诊断;开展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和预估,集成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评估成果,着力加强我国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综合分析,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煤电油气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能源政策调整、国际谈判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做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建设省级气候变化数据集,包括现有台站气候观测资料的均一化处理和长序列气候资料的构建;组织开展气候变化事实的分析,加强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的适应与应对措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产品;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措施。

(三)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

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做好气象实况监测产品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温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实况监测产品,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监测产品,台风、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出现地点、时间和强度的图示性描述产品。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暴雨、雷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及强对流天气0-2小时的临近预报和3-12小时的短时预报,12小时-7天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未来10-30天延伸期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趋势预报、降水及温度趋势预报。做好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描述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提供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如人体舒适 度指数、紫外线指数、风寒指数、花粉浓度、中暑指数,提供空气质量、污染物汇聚、扩散的预报预测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信息。

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空间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科学知识。以新闻发布会、电视、网络等方式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加强对公众的气象知识培训,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四)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

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雷电、大风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多渠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平台,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推动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编制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重点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发,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系统,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供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范围、时间、影响对象和防御措施等。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管理。

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做好农业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和各种农用天气预报,提高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服务能力建设,为农业抗御旱灾、增加水资源提供有效的服务。加强极端天气事件监测、旱涝等气候趋势预测和农业年景气候预测,为农业生产部门科学规划全年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决策信息。加强和改进粮食产量气象预报业务,开展我国农作物产量动态监测预报,提供作物产量气象评价和预报服务,包括全国和各主产区作物生长发育信息、作物产量气象影响定量评价和作物产量动态气象预测信息,不同作物种植总面积以及与上一年的增减百分比。开展粮、棉、油作物等多种农产品产量预报服务,发展与我国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国外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预报。

加强对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面向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畜牧业、林业、水产养殖、海洋渔业、生态旅游以及粮食仓储等的气象服务。开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气象服务,根据气象条件与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关系,提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气象条件利弊分析、对策与建议,提供优产、优质、高效农业气象调控适用技术。开展生态气象综合监测评估业务,重点开展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监测评估。加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加强气象科技扶贫开 发,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示范和咨询,切实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五)城市气象服务

做好城市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针对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特点,建立和完善城市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充分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的各种手段,提高城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建立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开展针对“五岛效应”即城市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城市气象服务。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切入点,借助奥运、世博、亚运等大型活动契机,建设体现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及处臵一体化的城市群多灾种早期预警服务系统,构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城市群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区域内气象服务的互动、联动,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的气象服务。主动加强与城市交通、给排水、电力、旅游、航空等运行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主动、准确地将城市最新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给城市运行部门,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为城市运行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气象评价。开展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环境评价工作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其是对沿江沿海等洪涝设防城市,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城市防台、防洪排水管网和大型工程建筑防风抗灾 基础建设,修订完善现行规划、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等涉及气象参数的标准。

做好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评价。分析与城市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花粉、人体舒适度、气溶胶扩散等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有关的气象要素,开展城市居民生活气象评价服务。分析与城市建筑关系密切的城市边界层风谱特性及其对城市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脉动影响,为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服务;分析城市建筑群的排列方式、密集度、高度等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为创造舒适的城市居民生活温度和风环境提供服务;分析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六)专业气象服务

海洋气象服务。面向海洋油气、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盐和盐化工业的服务需求,开展海洋气象监测,实现对海风、海雾、风暴潮、海温等的监测。开展台风、海雾、海上大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开展保障远洋运输安全的海洋气象导航服务,指导船舶规避海洋灾害,减少海难、海损事故的发生。开展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海事区域风、海温、能见度、大雾、雷电、降水、气温等预报和海洋污染扩散预报,为海上事故搜救提供服务。开展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的气象保障服务,促进海洋气候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为港口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海上旅游、海洋渔业、海盐和盐化工业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水文气象服务。开展主要江河防汛气象服务,收集、汇总、交 换流域内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及灾情信息,开展流域内气象观测和预报会商,确保主要江河干流、支流和重要水利设施安全度汛。开展流域面雨量分析和预报服务,提供未来三、六、十二小时面雨量预报,提供汇流、径流、流量、重点区域渍涝风险等级预报信息。开展重点流域的山区积雪遥感监测分析和融雪洪水气象条件预测。开展水利枢纽和水库调度气象服务,根据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结果,提供流域内、跨流域水量和水库调度的配臵建议;开展山洪预警气象服务;开展城市积涝预报气象服务;开展江河凌汛、冰情和春汛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如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的北方黄河、松花江的凌汛气象服务;开展水循环过程评估、水资源优化配臵气象服务。

交通气象服务。联合交通部门建设交通气象监测网络,提供高速公路、铁路、跨海大桥、内河等交通干线能见度、强降雨、雪、雾、大风、沙尘暴、结冰、低温、泥石流等的监测服务,针对公路运输的专门需求提供路面温度、湿滑程度、积雪厚度、路面结冰等监测产品。针对大雾、大风、台风、大雨、冰冻、大雪、冰雹、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干线的天气,通过高速公路沿路电子显示屏、交通广播电台、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等提供交通干线的天气实况、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减少交通意外。根据交通干线的监测预报预警,分析评估低能见度、强降水、路面湿滑等条件对交通的影响,向相关部门提供交通干线是否关闭、关闭时间及区段的建议。针对气候特点和气候变化情况,开展交通运输的气候区划工作。开展交通气象评估论证 和规划,提供铁路公路建设的路线选择气象评估,为交通规划部门科学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能源气象服务。开展海、陆油气田勘探与生产、输油气管道路线的天气预报警报,为能源供应提供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信息;为城市能源(电力、热力、油气)和水供应企业等用户能源生产调度提供不同季节的气象分析信息;根据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结果,为企事业单位和大型商场等场所提供节能、降耗的气象服务;开展以人工增雨降温节电节能为主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节约能源、缓解电力供应短缺提供服务;开展电网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在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闪电、结冰、大风等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开展电力线路杆塔载荷能力气象论证并制定相应标准。

旅游气象服务。从天气对人们旅游、出行的影响考虑,提供旅游城市和著名景点天气预报,提供旅游城市和景点的交通沿线天气预报,方便公众旅游出行计划安排;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天气适宜程度,提供全国旅游适宜落区图和适宜旅游的季节等信息,方便用户迅速、直观地发现适宜旅游的地区。参与地方旅游规划和气候风险评估。

卫生气象服务。联合卫生部门,从致病原因入手,分析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疾病发生的影响,重点分析气象条件对病原体、病原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传播的影响,以及冻害、感冒、心脑血管、呼吸道疾病及痢疾、流感等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开展人类 疾病发生、流行的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服务;开展人体健康指数预报服务,提供人体舒适度、风寒指数、高温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花粉浓度等预报服务;提供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潜势预报服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气象应急保障服务。

(七)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项目等专项气象服务

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总结奥运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经验,推广奥运气象服务理念、技术方法、业务流程以及组织方式,重点做好国庆六十周年纪念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气象保障服务。通过与重大活动的执行或实施方的沟通,了解详细需求,制定参与重大活动的全过程系列气象服务方案;建立气象保障服务组织机构,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服务流程和分工,确定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和服务重点。

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划等规划、开发与建设活动,开展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大型桥梁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前,通过与重大工程项目执行或实施方的沟通,制定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系列气象服务方案,并提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建设过程中,全程为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气象保障服务。针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建设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等,按照《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开展气候可行 性论证。

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开展风能、太阳能普查,摸清我国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征,建立气象能源数据库;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能源评价和承载力分析服务,科学估算气象能源总储量和技术可开发量,为国家建设风电场、太阳能电场选址提供决策依据;开展针对风电场、太阳能电场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为风电场、太阳能电场正常运行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国防安全和军事气象服务。加强与军事气象部门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合协调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开展国防建设、卫星和航天器发射、重大军事活动等气象保障服务,为国防安全和军事提供气象信息支持。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在重点流域、大型水库、干旱地区和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开展以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人工增雨抗旱、河流和水库增水增雪、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草原防火扑火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雷电防护气象服务。针对防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电力、航空、航天、林业)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开展雷电危险等级、雷电移动演变预报服务;按照雷电防护标准和规范,定期开展防雷装臵检测;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加强雷电易发、高发区建筑物,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信息网络、化学危险品及易燃易爆场所,文物古迹等的雷电防护工程建设。

(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

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立起权威、畅通、有效的覆盖全国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立针对辖区内核电、矿井、化工、大型水库等安全生产高危单位的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立专门的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提高核泄漏、危险品爆炸、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污染物大气扩散、事故现场气象条件的预报水平。

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服务。突发公共事件突然发生或预期即将发生时,派出环境气象应急观测车赶赴事故发生地,采用移动监测设备进行气象要素和化学要素监测,收集现场观测数据并及时传送回当地气象部门和事故现场指挥部门。

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气象预报服务。通过污染物大气扩散传输模式制作不同高度上有害化学物质扩散轨迹预报、近地面有害化学物质浓度扩散预报和有害化学物质的沉降分布预报等,提供风速、风向、气温、地温、污染物扩散后浓度等预报,提供污染物扩散范围、要素分布、对策建议等内容的分析报告,并根据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提出应急响应对策建议;提供事故现场气象条件的预报服务。

(九)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上述服务任务从对象上可分为面向决策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公众气象服务和面向特定用户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面向不同的对象,服务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则有所不同。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加强气象实况监测分析、预警预报预测预估、极端事件检测、灾情与灾害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灾害风险分析与防御、适应与减缓对策制定等,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综合性;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发送渠道,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各种手段将服务信息主动发送到决策者手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

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在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和天气实况服务的同时,加强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避免以预报产品代替服务产品,从工作流程上将预报和服务分离,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逐步实现对各种时空尺度大气现象和各种要素的精细化服务,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精细化;每天为公众提供逐时的天气实况,未来7 天天气预报,其中24小时以内为6小时间隔,24-48小时内为12小时间隔,灾害性天气和相关气象灾害发生时,实时发布、及时更新气象预警信息和实况信息,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发布高频次;利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和丰富公众气象服务手段与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实现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广覆盖。

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提升科技水平。培育专业用户群体,拓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领域,未来三到五年重点加强农业、水文、交通、海洋、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用户的气象服务;在为专门用户提供温、压、湿、风、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信息基础上,提供可作为决策依据的水库调度、电力生产与分配调度、城市供热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等对策建议信息,延伸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链条;开发农业、交通、水文、海洋、能源、卫生、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和充实专业气象实用技术储备库,开展专业气象监测、预警、评估和咨询服务,改变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产品不专的状况,提升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四、业务体系建设

建立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体系,重点要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的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务现代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机构实体化、服务管理规范化。

(一)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 1.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解决公共气象服务中基础信息资料匮乏局面。气象观测、预报预测和服务产品必须通过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系统实时传输到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推进与水文、民政、农业、交通、卫生、统计、测绘等部门的资料交换共享机制的建立,与各部门交换共享的资料通过采集系统及时进入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

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统一开发具有存储、管理、检索、统计、数据交换、归档以及自动更新、维护、共享等功能的多层次结构的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分析信息、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预警信息、气象灾情信息、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典型个例信息、服务产品质量信息、用户反馈信息、效益评估信息。该数据库为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2.气象灾害防御业务系统

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全国灾情直报系统,实现灾情发生后2小时内初报灾情,6小时内上报重要灾情,12-24小时内上报调查后灾情;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共享的全国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技术规范统一的、标准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相结合的省级和国家级气象灾害数据库;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动态管理平台,实现对乡镇气象协理员和社区气象灾害信息员的备案和 管理;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平台。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定各种风险度的分级标准;建立各类气象灾害危险性、易损性、灾害损失程度和风险指数、风险等级的计算方法和模式;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实现在气象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点、时间、规模、危害程度、成灾程度等方面的预测性估测,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对灾害现实情况和可能发生趋势所做的适时性评估,在气象灾害结束后对灾情的完整总结评估。

3.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开发全国统一的基于GIS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具有地理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和气象信息融合、服务产品显示与综合集成、统计分析检索、数据挖掘、服务产品生成和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并具有面向不同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决策气象服务对策建议库。

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分发平台。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传真、网络、影视、短信专门发送渠道。收集政府决策部门有关领导的手机号码、电话和传真号码,遇有突发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电话和传真等多种手段将预警信息主动发送到决策者手中。4.公众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建设国家和省级电视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提高中国气象频道及各级各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全天候提供权威、实用、细分的各类气象服务信息。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电视直播系统,实现在主要电视频道实时插播气象监测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建立面向网站、电话、手机短信等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

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基于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公众气象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平台,研究开发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与方法,建立具有统计、分析、图形显示、表格显示、输出等功能的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开展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效益评估调查。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覆盖全国及相关海区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卫星数字语音广播系统(China Weather Radio)。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分区群发与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面向手机用户的气象预警信息小区广播发布系统,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对指定区域所有手机用户的实时传播。在山东石岛、浙江舟山、广东电白建设覆盖我国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的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加快建设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中国天气网-国家和省级公众气象服务网站,以及中国兴农网。加强与广电部门的协商与合作,力争两年内实现中国气象频道在各地有线与无线电视网络中的播出,建立和完善电视气象节目定时播发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即时插播制度。完善 手机短信、电话、农村有线广播前端接收机等设施,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逐步设立气象电子显示屏和多媒体显示终端。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媒体、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公共电台和电视台、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宣传车、电子显示屏)发布气象信息。建立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控制平台,预报服务产品更新后,实现网站、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的信息同步更新,确保对外服务的一致性。

气象科普宣传业务平台。整合科普资源,建设中国气象科普网;建设国家和省级气象科普馆,加强气象科普产品开发。

5.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建立健全农业、水利、航空、林业、国土资源、交通、环保、卫生、旅游、海洋、保险、能源、电力、仓储、物流、盐业等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在天气预警预报、气候预测和专业气象预报基础上,重点建立农业、水利、交通、海洋、旅游、卫生、能源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提高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综合集成和加工处理水平。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平台。建立与农业、水利、交通、旅游、卫生、能源、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网络、传真等专门产品发布系统。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在明确评估重点行业基础上,制定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案,采用专家小组法(德尔斐法)定期评估气象服务效益,建立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定期对行业气象 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队伍建设

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岗位设臵。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规范管理的原则,发掘气象部门现有人力资源潜力,科学设臵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岗位、公共气象服务研发岗位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协调岗位。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和科研专职队伍建设。国家、省、地、县设臵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专职岗位,负责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分发和评估等业务。根据分工不同,气象服务业务专职人员须掌握各种气象预报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掌握制作可视化产品的技能,熟悉各类图形图像加工软件,了解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对外宣传和交流能力,掌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技术。国家和省级设臵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专职岗位,负责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技术和手段的研发。气象服务产品研发专职岗位不仅应具备气象知识,还应具备水文、海洋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在了解用户需求基础上,研究开发出新的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方法,开发新的产品分发、集成、显示及包装技术。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在国家和省级建设分灾种的气象灾害评估专家队伍,评估专家必须充分了解各行各业对气象的敏感程度,在气象预报预测信息的基础上,能对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预见性分析。

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灵活的用人 机制,在城市社区、街道、企事业、学校、车站、码头、港口、医院等重点单位确定一名联系人,在乡镇确定一名协理员,在每一个村屯设立一名气象信息员,建立一支能够承担气象信息收集、预警信息传播和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化气象服务队伍。制定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建立科学、有效的招募、培训、激励等运行机制,规范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在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

(三)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机构建设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分阶段、分步骤整合公共气象服务相关资源,优化资源配臵,建设国家和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加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现阶段,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要任务是整合国家级公众气象服务资源,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运行机制,开展公益性气象服务。

开展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逐渐在全国开展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建设。2008年-2010年,以改革和调整决策气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为重点,规范决策气象服务流程,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中心“小实体、大网络”的运行效率。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的横向联动,确保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综合性;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的纵向联动,确保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对外协调一致性。

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中心是中国气象局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和协调机构,并负责对省级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的技术指导。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中心以职能司牵头,由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联合各省(区、市)气象局,以“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运行。

省级决策气象服务中心是各省(区、市)气象局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和协调机构,以业务管理部门牵头,由省气象台、气候中心、研究所等单位组成,联合各地(市)气象局,以“小实体、大网络”方式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增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

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需要为引领,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建设,积极探索气象灾害预报业务,发展气象衍生灾害预报业务,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程度和预警时效,尤其要提高对灾害发生具体时段和强度的预报能力。加强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建设,优化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提高地面和高空台站自动化观测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天气雷达加密布设,发展风廓线雷达、雷电监测、GPS/MET水汽观测、专用飞机探测和气象卫星构建的遥感气象探测系统和空间天气探测系统。同时,主动与其他部门联合,建设交通、水文、地质、生态、输变电路等专业气象监测网。通过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能力的增强,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供强有力信息和技术支持。

(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

鼓励并支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学科体系研究,逐步建设比较清晰的公共气象服务学科体系结构,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建设与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学科,逐步在高等院校增设与公共气象服务相关的课程。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服务分会建设,通过全行业力量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

2.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机构建设

积极推进在国家级科研单位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的研究团队,鼓励省级科研单位立足本地的气象服务需求,明确定位,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气象科研机构,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机构的实体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国家和省级业务单位发展建立面向服务需求的科研开发团队,形成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科技创新能力。

3.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与气象高影响行业、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关键性以及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服务领域科学研究。加强气象服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综合研究,加强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灾害性天气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等研究。加强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新手 段的开发和设计,重点加强新媒体和卫星通信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加强气象服务系统与气象信息获取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系统和用户系统的接口技术研制,重点加强气象服务专业数据库的研究与设计;加强对气象灾害数据库、基于GIS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等的技术开发;加强气象服务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产品开发与加工制作技术。

(三)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人才机制 1.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

培养“专家型”、“复合型”公共气象服务队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教育、培训工作要形成制度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业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人员素质;加强上岗培训、晋升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引进机制,为引进高层次的服务人才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2.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激励机制

科学划分和完善气象服务岗位,明确岗位责任制,推进服务人员的持证上岗;建立合理的服务人员考评、奖惩和晋级机制。推进优秀业务人员转岗机制,鼓励优秀预报预测业务人员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

(四)加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资金投入 1.建立稳定的公共气象服务财政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投入与整个气象事业投入增长相协调。

2.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工程项目建设的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并在中国气象局及地方各级政府各类重大气象工程项目和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中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制作平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各类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经费支持,保障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持续稳定推进。

3.加大公共气象服务科研开发经费的投入

积极通过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经费渠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理论的研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服务制作分发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发。

(五)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科学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规划

各地要根据公共气象服务发展主要目标,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规划,提出本地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每四年召开一次全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每年召开公共气象服务技术交流研讨会议。

2.建立和健全运行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管理模式 在省级气象部门机构中合理设臵公共气象服务管理机构,明确

职责和职权。设臵专门管理处(室),负责省级公共气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加强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理顺预报预测、综合观测业务和服务业务的关系,理顺相关单位的职责和业务分工,建立运行顺畅、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管理规章制度、业务运行规定;建立科学、分类的气象服务目标考核与评价机制,制定公共气象服务考核规定。

3.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技术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

完善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规定和技术规范。制定《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汛期气象服务手册》、《公众气象服务指南》和《专业气象服务指南》;建立科学、分类的气象服务目标考核与评价机制,出台《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和《公众气象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完善《重大气象服务表彰办法》;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的要求,制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规范》;加强重大过程气象服务总结工作,制定《重大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规定》;健全公共气象服务标准,加快制定服务用语、服务手段、服务质量等行业和国家标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重大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出台和实施工作。

第五篇:又好又快的发展邮政储蓄业务

又好又快地发展邮政储蓄业务 北京邮政储汇局 周毅明

上半年,北京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看待这些成绩?怎样看到成绩背后掩盖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共同商榷。

一、值得分析的的几个现象

(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今年的4、5、6三个月全市居民储蓄余额分别增长-48亿、-154亿、+46亿的情况下,我局储蓄余额分别增长1.1亿、650万、1.98亿,市场占有率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0.26%、0.31%、0.28%,这是我们上半年面对储蓄余额发展的艰难,唯一值得自慰的一点。这不能说不是我们上半年工作的主要成果,但对这一成果确实有必要再进行一下分析。为什么大、中银行余额大幅度下降,我们的余额也下降;但幅度低于大、中银行,导致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一是客户群体的明显差异,导致余额下降幅度低于大、中银行。由于大、中银行高中端客户是大多数,而我们恰恰相反,中低端客户则是大多数。这就导致储蓄资金分流比例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储蓄资金分流的绝对数差距是很大的。如都是10%的比例分流,50万的客户分流5万,而10万的客户仅分流1万。

二是资金流向导致不同客户群体资金分流的幅度是不一样的。非常明显,流向股市的储蓄资金,高、中端客户的比例一般 应在60%——90%之间;而中、低端客户的分流比例充其量在20%——50%之间。这就足以说明:由于资金的流向不同,导致储蓄资金分流的相对数差距也是很大的。

不难看出,由于股市、基金市场火爆,我局客户群体以中、低端客户为主,导致我局在4、5、6三个月余额增长高于同业银行,从而市场占有率提高。但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主要是客户群体和资金流向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我们综合竞争实力提高了多少。这点成绩还不值得聊以自慰,应该不懈地追求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余额发展保持正增长

在全国邮政储蓄余额大加速度下降的4、5、6三个月,我局储蓄余额净增额保持了正增长,这是我们引以自得的一点。但细分析北京、全国上半年余额增长的情况,就不难看出我们的差距。

一是一季度全国余额增长1111亿,增辐为6.94%,我局增长7亿,增辐为1.55%,明显落后全国的发展速度。尽管有时间、地域等规律的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自己和自己比,2005、2006年一季度分别增长9.91亿、13.72亿,远远低于前两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这足以说明:我们一季度的发展速度是落后于全国,落后于前几年的。

二是区局净增余额发展不平衡。

1——6月全局净增余额10.16亿,其中郊区和海淀就增长近15.4亿,而东区、西区、国际分别负增长1.67亿、3.47亿、0.19 亿,合计负增长5.4亿。再看完成年计划情况,密云等7个局已完成年计划的50%以上。而有的局完成年计划还是负数。这足以说明区局之间的余额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是正常的,但差距如此之大,可以说是不正常的。

三是网点余额发展不平衡。

1——6月全局新增网点净增余额6.56亿,老网点净增余额3.6亿。也就是说9%的网点净增余额占了全部网点净增额的65%。新增网点固然有它独特的优势,但老网点就真的没有发展的空间了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还能自得吗?

(三)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走出低谷

多次受集团公司和市公司领导批评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终于在6月底走出低谷,摆脱了被动局面。这也是我们引以自喜的一点。真的值得自喜吗?我们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6月全局完成小额质押贷款笔数1271笔、金额6224万元。其中1——5月仅完成450笔,金额2083万元。也就是说,6月份一个月完成的笔数和金额分别是前5个月完成总和的两倍还多。为什么在六分之一的时间能完成三分之二的工作量?一是新增贷款网点56个;二是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调整了经营者的奖励政策和专项业务发展的奖励政策,体现了重奖增量,下管一级。

值得研究的一是为什么我们新开办的网点和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比兄弟首市慢了一个节拍?二是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的发 展体现了机制的作用,哪些业务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机制?三是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不论是笔数还是贷款金额,我们在全国都排在 21位。考虑到以上问题,我们还自喜得起来吗?

(四)重大资金案件为零

上半年,在风险防范工作上,我们继续维持了重大资金案件为零。这也是北京邮储余额发展落后于全国的情况下,常常引以自豪的一点。真的值得自豪吗?

一是操作风险逐年增加。二是道德风险时有发生。三是违规现象无处不在。

由此不难看出:我们的重大资金案件维持为零,基础是不牢固的,是非常脆弱的。由于我们的能力、水平所限,非常有可能一些资金案件还没有暴露出来,甚至还在进行中。看到这些,我们还自豪得起来吗?我们还有自豪的资本吗?

以上现象分析的目的不是要否定我们的工作成绩,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要取得新的突破,就要防止自慰、自得、自喜、自满情绪的滋长。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否则,就会止步不前,不进则退。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储蓄业务在全国的排位问题

回顾北京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可以说大致经历这样两个阶段:一是分营前十年,是北京邮储快速发展的阶段,98年我们 余额发展在全国排在第十位,99年排在第8位,但经营质量不高;就余额抓余额。二是分营后十年,是北京邮储经营质量相对较好的阶段(仅就单产而言),如存款结构、收益率等等。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余额总量排在第18位,可以说四年一 制。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走出北京邮储业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呢?好和快本身并不矛盾,好的标准是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快的标准是规模、发展速度,参照物就是在全国的排位。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落后——就没有好日子过;落后——就没有地位;落后——就要被淘汰。我们只有尽快把余额、收入、中间业务等规模搞上去,才是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一定要贯彻市公司关于晋级、升位的要求。保守地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再回到十名左右的排位,还是有可能的吧!总不能几年一贯制吧!需要指出的是:晋级、升位仅仅是促进发展的一个手段,而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所有网点、支局、区局全面开展晋级、升位活动,才能保证北京邮储业务在全国的晋级、升位。

2、关于少激情问题。

回顾邮政储蓄业务近几年的发展,确实如市公司领导讲的:‚有点沉闷‛。沉闷就沉闷在全国排位几年一贯制,沉闷就沉闷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总是处在不紧不慢的状态,还美其名曰:一 股劲、平稳发展。沉闷就沉闷在缺亮点。不能说这些和激情没有关系。从决策者必备的素质就可以看出激情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决策者应具备如下素质:

1、积极的心态。

2、为人诚信。

3、乐于学习。

4、善于分析。5有韧性。

6、注重细节。

7、具有创意。

8、求胜欲望强烈。以上八条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激情,如1、3、7、8,一类属于理智,2、4、5、6。由此不难看出:激情是理智的基础;理智是激情的升华。激情和理智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激情就是志气、激情就是士气、激情就是心气,没有这三气的队伍是不能打仗的队伍。可以设想没有对邮政事业的热爱、没有争优创先的意识,怎么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关于机制问题

机制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机制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业务的推进、职工的士气和企业的发展。

针对我们邮储目前来讲,机制问题重点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是时机;二是方法。所谓时机,就是激励政策在什么时候推出能够发挥对业务最大的促进作用,是提早动手、抢占先机、早策划、早激励,还是业务开办了先观望,发展不上去了,再后知后觉,加紧追赶。

所谓方法,就是同样规模的奖励,用在哪项或哪几项业务上,使用什么样的奖励方案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企业才能获得 最大的收益。市公司今年按照‚重奖增量,下管一级‛的原则,制定了全年奖励政策,重点在于各单位如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抓好时机,用好办法灵活运用市公司的各项政策,最大程度地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在这我给大家举一个用活机制的例子:最近我参加通州局金融研讨会,通州局财务科长是这样讲的:市公司超收奖励政策是上交15%,剩余部分约60%用于发展生产,40%用于职工奖励。算来算去,只有储蓄能超收200万元,奖励能拿170万元,因此他就建议现在就拿出一部分购买基层反映强烈的点钞机,现在就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储蓄业务的奖励政策。通州局就是根据储蓄业务需要提早运用奖励政策,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奖励方案,以达到早促进早发展的目的。

4、关于利率调整问题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三次上调利率,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一、三、五年期分别达到了3.33%、3.96%、4.68%、5.22%。从数字上看,利率上调增加了邮政储蓄的付息成本,降低了邮政储蓄的收益水平。但是,从邮政储蓄实际收益水平来看,还存在较大的收益空间:一是由于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率较高,其实际付息成本远低于名义付息成本。上半年,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提前支取率高达71.56%,三年期达67.77%,一年期也达到48.93%,北京各项提前支取率均高于国家局的提前支取率,这些都直接降低了邮政储蓄的付息成本。二是由于在加息周期中,大多数定期存款仍然按照加息前的低利率支付给储户,缓冲了利率上调对邮 政储蓄付息成本的影响。

从今年前两次上调存款利率实际情况来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提高0.54%,而同期实际付息成本仅上升还不到0.02%,即使是对付息成本影响最大的五月实际付息成本也仅提高0.06%。今年二季度,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分配收益率为3.2652%,老存款收益率为4.131%,北京邮政储蓄综合收益率为3.5209%,目前实际利差率为1.8743%,比年初的收益水平提高了0.0521个百分点,说明邮政储蓄利差收入水平并没有降低。随着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收益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邮政储蓄的获利空间。而且加息和减征储蓄存款利息税两项重要宏观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激发老百姓的存款热情,有利于存款回流,余额规模的扩大将导致收入总量的增长。抓发展就要抓机遇,这就是我们业务发展中形成的外部机遇。因此,各局要坚定余额发展信念,把余额发展作为我们下一步储汇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以上值得分析的几个现象和思考的问题不难看出:分析现象的目的是确定新的发展目标,思考问题的目的是探索实现新的目标的方法,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分析现象、思考问题,促进邮储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以上观点和方法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以人为本,是管好企业的良策 顺义区邮政局 张建平

邮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指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它对企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因此,要使职工自觉地与邮政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把企业的兴衰荣辱与个人的前途联系起来,关键要搞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要使职工‚爱局如家‛,首先企业要像个‚家‛,使职工真正爱得起来。只有职工在这个‚家‛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味,具有安全感、信任感和优越感,才能使职工心悦诚服地为这个‚家‛的存在和发展而拼搏。这对于国有企业尤其是目前邮政企业的发展现状至关重要。

顺义邮政局凝聚职工力量,给职工创造‚家‛的氛围由来以久,干群之间、职工之间的团结、协调,勤俭、奋进,务实、奉献,积极、向上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多年来很少职工上访、告状、媒体曝光、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因此,各种荣誉接踵而来。2002年以来获得了‚全国邮政先进集体‛、‚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邮政服务‘百优’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九连冠、‚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首都文明服务示范岗‛、顺义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顺义邮政局始终遵循的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发挥 人格作用,取信于职工群众

干部自身形象是影响员工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的重要因素。干部通过自身的学习、修养、磨练,处处体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强化做好思想工作的人格力量。

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四个坚持‛。即:

一要坚持自觉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干部经常抽时间学习,遵照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按照以大局为重,以职工的切身利益为重的原则办事,把握统揽全局经营发展的大方向。

二要坚持民主政治,广泛联系群众,依靠职工力量。比如,在支局成立民管会、定期召开职代会、职工座谈会等,让职工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荐言献策、奉献智慧。干群之间积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满足职工的‚知情权‛。

三要坚持自身形象的树立,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勤政廉正,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表面文章,不摆官架子,不说空话大话,使职工真正体会到干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诚意。

四要坚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克服名利思想。牢固树立掌权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而不是作官当老爷,不是简单的‚指挥棒‛。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为职工谋利益、为企业求发展的金钥 匙,只有为职工掌好权,用好权,才能获得职工的信任,才能不辜负上级领导的重托。

二、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创造一个使企业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氛围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管理中,人是最具能动性、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企业文化建设要始终贯彻遵循‚人本‛思想,充分重视人的自尊,要紧密依靠员工发展企业。

平等交流、启发疏导,这是职工最喜欢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针对职工这一思想特点,千方百计为职工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和方式,在个别谈心时,注意以朋友和兄长的身份进行平等交谈,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在心理上与职工拉近距离,增强谈话的效果。

帮危助困、真情关怀,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最有说服力的工作方法。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每年企业开展的冬季送温暖、夏季送凉爽、及时慰问患病职工、节日慰问、帮助特困户等活动,真心实意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用‚爱心‛来经营管理企业,对他们给予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尊重,这是对人本管理最好的注解。

创造机会、多与职工沟通,同样是职工容易接受的工作方法。如座谈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春节组织职工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开展文体活动;;重阳节慰问离退休老同志;三八节组织 女工座谈会;七一党的生日组织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学习;八一建军节召开复转军人座谈会;组织党团员和优秀职工外出观光游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干部职工共同劳动,拔草、打扫卫生、防火演练;深入基层与职工谈心交心,掌握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等等。

三、用先进的典型推动工作、激励职工,用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职工,不断扬正气,树新风

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把培养、选树、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作为带动职工、培养队伍的重要途径,注重培养和选树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要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义务奉献、党课教育、评优选先活动;开展业务练功,比技能、比速度、比业务熟练程度,注重在干部职工中选树先进典型和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面对企业创收难、任务重的压力,鼓励职工知难不畏难,迎着困难上,勇于开拓创新,跑市场、开发新业务;号召党、团员、干部冲在最前面,自觉维护党的组织纪律,认真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争做为企业增收、创收,不怕吃苦,勤俭持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对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给予肯定、表彰、宣传和物质奖励。对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职工和先进典型,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职工身边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奔有目标。全局上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做到抓人心、促人和,保发展。

四、重视职工的素质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把企业发展的目标交给职工,让职工看到前景,职工才会产生跟你向前奔的巨大动力

为了运用企业发展目标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要注重加强素质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特别是每年年初,企业的发展计划目标和任务确定之后,要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宣传渠道,向干部职工宣讲,广泛传播,使大家明白企业近期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做到职工与企业同心同德、生死与共。

一是强化干部素质教育。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从管理的职责、作用、素质和能力要求,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还要组织中层干部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使他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提高工作技能,增长营销才干、促进经营发展。

二是每月、季、半年定时召开经营分析会和安全工作例会。讲管理、抓经营、促服务、保质量、保安全、要效益。及时将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和全局的经营发展形势、近期任务和远期目标传达和通报给大家,发动全员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是机关职能干部与基层支局的经营指标直接挂钩,完不成任务一同纳入奖金考核。有效地调动了全员促进经营发展的积极性。

五、对员工要做到真诚关怀与严格管理的统一,塑造富有魅 力的企业形象,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企业要切切实实把员工当作经营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不但要全面提高职工的工资福利、民主管理权利、家庭生活条件,也要给职工提供进修培训机会和事业成长的空间,保证员工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生力军地位。使干部职工融入在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业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团结,共同进步,互相宽容,互不计较的情感之中,从而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产生很好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种凝聚力和归属感反过来又可以转换成强大的战斗力,推动企业发展。对此,我们要求职工定期提出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对有利用价值的给予通报和奖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员工爱思考、勤钻研的好习惯,还发挥了员工的内在潜力、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得以表现。管理要严格执行制度第一、制度高于领导、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那些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素质的员工,企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关心和回报;而对有些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是缺乏敬业精神的员工,则必须综合运用经济、制度、契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种手段,催其奋起;对少数严重丧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完全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员工,必须坚决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企业制度严肃处臵。否则,就不能建立并巩固‚人尽其能,才尽其用‛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发展大计就会成为 泡影。

下载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邮政储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意见

    对我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意见一、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个人理财服务(personalfianceservices,英文简称:PFS)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经济收入、资产状况和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精)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手机支付是以手机作为支付终端,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远程信息交互(即远程支付,或基于手机与受理终端的近场信息......

    邮政储蓄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文章标题:邮政储蓄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经验交流材料2006年___邮局储蓄余额达到了_亿元,实现了储蓄余额三年翻一番的目标。2006年我局储蓄年净增余额继2005年实现突破亿元大关后,邮......

    2012银行卡业务指导意见提纲[五篇范文]

    2012年银行卡业务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坚持“准确定位、稳步发展、完善服务、提升品牌、控制风......

    绿色经济作物发展指导意见

    为推动我市经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发展绿色高效经济作物产业,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创新思路,精心谋划绿色......

    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2、借助招商平台,开展招商活动。今年继续以引进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项目为重点,以引进农业外资项目为突破口,在积极引进省外投资项目的同时,千方百计引进港澳台、东南亚等外资......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前 言 “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向现代工业化发展、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城郊新农村发展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新动员大会精神,深入开展城乡统筹推进年活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城郊型新农村,特制定本意见。一、总......